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这成绩是假的!

作者:脸圆的狐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成文和范海是最早到了县衙门口的读书人。


    本来这种县试的成绩,只让小厮看着,然后禀报就好了。


    但几个富家公子哥哪有那么多的规矩。


    一边等成绩还能一边聊天。


    发布了榜单,还能一起去喝酒。


    这才是年轻人的享受。


    但陈成文和范海今天来,却是另有目的的。


    他们进来可是准备好了很多节目的。


    只待榜单发布,卷子贴出来,那就正好可以发难了。


    所以他们两个吃完午饭,就直接在县衙前的空地上等着了。


    一看他们两个等,其他认识的同学也都来了这里等待。


    人就是这样,都想成为最早知道成绩的一波人。


    从众心理就是这样,人越等越多。


    不到下午未时,就有几十个学生聚集在这里了。


    可直到他们等到了申时中(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也没见衙门前有什么动静。


    显然,这成绩可是有点迟到了啊。


    众人都在焦虑,当下就有几个考生凑在一起,开始聊起了今早的题目。


    “这位年兄,今天考的如何啊。”


    “凑合,谁知道啊,今年的题目这么难。”


    “对的,难得我啊,头发都白了两三根呢。”


    “呵,你们不知道我,我最后都是抽签答题了。都不知道自己回答的对不对。”


    “嗨别说了,我更惨,这特么出的什么题目啊。看了半天都不知道问的什么,是那句话。


    这群老师有病吧。这让人怎么答题。”


    “哎,这个同学,不能这么说啊。不这么难,怎么选出人才啊。”


    “不是你选拔人才我没意见,但别难为我啊。可怜我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啊。”


    一听这话,很多人都心有戚戚。


    陈成文却似乎找到了机会道:“这位仁兄说的不错。


    想我等谁不是寒窗苦读到如今啊。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鸭晚。


    这么多年才坚持到现在。


    他们知道我们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他们不知道。


    可你们知道吗,这次考试,竟然有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想篡改成绩。”


    陈成文此言一出,瞬间县衙口的这帮公子哥就都消停了。


    这是什么大瓜,他们怎么不知道。


    他们虽然来泉州县城考试,但并不都是走了关系的。


    很多人,不过是觉得泉州县城本地人口多为旷工,因此学生素质不高,自己应该能脱颖而出。


    这才来的。


    他们可没走什么门路,更是没有做什么篡改成绩的事情。


    当下一听,有人还有这门路。


    都是眼前一亮,但紧接着,就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


    人就是这样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没有的,凭什么你能有。


    大家都是世家子弟,你凭什么多一套晋升的道路。


    于是就有人道:“这位仁兄,此话当真?”


    陈成文借着烘托,于是道:“是不是真的还不简单,一会儿公布成绩,大家仔细看看那前几名的卷子,不就知道了。”


    一听这话,当下很多人都觉得眼前一亮。


    对啊。


    找门路我们不行,但挑刺我们肯定行啊。


    可马上就又有人道:“仁兄这个意见怕是不好吧。


    正所谓天下文章,滋味万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这如何能评价个高低上下。”


    显然,这人是知道一些事情的,不想轻易得罪那些前几名。


    陈成文还没说话,一旁的范海微微一笑道:“这位仁兄说的对,文章姿态万千,确实不太好说。”


    见有人支持自己,那个说话的那人也觉得面上有光。


    可很快,就听范海道:“但万事总要有个说法和评价啊。


    你们快看,那边是谁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远处,两个老先生,正在几个年轻人的簇拥下走过来。


    众考生都疑惑的看了过去。


    忽然又个考生激动地叫道:“哇,是霍老先生。霍老先生怎么来了?”


    有人不知道霍老先生是谁,于是有人解释到。霍老先生原名,霍成济。


    文位至进士,左迁崇州府知府。


    后因崇州魇咒案中,不满当地各级官员沆瀣一气,欺上瞒下的作风,愤然辞职。


    致仕后于此地开办学院,教化学生。


    在当地是有名的学者。


    最是刚正不阿。


    他的教学理念是,人可以学无术,但不可行无德。


    在当地备受赞誉。


    也是当地青年人的人生导师和楷模。


    听到这里,有人道:“不是,那霍老先生来做什么啊。那个旁边的是谁啊。”


    一听这话,旁边的一人道:“那个似乎是盐曲县的蒲老先生。”


    蒲博涛,文位至同进士,后进翰林院任编修,不满朝廷习气而乞骸骨。


    于盐曲县开堂授课。


    有盐曲先生之名。


    人送外号:“诚实金不换,眼中不容沙。”


    看到这两人出现,人群马上骚动起来,这两个老先生来做什么。


    人群中马上就有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迎了出去。


    以弟子礼参拜两位先生,然后问道:“两位老先生怎么来了这里。”


    两位老先生都是相视苦笑,霍老先生道:“本也不想来,但自家的子侄参加了考试,总要过来看看的。”


    蒲老先生道:“我是今天来看望霍老的,听说咱们泉州县今天开榜。


    左右无事,正好陪老先生走走。”


    众人一听这话,都是心头激动。


    光是这两位老人,参加开榜。


    这对这些年轻人,就是一种激励啊。


    以后要是跟别人吹牛,完全可以说,自己是在老先生的见证下,获得县试多少多少的。


    怎么说,都是露脸的事情啊。


    两位老先生的到来,也彻底点燃了这些学生的热情。


    有的学生当下就对着县衙喊道,怎么还不开榜啊。


    人群中询问开榜的人声此起彼伏。


    果然,大家都觉得今天这榜单公布的实在蹊跷。


    终于,县衙门口走出几个皂服衙役。


    然后看都不看众人,直接拿着一张大纸就开始张贴起来。


    众人一见,这才是县试榜单。


    但这两个衙役,张贴完了,去直接站定。


    再也没有别的动作了。


    一看榜单出来,大家一下子就蜂蛹到榜单面前。


    有人欢喜有人哀叹。


    但忽然,人群中,爆发出了愤怒的一声。


    有人大喊道:“这榜单成绩,是假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