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板是奇葩》 第1章 1 重入职场 九月一号。上班第一天。 林晓,某985毕业研究生,婚后因生孩子在家里呆了几年。 如今作为一个外行,被招进牙科诊所,老板让林晓先熟悉工作,三个月后如果没有问题,可以做店长。 老板招人的时候很坚定地说,我的店长必须是外行人来当!老板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必须要找一个外行人来当店长。当下经济不好,工作难找,而林晓也看好牙科行业,就这样双方谈妥后,林晓入职了。 早上八点半,推门进入顾客等候区,遇到了同样是第一天入职的小梅。 小梅二十出头,青春爽朗。同一天入职,彼此是个伴儿,两个人相视一笑,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一起去换工衣,狭窄的更衣间门口,看到一脸不高兴的李琴,她是业务主管。 一起入职的两个人,开启新体验:第一天的早会。 早会是杜老板主持,他是牙科诊所的主理人。他老婆叫戴总,戴总占诊所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另有一位Z医生占股百分之四十。杜老板凭借老婆上位,当上了这个总经理,大权在握,管理着两三个医生,两三个护士,两三个客服。 上班时间是早上九点,但是早会,一定要突出这个“早”字。 周一到周五的早会是八点五十开始,一般开到九点十分,具体结束时间要看杜老板的心情。 周末的早会是八点四十开始,几点结束,也要看杜老板的心情。 如果迟到,哪怕只晚一秒,罚款10元钱。杜老板说这不是罚款,这是乐捐。 林晓上班的第一天,亲眼见两个人的迟到,一个是A医生,一个是B助理。他们交了罚款,低头吃早餐,没有看杜老板。他们的淡定和老板的愠怒对比很鲜明。后来听说他们俩已经提了离职,月末离开。 交10元罚金是小事,被杜老板深深凝视,很窒息。“我以后可不要迟到,”林晓心里想。 杜老板在会议上介绍了小梅和林晓两个新人,并宣布了本店店规给她们俩。 店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看到杜老板要大声打招呼,没有打招呼者,开除! 第二条:开会最重要,哪怕你已经到店了,哪怕你在招呼顾客,只要你人没有在规定时间进入会议室,迟到一秒都要罚款十元。 第三条:…… 正说着这些规矩,一位顾客进门了,大家把眼神投过去,杜老板一声低呵,让他等着!完美诠释了刚刚说过的第二条,开会最重要,就让他等着! 啧啧啧,林晓在心里咂舌,这个江湖不好混啊。 听说周会也是在今天,晚上下了班以后再开。“周会开到几点?”林晓问别人。她们摇摇头没说话。 几点才能回家呢?林晓心里一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里刀光剑影 善良的人们都沉默 林晓怎么选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1 重入职场 第2章 2 “坐享其成” 上班第一天,开会要开两次。 林晓偷偷给老公发信息:不要等我吃饭了。几点下班还不知道。 白天跟着李琴熟悉各项工作,林晓在自己的本子上一字不落地记录着听到的一切,新领域有新知识,让林晓很兴奋。 这几年在家照顾孩子都快忘记自己也曾经发光发热,现在重入职场,她知道自己有多珍惜。准备入职前的两周,林晓听了100节跟工作相关的课程,铁了心一定要好好的坚持下去。 不管工作有多难,坚持就对了。 六点半,最后一个客人离开后,大家进入会议室找地方坐下,杜老板早已坐在那里。 李琴拿出会议记录本,没有说话,直接塞到林晓的手里,一点头示意她来做记录。 下马威,林晓懂。 迅速回看了之前的会议记录,内容倒是比较简单。 按以前接受的培训,林晓在每一条议题上标注了执行人和截至时间。但是被杜老板喝止了,他说:“用不着整这些没用的!” 十个人的周会开了一个半小时。一个人说,九个人听。 其中一个议题是每年一度的团建,公司打算月末集体出游两天。 杜老板直接点名:“林晓和小梅,你们知道要感谢谁吗?”杜老板清了清嗓子,重音押在感谢两个字上,“要感--谢--Z医生和大家,是他们达成目标,才能出去玩,你们俩刚来就摘了桃子,是摘桃子的,懂吗?摘桃子!” “摘桃子”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林晓自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么多年也只听别人说过一次。没成想,自己上班的第一天,就成了一个摘桃子的人,一个坐享其成的人。 “这个桃子我才不稀罕呢。”林晓心里嘀咕,抬头和小梅对视了一眼,秒懂对方的感受。 九点多,终于下班了。出了地铁口,在微微的晚风中,林晓慢慢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转过一个弯,看到家旁边那栋高耸入云的大楼,就像看到了家一样。 临睡前,林晓在书中读到这句: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有意思,不知道有没有人曾这样想过,我要是可以不上班多好啊。”林晓在心中一乐,睡觉吧。 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 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百年孤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2 “坐享其成” 第3章 3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关于职场的种种奇葩事情和应对方法,林晓的好朋友们集中在林晓上班之前,轮番给她补习了一遍。 她们有的在国企,也有外企的,有大厂的还有小企业主。 重复最多的两句话是: 一、别期待太高,啥人都有;二、如果认定了就坚持坚持再坚持。 林晓很感动,“我何德何能啊,有这样好的朋友们,加油呀!” 这份坚定,不久以后,就动摇了。 某天早会。杜老板对着众人缓缓发难。 他说:“有件事我生气好几天了!” 林晓知道这件事,几天前杜老板带过来一些朋友,让医生和护士给他们免费洗牙,其中有一位女士正好赶上生理期,没有洗成。 小护士解释道:“那位女士自己并不想洗牙,她是生理期第二天,牙结石又很多,洗牙会出很多血,增加感染风险。女士问过医生可以不洗吗?医生说可以。” 杜老板勃然大怒,厉声道:“什么生理期,能洗死人吗?你告诉我!洗个牙能洗死人吗?洗不死就给我洗!知不知道?” 在大家的沉默中,他继续咆哮: “你们知道她有多少套房吗?有多少钱吗?我好不容易把人请到这个地方,结果你们说不能洗,把人放回去了。有些人,你们这辈子只能看一眼,你们连句话都没机会跟人家说,知不知道?有些人你们只能远远的看一眼,就再也见不到了,知不知道!我好不容易请过来的,啊?懂了没有?!” 没有人吭声。 杜老板提高了嗓门儿:“你们记住,你们要做的事就是搞钱!搞不到钱,这里的房租怎么付,你告诉我!” 这时有人小声提醒杜总,外面有顾客进来了,让顾客听到不好。 杜老板一锤桌子,吼着:“就让他们听!” 并再次提高了音量:“要搞钱!听到没有!搞钱!” 林晓太震惊了,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杜老板,想起“岛主醒醒”在千封信里讲:“说话,如果把它拆分成三个维度,人、场、分寸,那这每一个维度都是一生的功课。” 有的人用一生的时间学习如何说话,有的人张嘴就来,肆无忌惮。 “老板如此不堪,我要继续在这里工作吗?”林晓动摇了。 所有人,都沉默 不反抗,不说话,没有表情 杜老板,为所欲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3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4章 4 阶级依旧存在 杜老板在骂人之后,会再提一次月末的团建活动,像打一巴掌后给的甜枣。 杜老板把他和大家的区别反复强调,“你们去过某某景区吗?你去过吗?你去过吗?你去过吗?都没有是吧?嗯,是的,我跟你们是差着几层的,比你们高三、四个阶层吧,也有可能是五个阶层。这些地方你们想去吗?租个别墅,吃个烤羊,都可以有!打牌唱歌玩两天!” 话虽这样说,预算摆在那,总共一万多不到两万,也去不了什么地方。 一片沉默中,他独享着这份权力带给他的情绪自由,享受着表达的快感、众人聆听的快乐,陶醉其中忘乎所以,以至于说着说着,会忘了接下来要说啥,而那只烘托气氛的右手还扬在空中。 “算了,嗯!下次再说!”尴尬静默中,他将胳膊慢慢放下来。 “梦到哪句说哪句!”走出会议室的小梅小声嘀咕着,林晓偷乐。 晚上回到家,林晓跟老公提起杜老板开会时说的话,老公笑道:“**带领中国**,用那么多年消灭的阶级矛盾,居然在你们店里一直存在!” “是啊”,林晓说,“无产阶级依旧被压迫,被奴役!” “呃~,杜老板比你们高的那五个阶层,是怎么数出来的?” “我也好奇,要不我明天去问问?” “会不会现场一数,发现其实他比你们高六个阶层?” “哈哈哈哈。” 第5章 5 李琴的小心思 周末是店里最忙的时候,九月的第一个周末,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六点,店里接待了五十多位顾客。 李琴是店里最老的员工,快八年了。她迎来送往,手指飘飞,一边指挥林晓和小梅各项工作,一边嫌弃她们问题多且学得慢。 一位老客户想要做一次免费护理,林晓不认识这位老客户因此不敢做主,问李琴。李琴直接用广东话跟老客户说当然可以啦,送您一次免费护理,同时跟老客户笑着说,“她们是新来的,回答不清楚这种事。”老客户大声用普通话表达不满:“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说不清楚的!” 拉踩同事是职场常有的行为,也是让人讨厌的行为。 忙中出错,忙中李琴也会出错,客户的活动牙还没有做好,李琴就约了客户第二天来戴牙齿,林晓发现这件事告诉李琴,李琴当着林晓的面,发信息通知客户延期,一边把错误推给林晓一边解释给她听:“我们以后可以这样把错误推给同事,你也可以推给我,这样方便解决问题,还不会挨说!” “不,你不要推给我,我也不会这样对你,一定有更好的方式解决。”林晓平静的回答道。 李琴看了一眼林晓,看她坚定,就没有发送这条信息。 林晓接过手,跟客户好好解释,解决了问题。 不推诿不抱怨,做好自己。林晓很坚定。 李琴是店里唯一的老员工,在这里呆了八年。她偶尔会怠慢客户,让客户不怎么舒适却又挑不出大问题。还会占同事的小便宜,比如提前十分钟去吃饭,再晚十分钟换班。一起午餐的时候,李琴第一筷子夹的,总是别人饭盒里的菜。经常让同事请客,让同事干重活儿,自己能不干就不干,是那种“没有占到便宜就等于是吃了亏”的人。 林晓看在眼里,直摇头。 人这辈子,基本上是能量守恒的,占便宜在明处的人,往往要吃亏在暗处。 听说前面离职的员工,跟杜老板说了很多李琴的不是。杜老板对李琴一边厌恶着,又一边要依赖她跟客户的黏性,带着这种矛盾心理,杜老板经常呵斥李琴,李琴都得受着。 林晓不计较,早点、晚点、多点、少点都无所谓,杜老板发现林晓总是来的最早,就将一把店门钥匙给到林晓。从此林晓每天第一个到店,包揽所有杂活儿,在别人气喘吁吁进店的时候,林晓已经换好衣服气定神闲地坐在工作位,开始处理工作信息了。 人在路上,并不知前方有什么,就继续朝前走吧。 人是矛盾的。 有的人,又可怜,又可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5 李琴的小心思 第6章 6 “今晚要熬夜” 每天上班的路上,林晓变着花样给自己打气: “职场里啥人都有,我要忽略杜老板的存在,就简单把工作做好。” “老板嘛,好好哄着呗,过了早会一关,白天还是很好度过的。” “目标就是学习知识,别的不重要。” 店里的事情渐渐熟悉了,跟同事相处也都好着。 林晓经常给同事们带美丽的花茶。 常常是在早会结束后,林晓捧着装满花茶的玻璃盒,一个诊室一个诊室挨着去送,跟大家一起欣赏花瓣在热水里重新绽放的美丽,并不忘说一句,“每天都要好心情哟,”“大家好好过哟。” 这既是说给大家听,也是说给自己听,再热情满满地去工作。 就这样林晓慢慢适应这份工作了。 偶尔还会出点小错。 那天林晓给顾客微信留言,本想嘱托对方今晚不要熬夜,明天早上吃得饱饱的过来进行牙齿种植手术,结果直接输入“今晚要熬夜”这几个字还发送给对方了。 对方应该是看懂了,很调皮地回复说,“那我凌晨五点再睡觉。” 林晓还纳闷,这个人怎么回事,让你不要熬夜,你说凌晨再睡觉。 因手边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就没有再理会了。 第二天,准备种植手术的护士长过来查看对方信息 ,发现了这个小错误,大家都乐得不行。这一整天,林晓听不得”熬夜”这两个字,一听就想笑。 林晓发了一个朋友圈给自己打气: 别让任何事成为障碍, 迈过去,绕过去, 爬过去也行, 只要不在乎,就没有事发生。 做一个不会被障碍影响的自己。 一直很欣赏那种意志坚定,不会被障碍影响的人: 一路奔着目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但是自己不是这样的人怎么办? 书上说人生不是赛道,是旷野, 狼有狼的活法,羊有羊的选择。 放轻松,没有什么对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6 “今晚要熬夜” 第7章 7 大BOSS 杜老板的底气都是大BOSS给的。 大BOSS就是他老婆,戴总,她在牙科行业二十年,从小护士做到某大型连锁齿科的运营总监。 一年前,恰逢好机会,戴总独立出来,成为三家诊所的股东。她在三家店面之间时常走动,并经常去外面社交,人前人后,笑语盈盈,心有城府,不形于色。 戴总全力扶持杜老板。然而杜老板有几斤几两,大家一目了然。 A医生离职前,跟新招聘来的C医生有一次工作协调交接。 C医生为了向杜老板表达尊重,特意跟杜老板详细讲了交接内容。杜老板面无表情,一边听一边点头。 站在后面的两个小护士窃窃私语:“说了也白说,杜老板根本听不懂!” 为了抬举杜老板,戴总常常告诉大家,凡事都要向杜老板汇报,请假、调休,一应事务,杜老板同意才行。杜老板听不懂的事情,员工要先去跟戴总说一遍,戴总表态后让员工再跑去跟杜老板说一下。 甚至,杜老板偶尔会声色俱厉地呵斥戴老板,让大家看看,这么牛的戴总也必须听我杜老板的。 这样建立起来的“威信”,如同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说倒就倒。 杜老板和戴总,认认真真地把大家当傻瓜。 演戏的人 总觉得别人看不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7 大BOSS 第8章 8 戴总眼光真好 A医生离开前跟大家吃的最后一顿饭,是在团建时住的那个民宿小院子里。 大家换成了自己的衣衫,不再是白大褂,护士服,工作服,都有了自己的色彩。一群人鲜活起来,恢复了生机盎然的本真。 A医生深受大家喜爱,他的离开,除了老总们和李琴,旁人都很舍不得。 大家围坐在一起,杜老板非让A医生说几句,A医生笑得很腼腆,他说了两句感谢大家的话,最后提到戴总,虽然戴总没有参加团建,但是他由衷的感慨,戴总眼光真好,戴总招来的人都是好脾气好相处的人,他也提到了小梅和林晓,赞她们很快融入集体,都是很好的人。 林晓听了直点头,入职不到一个月,她也觉得戴总眼光好,店里的人都是温顺好脾气的,让干啥就干啥,安静无话。医生都是好性格的,没有一个带刺的,除了老员工李琴算计多一点,别人都很好。 大家对A医生心怀不舍之情,笑意盈盈看着他,只有杜总没有表情。 当晚,戴总给林晓留言,大意是林晓年龄大一点周全一点,让她照看着大家,特别是杜老板容易冲动,有啥事让林晓帮忙顾着。 林晓答应了。 戴总又问,今天大家玩得怎么样? 林晓就大概说了一下。说到A医生夸戴总眼光好的时候,戴总微信里没言语,这短暂的沉默,让林晓快速回想了一下A医生的话,没问题啊,真的就是纯纯地夸奖,杜老板和戴总为什么不高兴? 温顺好脾气 =听话 像小羊一样性格的人 =好控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8 戴总眼光真好 第9章 9 惺惺相惜 W医生很欣赏A医生。 A医生是东北人,高高大大温和憨厚。大家都喜欢他。 W医生在九月十二号入职,A医生九月二十九号团建结束直接离职。两位医生只有短短十几天相处时间。 W医生在没有顾客的时候常常去给A医生配台,看他操作跟他学习。 W医生问A医生:“你打算去哪里啊?有资源吗?把我也一起带走吧!” 她问林晓:“A医生会不会自己开一家诊所,我干脆去给A医生打工算了!” 她说:“我每天都想离职。” 她不喜欢杜老板。 杜老板在早会上常常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问到W医生的时候,她不会像大家一样去电脑旁边对着工作台进行说明和解释。而是直接表达不耐烦:“电脑里面有,你自己看呗!” W医生提供自己的照片挂到店里醒目的地方,杜老板路过,说了一句:“这颜色不对啊,换一张。”她回怼:“你老婆说可以!” 杜老板还真不能拿W医生怎么样。 W医生以前是医院的主治医生,因为生孩子想多休息一段时间才从医院离职。她技术好,家里经济条件好,不是杜老板能随意拿捏的人。 杜老板对W医生积攒的火气是在“洗牙洗不死人就给我洗”的那天一起爆发的,W医生允许那位女士可以不洗牙,把杜老板以为的“财神爷”给放走了,这杜老板怎么能忍?但是杜老板并不敢一对一地对W医生发火,只能对着大家喷吐沫星子。他也怕医生频繁离职带来的损失。总而言之杜老板是挑着人来欺负的。 团建的时候,杜老板说不许喝水,必须喝酒,W医生杯子里被倒满了酒,她没有说不,但也没有喝。 团建第二天下午,杜老板找了一个地方唱歌,好展示他的中年烟嗓,W医生和林晓在洗手间旁边遇见,干脆一起溜出来躲在星巴克喝咖啡聊天。 两位老板公开说不喜欢员工互相交朋友,大家聊天都是背着老板偷偷聊的。 W医生跟林晓说很讨厌这里的文化,在这里工作像在混社会,心很累。 林晓想了想,跟W医生讲:“你是主治医生又这样年轻,如果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就去,暂时没找到就忍忍。你不像我,我很久没有上班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只能先在这里。” 2025年,大环境不好加上经营不善,很多牙科诊所关门了,店里不时地有牙医过来面试,他们要求的保底工资也不高。戴总和杜老板可以选的人多了起来,这也让杜老板吼人的底气足了很多。 早会上,这样的话更多更频繁地从杜老板嘴里说出来: “只要加1000元,市场上随便选人。” “我曾经告诉某某,能滚哪去滚哪去。老子随便可以招到人。” …… 团建结束,大家跟A医生告别。 林晓说:“A医生,祝福你越来越好,山高水长,江湖再见!” A医生说:“好嘞!好嘞!”他笑容绽放,挥手跟大家告别。 好的人们,即便寥寥数日,也会在职场的荒野里开出小花。 第10章 10 无处不在的监控 入店第一天,林晓就注意到了无处不在的监控,她最初的理解是,这里算医疗机构,监控是为了防止医疗纠纷。很快,林晓就懂了监控的另一层用处。 店里员工说话非常小心,行为举止都小心翼翼。 员工吃饭的小屋没有监控,但是即便关上门,大家也并不会随便说话。别人小声警告林晓,老板有时候会站在门口偷听。 有一天开早会,戴总说:“昨天有个客户的处理方式是不对的,我们看了监控,李琴那句话说的不对,下次不能这样讲了。” 李琴,小梅和林晓属于客户服务三人组,白天工作时间她们对客户回复的信息,同步在工作手机微信上,戴总和杜老板晚上回家会逐条回看,哪句话回的不对,直接截屏发工作群里问她们:“这是谁回复的?” 林晓很讨厌这种“深夜夺命追责信息。” 有几次,林晓准备要睡觉了,临睡前浏览手机,在工作群里看到戴总在质问:“这句话是谁回复的?” 刚开始林晓还庆幸:“还好不是我。” 又一想,这以后呢,事情越来越多,难保不犯错,关键是这种错误很难讲,客户也许没有觉得你回复的不好,是戴总觉得你做的不好,每一句话怎么回复,要看戴总觉得好不好。 像黄晓明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戴总表达很明确:你和客户觉得好不行,我觉得不好就是不好。 某天,李琴被骂了以后,跟林晓抱怨:“同样一句话,有时候可以,有时候又不可以,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客户的信息了。” 戴总常批评李琴不自信。 林晓想:“李琴已经连话都不会说了,这怎么自信?“ 在“一言一行被极度评判”的环境中, 人会失去“将一件事情做好”的热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10 无处不在的监控 第11章 11 客单价最高的L姐 L姐,擅长谈单。邻街某家诊所的股东。 戴总常常拿L姐来当例子激励李琴努力提高自己的谈单技巧。 比如,在门诊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L姐跟客户谈了一个种植单,三颗牙一共七万五。谈完后,L姐去找戴总,让她找医生、找设备,准备手术。戴总对此大为赞赏。 李琴自觉不如,也总研究L姐的单,边研究边叨叨:“哎这个人的义齿一万五就可以做,L姐真敢要价,谈到三万;这个啊六万多可以做,她谈到八万八,真行!” L姐说自己做过的客单价最高达二十多万。 戴总很矛盾,一方面不喜欢L姐,说她“看人下菜碟”,一方面又需要她,时不时喊她来对自己的客户“看人下菜碟”。每逢自己店里需要谈大单,戴总就喊L姐过来做外援,给予她无限权力,让她随便谈。L姐对戴总很恭敬,召之即来。 观察了一个月,林晓看明白了,戴总虽然在资源统筹方面很厉害,但是谈大单不如L姐,李琴也不行。所以她们需要L姐冲在最前面。 林晓想,我什么时候能具备谈单的能力呢? 第12章 12 要臣服,做一把刀 九月一共三十天,林晓是数着过来的。九月过完就表示自己过了试用期。 先是小梅被叫到杜总办公室谈话。 戴总第一句话是笑着说的,她问小梅:“你打算做到什么时候?” 小梅回来的时候脸色不好,虽然过了试用期,她对这份工作的不喜欢不认可,大家都能看出来。 轮到林晓了。 杜老板坐在办公台里面,戴总靠窗坐着,林晓坐在挨着办公桌的椅子上。同时面对戴总和杜老板。戴总第一句话问的是:“这个月适应的还好吗?” 聊天气氛还算融洽,直到戴总说,她过去的老板教会她一件事,招人要招臣服的人。 说完戴总直直的看着林晓。 林晓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句话是奔自己而来的。 杜老板太喜欢“臣服”这两个字了,马上用他黑胖的手,指着林晓问戴总,“她知道是哪个臣服吗?”不等戴总回答,回过头看着林晓又问:“你知道是哪个臣哪个服吗?” 林晓点头,但不吭声。 “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那个臣。”林晓心里想。 反感从胃里升腾,自尊心也有点疼。 作者胡安焉在《我在北京送外卖》里写道,“在职场,自尊心是多余的东西。” 自尊心仿佛是独立存在的主体,它有自己的感受。 戴总和杜老板的谈话这时进行到描绘未来的阶段了,杜老板说再过两个月让林晓当店长,未来有可能再开一家店,林晓可以出资当股东。 戴总说眼下牙科行业不景气,很多店倒闭,随便就可以接手别的店,只是她手里缺人,只要林晓努力做,未来可期。 杜老板还提到了**,将自己类比为伟大的□□,他说难道主席是射击最厉害的吗?不是。他是格斗最厉害的吗?不是。但是他能领导大家。你明白了没有?你告诉我是不是? 林晓明白了,他想说,他虽然什么都不会,不影响他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 恰好到了中午休息时间,外面传来员工用微波炉热饭的声音,杜老板怕人听到,在纸上写下一个字,给林晓看,同时说:“你以后就是我的这个,你明白吗?”边说着,边拿笔尖一直戳向那页纸的右上方,林晓顺着笔尖看过去,一个“刀”字赫然纸上。 字,写得不好,一共就两笔,还写得这么难看,林晓想。 但是杜老板的意思,林晓还是懂的,想让她做他的“刀”。 “那我刀谁呢?”林晓想。 杜总想再确认一遍,追问了一句林晓最讨厌的话:“你明不明白?你告诉我。” 林晓还是想留住这份工作的,没吭声,只点了点头。 晚上回家,林晓躺在床上跟闺蜜吐槽今天试用期转正的一幕。 闺蜜纵横职场二十多年,依旧忍不住惊呼:“我的天呐,这老板!这也太、太幼稚了吧,他们给你发的是月薪几千元,不是几万元,还真把自己当君主了啊?这夫妻俩是从哪个朝代穿越过来的吗?还臣服!!!” 林晓也只吐吐槽,明天太阳升起还得去上班。 人是无欲则刚,有欲就刚不了一点。 “刚”不了,怎么做“刀”? 第13章 13 最讨厌这句话:你告诉我! 这世上的口头禅有很多,林晓原本最讨厌的口头禅是:你以为啊。 现在最讨厌听到:你告诉我! 这句话再配上杜总那张黑胖的大脸,廉价的罩衫,隆起的大肚腩,真的是绝了。 “你告诉我!你告诉我!” 什么都要别人告诉你,那还要你干什么。 还有那句,“你明不明白?” 你自己明白吗? 有些人,不开口的时候,别人还不知道你有什么,一开口,就知道你什么都没有。 第14章 14 跟医生一起吃饭者,开除! 这天,来了一位优雅的女士,万小姐。提前预约了洗牙。在洗牙的过程中,她咨询了美白,贴面等跟牙齿相关的事情。离开前,预约了复诊时间。 林晓找了C医生和当时接待她的另一个助理,一起信息同步,记下来万小姐的喜好,主诉,咨询内容,意愿程度。林晓在本子上记录:下次目标,牙周治疗(戴总希望主推项目)。 三个人说完这些,就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了。 林晓的余光看到杜老板坐在门厅一把椅子上,看着她们几个。他经常这样,坐在某个地方监看大家日常,林晓专心工作,心里坦荡,并没有多想。 C医生是最近两天才入职的,还不熟悉周边吃中午饭的地方。林晓想到自己第一天来上班的时候都不知道去哪里吃饭,就好心邀请C医生一起去后面小巷里的东北饺子馆认认门儿。 出门前,林晓问了所有人,要不要帮大家带饺子,偏巧大家都带饭了,说不用。 林晓也大声地问了杜老板,“要帮您带一份饺子吗?”杜老板黑着脸摇摇头。 就这样,林晓和C医生一起出了门,几分钟的走路时间,林晓给C医生介绍了东北饺子馆里最好吃的两种饺子:羊肉大葱馅的和牛肉芹菜馅的。一路赞叹饺子阿姨的手艺了得。 到了店里,林晓说:“今天我请客哈。”点了两种饺子和一份凉菜并付了款,回头落座的时候看到杜老板就在小店门口看着她们,林晓一愣,却还是热情招呼杜老板,“要一起吃饺子吗?” 杜老板:“问买单了吗?” “买了。” “戴总电话没有听到吗?” “啊?打电话了吗?我手机静音没有听到噢。” 杜老板一张黑脸:“原本想找你们一起去湘菜馆吃饭的,行了,林晓,你出来一下!” 接下来的场景,林晓怕是一生都不会忘。 热闹的小巷,人来人往的路中央,大太阳照在身上,蓝天白云的好天气里,杜老板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你知不知道行业里不许客服人员和医生一起吃饭?” 林晓蒙了,“不知道啊,为什么啊?” “你们客服手里有资源你不知道吗?” 资源?什么资源?林晓想我一个打工的,手里有什么资源。 “你们手里有客户啊,随便做点手脚,医生多赚一万少赚一万的,这不是资源吗?你跟这个医生吃饭,你让别的医生怎么想?” 啊?林晓匪夷所思。 “你知不知道这种行为,如果在其他诊所,一旦发现马上开除?!” 杜老板越说越气愤。 林晓和气的解释,“好好好,我们以后不在一起吃饭了,我今天就是领程医生来认个门儿,让她知道饺子馆在哪里。” 杜老板依旧没完没了。 林晓也生气了,直接说:“我根本就不是那种人,你们不信吗?” 杜老板更生气了,大声说:“我跟你说不通,你找我老婆去!” 林晓慢慢走回饺子馆。心里像坠着块石头。 C医生问:“怎么了?” 林晓说:“咱俩以后不能一起吃饭了,杜老板生气了!C医生,你们行业里有没有这个规定,医生和客服人员不能一起吃饭?” C医生摇头,“没听说啊!” 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了,两个人都没有心情享受眼前的美食。匆匆回到店里。 林晓很抱歉自己的好心给C医生惹了麻烦。C医生刚来,看到杜老板生气她也很忐忑。 杜老板一下午黑着脸。 这件事像一盆冷水,把林晓对工作的热情,全部浇灭。 下午两点,戴总出现在店里,找林晓谈话。 戴总脸色也不好,她是这样说的: “我跟我老公说,哎呀生什么气啊,他说他跟你讲不通。我说哎呀林晓是心里没有这些东西。但是我跟你说啊林晓,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我们有个医生私下里跟客服一起,收了客户的钱两个人分了,这种事常有的。我是后面才发现的,还有……” 林晓坐在戴总对面,沉默着。想起《琅琊榜》里有一句台词:你不知我,我不知你。 你不知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我不知你们这般防备和多疑。 都什么时代了,私下收授还需要吃饭商量吗?是微信不能联系还是打电话解决不了?在休息日找个外面的地方吃饭商量一起做坏事很难吗? 若真有这样的算计,就不当着你们的面儿出门了。 林晓一顿胡思乱想过后,戴总的说教还没有结束。 几天后,在饺子馆,林晓一个人点了一份牛肉馅饺子,等待上菜的时候,看到对面桌儿坐着三个人,是隔壁某齿科诊所的医生(穿白大褂)、护士(穿粉色护士服)和客服人员(深蓝色工服)一起吃饭,言谈中提起某位患者,讨论过后一起笑了。 “我要不要提醒他们,行业里面有‘医生和客服人员不能一起吃饭’的规矩?“林晓自言自语道。 当天下班后走到小区门口的林晓,没有回家,去隔壁商场负一楼的楼梯上坐了两个小时。以前看电视剧常看到这样的剧情,下了班开车回家的男主,到楼下没有立刻回家,在车里坐一会儿,抽根烟,缓一缓。林晓现在深深理解了,不是不想见到家人,是不想让家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家人的关心和问候会瓦解好不容易垒起的防备,会忍不住泪奔。还是自己一个人消化吧。 两个小时后,调整好自己,林晓回家了,才进门儿,老公就从卧室里出来迎接,关心地问她,怎么回来这么晚?是加班了吗? 还是没忍住,林晓噗呲噗呲掉眼泪。 老公心疼了,眼睛红红。 “老婆,你已经很了不起了,这环境我一周都坚持不下去,咱别干了。” 林晓开始认真思考辞职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