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章 绝非寻常之物

作者:金色茉莉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天中午,安清县城。


    北城门边上有家旅店,倒是好找,旅店对面有家肉汤馆子,在这安清县也是不错的饭店了。


    包浆的榆木桌子,宽板凳,两人相对而坐。


    三花猫就坐在宋游板凳的一头,因为是在外边店里吃饭,她不好上桌,但她也不乱跑,宋游给她带了一个深口盘子,就放在面前,此时里头搁着一大块龙骨和小半盘汤,她伏低身子认真吃着。


    桌上则是一大盆的猪骨萝卜汤。


    骨头以大坨的筒子骨和龙骨为主,上面的肉很多,炖得稀溜耙,白萝卜则已炖成了半透明的样子,吸饱了肉汤,吃起来比肉也不差。而泛着油花的清亮汤底上又有葱花葱白的点缀,如玉一样,色彩看上去也是十分开胃的。


    “吸溜……”


    吴女侠左手拿筒子骨,嘴巴一凑上去,都不用扯,一吸肉就下来了,嚼吧两下,赶紧把头一低,右手拿着筷子快速刨饭。


    饭是白米饭,名曰帽儿头。


    要说有什么讲究倒也没有。


    就是盛得满满的、堆出尖尖的白米饭。讲究些的店家会给你压得严严实实,一碗能抵两个平碗的量。若是遇到奸商,就先拿一个碗盛,压得紧紧实实了再扣进另一个碗中,这样底下是空的,而上面又会冒出头来,垒成个尖尖,营造出看起来很多的错觉,像是一个帽子的顶一样,因此得名帽儿头。


    按碗算钱的。


    别小看这么碗白米饭。


    街边专门有卖帽儿头的摊子,有些人进城办事,想吃点扎实的,就会去来一碗帽儿头,配点咸菜,也算是一顿好饭了。


    究根结底,是这年头百姓过得苦,没多少人把白米饭当顿吃。


    这是个好吃又奢侈的玩意儿。


    “爽快啊!”


    只听吴女侠长叹一声。


    随即她放下这块筒子骨,对宋游说:“我们来的第一天,掌门就带我们来这里吃,说都开了十多年了,吃了果然不错,今天才带你来。”


    “确实不错。”


    “肉新鲜,不用怎么煮,只要盐味放对了,再加一点姜,自然好吃。”


    “有理。”


    “你想好哪天走了吗?”


    “暂时没有。”


    “这几天又做什么呢?”


    “近几日寻了一位良师,学一些以前没有的本领,学个大概就走。”


    “噢……”


    女子拖着长长的尾音,倒也不过问是什么本事,只继续闲聊:“伱会去长京么?”


    “会的。”


    “这么肯定?”


    “长京是大晏都城,天下首善之城,既是游历天下,又怎么能不去看看?”


    “什么时候去?”


    “随缘。”


    “挺好……”


    宋游则瞄着这位女侠的神色,小声问道:“女侠也要去长京?”


    “对头,明天就走。”


    “去长京做什么?”


    “去闯荡啊!”


    吴女侠暂时停下吃饭的进度:“虽然逸州也不错,但这里的天终究是小了些,而且在逸州二十多年了,也不是不好,就是有些乏味。反正无论是想扬名还是长长见识,都该出逸州去闯一闯。”


    “志向远大。”


    “谈不上。”


    “足下同门也去吗?”


    “他们不去,就我一人。”


    “直接去长京么?”


    “差不多吧。不过路上遇到好玩的事,或是与我西山派交好交恶的门派,少不得也要去拜访一下。”吴女侠笑了一声。


    “阳州阳都也不错。”


    “是不错,可还是长京好。”


    宋游看到了她眼中对长京的向往。


    这也正常。


    因为大晏实在强盛,这种强盛是一个没有正站在世界之巅的国家的国民所难以体会的,它绝不止是军事强盛、经济发达那么简单,而是从文化民生等各种意义上的世界之巅。它的许多政策都将影响整个世界,许多潮流也都会引起它国追随。哪怕大晏有再多吃不饱饭的人,可拿他们与此时的异域外邦民众相比,他们仍是能挺直腰板的。


    这样一个国家的都城,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城市,无疑代表着文明的巅峰,在很多人心中,就是个梦一样的地方。


    不止是大晏人,甚至包括许多异域番邦的人。


    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对它充满了向往。


    有人横跨万里而来,寻找这个商人口中的天朝上国。甚至有人本是其他大国的王子,来了这里却也不愿离开。连妖都往那里聚集,连宋游都很想去见识一下它的繁荣风采与它所代表的时代文明之巅。


    “如果你也要去长京。”吴女侠又开始吃了,“那我们说不定还能在长京碰上。”


    “足下在长京可有故人?”


    “没有。”


    “那我便是足下在长京的第一位故人了。”


    “差不多。”吴女侠眨了两下眼睛,“我本来不觉得有什么的,你这么一说,突然感觉还挺奇妙的。”


    “也许。”


    “你从哪边过去?”


    “先去平州。”


    “这么走过去?”


    吴女侠用骨头在空中画了一笔。


    “差不多。”


    “很绕啊!”


    吴女侠思索片刻:“不过我也慢得很,而且我应该要在长京待很久……”


    “多久呢?”


    “做完我想做的事。”


    “这样啊……”


    “我想想……”


    说完她便举着骨头怔着不动了。


    宋游也不惊扰,也不看她,只用筷子戳了一块萝卜在碗里,看了看边上的三花猫,又给她夹了块肉多的龙骨。


    “这么!”


    女子的声音突然出现:“等我到了长京,我在那边没有门路,前边一段时间找不到活干,肯定很闲,我每天下午黄昏去西城门转悠,要是你跟我相差一个月到,你就找得到我,一个月过后,我就只每初一去转,你记得初一天黑前再来。”


    宋游闻言不由怔了怔。


    “每天都去么……”


    “你想什么呢?只有前面一个月,后面我每月初一才去。”


    “每月初一都去……”


    “一年也就十二三天而已。每天也就去转一圈,反正我们混江湖的,也天天都在外面转。”


    “……”


    宋游忍不住眼前恍惚。


    也就只有这个年代才会有人用一个月的时间来等某个友人吧?到了后世,人们连一个小时都显得那么不耐烦。


    而其实算起来,他和面前这位女侠也不算多深的交情,就是比较有缘,又都觉得对方是难得的有信义的人,此外宋游还觉得她有妙趣,在这个年代有着一个难得的灵魂,相处起来也轻松,所以愿意和她交友、结缘,至于她怎么觉得自己,他就不知道了。


    可论起来,两人交往次数并不多。


    即使如此,她却愿意这样做。


    宋游心里是有点震撼的。


    这不是他所熟知的交友方式。


    左想右想,实在忍不住问出一句:


    “为何?”


    “什么为何?”


    女子反倒奇怪的看向他,她手上还举着骨头,好像觉得他的奇怪才奇怪,自己则只是做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却只见宋游一脸诚挚与疑惑:


    “先请足下勿要多心。只是在下久居深山修道,初次下山,少与人交友,因此疑惑。在下虽与足下有缘,可也只是短短相识,诚然,足下到了长京便是举目无亲,可以足下的风采,轻松就能交到新的朋友,为何会为了等待在下,便日日去城门守候呢?”


    “只前边一个月才天天去,而且不是守候,只是转悠,本来我就爱转悠。”


    女子第一时间是纠正。


    “是。”


    宋游并不与她争论这个。


    而见到他依然诚恳请教的目光,好像在说“请足下为我解惑”,女子便也继续回答了。


    没有多想,只说心中话:


    “你太小看这个天下了,虽然咱们好像每天身边都人来人往,可其实你算一算,这么人来人往一天下来,你又认识了几个?”


    “善!”


    “相识本就不易,何况你我投缘,不过是去城门转悠几天而已,相比起一个不容易遇见的投缘之人,这算不得什么。”女子顿了下,“听说长京城里住着上百万人,不然你又怎么遇得到我?”


    “有理!”


    “记得来西城门找我,要是找到了,我再请你吃肉。”女子说着,顿了一下,“记得是西城门,傍晚,要是连着两次去都没找到我,那你也就不用再去了,我要么不在长京,要么死求了。”


    “……”


    宋游消化着她的话,同时摇头说:“足下今日已然请过了,若是有缘再在长京相遇,该我还请足下一顿了。”


    “也行!”


    女子一点也不磨叽。


    一顿饭吃完了,她叫店主来结账。


    骨头称斤算钱,配菜和加工钱都在里头,店主报价一百二十二文,收她一百二十文整。


    女子数钱,心里很痛,表面却镇定。


    这顿饭贵,却也值当。


    敬一段难得的缘分。


    “告辞了。”


    “长京见。”


    两人一左一右,一个回旅店,一个去城中,就此分开。


    没有多的话要讲。


    只是宋游心中仍旧感慨不已。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世界太大了,人又太渺小,因此每一次的相遇相识都显得弥足珍贵。


    山河远阔,人海茫茫,不知多少人一别就是一生,若是友人天各一方,再想重聚,有时真的要竭尽全力才行。


    大家司空见惯,于是理所应当。


    可这绝非寻常之物。


    ……


    求新鲜的保底月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