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3章 古老的声音

作者:金色茉莉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洞口不大,马儿不高,一低头刚好钻得进来。


    外界风雪暗沉,洞中更是昏暗。


    “辛苦了。”


    宋游从它背上卸下行囊,又从中率先取出一张不大的布垫,摸了摸,布垫也很冰凉,于是又伸手在上面使劲摩擦,直到感觉有些热了,这才将之放在三花猫的面前:“地上冰凉,三花娘娘在布垫上来吧。”


    猫儿愣愣抬头看他,又低下头,思索两下,神情迟钝,终于爬起来,迈步往前走了两步,在布毯上趴了下来。


    随即继续扭头看他。


    “……”


    道人见她如此,也只是微笑,继续忙活着。


    毛毡毛毯逐一取出来,铺在地上。


    燕子轻易不敢和三花娘娘待在同一张很小的布垫上,却是可以缩在羊毛毡和羊毛毯里,多少能避些寒。


    知道山上没有柴禾,马儿上山时便驮了一捆木柴,知道山上不好轻易使用法术,宋游早在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火绒和引火之物都备了。


    “啪……”


    山洞中有火石的声音。


    说来有趣,这么多年以来,这还是宋游第一次用这东西。


    甚至下山之前见都没见过几次。


    不太熟练,却也打着了。


    一点火星引燃了火绒,猩红的光点出现在昏暗的山洞中,道人捧着它,又将之放进更好燃烧的细碎木屑中,小心吹着,终于升起了火焰。


    猫儿看得认真,神情严肃,却还是没有说话,也没有什么表示。


    像是已经变回了一只普通的猫。


    “呼……”


    山洞中终于升起了一堆篝火,照亮洞中景象。


    道人最先看见的便是地上同样生过火的痕迹,不止一堆,也不知有多少堆,多年来早就重叠在了一起,还有墙壁上刻下的图案、文字,以及角落里登山的前人们留下的一些东西。


    洞内很不规则,洞厅弯弯曲曲,墙壁凹凸不平,火光被阻挡了大半,到达最深处已是艰难微弱。


    但也隐约可以看见——


    洞内是有尸骨的。


    “沙……”


    道人伸手抓着猫儿身下的布毯的一角,将之拖得离火堆更近一些,在地上摩擦出细微声响。


    而在这个过程中,猫儿居然只是略微伸爪撑着手毯,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低头盯着他抓着自己布毯的手,随即便任他拖着自己往前,身体和脑袋随着拉动和停止而略微摇晃,一声也没有吭。


    “三花娘娘还记得自己是谁吗?”


    “?”


    猫儿抬头盯着他,一歪脑袋。


    “那三花娘娘还记得我是谁吗?”宋游一边添柴一边问道。


    “三花娘娘没傻。”


    “很好……”


    宋游便收回了目光。


    猫儿也呆呆地看向了火堆。


    火光映照之下,山洞中多了几分温暖,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实际上。


    外头虽然风雪呼啸,可洞口不大,枣红马往那一站,就挡了不少,将被袋放在马儿脚下,多少也挡了一些风。甚至因为外头的风雪,对比之下洞中反而有一种格外安宁、温暖的感觉,令人舒心。


    猫儿和身下的布毯也迅速暖和起来。


    道人拿出一块馕,放在火堆旁边,水囊也放在旁边,又从三花娘娘的褡裢中取出她的耗子干和鱼干,也都放在火堆旁,使之慢慢被烤热。


    平常这些都是三花娘娘做的。


    今日也照顾三花娘娘一回。


    随即到洞口探出头看了眼外面的风雪,见世界依然浑浊,漫天狂风绞雪,厚厚的云层中闪烁着非同一般的雷光,而天光已经逐渐变暗,料想风雪背后的长空定然也已经渐渐接近黄昏落日了,这才又走回来。


    却没有立马吃东西,也没有去照顾三花娘娘,而是借着洞中烧得正旺的火堆火光,开始查看起洞中墙壁上的图画和文字来。


    涂鸦各种各样,什么都有。


    有画得好的,只用木炭或是尖石,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大山和山上行走的渺小孤独的旅人,或是勾勒出神山之上俯瞰大地的神明。


    也有画得差的,看不出是画的什么,也许只是来到这里,不知能否登上这座神山,想给后人留下自己曾经来过的痕迹。


    文字同样多种多样。


    仅从字体上看,起码就有好几种不同的语言,宋游在其中找到了大晏的文字,字体也各不相同,但更多的是自己完全看不懂的文字,说明来到这里的人远不止大晏人和西域人,还有更远的攀登者,同时他们的时间跨度也非常大。


    宋游看着看着,不禁入了神。


    甚至他还走到了山洞最深处去,查看那几位长眠于此的前辈。


    总共七具尸骸,六男一女。


    有两个人是大晏容貌和打扮,不过服装也并不相同,就算都是大晏人,应该也来自不同的朝代,一前一后。不知后人与前人在此相遇、又知晓同样将会死在这里时又是什么感受。


    两个人几乎挨在一起。


    不知是后人知晓自己被风雪饥寒晕山所困,走不出去了,临死前主动爬到了看起来同为大晏人的前辈身边坐着,还是死在了别的地方,后面又有来洞口借宿避风雪的人来了,将之搬到了不容易看见的最深处,看见有另外的大晏人,便将他们放在了一起。


    不管哪样,都挺唏嘘。


    此外五人服装和面孔都不相同。


    不知都是因何来到这里。


    大抵都是单纯的想要登山吧?


    直到猫儿叼着她已经被烤热的耗子干站起身,离开温暖的布毯,朝他走过来,又用爪子抓他的裤脚,示意他吃,他才终于反应过来,自己在这里已经看得有些久了,于是低头看向这只猫儿。


    猫儿叼着耗子干,也抬头与他对视,眼神真挚,透着熟悉的清澈的愚蠢,爪子还抓着他的裤脚。


    猫儿似乎已经忘了他不吃耗子了。


    也许是顾不上想了,懒得去想了。


    宋游只好婉言拒绝了她,又从火堆旁拿起自己已经被烤热的馕,给火堆添了一根木柴,又从火堆里抽出一根,一边吃着馕一边继续查看。


    外头早已经天黑了,却风雪不止、雷霆不断。


    “轰隆……”


    闪电划过夜空,似乎就打在洞口。


    道人一手拿着烤馕,一手举着木柴,将之靠近墙壁,一一看过这些文字图画,试图以此与不知多少年前的前人隔空交谈。


    猫儿则趴在火堆旁的布毯上,认真啃着自己的耗子干,不时抬头看一眼道人,不时又看一眼旁边的燕子,低头将掉落的耗子肉渣拨给他。


    “轰隆隆……”


    又是滚滚惊雷,连绵不绝。


    外头的雷光将洞口照得一片明亮。


    就是三花猫也不由受惊,停下吃肉的动作瞬间扭头,看向外头。


    雷光只是刹那。


    外头已恢复了黑暗。


    只余风雪之声。


    可是洞中忽然又多了点奇怪的声音。


    那是人的声音,是陌生的声音,是听不懂的语言,还有令人头皮发麻的尖锐呜咽,突兀而诡异的在洞中响起。


    “……”


    “喵!?”


    三花猫一阵警惕,差点炸毛。


    刚刚猛地扭头看向外头,此时又瞬间将头扭回来,看向洞中,尤其是看向山洞深处那几具尸骸。


    这声音可太可怕了!


    道人举着火把,也愣了一下。


    同样第一时间看向山洞深处。


    “……”


    晦涩难懂的声音仍在不断响起。


    像是人的低语,又像人的交谈。


    然而那几具尸骸仍旧躺在山洞深处火光难以照到的位置,没有任何动静,这模糊不清又晦涩难懂的声音也不是从山洞最深处传来的。


    是从这个山洞中响起。


    山洞的墙壁中。


    山洞的每一处。


    声音在山洞中回荡。


    呢喃,低语,对谈,从一两个人的声音,变成三四个,变得五六个,一种陌生的语言中又加上另一种不一样的却同样听不懂的语言,伴随着如鬼哭狼嚎似的风声呜咽,如人敲鼓似的雷声。


    期间夹杂着惊呼、大喊。


    似乎声音的主人也被吓着了,甚至比炸毛的三花猫还要吓得惨。


    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乱。


    期间常有惊呼和喊声。


    有些时候,一声惊呼和喊声过后,往往就会加入另一道声音,模糊不清,伴随着风雪呜咽、雷声轰鸣。


    道人举着火把,渐渐愣住了。


    因为他从中听到了听得懂的语言——


    “什么声音?”


    “谁在出声?”


    “有鬼?”


    “什么妖魔鬼怪!出来!”


    这大抵是此时三花娘娘想说的话。


    大抵也是此前那些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语言在说的话。


    “……”


    道人眉头舒展开,算是明白了。


    “轰隆隆……”


    仍旧有雷声不断响起。


    清晰的是外头传来的。


    模糊的是山洞中响起的。


    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乱。


    有人惊讶。


    有人思索。


    有人试图与这些呢喃对话。


    有人无视它们,与同行人继续对谈。


    有人念着请神的咒语,试图让搞出这一切的妖魔鬼怪知晓他并不好惹也并不胆怯。


    有人沉醉的诵念诗词。


    不知多少种语言混杂在一起,不知留下了千年来从世界各地到达这里的多少人的声音,可在杂乱之中,总能听见几句能听懂的语言。


    “你我皆是山水郎,几曾著眼看侯王?”


    “眼前皆宇宙,不乐复何如?”


    “后人可能听见我的声音?”


    “朝碧海而暮苍梧,睹青天而攀白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我怕是要死在这里了……”


    “吾乃尹朝陈华清是也!逸州阴阳山道人,来此登山望远,明日上山,后来人听见我的声音时,又是何年啊?”


    “哈哈哈哈……”


    宋游不由微微张开嘴,站在原地不动,倾听这来自岁月长河上游的声音。


    这些声音穿越了时光,在今时回响。


    从古至今,都不缺登山者啊。


    这座神山、这个山洞留下了每一个曾在雷雨时来到这里的人的声音,又在下一个雷雨时放给后人听,留下了他们曾来过这里的痕迹,也留下了这些登山者来到这里时的豁达心境。


    宋游心中一时复杂难言,感慨万千。


    既触动于前人的豁达,惊讶于自己竟能在今日听见最远来自数千年前的言语,也感慨于高山伟大而凡人渺小,山水长久而人生短暂。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些前辈还有谁在世呢?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对于这座神山来说,此前的所有人,包括此时的自己,也只是一个短暂而又匆匆的过客吧?


    前人们在此时也有如自己一样的感慨吗?


    道人安静听着,一言不发。


    脑中也不禁思索,若是自己此时留下声音,又会在多少年后被谁人所听见呢?


    神山果然好客——


    用这一场秋时罕见的风雪雷雨,带他结识这么多曾来过此地的前人,带他倾听穿越岁月的声音。


    ……


    金色茉莉花向您发起了拯救过期→月票计划:投月票帮助三花娘娘减轻高反,恢复智商。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