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被拒十年后,被暗恋对象告白》 第1章 我喜欢你 “鹿秋,我喜欢你。” “你说什么?”正准备往卡座边挪过去,想拉开跟叶知秋距离的鹿秋被这句话弄懵了,一时愣在了原地。 “我说我喜欢你。”叶知秋重复道,眼神坚定地看着她,带着无奈的笑。 “你是在开玩笑吧?”鹿秋不可置信。 “其实我一直都喜欢你,从高中就开始喜欢你了。”叶知秋又抛出一句足以炸碎鹿秋心理防线的话。 鹿秋此时觉得自己的脑袋已经有些不清醒了,叶知秋这句话让她原本以为不会再对叶知秋有任何波澜的内心又掀起滔天巨浪。 她心中先掀起的是愤怒然后是抗拒,脸也因此涨红,但是因为KTV包厢内还有其他同学,所以她只能强壮平静。 她无法面对此时盯着她看的叶知秋,窘迫地环顾四周,看到周围没有人特别关注他们,心中才放心了些。 “难道我的喜欢是一件让你觉得窘迫的事情吗?”叶知秋失望地看着她。 “我们能换个地方说这件事吗?”鹿秋冷静了一些,冷冷地说。 “好。” 鹿秋跟叶知秋一前一后走出了包厢,试图在商场中找个僻静的地点交流。 走在后面的鹿秋陷入了回忆。 10年前夏早上7点 “叶知秋,我喜欢你。” 还未等到对面回应,鹿秋就颤抖着手将电话挂断了。她感觉自己的心都快冲破胸膛跳出来,紧张如溺水般无法呼吸,连那句话都是卡着嗓子缝努力挤出来的。 这句表白已经抽干了她所有的勇气,她根本不敢听对面的回答,只能先挂断了电话然后将手机关机了。 过了半小时后,冷静下来的鹿秋从床上懊恼地坐起来。因为她才意识到这是一场失败的告白,她都没让对方知道她是谁! 就这么结束这段暗恋可以吗?鹿秋问自己。 答案却是她不甘心。 可是她已经没有勇气再打电话了,于是她颤抖着手打开了跟叶知秋的□□聊天界面,犹豫了很久,删了又打,打了又删,终于发出了那句话:“刚才跟你打电话的是我,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 然后她又抑制不住那颗忐忑不安的心,鸵鸟般地将叶知秋的消息设置成了免打扰,接着又将手机关机了。她强迫自己睡着,好在熬了一夜确实累了,所以真的睡着了1个小时。 当她再次醒来时,又克制不住地打开了手机,但是叶知秋并没有回复她。 她起来洗漱,装作正常地吃了早餐,再次点开聊天界面,还是没有回复。她又关闭了免打扰。 “看到了能回复下吗?就算你不喜欢我也没关系的,谢谢。”鹿秋犹豫了下又发了一条消息。但是真的没关系吗?鹿秋不知道。 几分钟后 “其实我早就知道你喜欢我了,但是对不起,我不喜欢你。只是把你当成一个很好的同学而已。”对面回复了。 “一个很好的同学?”看了那么多影视剧,鹿秋知道这是被发好人卡的意思。 “希望你以后能找到更好的人。”对面又发了一条,似是安慰。 但对于鹿秋来说这无异于伤口撒盐。她的第一次告白就这么被套路般地拒绝了,她无法接受!她无法接受她告白了但是对方却不喜欢自己这个结果! 但是她控制住了自己的不甘心,违心地发了一句:“好的,谢谢。” 这下心是终于落回了肚子,但是也冷得发疼。 “在这里怎么样?”叶知秋走到了商场旁一家装修得很有格调的咖啡馆,回头问道。他想以鹿秋的审美来说,应该会喜欢这里。 “嗯?嗯。”陷在回忆中的鹿秋回过神来,看着装修温馨,客人不多的咖啡馆,点了点头。 两人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了。鹿秋看向窗外,正值新春,所以窗户上贴着庆贺新年的彩色贴纸。外面意外地下起了雪,一团团,白白的,毛绒绒的。 “下雪了。”鹿秋轻声说,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笑意。 店里的歌也从一首轻柔的英文歌切换成了陈奕迅的《不要说话》。 “是啊,好久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你印象最深刻的雪天是什么时候?”叶知秋接过话茬。 鹿秋不是很想寒暄,但是时间还早,也可以配合他一下。寒暄一下再进入正题是叶知秋的风格。他一向喜欢这样,做事都希望留个余地,不像她一般喜欢没有缓冲地直截了当进入正题。 “我忘记了。”鹿秋这些年见过了很多次下雪,有旅游时的雪,有工作的城市下的雪,但是没有一次下雪像韩剧一样充满浪漫色彩。 …… 鹿秋的回答让气氛变得沉默。 “我不知该躲哪里。爱一个人是不是应该有默契,我以为你懂得每当我看着你……” 沉默的气氛里,歌词却听得格外清晰。 “你还记得这首歌吗?”叶知秋问。 鹿秋看着窗外的飘雪,心被刺了下,没有回答。 她当然记得!这是一首关于暗恋的歌,叶知秋在高三的元旦晚会上唱过。鹿秋很喜欢这首歌,虽然这首歌是唱的男生对女生的暗恋,但是鹿秋觉得这首歌也很契合她暗恋的心情,后来还特意把这首歌收藏起来,单曲循环了很久。后来因为觉得歌词太悲伤了,又把歌从歌单中删掉了。 当时叶知秋唱这首歌时,鹿秋还觉得很惊讶,因为她一直认为他是神经大条的搞笑海王,想不到还会喜欢这么细腻的歌曲,竟然会对这样酸涩的暗恋心情有同感。 那时刚对叶知秋有一些好感的她还自作多情,想当然也是故意地认为叶知秋这首歌是唱给自己听的。虽然理智告诉她这根本不可能,但是当时的她决定接受这个看起来符合浪漫情节的假想,因为这样可以转移她在学业上感受到的精神压力。她把自己想象成浪漫故事的女主人公,就可以让她短暂逃离现实生活,尝到一丝虚假的甜头。 “其实当时这首歌,”叶知秋停顿了几秒,又继续说:“我是唱给你听的。”说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鹿秋惊得偏头看向叶知秋,想从他的表情里面找到说谎的痕迹。 但是他就那么诚恳地看着她,甚至还有一些脸红。 她实在不会读心术,但是又觉得荒诞,瞪大眼睛有些结巴地说:“怎……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会这么喜欢我?” “这不可能。”她避开叶知秋的视线,低头看着桌子小声喃喃。 第2章 不要说话 叶知秋笑了笑。鹿秋惊讶的样子跟高中的时候没有差别,还是在无措中夹杂了一些可爱。虽然已经过去十年,她表面看着稳重了许多,但是内里还是容易一惊一乍。不过他的坦白的内容确实足以让她震惊。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鹿秋的呢?还得从他转学说起。 当时他刚转学到远云一中的高一(六)班,也就是当时的尖子班。班上只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叫童嘉。而恰好童嘉也跟鹿秋关系很好,所以他从童嘉口中对鹿秋也有了一些了解——一个脾气很好又有点搞笑气质的女学霸。 所以本着朋友的朋友也能成为朋友的原则,叶知秋有几次试图想拉近过跟鹿秋的距离,但是鹿秋似乎对他有一些偏见,总是跟他保持距离,用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跟他相处。但是她跟童嘉却依然是好朋友。这样的交友方式让他有些费解,但是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因为他很快就以他出色的社交能力在短时间内跟班里人打成一片,迅速融入了集体。 转折是从他发现鹿秋总是爱朝他的方向看开始的。有一次上课,叶知秋在看黑板时,突然对上了鹿秋悄悄回头看的视线,然后又眼看着鹿秋慌忙地回头,装作无事发生。 起初他并没有当一回事,只是后面又接二连三无意发现鹿秋朝他那边瞟,他才有一些好奇涌上心头。他开始观察鹿秋的瞟是无意的行为还是故意地找机会在看某个人。 然后他就确定了,以鹿秋平均一节课回头看至少一次的频率,她肯定是有预谋地在偷看某个人。而根据她看的方向,叶知秋觉得鹿秋是在偷看自己。 是这样,没错的!叶知秋对于自己的观察能力很是满意,同时对于鹿秋偷看自己这件事情也觉得很开心,这让鹿秋对他敬而远之的态度有了答案,原来是因为暗恋他!原本被鹿秋冷淡的态度打击到的一部分自尊心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更加膨胀了。 就是说他这么帅气的男生,转学了之后也是各种恋情谣言传了很久的男生,在班上堪称是焦点人物的人,怎么可能会被一个颜值普通的女同学嫌弃! 就这样他洋洋得意了一个多月。直到,语文课要求排练课本剧时,事情才迎来了反转。 叶知秋所在的六组和鹿秋所在的三组抽到了合作排《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和第五幕。 而鹿秋主动担任起了编剧,其他人则负责表演和道具的准备。 但是在分配角色时,一向随和的鹿秋却不愿意让江沐风跟其他女生演情侣角色,想让江沐风演法官。她的理由是江沐风比较严肃适合法官的角色,甚至在大家还是决定让江沐风演巴萨尼奥时,提出了可以让同性反串演情侣,理由是这样更搞笑,更吸引眼球。 但是鹿秋却并不在意叶知秋演什么角色。这让叶知秋感觉到了不对劲。 后来在排练的时候,叶知秋发现鹿秋并没有朝自己看过一眼,反而是一直在偷看江沐风。自己在表演安东尼奥时,鹿秋在看着江沐风;在轮到江沐风饰演巴萨尼奥和林婉婷饰演鲍西亚的情节时,鹿秋的表情才有了一些失落甚至是不想看。 叶知秋这才意识到,原来鹿秋一直在看的人是他的同桌江沐风。原来她一直暗恋的人是江沐风不是他。 发现这个事实后,他有种莫名的失落,但是却留下了不自觉会去观察鹿秋的后遗症。 “如果我说我在高一的时候就格外注意你了,你会相信吗?”叶知秋盯着鹿秋,苦笑着说。 高一?那对于鹿秋来说是久远的记忆了。 如果说高一对叶知秋有什么印象的话,那就是新转学到班上的风云人物。之所以说是风云人物,是因为他是第一个转进来的人,长相帅气。 同时班上有些认识他的人渐渐传出了他的一些“风流情史”,情史的内容是什么她已经忘记了,因为她当时并不在意他。只记得大概就是谈过好几段恋爱之类的或者是跟好些女生暧昧过?感觉很像言情小说中轻浮的“风流浪子”形象。 除此之外,他才转学到班上的时候,因为跟童嘉关系很好,还有比较离谱的谣言说他俩在谈恋爱的。 当时鹿秋的感觉是,前面的轻浮浪子形象倒是很有可能成立,因为以她的几次跟叶知秋的接触,觉得他这个人实在是没什么边界感和男女相处的分寸。各种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很夸张,大概长得好看是他唯一的优点了。 但是对于童嘉和叶知秋的恋情谣言,她是不信的。虽然她也是爱看言情小说也会偶尔八卦一下同学之间的情感关系,但她还是相信男女同学之间也会有无关爱情的纯粹友谊的,就像她跟李林关系也很好,但彼此之间就是纯粹的友谊一样。 但或许出于一种不喜欢改变的心理,鹿秋总是无法自控会对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新人物、新事物有一种淡淡的排斥感,因为她认为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改变,都有可能打破她好不容易建立好的平衡。 其次是因为受到同学们所营造的“风流浪子”形象的影响以及叶知秋的举止确实在某些时候看起来有些轻浮和夸张,但同时又确实长得好看,所以被颜控的鹿秋划为了“危险人物”。她是不愿意跟“危险人物”有过多接触的,因为她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自己的眼睛掌控了大脑,误入“歧途”,喜欢上他,然后导致一场“花痴女苦恋风流浪子”的悲剧。 所以即使童嘉跟叶知秋关系很好,但鹿秋却并没有与叶知秋很熟。她也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奇怪的,她跟童嘉是好朋友,不代表就要跟童嘉的好朋友是好朋友。朋友各自有对方不熟但又关系很好的朋友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她唯一感觉费解的是为什么童嘉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有分寸重感情,跟男女同学都相处得很好的人会跟这么一个轻浮的人成为好朋友。 不过她高一确实对叶知秋本人了解很少,因为她并不在意也不想在意他,在她心中最关注的是她的学业,然后是她暗恋的江沐风。 所以听到叶知秋说他高一就注意她,她确实是震惊的,但是震惊之余还有好奇:“怎么会?为什么?” “其实你高一到高二结束一直喜欢江沐风是吗?” 鹿秋一瞬间瞪大了眼睛。 “后来你成绩下降了,高三就放弃喜欢江沐风了。但是没过多久,你就喜欢上了王文宇,后来不到一个月你又不喜欢他了,喜欢上李珂,但也没有喜欢他超过一个月,在12月份的时候你才喜欢上了我。” 鹿秋持续震惊地看着叶知秋,是完全被看穿了的头皮发麻感,这种感觉在多年前跟他一起玩狼人杀的时候也出现过。 第3章 喜欢 鹿秋喜欢江沐风起于在一节高一的语文课上,江沐风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江沐风穿着白色短袖衬衫的校服,阳光斜照在他身上。他回答自如的样子,那种淡漠的神情像极了96版《一吻定情》里的男主直树。 于是鹿秋陷入了《一吻定情》的剧本,假想自己是笨拙普通但又勇敢热情的琴子,而江沐风就是外冷内热的学霸直树。她热衷于这样的剧本有两年,但两年间其实她跟江沐风都没有说过超过十句话。或许是因为她自己也知道对于江沐风的喜欢只是一场虚无的幻想,所以也并没有强烈地必须要靠近他的**。因为她只是想编造一个符合自己癖好的暗恋剧本,来短暂逃离学业的压力。 直到高二下的期末考试,她的排名第一次跌倒了前十名之外,意外地排到了三十几名。下降的成绩给了鹿秋闷头一棒,她才意识到自己太过沉浸于这段虚假的幻想中,以至于把最重要的学业都落下了。 她不是笨拙但又神经大条百折不挠热情的差生琴子,她是敏感不热情不勇敢的学霸鹿秋。江沐风也不是外冷内热的直树。她甚至不了解江沐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们根本不是琴子和直树,他们只是不熟的同班同学鹿秋和江沐风而已。 虽然事实如此,但是要从两年的“暗恋”中走出来,鹿秋还是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再到高三开学的时候,她终于做到了不去看江沐风,也不会再幻想关于《一吻定情》的暗恋剧本。 但是高三面临的学业压力和精神压力是更重的,很多在高一高二嘻嘻哈哈爱笑的同学在高三也逐渐变得苦大愁深。很多同学都去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找心理老师又或者去找班主任谈心。 但是鹿秋是一个心思很重的人。她不愿意向他人过多地表露自己内心的实际想法,也并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心中那些负面的情绪以及阴暗的角落。 因为这实在太难以启齿,她无法去向一个不熟的人而且还是她最害怕的老师去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另外,她也认为即使自己倾诉了也可能无法获得真正的理解。而且向别人坦白自己无疑是把一把随时可能刺伤自己的刀交到了别人手上。她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她无法自控地再次通过喜欢别人来转移注意力,喜欢王文宇是因为他声音好听,喜欢李珂是因为他数学和物理很好,虽然她这两科也并不差,但是李珂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看待这两个学科的思维和层次是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的。 而后来为什么不喜欢他们呢,鹿秋也记不太清了,大概是意识到了他们除了厉害的那一面之外,好像别的地方也很普通,以及鹿秋不想再陷入虚无的恋爱剧本再让自己成绩下降。 至于开始喜欢叶知秋则不是因为他有很厉害的地方或者是他长得很像某本小说的男主角。 而是因为鹿秋觉得叶知秋看到了她。 那是一次化学考试结束后的晚自习,鹿秋成绩并不理想。 想到自己之前全校第三十几的排名,对自己不争气的自责又涌上了心头。鹿秋看过前几届的高考成绩,预估了一下自己需要考到全校前十名,总分要在600分左右才能考上985大学。 而自己的模考成绩才五百二十多,虽然还没加上英语听力,部分选修还没有学完,但是600分对于她来说还是有些遥远。 所以晚上看着化学试卷很是泄气,甚至难过得想哭,但是她还是控制住了,只是面无表情地趴在桌上,假装累了。 在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悲伤情绪之时,从没找她问过问题的叶知秋突然问了她一个很简单的化学题目。 她当然是很快掩盖住了自己的情绪,跟叶知秋耐心地说了题目的解法。 “哇,鹿秋,你好厉害!”,叶知秋听完,笑着说。 鹿秋被他生硬的夸奖逗笑了,反应了过来:“其实你会这道题目吧?” “哪有,我就是不会才问你的啊。” 鹿秋觉得叶知秋在模仿自己说话的方式,但是她并没有生气。此时有个人来打岔一下反而让她的心情好了不少。 “你刚才是在不开心吗?” “有一点。”鹿秋罕见地坦诚自己的情绪,她也很意外。她一向最擅长的是安慰别人,最不擅长的是倾诉自己。 “你成绩这么好,我相信你可以的,你要相信你自己!加油!”叶知秋拍了拍她的肩膀说。 虽然他安慰的话平平无奇,但却像一根火柴,点亮了她心中的蜡烛。她确实需要鼓励,需要有人跟她说“我相信你”。 不过她也有些震惊他居然察觉到了自己的不开心,因为跟她关系好的童嘉和林婉婷都没有注意到,更震惊的是他居然会主动来安慰自己。 “好的,谢谢你。真的。”鹿秋第一次很认真地看着叶知秋的眼睛诚恳地说。 叶知秋摸了摸头,笑着说:“没事。” 刚好下课铃响了,叶知秋便走出了教室。 鹿秋看着叶知秋的背影,回想他刚才的语气还有一些他平时说话没有的温柔和真诚,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念头——她之前对叶知秋的印象是否太过想当然了? 那个晚自习之后,鹿秋开始想了解叶知秋。她想知道他到底是怎样的人。也有些后悔自己因为之前的偏见而对他态度冷淡甚至有些嫌弃,而他居然还能来安慰自己,两相对比之下,她觉得自己有些惭愧。 她回忆起了高二时,正兴起狼人杀,江沐风和叶知秋都很喜欢玩,叶知秋是组局的。每把必在,因为这个游戏有点考验脑力,江沐风也喜欢玩,所以鹿秋其实也很感兴趣。 但是那时的鹿秋是一个被动的人加上玩游戏的人大多跟鹿秋不是很熟,她怕自己发言不好被人嫌弃,丢脸。所以不好意思主动说自己对这个游戏感兴趣,想加入一起玩,每次就只能在一旁假装不在意地偷偷看他们玩。 某一天课间,他们玩狼人杀缺人,大家都不知道找谁的时候,叶知秋突然对她发出了邀请:“鹿秋,你要玩吗?” 别的同学都说:“鹿秋不会想玩这个的,我们还是找别人吧!” 但是叶知秋却笑嘻嘻地看着她说:“你等鹿秋回答,要是她想玩呢。” 当时的鹿秋假装犹豫思考了几秒,立马回答:“好啊!” 鹿秋就这样加入了狼人杀的局,作为替补。 她对有一把印象特别深刻。那把叶知秋是“平民”,鹿秋是“狼人”。 在她发完言后,坐在旁边的叶知秋突然靠近她耳边说:“鹿秋,你在说谎吧。” 鹿秋被他的话惊到,有些头皮发麻,心中暗想:自己有这么明显吗?有些挫败。 “因为你每次说谎的时候就会很紧张,语速很快。”叶知秋继续说。 鹿秋只能强装镇定说:“我说话一直很快啊!” “哎,你们咋还讨论起来了,不能讨论的。”做“上帝”的同学警告说。 鹿秋才松了口气,然后又才意识到刚才叶知秋靠自己太近,真是轻浮的人!鹿秋在叶知秋闭眼的时候蹬了他一眼。 鹿秋又想起了高二校运会时的健美操比赛,是需要全班参与的比赛。因为叶知秋学过舞,且他很积极争取,于是他成为了训练的负责人。为了能让班级得高分,他找了一套比较难的健美操。每天都尽心尽力排时间,教大家练动作,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纠正动作。就算有人练了好几遍都不会,他也没有发脾气。到后期,他甚至每天都是嗓子沙哑的状态。 那是鹿秋对叶知秋第一次改观,觉得在训练时的他完全没有那种吊儿郎当的状态,反而还很负责。就算训练时,有人觉得动作太难而抱怨,他也依旧不生气。当时好像她跟班长李林还为他说过话来着,因为知道排练确实不易,而且既然已经开始练了就不要中途反悔了。 但是这个改观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随着校运会的结束,他又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男生。 高三的鹿秋就这样回忆着,慢慢地沦陷了。于是她就喜欢上了叶知秋,因为在这些回忆里她认为也许叶知秋还有很多自己未了解到的地方,也许他并不是一个轻浮的人,以及她觉得叶知秋是了解自己的。 所以其实自己高三时的想法并不是荒谬的,叶知秋确实了解自己,鹿秋觉得有些难过。 “既然你早就喜欢我了,为什么还要拒绝我呢?” 第4章 故意接近 “因为我觉得你根本不在意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你的。因为我认为你只是想要有一个人来喜欢而已,而这个人是谁无所谓。” 那是高三刚开学时,他发现鹿秋不再偷看江沐风了,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些窃喜。 但是没过多久他又发现鹿秋会在看刚转进班里的王文宇时,眼睛亮亮的。但是又没过多久,她又没再看王文宇了,她喜欢跟另一个刚转进来的数学很好的李珂搭话,没过多久,她对李珂也不再热情。 而默默观察的叶知秋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她能喜欢上他们,却不能喜欢自己呢? 如果她是因为痛苦才想喜欢上一个人,那这个人可以是他吗?他也不差,为什么她的目光不能停留在自己身上呢? 于是,在鹿秋为化学成绩难过的时候,他鼓起了勇气去安慰了她。 然后没过多久,老师说要调整小组,鹿秋调到了八组,他调到了七组。他们的位置由前后排变成了同排。也是在此时,他感觉到了鹿秋对自己的态度变化,不再像以前一样冷淡,变得热情。同时他也感觉到鹿秋会偶尔朝自己这边看,虽然不像之前看江沐风那么频繁,但是也是看向了他。 那时,他的心中有两种情绪,一种是开心而另一种则是怀疑,如果她这么容易就喜欢上他,那是否意味着只要是有人对她好,她就会喜欢上那个人呢? 这样的怀疑让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早就喜欢上了鹿秋。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排练健美操时,她为自己说话?还是她在课间用多媒体放歌时,他发现她的喜欢的歌跟他大多一样时? 鹿秋看着叶知秋受伤的表情,觉得有些无厘头,不理解当初被拒绝的她,现在反倒变成了被控诉的人。这实在太不公平!虽然她最初喜欢他的想法确实主要是如他所说,但是后面的发展却完全超出了她的控制,她是在认真地喜欢他的。在他之前,她从没有像了解他一样了解过任何一个暗恋对象。 “如果是谁都可以的话,我为什么要跟你表白。所以时隔十年你是突然想起来控诉我的吗?既然你喜欢我,为什么当初屡次拒绝我的表白。现在隔这么久又来这里忆往昔装深情是想干什么?”鹿秋怒火攻心,想到自己当年的痛苦和委屈,现在还要被始作俑者质问,她实在无法保持平静。 “因为那时我觉得我们在一起了也不会长久,也不想因为答应你的表白而影响你最后的志愿填报。我不想拖累你的前程,我想只留一个美好的回忆。”叶知秋垂着眼说。 他想起高三有天晚自习,他跟同桌聊到成绩,提到了中考成绩,顺带问了一下鹿秋的中考成绩,才发现原来鹿秋跟自己的中考分数是一样的。而高三的时候,鹿秋的成绩则是全校前十,他的成绩却排在全校四五十名左右。 当时别的同学知道后调侃说:“你看看人家现在,看看你自己,差了好远哦!” 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他却听进了心里。 他当然也想考到前十,但是或许是前两年玩心太重,又或许是确实是学习理解能力不如鹿秋他们,到了高三时确实已经落后了鹿秋很多。 后来他也开始认真复习,一改往日的散漫,但是进步并不多。记得某次模考鹿秋考到了全校第一,他开玩笑说让鹿秋把试卷给自己看看,却没想到第二天鹿秋就把整理好笔记的订好的卷子都放在了他的桌上。但是看着那一沓试卷,他却自卑心理作祟,看都没看就将卷子还给了鹿秋。 倒是让鹿秋有些失落,问他:“不是想要看吗?” 他只能找理由搪塞过去。 后来高三下学期,鹿秋还喜欢上了折星星,课间有时都在折,同时还是没有放弃看课外杂志的习惯,但就即使如此,她的成绩还是能保持在全校前五名。 他绝望地发现,这或许就是学习理解能力的差距,不是努力就能弥补的。 后来在高考完当天的下午,他被班主任以帮忙为名找去谈话。原来是班主任发现了鹿秋喜欢他,所以跟他说,让他不要影响鹿秋填志愿,跟鹿秋保持距离。班主任老师还跟他说了从前他教过的学长学姐也是跟他和鹿秋一样的情况,男生成绩比女生差很多,后来高考结束两人就在一起了,但是女生为了男生没有选更好的学校,而是选择了跟男生一个城市读书。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女生后悔了,开始怪男生,最后女生移情别恋了。两人闹得很难看,女生和男生的前途都受了影响。 最后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现在还小,以为爱情就是一切,但是更重要的是彼此的前途。只有你们两个人都好了,才能谈好的感情。你回去好好想想吧,高中时候的感情没有几个能坚持到最后的,与其最后两个人感情和前程都丢了,不如放弃,彼此留个美好的回忆。” “那老师,你跟鹿秋聊过了吗?” “我不会找她聊的,她心思重又有点傲气,脾气也犟又很有自己的主意,不是一个听劝的人,跟她直说她是不会听进去的,恐怕还会适得其反。但我相信你能理解我想说的,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于是,在高考后,他收到鹿秋表白时,一面是开心一面是痛苦,他想起了他们之间的差距,也害怕上大学之后差距越拉越大,自己被鹿秋抛下;又害怕像班主任说的那样,鹿秋因为他选择了不好的大学,影响前程。所以痛苦纠结之后,他最终选择了拒绝鹿秋,想着给彼此留下个美好的回忆也挺好的。 第5章 表白 “可是最后我们也没有留下美好的回忆不是吗?”鹿秋语气软了下来,有些无奈。 鹿秋想起刚表白失败时,她拼命压抑自己不要想他,不要找他聊天。无数遍告诉自己,他不喜欢自己,可是她心中又总是觉得叶知秋是喜欢自己的。 不然她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对自己如此关注,为何有如此多的巧合。 先是狼人杀带她玩还总是坐她的旁边,还有安慰她,看她折星星时让她送星星给他。再到是最后考前一个月时,鹿秋晚自习后还会在教室学习半个小时,然后一向下了前一节老师上课的晚自习后,就回家的叶知秋,却在后面这一个月不仅在第二节晚自习也依然在,而且跟她同样会再学半个小时才回去。甚至高考前放假三天,他是唯一一个还来学校复习的走读生。 以及高三下学期时,同组的杨宇为了确定班上他喜欢的另一个女生喜不喜欢他,拿她当幌子,连着两个星期课间追在鹿秋后面跟她说“喜欢她”。鹿秋当时被烦得不行,不得不让林婉婷陪着跟杨宇在操场边单聊,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让他不要再这么做,不然以后就绝交。 才聊完,杨宇跟鹿秋道了歉,三人的气氛缓和了些,彼此脸上出现了些笑容。鹿秋就看见叶知秋从他们旁边走了过去,然后接下来几天他都是一副蔫巴的样子,鹿秋跟他打招呼,他也很冷漠。 直到,后面鹿秋跟杨宇疏远了,他才变得活泼。 还有《你的名字》上映时,鹿秋、童嘉、林婉婷、包丽丽、李林以及叶知秋约着一起去电影院看。鹿秋原本是跟童嘉坐一起的,但是没想到开映时,叶知秋坐在了自己旁边,理由是童嘉觉得叶知秋的位置视野更好。可是明明原来童嘉和鹿秋、林婉婷的位置才是最佳视角。 看完电影后,鹿秋说很喜欢这部电影,没过几天叶知秋的□□头像就变成了《你的名字》其中有男主的一个很好看的画面。 18岁的鹿秋想到些,她就无法接受这样放下叶知秋。如果他不喜欢自己,那这一切又算什么呢?算她的幻想和错觉吗?可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如果这一切都是错觉,那什么才算是喜欢? 其实在决定表白之前,鹿秋思考了很久。那时的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以前喜欢一些男生只是因为她太痛苦了以至于她很想谈恋爱来找一个虚假的“精神支柱”来帮助她逃离现实生活。 所以她会选择有些长处且符合自己审美但是又距离自己很远的男生来幻想自己的恋爱剧情。这样她可以在品尝虚假的恋爱的快乐时又能得到精神抚慰,还不用像其他早恋的同学一样被老师发现叫家长又或者陷入复杂的情感纠葛之中。 只有暗恋,没有接触和了解,她就可以随时想放弃就放弃,只要她不说,就无人知晓,没有任何痕迹,也不会过于痛苦和伤心,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鹿秋清楚地知道,其实自己对那些暗恋对象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喜欢,只是他们的某一特质而对他们有好感而已。 可是叶知秋不一样,他已经突破了那条鹿秋设置的“心理安全界线”。鹿秋跟他在高三时的接触太多了。叶知秋也是唯一那个鹿秋想要去深入了解的暗恋对象,是鹿秋在看到他跳舞皱眉时,想去并且真的会去关心他疼不疼。 她想感知他的痛苦与开心,想触摸他的脸庞,他的五官,想了解真实的他,而不是将他套成某个经典剧集的男主角。她想能触碰到真实的他,跟他一起笑、一起哭,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 有一次,在坐车回家的路上,鹿秋听着《红色高跟鞋》、《知足》,看着窗外闪过的景物,她想起书上有一句话,说的是——人的一生就像坐火车,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爱人都只能陪伴自己一段旅程,时间到了就会下车,区别就是陪伴的旅程是长还是短而已。 她由此联想到,很快她就会高中毕业,去上大学,也很可能跟很多高中的同学渐行渐远。那么她能接受叶知秋和自己就这样以普通同学身份渐行渐远,直到忘记彼此吗? 想到这里,她感觉自己的心好像漏了一个洞,不间断的寒风灌进了她的身体。她无法接受甚至无法想象叶知秋就这样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于是在那一刻,她决定了高考结束后一定要跟叶知秋表白,而表白的时间是填志愿之前。 因为这样他们才能提前规划未来,如果是填志愿之后表白,她认为那不过就只是给自己的暗恋画个句号而已。 但她想要的他们一起走向彼此的未来,虽然她也没有百分百把握。但是她知道自己一定要跟叶知秋表白,不管有没有未来,因为她不想就这样忘记他。 然后她的目的真的达到了,即使表白失败了,她还是无法轻易放下和忘记他。她不相信他的说辞,但是他的说辞却把她的质疑和所有想说的话都死死地堵回肚子。 她想过有可能他是担心大学之后,两人感情破裂,也想过他可能是因为担心两人之间的差距。还想过他是不是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志愿填报。 她本想说,其实就像班主任在毕业时说的那样:“成绩好不代表一切,成绩好也并不代表前途就一片光明,人生很长,一切还有很多变数。” 而且她也并不认为叶知秋比自己差,她确实成绩比叶知秋好,但是叶知秋也有很多她没有的特长。性格方面,叶知秋更外向开朗但要神经大条一些,她则要内向敏感但更稳重,她认为他们的性格也很互补啊。 她期待的感情也并不是男强女弱或者女强男弱,她期待的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有同样的目标和信念一起为未来努力的爱情。 她也并不会为了叶知秋放弃填报985学校,她只是希望他们能有可能在同一个城市或者省份。 而且她想说,她是想让他在自己未来里的,所以如果他们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那么他们就不会失去彼此。 但是想到他说了“他不喜欢她,他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很好的同学”,那么她想说的这一切都无法再说出口,因为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他喜欢她的前提上。 如果他说了他不喜欢她,她再去说这些只会显得她很愚蠢可笑,听不懂人话。她还是有自尊要体面的,所以她告诉自己不要纠缠他。 但是她又心有不甘,于是开始试探。那是她的录取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叶知秋报的是提前批的军校跟李林一样。叶知秋被录取了,鹿秋终于找到机会找他聊天,发了一条祝贺的消息,他也很礼貌地回复了。 鹿秋本想问他为何会报考军校,毕竟他看着是那么散漫爱自由的人,怎么可能会适应军校的生活。但是看到叶知秋礼貌的回复,她没有问。她想或许自己根本不了解叶知秋,自己喜欢的只是自己的幻想,只是错觉,她告诉自己。 后来鹿秋的录取结果迟迟还没有下来,她有些焦虑,于是去找叶知秋聊天,她原本没抱什么他会怎么理她的希望,但是没想到他能陪自己聊了一个多小时。 于是她的心中又燃起了火苗,她再次无法控制地会想找他聊天。一天看N次空间,看他有没有发动态,甚至还视奸他的微博。她好像进入了侦探模式,想去发掘一丝一毫他喜欢她的痕迹。 她意识到自己这种行为走向了偏执、病态,她也唾弃这样的自己。 于是在痛苦纠结中,她给叶知秋发了条信息:“对不起,我现在还是没办法不喜欢你,只要有你的联系方式在,我就没有办法放下你,所以我想要把你的联系方式删掉。如果有天我真的不喜欢你了,再把你加回来。” 发完这段消息,没有等他回复,她就删掉了叶知秋所有的联系方式。 第6章 纠缠 后来鹿秋的录取通知结果出来了,她考上了一所985大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然后就是漫长的暑假,鹿秋从来没有觉得假期这么长过,也从没觉得如此无聊煎熬过。她只能期盼快点开学,也许等步入新阶段,遇到新的同学,她就可以真正放下叶知秋了。 开始就是长达三周的军训,因为她的学校还培养国防生,所以军训时间也比其他学校要长,甚至在最后一周训练时,优秀的连队还可以参加射击训练。可惜的是她所在的连队并不是优秀连队。 军训的苦和累让鹿秋不再那么频繁想起叶知秋,但看到训练的教官,她就又会想起他。有一天下雨了,雨后的晚霞很美,橙红的晚霞映在学校的人工湖面上,让她想起了高考前一天跟叶知秋一起看过的晚霞,她拍了下来发了“说说”。 在那个时候她想起了叶知秋,她想现在的他在学校过得如何呢?适不适应军校的生活呢? 他跟李林考上的都是军校,他们都开学很早,才开学那阵,鹿秋有问过李林军校的生活如何以此猜测叶知秋的生活现状。 后来叶知秋在班群里面发自己剪短了头发的样子。然后群里的同学还问他是不是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状。 即使删掉了他,她还是没办法隔绝所有关于他的消息,甚至有的时候忍不住又从群里找到他,点进去,发现他的朋友圈和□□空间居然都没设置权限,“陌生人”都可以查看动态。 她努力克制自己,她一遍遍告诉自己“他不喜欢你,别自作多情了。”但是她还是会去偷偷看他的新动态,但是学校特殊,他也并没有多少动态,一般是一个月才有一条。 一向不爱展示自己生活的鹿秋,开始时不时在班群里回复消息,假装自然地聊自己的生活现状,开始活跃地发“说说”。 因为她总觉得,他喜欢她的话,那他就一定会想了解,也一定有途径可以了解到她的近况。这是她从言情小说里学到的,多么可笑。她已经昏了头。 她的每条“说说”其实都是想发给他看的,但是她已经把他删掉了,却妄想他会看到自己的动态。她觉得自己是疯了。 军训过后,大学生活就开始了,她读的是工科,院里男女比大概是6:1的样子,但她所在的专业却是个例外,男女比例是1:3,在开学的时候成为了全校的传说。 她觉得老天真是不厚道。这样的男女比例根本是把她想通过谈恋爱或者暗恋同学以忘记叶知秋的路堵死了。 因为她这个人比较宅,所以跟同专业以外的人谈恋爱的概率很低,而且大一的她也不知道当社团干事可以扩大交际圈,所以没有去竞选社团干事。 再加上她的专业是传说中什么都要学的天坑专业,每天的课从早八排到晚八,以至于自己的交际圈就局限在了同专业的五十几个同学之内,其中男生十几个。一个长的比叶知秋好看的都没有,一个能让鹿秋有好感的人都没有。 虽然鹿秋知道自己也并没有挑剔别人的资格,她也不是什么优秀的人,但是她无法自控地就是要想到叶知秋并且拿他跟别人比较。 即使是混杂其他专业的选修课,也依旧没有一个能让鹿秋有好感的人,她觉得没有一个人长得比叶知秋好看,没有谁能比得上叶知秋。她的脑子里都是叶知秋,她只能把这归结为自己恐怕是被叶知秋“下蛊”了。 就这样,鹿秋硬捱了一年多,在第二年9月大二开学时,她还是忍不住再次加回了叶知秋的联系方式。她原本不抱他会通过的可能,想着他要是不通过的话,说明就是讨厌自己,自己或许就可以彻底放下死心了。但是没想到她申请加好友才没过多久,他就同意通过了。 但她转念一想,这也并不能说明他喜欢她,可能是想维持表面的关系而已。而且自己已经跟他说,不喜欢就会加回来的。 她还不知道发什么,所以什么都没有发。 那头也没有发什么消息过来。 三天后,鹿秋在痛苦中给叶知秋发了断联后的第一条信息:“其实加你回来,并不是因为我忘记了你,而是因为我还是喜欢你,抱歉。” 过了很久,对面回复了一句:“没事,大学里有这么多好的人,我相信你会忘记我的。” 鹿秋看着这句话,气笑了。 为什么总是这样不痛不痒的回答!她恨他的不决绝,恨他的犹豫,恨他自己都这么纠缠他了,他居然还想要一个体面收尾。 这样的回答,还不如直接回她一个“滚”或者一句“烦死了,不要再来纠缠我了!”又或者直接删了她,或许这样她才能彻底清醒。 虽然她不知道自己的自尊是否能承受住这样的激烈话语。但是她的理智已经无数次地谴责过自己就是一个变态的“贱人”。 鹿秋没有回复他的消息。 后来有天看到叶知秋在班群里聊得很开心,鹿秋无名火起。 她的心中有种报复的**,凭什么他招惹了自己,打破了自己的心理防线让自己喜欢上他之后,就那么潇洒轻松地走了!凭什么他一点都不难过!凭什么他没有一丝歉意,相反自己还要跟他说对不起!凭什么担负痛苦的是她! 她觉得他好像是一个在暴力拆开门,在自己心里拉了一坨屎就走的流氓。 鹿秋在那一刻觉得,她最终还是陷入了她一直抗拒的剧本,成为了那个痴恋着风流浪子的愚蠢可笑的花痴女。 最后痛苦与爱而不得的不甘再加上想要报复的心情形成一股洪流,冲走了鹿秋的理智。她开始消息轰炸叶知秋。 那天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发了多少条长达一分钟的语音给叶知秋,起初还是语气正常,后面就变成了充满火药味的质问,再后来是完全抛弃自尊的痛哭质问。 哭着问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错觉吗?哭着问他既然不喜欢自己为什么当初要来招惹自己? 大骂他是渣男,骂他轻浮没有边界感,让人误会。 发泄完后,理智回笼的她掩耳盗铃地删掉了所有的消息,然后把他的备注改成了“渣男”。 她没有删掉他,她在等待他也大骂她一顿,然后把她拉黑删除。她需要这样彻底撕破脸的决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死心。 但是她没有等来他的拉黑,只等来了一条他的文字消息:“我没有故意招惹你,都是当成很好的同学相处的。你这么痛苦的话,就不要喜欢我了啊。” 鹿秋心情却复杂起来,他是怎么有耐心把那些失控的语音听完还回复她的,如果不是喜欢她的话。难道人与人之间的处事方式差别真的那么大吗? 她本想再争论什么,想问他所谓当成很好的同学就是坐在她旁边,突然莫名其妙地摸她的头还戳她的腰吗?这完全是**的范围吧!还好她当时就表示了不可以这样做,她感觉很不被尊重! 难道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感真的差别这么大吗? 但是她不想争论了,前面的输出让她失去了所有力气。她没有回复,强迫自己带着一种想哭的心情睡着了。她现在有种矛盾的心情,她想逼他要么承认喜欢自己,要么干脆把她骂个狗血淋头,然后删除拉黑。 她想要从心里彻底地断开跟他的联系,她不要时时刻刻会想到他,但是又触摸不到他。她都不知道自己在喜欢什么,在痛苦什么了,她只知道自己被这种心情折磨得快要疯掉了。 第7章 断联 带着痛苦又矛盾的情绪,鹿秋时而恨时而怨时而是喜欢,就这样反复着,浑浑噩噩地到了周末。 中午睡醒就看到了叶知秋官宣女友的朋友圈,图片没有正脸,只是一双牵着的手。 鹿秋感觉被打了一棒,脑子嗡嗡地,一面是心如刀割,一面是不敢相信。 她找寻着疑点,第一是谁官宣,只拍牵手照的?第二是为什么不换情头?第三这个朋友圈不会是仅她可见吧?第四为什么官宣的时间这么巧?第五为什么之前不跟她说有喜欢的人了。 但是下面陆续地祝福,还有童嘉的祝福已经打消了她的第三个疑问。翻回聊天记录,她发现,原来在她那一大串语音之后,他发的信息里,有说到他现在有喜欢的人了。但是她却没看见,打消了她的第五个疑问。至于其他的疑问都无关紧要了,只取决于每个人的官宣方式不同而已。 她心已经凉了半截,理智说不要再纠缠下去了,但是她的偏执却说:“凭什么他可以这么轻易地获得幸福快乐,自己却还深陷于痛苦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是她做错了什么吗?凭什么她要承受这样的痛苦?凭什么被惩罚的人是她?” 于是她再次疯了般地给叶知秋发消息,消息的内容带着刻薄和偏执“你不会是假装有个女朋友吧?”,“怎么官宣连情头都没有换?”。看到换了情头,又发“你这个情头也太丑了吧!你们审美也不怎么样嘛。我给你们推荐几个情头吧。” 对方没有回复。 一小时后,鹿秋收到了回复:“我是叶知秋的女朋友,我们已经在一起了,你不要再纠缠他了。” 她的手抖了,但是还是不敢相信,检查了下在线的手机型号不是叶知秋正在用的型号,心中已经百分百相信叶知秋确实有女朋友了。 而她居然还无耻地纠缠他,还嘲讽他女朋友的审美! 她居然放任自己沦落到这种难堪的境地,一点自尊和体面都不要。 可以放弃了,她告诉自己。 打了一长串想向他女朋友解释的话,最后还是删掉了,她颤抖着打了一句:“对不起,祝你们幸福,我不会再纠缠他,打扰你们了。” 发完后,害怕会被他女朋友骂一顿,于是马上删掉了叶知秋的联系方式然后拉黑了。 她松了口气,暗想还好叶知秋没有像她想的那样骂自己,不然自己可能真的承受不住。因为只他女朋友这一句“纠缠”就已经足够让她无地自容了。 后来的几个月她仍然有反复情绪横跳过,但想到叶知秋已经有女朋友这个事实,她就平静了下来。 虽然还是很难走出来,但她更难面对的是当时那个失去自尊疯狂的偏执的自己,好在知道自己这一面的人只有叶知秋和他的女朋友,她才没有那么难堪和不体面。 为了走出来,她开始尝试通过看一些心理书籍以及专业做恋爱相关的大学教授的视频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了解健康的恋爱应该是怎么样的以及该如何爱一个人。 虽然刚开始效果不是很好,但是看多了之后,她终于能够走出来一些,将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如何提高自己身上。 她开始努力走出宿舍,走出现有的交际圈,加入社交,参与社团活动,发掘自己的爱好,努力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她终于不再想去强求那一句他的“我喜欢你”来证明她是值得被爱的。她终于意识到,也许她所想要的爱和认可也许需要自己给予自己。而不是通过毁灭自己的方式去乞求一份爱情 她也意识到惩罚自己的不是叶知秋也不是老天,而是她自己;是她自己把自己丢进了痛苦的泥潭;是她非要去执着于一个已经亲口说过“我不喜欢你”的人,是她不肯放过自己。是她自己把叶知秋看得太重,把他的爱看得太重,以至于她看轻了自己,自己糟践了自己。 她没有意识到她固然需要他人的爱和认可,但是她更需要自己爱自己,自己认可自己。 叶知秋的礼貌并没有错,正是他的礼貌才让她的自尊没有完全被损害。她以前认为如果不喜欢一个人就应该对他黑脸,疾言厉色才是真的不尊重人。喜欢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他人喜欢自己是一种幸运,哪怕她不喜欢他,也应该体面地拒绝,而不是采用伤人自尊的方式拒绝。 同时她也应该要学会适可而止,当别人说不喜欢,那就是不喜欢,就不必纠缠。如果真的喜欢,可以先问对方是否能给机会相处一下,而不是蛮横无理地去骚扰别人。 但是叶知秋的边界感确实是有问题的,以后再遇到这样边界感不一致的人,在出现冒犯边界行为时,她就应该当场问清楚,并且立马说不。 她的表白也并没有错,遇到喜欢的人就采用合适的方式追求也没有问题,但是前提是要尊重别人的感受。错的是她不该认为她表白了就应该要收获一份喜欢,为没有得到喜欢就开始偏执或者怀疑自己。 喜欢没有被接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并不代表自己就是差或者一无是处,只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已。 就这样鹿秋在第二次删掉叶知秋之后,她用了两年从偏执中走了出来,领悟了这些道理。而进一步帮她更快速走出来的是嗑CP,她通过嗑CP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理想爱情,而且更无痛了。 她终于不用再通过暗恋一个人来逃避现实的痛苦,她通过自己也顺利度过了大学中的很多难关。她终于开始相信或许自己也可以爱自己,也在尝试主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参加自己想参加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的邀请。 就这样到大四时,她喜欢上了社团里的一个男生,于是她跟他告白了,然后被拒绝了。这次她没有再纠结或者怀疑自己,她想的是:“欣赏不到我的美,是他的损失。” 她带着遗憾但是又平和的心情回复了:“没事哈哈哈,希望你后面也不要觉得尴尬哈。我很快就会放下了。” 然后她也没有删掉他的联系方式,反而是很正常地相处着,时不时还会在朋友圈点个赞之类的。她也不会偏执地要他喜欢她,在想他为什么不能喜欢她。 后来工作后她也遇到过喜欢的同事,她开始主动用合适地方式去接近了解这位同事,后来发展到能单独一起去旅行,一起逛街,她就选了个合适的时机表白了。虽然同事以“只是把她当成很好的朋友从没往爱情方面想过”拒绝了她。 虽然她也伤心,但是她勇敢地问清楚了为什么单独旅行和逛街还不能说明他喜欢她。然后同事回答她:“他跟别的女生也是一样的。” 结合她的观察,她知道同事并没有说谎。她明白了这是两个人的边界感不同造成的误会,然后也便很快释然了,并且跟同事说明了自己认为哪些行为是情侣才会做的,哪些话是情侣才会说的,划清了两人相处的边界。 她并没有为此觉得羞耻或者无法面对这位同事。她主动找同事交流工作,再次恢复友好同事关系,之后依然能够正常地共事。 她想自己已经成熟了很多,不会再觉得表白没有被接受就代表了被辜负。 鹿秋也不会再去思考万一对方是因为有难言之隐所以才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表白或者说不定再相处一段时间对方就会喜欢自己了。如果她就这样放弃了会不会错失一段美好的爱情,会不会就此遗憾终生。 她终于有点领悟到了何为缘分,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如果自己的这份喜欢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不能跟对方同频,那就是他们没有缘分,那就是他们没有在对的时间爱上。 如果对方因为难言之隐而拒绝自己的爱,那也是他们没有缘分,所以没有必要执着。 而且大人的世界本就有很多难言之隐,太多现实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拒绝的借口,家境、距离、工资多少等等。虽然她向往美好的理想的爱情,但也有很多人只求一份务实和稳定的婚姻,还有一部分人求的是能带来利益的情感关系。 每个人的情感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喜欢的这个人的情感需求跟自己不一样,那么也一样不是对的人,无需纠缠也无需纠结,能做的就是放手。 如果实在难过,那也只能轻叹一口气,然后吃一顿好吃的,大哭一场,再头也不回地离开。 面对喜欢的人,表白和背调好他目前没有处在情感关系中、没有性病和重大性格缺陷等一些信息是她唯一能做的,而这段关系能不能成,则要看他们之间的缘分。 不要执着,是她学会的最重要的一课,因为执着也没有用。因为有缘自会再见,无缘对面也不识,强求只会令自己痛苦而已。 第8章 现实 “所以今天你说这些,是想做什么?”鹿秋短暂回忆后,开始切入正题,情绪很是稳定,语气也很平静。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为爱疯狂,执着于他到底喜不喜欢她的女孩了。 “我想问你,我们之间还有没有可能?” 回答在鹿秋的意料之中,但是她无法在此时给叶知秋一个答案,因为十年太久了。他们已经十年没有联系。如今彼此是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 “这个我现在没有办法回答你,十年太久了,我们对彼此的印象都还停留在我们十八岁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已经二十八岁了。”鹿秋看着叶知秋,很平和的说,语气中有些许遗憾。 “只是我有些好奇,为什么过了十年,你才会想要跟我说你当年喜欢我。”鹿秋问。 “因为……”,叶知秋顿了下,叹了口气说:“虽然过去十年了,但是我仍然总是会想到你。” “没有别的理由了吗?”,鹿秋显然不认为这个理由足够有说服力。 她已经不是18岁时不太实际的少女了。28岁的她有更多实际的考量,她也相信十年后突然表白的叶知秋也不可能仅仅出于感情因素的考量,否则他在十年前就会接受自己的表白。 “而且我知道现在我们都是单身状态,还有一年后我应该会调回市里,现在你也在市里稳定上班,从现实情况考虑,我认为我们是有未来的。”叶知秋说这段话的时候不敢看向鹿秋。 但鹿秋并没有生气或者失落,只是点点头表示理解。 然后叶知秋犹豫了一会,低头递给了鹿秋一个笔记本。 “这是什么?” “这是我这些年想跟你说的,都在里面了。”叶知秋有些不好意思。 鹿秋接过了笔记本。 “我们能重新加回联系方式吗?” “嗯,我先看了这个笔记本的内容再说,好吗?如果可以的话,我会主动加你的,反正班群里可以找到你。”鹿秋回答说。 说完,两人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其实今天来参加聚会,是因为我也有话对你说。”鹿秋犹豫了下,主动开口说。 “我过来是准备跟你道歉的,替19岁的我向你道歉。对不起,当时不应该那么对你,不应该纠缠骚扰你。当时的我太偏执和疯狂了,对不起。” 在十年高中同学聚会的前夕,可能是因为看了组织者剪的高中时期的视频短片,又看到跟叶知秋一起玩狼人杀的照片,鹿秋做了一个梦。 梦里是曾经崩溃的她和叶知秋。梦醒后,她想起这些年虽然她已经成长了许多,对待爱情也更理智了,只是想到叶知秋还是会想到那个她深藏在心底最惨痛的感情记忆和最不堪的自己。 那道疤虽然已经结痂了,但是还是会时不时裂开一个小口。她想或许那个19岁的崩溃女孩的影子也始终留在了鹿秋的心底,变成了一道解不开的结。 这道结与爱情无关,与叶知秋喜不喜欢自己无关。它关乎的是她的自尊,是她的羞愧,她一直想跟叶知秋说一句抱歉,但是想到已经断联就没有再打扰他了。 直到十周年的聚会,她祈祷叶知秋能够参加,这样或许她就能鼓起勇气诚恳地对他说一句抱歉,这样或许那个结就能解开了,她就能原谅自己的不堪。 “想跟你说对不起是因为当时的我确实太过偏执”,鹿秋深吸了口气,继续说:“我很抱歉当时用那种偏激的方式纠缠你,我想也一定给你造成了很多困扰或者痛苦。跟你说这句对不起,不是想让你原谅我,或者就觉得能弥补对你造成的伤害。只是我需要这句对不起,给过去画一个句号,是19岁的我需要这句对不起。” 说完鹿秋抬起头,努力控制了眼眶中将要流出的眼泪,诚恳地看着叶知秋:“这原本是我今天想对你说的话,不过也依然是现在想对你说的话。对不起,原本是表白想着能靠近你能够爱你,能对你好,却没想到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什么叫做放手,反而自以为是地给你带来了伤害。我很抱歉。” 叶知秋看着鹿秋认真的表情,心中也泛起了强烈的心疼和愧疚。 “其实,我也应该对你说一声抱歉,当初的我太自以为是了,我也是在用自以为是的方式爱着你,然后伤害了你。对不起。” 就这样多年的心结终于散开,鹿秋跟叶知秋相视一笑,终于能够好好地品味杯中的咖啡。 一个小时后,鹿秋回到了家,在暖黄的灯光下,打开了那本笔记本。 笔记本内页有些发黄,带着一股陈旧的霉味。 第一页写着“在学校真的好累啊,突然又想到了鹿秋,我是不是不应该拒绝她了。听童嘉说她最近过得还不错。不知道她是不是已经忘记我了。” 到中间“鹿秋又加回我了,我开心又难过,这是不是说明她已经不喜欢我了呢?如果不喜欢我,我应该放下才对。” “喜欢我这么痛苦的话,那就放弃吧。如果她放不下,我应该有办法可以让她放下,如果我有女朋友的话,她就能放弃了吧。就像当初她放弃李珂一样。” “今天在操场跑了十圈,可是还是觉得很难过,她应该永远不会再加回我了吧。我真的做了正确的选择了吗?可是班主任说的没错,王文宇跟谢雯不也才分手吗,他们跟我和鹿秋是一样的情况。所以我们是没有可能的。” 鹿秋回到家开始看信。开始接上告白后的回忆。 鹿秋看着这些,心中也有情绪起伏,18岁的他们原来真的互相喜欢过。这对她来说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是28岁的他们还有机会吗?十年的鸿沟是那么容易跨过的吗?叶知秋现在是怎样的人?她是否对现在的他有好感与好奇? 鹿秋问自己,答案是可以。 她又想起了缘分这个词,如果不是叶知秋有勇气能坦白过往,他们应该就会继续形同陌路。而且确实基于年少的感情,她依然现在对他有好奇。既然如此,她愿意给双方一个机会,如果他们是合适的人的话,就在一起,不合适就再见,也没什么关系。 于是第二天,鹿秋加回了叶知秋:“我想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一下,你好,我是二十八岁的鹿秋。” “你好,我是二十八岁的叶知秋。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