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9. 第 159 章 想要富先修路

作者:虎昭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四国贵族一边逮着姜蓁骂,一边把布匹卖给姜国商贾,他们倒是想把布卖给别人,但其他商贾此时也没有勇气玩布了,只敢老实的去卖其他东西。


    住在各国都邑周围的贵族稍好一点,消息灵通,来往的商贾也多,很快就能把库房里的布匹处理好。


    但住得稍微偏远一点贵族,就直接傻眼。


    “平时觉得咱们这里来往的商贾挺多,怎么关键时刻,就不见人呢。而且来的也都是那些没有能力的小商贾,那些穿梭各国的大商贾呢?”


    “主上您别担心,可能这些大商贾都还在路上。”


    最开始布匹价格暴跌的时候,这些小贵族也着急,但他们比不上住在都邑的贵族手脚快,还来不及处理,布价就已经跌到底了,自然就只能让布匹囤在仓库。


    后面听说布匹的价格会涨回来,他们的心里又稍微安稳了一点。


    但现在姜蓁的那些套路,被各家大佬揭穿,诸国贵族哪还敢安心继续等。


    “之前最该卖的时候,我们慢了一步,没卖出去。现在又慢一步!”这位小贵族有些气急,恼怒的说道:“明明都知道这是姜王的阴谋,我不可能还在坑里躺着吧!”


    仆从无奈的回答道:“咱们县的坊市里,都是卖布的,家里布卖不出去,咱们能有什么办法?”


    经过姜蓁多年的经营,姜国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和四国百姓拉开了差距,此时大批的姜国百姓趁着布价低,正在给自己做新衣服,做棉衣棉被,但四国的百姓仍旧掏不出钱来买布,哪怕布价已经跌到了曾经的三成。


    没有大商贾来收货,这位小贵族也只能无奈表示,“咱们安排自己人,把布匹送到郡城或是都邑去。这些布匹在家里,我怕再被姜王坑。”


    “如今布匹的价格还在跌,就算我们送到都邑,可能也卖不上价。”仆从的表情为难。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太多商贾愿意收购布匹的原因,大家都怕布匹砸在自己手里了。


    之前细麻布从一千钱降到三百钱的事,属实给大家上了一课,而且现在布匹的价格还在跌,谁都不知道谷底到底在哪儿。


    姜国的布匹产量,从没有对外公开过。


    在布价暴跌之前,大家以正常的水平来揣测姜国,如今被折腾怕了,各种离谱的谣言都来了,传言姜国的布匹产量比往年增加了十倍,二十倍,三十倍……听得诸国家中囤布的贵族心里发慌。


    等郡县内的小贵族,安排家里的仆从护卫,把布匹送到都邑进行买卖的时候,布匹的价格已经从三百钱,跌到了二百六十钱。


    而且二百六十钱的价格,还不好卖,最后这位小贵族家中的布匹是以二百五十钱价格卖出去的。


    在这位小贵族心疼自家亏损的时候,正好就看到了姜国最新一期的官报。


    官报上头版头条的文章就是《想要富,先修路》。


    “这篇文章真的很有道理!我家中存着的布匹卖不出去,就是因为商贾往来不便,不愿意往我们这边走,卖个布都还要我亲自出马。一旦错失商机,损失的就是大笔的钱财……”


    官报上的这篇文章,引起了诸国小贵族的共鸣。


    他们这次被布匹的价格狠狠的坑过,对此的体会绝对够深刻。


    《想要富,先修路》这篇文章,写的正是姜国修路之后,这两年的改变。


    从最先通路的蓝河县、大峰郡和长宁郡说起,讲述了一个平坦的道路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的重大影响。


    为了证实这些结论,秋月甚至还在这篇文章的后面,补充了很多郡县这两年的税收对比图。


    有些发展得好的郡县,税收甚至翻了三倍,除了他们县内自己的产业做得好之外,交通也异常重要。


    别的不说,就通往长宁郡的那一条水泥路,就不知道给长宁郡增加了多少罐头的收益。


    姜蓁从这强烈对比中,感受到了道路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所以她决定发出这篇文章,督促各郡县的官员,好好发展自己县内的道路。


    国道是朝廷的任务,陈冬也从来没有松懈过,修完大坝就开始奔波。


    但仅仅有国道还是不够的,各县的路也需要好好修一修,以免对往来的人造成不便。


    为了各郡县能够好好修整自家的道路,姜蓁大方的表示,各县官员或者有意向的商贾,都可以派人到都邑的水泥作坊学习。


    不需要交学费,只需要免费干活就行。


    水泥作坊的大门直接敞开,只要想学秘方的就来!


    学了这个秘方,回家开一个作坊,哪怕成不了大富翁,挣点辛苦钱也是可以的。


    【文章发出去了,就等着大家来了(揣手手)。】


    【为了扫盲和降低学习难度,各国都在采用简化字,咱们也算是做到了书同文。等大家都修了水泥路,车同轨这个目标也算达成了吧?】


    【那是当然,就一条邦硬的水泥路,那还有什么车轨?】


    各国的车架车轨的规格不一样,泥土夯实的地面不够坚硬,大量车子走过之后就会留下痕迹,日子久了就会形成两道车轨,后来的车辆跟着车轨走也还算轻松。


    当然,这得同样规格的车子才行。不同规格的车子,走起来就比较艰难了。


    但有了水泥路,就不用管什么车轨不车轨的,行车速度直接飙升。


    以前诸国的小贵族,对水泥路带来好处还没什么感觉,但被姜蓁坑过,然后又看到了官报上的这篇文章,他们一下子就悟了。


    同样是吃亏,他们这些偏远郡县的贵族,吃的亏就更大一点,这就是交通带给他们的影响。


    如今姜国都邑的水泥作坊,正敞开大门,欢迎大家去学习,看到官报的诸国人士都心动了起来。


    但刚刚才被姜蓁坑过,看到姜蓁发出的倡导,他们就有一点点ptsd。


    “姜王让我们去的?那我们到底派不派人去呢?”


    “你也担心是吧?我也担心,总觉得此事有猫腻。”


    “再等等看,万一又是姜王的套路呢?姜王的套路层出不穷,反正我是怕了。”


    众人内心就一个想法:这里面会不会有坑?姜蓁是不是又准备坑我们了?


    【我真的好期待他们的到来啊!】


    【咱们姜国在大搞基建,另外四国划水像个什么话!要卷一起卷!】


    【共同建设美好国家,等他们建设好了,咱们再去捡漏嘿嘿】


    《想要富,先修路》那篇文章发出去以后,陆续就有姜国的百姓到作坊里来干活学习,但却很难见到远道而来的四国人士。


    【怎么回事,我腿都蹲麻了,怎么就没人来呢?】


    【大家如今的眼界都这么高了?连水泥配方都看不上了?这可是直播间出品,超越了这个时代几千年的技术成果哎!!】


    【我不信他们不心动,人性都是贪婪的,四国的人肯定在路上耽搁了。】


    姜蓁也觉得大家会禁受不住诱惑,尤其是才被交通不便坑过的君侯,总该长点记性,好好修一下自己封地内的道路。


    再不济,也要上个折子,催四国的君王办事。


    但以姜蓁接收到的情报来看,各国朝廷都很安静,没有哪位君侯和大臣催着修路?


    “他们的心是被水泥封住了吗?”姜蓁忍不住发出疑惑。


    卫蝉嘴角抽了抽,回道:“可能他们想先看看姜国的效果再说吧。秋月之前提过,论台那边正在揣测王上的意图,没揣测出来之前,估计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


    过了两秒,卫蝉补充道:“这篇文章出现的时机过于巧合。由不得大家不多想!”


    他们被姜蓁踹到坑里,伤口还痛着呢,姜蓁就在岸上给大家剖析他们掉坑的原因,告诉大家,想从坑底爬起来,就得修路,这样下次就不会掉坑了,而且就算掉了,摔得也没那么惨。


    虽然姜蓁说的是对的,大家也意识到了交通便利的重要性,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哪里还敢听姜蓁的话。


    【这就有点尴尬了,阿蓁的信用在他们那里好像已经消耗光了。】


    【果然羊毛不能薅太勤,这下把羊都给薅跑了。】


    反省自己是不可能的,姜蓁只想指责他人,嫌弃的说道:“他们不愿意动,是因为他们这次吃的教训还不够狠,再被我坑两次,他们就知道修路的好处了。”


    【别啊,把他们玩怂了,咱们以后还玩什么啊。等再过一段时间,他们看姜国各县都在修路,肯定也会动起来的。】


    【阿蓁真是铁石心肠不像人家都心疼死那些小贵族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