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 第308章 膳房秘查,隐患暗藏 次日天未亮,苏清颜就带着容嬷嬷和几名亲信侍卫,乔装成内务府的巡查人员,悄悄来到了御膳房。此时的御膳房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厨师们忙着清洗食材、生火做饭,蒸汽弥漫,人声鼎沸。 苏清颜一行人穿着灰布衣裳,混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她仔细观察着御膳房的运作,只见食材架上的食材摆放得整整齐齐,标签清晰,看起来并无异常。但她记得昨日档案上的莲子采购记录,便悄悄走到存放干货的库房前。 库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两个人的低声交谈。苏清颜示意侍卫在外警戒,自己则和容嬷嬷悄悄凑到门边,听着里面的对话。 “这次的莲子你都处理好了吗?可别出什么岔子。”一个沙哑的声音问道,听起来像是御膳房的管事厨师。 “放心吧,都按照吩咐处理了。里面混了些‘东西’,只要用量不多,根本查不出来。”另一个年轻的声音回答,带着一丝得意。 “那就好。”沙哑的声音说道,“定妃娘娘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只要这事办成了,咱们都能得到好处。记住,千万不能让苏皇贵妃发现,她现在查得紧。” 苏清颜的心头一沉,果然和定妃有关!她示意容嬷嬷退后,然后猛地推开库房的门。库房里的两个人吓了一跳,看清来人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你……你们是谁?”管事厨师强装镇定地问道。 苏清颜摘下头上的灰布帽子,露出清丽却冰冷的面容:“御膳房管事厨师刘三,还有你,新来的学徒小李。你们刚才说的‘东西’,是什么?” 刘三和小李吓得双腿发软,“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苏……苏皇贵妃!奴才……奴才没说什么啊!” “没说什么?”苏清颜走到存放莲子的货架前,拿起一袋莲子,打开一看,里面的莲子果然有问题。这些莲子看起来饱满圆润,但仔细一闻,却带着一丝淡淡的苦味,不像是正常的莲子。 “这莲子是怎么回事?”苏清颜将莲子扔在地上,声音严厉,“昨日采购的莲子,为什么要换供应商?这里面混了什么东西?” 刘三知道瞒不下去了,哭着说道:“主子饶命!这莲子是定妃娘娘宫里的人让我们换的,里面混了些晒干的苦杏仁粉。他们说,只要在给三阿哥的粥里加一点点,就能让三阿哥食欲不振,慢慢消瘦,还查不出来原因!” “什么?”苏清颜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定妃好大的胆子!她竟敢勾结御膳房的人,谋害皇子!” 容嬷嬷气得浑身发抖:“这些狗奴才,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主子,一定要严惩他们!” “把他们带下去,严加审讯,问清楚定妃宫里的人是谁,还有没有其他同党。”苏清颜对侍卫吩咐道,然后又看向库房里的莲子,“把这些有问题的莲子全部封存,送去太医院检验。”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刘三和小李押了下去。苏清颜继续在库房里搜查,发现除了莲子,还有一些食材也有异常。比如存放的红枣里,混了几颗颜色发黑的,看起来像是被某种液体浸泡过;面粉袋的底部,有一层细细的白色粉末,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看来,御膳房里早就被人渗透了。”苏清颜皱着眉说道,“‘试哺制’只能检查出已经下毒的膳食,却无法防范这些被提前动了手脚的食材。只要这些有问题的食材还在,就随时可能危及皇嗣的安全。” 容嬷嬷点点头:“主子说得是。现在御膳房里的人良莠不齐,有不少是各宫妃嫔安插进来的,根本无法完全信任。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改变现在的管理模式。” 苏清颜沉思片刻,说道:“我之前就有个想法,设立‘双膳制’。把御膳房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膳房和西膳房独立运作,每日的膳食由两个膳房同步制作,成品做好后,互相交换封存,然后由内务府和御前侍卫共同核查。这样一来,两个膳房互相监督,任何一方想要动手脚,另一方都能发现,从根本上杜绝投毒和舞弊的可能。” “双膳制?”容嬷嬷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两个膳房互相制衡,谁也不敢轻易耍花样。而且交换封存后,还有专人核查,更是万无一失。” “只是,这个制度推行起来,难度不小。”苏清颜说道,“拆分御膳房,需要重新划分人员、场地和食材,还要协调各方利益。而且,定妃和荣妃等人肯定会强烈反对,他们在御膳房安插了不少人手,‘双膳制’会断了他们的后路。” “但为了皇嗣的安全,再难也要推行。”容嬷嬷坚定地说道,“主子,您有皇上的信任,还有宜妃、惠妃娘娘的支持,一定能成功的。” 苏清颜点点头,心中已有了决断。她必须尽快将“双膳制”的提案呈给康熙,争取他的支持。同时,还要收集更多定妃勾结御膳房、谋害皇子的证据,让她无从抵赖。 离开御膳房后,苏清颜直接去了太医院,让院判对封存的莲子进行检验。院判很快就给出了结果:莲子中混有的苦杏仁粉含有微量毒素,长期食用会导致食欲不振、身体消瘦,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拿着检验报告,苏清颜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定妃为了打压她,竟然不惜伤害无辜的皇子,其心可诛。她立刻让人将刘三和小李的审讯记录整理好,连同检验报告一起,送到了养心殿。 做完这一切,苏清颜回到长春宫,开始草拟“双膳制”的具体细则。她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守护后宫的安稳,为了护好皇嗣,她必须迎难而上,将这“双膳制”推行到底。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09章 双膳提案,力破困局 三日后,苏清颜在长春宫召集了后宫所有妃嫔、内务府总管、御膳房新老总管以及相关官员,正式提出“双膳制”的提案。 长春宫的议事殿内,气氛严肃。苏清颜身着明黄色皇贵妃朝服,端坐于上首,凤印摆在案前,神情庄重。各位妃嫔按照位份高低依次落座,荣妃和定妃坐在前列,两人脸上都带着不以为然的神色。 “今日召集各位,是为了商议一项新的膳食管理制度——‘双膳制’。”苏清颜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大殿,“前日,朕在御膳房查出重大隐患,有人勾结外臣,在食材中混入有毒物质,意图谋害皇子。此事虽已查明,但也让朕意识到,仅靠‘试哺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御膳房的问题。” 她示意侍卫将检验报告和审讯记录分发给众人,继续说道:“御膳房作为后宫膳食的供应中心,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危。但如今,御膳房内部管理松散,人员混杂,各宫妃嫔安插亲信,互相勾结,舞弊投毒之事屡有发生。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朕提议,将御膳房拆分为东、西两个独立的膳房,实行‘双膳制’。” 苏清颜顿了顿,详细阐述了“双膳制”的细则:“第一,东、西膳房独立运作,人员、场地、食材、厨具完全分开,互不干涉。第二,每日各宫及皇子皇女的膳食,由两个膳房同步制作,食谱、食材、用量完全一致。第三,膳食制作完成后,由内务府和御前侍卫共同监督,将两个膳房的成品互换封存,贴上封条,标注日期和膳房名称。第四,每日的膳食食用前,需由专人核对封条,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封。第五,每月由内务府组织一次核查,随机抽取封存的膳食进行检验,若发现任何一方有舞弊、投毒等行为,严惩不贷,相关负责人连坐。” 话音刚落,殿内就响起了一片议论声。荣妃率先开口,语气带着质疑:“苏皇贵妃,拆分御膳房,实行‘双膳制’,会不会太过麻烦?而且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不偿失吧?” 定妃也附和道:“荣妃妹妹说得有道理。‘试哺制’推行不久,尚未完全稳定,现在又推出‘双膳制’,怕是会引起宫人的混乱。再说,两个膳房互相监督,会不会导致互相猜忌、推诿责任?” 其他几位低位份的妃嫔也纷纷点头,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内务府总管也面露难色:“苏皇贵妃,拆分御膳房涉及诸多事宜,人员调配、场地划分、食材采购等,都需要时间准备。而且增加一个膳房,每月的开支会大幅增加,恐怕需要皇上批准。” 苏清颜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她从容不迫地回应道:“荣妃姐姐、定妃姐姐担心的不无道理,但与皇嗣的安全相比,这些麻烦和开支,都是值得的。” 她看向内务府总管:“人员调配方面,可以从现有的御膳房人员中择优录用,再从内务府抽调部分人手补充;场地方面,御膳房西侧的闲置院落可以改造为西膳房,所需费用从后宫节省的用度中支出,无需额外增加国库开支。” “至于互相猜忌、推诿责任的问题,”苏清颜继续说道,“朕早已考虑到。‘双膳制’不仅有互相监督,还有明确的奖惩制度。若每月核查无任何问题,两个膳房的人员都能得到赏赐;若其中一个膳房出现问题,另一个膳房的人员若能及时发现并举报,可获得双倍赏赐。这样一来,既能避免互相推诿,还能激励他们主动监督。” 宜妃站起身,支持道:“苏皇贵妃的‘双膳制’思虑周全,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御膳房的隐患。我认为可行,我全力支持。” 惠妃也点头道:“‘双膳制’互相制衡,确实比单一的御膳房更安全。为了皇嗣和后宫的安稳,我也支持推行。” 有了宜妃和惠妃的支持,殿内的舆论渐渐转向。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妃嫔和官员,也纷纷表示支持“双膳制”。荣妃和定妃看着这一幕,脸色越来越难看,却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就在这时,李德全匆匆走进殿内,手中拿着一份明黄卷轴:“皇上有旨!” 众人立刻起身,跪倒在地。李德全展开卷轴,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皇贵妃所拟‘双膳制’,切中要害,利于后宫安稳,护佑皇嗣安全,准奏!着内务府即刻着手准备,半月之内完成御膳房拆分及‘双膳制’推行事宜。后宫上下,务必遵行,不得有误。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齐声高呼。苏清颜站起身,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康熙的支持,是“双膳制”能够顺利推行的最大保障。 荣妃和定妃看着苏清颜,眼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恨,但在皇命面前,她们也只能乖乖服从。苏清颜看着她们,心中清楚,这场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但她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0章 懿旨再颁,双膳落地 康熙的旨意下达后,内务府立刻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双膳制”的落实。苏清颜每日都要亲自去御膳房查看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拆分御膳房的第一步是人员调配。苏清颜亲自把关,从现有的御膳房人员中挑选出技艺精湛、品行端正的厨师和太监,分为东、西两膳房。为了避免各宫妃嫔安插亲信,她还规定,两膳房的人员名单需上报给她和内务府共同审核,任何人不得私自调换或增补。 场地改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御膳房西侧的闲置院落被重新修缮,打通了厨房、库房、休息室等区域,安装了新的灶台和厨具,与东膳房形成了完全独立的空间。苏清颜还特意让人在两膳房之间修建了一道高墙,只留一个小门,由御前侍卫日夜看守,防止两膳房人员私下接触。 食材采购方面,苏清颜规定,东、西两膳房的食材由内务府统一采购,每日的食材清单需提前上报,经审核无误后才能发放。食材送达后,由两膳房的总管和内务府的监管人员共同验收,确认食材新鲜、无问题后,才能入库使用。 半个月后,东、西两膳房正式建成。苏清颜再次召集后宫妃嫔、内务府官员和两膳房的人员,在长春宫举行了“双膳制”推行仪式。 仪式当天,长春宫张灯结彩,却依旧保持着肃穆的气氛。苏清颜身着朝服,手持凤印,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整齐列队的两膳房人员,心中感慨万千。 “今日,东、西两膳房正式启用,‘双膳制’全面推行。”苏清颜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朕再次强调,两膳房必须严格遵守‘双膳制’的各项规定,独立运作,互相监督,不得有任何勾结、舞弊、投毒等行为。” 她抬手示意,侍卫将写有“双膳制”奖惩细则的黄绸布展开:“若有违反规定者,无论涉及到谁,一律严惩不贷!厨师、太监斩立决,管事人员连坐,降职革职,永不录用!若能严格遵守规定,积极监督,每月给予重赏;若能揭发他人违规行为,给予双倍赏赐,并有机会晋升!” 两膳房的人员齐齐跪倒在地:“奴才遵旨!绝不敢违反规定!” 苏清颜看向内务府总管:“内务府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每日派人核查两膳房的膳食制作、封存、交换等流程,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将结果及时上报给朕和皇上。若监管不力,出现问题,你这个总管,也难辞其咎。” “奴才遵旨!”内务府总管躬身应道,神色恭敬。 仪式结束后,两膳房立刻投入了运作。苏清颜亲自来到东、西两膳房查看,只见厨师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制作膳食,食材摆放整齐,操作规范。膳食制作完成后,在监管人员的监督下,两膳房的成品被小心翼翼地装入食盒,贴上封条,然后互换封存。整个流程严谨有序,没有出现任何混乱。 荣妃和定妃也派人去查看了两膳房的情况,得知“双膳制”推行得十分顺利,两人都面色凝重。她们知道,苏清颜这一步棋走得极妙,“双膳制”一旦稳定下来,她们想要在膳食上动手脚的可能性,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回到长春宫,容嬷嬷笑着对苏清颜说:“主子,‘双膳制’顺利推行,这下您可以放心了。以后后宫的膳食安全,就有了双重保障。” 苏清颜坐在案前,看着两膳房送来的第一份膳食封存记录,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这只是一个开始。”她说道,“后宫的纷争从未停止,想要真正守护好这份安稳,还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但至少,我们又为皇嗣和后宫众人,增添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她拿起桌上的凤印,轻轻盖上一枚印在记录上。红色的印泥,像一颗炽热的心脏,象征着她守护后宫的决心。窗外的秋阳正好,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身上,带来一丝暖意。她知道,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荆棘,但只要她坚守初心,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守护好后宫的安稳,守护好皇上的信任。 “双膳制”的推行,在后宫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宫人们纷纷称赞这一制度的严谨和安全,妃嫔们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安心享用膳食。而那些想要暗中作祟的人,在“双膳制”的双重监督下,也只能暂时收敛手脚,不敢轻举妄动。 苏清颜站在长春宫的露台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宫墙,心中充满了坚定。她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将继续下去,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凶险,她都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好这后宫的一方安宁。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1章 内务府拖延,暗流涌动 “双膳制”推行半月,东膳房的灶台却只烧了三日。苏清颜站在东膳房的空院里,看着落满灰尘的铁锅和堆在角落的发霉食材,指尖几乎掐进掌心。容嬷嬷跟在身后,声音压得极低:“主子,内务府说东膳房的食材还在‘核验’,让再等等,可这都等了十日了,西膳房也快撑不住了——每日要做双倍的预备膳,厨师们都快熬不住了。” 苏清颜转身看向御膳房总管,新上任的李总管额角冒汗,喏喏道:“主子,内务府的刘大人说……说双膳制太费银子,食材采购得重新核价,还得报给户部审批,流程上慢了些。” “慢了些?”苏清颜的声音冷得像深秋的霜,“半月前皇上就下了旨,内务府敢压着不办?刘大人是谁?” “是……是包衣世家的刘启元,内务府的副总管,管着食材采买的差事。”李总管的话让苏清颜心头一沉。包衣世家,是康熙初年就依附皇室的勋贵,内务府几乎被他们把持,食材采买、宫苑修缮,哪一样都藏着油水。双膳制拆分了御膳房,还要公开账目、互相监督,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 “备轿,去内务府。”苏清颜抬腿就走,容嬷嬷忙跟上:“主子,要不要先派人通传一声?刘启元是出了名的难缠,怕是会给您脸色看。” “我要的就是他给脸色看。”苏清颜掀开车帘,寒风灌进来,她却浑然不觉,“他越难缠,越说明心里有鬼。今日我倒要问问,是内务府的规矩大,还是皇上的圣旨大。” 内务府的衙门设在紫禁城西侧,红墙灰瓦,却比别处多了几分奢华——门口的石狮子是汉白玉雕的,廊下挂着的宫灯镶着金边。苏清颜下轿时,刘启元正慢悠悠地从里面出来,穿着一身石青色的补服,看见她也只略一躬身:“苏皇贵妃大驾光临,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奴才好去接您。” “不必劳烦刘大人。”苏清颜径直往里走,刘启元忙跟上,脸上堆着假笑:“主子是为东膳房的食材来的吧?实在是对不住,最近户部查得严,每一笔银子都要对账,奴才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苏清颜在正厅坐下,接过容嬷嬷递来的茶,却没喝,“半月前皇上的圣旨,刘大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接了,如今说没办法?还是说,包衣世家的规矩,比圣旨还管用?” 刘启元的笑容僵在脸上,语气却依旧强硬:“主子这话就重了。奴才是包衣,更是皇上的奴才,怎敢不遵圣旨?只是双膳制确实耗费太大——以前御膳房每月采买只需三千两,现在要六千两,户部那边卡着不肯批,奴才总不能自己垫银子吧?” “六千两?”苏清颜放下茶盏,声音陡然拔高,“我看过御膳房的旧账,以前每月采买号称三千两,实际用到食材上的不足一千五,剩下的去哪了?刘大人心里没数吗?” 刘启元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没想到苏清颜竟查了旧账。他强装镇定:“主子可不能凭空污蔑!旧账都是经内务府和户部核验过的,绝无问题。” “有没有问题,查一查就知道了。”苏清颜起身,目光扫过刘启元慌乱的眼,“今日我把话放在这,三日内,东膳房的食材必须到位,若是误了皇嗣的膳食,这个罪责,刘大人和内务府担得起,包衣世家也担不起。” 说完,她转身就走,留下刘启元站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容嬷嬷跟在苏清颜身后,小声道:“主子,您这么逼他,怕是会引来更多麻烦。包衣世家在朝中根基深,刘启元的姐夫还是兵部的侍郎。” “麻烦早晚会来。”苏清颜坐进轿辇,看着窗外掠过的宫墙,“他们现在拖延,是想逼我妥协;若是我退了一步,往后双膳制就成了摆设,皇嗣的安危还是没保障。这一步,必须硬闯。” 轿辇行至半路,李德全突然追了上来,隔着轿帘道:“苏皇贵妃,皇上让奴才给您带句话——内务府那边,您尽管查,有事他担着。” 苏清颜心中一暖,康熙的这句话,像是给她添了把底气。她掀开轿帘,对李德全道:“替我谢过皇上,臣妃定不辱使命。” 李德全笑着点头,看着轿辇远去,转身回了养心殿。殿内,康熙正看着手中的奏折,见他回来,问道:“她反应如何?” “皇贵妃娘娘很坚定,还查了御膳房的旧账,把刘启元气得不轻。”李德全回话,“只是包衣世家那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今日早朝,刘启元的姐夫张侍郎还暗戳戳地说‘后宫不宜干政’,指桑骂槐呢。” 康熙放下奏折,指尖在案上敲了敲:“朕倒要看看,他们能闹到哪去。清颜要推双膳制,护的是朕的孩子,谁要是敢拦,就是跟朕作对。”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2章 包衣发难,谣言四起 刘启元没等到三日出食材,却等来了包衣世家的“援兵”。第二日清晨,十多位身着补服的官员堵在内务府门口,为首的是包衣正白旗的都统那尔苏,他是康熙的表亲,在朝中颇有分量。 “刘大人,你就是太好说话了!”那尔苏拍着桌子,震得茶杯里的茶水溅出来,“一个后宫贵妃,也敢管内务府的事?双膳制断的是咱们包衣的活路,你还跟她客气什么?” 刘启元苦着脸:“那都统,不是奴才客气,是皇上站在她那边啊!昨日她还拿旧账说事,显然是有备而来。” “旧账?”那尔苏冷笑一声,“咱们包衣跟着皇上打天下,吃点用点怎么了?她一个汉人贵妃,懂什么祖宗规矩?明日早朝,我就参她一本,说她‘越权干政,浪费国帑’!” 这话像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满屋子官员的怒火。有人说要联合满族大臣弹劾苏清颜,有人说要散布谣言,说双膳制是为了安插汉人亲信,还有人提议故意给西膳房送不新鲜的食材,让皇嗣吃坏肚子,好让苏清颜的双膳制“自砸招牌”。 “不可!”刘启元连忙拦住,“皇嗣要是出事,皇上能扒了咱们的皮!咱们只能从‘规矩’和‘银子’上做文章,不能碰皇嗣的安危。” 那尔苏想了想,点头道:“你说得对。明日早朝,我就说双膳制每月多花三千两,一年就是三万六,国库本就紧张,不该在后宫铺张。再让张侍郎从兵部那边附和,说边境还等着银子买粮草,后宫却在浪费,看皇上怎么选!” 商议定了,谣言当晚就传遍了京城。有人说苏清颜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故意搞出双膳制,让宫人累死累活;还有人说她偷偷把东膳房的食材运给了娘家,中饱私囊。连后宫里也有了风声,低位份的妃嫔又开始私下议论,说苏清颜“刚愎自用”,早晚要出事。 苏清颜是在给三阿哥送补汤时听到的。阿哥所的小宫女们凑在廊下,声音不大却句句扎心,容嬷嬷要上前呵斥,却被苏清颜拦住了。她看着三阿哥喝着西膳房做的莲子羹,小脸上恢复了往日的红润,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嬷嬷,去把太医院的院判请来,再让人把近一个月各宫皇子皇女的身体记录都取来。”苏清颜轻轻摸了摸三阿哥的头,孩子眨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皇贵妃娘娘,这个羹羹比以前的甜。” 苏清颜笑了笑,眼底却藏着坚定。谣言再多,也抵不过事实;反对者再闹,也拦不住她护皇嗣的决心。 太医院院判很快来了,手里拿着厚厚的脉案。苏清颜翻看着,指尖在一行行字上划过:“三阿哥之前因杏仁粉过敏,食欲不振,双膳制推行后,西膳房每日换着花样做易消化的膳食,如今脾胃已恢复;五阿哥之前总闹肚子,查出来是御膳房的厨具没洗干净,双膳制后东西两膳房互相检查,再没出过问题;还有七公主,之前总咳嗽,现在也少了……” “院判,这些能写成折子吗?”苏清颜抬头,“要写得详细,把双膳制推行前后的变化说清楚,尤其是皇嗣的身体状况。” 院判点头:“奴才明白,这不仅是脉案,更是双膳制护佑皇嗣的证据。” 苏清颜又让人把内务府近三年的食材采买账册搬来,在理政处翻了整整一夜。容嬷嬷端来的参茶凉了又热,她却浑然不觉,直到天快亮时,才在账册里找出了关键——每年冬天,内务府都会以“御膳房修缮”的名义支走五千两银子,可御膳房的灶台三年没换过;还有食材采买的价格,比宫外贵了三倍,显然是有人从中克扣。 “嬷嬷,你看这里。”苏清颜指着账册上的墨迹,“这笔银子的审批人,是刘启元;还有这笔,签字的是那尔苏的儿子。” 容嬷嬷看得目瞪口呆:“这些人胆子也太大了,竟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贪!” “他们不是胆子大,是觉得包衣的身份能护着他们。”苏清颜合上账册,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明日早朝,这些就是我最好的‘武器’。只是,光有证据还不够,我需要有人在朝堂上帮我说话。” 她想起了太子师王掞——王掞是出了名的“国本派”,最看重皇子的安危,之前三阿哥奶娘中毒,他还专门上折子请皇上严查。若是能说动他,朝堂上就能多一股重要的力量。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3章 拜访太子师,联盟初成 王掞的府邸在京城的东城区,青瓦白墙,门口只挂着一块简单的“太子师府”匾额,比起其他官员的府邸,显得格外朴素。苏清颜换了一身素色的常服,带着容嬷嬷和一个小太监,拎着两盒太医院特制的滋补膏,悄悄出了宫。 门房通报后,王掞很快亲自迎了出来。他年过六十,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见到苏清颜,躬身行礼:“臣王掞,参见苏皇贵妃。” “王大人不必多礼。”苏清颜扶起他,“今日叨扰,是有要事想跟大人商议,还望大人莫怪。” 王掞引着苏清颜进了书房,书房里堆满了书,案上还摊着太子的功课。“主子请坐,臣这就去沏茶。”王掞的动作很利落,显然是不习惯让旁人伺候。 苏清颜看着案上的功课,太子的字迹工整,却带着一丝稚嫩。她想起太子今年才八岁,正是需要悉心呵护的时候,心中的决心更甚:“王大人,臣妃今日来,是为双膳制的事。” 王掞端着茶回来,闻言停下脚步:“臣听说了,内务府和包衣那边闹得厉害,还在朝堂上参了主子一本?” “大人消息灵通。”苏清颜接过茶,开门见山,“双膳制推行,是为了护皇嗣安全。之前三阿哥奶娘中毒,五阿哥食物过敏,都是因为御膳房管理松散,有人从中作祟。可内务府和包衣却觉得,双膳制断了他们的财路,不仅拖延食材供应,还散布谣言,说臣妃‘浪费国帑’。” 她从袖中拿出脉案和账册,递给王掞:“这是太医院的脉案,上面写着双膳制推行后,各宫皇子皇女的身体状况都好了很多;这是内务府的账册,上面有他们贪污的证据——每年克扣的银子,足够推行双膳制两年。” 王掞接过,仔细翻看着,眉头越皱越紧。看到三阿哥奶娘中毒的细节时,他的手猛地一颤;看到账册上的贪污记录时,他气得一拍桌子:“岂有此理!这些人竟敢拿皇嗣的安危当儿戏,还敢贪墨国库银子!简直是天理难容!” “大人息怒。”苏清颜轻声道,“臣妃知道大人是国本派,最看重皇子的安危。如今朝堂上,包衣和内务府的人联合起来反对双膳制,臣妃势单力薄,想请大人在朝堂上帮臣妃说句话——不为臣妃,只为宫里的皇子皇女,为大清的国本。” 王掞放下账册,目光坚定地看着苏清颜:“主子放心,这事臣管定了!皇嗣安危,是国本所系,谁要是敢拦着,就是跟大清作对!明日早朝,臣定会上折子,揭穿内务府的阴谋,支持双膳制!” 苏清颜心中一暖,起身行礼:“多谢大人!有大人相助,臣妃就有底气了。” “主子不必多礼。”王掞扶起她,“臣是太子师,护着太子和其他皇子,本就是臣的职责。只是,光有臣还不够——包衣和内务府在朝中势力不小,满族大臣大多会站在他们那边,咱们还需要汉臣的支持。” “汉臣?”苏清颜眼前一亮,“大人是说御史台的汉臣?” “正是。”王掞点头,“御史台的李御史、张御史都是刚正不阿的汉臣,最恨贪污舞弊。他们之前就参过内务府,只是被皇上压了下去。若是主子能联合他们,让他们在朝堂上弹劾内务府的贪污行为,再加上臣的折子,皇上定会重视。” 苏清颜立刻道:“那臣妃今日就去拜访李御史和张御史。” “主子不必亲自去。”王掞拦住她,“御史台人多眼杂,主子去了容易引人非议。臣替主子跑一趟,把证据给他们看,他们定会愿意出面。” 苏清颜感激地看着王掞:“多谢大人周全。” 离开王府时,天已经亮了。苏清颜坐在轿辇里,看着窗外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块。有了王掞和御史台的支持,朝堂上的博弈,她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 回到长春宫,容嬷嬷笑着说:“主子,您这一趟没白去,王大人可是朝中的‘硬骨头’,有他帮着,那些包衣官员肯定讨不到好。” 苏清颜点点头,却没放松警惕:“那尔苏和刘启元不会轻易认输,明日早朝,定会有一场硬仗要打。咱们得把证据准备得再充分些,不能给他们留下任何狡辩的余地。” 她让人把账册里的贪污记录整理出来,一一标注好时间、金额和审批人,又让太医院院判在脉案上盖了公章,确保每一份证据都真实有效。做完这些,她才靠在椅上,喝了一口温好的参茶——明日的朝堂,她必须赢。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4章 御史弹劾,朝堂初交锋 早朝的钟声在紫禁城上空回荡时,太和殿内已站满了文武百官。康熙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下,最后落在了那尔苏和刘启元身上——两人今日穿得格外正式,显然是准备发难。 果然,钟声刚落,那尔苏就出列,双手举着奏折:“皇上,臣有本要奏!苏皇贵妃推行双膳制,每月多耗银子三千两,一年就是三万六,如今边境粮草紧缺,国库空虚,臣请皇上罢免双膳制,节省开支!” 刘启元立刻跟上:“皇上,那都统说得是!双膳制不仅浪费银子,还打乱了内务府的运作,御膳房的宫人怨声载道,臣请皇上三思!” 满族大臣们纷纷附和,有的说“后宫不该干政”,有的说“双膳制违背祖制”,太和殿内瞬间一片嘈杂。康熙皱着眉,却没说话,目光转向了汉臣的队列。 就在这时,御史李之芳出列,手中也举着奏折:“皇上,臣有本奏!臣要弹劾内务府副总管刘启元,贪墨御膳房食材采买银子,三年共计五万两!还有包衣都统那尔苏之子,利用职务之便,克扣宫人月例,臣这里有账册为证!” 张御史立刻跟上:“皇上,臣也有本奏!双膳制推行后,各宫皇子皇女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太医院有脉案可查。三阿哥之前因杏仁粉过敏险些出事,五阿哥因厨具不洁闹肚子,这些都是御膳房管理松散所致!刘启元和那尔苏为了一己私利,反对双膳制,是置皇嗣安危于不顾!” 汉臣们纷纷响应,有的拿出内务府贪污的证据,有的念着太医院的脉案,太和殿内的风向瞬间变了。那尔苏脸色铁青,指着李之芳骂道:“你胡说!那些账册是伪造的!你一个汉臣,敢污蔑我们包衣!” “是不是伪造的,皇上一查便知!”李之芳毫不畏惧,“臣这里有内务府的原始账册,上面有刘启元的亲笔签字,还有采买商的供词,皇上若是不信,可传采买商来对质!” 刘启元的腿开始发抖,他没想到御史台竟连采买商都找到了。康熙看着殿下的争论,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过了许久,才开口道:“刘启元,李御史说的是真的吗?” 刘启元“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皇上,臣冤枉!那些账册是被人篡改的,臣绝没有贪墨!” “冤枉?”王掞出列,手中拿着太子的功课,“皇上,太子近日在学《资治通鉴》,里面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如今内务府和包衣贪墨国库,置皇嗣安危于不顾,若是任由他们胡来,恐失民心啊!双膳制护的是皇嗣,查的是贪污,臣请皇上支持双膳制,严惩贪墨之徒!” 康熙的目光沉了沉,他看向李德全:“去,把内务府的账册和太医院的脉案取来,朕要亲自看。” 李德全很快就回来了,手里捧着厚厚的账册和脉案。康熙翻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账册上的贪污记录清清楚楚,刘启元和那尔苏之子的签字赫然在目;脉案上,三阿哥中毒后的脉相虚弱,推行双膳制后才逐渐恢复,这些都是他最疼爱的孙子,怎能不心疼? “刘启元,那尔苏。”康熙的声音冷得像冰,“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那尔苏还想狡辩,却被刘启元拉住了。刘启元知道,证据确凿,再狡辩只会罪加一等,他趴在地上,声音颤抖:“皇上,臣……臣知罪,求皇上饶命!” 那尔苏看着刘启元认罪,气得浑身发抖,却也不敢再说话——他知道,康熙最恨欺骗,若是再嘴硬,怕是连包衣世家都要受到牵连。 康熙看着他们,沉默了许久,才道:“刘启元贪墨国库,革去内务府副总管之职,打入天牢,择日审讯;那尔苏之子克扣宫人月例,杖责三十,流放宁古塔;那尔苏身为都统,知情不报,罚俸一年,回家反省!” “谢皇上饶命!”刘启元和那尔苏连忙磕头,被侍卫拖了下去。 满族大臣们见康熙动了真格,再也不敢多言。康熙又看向李之芳和王掞:“你们说得对,皇嗣安危是国本,双膳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下的百官,最终道:“双膳制暂不推行,先……” 苏清颜在屏风后听着,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康熙在权衡——一边是皇嗣安危,一边是满族勋贵的情绪,他不想因为双膳制得罪太多人。 就在这时,王掞再次出列:“皇上!臣请皇上三思!若是罢免双膳制,御膳房的隐患依旧存在,下次再有人对皇嗣下手,臣怕……” 康熙的脸色变了变,他想起了三阿哥奶娘中毒时的情景,想起了苏清颜在天牢里坚持的模样,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他深吸一口气,道:“罢了!为保万全,双膳制试行三个月!这三个月里,内务府必须全力配合,若是再敢拖延或贪墨,严惩不贷!” 太和殿内一片寂静,随后响起了整齐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屏风后的苏清颜,终于松了口气,指尖的冷汗浸湿了帕子——这场朝堂博弈,她赢了第一步。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5章 试行风波,食材风波再起 双膳制试行的第一个月,就出了岔子。西膳房给七公主做的冰糖雪梨羹里,竟捞出了一根带刺的鱼骨。七公主才五岁,吃的时候被刺卡了喉咙,虽及时取出,却吓得三天不敢吃饭。 苏清颜赶到公主府时,七公主正窝在惠妃怀里哭,小脸惨白。惠妃见了她,语气带着埋怨:“皇贵妃妹妹,这就是你推行的双膳制?连根鱼刺都挑不干净,要是伤了公主,你担得起责任吗?” 苏清颜心中一紧,连忙查看七公主的喉咙,见只是有些红肿,才松了口气:“姐姐放心,我定会查清楚,给公主一个交代。” 她立刻让人把西膳房的厨师和管事叫来。西膳房的王厨师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主子,奴才冤枉啊!做冰糖雪梨羹用的是梨和冰糖,根本没用到鱼,怎么会有鱼刺?” “没用到鱼?”苏清颜看向管事,“西膳房今日做了鱼吗?食材是从哪来的?” 管事忙回道:“回主子,今日做了清蒸鱼,是给三阿哥的。食材是内务府送来的,跟雪梨是分开放的,绝不可能混在一起。” 苏清颜皱着眉,让人去西膳房查看。侍卫很快回来,禀报说西膳房的食材架上,装雪梨的篮子旁边,确实放着装鱼的盘子,盘子里还有残留的鱼刺。 “是谁把鱼盘放在雪梨篮旁边的?”苏清颜的声音冷了下来。管事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西膳房的食材摆放有规定,荤菜和素菜必须分开,显然是有人故意放错了。 苏清颜心中了然,这是有人在暗中破坏双膳制。她让人把西膳房的所有人都集中起来,一个个盘问,终于有个小太监招了——是内务府的小禄子(并非之前投毒的小禄子,只是同名)让他把鱼盘挪过去的,说“只是放放,不碍事”。 “小禄子?”苏清颜的眼神一沉,“他是刘启元的人?” 管事点头:“是……刘启元被打入天牢后,他就被调到了内务府的食材库,负责给西膳房送食材。” 苏清颜立刻让人去抓小禄子,可小禄子早已没了踪影——显然是提前跑了。容嬷嬷看着苏清颜,担忧地说:“主子,这肯定是刘启元的余党干的,他们不想让双膳制顺利试行。” “我知道。”苏清颜抚摸着七公主的头,孩子还在小声哭,她心中又疼又怒,“他们不敢明着反对,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拿皇嗣的安危当赌注。” 惠妃看着苏清颜的模样,语气软了下来:“妹妹,我知道你不容易。只是这双膳制,确实得管得再严些,不能再出这样的事了。” “姐姐放心,我已经有主意了。”苏清颜起身,“今日起,东西两膳房的食材,必须由御前侍卫和内务府的监管人员共同验收,验收后贴上封条,谁也不准私自挪动。食材摆放也要有专人看管,每日记录,若是再出问题,管事和监管人员一起受罚。” 她立刻让人拟定新规,张贴在东西两膳房和内务府的食材库。同时,让人加强对刘启元余党的追查,凡是跟刘启元有牵连的人,一律调离关键岗位。 可风波并未就此平息。三日后,东膳房的面粉里被查出了沙子,蒸出来的馒头硌得太子牙酸;又过了两日,西膳房的鸡蛋里竟有一半是坏的。虽然都及时发现,没让皇嗣吃到,但宫人们的议论又多了起来,说“双膳制就是个笑话”,“还不如以前的御膳房”。 苏清颜焦头烂额,每日都要去两膳房巡查,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容嬷嬷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脸,心疼地说:“主子,您歇会儿吧,这么熬下去,身体会垮的。” “我不能歇。”苏清颜揉了揉太阳穴,“若是我歇了,那些人就更肆无忌惮了。双膳制是我提出来的,我必须守住它,不然怎么对得起皇上的信任,怎么对得起宫里的孩子?” 就在这时,李德全来了,带来了康熙的口谕:“皇上说,让主子别太劳累,他已经让人去查内务府的食材库了,定会找出幕后黑手。还说,若是需要人手,随时跟他说。” 苏清颜心中一暖,康熙的支持,是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她对李德全道:“请李公公回禀皇上,臣妃定不负所望,让双膳制顺利推行下去。” 李德全走后,苏清颜看着桌上的新规,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她要让两膳房互相“找茬”。若是东膳房发现西膳房的食材有问题,西膳房的监管人员受罚,东膳房的人有赏;反之亦然。这样一来,两膳房不仅会互相监督,还会主动排查问题,比她一个人盯着有效多了。 她立刻修改新规,加入了“互相举报奖惩制”。果然,新规推行后,两膳房的人都变得积极起来,东膳房的厨师发现西膳房的蔬菜不新鲜,立刻上报;西膳房的监管人员发现东膳房的厨具没洗干净,也马上指出。食材里的沙子、坏鸡蛋的问题,很快就绝迹了。 苏清颜终于松了口气,可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刘启元的余党还没抓完,包衣世家也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两个月,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6章 包衣反扑,祖制施压 平静的日子只过了半个月,包衣世家就再次发难了。这次,他们找的借口是“祖制”。 那尔苏在家反省了一个月,虽没官复原职,却依旧能联系包衣世家的人。他联合了十位满族老臣,捧着《大清会典》跪在养心殿外,要求康熙“废除双膳制,遵守祖制”。 “皇上!”那尔苏跪在地上,声音嘶哑,“我大清自入关以来,御膳房就由包衣掌管,这是祖制!苏皇贵妃推行双膳制,拆分御膳房,是对祖制的亵渎!臣等请皇上罢免双膳制,恢复旧制!” 十位老臣也跟着高呼:“请皇上遵守祖制!罢免双膳制!” 养心殿外的动静很快传遍了后宫和朝堂。苏清颜正在东膳房查看食材,听到消息后,立刻往养心殿赶。她知道,“祖制”是满族大臣最看重的,若是康熙真的被说动,双膳制就彻底完了。 赶到养心殿时,康熙正站在殿门口,看着跪在地上的那尔苏等人,脸色阴沉。那尔苏见苏清颜来了,立刻指着她骂道:“都是你这个女人!蛊惑皇上违背祖制,扰乱后宫,你就是祸水!” 苏清颜停下脚步,神色平静地看着那尔苏:“那都统,说话要讲证据。双膳制是为了护皇嗣安全,皇上批准试行,怎么就成了违背祖制?难道祖制里,有‘允许御膳房贪污、让皇嗣吃有毒食物’的规定吗?” 那尔苏被问得哑口无言,涨红了脸:“你……你强词夺理!祖制就是祖制,不能改!”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苏清颜上前一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康熙,“皇上,太祖皇帝定下祖制,是为了让大清长治久安;太宗皇帝修改祖制,是为了适应天下大势。如今御膳房出了这么多问题,若是守着旧制不放,皇嗣安危难保,大清的根基也会动摇。双膳制虽不是祖制,却能护皇嗣、防贪污,这难道不是对大清有利吗?” 十位老臣立刻反驳:“你一个后宫贵妃,懂什么祖制!大清的事,轮不到你插嘴!” “我是不懂祖制,但我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苏清颜毫不畏惧,“皇嗣是社稷的根本,若是皇嗣出了问题,社稷就会动荡,到时候就算守着祖制,又有什么用?之前三阿哥奶娘中毒,五阿哥过敏,难道各位大人都忘了吗?那些事,就是因为守着旧制,才发生的!” 康熙看着苏清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知道苏清颜说得对,祖制不能成为阻碍大清发展的绊脚石,更不能成为保护贪污的挡箭牌。他走上前,扶起那尔苏:“那都统,起来吧。祖制要守,但也要与时俱进。双膳制试行三个月,若是三个月后真的不行,再废除也不迟。” 那尔苏还想再说,却被康熙的眼神制止了。康熙的目光扫过十位老臣:“各位都是大清的老臣,应该以社稷为重,以皇嗣为重。若是再有人拿祖制说事,阻碍双膳制试行,休怪朕不讲情面!” 老臣们不敢再说话,纷纷起身,躬身行礼:“臣遵旨。” 那尔苏看着康熙的背影,眼中满是不甘,却也只能跟着退下。苏清颜看着他们离开,心中松了口气,对康熙躬身行礼:“谢皇上信任。” 康熙看着她,语气柔和了些:“你做得很好。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为皇上分忧,为皇嗣安危,臣妃不辛苦。”苏清颜抬头,眼中带着一丝坚定,“臣妃定会让双膳制顺利试行,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康熙点点头,转身回了养心殿。李德全跟在后面,小声道:“皇上,那尔苏和那些老臣怕是不会善罢甘休,要不要派人盯着他们?” “不用。”康熙坐在龙椅上,拿起苏清颜送来的双膳制试行报告,“让他们闹,闹得越大,越能看出谁是真心为大清,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清颜能应对,朕相信她。” 苏清颜回到长春宫,容嬷嬷笑着说:“主子,您今日可真威风,几句话就把那些老臣怼得说不出话来。” “不是我威风,是皇上站在我这边。”苏清颜坐下,喝了口温茶,“只是,那尔苏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的一个月,怕是还有得闹。我们得更小心,不能给他们留下任何把柄。” 她让人加强对两膳房的监管,同时让人收集包衣世家的罪证——之前刘启元的贪污案,肯定牵扯到不少包衣官员,若是能找出更多证据,就能彻底打垮他们的反扑。 果然,三日后,苏清颜的人就查到了线索——那尔苏的弟弟在负责皇陵修缮时,贪墨了两万两银子,还偷工减料,导致皇陵的墙体出现了裂缝。苏清颜立刻把证据交给了康熙,康熙大怒,下令彻查,那尔苏的弟弟很快就被抓了起来,那尔苏也被牵连,罚俸三年,彻底失去了在朝中的话语权。 包衣世家的反扑,终于暂时平息了。双膳制试行的第二个月,再没出过大的风波,东西两膳房的运作越来越顺畅,皇嗣的身体也越来越好,连之前反对双膳制的低位份妃嫔,也开始称赞双膳制的好处。 苏清颜站在长春宫的露台上,看着远处的宫墙,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个月,双膳制就能正式推行,到时候,后宫的膳食安全,就能真正得到保障。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7章 康熙暗访,双膳显成效 双膳制试行满两个月的那天,康熙突然决定“微服私访”御膳房。他换了一身蓝色的常服,只带了李德全和两个贴身侍卫,悄悄来到了东膳房。 此时正是午时,东膳房里热气腾腾,厨师们正忙着给各宫送午膳。康熙走进来,没人认出他——大家都忙着干活,只当他是内务府的巡查人员。 他走到灶台边,看着厨师们做的红烧肉,色泽红亮,香气扑鼻。“这肉是给哪位主子的?”康熙问道,一个年轻的厨师回道:“回大人,是给太子殿下的。太子殿下最近爱吃红烧肉,我们每天都做,还得让西膳房也做一份预备着,要是我们的不合口味,就用西膳房的。” 康熙点点头,又走到食材架前,看着摆放整齐的食材——青菜绿油油的,鸡蛋个个饱满,面粉装在密封的陶罐里,旁边还贴着标签,写着“采购日期:十月十二日,验收人:张侍卫、李监管”。 “这些食材,每天都要验收吗?”康熙问道,监管人员连忙上前:“回大人,是的。每天早上,御前侍卫和我们一起验收,合格了才能入库,还得签字记录,要是出了问题,我们都要受罚。” 康熙又去了西膳房,情况和东膳房差不多。西膳房的厨师正在给七公主做南瓜粥,粥熬得软糯香甜,还特意把南瓜籽都挑了出来。“七公主怕呛着,我们每次做粥都要挑籽,还得让试吃的嬷嬷先尝,没问题了才敢送过去。”厨师笑着说。 康熙看着试吃房里,几个嬷嬷正坐在桌前,品尝着给各宫皇嗣做的膳食,旁边还放着纸笔,记录着“口味:甜淡适中,有无异物:无,是否合格:合格”。 他满意地点点头,又去了阿哥所和公主府。三阿哥正在吃西膳房做的虾仁蒸蛋,小脸上满是笑意;七公主喝着南瓜粥,还主动给惠妃喂了一口;太子则在吃红烧肉,吃得津津有味。 “皇阿玛!”太子最先认出康熙,放下筷子就跑了过来。康熙抱起他,笑着问:“太子,今日的红烧肉好吃吗?” “好吃!比以前的还好吃!”太子搂着康熙的脖子,“皇阿玛,现在的膳房好厉害,每天都有新花样,还不会吃坏肚子。” 康熙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模样,心中暖暖的。他又去了内务府,查看双膳制的账目——每月的开支确实比以前多了一千两,但比之前内务府报的“三千两”少了两千两,而且账目清晰,每一笔开支都有记录,没有任何贪污的痕迹。 回到养心殿,康熙把苏清颜召来,笑着说:“清颜,朕今日去了御膳房和阿哥所,看到了双膳制的成效。孩子们吃得开心,食材安全,账目清晰,你做得很好。” 苏清颜躬身行礼:“谢皇上夸奖,这都是臣妃应该做的。” “你不仅做得好,还做得很周全。”康熙拿出账目,“以前内务府报的是每月三千两,实际只用一千五,还都是些不新鲜的食材。现在每月两千两,用的都是好食材,还没有贪污,这才是真正的节省。” 苏清颜心中一喜:“皇上认可双膳制了?” “认可。”康熙点头,眼中带着赞许,“只是,还有一个月才满试行期,不能掉以轻心。那些包衣和内务府的人,说不定还在等着看你的笑话。” “臣妃明白。”苏清颜坚定地说,“臣妃会继续盯着,确保最后一个月也不出任何问题。” 康熙看着她,忽然道:“清颜,你有没有想过,双膳制推行后,让内务府也实行这种‘双轨监督’?内务府的贪污太严重了,若是能像双膳制一样,互相监督,互相制衡,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苏清颜眼前一亮:“皇上说得是!内务府掌管着后宫的开支、采买、修缮,若是能拆分内务府,设立两个独立的部门,互相监督,就能防止贪污舞弊。” “你有这个想法就好。”康熙笑着说,“等双膳制正式推行后,你就着手准备内务府的改革方案。朕相信你,能把这事做好。” 苏清颜心中感激,躬身道:“臣妃定不负皇上所托。” 离开养心殿时,苏清颜的脚步格外轻快。康熙的认可,不仅是对双膳制的肯定,更是对她的信任。她知道,只要坚持下去,不仅能护好皇嗣,还能为大清做更多的事。 回到长春宫,容嬷嬷看着她开心的模样,问道:“主子,皇上是不是认可双膳制了?” “是。”苏清颜笑着点头,“皇上还让我准备内务府的改革方案,等双膳制正式推行后,就改革内务府。” 容嬷嬷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主子的努力终于有回报了!” 苏清颜却没放松:“还有一个月,我们得更加小心。那些人肯定还会找机会破坏,我们不能给他们任何机会。” 她立刻让人加强对两膳房和内务府的监管,同时让人收集更多内务府贪污的证据,为后续的改革做准备。她知道,这场博弈还没结束,但她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8章 最后阻碍,余党作乱 双膳制试行的最后一个月,平静得有些反常。包衣世家的人没再闹事,内务府也乖乖配合,东西两膳房的运作越来越顺畅,连之前的小麻烦都没再出现。 苏清颜却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越是平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她让人加强对刘启元余党的追查,果然,查到了一个重要线索——刘启元在天牢里,还在通过亲信联系外面的人,想要在双膳制试行期满前,搞一场大的“事故”,让康熙彻底废除双膳制。 “主子,刘启元的亲信是内务府的赵总管,他负责给两膳房送燃料,最近买了一批‘特殊’的木炭,说是更耐烧,其实里面混了硫磺。”侍卫低声禀报,“若是用这种木炭做饭,会产生有毒的气体,长期吸入会损伤心肺,若是浓度高,还会让人中毒。” 苏清颜的脸色瞬间变了:“赵总管现在在哪?这批木炭送出去了吗?” “赵总管还在食材库,这批木炭刚送到,还没来得及送进两膳房。”侍卫回道。 “立刻去把赵总管抓起来,还有这批木炭,全部封存,送去太医院检验!”苏清颜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再去两膳房,检查之前的木炭,看看有没有被调换过!” 侍卫们立刻行动起来。苏清颜坐在理政处,手指紧紧攥着双鱼佩,心中又怒又怕——刘启元为了破坏双膳制,竟然不惜用有毒的木炭,想要毒害整个后宫的人,简直是丧心病狂! 容嬷嬷看着她,担忧地说:“主子,您别担心,侍卫们已经去了,定会没事的。” “希望如此。”苏清颜深吸一口气,“若是这批木炭真的送进了两膳房,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双膳制会被废除,我还会连累皇上和宫里的所有人。” 半个时辰后,侍卫回来了,带来了好消息:“主子,赵总管已经被抓了,他招了,是刘启元让他这么做的,还说事成之后,会保他出狱。这批木炭还没送进两膳房,之前的木炭也没问题。太医院的院判检验过了,这批木炭里的硫磺含量很高,若是用来做饭,不出三日,就会有人中毒。” 苏清颜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她立刻让人把赵总管押到天牢,和刘启元一起审讯,同时让人把检验报告和供词送到康熙面前。 康熙看了报告后,气得拍了桌子:“刘启元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在宫里用有毒的木炭,想要毒害朕和后宫众人!李德全,传朕的旨,刘启元、赵总管斩立决,所有参与此事的人,一律流放!” “是!”李德全立刻去传旨。 康熙看着苏清颜,语气带着歉意:“清颜,让你受委屈了。若不是你警惕,这次怕是要出大事。” “皇上不必自责,这是臣妃应该做的。”苏清颜躬身道,“只是,刘启元的余党还有很多,若是不彻底清除,以后还会出事。” “你说得对。”康熙点头,“朕会让人彻查内务府和包衣世家,凡是跟刘启元有牵连的人,一律革职查办,绝不姑息。” 很快,康熙的旨意传遍了京城。刘启元和赵总管被斩立决,三十多个参与此事的包衣官员被流放,内务府也进行了大清洗,换上了一批正直的官员。包衣世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再也无力反对双膳制。 双膳制试行期满的那天,康熙在太和殿召开了朝会。他看着百官,声音洪亮:“双膳制试行三个月,成效显着——皇嗣安危得到保障,御膳房贪污杜绝,开支清晰透明。朕决定,双膳制正式推行,永久不变!” 太和殿内响起了整齐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苏清颜站在屏风后,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泪水——三个月的博弈,无数的困难,终于换来了胜利。 康熙又道:“苏皇贵妃推行双膳制,护皇嗣,防贪污,功不可没。朕封苏皇贵妃为‘皇贵妃加封号敏惠’,赏赐黄金百两,绸缎千匹!” 苏清颜躬身行礼:“谢皇上恩典!臣妃定不负皇上信任,继续护好后宫安稳,为大清效力!” 朝会结束后,百官纷纷向苏清颜道贺。宜妃和惠妃也赶来,笑着说:“妹妹,恭喜你!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双膳制终于正式推行了。” 苏清颜笑着点头,心中却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内务府的改革还在等着她,后宫的安稳还需要她守护,未来的道路,依旧任重道远。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9章 双膳定局,内务府改革启 双膳制正式推行的次月,苏清颜就向康熙递上了内务府改革的奏折。奏折里,她提议将内务府拆分为“采买司”和“监管司”——采买司负责后宫的食材、绸缎、药材等采买,监管司负责监督采买司的账目、验收采买的物品,两个司独立运作,互相监督,就像双膳制一样。 康熙看了奏折后,立刻召苏清颜进宫商议。“你的想法很好,和朕之前想的不谋而合。”康熙指着奏折上的内容,“只是,内务府和御膳房不同,它掌管着后宫的所有开支,牵扯的利益更多,改革起来难度更大。” “臣妃明白。”苏清颜点头,“所以臣妃提议,先从采买司和监管司的人员选拔开始——采买司的官员,从内务府的老臣中挑选正直、有经验的;监管司的官员,从御史台和御前侍卫中挑选,确保他们不与采买司有利益牵连。” 康熙赞同道:“这个主意好。御史台的人刚正不阿,御前侍卫忠于朕,让他们来做监管,朕放心。” “还有账目。”苏清颜继续说道,“采买司的每一笔开支,都要记录清楚,包括采买的物品、数量、价格、供应商,每月上报给监管司,监管司核对无误后,再上报给皇上和臣妃。若是发现账目有问题,监管司有权暂停采买司的工作,进行调查。” 康熙看着苏清颜,眼中满是赞许:“你考虑得很周全。这样一来,采买司和监管司互相制衡,就能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舞弊。朕准了你的奏折,从明日起,就着手准备内务府的改革。” 苏清颜躬身行礼:“谢皇上信任。” 内务府改革的消息传出后,朝堂上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包衣世家的残余势力虽然不敢明着反对,但还是暗中散布谣言,说“改革会打乱内务府的运作”,“会让后宫的采买变得混乱”。 苏清颜早有准备,她让人把双膳制的成效写成告示,张贴在紫禁城和内务府门口——上面写着双膳制推行后,皇嗣身体好转、御膳房账目清晰、开支节省等,用事实反驳谣言。同时,她让人邀请御史台的李御史和张御史,一起参与内务府改革的筹备工作,让他们监督整个过程,确保公平公正。 采买司和监管司的人员选拔,苏清颜亲自把关。采买司的司长,她选了内务府的老臣周大人——周大人在内务府任职三十年,正直无私,从不参与贪污,之前还曾反对过刘启元的做法;监管司的司长,她选了御史台的李御史,李御史刚正不阿,之前弹劾过不少贪污官员,深得康熙信任。 人员确定后,苏清颜又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采买司的采买价格,必须参照宫外的市场价,不能高于市场价的一成;供应商的选择,必须通过公开招标,不能私下指定;监管司每月要进行一次全面核查,每季度要向康熙和苏清颜汇报一次工作。 改革推行的第一个月,就取得了显着成效。采买司采购的绸缎,价格比以前低了两成,质量却更好;药材的采购,都是从太医院指定的药铺购买,没有了以次充好的情况;账目也清晰透明,每一笔开支都有记录,监管司核查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康熙看着改革后的账目,笑着对苏清颜说:“清颜,你真是朕的得力助手。内务府改革后,每月能节省五千两银子,一年就是六万两,这些银子能给边境的士兵多买不少粮草。” “这都是皇上的功劳。”苏清颜躬身道,“若是没有皇上的支持,臣妃也无法推动改革。” “你就别谦虚了。”康熙笑着说,“朕知道,改革过程中,你受了不少委屈,也得罪了不少人。但你做得对,为了大清,为了后宫,这些都值得。” 苏清颜心中温暖,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内务府改革的成功,不仅解决了贪污问题,还为后宫的安稳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她还要继续完善双膳制和内务府的制度,让后宫真正成为一个安全、安稳的地方。 只是,她也知道,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包衣世家的残余势力还在,他们肯定还会找机会反扑。但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柔弱的贵妃了,她有康熙的支持,有宜妃、惠妃的帮助,还有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她有信心应对任何挑战。 喜欢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请大家收藏:()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