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章 热议不断!

作者:玉生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帝都这一个城市就将近三万人报名参加海选?


    虽然帝都人口众多,高校也多,但能有这么多人报名也是大家压根不敢想的事!


    “这太夸张了吧?”


    “真有这么多人?是我听错了,还是张导你看错了?”


    “大家都这么闲?”


    办公室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人敢相信。


    赵总一脸懵逼的问道:“是不是你们统计错了?”


    别说别人了,就连叶落都不敢信!


    但张导却强调道:“你知道我和古文协会那边反复核对了多少次?出错?不可能出错!就是这么多人!”


    “我的天呢!”


    赵总难以置信看着张导,喃喃自语道:“海选赛就这么多人,那咱们这节目……岂不是火了?”


    “肯定火了!”


    张导大笑道:“这才是帝都一个城市,算上全国范围的话,你们知道有多少人么?”


    “多少人?”


    “二十万!”


    “多、多少?”


    “二十万!”


    听着张导的重复,众人全都被吓着了!


    二十万?


    这数听得大家脑瓜子都嗡嗡的。


    就连叶落都有点恍惚。


    网上的反馈不是不咋样么?


    网友们不都说这节目没啥意思么?


    结果报名人数竟然他丫的这么离谱?


    “这数据怕不是要破了记录了吧?”


    “破纪录费劲,但是也没几档综艺有咱们这个数据了,头一次海选就二十万人报名,我干了这么多年节目,还没参与过这样的大项目!”


    “牛逼!”


    本来他们节目组就是个临时拼凑的,很多人都是不情不愿的过来的。但是这会,在看到这个数据之后,所有人的心态都变了。


    这项目不行?


    新节目要扑街?


    赶紧散伙各回各家?


    我可去你大爷的吧!谁让老子走,老子和谁急!


    原本大伙以为被调到这,那就是掉进天坑里了,可这会猛然发现,这他么哪是坑?这简直是领导给的福报啊!


    大家看见了爆款的希望!


    节目能爆,他们也会跟着获得不少的好处。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


    很快,消息就传了出去。


    ——《中华诗词大会》的海选报名高达二十万人!


    文艺频道所有的节目组都懵逼了。


    错愕。


    震惊。


    难以置信。


    “一个诗词考试,二十万人参加?我操!”


    “这帮人是吃饱了撑得吧?”


    “网上凭借不是很差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我看业内不少人都不看好啊,这个海选人数怎么回事?不会是他们虚报的吧?”


    “虚报?谁看虚报啊?这都是有数据可查的。”


    “真有二十万人啊?”


    “叶落到底怎么做到的?”


    不仅是文艺频道传的沸沸扬扬,就连整个华视都知道这件事了。


    综艺频道的人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整个频道的人都傻眼了。


    他们做综艺可是专业的啊,但也从来见过这么离谱的海选阵仗啊!


    甚至总台那边的一个领导,都亲自给唐主任打电话询问了一下真假。


    可见,这事得冲击力得有多大。


    一档谁也不看好的节目,可这会却爆发出了让人惊爆眼球的架势。


    当天,文艺频道和古文协会就联合发布了一则公告,将本次海选报名人数公布了出来。


    媒体都惊呆了。


    网友们都看懵了。


    那些之前言之凿凿的业内专业人士,这会更是连夜删了微博。


    太他么吓人了!


    二十万人次报名?


    你们他丫的都是从哪冒出来的啊!


    网上直接就沸腾了!


    无数网友热议。


    ……


    七月七号。


    北大校园。


    原本这个时间,正是暑假,按理来说校园里不会有太多的人。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是《中华诗词大会》海选比赛的日子。


    此时此刻,早上九点左右。


    北大门口已经挤满了人,不仅有上百名参赛选手,还有不少闻风而来的媒体。


    当然,不仅仅是北大校园如此,应该每一个承接海选赛的大学都是同样的场景。


    这都已经不是几个老师教授能组织的了的活动了,事实上古文协会最开始压根就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得亏他们古文协会在这些学校中还是有点面子的,紧急联系校方,由各大学校统一调配组织。当然,这里肯定的给人家一些费用。


    但总体来说,让高校出面组织海选比赛,要比他们节目组费劲巴力的弄强多了。


    还有不少媒体趁着这时候采访呢。


    “同学你好,请问你为什么会想来参加这次的海选赛呢?”


    “啊?我啊?我们老师让来的。”


    “老师让来的?”


    一听这话,记者眼睛都亮起来了,这好像是了不得大料啊。


    “是啊,我就是这学校文学院的学生,我们老师是古文协会的,让我们在本地的人没事的话过来考个试。”


    “考、考试?”记者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啊,考试,他说这些题目都是叶老师亲自出的,让我们做做。哦对了,不能来现场参赛的,到时候也得在网上做。我寻思这还不如直接来现场呢,万一被选上了呢?到时候还能上电视露露脸。”这同学也是个话痨,记者没问的他都给抖落出来了。


    “是强制的么?”


    “不是啊。”


    “……”


    一听不是强制的,记者的兴趣就少了一半,不过这也不算是白来了。


    “好的,谢谢你。”


    记者又转头去采访旁边的人去了。


    “同学,请问你为什么来参赛呢?”


    “我想上电视。”


    “这么自信?”


    “我说的是想,而不是能,明白么?”这同学白了他一眼,直接走开了,独留这记者在风中凌乱。不愧是文学院的,人家这玩弄文字的功底,比他这记者一点也不差。


    “这位同学,你也是老师要求过来的么?”


    “老师要求?什么老师要求的?”


    “你们老师没有号召你们来参赛么?”


    “我是理工院的,哪个老师号召?”


    “啊?理工院的?”记者都懵了,你理工院的你来掺和啥啊。


    但随着采访的增多,大家震惊的发现,来参赛的文学院的学生占比并不大。甚至,就连学生占比都不是很大!


    这些来参赛的选手,可以说是来自各行各业!


    干什么的都有!


    甚至,连中小学生都有!


    也不知道是谁组织的,有个小学六年级的一个班的同学都过来了!


    知道的是比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组团来参观的呢!


    很快,九点半的时候,海选赛就正式开始了。


    与此同时,古文协会也在网上公布了本次海选赛的试题。


    一共二十道,全是叶落亲自出的题。


    有默写题,有选择题。


    有让写诗词的,也有让人填诗词作者的。


    各种各样的题型都有,但中心原则就一个,考察你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


    从基础的背诵默写,到词句的理解分析。


    要说比肩高考题目,那肯定是有点扯淡。但这些题目给人的感觉,绝对和考试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随着参赛题目的流出,不少网友也都饶有兴趣的点开看了看。


    “我就真不明白,这么多人报名参加这么一个比赛是咋想的呢?这不就是考试么?考试有瘾是吧?”


    “我做了一下,感觉不是很难啊,我要是上高中那会,绝对能写上一大半。”


    “那你可以啊,上高中那会都能写一大半了,现在岂不是都能写上了?”


    “呵呵,高中是我巅峰,现在我一个也写不上了。”


    “牛逼。”


    “刚才看了一下现场报道,那人是真多啊!太离谱了!前几天不都说这节目没啥意思么?结果一个个全他么去了是吧?”


    “叶老师这题出的还行啊,我还以为他要出自己诗词呢,结果一首都没有。”


    “人家节目主题是传统诗词,叶老师的诗词应该不算是传统诗词吧?”


    “怎么不算?人家叶老师那些都是正儿八经的古诗词好不?只不过是人家自谦,没用自己的而已。”


    网上热议不断,不管是对节目本身,还是对这次海选赛的试题。


    等到海选结束,许多参赛的选手出来之后,网上就更热闹了。


    “兄弟们,我参赛了,但是我说句实话啊,这比赛确实没啥意思,我就是过去凑热闹的。”


    “我也是,就考个试。”


    “我压根没去,谁会参加这无聊的比赛啊。”


    “我也没去。”


    “没去就没去,你们说个屁啊?”


    “是是是,你们都没去,那些参赛的人都不上网是吧?我就没见几个说自己参赛了的,这玩意有啥不好意思说的么?”


    “怕没选上丢人呗。”


    “将近三万人里选一百个,这难度比高考可大多了。”


    就在海选刚结束不久,刚刚认证成功的“《中华诗词大会》栏目组”微博账号,也终于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条微博,“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本次海选工作已经顺利结束。同时,我们也欢迎刘颖教授、郝志军教授、万大邦教授、路凤义教授的加盟。”


    这四位教授,都是学界重量级的人物。


    对于刘颖教授的加盟,大家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毕竟他们都是古文协会的。但是,剩下的几个人是怎么回事?


    万教授和路教授这两位,一个是史学协会的,一个是哲学协会的。


    他俩来还能勉强说得过去,你说文史哲不分家大家能接受。


    但是,郝志军是个什么情况?


    这家伙是新文协会的人啊!


    他是搞现代诗创作的啊!


    人家这节目主打一个古诗词,你来这凑什么热闹?


    事实上,郝志军这个位置,本来是冯家华教授的,但问题是新文协会不干了!


    合着四个嘉宾,有古文、有哲学、有史学,就没有我们新文协会?


    这能行么?


    说啥也不行啊!


    新文协会也没去找古文协会,而是直接大手一挥,给栏目组注资!


    然后,郝志军就上了。


    如此一来,倒也算是和谐,中华文院下辖的四大协会,还阴差阳错的在这档节目里凑齐了。


    接下来,就是挑选节目的参赛选手,以及录制正式的宣传片。


    挑选参加节目的选手这事,叶落三令五申,一定要公平公正,一切都按照成绩来。


    他可不想自己的栏目,被人大开后门,最终搞得乌烟瘴气。


    用实力说话,这才是这档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中华诗词大会》需要的参赛选手比较多,足足有一百位,组成百人团。


    到时候会在现场这一百人当中,现场挑选出可以登台的挑战者。


    这些东西都比较简单,只要是做好题库,他们这些嘉宾和主持人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到时候录制就简单的多了。


    至于正式的广告宣传,也有文艺频道的广告部专门负责。


    而且,叶落把最核心的广告词都写好了。


    而且,叶落那广告语就和不要钱一样,一条接着一条啊。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荟群英,重品万篇华章;集众贤,传承千古文明。”


    “拂历史尘埃,现诗词华彩。”


    “古兴曲水流觞,今举诗词大会。”


    “品味诗词之美,传承中华文明。”


    这些东西对于广告部来说,尤其是他们文艺频道的广告部,商量商量、研究研究也能写出差不多的。


    问题是,叶落写的多啊!


    根本不需要广告部的同事琢磨了,就按照这个广告语就制作相关的宣传视频或者文案就行了。


    很快,多条宣传广告就上线了。


    有单独录叶落的,还有录嘉宾的,甚至还有文字类的等等。毫不夸张的说,这次文艺频道也是下了心血了!


    广告资源直接给拉满!


    现在你打开文艺频道,各个节目之后的首条广告绝对是《中华诗词大会》的。


    ……


    随着节目的不断筹备,各种媒体报道也是漫天飞。


    各类报刊的娱乐版、文艺版和网络上的各大媒体,都在对“中华诗词大会”进行着一个持续性的跟踪报道,每天都会有新的消息传出来。纵然到现在依旧很多人不看好这档节目,但毕竟这节目闹出来的声势实在是太大了。


    又是叶落亲自操刀,又是中华文院四大协会联手加盟,又是文艺类节目投资第一,甚至就连叶唐系列第三本图书都捆绑了上来,话题图自然高居不下。


    娱乐圈从来不缺新闻,但缺的是能够这么持久被大家关注的新闻!


    “诗词大会”的出现,可以说是喂饱了太多的媒体。当然,要说吃流量吃的最多的还是那帮最早跟着叶落起家的视频主!


    这帮视频主是真的掌握了流量密码。


    他们都已经不算是文学类视频主了,压根就是“叶学研究者”啊!


    叶落干啥他们聊啥!


    甚至,就连网文界,这会都已经有人跟风写起了相关的。


    像是起点的人气作家诸葛婉君,就跟风写了一本《诗词大会?我一首诗震惊叶老师一整年!》,在网上就备受追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