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 第183章 分蜂蜜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里离挖蜂蜜那边差不多有十来米远,就算马蜂蜜蜂真的发狂,也伤害不到自己,毕竟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虽然那个婶子一再强调蜜蜂是多么多么的温顺,但是赵园园可不敢相信这些婶子嘴里的这些形容词。 毕竟有的婶子连半斤重的老鼠都可以说是小老鼠。 大拇指粗,1米来长的蛇都可以说是小蛇,所以她还是谨慎看热闹比较好。 找到了最佳看热闹的位置,赵园园就耐心的看那个婶子所说的温顺的蜜蜂是怎么看着人类在它们的眼皮子底下,把它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给拿走了不攻击人类的。 赵园园放眼望去,只见那边的土坎下围了几个人,在那里说着什么话,又一直有人不停的趴在那个土坎那里狗狗祟祟的看个不停。 那个土坎下面好像有个小小的洞,以赵园园现在这双没有经过辐射污染而保持良好视力的眼睛,时不时的看到有蜜蜂从里面飞出来。 那些人商量了一会就有人拿刀把周围的杂草刺丛都给连根劈掉。 然后用又大又厚重的砍柴刀,把那个密封的出口给挖大一刀一刀的渐渐的把那个小孔从油桐果那么大小变得开阔起来,到最后甚至变成了一个半开始方式的小洞穴。 随着他们的动作,那洞口的蜜蜂越来越多,从刚开始的偶尔飞出几只到最后那洞口萦绕着一堆的蜜蜂在那里飞来飞去的,但是确实如刚才那个婶子所说的那样,这些蜜蜂并没有主动攻击人,它们也只是在它们的家附近萦绕着。 虽然看着密密麻麻的,有点恐怖,要是给赵园园去,肯定已经吓得想跑路了。 但是相比于那见面就飞速朝人身上没遮挡的地方袭来的马蜂,这些蜜蜂简直是蜂界的乖孩子,乖宝宝。 把那蜜蜂的洞口挖开后,有的人用手轻轻的把那些蜜蜂给抚到一边去,然后就有人开始动手。 摘好后一大叠一大叠的盛满蜂蜜的蜂房出来,那蜂房差不多有他们现在的脸盆这么大,背篓根本装不下。 正当赵园园好奇他们要怎么装那些蜂蜜的时候,是要回去拿一些桶和盆来,还是怎么的时候,就见有人直接去不远处摘了几棵油桐果树的叶子过来。 然后先是把放在背篓上,用来时不时装东西的麻袋拿到不远处的河里面去洗干净后铺在背篓的底部,然后把那些油桐果的叶子也给铺到里面去,然后就把那些盛满了蜂蜜的蜂房给放进去。 看到这里赵园园正看的聚精会神的时候,突然就看到自己身边刚才也同样看得入神的婶子几个动作就跳下了树,猛的向那边跑去。 赵园园正懵逼中就看到那些人把蜂蜜装满了一个背篓后,每个人拿一块沿着用砍柴刀凿出来的小路往土坎上来。 并且给在土坎上围观的人,每个人掰了一小块蜂蜜,赵园园就突然想到刚才那个婶子说这些蜂蜜一半是给遇到蜜蜂的人,而另一半要拿出来分着大家吃。 想到这,赵园园也赶紧滑下树向那边走去。 虽然她不缺蜂蜜,上次她在集市上买的那一斤,每天用筷子沾一点化水都能吃很久,但是这种长在荒野里的纯野生的蜂蜜是什么味道,她也有点好奇,于是也快步向那边走去。 到了那边她也没去和别人挤,就排在最后面。 等了一会就轮到她了,那个抱着一块蜂房的婶子掰了一块巴掌大的靠近边缘,有些地方没糖的蜂蛹给她。 看着自己手里面从掰裂处可以看到那些蜂房里盛满了金黄的蜂蜜,赵园园感觉到一股属于蜂蜜的香甜味儿在空气中弥漫。 这会看到甜食,想到自己刚才喝的那寡淡无味的白开水,赵园园狠狠的咽了咽口水。 只是赵园园有点疑惑这东西该怎么吃啊,况且这蜂蜜不只存在一个一个小孔里,而且看样子也是像小时候喝的枇杷露一样,不怎么流动,这得放多久才流下来? 而且可能等蜂蜜全流下来的时候,先流的那部分都已经风干了。 她整个人看着手里的蜜蜂蛹有点茫然。 但是她也没茫然太久,在现代的时候。遇事不决,可以AI,或者直接互联网搜索。 这会处在这个没有联网的时代,在乡下生活了这么久,赵园园已经学会了,遇事不决就看其他人怎么做,尤其是这些生活经验丰富的婶子。 于是她又抬头四处望去。 这一眼还真的给她看到了方法。 只见有的婶子舍不得吃,把蜂房拿在手里,放在鼻翼下嗅了嗅陶醉了一下那股甜蜜蜜的味道后就直接摘了几片油桐叶,小心翼翼的把那盛有蜂蜜的蜂房用叶子给包了起来。 不用猜,赵园园就知道这又是一个好妈妈或者好奶奶,不论是在赶集还是在野外经过自己辛苦得到的各种小东西,能吃的东西都要拿回去给家里面的孩子吃,自己总是馋的流口水了,也舍不得吃一点。 有的对自己好一点的,就稍稍的掰了一小块出来,在那里吸食着。 最后直接整个把那个盛满了蜂蜜的蜂蛹都给放嘴里嚼了,看得赵园园又是一愣又一愣的。 自己吃了点尝个味后再把剩下的大部分也用油桐叶包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好,拿回去给家里的人吃。 看过一圈,苦了自己,甜了家人的好奶奶,好妈妈,赵园园就只看到了几个比较年轻的,看着像是还没结婚或者刚结婚没有孩子的人直接大口大口的把自己手里的蜂蜜都给几下吸溜干净,最后连蜂蛹都没有放过放嘴里嚼干净了。 有个喜欢管闲事的大妈,看到他们这样子没好气的对其中一个女孩说道,“小草啊,你得了这么多蜂蜜不拿回去给你的爷爷奶奶,爹娘,弟弟们吃点吗,怎么能自私的一个人都吃完了呢?” 那个女孩也是个刚性子,听到那个婶子说的话直接想也没想的就怼回去,“哎呀,婶子,我没记起来,平时在家里有什么好东西,爷爷奶奶爹娘他们都是直接拿给我弟弟他们吃的,现在有这甜香甜香甜的东西在我手里,我实在没有忍住才吃的。”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84章 陈小草 “我长这么大很少吃甜的呢,这甜的这么好吃,以前都没有怎么吃过,婶子,你这么大年纪了,肯定吃过很多了吧,要不可怜可怜我,把你的那份也给我尝一下?” 听到那个女孩的话,刚才数落那个女孩的婶子,吓得赶紧把自己用叶子包好的蜂蜜往身后藏了藏,然后气急的说道,“你想得美,我怎么会把蜂蜜给你这个臭丫头吃呢,这是我要拿回去给我的乖孙孙吃的。” 见到他们在那里互怼着,旁边的人,有人在看笑话,有人连眼皮都没有抬,直接埋头在吸留着自己手里甜蜜蜜的蜂蜜。 也有好心的婶子,看不下去劝道,“好了,你们俩都别说了,她爱吃就吃吧。” “这是分给她的,小草这孩子也可怜,这么大了都连颗糖恐怕都没有吃过。” 然后又对那个叫小草的女孩说道,“你姚婶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坏心思你也别记在心里,赶紧吃吧。” 见有人劝那个先挑事他婶子见有台阶下,也没再多说什么,哼了一声就走到一边去了,她也是真的害怕那个叫小草的女孩发疯抢她的蜂蜜,这可不能抢,她可是要拿回去给她的小孙孙吃的。 而那个叫小草的女孩见此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埋头大口大口的嚼食着蜂蜜,连那蜂蜜的壳都一起嚼碎,吞进肚子里。 这一幕看的赵园园有点懵,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轻声问旁边正掰了一点点蜂蜜,小心翼翼的舔着的,刚才带她爬树的婶子,“婶子,这是什么情况啊?” 刚才带着赵园园爬树的那个婶子,听见赵园园的话向那边瞟了一眼,刚才那个情况发生,她也看见听见了,但是这些事一般人,还真的不太好管。 所以她都是默默的埋头吃着,没有管。 现在见赵园园问她也小声的说。 “那个正在吃蜂蜜的女孩叫陈小草,是大队里面陈友地的女儿。” 小时候是出了名的乖巧孝顺,在外面摘了几颗野泡都要拿回去爷爷奶奶,父母,弟弟妹妹吃,自己馋的流口水,都舍不得吃。” “但是就在前两年也是干活的时候突然下大暴雨,然后大部分的人都淋湿着回去。 很多人都一病不起。” “和大人一起干活拿工分的陈小草和她家里玩水生病的弟弟陈大宝一起生病了,两个人发高烧都烧迷糊了,差点都没了,然后卫生站里面只有最后一颗西药了。” “本来那个西药用量足一个小孩子吃一小半就足够了。” “一颗西药可以分成四瓣够他们两个小孩子吃,一般每个人吃两次都差不多可以退烧了,但是那陈有地一家人啊,简直不是人。” “因为害怕大宝吃两次药后不退烧,然后就把一整颗药都留了下来,想一直给陈大宝吃到病好为止。” “然后没有药的陈小草就整个人迷迷瞪瞪的发了两三天的烧,还是最后忍不住爬起来上屙尿,晕倒在大门口了,邻居看不过才把她送到卫生站。” “卫生站的老黄也看不过熬了一些免费的药给她喝完,陈小草这孩子自己也坚强,然后她才勉强想捡回来一条命。” “只不过病好后,这陈小草的性子就变了,以前在外面摘了一个野果,都恨不得全部拿回家里面去给家里面人吃的,后面生病好之后,见到什么能吃的好吃的东西都是独自往自己嘴里塞。” “就比如这次的蜂蜜,还有其他野果野泡什么的都一个劲的往自己嘴里面塞,一点都不拿回家里了。” “不过我倒是觉着她现在这样子挺好的,好现在15岁了,再干两年活,到时候可能就会被陈有地那一家子随便给卖出去,然后拿钱来给陈大宝买吃的,还有存下来娶媳妇什么的。” “现在她这样性子倔,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能自己想着自己,不管是嫁到哪里都不会吃太多亏。 听到这个婶子这么说,赵园园能从她的话里听出对陈小草这些行为的赞扬,但是赵园园还是有一点不理解。 既然这这个婶子赞扬陈小草,那刚才陈小草被骂的时候,她为什么不站出来帮一下呢,和这个婶子相处这么一小段时间来看这个婶子也不是一个冷心冷肺的人啊。 这么想着,赵园园也问出来了,“婶子,那你刚才怎么没帮她啊? 见赵园园问那个婶子也不藏着掖着,“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啊,这种事帮不得啊,之前我也见陈小草可怜在她被她爷爷奶奶,父母打骂的时候也帮她说过话,在她没有饭吃的时候也会给她塞一点东西。” “大队里面的其他人见到也会偷偷的给她塞一点东西,有时见到她被打骂看不过也会帮说几句。” “但是我们每次给陈小草东西或者帮陈小草之后,她的奶奶钱大花就会跑到帮陈小草的人家门前前撒泼打滚的哭诉着说我们挑拨陈小草和他们的关系,说陈小草之所以现在什么都不往家里拿了,是因为拿给我们了,要我们赔他们东西。” “平常这样闹都没有什么,我们也能忍了,但是有一次大队里面有一户人家娶媳妇会给大家发喜糖什么的。” “那家人见陈小草可怜,就在分喜糖的时候给她多分了两颗,然后就被陈小草的奶奶见到了,就想来抢回去给陈大宝吃。” “那家人和我们一帮人都拦着,但是钱大花直接蛮不讲理,一直说都是因为我们,是我们把陈小草给教坏了,现在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往家里拿了,都学会吃独食了,要我们赔钱,要是不赔钱,她就吊死在那家办酒席的人家门口。 “虽然现在不给兴这些,但是在人家办酒席的时候弄这种事也有点不好,最后那家人无奈只能咬牙赔了1毛钱,只是从那以后就没有人再敢帮成小草了。” “不过小草这孩子后面不知道是发烧脑子突然变得清醒了还是怎么的,在被家里人逼急后,就直接拿刀追着陈家其他人砍。”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85章 姚爱弟 “有什么好东西都抢着吃,这才身体养的好好的,又常年干活,力气比较大,所以陈家人现在也不敢拿她怎么样,况且她过几年就能卖钱了,陈家人也不敢真的伤了她,现在她的日子才好过了一点。” 听到这个婶子的话,赵园园沉默了半晌。 在心里想着她以穿越过来遇到赵家那一家子只想扒着女儿补贴儿子的各种行为,就已经足够极品,足够重男轻女了,没想到在这看似温馨和谐的河大队也有如此重男轻女的人家。 这都已经不能用重男轻女来形容了,已经到重男没女的地步了,因为其他人帮助陈小草,他们就会去闹,然后其他人就不敢再帮陈小草了,他们是想用这招直接把陈小草整个人给逼到绝境上去。 但凡陈小草心里脆弱一点的,这会怕不是已经被陈家人给逼的自杀了。 陈小草还好一点,心理强大一点,认识到家里面靠不住后,有什么东西都先紧着自己吃,给自己塞的身强力壮的陈家人也不太敢拿她怎么样。 而这种坚强又清醒的女孩,不论是生活在什么时候都会过得比较好,至少不会活不下去。 等过几年改革开放后,她走出大山,随便找一份营生都能过得很好。 不过想到时候现代社会那种教育十分普及的时代,重男轻女都还层出不穷,在这偏僻的大山,这种情况好像也还可以理解。 然后赵园园又问,“那刚才那个婶子为什么要说她啊?” 听到赵园园的话,那个婶子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小心翼翼的护着那点蜂蜜,像是害怕有人会去抢她的蜂蜜一样,刚才骂养小草的那个婶子。 然后组织了一会语言,清了清嗓子才说,“刚才骂小草的那个婶子叫姚爱弟。” “她和陈小草的奶奶钱大花好的像能穿一条裤子,经常有什么事就一起偷偷的说别人,然后听钱大花说多了她就也对陈小草有很大的意见,经常要替钱大花教训陈小草。”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刚才赵园园看到那个姚爱弟骂陈小草的时候,眼睛里却有对陈小草的愤怒和羡慕嫉妒。 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理解,姚爱弟这个名字甚至比陈小草的更有过之而不及。 可能也是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年轻的时候可能也没有过得多好,现在到了年老的时候,自己也因为长期身处环境的驯化,变得重男轻女,有一点好东西都要拿回去给家里的男孩吃。 看到陈小草觉醒自我意识后变得更好了,她心里肯定会羡慕嫉妒恨,心里会想明明她们的境遇差不多,凭什么陈小草可以挣脱束缚? 这种人最是可怕,如果别人生来就比她好太多,地连仰望都不敢,但是如果别人和她在同一个起点上或者比她更差的时候,她也许会同情怜惜。 可是如果有一天本来比她的境遇还不如的人突然变得比她好了,她那种羡慕嫉妒恨的心里就会抑制不住,会想方设法的想把对方继续拖进泥潭里。 前世赵园园在各种新闻媒体里都有看到各种这种人,年轻的时候没好过,当了婆婆后,对媳妇孙女极尽刁难。 这长期的生活环境让她们无一技之长,不得解脱,经济上需要依靠男人,所以时间久了,她们就变成了男人手里的刽子手。竭尽所能的为难其他女人。 这其中首当其冲大的受害者就是他们的儿媳妇,因为他们有着欺软怕弱的硬的弱点,而且别人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所以他们就只能欺负自己的儿媳,孙女。 所以这也是在无论哪个社会很多家里无解的矛盾都是婆媳矛盾的原因,其实家里的男人才是家里最重男轻女的那个人。 但是因为婆婆要讨好家里的男人,所以就成为家里的代言人,什么坏事都让婆婆做,时间久了,所有人都知道她是恶人。 这也是社会长久积累下来的悲哀。 只能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普及,让更多女人挣脱那些陈旧的思想束缚,并且拥有一技之长,有更多生存的底气才能更好的去除这些矛盾。 不过现在赵园园自己也身陷在农村想这些杂七杂八的也没有用。 而且这村里面的事情她也管不了,更是不敢管,听到那婶子连村里人都不怕,人家大喜的日子上门去闹,如果她管闲事被钱大花知道了,可不就是一毛钱能解决的事了,起码得脱层皮。 而且看着现在陈小草的样子,和刚才那个婶子说的陈小草的作为,现在陈小草也不需要她的锦上添花的帮助。 如果陈小草之后确实在遇到困难,她可以悄悄地雪中送炭,但是这种锦上添花也只是给别人增加负担而已。 想明白后,赵园园就默默的低头啃起了蜂蜜。 这个自然采摘无任何添加剂的蜂蜜真的很甜,微微舔了一口,嘴巴里都弥漫上甜意,轻轻一吸,那些蜂蜜就流进嘴里,化进胃里,甜到心。 吸空了一小块,看着手里的盛蜂蜜的壳子想到其他人都是放在嘴里嚼,她也微微咬了一口,发现像嚼纸壳子一样只有刚开始的一点甜味,后面感觉还有一股其他的怪味,一点都不好吃。 她就悄悄的吐了出来。 看着手里的这个蜜蜂的壳不知道是什么做的,她也不敢再吃了。 想着不能浪费,就吧把手里的蜜蜂给吸完就行了。 但是这个蜜蜂是真的太甜甜到有点腻味了,刚开始的一两口还好,觉得挺好吃的,味道香甜,口感浓密。 但是后面实在有点甜到发齁。 光这么吃,赵园园吃不下去了就站起身回到放水壶的地方就着白开水,一口白开水一口蜂蜜的把那剩下的小半块成蜂蜜给吃完。 吃完后众人休息了一会,又开始干活了,在农村干农活是头等的要紧事,有点事的时候,稍稍的歇息一会可以。 但是歇息久了,要是被大队上来巡查的干部发现了就会被骂,要是实在严重了,要扣工分的,毕竟干活都不积极,还有什么脸要求工分。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86章 张家又起八卦 好在刚才他们吃蜂蜜的时候就已经是下午了,这会吃完蜂蜜干了一会就到了下工的时间。 这农村集体干活有一个好处,除了农忙时节,其他的时候都不内卷。 不像在现代的大城市那么卷,有时候卷到通宵。 该什么时候下工就什么时候下工,就算手里的活还没有干完,但是他们也放下背篓收拾东西就直接往家里走了。 赵园园也跟着他们收拾东西老实的准备从大路开始回去,结果被刚才的婶子叫住,“小赵你要从大路回去吗,来我们走这里回去近过。” 赵园园他们经过一两天的努力,已经干活干到了小半坡上了,而这里的路比较奇怪,大路也就是经常人多走成的一条比较光滑的路。 但要先从这里下去下到山脚下,然后再爬上一个大大的山才翻山越岭的回得去。 每次不论是砍油桶树林的草还是捡油桐果放工回去的路,都是一种折磨。 赵园园怕爬坡累,还特意在水壶里面留了一点水,本想着留着爬坡累了,口渴的时候喝呢,没想到这个婶子突然叫住自己。 见她叫赵园园看了看等会需要爬的那座高高的大山,她想了一会就从心的跟着那个婶子过去了。 那个婶子带着赵园园,还有其他婶子直接从这个这片山的半山腰慢慢的斜着上坡,横穿这一片连绵的山坡,在中途赵园园他们也遇到了其他人。 比如李秋荷和罗桂花他们,本来这一片都是草比人高的荒山,但是人多了聚在一起,就不害怕了,而且人手一把大砍刀,遇到哪里有草,随手砍一刀一条整洁的路就出来了。 人多了聚在一起刚走路也很无聊,于是就开始讲村里的各种八卦。 自己村的,其他村的,公社的各种八卦都有。 这些村里的婶子人均讲故事高手,一个普普通通的八卦,都给她们讲得绘声绘色。 而这些八卦大多都是些家常八卦,婆媳八卦,男女八卦。 这些八卦的主角大多是一些名声不好的或者是太极品,乱搞男女关系这些的。 这不极品的张家人又成了八卦的中心。 只见他们说八卦说到一半,一个婶子又神秘的说,“诶,你们注意到没有啊,那张家人这几天可是勤勤恳恳的上工,那又苦又累的,挑油茶果,挑油桐果的重活也干起来了。” “而且还挑的不少呢,以前干活连个半大的小孩,小姑娘都不如,现在干起活来呀,也顶得上一个普通的妇人家了。” “这天天干重活啊人也瘦了不少。” “那张老懒,张大懒,张二懒,张小懒那几父子现在天天干活,那以前白嫩白嫩的吸引女人的脸,现在都又黄又糙了不少,都快变成和家里常年干活的老爷们一样了。” “怪不得张老懒,张大懒,张二懒,张小懒以前经常不干活,可能是怕那脸晒黄了,糙了,然后不招女人的喜欢不能吃软饭了。” “以前家里的老爷们还看他们长得白白净净的,招女人喜欢现在,心里嫉妒死了。” “现在一出来干了几天活,还不是和村里面的老爷们一样的,以前家里的老爷们还说我们女人肤浅,就喜欢找那种只有一张脸能看的男人,现在张家父又的脸变成那样了,村里那些老爷们看到张家那几个人腰板都挺直了不少。” 听到这话,另一个婶子也接话道,“可不是嘛,那张老懒父子几个在大队上真的很带坏大队上的风气,弄得我家的老小以前也经常嚷嚷着不干活,要在家里捂白一点,以后也要找人养着,可给我气死了。” “你说我和他爸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结结实实的粮食喂下去,喂出来的娃,竟然被张老懒几人给带的,有这样丢人的想法,真的丢死人了。” “一个好好的大男娃,不好好上工,竟然想靠女人养,反正我当初是说他不好好的上工,挣点家底好好娶个媳妇,我是要把他赶出去,真的太丢人了,我丢不起这个人。” 现在的农村人大多数都比较淳朴,观念也比较传统,都比较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实干,种地挣钱分粮养活自己和家里人。 但是张老懒的行为让大队里面很多年轻的人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毕竟每天干农活的时候又实在太累了,而且还挣不够温饱。 如果周围的所有人都要埋头苦干才能支撑起生活,他们也就认命了,但是张老懒父子几人给他们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的可能。 所以很多不想干活的年轻人,心里就滋生了别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村里那些老人接受不了,自古在他们的思想里,男人就是家里的天,是顶天立地的存在。 男人要干活,要种地,养活自己家人,媳妇孩子。 男人平时可以坏,但是结婚有小孩了,不能不养小孩,不然村里面的人一口一个唾沫都能把那一家子给淹死。 也没有女人愿意嫁给这种男人。 大队里大多都是左邻右舍的,很多人对别人家的情况都很熟悉,有时候连谁家里养了几只鸡,那些鸡长什么样都知道,所以那个婶子说完其他婶子也明白了她说的是哪个。 于是有婶子调笑着接话道,“别说你家老小整个人看起来浓眉大眼的,又读过几年书,识点字,就是整个人有点黑,有点憨,要是真的能捂白,白到像张老懒他们以前的那样子,没准还真能给你找个能干的媳妇回来,然后就干活养着你们一家子。” “这样以后你可就有福享了,就天天呆在家里,太日晒不着,雨也淋不着的,不用来干这些山上的苦活累活,那日子想想都羡慕得紧呢!” 这话一出,周围走着的人都纷纷大笑出声,调笑道,“是啊,你以后可有福享了。” 那个被调笑的婶子嗔怪的斜眼瞪了周围调笑的人一眼说道,“有这么好前几年隔壁大队老王家招上门女婿,他家的女儿王虎妞那不也长得很结实,干活也厉害,一个女娃干活顶得上一个男人吗?”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87章 报应 “你们怎么不让你们家的小子去入赘啊,这样也算有人养着了,还不用担心给儿子娶媳妇,要彩礼,要房间还有要其他礼品什么的多好啊。” 一听这话其他人就不干了,纷纷说道,“这怎么能行呢?我家的几个小子是我一把屎一把尿给拉扯大大,还想让他们找个媳妇回来伺候我呢,他们去入赘去了,我怎么让他们伺候我? “我们自己有手有脚的,怎么简为了省那点彩礼,房间和礼品,就让儿子出去入赘呢,我们哪里有脸啊?只要我们还能干得动,就能攒彩礼,礼品这些给他们娶媳妇,入赘这种事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儿女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他们还指望着以后儿女给他们养老,那是万万不可能让儿子出去入赘的,除非是真的穷到而一定地步,而且没有能力出彩礼,建房子这些的。 万不得已是真的不会让儿子出去入赘的,那样损失了一个儿子不算,而且还会被别人戳戳脊梁骨。 面子工程是自古以来大多数人宁愿穷死也要维护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说的他们这些人。 一说到入赘这个话题,大家就更有话题了,现在上河大队因为张家那几父子打各种离谱操作,现在年轻人一代掀起来一种躺平吃软饭的风气,很多人家都有一个从小就比较受宠,然后又长得比较文弱的儿子都有了这种思想。 平时叫干活也不干,就想在家里面躺着,想着小的时候,父母兄嫂养着,到了时间找一个干活厉害的媳妇养着。 他们的这种懒汉思想真的快把这些传统的父母给气死了。 虽然他们有的父母比较疼爱自己的孩子,小时候不要求他们干什么活,但是到了该干活的年纪还是要干。 不然拿什么成亲,成亲之后用什么养媳妇孩子,还有给父母养老。 难道能指望他们老两口还有兄嫂养一辈子吗? 首先想靠父母的,也别想,在农村干活的人大多数人都经过风吹雨晒,大多数都比较显老。 很多明明真实年龄才三四十岁的人,现在整个看起来四五十岁的样子,所以真的干不了多少年农活了。 而兄嫂成家之后各自有各自的小家庭需要养,也不可能养着家里的懒汉,大伯子,小叔子一辈子。 所以真正的疼孩子的父母是不会让孩子赖在家里一辈子的,到了该干活的年纪就要学着干活,要学会撑起一个家,不然到时候遭罪的可是他们自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些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让其他人想到家里那些个男孩子,其他人也跟着刚才那个婶子纷纷指责起张家那几个懒汉父子来。 本来他们上河大队的风气一直挺好的,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一直靠自己的双手种地养活自己和家里人,结果就因为张家人来了,给带坏了风气,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众人纷纷对张家人气愤不已。 骂了一会儿一个婶子突然说,“不过啊,依我看啊,这张家父子几人现在也遭报应了,之前糟践了几个多好多勤快的女人啊。” “现在遇到那土匪婆几母子,他们也是遭报应了。” “我们家就住的在他们家的隔壁,天天听到那张老懒几父子被那土匪婆家那几个匪里匪气的儿子天天揍,每天最起码要干够六个工分,不然都不给吃饭。” “那张老懒父子以前被那几个好女人惯得懒懒散散的,整天就知道在待在家里,身体娇弱得要死,根本不是那土匪婆家那几个吃的膘肥体壮的儿子的对手。” “而且那几个娃身体里面有点土匪基因,那动手真的是把张家人打的哇哇叫。” “感觉他们练过,打人很有方法,打人疼又不伤人,这不那张老懒他们几父子最近天天被他们打,还天天都能上工。” “他们的屋子也被那土匪婆的几个儿子给霸占了,把张家父子几人赶到了废弃的养鸡棚里住。” “那几土匪婆的几个儿子也天天不上工,在家里待着,就等着张家父子挣工分,换粮食回去养着他们。” “关键张家父子还不敢像以前对待那几个女人那样对待土匪婆几母子,现在是不听话就要挨揍。” “那待遇别提多凄惨了,比以前地主家的长工还不如呢。” “之前有女人养着的时候,他们比小孩小姑娘还不如每天就最多干三四个工分,现在要干六个工分真是活该,谁让他们糟践女人。” 赵园园一边跟着他们走,一边竖起耳朵听着他们讲八卦,听到这里,心里明白,之前那几个女人之所以下场凄惨,是因为心里有爱。 现在这土匪婆,带着几个膘肥体壮的儿子嫁过来心里根本没有爱,而是想找几张免费的饭票和任劳任怨的长工。 通过现在张家父子勤勤恳恳的来上工,赵园园明白一个道理,一物降一物,男人总会遇到降服他们的女人。 之前嫁给张家父子的那些女人,用爱感化不了他们,于是现在土匪婆带来的几个儿子也略懂些拳脚,用拳脚来降服他们,这真的是现世报。 听着八卦,走路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快走到了山顶,赵园园从口袋里悄悄的掏出手表看了一下,发现走这条小路上来比沿着以往走的大路,省了快一半的时间和力气。 快岔出去的时候,赵园园又发现这些婶子带她往另一边去,她问道,“婶子,我们这是去哪里呀?” 听到赵园园问那些婶子也不藏着掖着,回答道,“去找点柴火啊,现在天色还早去找点柴火背回去啊,每天背一点就不用担心家里没有柴火,不用特意抽时间出来找柴火了,我们知道一片很好的柴火地,跟着我们走就行了。” 听到婶子的话,赵园园也老实的跟着他们走了,不一会儿果然到了那些婶子口中传说中的好找柴火的地方。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88章 匀水 他们走了不到10分钟,又拐了一个坡过去,映入赵园园眼帘的又是一片熟悉的站立着枯死的树林。 不过赵园园没有刚开始来的时候那样单纯了,知道这样死亡的树木不正常,只见眼前这一片树林,除了青冈树木,其他的树木都枯死了,显然又是像上次那一样。其他树木的根部被人用刀给割了,这在当地叫煽树。 和煽猪煽牛同一个道理。 眼前这么大一片枯树林,显然不只一个人所为,看着这些婶子熟练的样子,赵园园心里肯定的猜测应该是他们弄的。 不过赵园园心里清楚,却也没有傻傻的说出来,这些婶子愿意带着她一起来都是对她的信任,她可不能做那种得了好处还咬别人一口的人。 而且对这些婶子带她来这里,她也心存感激,一是从确实背回去又走土地里面,确实离知青点比较近。 二是现在村子附近山上的干柴火都快被薅秃了。 毕竟这大队里几千号人,每天光做饭都要耗费不少柴火。 村子附近山上的那些掉落的枯枝都快被捡绝迹了,根本找不到柴火了,有时候去山上找很久都才找到一小捆,找一次柴火都要去更远的地方,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体力才背得回去,真的是越来越不容易了。 现在这些婶子愿意分享他们的秘密基地,赵园园真的很感激。 到了地方他们都没在说话,挑准一棵自己想砍的树就手脚麻利的砍了起来。 赵园园也挑了一棵碗口大小的枯树,扬刀梆梆几刀下去,但是手都震麻了,那个树上只印了一点小小的口子。 这个树砍柴也是讲究方法和技巧的。 赵园园来到这里这么久了,观察了其他人很久才学会了,斜着砍下去。 斜着砍下去比直直的垂下去砍容易一点。 但是除此之外,赵园园还发现干柴虽然比生柴好,背着又轻,既省力的同时又能多背一点。 但是砍大木头的时候,干柴真的不如生柴好砍,生柴有水分几刀下去,碗口粗的树木就直接可以砍倒。 而这个干柴有的树木是真的难砍,现在赵园园砍的这棵树也是差不多也是碗口大的,带了一些枝丫,差不多够她一个人背的,但是她砍了几刀,对于树木还没伤及其十分之一。 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她只能埋头猛猛的砍,虽然她空间里面有电锯,但是这会也不好拿出来。 她连续砍了好多刀手都砍的酸完了,这棵树才被她砍倒。 把树砍倒后她都没有力气去把它们给劈成一小段小段的,就先去背篓里拿水壶猛猛的灌了一大口水。 喝完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她就看到一个也砍完一根柴火坐在她旁边的婶子,羡慕又渴望的看着她手里的水壶,她反应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举着水壶问道,“婶子,你没有水了吗?我这里还有一点,要是你不嫌弃,可以给你匀一点。” 见她问,那个婶子连连点头,然后一边从她的背篓里拿出她自己带的一个竹杯子并且打开盖子伸到赵园园面前,一边说道,“那就谢谢小赵知青了,我这个杯子小,今天带的水少,刚才又吃那个蜂蜜,然后喝水多了一点,现在是真的没有水了,这干农活啊,是真的容易口渴。” 赵园园举起水壶,给那个婶子打开的竹杯子里倒了一点水,然后笑着说,“没事的,都是互帮互助的,就是我这个水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点温热温热的,喝起来感觉味道有点怪怪的。” 那个婶子爬了半天的坡,又砍了这么久的树,实在是渴了,赵园园给她倒了一点水后,她就阻止道,“可以了,可以了,等一下赵知青你自己都没有了。” 听到听到她的话,赵园园也停下手里倒水的动作。 确实,虽然她这个水壶不小,但是现在干活累,她做的饭菜都有点重油,重盐,一累了就想喝水,而且她喝水也没个节制,一都是大口大口的喝。 有时一天这么一大壶,再加一小杯子的绿豆汤,是真的不够她喝的。 现在这点水都是她刚才想着要爬坡,害怕等会爬坡的时候渴,又累又渴,又没力气,会增加爬坡的难度,所以她才特意留了一点水出来。 像昨天她直接也是猛猛的往嘴里灌水,然后到收工回去的时候,水壶里面都没有水了,爬山爬到一半的时候她就感觉整个喉咙都在烧痛着,呼吸困难。 那个时候就非常的想喝点水续续命,但是她水壶里面的水也没有了。 那种口渴的滋味真的很难受,所以她今天才吸取了一点教训,特意留了这么点水出来。 不过还好今天是这些婶子带她走这种斜坡,这种斜坡斜着过来走着,没有那种单纯的爬山费劲,所以她才能剩这么多水。 虽然她现在自己也没有喝够,但是见那个婶子实在缺水的样子,赵园园也只能忍着口渴,给她分了一点水。 毕竟这些婶子都无私的带她来砍这些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弄干的柴火,她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投桃报李一下。 只有这种互帮互助的人情往来才能更好的维系他们的关系,她未来可能还要在这村里生活五六年,只有和这些村里面的人打好关系,她的未来的日子才会更好过。 而且在乡下这段时间这些婶子们也真诚朴实的帮了她不少,就比如今天去分蜂蜜的时候,如果不是那个婶子带着她,她都不知道可以分,还有现在来这里找柴火,要不是他们带路,她今天都不知道要费多大劲才能弄一捆柴火回去。 那个婶子不知道赵园园的想法。 在赵园园给他倒好水后,她就猛猛的灌了一口,然后长舒了一口气。 呼,这种极度口渴之下喝的一口水,就像搁置在岸边的鱼回到了水里一样,这滋味别提多美妙了。 之后她又微抿了一口,然后说道,“小赵知青你这个水确实有点温了,你是不是一直给它晒在太阳底下啊?” 听到婶子问赵园园微愣了一下,才点点头回答道,“是啊,我一直把水挂在树上啊。”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89章 太阳水 赵园园在某些方面是有一点强迫症的,比如挑水果这些她就喜欢挑完美大个的。 然后摆放东西这些,也是喜欢摆放在她自以为干净的地方,比如去干活的时候放水,放包这些她都喜欢把它们挂在树枝上。 虽然每次喝水的时候都觉得那个水温温热热的,味道有点怪,但是她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是什么原因,好几次还怀疑是水壶的问题,她还特意在空间里面用工具清洗了好多次呢。 听到她这么说,那个婶子笑着说道,“真是个傻姑娘,你这个水壶啊,干活的时候,特别是太阳大的时候最好拿一些草或者叶子把它们盖着,不要让它们晒到太阳,那样水就一直是冰冰凉凉的,而且比较好喝。” “这种被太阳晒热了的太阳水喝了不太解渴,有还点抽人的力气。” 听到这个婶子的话,赵园园恍然反应过来自己的水为什么经常越到后面越不好喝的原因,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被太阳晒了。 虽然不知道这个婶子说的,太阳晒热的水抽人力气什么的,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科学依据,但是被晒太阳晒得温热的水确是不好喝是真的。 这会她长见识了,下次干活的时候,她一定要像其他婶子那样一到上工的地方就割几把草把水壶盖的严严实实的,看太阳还怎么祸害自己的水。 那个婶子喝完水后歇了口气,就又马不停蹄的去把那些柴火踢剃下来,然后捆起来见。 弄了一会儿,见赵园园还在那里坐着,温声提醒道,“小赵知青,你还不赶紧干活,等一下坐久了就越不想动了,而且你看他们都弄的差不多了,再不弄,等一下赶不上他们,回去还要做饭,做家务,这些很多事情要干的。” 听到那婶子的话,赵园园感受了一下自己现在的状况,是真的一点都不想动了,真的被那个婶子说中了,但是又看看其他已经手脚麻利的,快要弄好一捆柴火的婶子,赵园园纵使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动也不得不赶紧站起来弄。 不然等会其他婶子要忙忙着回去干家里的各种活,她又不好意思叫其他人浪费时间等她,然而让她一个人落在这荒山野林里,她也害怕,所以只能加快动作。 好在赵园园背得少,她砍的这棵树的主干砍成几截都已经够她背的了。 还剩下一些枝丫赵园园分给其他柴火还不够的婶子了,其他婶子之所以不太够,也不是其他人弄的慢,而是其他人一捆柴火差不多要顶她两捆柴火了。 那大大的体积差不多是人体的三四倍大,看得赵园园都胆战心惊的,生怕那柴火把那些婶子本就被农活和生活压的有点的弯的腰杆彻底的压弯下去。 而且他们现在基本上是在半山顶上,下面一点也不平坦,要是这么大一捆柴火滚下去,直接能滚到山脚下的山沟沟里。 想弄上来更费劲了,基本上没有弄上来的希望了。 反正让赵园园背这么大捆柴火,她是不敢这样做的。 这些农活做多了也会给身体留下不可逆的伤害,在繁重的农活压力下这大队里面的婶子,每一个人的腰基本上都有点佝偻了。 都是被农活给压弯的,而且赵园园又现在又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每天背一点柴火,一捆柴火够她烧两三天的,她也一个人用不了多少,所以没必要像其他人那么拼,其他人这么拼是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天煮饭这些都是用柴火的大头,所以才这么拼。 她这个光杆司令,就没必要和其他人拼了,这种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 赵园园绑好柴火后就又等其他婶子绑好柴火后后,然后就熟练的把柴火立起来,背上背篓,然后就跟着婶子一串一串的往回走。 如果在远处看,肯定会看到一群人像是蚂蚁搬家一样,小小的人背着一堆大大的东西在这蜿蜒盘旋的小毛路上走着。 赵园园今天弄的柴火都是比较粗的柴火,这种柴火经烧,一根柴火砍成三四节都可以烧一个晚上,但是背得少,而且背起来贼压肩膀。 这个背篓的背系都是竹子编的,在柴火重量的压坠下,重重的压在肩膀上,好几次回去,纵使赵园园经常在肩膀上垫上她之前缝的那个坎肩,但是回去的时候,肩膀上和后背与背篓底部相接的地方都磨得红红的,有时甚至还有点脱皮。 这不,不一会她的肩膀就痛了,每当她来在心里想到从这里回到知青点还有好长一段路的时候,心里就生出一种浓浓的绝望感。 心里一万个想不管不顾的把这柴火就随便扔在这里不管了。 但是一想到这柴火是自己烧火煮饭的必备品,而且还是自己辛辛苦苦的把他们从一棵树砍倒,砍成一小节一小节的,然后再绑起来,这里面花了自己的心血,她又心里又不舍得扔掉,于是又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给自己打气,让自己坚持。 坚持再坚持,坚持住,坚持一步是一步,坚持一步,就离知青点近一点,坚持就是胜利。 正当她心里的绝望感越来越强的时候,她突然感觉到有点不对劲,身后好像没有动静了。 他们这背柴火回去走路是一队长长的队伍,赵园园走的是中间一点的位置,本来他的前面有几位婶子在带头,后面也跟着好几个婶子。 这会儿后面突然没有动静了,她心有点恐慌,脑子里的思维比较活跃的赵园园忍不住猜测后面的婶子到底怎么了? 而前面的婶子还在埋头走着,她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才抬手扶住自己的柴火,小心翼翼的转过头回去看。 然后就发现之前一直紧跟在自己身后走,感觉自己慢一点就要踩自己脚后跟的婶子,这会直接把背篓立在一个路边的土坎上。 背篓直直的立着,上面的柴火也还架在背篓上,然后扶背篓和柴火,整个人靠在那个土坎上。 再放眼望去,那个婶子后面的其他婶子也基本上差不多都这样把柴火立在路边的土坎上了。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90章 归途 只不过这个土坎之前好像是一整个斜坡,然后中间被挖了一条只容一两人通过的小路,然后上面和下面还有这条路就形成了一个坎,有的土坎上比较光滑平整。 那上面应该之前就被这些婶子也许也是像这样立背篓,立得多了,久而久之就立成一个个适合放背篓的小窝。 但是他们这会人多,根本没有这么多适合放背篓的小窝让他们放,但是其他婶子也许是坚持不住了,那些没有遇到合适的放背篓的地方的婶子,直接把那个背篓还有那一捆捆大大的柴火,直接一整个就给放倒在上面的土坎上了。 这会儿人比较轻松,整个人就像甩手掌柜一样在那里坐在地面旁边的大大小小的比碗大一点或者比碗小一点的石头上,看起来比那些运气好,找到了合适的歇息点放东西的婶子惬意。 要是赵园园还是一个刚下乡的小菜鸟,她肯定会羡慕,那些把背篓和柴火都全部当甩手掌柜一样,放在土坎上的人,并且成为其中的一员。 除此之处还会疑惑其他婶子为什么在歇息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费尽心力的掌控着柴火和背篓,不让他们倒,而让自己轻松一点。 但是这会赵园园已经是经过了这么几个月农活洗礼的人了,现在看到那些婶子那样干,赵园园都在心里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因为现在的人干活上工赚工分的时候,因为是集体上工,大多时候,很多人都会省着一点力气干活。 但是这柴火是给个人弄的,这些婶子弄得又大又重。 放下去容易背起来难,刚才那些婶子很多人把柴火背起来都费了好大的劲,还需要其他占据了容易背起来的地方的婶子去伸手帮扶,那才背得起来的。 这会他们这样放,等会儿不知道要怎么弄才能背得起来,又要的怎么折腾一番。 但是赵园园现在自己肩膀都感觉快被这柴火和背篓给压断了,只在心里忧愁了一番,然后就无暇顾及他人了。 又转向前瞄了一眼,发现走在她前面的婶子子已经走出去挺远的了,而在离她不远处就有一个比较平整,适合放背篓和柴火的地方。 她像是饿狼见了肉一般也不觉得疲累了几步走上去,扶着柴火把背篓的底部稳稳的立在那里,然后把自己的肩膀给松出来。 放好后她感觉整个人都舒服了一点,感觉灵魂都得到了解救一般。 歇气的时候口有点渴,刚才水壶里面她还剩了一点水,但是这会水壶被她放在背篓里,她又不敢像其他婶子那样直接把柴火和背篓给放在土坎上,把水壶拿出来,只能忍着。 在心里叹气,算了,等会回去再喝吧,这会歇了口气,又感觉回到知青点也没有多远了,还是回去再喝吧,不然为了拿个水把柴火和背篓给弄翻,等会要想背起来又是一个大工程。 她真的懒得折腾。 赵园园歇好后,刚才走在她前面的那个婶子也在另一个歇气点把背篓和柴火给立在那里歇起了气,以此类推前面每个人都开始歇起了气。 毕竟他们每个人背的柴火差不多都是紧着自己的极限去背,而他们又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也是会累的,这会走了这么久,每个人都累了,早都想找个地方好好的歇口气了。 只是他们现在是排成一长队,有序的往前走着,这条蜿蜒的小道就是秩序的围栏。让他们只能规矩的在这里面走着。 一个接一个的走着,后面的人一直在跟着,前面的人也不好休息,如果他们休息了就会造成道路堵塞。 毕竟这条路窄窄的,平常空着手,两个人并排走没有问题,但是背着柴火这些重物两个人并排走,稍微出一点差错,就会有掉到路坎下的危险。 所以在后面的人紧追不舍的情况下,前面的人压根不敢停下来,生怕一不注意就被后面的人踩到脚后跟。 在后面的人无情的施加的压力感下,前面的人只能像现代的中学生集合跑操那样猛猛的往前走。 等到后面的人停下来后,前面的人才敢停下来休息。 也真是不容易。 以赵园园下乡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这人一多了就喜欢聊各种八卦,贼热闹,平时在冷清的山间也会被这些八卦的氛围染上火热感。 但是现在因为放柴火歇的地方,人与人之间隔的最起码都有两三米,远离得远,也不好说话,所以每个人都只能默默的喘着粗气。 天边渐渐下落只留一点余晖的阳光。 那抹残存的金色光辉,撒到这些沉默的人身上,这一刻感觉空气中格外的寂静。 只有周边的草丛里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在唧唧个不停,还有不远处大大的刺丛间穿梭的鸟儿在叽叽喳喳的声音。 再就是不远处那片茅草地里几头牛马,还有山羊在那里穿梭着,时不时传来牛马脖子上铃铛的叮当声和山羊的咩咩声。 这一刻这片空间即寂静又充满生机,灵活的构成了一幅静态的农家晚归图。 赵园园在歇着的时候一直看着不远处的秀丽景色在发着呆,但是不一会她感觉肩膀上的疼痛都还没有缓过来,前面的婶子已经在开始启动了。 虽然赵园园被普及过干活的时候中途休不能休息的太久,休息久了会越来越来懒,越来越没劲,越来越不想动。 但是这些婶子未免也太自律了吧,他们不是机器,但胜似机器,自己在自己的心里给自己加了一个发条。 每天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还要回去操持着家里这些一点点的事情都被他们像会计一样记在了心里。 他们没有手表,但是每一个活儿都安排的非常的精准且井然有序。 把普普通通的农家生活过成一场每天循环往复且井然有序的日子。 乡下人管这叫有成算。 他们都喜欢这种有成算的人,那些不会计算,得过且过,把生活过得一团糟的人,是他们最嫌弃的对象。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91章 再挖野葱 这种人在村里乃至附近一片村子里的名声都不怎么好。 名声在这被大山包围的村子里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名声好,交往的人才多,各种婚丧嫁娶才能找得到足够的人手帮忙,要是哪个人名声不好,各种婚丧嫁娶都没人帮忙。 那更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像现在大队里人人讨论的那张家父子一般,那样名声都臭的要死。 一般人名声不好在这里都是找不到对象的,张家父子都多亏了一张好嘴和一张好脸。不然他们早就饿死了。 见前面的人开始走了,赵园园也吓得赶紧把柴火背起来准备走。 起得有点急,差点出意外,柴火差点就从旁边歪下去了,还是她赶紧眼疾手快的扶正,不然这柴火差点就要歪倒到土坎下去了。 她面前的这土坎是一个斜坡,有点陡,里面还长满了各种杂树,茅草刺丛,要是真的歪下去了,她这柴火想要拿上来也要费一番功夫。 她站稳后抖一下,把柴火在肩膀上放平,然后回头看了一下,后面的婶子也在背着柴火准备走了。 那些直接把柴火一整个靠在土坎上当甩手掌柜的,这会正艰难的背着背篓把柴火给扶正,然后靠着到背篓上。 良好的视力让赵园园隔着老远都能看到他们一个个的弄得非常吃力。 牙关咬紧到脸都有点变形,才把柴火给扶起来。 然后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把柴火放上背篓背起来,这整个过程光看着赵园园就感觉累。 赵园园只瞄了一眼就赶紧走了,因为她后面的婶子现在也背上柴火追上来了。 她无暇他顾,要是不走快一点,就她后面这婶子又快又猛的步伐,感觉能把她踩扁。 就她这娇嫩的身子虽然在城里家务活没少干,但是这天天肩扛背背的,她是真的不太行。 虽然她现在比刚下乡的时候好多了,但是和这些干了几十年农活的身子相比还是差远了。 不说别的,就她这速度不行,这毅力也不行。 他们又背着柴火走了一段路,来到了另一块玉米地里面,一进玉米地就可以看到那些干枯的杂草下掩埋的一簇一簇的青绿色的野葱。 其他人见此也顾不上这柴火是他们费了多大力气才弄到肩膀上的,直接把柴火扔在一旁又手脚麻利的去挖野葱了。 看着那些婶子如饿狼扑食般的动作,赵园园想了一下,昨天自己扯的野葱还有一点,然后自己又在空间里种了一点,过不久就会有新鲜的野葱吃了。 按理说她也不缺,没必要和这些婶子抢,但是想到昨天那个炒野葱,赵园园光回想起那个味道,就暗自咽了咽口水。 别说那油渣炒野葱的味道真的很绝,超开胃,超下饭。 赵园园昨天就没有吃够,现在又干了这么久的活,肚子早已经唱起了空城计。 赵园园有点怪癖,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喜欢经常吃,没吃够的时候会感觉那简直是人间至味。 所以现场赵园园想到那没吃够,让她还意犹未尽的炒野葱。 赵园园也不再犹豫,拿出直接把柴火和往地下一放,就背着背篓,拿着砍柴刀,在离那些婶子的不远处,手脚麻利的挖了起来。 怪不得小时候学成语的时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呢,现在换一个人看着赵园园手脚麻利的用砍柴刀挖野葱的娴熟的样子,谁能想到她是第二次玩挖这野葱呢? 明明昨天她还是一个能把野葱直接弄断的人,今天就可以迅速且完整的挖出一把又一把的野葱。 经过昨天那困难洗野葱的经历,赵园园今天学聪明了,那些根茎叶小小的,细细碎碎的野葱,她直接看也不看,专门挑那种长得精神壮硕的。 精神壮硕的野葱,好挖一点,而且好洗一点,挖三四根小的有时候都还比不上一根壮硕的,所以她今天直接挖长得比较壮硕的,这样比较划算。 赵园园今天挖的比较快,不一会都已经挖了三四把了。 上次她挖野的时候不懂事,直接像割柴火一样弄一点就放到背篓里一点无数的一点堆成一堆,然后回去的时候清理的快烦死了。 那些野葱和杂草交杂在一起,像一团乱麻一样,是真的不好清理。 然后她今天长记性了,她边挖边观察旁边其他的婶子,因为她发现这些婶子身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对付这些繁杂的农活,往往都有一套自己的法子。 手拿把掐的,把这些赵园园这个新手认为很复杂的事情都给打理的井井有条的。 果然这么一观察,她又有了新的发现。 她发现他们都是挖野葱的时候都是挖一小把,大概像手腕这么大一把的时候就直接用草绑起来,或者直接打结放在背篓里。 这样到时候拿回去清理的时候,要洗一把就拆一把,不用让它像乱麻一样乱成一团,清理也不好清理。 而且这样捆成小把小把的那些枯草还更容易拿开,也不会掺杂这么多枯草。 她也不贪心,而且她只有一个人吃,所以她只扯了十来把,这样子就不扯了。 坐在一边歇气,看着其他的婶子还在猛猛的扯,有的直接扯了差不多满满一背篓。 而且这些婶子的背篓还和赵园园的背篓不一样的,赵园园的背篓比较小。 差不多比那些婶子的背篓小三分之一,这种背篓,赵园园在大队里面见得最多的就是大队里面的半大的大概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背的。 而这些婶子的背篓则是一整个看起来大大的背篓,要是有人想拐卖人口,就算是把赵园园弄晕装到背篓里面去,也丝毫不费力气。 所以由此可见,那些婶子在背篓多大了。 这个野葱虽然比较轻,但是这么一大背篓的野葱少说也有十几斤。 赵园园真的有点好奇,这么多野葱她他们怎么吃的,就算是人多也顶不住这么吃。 万物有度,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是会伤身体的。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92章 饿到脱相 所以她好奇的问一个扯野葱扯到她旁边的一个婶子,“婶子,你们扯这么多回去,一天吃的完吗?” 那个婶子一边不停的扯,听到她的话,头也的说,“一天吃不完,但是家里面人多这么多,顶多吃两天就没有了。” “现在有的时候多扯一点,吃不完,让那些在家里没有事干的小崽崽把这些野葱都洗出来,然后我回去把这些野葱都用盐和辣椒腌起来,到时候春耕农忙的时候,拿来下饭,做蘸水别提多香了。” 听到这个婶子的话,赵园园不得不再一次感叹,农民的智慧真是无穷的,还是他们会过生活,什么都敢吃,什么都会想方设法的保存下来。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这个时代靠山吃山。 生产生活严重依赖自然天气这些,生产方式极其落后,一有一点什么灾害就会粮食减产,饿肚子,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久了,人们除了想方设法的提高作物的产量之外,还要想各种储存食物的方法。 千方百计的想把食物储存久一点。 食物丰富的时候储存,紧缺的时候就成了救命的东西。 而晒干和腌制往往是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可靠的法子。 赵园园歇了一会见有婶子已经扯得的差不多了,已经背着柴火往回走了。 她也伸了伸懒腰,缓解了一下疲惫,也把柴火立起来,然后背上背篓,背着就往知青点走。 一个人走在这村间小道间,赵园园不怎么害怕。 一是因为这里都已经隐隐能看到大队里面的屋子了,离知青点不是很远。 二是现在大白天的这些路上都是来来往往的下工的人,时不时就从旁边的小道上走出来一个背了一大捆柴火的婶子。 现在的人都很热情。见到赵园园都会打招呼。 比如这个说一句,“小赵知青你也背着柴火回来了,小赵知青你真能干,才下乡这么点时间,就已经干活这么利索了。” 面对这些婶子,赵园园虽然不认识,但是也会笑着应和,然后再夸回去把这些婶子夸的脸上的褶子都深了不少。 笑着夸赞道,“小赵之前不愧是城里来的娃,真有礼貌。” 这些婶子太热情,刚开始夸的时候,赵园园心里还挺高兴的,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自然喜欢听各种好话。 但是被夸得久了,被这些婶子夸的赵媛媛心里直犯尴尬,但是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最后赵园园被夸的词穷,不知道该回什么了? 只是脸上一直挂着乖巧的笑容,时不时的点头应和着,然后就跟在这些婶子的身后往知青点的方向走去,边走边听着他们的八卦。 不得不说这些婶子的精力真旺,同样都是劳累了一天,背篓背着一捆比他们大几倍的柴火,还步伐稳健的走着。 这就算了,还有精力东扯西扯的说着各种八卦,把各种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也讲的非常的生动有趣,时不时把赵园园给逗笑。 一边听着各种引人发笑的八卦,一边走路疲惫都被冲去了不少。 在岔路口和那些婶子分开的时候,赵园园还有点意犹未尽呢。 和那些婶子分开,听着他们的笑声也去,赵园园一个人背着柴火回到知青点。 赵园园今天不仅跟这些婶子抄近道,而且还蹭了他们偷偷攒的柴火,所以她今天的动作比其他人快,她回到知青点的时候,知青点还没有人,不仅女知青没有人回来,男知青那屋子那里也没有见人影。 现在时间还早,他们5点下工的,赵园园拿出手表看了一下,现在才7点不到,天边还有一点太阳的余光。 赵园园把柴火背到他们建的厨房那里,然后就用刀先把这些柴火给砍成一小节一小节的,每节大概一尺多长,砍好就抱着放到柴火房那里去。 当初建好后,柴火房他们每个人都分了一小块位置。然后扯了几根木条把中间给拦着。 现在谁有柴火就自己处理好,然后放进去,这样每个人的柴火都不挨淋雨,又不会和其他人的混同。 虽然这样在有的人看来会有点小气生分,但是赵园园很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这样什么都算的清清楚楚的,不容易闹矛盾,各自管自己的,干起活来也更有干劲。 收拾好柴火后,赵媛媛见现在天气还不算晚拿了一个竹筐和盆,然后把这些野葱背上去到池塘洗野葱。 去到池塘边,现在很多人还在干活,没有回来,只有几个人在那里洗东西,赵媛媛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子和一个大概怀孕六七个月,已经显怀肚子有点大的妇女在那里洗衣服。 他们两人的旁边都放了一大背篓的衣服,那一背篓的衣服格外的脏,看的赵园园觉得洗完这些衣服手会痛的程度。 而且他们都格外的瘦,瘦到脸和赵园园刚穿过来的时候差不多,都有一点点脱相了。 虽然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纵使去大城市也时不时能看到一些这样饿得受到脱相的人。 但是上河大队目前赵园园看着情况还好,大队里面的收成还行,然后大家分到的粮食都比较多,而且大队里面的人重男轻女的比别的地方少一点轻一点,所以很少有人饿到脱相。 不知道这两个人饿成这样是家里穷的原因,还是家里太重男轻女的原因。 平常这水池边,赵园园就看到一些干活麻利的婶子在上工前或者下工后来这里洗衣服,现在这怀孕肚子这么大的孕妇还有小女孩来洗衣服,她还是头一回看到。 看到这一幕赵园园脑海里突然闪过以前在赵家的时候,原主也是每天放学的时候经常洗这么一大堆衣服,洗完之后还要做饭,干家务。 原主在赵家住的那个家属院的水龙头那里洗衣服。 有几次赵希语心情不好的时候路过她身旁还会故意把她旁边的盆踹翻,然后踩原主的衣服,是的是踹翻,然后踩原主的衣服。 因为别看赵希语学习不行,但是在观察人这块可丝毫不含糊。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93章 渴望 她知道怎么在赵父赵母面前扮好女儿,以此讨他们的欢心,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顺心。 也知道怎么讨陆青杰的欢心,好把她抢走。 但她除了在对她有利的人面前扮乖获益,在其他人面前,眼睛差点没长到天上去。 赵家一家人赵希语就只敢欺负原主,毕竟父母是父母也是衣食父母,而赵父赵母又比较看重男娃,所以她就只敢欺负赵园园。 毕竟赵园园不会告状,要是她踩了父母还有哥哥们的衣服,一不小心被知道了就会被父母认为她是不尊重父母,是挑衅父母。 在这个很多愚昧思想还笼罩着人们的时代,挑衅父母是很严重的,所以赵希语就算再受宠也不敢挑衅照父母的权威。 而踩赵圆圆的,赵圆圆大多时候不会告状,就算告状赵父赵母,也只认为她们姐妹闹着玩的。 根本都不会管。 而原主也是脾气好,面对她的无理的恶意竟然没反击。 反正赵园园是忍不了,虽然她看着脾气好,待人挺和气的,但是有时候面对一些不公还是会反击的。 以前她上学的时候遇到一个小胖子老是欺负她,经常在她桌子上扔垃圾恶心她。 屡禁不止,你越生气他越嬉皮笑脸的继续弄。 这点小事就算告诉老师,老师也是口头教育一下,然后又叫赵园园要大度一点,不要因为这点事就告状影响同学关系,也浪费他的时间。 在这之后那个小胖子还是没有改。继续时不时的恶心赵园园。 最后赵园园实在太烦没忍住,直接给那胖子的座位上倒了一堆垃圾,既然他不嫌垃圾恶心,那就坐垃圾堆上吧。 她不好过,谁也别想好过,反正赵园园就是这种刚烈的性格。 虽然这件事最后闹到了见家长的地步,但是最后也在老师的调解下不了了之了。 而那个小胖子在见到赵园园的强硬手段之后也不敢惹她了,之后见到她就躲着走。之后赵园园长大了一点了,有了更多的见识,才知道那也是一种变相的校园霸凌,霸园凌者就这样一步一步试探着别人的底线。 当霸凌者发现你很能忍耐,而且怎么对待你,你都会只会默默忍受且无能狂怒的时候,他们就会变本加厉的欺负你。 但是当你露出一点爪牙把他们抓伤的时候,下次他们就不敢伤害你了。 所以赵园园很庆幸自己那时的刚烈,让自己躲过一波校园霸凌。 后来看到那些校园霸凌的惨状,她都不禁在自己的心里有点后怕,要是自己不自强,自立自强一点,也许那惨状就是地自己的现状了。 所以从那以后,赵媛媛就知道一个道理。 从小的各种教育让她知道待人要温和有礼,但是遇到恶人的时候,也要学会亮出自己的爪牙。 只有这样刚柔并济,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一味的温柔善良,别人大多时候只会把你当成软柿子。 让别人想捏一下墙,踩一脚的时候随时变成别人的发泄工具。 所以回忆起记忆里原主那些被赵家兄弟姐妹欺负的回忆,赵园园真的不得不感叹一句,原主真是一个温柔善良的软柿子。 要是赵园园可能老早就和赵家人翻脸了。 也不会弄到最后被逼到下乡的地步,才彻底对赵家人死心。 赵园园一边思绪万千一边手脚麻利的洗着葱。 果然这样分开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洗的时候都方便了一点,不用像之前那样一大团团在一起,洗的时候要一根一根的理得人心情都烦躁了。 不过等赵园园洗完一把野葱后,看着手上被自己洗的白嫩的野葱的根须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没有拿刀。 没有拿刀过来这个根须要怎么弄? 她看了看自己的指甲,嗯,虽然有一点点长,看着很适合掐葱,但是轻轻挤压一下还能感觉到其中的微微痛意,她顿时也不敢再作死,在用自己的手指甲把这个野葱的根须去掉了。 毕竟上次自己只用指甲掐了一点野葱的根须,手指甲里就感觉到痛意,并且有血渍浸出来。 要是自己再用自己的指甲把这一半背篓的野葱的根须给掐完,纵使她是铜指铁甲,她这指甲今天可能都得翻在这里。 看了一下四周,又思考了一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最后只得叹了一口气想了一下。 决定先不理了,先把它们都洗干净,然后拿回去再用切菜的刀,直接把它们几下就切完了。 且这个野葱根须脆脆的也不用费什么多大的劲。 洗野葱的时候整个人比较无聊且单调无味,嘴巴里面也感觉空空的,她摸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口袋,发现里面有几颗硬糖,她拿出一颗剥开糖纸把糖含在嘴里。 然后她就突然感觉到有视线凝聚在自己的身上,她一抬起头发现那个小女孩和那个在洗衣服的孕妇都在不住的拿眼睛看着她。 那个孕妇还好,到底是已经结婚快当妈妈的了,她时不时的抬头,望向赵园园。 看向赵园园的眼神里面有一点渴望之色,但是感觉又整个人非常的拘谨且不好意思。 赵园园抬头望去的时候,会飞快的躲过视线,而那个小女孩则是年纪比较小,见赵园园吃糖就一直睁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渴望的看着赵园园,见她看过去也不避开。 见她这样子,赵园园也有点于心不忍,现在这个时代物资极其匮乏,就算是城市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更别说这四面围绕着大山的农村里了。 像这些糖果之类的小零食都是稀缺物品。 更别提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极为重男轻女,这些珍贵的糖果,就算家里面的人舍得卖,有钱买,但大多数都是买给家里的男孩子的,让女孩吃的更是寥寥无几。 眼前这个女孩就是那个大多数都没有吃过多少好东西的孩子,从她那一身瘦可见骨的身子就可以看出来。 正好赵园园觉得这盆水脏了倒掉,然后拿着盆去打水的时候路过她们那边,给了这个小女孩和那个孕妇每人一颗糖。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94章 烧火 看着递到自己面前的糖,那个小女孩又有点害怕啊,不知道该不该接。 最后看着赵园园是真心的给,还是羞红着脸接下了。 小声的说了句,“谢谢,知青姐姐。” 声音细如蚊吟,赵园园都没有听清,只看到他的上下嘴唇动了动。 不过赵园园也不在乎这些。 而是又转头把另一颗糖递给那位孕妇。 当赵园园给到那个孕妇的时候,那个孕妇慌乱的推拒道,“不用的小知青,不用,我不用吃这种好东西。” 看着她卑微的样子,赵园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直接塞到她手里。 然后就自己拿着盆去打水了,至于为什么只给一颗,先不说赵园园现在口袋里只有一颗糖了不好分。 而且这糖这种东西也不顶饱,顶多让她们尝尝味道。 这种好心,适当即可,给太多,有时候不仅会养大别人的胃口,而且在有的心理阴暗的人看来,这种是施舍还会挫伤他们的自尊。 所以赵园园适当的给一颗糖慰藉一下他们贫瘠的生活就已经很好了。 打完水她又继续埋头洗着她的野葱。 洗完的野葱,她又继续把洗好的野葱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然后洗完一遍又用清水在清理了一遍。 野葱就洗好了,她背着回去,回到知青点,其他人已经回来了,,茅草房里升起袅袅炊烟,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干着各种事。 做饭的做饭,做家务的做家务,洗衣服的洗衣服,各种事情都少不了,虽然知青点现在每个人大多数都是各过各的的,但是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也依然很多。 一个人的琐事都这么多,赵园园简直不敢想象。 那些结婚了一大家子人,上有老下有小的,那生活都忙成什么样? 赵园园真的佩服那些敢结婚,而且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庭的人。 赵园园边想边也手脚麻利了,干起了活。 赵园园的生活比较有规划。 现在她的衣服都是早上洗的,水也是早上挑的,现在没有什么其他的活需要干,但是这会肚子已经在咕咕叫了,过一阵就一阵饥饿感传来,她感觉自己快饿晕了。 实在有点受不了了,先进房间悄咪咪的往嘴里塞了两块小蛋糕,把自己的肚子给填实了一点。 感觉肚子里面有了一点东西,瞬间有一股暖流涌上全身,感觉有了一点力气,赵媛媛才去生火做饭。 赵园园有点怪癖,吃这些零食,她有时会越吃越饿,尤其是像吃水果这些,这个时候就急需一顿热乎的饭菜,最好是有肉,才能填饱她空虚的胃和乏力的身子。 但是就这回乡下的条件,明面上的大鱼大肉就别想了,她现在明面上就只还有一点鸡蛋和一些油渣,还有今天扯的这些葱,随便弄一个简简单单的菜就行了,等一下,进了空间再去补充一下自己的五脏庙。 赵园园坐在床上吃完东西,感觉自己的全身又被懒劲缠上来了,完全不想动。 看了看屁股下坐的床,真的想直接躺上去大睡一番了,毕竟这干农活是真的很累。浑身都疲惫不堪。 但是没办法,生活的继续。 要想生活过得好,必须得勤快一点。 坐了一会赵园园,一咬牙又继续去出门干活去了。 现在没有其他的活要干,最首要的就是生火做饭,她先去柴火房拿了一点柴火。 在这乡下用柴火烧火也是挺有技巧的,只拿大根的柴火根本烧不燃,只拿小根的柴火又烧了一下子就没有了。 所以赵园园拿了三四根手腕大的柴火,又拿了一些筷子大小的柴火,然后再扯了几张玉米的壳,把这些都抱到火坑前。 他们建的小厨房只有两个煮饭菜的火坑。 只有平时下雨的时候才会在里面做饭菜,平时大家都是分散着在各自门前的屋檐下搭的火坑上做饭菜。 一是因为屋子里的火坑少,他们这里快10来个女知青,如果每个人煮一点轮流着煮,两个火坑不知道要煮多久,他们每天上工忙,下工后时间又紧,根本忙不过来,还是每个人分散着在原来的地方住好过。 而且平常那个厨房里面有点黑。 在外面做习惯了,就突然觉得外面屋檐下挺敞亮的,挺适合做饭菜的,所以大家平常都是在外面敞亮的屋檐下的火坑上做饭菜。 这南方的火坑也没有北方的到火炉火灶,那么复杂,赵园园的火坑是直接用几块石头摆成了两个能架锅罐的地方。 然后直接在里面烧火就行了,赵园园见过最讲究的,就上次去桂花婶子家买豆腐的时候,她家有一个破破烂烂烧得黑呼呼的铁三角。 用来支撑着一口大锅煮那些糯米糍粑之类的,其他大多数人家都是直接用几块石头随便就摆成一个烧火的地方,就算煮饭的火坑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简单的火坑确实比赵家那个黑洞洞的火灶容易烧。 先在火坑里面塞两个玉米壳,再把那些小的柴火放在玉米壳上面面,然后在上面压上两根大的柴火就把火柴划燃,迅速的伸到底下去把玉米壳点燃。 这玉米壳掰的时候不好掰,但是干燥的时候点火很好用,火柴一遇到玉米壳就燃烧了起来。 渐渐的引燃了那些小柴火等小柴火烧的差不多的时候,那些大的柴火也被点燃了。 一场不算复杂,但是也不简单的火就这么烧起来了。 不简单是对新手来说不简单,刚来的时候,赵园园是真的不会烧。 首先找各种引火材料,费劲不说,而且还方法不对,烧不燃有时候光烧一场火就要烧快半个小时。 刚开始的时候她确实不会烧她他直接把那些柴火一窝蜂的,不管大的小的都码在火坑里面去。 然后堆的太严实了,根本烧不燃,后面经过摸索,她才学会了一点烧火的门道。 先是在里面搭一根大一点的像是梁架的作用,然后再在上面交错着放上一些引火的干草或者是玉米壳,然后再把小的柴火交叉着放上去,最后才盖上大柴火,中间还要留一点点火的空隙,这样才更好烧。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