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晚风与旧糖纸》 第115章 织梦盼甜时的暖手作 林小满把浅棕毛线团放在宝宝房间的地毯上时,指尖触到毛线的软意,像握住了一团温暖的云。阳台的矮向日葵终于绽放了第一片花瓣,嫩黄的颜色映着暖光,和地毯上的毛线、摇篮边的稻草绳相映成趣,满是“新生”的温柔。江彻拎着个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毛线针、剪刀,还有妈妈送来的毛线图样:“今天我们给宝宝织个小毛衣,按这个图样织,上面有小小的向日葵花纹,和他的衣服、玩具都能配成一套。” “好啊,”林小满拿起一根毛线针,试着绕了几圈毛线,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给她织毛衣的场景,也是这样暖的阳光,这样满是期待的氛围,“就是我织得不好,你要多教教我,别让宝宝穿到歪歪扭扭的毛衣。”江彻笑着接过她手里的针,耐心地帮她调整姿势:“慢慢来,我们不求织得多完美,只要是我们亲手织的,宝宝穿在身上就会觉得暖,这才是最重要的。” 正说着,林小满妈妈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绕好的浅黄、浅蓝毛线团:“我怕你们的毛线不够,又拿了两团过来,浅黄的织向日葵花瓣,浅蓝的织叶子,这样织出来的花纹更立体,宝宝穿起来也更显活泼。”她坐在地毯上,拿起毛线针演示起来:“先起针,起六十针就够了,宝宝的小毛衣不用太大,织得宽松点,他活动起来方便。” 三人围坐在地毯上织毛衣时,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落在毛线和针上,像镀了层金边。林小满跟着妈妈的步骤,慢慢起针、绕线,偶尔织错了,江彻就耐心地帮她拆了重织,妈妈则在旁边指导她织向日葵花纹:“这里要换浅黄毛线,织两针正针、两针反针,就能织出花瓣的纹路,你看,这样是不是很像阳台的向日葵?” 林小满看着自己织出的半成品,虽然针脚不算整齐,但向日葵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心里满是成就感:“等织好了,我们再在领口缝个小小的稻草球,和宝宝的小帽子配成一套,肯定更可爱。”江彻点头,从口袋里掏出颗透明弹珠,里面裹着根小小的毛线:“这个给宝宝,作为今天织毛衣的纪念,以后他长大了,我们就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和外婆一起给他织毛衣时用的毛线,让他知道我们为他准备了多少爱的手作。” 中午吃午饭时,林小满妈妈从包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装着颗透明弹珠,里面裹着片小小的毛线织成的向日葵花瓣:“这个是我早上练手时织的,你们放进弹珠盒里,以后宝宝看到,就能想起我们一起织毛衣的日子,满是家人的爱。”林小满接过弹珠,对着阳光看,毛线花瓣的纹路清晰可见,忽然觉得,这些小小的手作和弹珠,都是家人爱的见证,藏着最温暖的时光。 下午继续织毛衣时,林小满的肚子忽然轻轻动了一下——宝宝好像在跟着他们的节奏,感受着这份手作的温柔。她赶紧拉着江彻的手放在小腹上:“你看,宝宝在动!他好像知道我们在给她织毛衣,在回应我们呢。”江彻屏住呼吸,感受着那清晰的胎动,眼底泛起温柔的光:“他肯定是个喜欢温暖的小宝贝,以后穿着我们织的毛衣,肯定会觉得很安心。” 傍晚收工时,毛衣的主体已经织好了,只剩下袖子和领口没织完。林小满把半成品轻轻放在宝宝的摇篮里,想象着宝宝穿着它的样子,心里满是期待:“等织好了,我们就给宝宝试穿,拍张照片贴进成长日记里,记录下这个特别的时刻。”妈妈点头,笑着说:“明天我们继续织,争取早点织完,让宝宝出生就能穿上外婆和爸爸妈妈一起织的毛衣。” 回到客厅,林小满翻开“宝宝成长日记”,在新的一页写下:“十一月十六日,和江彻、妈妈一起给宝宝织毛衣,妈妈教我们织向日葵花纹,江彻帮我拆了好几次错针,虽然针脚不算整齐,但满是我们的爱。宝宝今天动得很频繁,好像在期待自己的新毛衣。我们封了颗裹着毛线的弹珠,还有妈妈给的毛线花瓣弹珠,这些都是属于宝宝的‘爱的手作纪念’。”江彻在旁边画了件小小的毛衣,上面织着向日葵,旁边写着:“宝宝,你的毛衣快织好了,我们在等你,等你穿着它,和我们一起在花田边晒太阳、听风铃。” 月光落在宝宝房间的毛衣和弹珠盒上,每颗弹珠都映着暖光,像把一整天的甜都藏在了里面。林小满靠在江彻怀里,看着满是手作温度的房间,心里满是期许——等明年春天,宝宝会穿着他们一起织的毛衣,躺在摇篮里,对着向日葵笑,听着弹珠风铃的声音,在满是爱的手作与时光里,慢慢长大。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6章 成衣盼甜时的暖期许 林小满把最后一针毛线收线时,指尖轻轻拽了拽毛衣领口的稻草球——是昨天特意缝上去的,浅棕的稻草和浅黄的毛线相映,像把花田的温柔都缝进了衣襟。阳台的向日葵已经完全绽放,嫩黄的花盘朝着阳光,和地毯上刚织好的小毛衣放在一起,满是“新生”的暖意。江彻凑过来,小心翼翼地拿起毛衣,对着阳光看:“你看,我们织的向日葵花纹多好看,针脚比刚开始整齐多了,宝宝穿起来肯定很舒服。” “都是你和妈妈教得好,”林小满笑着说,伸手摸了摸毛衣的袖口——特意织得宽松些,方便宝宝活动,“我们给宝宝试试尺寸吧,虽然他还没出生,但比在摇篮里看看,就能想象出他穿着的样子了。”江彻把毛衣轻轻铺在摇篮里的小毯子上,调整好领口和袖口,忽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热:“你看,刚好能铺满小毯子,等宝宝出生,躺在里面,穿着这件毛衣,肯定像个小太阳,暖乎乎的。” 正说着,林小满妈妈拎着个布包走进来,里面装着刚做好的毛线袜和小手套:“我想着毛衣快织好了,就给宝宝织了配套的袜子和手套,都是浅黄的,上面也缝了小小的稻草球,和毛衣凑成一套‘向日葵三件套’,春天出门的时候穿,又暖和又好看。”林小满接过袜子,软乎乎的毛线裹着指尖,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给她织的第一双毛线袜,也是这样的温度,这样的心意。 三人一起把毛衣、袜子、手套摆在摇篮里,像在展示一场小小的“婴儿时装秀”。江彻拿起相机,对着这套“三件套”拍了张特写:“这张要贴进宝宝成长日记里,告诉宝宝,这是爸爸妈妈和外婆一起为他织的‘爱的手作’,以后他长大了,看到这些,就能知道我们有多期待他的到来。”林小满妈妈笑着点头,从布包里掏出颗透明弹珠,里面裹着根小小的毛线袜纤维:“这个给宝宝,作为今天成衣的纪念,和之前的毛线弹珠、花瓣弹珠放在一起,都是他成长的甜印记。” 中午吃饭时,林小满爸爸也来了,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炒的向日葵籽和新熬的南瓜粥:“听说宝宝的毛衣织好了,我特意过来看看,还带了点南瓜粥,你现在怀着宝宝,要多喝点,对宝宝好。”江彻给林小满盛了碗粥,又给爸爸递了颗橘子硬糖:“爸,您尝尝这个,和我们给宝宝织的毛衣颜色很配,都是甜甜的。” 下午整理弹珠盒时,江彻把今天的毛线袜纤维弹珠放进分层盒子里,又在标签上写了“宝宝毛衣成衣纪念”:“以后每个重要的时刻,我们都要给宝宝留一颗弹珠,等他十八岁生日,我们就把这个弹珠盒送给她,让他知道自己是在满是爱的日子里长大的。”林小满靠在他身边,看着满盒的弹珠,忽然觉得肚子里轻轻动了一下——宝宝好像在回应他们的期待,在为自己的新衣服开心。 傍晚,林小满把毛衣、袜子、手套都叠得整整齐齐,放进宝宝的小衣柜里,和之前买的连体衣、外套放在一起。江彻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等宝宝出生,我们就给他穿上这套毛衣,带他去花田拍照,让向日葵也见证他的到来。”林小满点头,心里满是暖意——她知道,这套带着手作温度的毛衣,会像向日葵一样,陪着宝宝慢慢长大,让他永远记得家人的爱与甜。 林小满翻开“宝宝成长日记”,在新的一页写下:“十一月二十三日,和江彻、妈妈一起给宝宝织的毛衣终于完工了,还配了同款的袜子和手套,都是浅黄的,上面缝着稻草球,满是我们的爱。爸爸也来了,带了南瓜粥和向日葵籽,一家人围着宝宝的新衣服,满是期待。我们封了颗裹着毛线袜纤维的弹珠,希望宝宝以后穿着这套衣服,能感受到家人满满的爱,像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阳光,永远满是甜。”江彻在旁边画了套小小的“向日葵三件套”,下面写着:“宝宝,你的新衣服准备好了,我们一家人,都在等你带着甜,来到我们身边。” 月光落在宝宝的小衣柜上,也落在弹珠盒上,每颗弹珠都映着暖光,像把一整天的甜都藏在了里面。林小满靠在江彻怀里,看着满是爱的房间,心里满是期许——等明年春天,宝宝会穿着这套手作毛衣,躺在摇篮里,听着弹珠风铃的声音,看着窗外的向日葵,在满是家人爱的日子。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7章 临盆盼甜时的暖守护 林小满靠在沙发上轻轻抚摸小腹时,指尖能清晰感受到宝宝的胎动——比之前更有力,也更频繁,像个急于和世界见面的小探险家。阳台的向日葵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盘朝着暖黄的灯光,花瓣上还沾着下午江彻浇花时留下的水珠,像藏着星星点点的期待。江彻把整理好的待产包放在玄关,又折返回来坐在她身边,掌心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医生说这几天随时可能发动,待产包我都检查三遍了,宝宝的‘向日葵三件套’、弹珠盒小样、你的换洗衣物都放好了,还有妈熬的红枣粥,装在保温桶里,饿了就能喝。” “我知道你细心,”林小满笑着抬头,看着他眼底的紧张与温柔,忽然想起第一次在花田遇见时,他蹲在泥土里小心翼翼给向日葵芽浇水的模样,原来这么多年,他的这份细致从未变过。 “就是有点紧张,不知道宝宝会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健康又可爱。”江彻从口袋里掏出颗透明弹珠,里面裹着片晒干的向日葵花瓣——是从阳台最艳的那朵花上摘的,“这个给宝宝,也算‘带着花田的甜’来见我们,等他出生,我们就把这颗弹珠放进他的专属弹珠盒,作为他‘来到世界’的第一份纪念。” 正说着,林小满忽然觉得小腹一阵发紧,伴随着轻微的坠痛感,她下意识攥紧江彻的手:“江彻,我好像……要生了。” 江彻瞬间绷紧神经,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扶她慢慢起身,又快速拿起玄关的待产包,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别慌,我现在就开车带你去医院,妈已经在那边等我们了,宝宝肯定会平平安安的。” 往医院去的路上,江彻把车开得又稳又快,时不时侧头看一眼副驾驶的林小满,掌心始终紧紧握着她的手。窗外的夜色渐浓,路灯的光透过车窗落在林小满脸上,她靠在椅背上,努力调整呼吸,偶尔轻声和宝宝说话:“宝宝别着急,爸爸妈妈都在等你,我们已经准备好满是甜的家啦。” 江彻腾出一只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小腹,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宝宝乖,别让妈妈太辛苦,等你出来,我们就带你去看花田,给你讲弹珠里的故事。” 到医院时,林小满妈妈早已在急诊门口等候,手里还拎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刚煮好的鸡蛋和温热的红糖水:“快进去,医生都安排好了,我已经跟护士说过你的情况,她们会多照顾的。” 江彻搀扶着林小满往里走,妈妈跟在后面,一边递红糖水一边念叨:“别怕,生孩子都是这样,等生完就好了,我们的小念葵(小朝阳)肯定会心疼妈妈,乖乖配合的。” 进待产室前,林小满忽然想起什么,拉着江彻的手叮嘱:“宝宝的‘向日葵三件套’一定要记得给护士,还有那颗弹珠,等他出生,第一时间帮我放进小盒子里,别弄丢了。” 江彻用力点头,眼眶泛红:“放心,我都记着,你好好配合医生,我就在外面等你,不管多久,我们都一起等宝宝出来。” 待产的过程比想象中更漫长。林小满咬着牙忍受阵痛时,脑海里反复闪过这些日子的画面——和江彻在花田散步、一起给宝宝织毛衣、全家人围着弹珠盒讨论宝宝的名字,还有阳台那盆始终朝着阳光的向日葵,这些满是甜的回忆,像股力量,支撑着她熬过一次又一次的疼痛。护士时不时进来查看情况,每次都会笑着说:“宝宝很健康,胎心很稳,看来是个有活力的小家伙,你再坚持坚持,很快就能和他见面了。” 凌晨时分,阵痛突然加剧,林小满被推进了产房。江彻在外面焦急地踱步,手里紧紧攥着那颗裹着向日葵花瓣的弹珠,手心的汗几乎把弹珠浸湿。林小满妈妈坐在旁边的长椅上,一边给他递水一边安慰:“别担心,小满是个坚强的孩子,宝宝也肯定会平平安安的,我们再等等,很快就能听到好消息了。” 不知过了多久,产房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像道温暖的光,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紧张与焦虑。江彻猛地冲到产房门口,心脏狂跳不止,直到护士抱着裹在浅黄襁褓里的宝宝走出来,笑着说:“恭喜!是个健康的小公主,六斤八两,母女平安!”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却又不敢碰宝宝柔软的身体,只能盯着她皱巴巴的小脸,眼眶瞬间湿润——小小的鼻子像林小满,嘴巴像他,闭着眼睛还在轻轻哼唧,像个小天使。 护士把宝宝抱给林小满妈妈后,又转身对江彻说:“产妇还在里面观察,一会儿就能出来了,你可以先去准备宝宝的衣物,我们已经给她穿了件小内衣,等会儿换你带来的‘向日葵三件套’正好。” 江彻这才想起待产包里的衣服,赶紧跑去病房整理,又把那颗裹着向日葵花瓣的弹珠放进准备好的小盒子里,轻轻放在宝宝的襁褓旁:“小念葵,欢迎来到我们的家,这是爸爸妈妈给你的第一份礼物,以后还有很多很多甜,要和你一起分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林小满被推出产房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江彻坐在病床边,小心翼翼地给宝宝掖着襁褓边角,妈妈在旁边拿着相机拍照,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宝宝的小脸上,也落在床头柜的弹珠盒上,满是岁月静好的温柔。 江彻听到动静,立刻起身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轻声说:“辛苦你了,小满,我们的小念葵很可爱,像你一样,以后肯定也喜欢向日葵。” 林小满看着襁褓里的宝宝,心里满是前所未有的柔软,她轻轻碰了碰宝宝的小手,忽然觉得所有的疼痛都值得。 江彻从口袋里掏出宝宝成长日记,在新的一页写下:“十二月二日,我们的小念葵平安出生,母女平安。她带着花田的甜、弹珠的暖来到我们身边,哭声响亮,眼神明亮,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以后的日子,我们会带着她看遍花田的日出日落,把每一颗弹珠背后的故事讲给她听,让她在满是爱的甜里,像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阳光长大。” 阳光渐渐爬满病房,落在小念葵的襁褓上,落在林小满和江彻相握的手上,也落在那颗裹着向日葵花瓣的弹珠上。这一刻,所有的期待都有了归宿,所有的甜都有了承载,他们知道,往后的日子,会因为这个小小的生命,变得更加温暖,更加圆满——有花田的守望,有弹珠的纪念,有家人的陪伴,还有小念葵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甜。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8章 初为父母时的甜日常 林小满抱着小念葵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时,指尖能感受到宝宝柔软的胎发——像团细腻的绒毛,蹭得她心尖发痒。阳台的向日葵依旧开得热烈,金黄的花盘朝着暖融融的晨光,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刚好落在小念葵裹着的“向日葵三件套”上,像给小小的身影镀了层甜意。 江彻端着刚热好的牛奶走过来,脚步放得极轻,生怕吵醒怀里的小人儿:“刚给妈打电话说了,她一会儿过来送鸡汤,还带了小念葵的胎发纪念盒,说要把胎发和之前准备的弹珠放在一起,留作念想。” “你看她多乖,”林小满低头看着怀里熟睡的小念葵,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偶尔轻轻颤动,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昨天换衣服的时候,护士都说她像个小天使,穿着我们织的毛衣,眼睛亮晶晶的,一点都不闹。” 江彻在她身边坐下,小心翼翼地接过小念葵的小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指甲——小小的,粉粉的,像颗饱满的向日葵籽,“我们的小念葵肯定随你,又乖又爱笑,以后肯定喜欢跟着我们去花田,听我们讲弹珠里的故事。” 正说着,小念葵忽然动了动,小嘴微微张开,发出细碎的“咿呀”声。林小满赶紧调整姿势,轻轻拍着她的背,轻声哼起了之前编的摇篮曲:“小念葵,睡香香,向日葵旁晒太阳,弹珠铃儿响叮当,爸爸妈妈在身旁……” 江彻也跟着轻声哼唱,目光始终落在小念葵的脸上,眼底的温柔像要溢出来——原来为人父母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看着怀里的小人儿,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归宿。 林小满妈妈来的时候,手里拎着个大大的竹篮,里面装着鸡汤、小米粥,还有个精致的木盒——里面铺着浅黄的绒布,放着小剪刀和透明弹珠。“快让我抱抱我的乖孙女,”妈妈小心翼翼地接过小念葵,动作轻柔得像捧着稀世珍宝,“这小模样,跟小满小时候一模一样,尤其是这双眼睛,亮晶晶的,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小家伙。”她从木盒里拿出小剪刀,轻轻剪了一缕小念葵的胎发,和之前准备的向日葵花瓣弹珠放在一起:“这个弹珠以后就是小念葵的‘成长信物’,等她长大了,我们就告诉她,这是她来到世界上的第一缕头发,带着花田的甜和家人的爱。” 中午喂小念葵喝奶时,江彻特意拿出相机,拍下她抱着奶瓶、小脸蛋鼓鼓的样子。阳光落在她的“向日葵三件套”上,稻草球领口轻轻晃,像个小小的装饰品。“这张要贴进宝宝成长日记里,”江彻一边拍一边说,“旁边还要写上‘小念葵第一次喝奶瓶’,以后她长大了,看到这些照片,就能知道自己小时候有多可爱。” 林小满笑着点头,伸手擦了擦小念葵嘴角的奶渍:“等她再大点,我们就带她去花田,拍张穿着这套衣服、抱着弹珠盒的照片,让向日葵也见证她的成长。” 下午整理弹珠盒时,江彻把装有胎发的弹珠放进小念葵的专属分层盒里,又在标签上写了“小念葵出生纪念·胎发”:“以后每个重要的日子,我们都要给她留一颗弹珠,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都要记录下来,等她十八岁生日,我们就把这个弹珠盒送给她,让她知道自己是在满是爱的日子里长大的。” 林小满靠在他身边,看着满盒的弹珠——有产检时的超声照片弹珠、织毛衣时的毛线弹珠、出生时的向日葵花瓣弹珠,还有现在的胎发弹珠,忽然觉得,这些小小的弹珠里,装着的不仅是回忆,更是他们对小念葵满满的爱与期许。 傍晚,小念葵醒了,江彻抱着她在房间里慢慢走动,轻声给她讲花田的故事:“小念葵,你知道吗?爸爸妈妈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花田,那里有很多很多向日葵,像你身上穿的衣服一样漂亮,等你再大点,我们就带你去那里,给你摘一朵最大的向日葵,让你感受花田的甜……” 林小满坐在旁边,翻开宝宝成长日记,在新的一页写下:“十二月五日,小念葵出生第三天,她很乖,喝奶奶的时候会笑,睡觉的时候会哼唧,像个小小的天使。我们给她留了胎发弹珠,还拍了很多可爱的照片,妈妈也来看她了,带了甜甜的鸡汤和满满的爱。以后的日子,我们会陪着小念葵,看她慢慢长大,听她慢慢说话,把每一个甜瞬间都藏进弹珠和日记里,让她永远像向日葵一样,朝着阳光,满是欢喜。” 月光落在小念葵的摇篮里,也落在弹珠盒上,每颗弹珠都映着暖光,像把一整天的甜都藏在了里面。 林小满靠在江彻怀里,看着熟睡的小念葵,心里满是前所未有的幸福——有爱人的陪伴,有女儿的到来,有家人的关爱,还有花田与弹珠记录的每一个甜瞬间。她知道,往后的日子,会因为小念葵的存在,变得更加温暖,更加圆满,那些藏在弹珠里的爱与回忆,会陪着小念葵,像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阳光,永远满是甜。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9章 小念葵的第一个春天 惊蛰过后,小区里的玉兰花一夜之间绽满枝头,白的像雪,粉的像霞,风里都裹着淡淡的甜香。林小满把小念葵放进婴儿推车里时,特意给她套了件鹅黄色的针织小外套——是江彻去年冬天熬夜织的,袖口绣着小小的向日葵图案,衬得小念葵的脸蛋像刚剥壳的荔枝,嫩得能掐出水来。 “慢点推,台阶小心。”江彻拎着野餐垫和保温壶跟在后面,目光始终黏在小念葵身上。小家伙正攥着挂在推车栏杆上的弹珠摇铃,那是他前几天刚做的——把之前收集的“毛线弹珠”穿在红绳上,一晃就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小念葵一听见就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口水顺着下巴滴在围兜上,像颗晶莹的小珍珠。 到了小区的小花园,江彻找了片有树荫的草地铺开野餐垫,林小满抱着小念葵坐在上面,轻轻捏了捏她的小手:“念念,你看那边的小朋友在放风筝呢,等你再大点,爸爸也带你放向日葵形状的风筝好不好?”小念葵像是听懂了,蹬着胖乎乎的小腿,伸手去抓飘过来的一片玉兰花瓣,没抓住,反而把自己逗得“咯咯”笑,声音像浸了蜜的铃铛,引得旁边晒太阳的老奶奶都转头看。 正玩着,江彻忽然从保温壶里倒出一小碗温水,又拿出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他特意给小念葵做的水果泥,是用草莓和苹果熬的,还加了一点点蜂蜜,稠稠的,透着粉嫩嫩的颜色。“该喂辅食啦。”他坐在林小满身边,小心翼翼地用小勺舀了一点,先放在自己嘴边吹了吹,确认不烫了才送到小念葵嘴边。小家伙先是皱着眉头抿了抿,大概是尝到了甜味,立刻张着小嘴凑过来,吃了几口还不过瘾,伸手去抓江彻手里的勺子,结果把水果泥蹭得满脸都是,活像个小圣诞老人。 “你看你,吃成小花猫啦。”林小满笑着拿出湿巾,轻轻擦着小念葵的脸颊,江彻则举着手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照片里,小念葵皱着鼻子,嘴角还沾着粉色的果泥,背景是飘落的玉兰花瓣,暖融融的阳光落在她的发顶,像撒了层金粉。“这张要记进成长日记里,”江彻一边存照片一边说,“标题就叫‘小念葵第一次吃草莓泥,变成小花猫’。” 下午的时候,林小满妈妈带着刚蒸好的南瓜馒头过来了,还拎着个崭新的布袋子,里面装着小念葵的新衣服。“这是我找隔壁阿姨要的布料,做了件小裙子,等天再热点就能穿了。”妈妈说着,从袋子里拿出一条浅粉色的小裙子,裙摆上缝着几朵小小的向日葵,“还有这个,是给念念做的安抚巾,上面绣了她的名字。” 林小满把小念葵放在床上,给她换上新裙子,小家伙大概是觉得舒服,躺在那里蹬着腿,手舞足蹈的,还时不时发出“咿呀”的声音,像是在表达开心。妈妈坐在床边,轻轻摸着小念葵的头:“时间过得真快啊,刚生下来的时候才那么一点点,现在都能穿小裙子了。”她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弹珠,递给江彻:“这个是我昨天去公园捡的,里面有片小小的玉兰花瓣,我给它封在里面了,就当是念念第一个春天的纪念。” 江彻接过弹珠,对着阳光看了看——透明的弹珠里,那片小小的玉兰花瓣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静静地躺在里面,还带着淡淡的粉色。他拿出小念葵的专属弹珠盒,小心翼翼地把新弹珠放进去,又在标签上写了“小念葵第一个春天·玉兰花瓣弹珠”。“现在盒子里的弹珠越来越多了,”林小满靠在江彻身边,看着盒子里的弹珠,眼里满是温柔,“以后每个季节,每个重要的日子,我们都给她留一颗,等她长大了,这就是她最珍贵的礼物。” 傍晚的时候,风渐渐变凉了,江彻把小念葵抱进怀里,裹着小毯子,一家人坐在阳台的藤椅上。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落在小念葵的脸上,像给她镀了层暖光。小家伙靠在江彻怀里,眼睛慢慢闭上,呼吸也变得均匀起来,大概是玩累了,睡着了。 林小满拿出宝宝成长日记,翻开新的一页,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三月十二日,小念葵四个月了,今天带她去了小花园,第一次吃了草莓泥,还穿了新裙子。妈妈带来了玉兰花瓣弹珠,给她的弹珠盒又添了新成员。今天的风很温柔,阳光也很暖,念念笑得很开心,像个小小的天使。以后的每个春天,我们都会陪着她,看她慢慢长大,把每个美好的瞬间都藏进弹珠和日记里,让她永远都能感受到家人的爱。” 江彻从身后轻轻抱住林小满,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看着熟睡的小念葵,声音很轻:“你看,这样的日子多好啊,有你,有念念,有妈妈,还有满盒的弹珠和写满回忆的日记。”林小满靠在江彻怀里,点了点头,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还会有很多这样温暖的瞬间,会有更多的弹珠,更多的日记,记录着小念葵的成长,也记录着他们一家人的幸福。 月光慢慢升了起来,落在阳台的向日葵上,也落在弹珠盒上,每颗弹珠都映着月光,像藏着无数个小小的月亮。小念葵在江彻怀里睡得很香,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大概是在做一个甜甜的梦,梦里有向日葵,有弹珠,还有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 林小满轻轻抚摸着小念葵的头发,心里默默想着:以后的日子,要陪着她看遍春夏秋冬,陪着她经历所有的第一次,把每一个甜瞬间都好好珍藏,让她永远像向日葵一样,朝着阳光,满是欢喜,在满满的爱里长大。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20章 蝉鸣里的第一声“妈妈” 入夏的风裹着蝉鸣钻进窗户时,林小满正蹲在阳台整理花架——几盆向日葵长得比小念葵还高,硕大的花盘沉甸甸地朝着太阳,叶子上的蝉蜕还保持着攀爬的姿势,像不小心定格的夏天。 小念葵坐在铺着软垫的地板上,穿着江彻新织的蓝色小背心,手里攥着颗半透明的弹珠,正咯咯地追着滚到脚边的布偶向日葵爬。 “慢点爬,别磕着。”江彻从厨房端着切好的西瓜出来,把玻璃碗放在矮桌上,弯腰捏了捏小念葵肉乎乎的脚丫。 小家伙像是被痒到,突然停下来,扶着花架慢慢站起来,晃悠着朝林小满的方向迈了两步,没等站稳就一屁股坐在软垫上,倒也不哭,反而举着弹珠朝江彻“咿呀”喊,口水顺着下巴滴在背心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林小满放下手里的喷水壶,走过去把小念葵抱起来,在她软乎乎的脸颊上亲了亲:“念念今天好厉害,都会自己站着走两步啦。”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记事本——这是她专门用来记小念葵成长细节的,翻开新的一页,认真写下“六月五日,念念能扶物站立,尝试迈步”,还在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太阳。 正午的蝉鸣最热闹时,林小满妈妈拎着竹篮来了,里面装着刚从老家摘的桃子,还有个用蓝布包着的小物件。 “刚路过巷口的裁缝铺,给念念做了件肚兜。”妈妈掀开蓝布,露出件米白色的棉麻肚兜,上面用红绳绣着只圆滚滚的小兔子,耳朵上还缀着两颗小小的珍珠,“天热了穿这个舒服,还能护着肚子。” 林小满抱着小念葵进房间换肚兜,小家伙大概是喜欢小兔子图案,小手一直抓着肚兜的衣角,嘴里发出“唔唔”的声音。 妈妈跟在后面,忽然指着小念葵的脚说:“你看她这小鞋子,都有点挤脚了,下午我带你们去集市买双新的,顺便再挑点布料,给她做两条薄裤子。” 下午的集市格外热闹,卖西瓜的小贩吆喝着,穿花裙的姑娘手里举着,风里满是桃子的甜香和艾草的清苦。 江彻推着婴儿车,林小满和妈妈走在旁边,小念葵坐在推车里,手里攥着妈妈刚买的麦芽糖,时不时舔一口,嘴角沾着黏糊糊的糖渣,像只偷喝了蜜的小松鼠。 走到卖童鞋的摊位前,妈妈拿起一双绣着向日葵的布凉鞋,蹲下来给小念葵试穿:“这双刚好,鞋底软,还不磨脚。” 小念葵穿着新鞋子,在推车里蹬着腿,突然朝着林小满的方向,含糊地喊了一声:“妈……妈?” 林小满愣在原地,手里的麦芽糖差点掉在地上。 江彻也停下脚步,难以置信地看着小念葵:“念念,你再喊一声?”小家伙像是听懂了,又张了张嘴,这次的声音更清晰些:“妈妈!” 眼泪一下子涌进林小满的眼眶,她赶紧蹲下来,把小念葵从推车里抱起来,紧紧搂在怀里:“妈妈在,妈妈在呢。” 江彻拿出手机,手都在发抖,拍下了这一幕——照片里,林小满抱着小念葵,脸上满是泪水,小念葵则举着麦芽糖,对着镜头咧嘴笑,背景是热闹的集市和飘着的。 妈妈站在旁边,笑着擦了擦眼角:“这孩子,真是个贴心的小棉袄,第一次喊妈妈,刚好我们都在。”说着从包里拿出个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装着几片晒干的蝉蜕,“我早上来的时候,在楼下的槐树上捡的,想着给念念留个纪念,现在刚好,把这个封进弹珠里,就当是她第一次喊妈妈的见证。” 回到家时,天已经快黑了。江彻找出透明的弹珠壳,小心翼翼地把蝉蜕放进去,又滴了几滴透明的树脂,放在阳台的窗台上晾干。林小满抱着小念葵坐在沙发上,翻开宝宝成长日记,笔尖轻轻滑动:“六月五日,念念第一次喊妈妈,我们在集市上,她穿着新的向日葵凉鞋,手里还攥着麦芽糖。外婆带来了蝉蜕,要封进弹珠里,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今天的蝉鸣很好听,念念的声音更甜,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一句话就足以让人心满意足。” 小念葵靠在林小满怀里,慢慢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意,大概是在梦里又喊了妈妈。江彻走过来,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们,下巴抵在林小满的肩膀上,看着窗台上正在晾干的弹珠:“等明天弹珠干了,我们就把它放进念念的弹珠盒里,再写个标签,以后她长大了,看到这个弹珠,就知道自己第一次喊妈妈是在哪个夏天。” 月光透过窗户,落在小念葵的脸上,也落在窗台上的弹珠上。 蝉鸣渐渐轻了些,偶尔有晚风吹过,带着向日葵的花香。林小满轻轻抚摸着小念葵的头发,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只是小念葵成长路上的一个小节点,以后还会有第一次喊爸爸、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但这个夏天,这个蝉鸣里的第一声“妈妈”,会永远刻在她的心里,像那颗封着蝉蜕的弹珠一样,永远闪亮,永远甜蜜。 江彻拿起宝宝成长日记,在林小满写的内容下面,又加了一句:“以后的每个夏天,我都会记得,今天的蝉鸣里,藏着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然后他把日记放在床头柜上,和林小满一起,静静地看着熟睡的小念葵,感受着这份属于他们一家人的,简单而又满溢的幸福。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21章 桂香里的第一幅画 秋分的风刚吹落第一片银杏叶,阳台的桂花就开了。细碎的金蕊缀满枝头,风一吹,满屋子都是甜丝丝的香,连小念葵的发梢都沾着淡淡的桂花香。 她正趴在客厅的爬行垫上,手里攥着蜡笔,在画纸上涂得乱七八糟——江彻特意给她买的可水洗蜡笔,红的、黄的、蓝的,被她捏得满手都是,连鼻尖都蹭上了一点黄色,像沾了颗小桂花。 “念念,别把蜡笔放进嘴里哦。”林小满坐在旁边整理刚晒干的衣服,把叠好的小外套放进衣柜时,特意留了件鹅黄色的——昨天江彻说,周末要带小念葵去郊外的桂花林,那件衣服衬着桂花好看。小念葵像是没听见,反而举起手里的红色蜡笔,朝着林小满的方向晃了晃,嘴里喊着:“妈妈,画!” 江彻从书房出来,手里拿着个崭新的素描本,蹲在小念葵身边,把素描本摊开:“念念,我们今天画向日葵好不好?就像阳台那盆一样。”他握着小念葵的手,在画纸上轻轻画了个圆圆的花盘,小念葵立刻来了兴致,自己抢过蜡笔,在花盘周围涂了一圈歪歪扭扭的黄色,还在旁边画了几个小小的圆圈,嘴里念叨着:“太阳,太阳!” 林小满走过来,看着画纸上不成形的“向日葵”,忍不住笑了:“我们念念真是小画家,第一次画画就知道画向日葵。”她拿出手机,拍下这张画,又拍了拍小念葵满手蜡笔的样子,“这张画要好好收起来,以后放进念念的成长相册里。”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念葵坐在宝宝椅上,手里拿着小勺子,自己舀着碗里的南瓜粥。江彻在她旁边,时不时帮她擦一下嘴角的粥渍:“念念现在越来越能干了,都会自己吃饭了。”林小满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小念葵还只会躺在怀里喝奶,心里满是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那个小小的婴儿已经能自己吃饭、自己画画了。 下午的时候,林小满妈妈来了,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煮好的桂花糖粥,还有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盒子。 “刚去巷口的老字号买的桂花糖粥,给念念尝尝。”妈妈掀开竹篮盖,一股浓郁的桂花香飘了出来,“还有这个,是我给念念做的小钱包,上面绣了桂花,以后她可以用来装自己的小玩具。” 妈妈打开小盒子,里面是个浅粉色的小钱包,上面绣着几朵小小的桂花,针脚细密,一看就是花了不少心思。 小念葵看到小钱包,立刻伸出手要:“外婆,要!”妈妈笑着把小钱包递给她,小念葵拿着钱包,翻来覆去地看,还把自己的蜡笔放了进去,嘴里念叨着:“念念的!” 傍晚的时候,江彻提议去小区的桂花树下散步。小念葵穿着鹅黄色的外套,手里拿着妈妈做的小钱包,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 小区里的桂花都开了,树下落满了金蕊,踩上去软软的,像铺了层金色的地毯。小念葵蹲下来,捡起一朵桂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小钱包里,抬头对江彻说:“爸爸,桂花,好看!” 江彻蹲下来,陪着小念葵捡桂花:“念念,我们把桂花带回家,放进弹珠里好不好?就像之前的玉兰花瓣和蝉蜕一样,留作纪念。”小念葵点点头,又捡了几朵桂花,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生怕掉了。 回到家,江彻找出透明的弹珠壳,把小念葵捡的桂花放了进去,又滴了几滴透明的树脂,放在阳台的窗台上晾干。 小念葵趴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弹珠,嘴里念叨着:“桂花,弹珠。” 林小满拿出宝宝成长日记,翻开新的一页,笔尖轻轻滑动:“九月二十二日,秋分,念念第一次自己画画,画的是向日葵,虽然不成形,但很可爱。外婆带来了桂花糖粥和绣着桂花的小钱包,我们还去小区的桂花树下捡了桂花,要封进弹珠里。今天的桂花香真甜,念念的笑声更甜,看着她一点点长大,心里满是幸福。” 江彻走过来,看着日记上的字,笑着说:“我还要加上一句,念念今天自己捡了桂花,还知道把桂花放进小钱包里,真是个细心的小姑娘。”他拿起笔,在日记上添了几句话,又把小念葵的第一幅画夹进日记里。 月光透过窗户,落在阳台的桂花树上,也落在窗台上的弹珠上。弹珠里的桂花静静地躺着,像被定格的秋天。 小念葵靠在林小满怀里,手里拿着小钱包,慢慢睡着了,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大概是在梦里又看到了满树的桂花。 林小满轻轻抚摸着小念葵的头发,心里默默想着:以后的日子里,还要陪着她经历更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写字、第一次读书、第一次旅行……每一个第一次,都要好好记录下来,放进日记里,封进弹珠里,让她长大后,能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想起家人对她满满的爱。 江彻从身后轻轻抱住林小满,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看着熟睡的小念葵,声音很轻:“你看,这样的日子多好啊,有桂花的香,有念念的笑,还有我们一起记录的回忆。”林小满靠在江彻怀里,点了点头,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每一天都是甜甜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值得珍藏的回忆。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22章 初雪时的第一份礼物 冬至前的第一场雪,是在凌晨悄悄落下来的。 林小满拉开窗帘时,外面的世界已经裹上了一层薄白,小区的树枝上挂着细碎的雪粒,像撒了把白糖,连阳台那盆早已枯萎的向日葵花秆,都被雪衬得温柔起来。小念葵揉着眼睛凑过来,看到窗外的雪,突然拍手喊:“雪!白白!” 江彻正系着围裙在厨房煮姜茶,听见声音探出头:“念念轻点喊,别吵醒楼下的奶奶。”他端着刚煮好的姜茶走出来,杯子里飘着几片生姜和红枣,暖融融的热气氤氲开来,刚好驱散了窗边的寒气。 小念葵踮着脚要够杯子,江彻赶紧把她抱起来,让她凑到杯口闻了闻:“有点辣,等凉了再给你尝一点点。” 吃完早饭,江彻找出小念葵的红色羽绒服——是去年冬天买的,今年穿刚好,帽子上的毛绒球一摇就晃,还有双加绒的雪地靴,鞋底印着小小的向日葵图案。“今天带你去公园堆雪人,好不好?”江彻给小念葵 穿衣服时,她突然指着衣柜里的毛线筐说:“爸爸,织!”林小满笑着解释:“她是想让你给雪人织个小围巾呢,昨天还看你织毛衣来着。” 到了公园,雪还在轻轻飘。小念葵穿着红色的羽绒服,在雪地里跑起来像个小灯笼,时不时蹲下来抓一把雪,捏成小小的雪球,朝着江彻扔过去。 江彻故意装作被砸中,夸张地喊“疼”,逗得小念葵咯咯笑,笑声落在雪地上,像撒了把碎银。 林小满找了片开阔的地方,铺开野餐垫,把带来的热牛奶和三明治放在上面。江彻则陪着小念葵堆雪人,先用雪滚了个大大的身子,又滚了个圆圆的脑袋,小念葵踮着脚,把自己的胡萝卜发夹插在雪人脸上当鼻子,还从口袋里掏出颗弹珠,非要塞进雪人“手”里:“给雪人,弹珠!” 堆完雪人,江彻真的从包里拿出了毛线和针——早上出门前特意装的,他坐在野餐垫上,飞快地织了条小小的藏青色围巾,还织了个迷你的向日葵图案,绕在雪人的脖子上。小念葵蹲在旁边,看得眼睛都不眨,等围巾织好,她伸手摸了摸,抬头对江彻说:“爸爸,厉害!” 下午回家时,小念葵的小脸蛋冻得通红,却还攥着一把雪不肯放。 江彻把她抱进怀里,用自己的外套裹着她:“别把雪带进家,会化掉的。”小念葵却突然把雪递到林小满面前:“妈妈,做礼物!” 林小满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她是想把雪做成礼物,赶紧找了个透明的小盒子,把雪装进去:“我们把雪冻在冰箱里,等爸爸有空,把它封进弹珠里,好不好?” 刚到家,林小满妈妈就来了,手里拎着个保温桶,还有个红色的小袋子。“刚煮的羊肉汤,驱驱寒。”妈妈掀开保温桶,浓郁的香味飘满屋子,“还有这个,是给念念做的冬至饺子,包了她爱吃的白菜猪肉馅,还捏了几个向日葵形状的。” 小念葵坐在宝宝椅上,拿着妈妈做的向日葵饺子,舍不得吃,反而举着给江彻看:“爸爸,向日葵!”妈妈笑着说:“今天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朵,你看这饺子,像不像你阳台种的向日葵?” 晚上,江彻找出透明的弹珠壳,把冰箱里冻好的雪块敲成小块,小心翼翼地放进弹珠里,又滴了树脂,放在窗边晾干。小念葵趴在旁边,守着弹珠不肯走,嘴里念叨着:“雪弹珠,念念的。”林小满拿出宝宝成长日记,翻开新的一页,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 “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下了今年第一场雪。带念念去公园堆了雪人,爸爸给雪人织了小围巾,念念还把自己的弹珠送给雪人。妈妈带来了羊肉汤和向日葵饺子,我们把雪装进弹珠里,留作纪念。今天的雪很软,念念的小手很暖,原来冬天也可以这么甜,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再冷的天也满是温暖。” 江彻走过来,看着日记,拿起笔添了一句:“念念今天说要给我们做‘雪礼物’,还夸我织围巾厉害,我的小姑娘长大了。” 他把小念葵白天扔雪球、堆雪人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日记里,又把那颗装着雪的弹珠放在旁边,等树脂干透就放进弹珠盒。 月光落在窗台上,弹珠里的雪静静地躺着,像被定格的冬天。小念葵靠在林小满怀里,手里攥着妈妈做的向日葵饺子,慢慢睡着了,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大概是在梦里又看到了公园里的雪人。 林小满轻轻抚摸着小念葵的头发,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堆雪人的快乐,爸爸织的小围巾,妈妈煮的羊肉汤,还有那颗装着雪的弹珠,都会成为小念葵成长里甜甜的回忆。 以后的每一个冬天,每一个重要的日子,他们都会陪着她,把所有的美好都记录下来,让她永远在爱里长大,永远像向日葵一样,朝着温暖的方向。 江彻从身后抱住林小满,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看着熟睡的小念葵,声音很轻:“明年冬天,我们还带她来堆雪人,再给她织件新的羽绒服,好不好?”林小满点点头,心里想着,明年的冬天,一定会有更多甜甜的瞬间,等着他们去记录,去珍藏。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23章 雪弹珠里的暖阳与新年灯 元旦前的周末,阳光难得穿透云层,落在窗台那排弹珠上。 林小满刚把洗好的衣服晾在阳台,就看见小念葵踮着脚,趴在窗边摆弄那颗装着雪的弹珠——树脂早已干透,里面的雪块被封成了细碎的冰晶,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把初雪的月光冻在了里面。 “念念小心点,别摔了。”林小满走过去,轻轻扶住女儿的胳膊。 小念葵举起弹珠,眼睛亮晶晶的:“妈妈,雪雪不化!”江彻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张画纸,上面画着个小小的灯笼,旁边写着“新年灯”:“今天我们用旧材料做灯笼,刚好把弹珠挂上去当装饰。” 早餐后,江彻把家里攒的旧纸箱、彩绳和去年剩下的灯笼骨架找出来,摊在客厅的地毯上。 小念葵坐在软垫上,抱着个空牛奶盒,用彩笔在上面涂满了黄色的圆圈,嘴里念叨着:“向日葵,灯笼!”林小满笑着把牛奶盒的顶部剪开,又用剪刀在侧面剪出细长的口子:“这样打开就是灯笼的形状,再贴上念念画的向日葵,肯定好看。” 江彻则在一旁处理灯笼骨架,他把细竹条弯成圆形,用绳子固定好,又找来透明的塑料纸——是之前买家电剩下的包装纸,洗干净后刚好能当灯笼的面。 “等会儿把念念画的纸贴在塑料纸上,晚上开灯的时候,图案就能透出来了。”他边说边剪塑料纸,小念葵突然爬过来,把那颗雪弹珠递给他:“爸爸,挂这里!” 林小满找了根细细的红绳,穿过弹珠顶部的小孔,又把绳子系在灯笼骨架的挂钩上。小念葵凑过来看,弹珠在骨架上轻轻晃,冰晶反射着阳光,像挂了颗小小的星星。“念念的雪弹珠变成灯笼的小装饰啦,”林小满摸着女儿的头,“晚上点亮灯笼,弹珠会更亮哦。” 中午,江彻去超市买食材,顺便带了卷黄色的皱纹纸——小念葵说要给灯笼做“向日葵花瓣”。林小满则陪着女儿把画好的向日葵图案剪下来,贴在塑料纸上。 小念葵的小手还握不稳剪刀,林小满就握着她的手一起剪,偶尔剪歪了,两人就笑着重新画、重新剪,地毯上散落着彩色的纸屑,像撒了把春天的花。 下午做灯笼的时候,小念葵突然想起什么,跑去阳台翻出她的弹珠盒,倒出好几颗彩色弹珠:“妈妈,都挂!”林小满只好又找了些红绳,把彩色弹珠一颗颗系在灯笼的底部,垂成小小的流苏。 江彻把灯笼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好,又在里面装了个小小的LED灯串,通上电的瞬间,暖黄的光透过塑料纸漫出来,向日葵图案在墙上投出模糊的影子,彩色弹珠和雪弹珠一起泛着光,好看得让小念葵拍手喊:“亮!像太阳!” 傍晚的时候,邻居家的小朋友朵朵来敲门,手里拿着个兔子形状的灯笼:“念念,一起玩灯笼呀!”小念葵赶紧跑去把自己的向日葵灯笼抱出来,两个小朋友举着灯笼在客厅里跑,灯笼底部的弹珠流苏晃来晃去,叮当作响,笑声满屋子飘。 朵朵妈妈站在门口笑着说:“明天小区有新年灯笼展,你们也带念念去参加吧,小朋友们都能展示自己做的灯笼。” 林小满眼睛一亮,转头看江彻:“刚好让念念的雪弹珠灯笼亮给大家看。”江彻点点头,伸手摸了摸小念葵的头:“明天我们给灯笼再装饰点小铃铛,让它更好看。” 晚上哄小念葵睡着后,林小满拿出宝宝成长日记,翻开新的一页。 江彻坐在她旁边,把下午拍的灯笼照片打印出来,有小念葵涂牛奶盒的样子,有两人一起系弹珠的场景,还有灯笼亮起来的瞬间。林小满拿起笔,笔尖在纸上轻轻写: “十二月三十日,晴。和念念、江彻一起做了新年灯笼,用了旧牛奶盒、塑料包装纸,还有念念最爱的雪弹珠和彩色弹珠。念念在灯笼上画了向日葵,说要像阳台的向日葵一样,朝着太阳。晚上点亮灯笼的时候,弹珠在光里晃,像把初雪和彩虹都装在了里面。明天要去小区的灯笼展,念念已经在期待啦。” 江彻接过笔,在旁边添了句:“念念第一次自己动手做灯笼,涂颜色的时候把小手都染成了黄色,却不肯洗手,说要‘和向日葵一样黄’。我的小姑娘,总能把普通的日子变得像糖一样甜。” 第二天早上,林小满给小念葵穿上红色的小棉袄,戴上同色系的帽子,江彻则提着向日葵灯笼,一家人去小区的灯笼展。 广场上已经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兔子的、老虎的、花朵的,五颜六色的,像一片会发光的森林。 小念葵抱着她的向日葵灯笼,找了个显眼的位置挂好,雪弹珠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引来好几个小朋友围观:“这是什么呀?里面有雪吗?”小念葵骄傲地仰起头:“是初雪的雪!爸爸封在弹珠里的!” 江彻站在旁边,给小朋友们讲雪弹珠的故事,林小满则拿出手机,拍下小念葵和她的灯笼——红色的小身影站在暖黄的灯笼旁,脸上满是得意的笑,灯笼底部的弹珠流苏被风吹得轻轻晃,像在和初雪的回忆打招呼。 中午灯笼展结束后,小念葵非要把灯笼带回家,挂在阳台的向日葵花秆上。阳光落在灯笼上,雪弹珠里的冰晶反射着光,和去年枯萎的向日葵花秆相映,倒像是把冬天的雪和夏天的花,都留在了这个新年的开头。 林小满靠在江彻怀里,看着阳台的灯笼,心里满是柔软。她知道,这个用旧材料做的灯笼,装着的不只是弹珠和光,还有一家人一起动手的快乐,有小念葵对向日葵的喜欢,还有初雪留下的温暖回忆。以后的每一个新年,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他们都会这样陪着小念葵,把普通的时光酿成甜的回忆,像雪弹珠里的冰晶一样,永远透亮,永远温暖。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24章 灯笼余温和初雪的信 新年的阳光比元旦那天更暖些,透过阳台的玻璃,落在挂着向日葵灯笼的花秆上。 小念葵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光着脚跑到阳台,仰头盯着灯笼底部垂着的弹珠流苏——雪弹珠里的冰晶在光里晃,像颗藏着星星的小月亮,彩色弹珠则泛着温润的光,和去年留下的向日葵枯秆轻轻碰着,发出细碎的声响。 “妈妈,雪雪还在!”她扒着阳台的栏杆回头喊,小脸蛋红扑扑的,头发还翘着几缕。 林小满正把刚热好的牛奶倒进杯子里,闻言笑着走过去,蹲下来帮她把睡衣的衣角塞好:“雪被弹珠保护着呢,当然在。今天要不要去公园,把灯笼带去给爷爷奶奶看看?” 小念葵眼睛一下子亮了,拽着林小满的手晃:“要!还要告诉爷爷,雪弹珠是爸爸封的!” 江彻从厨房端着煎好的鸡蛋出来,听见这话,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头发:“那得把灯笼好好收着,路上别让风把弹珠吹掉了。” 收拾妥当后,江彻把灯笼放进一个旧布袋子里——是林小满之前用剩下的碎花布缝的,刚好能装下灯笼,还能护住底部的弹珠。 小念葵非要自己提着布袋子,小手紧紧抓着带子,走路的时候小身子一颠一颠的,布袋子也跟着晃,里面偶尔传出弹珠碰撞的轻响,像揣了一袋子的小欢喜。 坐公交去爷爷奶奶家的路上,小念葵靠窗坐着,时不时把布袋子抱在怀里,掀开一点缝看灯笼。 邻座的老奶奶看见,笑着问她里面装的是什么,她立刻把布袋子举起来,声音脆生生的:“是我和爸爸妈妈做的灯笼!里面有雪弹珠,还有向日葵!”老奶奶凑过来看了看,夸她手巧,她得意地挺起小胸脯,偷偷往林小满身边靠了靠,眼神里满是“妈妈你看我厉害吧”的小骄傲。 到了爷爷奶奶家,门刚打开,小念葵就挣脱江彻的手,提着布袋子冲进屋里:“爷爷!奶奶!我带灯笼来啦!”爷爷正坐在客厅的藤椅上看报纸,听见声音立刻放下报纸,奶奶也从厨房擦着手走出来,两人围着小念葵,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把灯笼从布袋子里拿出来。 “哎哟,这灯笼真好看,上面还有向日葵呢。”奶奶伸手摸了摸灯笼上的画,眼神里满是欢喜。 爷爷则注意到了挂在灯笼上的雪弹珠,凑过去仔细看:“这弹珠里装的是雪?还是初雪那时候封的吧?” 小念葵赶紧点头,拉着爷爷的手,把做灯笼的过程从头讲了一遍——从涂牛奶盒的黄色圆圈,到和妈妈一起剪向日葵图案,再到爸爸装LED灯串,讲得眉飞色舞,连自己把小手染成黄色不肯洗手的事也说了,逗得爷爷奶奶哈哈大笑。 中午吃饭的时候,奶奶特意做了小念葵爱吃的番茄炖牛腩,爷爷则把灯笼挂在了客厅的吊灯旁边。 暖黄的灯光照在灯笼上,塑料纸里的向日葵图案透出来,落在墙上像朵会发光的花,雪弹珠和彩色弹珠垂在下面,随着窗外吹进来的风轻轻晃,把光影晃得满地都是。 小念葵吃饭的时候总忍不住抬头看,连扒饭的速度都慢了些,江彻笑着给她夹了块牛腩:“快吃,吃完下午带你去公园放风筝,把灯笼也带上,让它晒晒太阳。” 下午的公园人不少,阳光洒在草坪上,暖得让人想脱掉外套。江彻找了片空旷的地方放风筝——是去年小念葵生日时买的蝴蝶风筝,翅膀上的颜色有些褪了,但飞起来的时候还是很好看。 小念葵则提着灯笼,在草坪上跑着追风筝,灯笼底部的弹珠流苏晃来晃去,叮当作响,和她的笑声混在一起,像首轻快的小曲子。 林小满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看着父女俩的身影,手里拿着手机,时不时拍下几张照片。 风里带着青草的味道,还有远处小朋友的嬉闹声,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一家人在一起,晒晒太阳,放放风筝,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味道。 玩累了,小念葵靠在林小满身边休息,手里还攥着灯笼的带子。 江彻走过来,把一瓶温好的果汁递给她,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早上整理书房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林小满接过来打开,是张有些泛黄的信纸,上面是江彻的字迹,写的是去年初雪那天的事——那天他带着小念葵去楼下玩雪,小念葵蹲在雪地里,非要把雪球装进弹珠里,说要“把冬天留住”,他就找了树脂,把雪球封进了弹珠里,还在信纸上画了个小小的弹珠,旁边写着“念念的初雪纪念”。 “原来那时候你就记下来了。”林小满抬头看江彻,眼里满是温柔。江彻笑了笑,伸手揽住她的肩膀:“想等念念长大,把这些小事都给她看。” 小念葵凑过来看信纸,指着上面的弹珠图案,歪着头问:“爸爸,这是我的雪弹珠吗?”江彻点点头,把她抱进怀里:“是呀,这是念念和爸爸一起留住的初雪。” 傍晚回家的时候,小念葵在车上就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抓着那张信纸。江彻把她抱下车,林小满则提着灯笼,慢慢跟在后面。楼道里的灯亮着,暖黄的光落在灯笼上,雪弹珠里的冰晶反射着光,像把白天的阳光也装进了里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回到家,江彻把小念葵放进卧室的小床上,林小满则去厨房准备晚饭。她把灯笼挂在厨房的挂钩上,做饭的时候偶尔抬头看一眼,弹珠在灯光下晃,心里满是柔软。 她忽然想起早上小念葵说的话,说要把灯笼带给爷爷奶奶看,想起爷爷看灯笼时的笑容,想起奶奶给小念葵夹牛腩的样子——原来幸福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小事,一点点的温暖,凑成了最珍贵的日子。 晚饭做好后,江彻把小念葵叫醒,小家伙揉着眼睛坐起来,第一句话就是:“我的灯笼呢?”林小满笑着指了指厨房:“在厨房挂着呢,等会儿吃完饭,我们把今天的事写进成长日记里好不好?”小念葵立刻点头,爬下床就往厨房跑,抱着灯笼不肯撒手。 吃饭的时候,小念葵还在念叨着今天的事,说爷爷奶奶夸她的灯笼好看,说公园里的风筝飞得好高。 江彻和林小满听着,时不时帮她夹菜,偶尔对视一眼,眼里都是藏不住的笑意。窗外的天渐渐黑了,厨房的灯亮着,灯笼上的向日葵图案透出来,落在餐桌上,像朵小小的太阳。 晚上哄小念葵睡着后,林小满拿出宝宝成长日记,江彻则坐在她旁边,把下午在公园拍的照片打印出来——有小念葵提着灯笼追风筝的样子,有她靠在林小满身边休息的场景,还有一家人坐在长椅上的合影。林小满拿起笔,笔尖在纸上轻轻写: “一月二日,晴。带念念的向日葵灯笼去爷爷奶奶家,念念把做灯笼的过程讲给爷爷奶奶听,爷爷还记得初雪那天的事,奶奶给念念做了爱吃的番茄炖牛腩。下午去公园放风筝,念念提着灯笼跑,弹珠晃得叮当作响,像在唱小歌。江彻找出了去年初雪时写的信纸,原来他早就把念念的小小心愿记了下来。今天的日子,像灯笼里的光,暖融融的。” 江彻接过笔,在旁边添了句:“念念说,要把灯笼一直挂着,等明年初雪的时候,再封一颗雪弹珠进去。我的小姑娘,总能把日子过成诗,把平凡的时光,都变成甜甜的回忆。” 写完日记,林小满把信纸夹进日记里,又把打印好的照片贴在旁边。 江彻走过来,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你看,我们的日子,就像这灯笼一样,用的都是旧材料,却装着最亮的光。”林小满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的夜色,又看了看桌上的灯笼——雪弹珠里的冰晶在灯光下泛着光,彩色弹珠垂在下面,轻轻晃着。 她忽然觉得,不管以后的日子会怎样,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只要还有这样的小温暖,这样的小欢喜,就足够了。 就像这盏用旧材料做的灯笼,虽然不华丽,却装着一家人的爱,装着念念的期待,装着初雪的回忆,也装着往后无数个温暖的日子。 以后的每一个新年,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他们都会这样陪着小念葵,把每一件小事记下来,把每一份温暖藏起来,让这些小小的幸福,像雪弹珠里的冰晶一样,永远透亮,永远温暖,永远留在时光里。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25章 雪弹珠的回信与春日的种子 一月中旬的周末,一场轻雪在夜里悄悄落了,清晨推开窗时,阳台的向日葵枯秆上积了层薄薄的白,挂在秆上的向日葵灯笼也沾了点雪粒,像撒了把碎糖。 小念葵趴在窗边,手指隔着玻璃碰了碰灯笼上的雪弹珠,突然转头喊:“妈妈!雪弹珠好像变亮了!” 林小满正把刚烤好的吐司摆在盘子里,闻言走过去,顺着女儿的目光看——阳光刚好落在雪弹珠上,里面的冰晶折射出细碎的光,确实比往常更透亮些。 “因为今天的雪和它做伴啦。”她笑着帮小念葵把围巾系好,“爷爷早上打电话说,院子里的腊梅开了,问我们要不要去摘几枝插在灯笼旁边。” “要去要去!”小念葵立刻从椅子上跳下来,跑去拉江彻的衣角,“爸爸,我们带灯笼去爷爷家好不好?让腊梅和雪弹珠做朋友!” 江彻刚把热牛奶倒进杯子里,闻言揉了揉她的头发:“好啊,不过得先把灯笼上的雪扫掉,别让弹珠受潮。” 收拾灯笼时,小念葵非要自己拿软毛刷,踮着脚小心翼翼地扫灯笼上的雪粒,扫到雪弹珠附近时,动作放得更轻:“雪弹珠怕疼,不能用力。” 江彻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去年初雪时那张信纸,忽然说:“今天可以让念念给雪弹珠写封信,告诉它这阵子发生的事。” “写信?”小念葵眼睛一亮,丢下毛刷就去翻她的彩笔,“我要画好多向日葵,还要告诉雪弹珠,爷爷奶奶很喜欢它!”林小满笑着找了张浅黄的信纸——是上次打印照片剩下的,边缘还带着点向日葵图案的碎边,刚好适合写“给雪弹珠的信”。 到爷爷家时,院子里的腊梅果然开得正好,嫩黄的花瓣顶着雪粒,甜香混着雪的清冽飘过来。爷爷正拿着剪刀站在花树旁,看见他们来,立刻笑着招手:“念念快来,选几枝你喜欢的,咱们插在花瓶里,跟你的灯笼配一脸。” 小念葵拉着林小满的手,在花树前选了半天,最后挑了两枝开得最盛的:“这枝给雪弹珠看,这枝给灯笼上的向日葵看。” 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端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晒干的橘子皮和几颗饱满的向日葵种子:“去年夏天收的种子,想着春天种在院子里,今天刚好让念念带回去,等发芽了,就能和灯笼上的向日葵做伴。”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念葵趴在桌边,用彩笔在信纸上写写画画。她还不会写太多字,就画了个圆滚滚的雪弹珠,旁边是咧嘴笑的向日葵,下面歪歪扭扭写了“雪弹珠你好”,又让江彻帮忙写下“我带爷爷奶奶看你了,腊梅很香”。“还要画爸爸和妈妈!”她又添了两个小小的人影,手拉手站在雪弹珠旁边,才算满意。 饭后,江彻找了根细麻绳,把信纸系在灯笼的弹珠流苏上。 小念葵抱着灯笼,蹲在院子的腊梅树旁,轻声念信:“雪弹珠,今天爷爷家的腊梅开了,奶奶给了我向日葵种子,春天就能种小向日葵啦……”风轻轻吹过,信纸跟着灯笼晃,雪弹珠里的冰晶也跟着闪,像在认真听她说话。 爷爷坐在藤椅上,看着祖孙俩的样子,笑着对林小满说:“去年初雪时,江彻带念念来玩,小家伙蹲在雪地里,非要把雪球装进弹珠里,说要‘留住冬天’,现在倒好,还跟雪弹珠写信了。” 林小满想起江彻之前找出来的那张信纸,心里忽然暖暖的——原来那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被悄悄记了下来,变成了日子里的甜。 下午回家时,小念葵怀里抱着装向日葵种子的小铁盒,手里还攥着那枝腊梅。江彻把灯笼挂回阳台的向日葵秆上,林小满则找了个浅口花瓶,把腊梅插在旁边,刚好和灯笼挨在一起。小念葵把“给雪弹珠的信”又念了一遍,才小心翼翼地把向日葵种子放进抽屉里,和她的弹珠盒放在一起:“种子要好好睡觉,春天才能发芽。” 晚上哄小念葵睡着后,林小满拿出宝宝成长日记,江彻正把下午拍的照片打印出来——有小念葵在腊梅树旁念信的样子,有她抱着种子盒的场景,还有灯笼和腊梅靠在一起的画面。林小满拿起笔,笔尖在纸上轻轻写: “一月十五日,雪后晴。带念念和向日葵灯笼去爷爷家,摘了腊梅插在灯笼旁,奶奶给了去年的向日葵种子。念念给雪弹珠写了封信,画了向日葵和我们一家人,念信的时候,风都变得轻轻的。爷爷说起去年初雪时,念念蹲在雪地里装雪球的样子,才发现原来那些小事,都成了甜甜的回忆。” 江彻接过笔,在旁边添了句:“念念说,等春天向日葵种子发芽了,要把新的小向日葵画在信上,再读给雪弹珠听。我的小姑娘,总能给日子添上最软的糖,让每个平凡的瞬间都闪闪发亮。” 写完日记,林小满把“给雪弹珠的信”叠好,夹在日记里,旁边就是去年江彻写的那张初雪信纸——两张信纸一旧一新,像雪弹珠收到的两封回信。 江彻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你看,雪弹珠不仅留住了冬天,还留住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林小满靠在他怀里,看着阳台的灯笼——腊梅的香气飘进来,混着雪弹珠的清透,灯笼上的向日葵图案在灯光下泛着暖光。 她忽然想起奶奶给的向日葵种子,想起小念葵认真念信的样子,心里满是期待:等春天来了,种子发了芽,院子里长出新的向日葵,雪弹珠就能看见更多的阳光,更多的甜。 第二天早上,小念葵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她的向日葵种子和灯笼。阳光落在种子盒上,落在雪弹珠上,落在腊梅花瓣上,整个阳台都暖融融的。她蹲在种子盒前,小声说:“种子快醒醒,春天快来了,我们还要跟雪弹珠一起看向日葵呢。” 风从窗外吹进来,灯笼轻轻晃,雪弹珠里的冰晶闪了闪,像是在回应她的话。 林小满站在门口看着,忽然觉得,这些关于雪弹珠、灯笼和种子的小事,就像一颗颗藏在日子里的糖,慢慢融化在时光里,变成了最温暖的回忆——而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这样的甜,等着他们一起去收集,一起去珍藏。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26章 春分里的种子芽与窗台的新灯笼 三月的晨光软乎乎地漫进窗台时,小念葵是被抽屉里的“动静”弄醒的——她前一晚特意把向日葵种子盒放在枕边,夜里翻身时,铁盒和床头的弹珠盒碰在一起,发出细碎的“叮当”声。 “妈妈!种子是不是要醒啦?”小念葵抱着铁盒冲进厨房,林小满正把蒸好的南瓜粥盛进碗里,闻言笑着擦了擦她嘴角的睡痕:“得先让它们晒晒太阳,喝够水,才会冒出小芽芽。”江彻从阳台走进来,手里拿着个浅口的木盆,盆底铺着层湿润的纱布:“昨天跟爷爷学的,用纱布当小床,种子躺在上面,不会闷坏。” 小念葵立刻搬来小凳子,蹲在阳台桌边,小心翼翼地打开铁盒。 去年奶奶给的种子颗颗饱满,外壳泛着浅褐的光,她挑了三颗最大的,轻轻放在纱布上:“这颗叫‘小葵’,这颗叫‘雪雪’,这颗叫‘腊腊’,要跟雪弹珠和腊梅做朋友。”江彻帮她在种子上盖了层薄纱布,又喷了点温水:“每天早上喷一次,过几天就能看见小芽冒出来了。” 刚收拾好种子,玄关的门铃就响了。开门时,爷爷手里拎着个竹编篮,里面装着新编的迷你灯笼框架,奶奶跟在后面,抱着束刚摘的迎春花:“春分适合编灯笼,这框架比去年的小一半,刚好让念念自己糊纸。”小念葵眼睛一亮,立刻接过框架,手指摸着稻草:“比雪弹珠灯笼的稻草软!”爷爷笑着说:“选的是今年新晒的早稻草,编出来的小灯笼轻,挂在窗台不占地方。” 早餐后,几人在客厅铺开报纸,林小满把奶奶带来的彩纸剪成长方形,江彻则调了碗稀释的浆糊——比去年糊大灯笼时更稀,怕粘住小念葵的小手。“先贴侧面,把纸边折进去一点,”奶奶握着小念葵的手,教她把粉色的彩纸贴在稻草框架上,“像给小灯笼穿裙子,要穿得整整齐齐。” 小念葵学得认真,指尖沾了点浆糊,也顾不上擦,只顾着把纸捋平。贴到正面时,她忽然想起什么,跑去房间翻出彩笔,在纸上画了三颗顶着绿芽的小种子,旁边还画了个圆滚滚的雪弹珠:“这样小灯笼就知道,种子是它的朋友啦!”爷爷拿出根细红绳,系在灯笼顶部:“等会儿挂在种子盆旁边,它们就能一起晒太阳。” 中午的阳光越来越暖,江彻把种子盆和新灯笼一起挪到阳台的花架上。小念葵趴在花架边,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纱布:“小芽什么时候出来呀?”林小满端来切好的草莓,笑着递了颗给她:“就像你小时候要慢慢长一样,种子也要慢慢钻出来,别急呀。”奶奶则在厨房煮了红枣枸杞茶,茶杯里飘着两颗胖嘟嘟的红枣:“喝了茶,咱们去院子里看看爷爷种的向日葵,去年的老株还没拔,说不定有惊喜。” 到爷爷家的院子时,去年的向日葵秆虽然枯了,却在根部冒出几株嫩绿的小苗。爷爷蹲下来,指着小苗:“这是老根发的新苗,比新种的种子长得快,过阵子就能开花。”小念葵凑过去,小手轻轻碰了碰叶片:“比我的‘小葵’‘雪雪’‘腊腊’大!”奶奶笑着说:“等你的种子发芽了,咱们也种到院子里,让它们跟这些小苗做伴。” 下午回家时,小念葵怀里抱着爷爷给的向日葵小苗,手里还攥着奶奶摘的薄荷。江彻把小苗种在阳台的大花盆里,林小满则把薄荷插进小玻璃瓶,放在种子盆旁边:“薄荷的香味能赶走小虫子,保护种子宝宝。”小念葵趴在桌边,又给种子喷了次水,忽然指着纱布喊:“妈妈!你看!‘小葵’冒白尖啦!” 果然,三颗种子里,“小葵”的外壳裂了道小缝,露出点白白的芽尖,像个害羞的小脑袋。小念葵屏住呼吸,轻轻碰了碰芽尖,又赶紧收回手:“好软呀,像!”江彻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等会儿打印出来,贴在宝宝日记里,记录‘小葵’的第一次见面。” 晚上哄小念葵睡着后,林小满翻开宝宝日记,江彻正把下午拍的照片贴在一月“给雪弹珠的信”那页旁边。照片里,小念葵蹲在花架边,眼睛盯着种子盆,嘴角翘得高高的,旁边的新灯笼泛着粉色的光。林小满拿起笔,在照片旁边写: “三月二十一日,春分。‘小葵’先冒出了白芽,念念给种子起了名字,还和爷爷奶奶一起糊了迷你小灯笼。爷爷家的向日葵老株发了新苗,薄荷的香味飘在阳台,连风都带着甜甜的暖。原来等待发芽的日子,也像含着颗软糖,每分每秒都透着期待。” 江彻接过笔,在下面添了句:“念念说,等三颗种子都发芽,要给小灯笼挂上个小铃铛,让风把发芽的消息告诉雪弹珠。我的小姑娘,总能把等待变成最可爱的事。” 写完日记,两人走到阳台。月光落在种子盆上,“小葵”的芽尖在夜里也能看清,新灯笼挂在旁边,粉色的纸映着月光,温柔得像朵小云彩。江彻从身后抱住林小满,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你看,从冬天的雪弹珠,到春天的种子芽,咱们的日子就像这向日葵,慢慢朝着阳光长。” 林小满靠在他怀里,闻着薄荷的清香,想着明天小念葵看到芽尖会有的惊喜,心里满是软乎乎的暖。她忽然想起奶奶说的话,春分是万物生长的日子,而他们的日子,也在这些关于种子、灯笼和陪伴的小事里,悄悄长出了新的甜。 第二天早上,小念葵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向阳台。“妈妈!‘雪雪’也冒芽啦!”她指着种子盆,蹦蹦跳跳地喊。阳光落在两颗冒芽的种子上,白尖透着点嫩黄,像两颗小小的星星。林小满笑着帮她喷了水,又把新灯笼的位置调了调,让它刚好能照着种子盆:“等‘腊腊’也发芽,咱们就给小灯笼挂铃铛。” 小念葵用力点头,小手轻轻摸着新灯笼的稻草框架,又低头对种子说:“你们要快点长,我还要带你们去看爷爷家的小苗呢!”风从窗外吹进来,小灯笼轻轻晃,旁边的薄荷叶子也跟着摇,像是在回应她的话。 林小满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这些关于种子发芽、灯笼摇晃的小事,就像春分里的阳光,不炽烈,却足够温暖,一点点填满日子的缝隙,变成藏在时光里的甜——而未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甜,比如种子长出叶片,灯笼挂上铃铛,向日葵开出花朵,等着他们一起去收集,一起去珍藏。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78章 教室窗沿的雏菊与铅笔屑 九月的风带着桂花香吹进教室时,林小满正对着数学题皱眉头。窗沿上放着的玻璃瓶里,细沙随着风轻轻晃——是暑假从竹林潭里带来的,里面还泡着片小雏菊花瓣,像藏着整个春天。 “这道题我会,”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敲了敲她的练习册,江彻的声音带着点笑意,“辅助线要这么画。”他弯着腰,笔尖在纸上画了条虚线,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发梢,泛着浅金色的光。林小满抬头,刚好看见他耳尖沾着的一点铅笔屑,忍不住笑出声:“江彻,你头发上有铅笔屑。” 江彻赶紧伸手去摸,指尖却蹭到了她的手背,像触到了团暖云。他耳尖瞬间红了,赶紧直起身,从书包里掏出个纸包:“我妈昨天烤的桂花糕,给你带了两块。”纸包里的桂花糕还带着点温度,咬一口,甜香混着桂花香在嘴里散开,林小满眼睛亮了:“比上次的饼干还好吃,下次让阿姨教我做吧。” 下课铃响时,班长抱着新课本走进来,江彻主动站起来帮忙搬。林小满看着他抱着课本的背影,忽然想起暑假在河滩捡到的红色蝴蝶风筝——那时候他也是这样,总把重活往自己身上揽。她从书包里掏出个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装着几颗彩色的弹珠,是暑假玩弹珠时赢的,她挑了颗天蓝色的,放在江彻的桌角。 江彻回来时,一眼就看到了那颗弹珠,他拿起弹珠对着阳光看,弹珠折射出的光落在林小满的练习册上,像颗小太阳。“这个送给我?”他笑着问,林小满点头,刚想说话,就听见同桌喊:“林小满,江彻,老师让你们去办公室拿作业本!” 两人一起往办公室走,走廊上的桂花飘着香。江彻忽然停住脚,指着花坛里的雏菊:“你看,这朵白色的和暑假我们摘的很像。”他小心地掐下花茎,用纸巾包好,塞进林小满的书包:“夹在课本里当书签,下次做题就不会走神了。” 下午的美术课,老师让大家画“最难忘的暑假”。林小满拿起画笔,在纸上画了片竹林,潭边有两只小小的人影,一只举着相机,一只蹲在地上喂鱼。江彻凑过来看,笑着在她的画旁边添了只松鼠,抱着松果蹲在竹枝上:“这样才完整,不然松鼠该生气了。” 美术老师走过来,看着两人的画,笑着说:“你们的画很有默契,刚好可以贴在教室的展示墙。”林小满和江彻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暑假在竹林里,他们也是这样,一个画画,一个拍照,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放学时,江彻推着自行车走在林小满旁边,书包上挂着的相机晃来晃去。“周末我们去图书馆吧,”他忽然说,“上次借的风筝书还没看完,而且图书馆门口的梧桐树该落叶了,我想拍几张照片。”林小满点头,刚想说“好啊”,就看见妈妈在巷口挥手,她赶紧加快脚步,走了几步又回头:“江彻,明天记得带桂花糕!” 江彻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手里紧紧攥着那颗天蓝色的弹珠。晚风带着桂花香吹过来,他忽然想起暑假在老槐树下种的向日葵——现在应该已经开花了吧,等周末,一定要带林小满去看看,还要给她拍张站在向日葵花田里的照片。 林小满回到家,从书包里掏出那片雏菊,夹进了数学课本里。课本上的数学题好像突然不那么难了,她看着雏菊,想起江彻耳尖的铅笔屑,想起他递过来的桂花糕,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她翻开笔记本,在今天的日期下面写道:“九月一日,江彻给我带了桂花糕,还送了我一朵雏菊。原来开学的日子,也可以像暑假一样甜,甜得像嘴里的桂花糕,像他眼里的光。” 写完,她把笔记本放进书包,旁边放着江彻送的雏菊,还有那颗天蓝色的弹珠。窗外的桂花飘着香,林小满忽然开始期待周末——期待和江彻一起去图书馆,期待看到老槐树下的向日葵,更期待和他一起,把开学后的日子,也过得像暑假一样,满是甜香。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0章 花田孕步时的甜印记 林小满把浅布包斜挎在肩上时,晨光正透过阳台落地窗,落在摇篮边的弹珠盒上。那颗裹着南瓜叶的弹珠映着光,像把外婆的心意也装进了暖日里。江彻拎着个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保温杯、相机,还有块印着向日葵的小毯子:“今天去花田散散步,我妈说那边的空气好,还能看看我们种的向日葵,说不定宝宝能感受到呢。” “宝宝肯定喜欢,”林小满轻轻摸了摸小腹,最近胎动越来越明显,有时她躺着看书,小家伙还会轻轻踢她几下,像在回应她的悄悄话,“昨天他踢我的时候,我跟他说要去花田,他好像踢得更欢了,说不定是在期待呢。”江彻笑着牵起她的手,指尖轻轻护着她的腰:“慢点开走,别累着,我们走田埂边的小路,那边平坦,还能看到我们之前种的小杉树。” 往花田走的路上,风里带着向日葵的清香。路边的稻田已经抽穗,嫩黄色的稻穗晃出细碎的声响,偶尔有蝴蝶落在林小满的布包上,又振翅飞向花田深处。“你看,我们种的向日葵都长得比人高了!”江彻忽然指着不远处,大片的向日葵花盘朝着阳光,像铺了片金色的海,“上次收籽的那几株,现在又冒出新的芽了,等宝宝出生,就能看到它们开花了。” 林小满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心里满是暖意。她想起第一次和江彻来花田时,这里还只有几株瘦弱的向日葵苗,如今却长成了茂密的花田,就像他们的日子,从青涩的喜欢,慢慢长成了满是甜意的幸福。江彻从竹篮里拿出相机,对着花田拍了张特写:“这张要贴进宝宝成长日记里,告诉宝宝,这是爸爸妈妈为他种的向日葵田。” 走到花田边的树荫下,江彻把小毯子铺在草地上,让林小满坐下休息,又从保温杯里倒出温温的红枣水:“慢点喝,我妈早上特意煮的,说能补气血,对宝宝好。”林小满喝着红枣水,甜香在舌尖散开,忽然觉得肚子里轻轻动了一下——是宝宝在踢她。她赶紧拉着江彻的手放在小腹上:“你看,他又动了!好像在说红枣水很好喝呢。” 江彻屏住呼吸,感受着那微弱却清晰的胎动,眼底泛起温柔的光:“他肯定是个贪吃的小家伙,以后肯定喜欢吃你做的向日葵籽饼,喜欢喝外婆熬的南瓜粥。”他从口袋里掏出颗透明弹珠,里面裹着片刚摘的向日葵花瓣:“这个给宝宝,今天在花田的纪念,以后他长大了,我们就告诉他,这是他第一次‘陪’爸爸妈妈来花田时封的弹珠。” 两人坐在树荫下,看着向日葵花田,偶尔聊起宝宝出生后的日子。江彻说要在宝宝的房间窗外种上矮向日葵,让他醒来就能看到阳光和花;林小满说要给宝宝编个小小的稻草玩具,像他们之前编的稻草星球一样,带着手作的温度。阳光慢慢爬到他们身上,把两人的影子和向日葵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幅满是暖意的画。 中午回去时,江彻牵着林小满的手,慢慢走在田埂上。路过之前种的小杉树时,他们特意停下来看了看——小杉树又长高了些,枝叶也更茂密了。江彻从竹篮里拿出相机,拍下小杉树和两人牵手的画面:“这张也要贴进日记里,等宝宝长大,我们就带他来这里,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蜜月时种的树,也是看着他长大的树。” 回到家,林小满把今天的弹珠放进弹珠盒里,又翻开宝宝成长日记,在新的一页写下:“十月十二日,和江彻带宝宝去花田散步,第一次在花田感受到宝宝的胎动,他好像很喜欢向日葵的香气。我们封了颗裹着向日葵花瓣的弹珠,还拍了小杉树的照片,希望宝宝以后能像向日葵和小杉树一样,健康、快乐地长大。”江彻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花田,里面有两牵手的小人,还有个小小的胎儿轮廓,字迹满是温柔:“宝宝,爸爸妈妈在花田等你,等你一起看日出、看花开,一起把日子过得像向日葵一样甜。” 傍晚,林小满靠在沙发上,江彻给她揉着腿。阳台的向日葵在夕阳下轻轻晃,弹珠盒里的弹珠映着暖光,像把一整天的甜都藏在了里面。林小满忽然觉得,怀孕的日子虽然有些辛苦,但更多的是满溢的幸福——有江彻的体贴,有家人的关爱,有宝宝的陪伴,还有向日葵和弹珠记录的每一个甜瞬间。这些日子,会像宝宝成长日记里的文字一样,永远带着温暖的印记,慢慢沉淀成他们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78章 教室窗沿的雏菊与铅笔屑 九月的风带着桂花香吹进教室时,林小满正对着数学题皱眉头。窗沿上放着的玻璃瓶里,细沙随着风轻轻晃——是暑假从竹林潭里带来的,里面还泡着片小雏菊花瓣,像藏着整个春天。 “这道题我会,”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敲了敲她的练习册,江彻的声音带着点笑意,“辅助线要这么画。”他弯着腰,笔尖在纸上画了条虚线,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发梢,泛着浅金色的光。林小满抬头,刚好看见他耳尖沾着的一点铅笔屑,忍不住笑出声:“江彻,你头发上有铅笔屑。” 江彻赶紧伸手去摸,指尖却蹭到了她的手背,像触到了团暖云。他耳尖瞬间红了,赶紧直起身,从书包里掏出个纸包:“我妈昨天烤的桂花糕,给你带了两块。”纸包里的桂花糕还带着点温度,咬一口,甜香混着桂花香在嘴里散开,林小满眼睛亮了:“比上次的饼干还好吃,下次让阿姨教我做吧。” 下课铃响时,班长抱着新课本走进来,江彻主动站起来帮忙搬。林小满看着他抱着课本的背影,忽然想起暑假在河滩捡到的红色蝴蝶风筝——那时候他也是这样,总把重活往自己身上揽。她从书包里掏出个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装着几颗彩色的弹珠,是暑假玩弹珠时赢的,她挑了颗天蓝色的,放在江彻的桌角。 江彻回来时,一眼就看到了那颗弹珠,他拿起弹珠对着阳光看,弹珠折射出的光落在林小满的练习册上,像颗小太阳。“这个送给我?”他笑着问,林小满点头,刚想说话,就听见同桌喊:“林小满,江彻,老师让你们去办公室拿作业本!” 两人一起往办公室走,走廊上的桂花飘着香。江彻忽然停住脚,指着花坛里的雏菊:“你看,这朵白色的和暑假我们摘的很像。”他小心地掐下花茎,用纸巾包好,塞进林小满的书包:“夹在课本里当书签,下次做题就不会走神了。” 下午的美术课,老师让大家画“最难忘的暑假”。林小满拿起画笔,在纸上画了片竹林,潭边有两只小小的人影,一只举着相机,一只蹲在地上喂鱼。江彻凑过来看,笑着在她的画旁边添了只松鼠,抱着松果蹲在竹枝上:“这样才完整,不然松鼠该生气了。” 美术老师走过来,看着两人的画,笑着说:“你们的画很有默契,刚好可以贴在教室的展示墙。”林小满和江彻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暑假在竹林里,他们也是这样,一个画画,一个拍照,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放学时,江彻推着自行车走在林小满旁边,书包上挂着的相机晃来晃去。“周末我们去图书馆吧,”他忽然说,“上次借的风筝书还没看完,而且图书馆门口的梧桐树该落叶了,我想拍几张照片。”林小满点头,刚想说“好啊”,就看见妈妈在巷口挥手,她赶紧加快脚步,走了几步又回头:“江彻,明天记得带桂花糕!” 江彻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手里紧紧攥着那颗天蓝色的弹珠。晚风带着桂花香吹过来,他忽然想起暑假在老槐树下种的向日葵——现在应该已经开花了吧,等周末,一定要带林小满去看看,还要给她拍张站在向日葵花田里的照片。 林小满回到家,从书包里掏出那片雏菊,夹进了数学课本里。课本上的数学题好像突然不那么难了,她看着雏菊,想起江彻耳尖的铅笔屑,想起他递过来的桂花糕,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她翻开笔记本,在今天的日期下面写道:“九月一日,江彻给我带了桂花糕,还送了我一朵雏菊。原来开学的日子,也可以像暑假一样甜,甜得像嘴里的桂花糕,像他眼里的光。” 写完,她把笔记本放进书包,旁边放着江彻送的雏菊,还有那颗天蓝色的弹珠。窗外的桂花飘着香,林小满忽然开始期待周末——期待和江彻一起去图书馆,期待看到老槐树下的向日葵,更期待和他一起,把开学后的日子,也过得像暑假一样,满是甜香。 喜欢夏夜晚风与旧糖纸请大家收藏:()夏夜晚风与旧糖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