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气运呢!”</p>
“你那全世界强国都逆天改命,唯独中土大地被你窃取的气运呢!!”</p>
“你那踏马的吹了三百年的气运呢!!!”</p>
穿着金甲,手持永乐宝剑的李云泽,踱步于尸横遍野的战场上。</p>
身后大纛紧紧跟随,诸多文臣武将恭敬侍立于侧。</p>
这一刻,御驾亲征击败了鞑虏主力的李云泽,真正竖立起了属于他的权威。</p>
这种权威,是那些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们,永远都无法理解的。</p>
吐出一口气,李云泽忽然拔出宝剑斜指晴天,口中喃喃自语“狗屁的气运。”</p>
明末这波小冰河期,影响范围波及全世界。</p>
欧罗巴诸国通过大航海时代改变了国运,从此走上了快车道。</p>
而曾经的千年老大,却是没能逆天改命,硬生生的被打落万丈深渊之中。</p>
今天,李云泽打破了这个所谓的气运宿命。</p>
被誉为气运之子的黄台吉,败了。</p>
“万岁。”</p>
胡须都在颤抖的温体仁,带头上前行礼“臣等为万岁贺!”</p>
文武诸将回过神来,齐齐行礼轰然应声“臣等为万岁贺~~~”</p>
从万历朝开始,就祸乱大明的鞑虏,在这个早晨被击垮了。</p>
虽然战果统计还没出来,可鞑虏的主力被歼灭是确定无疑的事情。</p>
宣泄之后的李云泽,感觉索然无味。</p>
收回永乐宝剑转身向着鞑虏大营走去。</p>
大营之中一片凌乱,各种缴获物资与牲口到处都是,还有大批俘虏被关押在此。</p>
“万岁。”</p>
最先冲入鞑虏营地的赵率教行礼“营中多有辽地百姓为奴...”</p>
“谁是百姓?”李云泽闻言顿住脚步“这里是军营,哪里来的百姓。”</p>
“万岁,都是之前辽地被鞑虏奴役之百姓...”</p>
李云泽斜眼冷笑“是主动投效的吧?”</p>
听出了李云泽话中意味的孙承宗,急忙上前“万岁,这些都是大明的百姓。我等无能致使百姓沦于鞑虏之手,与百姓何干。”</p>
李云泽默默的摆手“让锦衣卫仔细辨别,别让投靠鞑虏的混成了大明的百姓。”</p>
若是后金入关之后抓走的百姓,李云泽肯定会认。</p>
可鞑虏第一次入关都还没开始,就被他给打的粉碎。</p>
此时这些军营之中的所谓百姓,毫无疑问都是投效鞑虏的奴才。</p>
不愿意做奴才的,要么早已被屠戮,要么逃亡去了东江镇或是关内。</p>
孙承宗还待再劝,却是被一旁的温体仁给用力拉住。</p>
温体仁缓缓摇头,示意别在这个时候跟皇帝对着干。天子躲宫中,文官治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p>
这位可是马上皇帝,劝他行善什么的那都是废话。</p>
“万岁,臣在营中缴获伪龙旗金印,来往文书无数。”</p>
大明从未承认过后金,那黄台吉的龙旗金印什么的自然都是伪的。</p>
“收缴统计放好,等回京之后献于太庙。”李云泽走入了黄台吉的帐篷,背着手踱步环视。</p>
后金此时虽然还未起势,可黄台吉却是以大汗自居,中军大帐内的一切都是按照大汗的规则来。</p>
这次兵败如山倒,真是连收拾床铺被褥的机会都没有。</p>
看着那绣着龙纹的黄绸被褥,李云泽转首看向了骆养性“这种缎面哪来的?”</p>
“回万岁。”骆养性当即大声回应“当是边地奸商走私而去。”</p>
最主要的威胁解除了,之前没动的那些蛆虫,也是时候排上日程表了。</p>
李云泽与骆养性一唱一和,矛头指向的是谁,身边文武们都清楚的很。</p>
不出意外的话,等皇帝回到京城,就该有一大批人要倒霉了。</p>
离开黄台吉的大帐,扶着永乐宝剑的李云泽随口询问“找到黄台吉了吗?”</p>
“万岁,战场上并未发现,应该是被贼众救走。左都督那边,说不得能够追上拿下。”</p>
顿住脚步的李云泽,目光看向了北方“且修整几日,我们去沈阳城!还有,那些俘虏暂时别动,过浑河的时候朕要用。”</p>
众人心头一紧,都知道皇帝是要做什么。</p>
不愧是马上皇帝,真的是太狠了。</p>
数日之后,一路追击的左都督满桂,带着明军骑兵大队归来。</p>
至此,大凌河之战算是告一段落。</p>
此战鞑虏与蒙古联军,投入总兵力接近七万之众,阵斩与沿途追击斩获超过三万级。</p>
不算营中苦力奴才,俘获总数当在两万以上。</p>
此外还有许多鞑虏在溃逃回沈阳城的路上,病冻饿迷路遭遇野兽等等原因而损失掉。</p>
真正能够逃回去的,估计不足万人。</p>
明军阵斩俘获包括豪格,阿巴泰,莽古尔泰几位旗主在内,各级鞑虏王公贵人台吉们成百上千。</p>
缴获的兵器甲胄旗帜帐篷粮草牲口等等物资,堆积如山。</p>
明军损失在七千人左右,包括部分伤员,以神枢营的甲士为主。</p>
因为控制了战场,伤员得到了救治,不像是鞑虏的伤员跑都没地方跑。</p>
主要战将无一折损,级别最高的是神枢营的一位参将。</p>
无论是从战术还是战略的角度上来说,此战明军都是大获全胜。</p>
修整之后,士气爆棚的明军拔营北上,推进到了距离沈阳城只有数十里的浑河岸边。</p>
李云泽在这里,举行了一场祭奠活动,追忆当年在浑河血战之中战损的明军将士。</p>
诸多战俘与关宁军中的许多将领,都被留在了岸边献给那些明军将士。</p>
消息传入沈阳城,尤其是矗立在岸边的那座新塔,让全城都为之撼动。</p>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若不是天太冷了无处可去,早就已经开始大规模逃亡。</p>
黄台吉感觉自己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美梦。</p>
在梦中,他的大金蒸蒸日上,不断击败明军,接连入关劫掠无数人口物资。</p>
后来甚至在松山堡彻底击败了明军的野战机动军团,拿下了关外所有的地盘,只差一步就可以入关主宰天下。</p>
梦中他病情严重,快要吐血而死的时候,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p>
“大汗醒了,大汗醒了~~~”</p>
呼喊声让黄台吉逐渐清醒过来,认出了床边抹眼泪的是哲哲与布木布泰。</p>
“大汗,你终于醒了。”</p>
之前的记忆宛如潮水一般涌入脑海之中,黄台吉回忆起了自己的大军在大凌河畔战败了。</p>
全军崩溃,就连豪格都没了。</p>
他挣扎着坐起身,急切询问“什么时候了?”</p>
“大汗,已经是申时三刻。”</p>
“糊涂!”黄台吉气的咳嗽“我是问,回来几天了。”</p>
“大汗回到宫中已经十三天。”布木布泰聪慧,出声解释“二贝勒说大汗阵前昏迷之后,回来的路上走了五天。”</p>
“十八天,大半个月了。”黄台吉心头发紧“明军到了何处...”</p>
‘轰轰轰~~~’</p>
殿外遥远之处传来的轰鸣声响,让他面色巨变。</p>
黄台吉很清楚,这是火炮的声音。</p>
“大汗。”布木布泰再度解释“两日前,明军就已围城。”</p>
刹那间,黄台吉全身僵硬的呆住,如遭雷击。</p>
“诸贝勒议政。”他的双手不断颤抖“选了守城?”</p>
“是。”</p>
黄台吉闻言,身子一软倒在了床上“完了,全完了。”</p>
惨败之后的后金,可以选择退去赫图阿拉,也可以去朝鲜去草原。毕竟现在天寒地冻,明国大军不可能在辽地待上太久。</p>
唯一不能选的,就是守城!</p>
得到消息的诸王公大臣们,纷纷赶了过来。</p>
代善一见面就报告了一个坏消息“老八,老五撤走的时候没走掉。”</p>
对于莽古尔泰的事情,黄台吉完全没有兴趣关注。他喘着气,用棉花塞住留着鼻血的鼻孔“为什么要守城?”</p>
“沈阳城墙高大坚固,守城设备完善。”说话的是年轻的多铎,因为本部兵马没什么太大的损失,他现在话语权大增“各牛录所有的男丁都已补入军中。咱们人手足够,肯定能守住。只要等到天降大雪,明军熬不住必然会退走。”</p>
鞑虏出兵,各牛录一般都是三抽一,也就是三个男丁抽一个出征。</p>
这次大凌河之战至关重要,黄台吉选择了二抽一。</p>
败退回来之后,各牛录的男丁都被拉走补充,至少从表面上来说,又恢复了几万大军的规模。</p>
“明军有炮。”瓮声瓮气的黄台吉咳嗽了两声“城防再坚固,难道能扛得住炮轰不成?你们说下雪了明军就会走,若是他们不走呢。”</p>
换做是他黄台吉,遇上了如此天赐良机,能够将敌军所有的力量被围困在一座城内,打死他也不走。</p>
他相信敢于御驾亲征的明国皇帝,不攻破沈阳城是绝对不会退兵的。</p>
面对询问,王公大臣们默然无语。</p>
“大汗。”此时多尔衮在一旁帮腔“咱们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前几日五哥他们在浑河岸边全都被处置了,还建了塔。咱们想求和,可范文程却是被割了耳朵赶回来。不守城,又能如何。”</p>
说完话,他的目光炽热的看着布木布泰。</p>
“是啊大汗。”感觉有些意气风发的多铎再度发声“这冰天雪地的,咱们若是拖家带口的逃跑,先不说能不能跑得掉。就算是跑掉了,也得冻饿而死。还不如守城。”</p>
黄台吉敏锐的察觉到,随着各旗损失惨重,多尔衮兄弟俩明显是有些按难不住。</p>
若不是外面明军围城,说不得自己连醒过来的机会都没有。</p>
“马上就要一起完蛋了,还在争权夺势。”</p>
一时之间,万念俱灰。</p>
结局已经注定,黄台吉不想再多说些什么。</p>
正要赶人出去的时候,外面却是有奴才前来禀报“明国派使臣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