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0. 第 150 章 杀的人太多了

作者:虎昭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群史官真的好烦啊!”姜蓁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是挺招人厌的,怎么什么都写!】


    【当初郑王好像也挺烦他们的。】


    姜蓁嫌弃的说道:“何止,各国君王都烦他们得很,人无完人,我不信谁能做个完美的君王,哪里禁得起史官这样的挑刺。”


    往上数几代都是明君的国家,几乎不存在。可以说每个国家都有先王,都被史官们批评过。


    看祖上先王的黑历史虽然有点尴尬,但远远比不上看自己的黑历史尴尬。


    更何况姜蓁还觉得这群史官是在乱写,更生气了。


    【虽然最后的结论虽然有点过分,但前面的数据还挺详实的。】


    【史官记录历史,不得根据时机情况来啊。阿蓁都还在呢,他们哪敢当着阿蓁的面瞎编历史。】


    这群史官以前虽然在郑国修史,但郑国先王的黑历史,他们照样记录。


    在郑国先王要求他们改的时候,还有人以死明志。


    这样一来,那一任郑王的名声就更臭了。


    有前车之鉴,姜蓁自然不会去做什么强权压人的事,而是找上了几个史家的大佬,摆事实,讲道理。


    “你们自己看看,你们写的这是真的吗?杀人如麻?我也配这四个字,我姜国的屠野将军、黑壮将军在战场上都不知道杀过多少人,都还没拿到这个称号,我何德何能……”


    史家大佬不卑不亢,淡定的回道:“您配的。”


    “我配?就几百个人而已!”姜蓁强调。


    【我配?=我呸!看得出来,阿蓁是真想骂人了。】


    【说实话,我也怀疑这群老头对阿蓁有偏见!】


    被姜蓁怒目而视,史家大佬慢悠悠的解释道:“王上只看了姜国今年死亡的官员人数吧?您可有看卫宋郑齐四国的?”


    “看了又如何?没看又如何。”姜蓁确实没看,但气势不能输。


    “王上看了就知道了。”


    姜蓁都不用等,史家大佬顺手就从怀里掏了几页纸出来,递给姜蓁,上面记录的是今年各国官员的死亡人数,死亡原因……


    卫宋郑齐四国今年去世的官员,连姜国的零头都没有。


    “当初刑场斩杀官员的时候,老夫去看了,血迹从刑场汇聚在一起往外蔓延的场景,让人记忆深刻。”


    姜蓁无语的反问:“你第一次看杀头?这有什么好记忆深刻的,血流成河居然都给我弄出来了。你们记录的那些数据,我可以不要求你改,但杀人如麻,血流成河……这些词都是你们瞎说的,都给我改了。”


    “那改成杀人不眨眼,血流成河改成涓涓细流如何?”史家大佬们不怕死的继续和姜蓁商量。


    【当着阿蓁的面,商量怎么黑她,这群史官却是是嫌命长了!】


    【说实话,这几个词的差别大吗?我语文不好,看不出来。】


    【专门把人找来商量一通,就改成这样,传出去阿蓁得多丢人。】


    在姜蓁不善的目光中,史家大佬面色凝重,不自觉的昂起了下巴,摆出了一副防御的姿态。


    “王上,你想让我们违心的称赞你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杀了我,也不可能。”


    “没错,你能堵住我们几个的嘴巴,但你堵不住天下读书人的嘴巴,我们史家记录的史书,所有人都会看,这批文稿,都邑的文人早就看过,你杀了我们也无用。”


    看他们那副捍卫正义的模样,姜蓁心里虽然想锤爆他们的狗头,面上却风轻云淡,霸气的说道:“你们不改也无所谓,历史自会有后人来评说。杀贪官不是我的污点,只会是我的功绩。”


    史家大佬们也非常赞同的说道:“我们没有说你杀得不对,只是觉得你杀得太多了而已。”


    【我可去你的,正话反话都让你说了呗。】


    【读书多又脾气硬的老头,果然是我最讨厌的一种生物。】


    【偏偏还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更烦了!】


    见刚刚剑拔弩张的氛围消失不见,史家大佬也放松了下来,甚至还非常正经的对姜蓁劝道:“我知道王上处置那些官员,是为了姜国,但您也杀得太多,杀得太急,姜国律法不是人人都能熟背的,您连次改正的机会都不给,正所谓不教而诛……”


    姜蓁都快烦死史家这群老头们了,但顾忌着他们的笔杆子,没有发脾气,姿态优雅的把人给送走了。


    【这波属实是自取其辱了,咱们就不该让他们进宫。】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不能明面上为难他们,但用便宜的竹纸就别想了!印刷也别想,有本事手抄。】


    【万一他们又把这事写进史书里了呢?岂不是显得我们很小气。】


    姜蓁哼唧了两声,说道:“什么叫显得很小气,我就是很小气!”


    【没想到,咱们阿蓁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小气好,这哑巴亏咱们不能白吃。】


    【大气只能气死自己,小气才能气死对方,我支持阿蓁找茬。】


    “明日就把史家私学的纸量减少一半!给学生用的纸都不够,我看他们哪来的纸霍霍。”


    姜蓁磨了磨牙,说道:“待会儿我就写日记!他们说我坏话,我也说他们坏话!隔空对骂就完了!”


    【你这个隔空对骂,隔得确实挺空的。】


    【骂了,但没完全骂,回声得几百年以后才能听到了,那个时候我都看不到了。】


    【那你们总不能指望阿蓁和对方跟泼妇骂街一样吵架吧,吵着吵着还能打起来,这场面,多不出了自己的心声。


    “这群史官真的好烦!好烦!好烦!不就是几百个贪官吗?有什么杀不得的,不杀他们,就任由让他们欺压我姜国百姓?……一群贪图虚名的老东西,敢说我坏话,我明天就让他们自己买纸去,贵死他们……呜呜呜这件事情真的是越想越气,委屈死我了!!”


    姜蓁洋洋洒洒的写了几百字的日记,写完之后,心里的气也消了。


    把这篇稿纸放下之后,姜蓁又恢复了之前的威严大度的姜王模样,仿佛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淡定的对卫蝉吩咐道:“史家的这群人都已经把今年的事件记录好了,咱们也学学当初的郑国,请人抄书,把今年的新史,送到各国去。”


    “那些过分的言论?”卫蝉皱着眉头问道。


    姜蓁无奈的说道:“随它去,细枝末节的东西,不用太计较。”


    史官的言论,在都邑还是掀起了风浪。


    处置这群犯事官员的时候,是每隔一段时间杀一批,大家都只顾着看热闹了,也没注意。


    但是当这群史官把这些数据汇总起来,就显得有些吓人了。


    加上姜蓁做太女和做蓝河公主时期处理的官员,姜国的官场,仿佛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这也不单单是阿蓁一个人做的,赵青竹和与御史台那群人也弹劾了不少官员,我也处置了那么人,怎么都算在了阿蓁头上,这些数字得让他们改。”姜大头第一个替姜蓁叫屈。


    近侍回道:“可是在您禅位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王上在处理政务。这群史官就住在都邑,眼明心亮,不太好糊弄。”


    知道改的希望不大之后,姜大头的口风一转,霸气的说道:“不过是处理区区几百上千人罢了,能还我姜国强大,百姓安康,阿蓁此举极其明智,是史官不识货。”


    话是这么说的,但姜大头心里还是暗自咋舌。


    自姜蓁参与政事以来,因她而死的官员数量,不止超乎了史官的想象,也超乎了姜王的想象,要不然史官也不会觉得姜蓁做得过分。


    姜大头暗自设想了一下,他要是处置了那么多官员,又找不到合适的人代替那些岗位,姜国肯定被他玩散架。


    卫宋郑齐四国也是一样,没人敢对自家官场进行大清洗。


    哪怕史官对姜蓁的行为是批评的态度,四国君王的心里也是羡慕的,有那么多可用的人给姜蓁祸祸。


    他们要有这个机会,玩的花样比姜蓁还多。


    最懊悔的当属郑王了,“当初那些人才可都是在郑国求学的,我怎么就没想起用他们呢。”


    近侍小声的回道:“因为没有新的位置留给他们。”


    郑王哼笑一声,很有自知之明的说道:“根本原因还是郑国对官员没有一个严格的考核标准。我郑国的官员,也该清理一批了。一群庸碌之辈,全无可用之处。”


    郑国的官员还在议论姜蓁,骂她残暴,转头郑王就惦记上他们的人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