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鹤蔓蔓》 第1章 救赎的开始 六月的风裹着燥热,像一层密不透风的薄膜,贴在皮肤上黏腻得难受。陆言蔓坐在自家堂屋的竹椅上,手里捏着那张刚领到不久的大专毕业证,红色封皮被指尖的汗渍浸得有些发潮。证书上的照片里,她穿着不合身的蓝色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里带着刚走出校园的青涩,还有一丝藏不住的茫然。 成绩平平,这四个字几乎贯穿了陆言蔓的求学路。从小学到高中,她永远是班级里不上不下的那一个,既没有让老师眼前一亮的天赋,也没有破釜沉舟的拼劲。高考时,她踩着专科线进了市里一所普通的职业院校,学的是文秘专业,三年下来,除了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写得一手规整的公文,似乎也没攒下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本事。 专升本的考试她也试过,报了培训班,熬了几个月的夜,可最终还是以十几分的差距落榜。查成绩那天,她躲在出租屋的被子里哭了一场,不是因为遗憾,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她好像永远都抓不住那些稍微踮踮脚就能够到的东西,只能在原地看着别人往前跑。 毕业回家的这半个月,陆言蔓活得像只惊弓之鸟。每天早上七点不到,母亲许英的嗓门就会准时在院子里炸开,要么是抱怨父亲陆正辞又偷偷买了酒,要么是数落大儿子陆昊带着两个孙子上门蹭饭却从不帮忙做家务。中午饭桌上,永远是鸡飞狗跳的场面:父亲喝得满脸通红,嘴里絮絮叨叨地念着年轻时的“辉煌战绩”,说自己当年要是再努努力,早就成了万元户;母亲一边往两个小侄子碗里夹菜,一边对着父亲翻来覆去地骂,骂他没本事、败家,连带着陆言蔓也被顺带数落几句“读了三年书白读了,连个正经工作都找不到”;哥哥陆昊则埋头扒饭,对父母的争吵充耳不闻,偶尔抬起头,还会让陆言蔓“有空帮衬着带带侄子”。 这样的日子,陆言蔓从小过到大,可以前总觉得有学业作为借口,能暂时躲开家里的纷争。如今毕业了,她成了母亲眼里“吃闲饭”的人,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这天下午,许英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把手里的布包往桌上一摔,声音大得吓了陆言蔓一跳。“陆言蔓!你给我过来!” 陆言蔓赶紧放下手里的书,走到母亲面前,低着头不敢看她。 “我托你王阿姨打听好了,邻县的机关单位招秘书助理,专业对口,人家说你大专学历刚好符合要求,明天就让你去报道!”许英叉着腰,嗓门又高又尖,“隔壁家小芳跟你一届,人家托关系进了县城国企,一个月工资四千多,还管吃管住!你倒好,天天在家闷着,除了看书就是发呆,能闷出饭来还是能闷出工作来?” 陆言蔓咬着唇,小声说:“妈,邻县我不熟,而且……而且我怕做不好秘书的工作。” 她是真的怕。机关单位在她眼里,是规矩多、人际关系复杂的地方,她性子内向,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更怕自己笨手笨脚,做错事被领导批评。更重要的是,她长这么大,除了去市里上大学,就没离开过家乡这个小县城,一想到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自生活、独自工作,她的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 “怕?你有什么好怕的!”许英瞪了她一眼,语气更冲了,“在家待着就不怕被人笑话?人家都问我,你家言蔓毕业了在哪上班,我都没脸跟人说!这工作是我好不容易帮你争取来的,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陆言蔓还想再说点什么,可看着母亲不容置喙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太清楚母亲的脾气了,泼辣、强势,一旦做了决定,就没有更改的余地。从小到大,她的人生轨迹几乎都是母亲规划好的:读哪所中学,选哪个专业,甚至穿什么衣服、跟谁交朋友,都要听母亲的安排。反抗过几次,可每次都以母亲的哭闹和责骂告终,最后还是得乖乖听话。 “我知道了,妈。”她轻轻应了一声,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的房间很小,只有七八平米,摆着一张单人床、一个旧衣柜和一张书桌。书桌上堆着几本专业书和一些散文集,那是她为数不多的爱好。她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熟悉的巷口,心里五味杂陈。巷子里,邻居家的孩子在追逐打闹,传来阵阵笑声;不远处的菜市场,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偶尔还能听到父亲在院子里跟人闲聊的声音,夹杂着几声咳嗽。 这些声音,以前听着只觉得吵闹,可一想到以后可能很难再天天听到了,心里又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她不是不恋家,只是这个家,带给她的更多是压抑和疲惫。父亲陆正辞嗜酒如命,把家里的积蓄挥霍了不少,喝醉了就骂人、摔东西;母亲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家人身上,唠叨、抱怨成了家常便饭;哥哥陆昊结婚早,娶了个同样好吃懒做的媳妇,两人带着两个儿子,心安理得地啃老,家里的开销几乎全靠父母那点微薄的退休金和母亲打零工的收入;还有妹妹陆言雪,比她小五岁,性子叛逆得厉害,受不了母亲的管教,两年前跟家里大吵一架后,就带着几件衣服离家出走了,至今杳无音信,连个电话都没打过。 每次想到妹妹,陆言蔓心里就一阵揪痛。她不知道妹妹在外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会不会遇到危险。母亲嘴上不说,可夜里常常偷偷抹眼泪,父亲喝醉后,也会抱着头喃喃地说“对不起言雪”。这个家,就像一个布满裂痕的瓷碗,看似完整,实则早已千疮百孔。 陆言蔓打开衣柜,开始收拾东西。她没什么值钱的物件,几件换洗衣物、一套护肤品、几本书,还有母亲之前给她买的一个保温杯,很快就装满了一个小小的行李箱。收拾完,她坐在床边,看着这个住了二十多年的房间,忽然觉得有些陌生。这里承载了她的童年和青春,有过快乐,可更多的是被家庭琐事缠绕的烦恼和压抑。 晚饭时,饭桌上依旧不太平。父亲陆正辞喝了酒,脸颊通红,对着陆言蔓说:“言蔓啊,去了邻县好好干,别像你哥一样没出息……”话还没说完,就被许英打断了:“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天天喝酒,家里能这么穷?言蔓能只能去邻县找工作?” “我喝口酒怎么了?我这辈子活得这么窝囊,喝点酒还不行吗?”陆正辞来了脾气,一拍桌子,碗碟都跟着晃动起来。 “窝囊也是你自找的!”许英也不示弱,嗓门瞬间提高了八度。 两个小侄子被吓得哭了起来,陆昊皱着眉说:“妈,爸,你们别吵了,孩子都吓着了。” “要你管!”许英瞪了他一眼,“你要是有本事,能让我们少操点心,我们至于天天吵吗?” 陆言蔓默默地扒着饭,没说话。这样的争吵,她已经习惯了。她快速吃完饭,放下碗筷,说了句“我去收拾一下东西”,就逃回了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她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她想着明天就要离开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心里既紧张又有些期待。紧张的是未知的工作和生活,期待的是,或许这是一个逃离的机会,一个能让她摆脱家庭束缚,真正为自己活一次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许英就起来了。她给陆言蔓煮了一碗鸡蛋面,又把一沓现金塞进她手里:“这是两千块钱,你拿着当生活费,省着点花。到了单位,少说话多做事,跟领导和同事处好关系,别跟人起冲突。要是受了委屈,就给家里打电话……” 母亲的唠叨,以前听着只觉得烦,可此刻,陆言蔓却鼻子一酸,眼眶有些发热。她知道,母亲虽然脾气不好,但心里是疼她的。 “妈,我知道了,你放心吧。”她接过钱,放进钱包里。 陆正辞也起来了,难得没喝酒,眼神清醒了不少。他看着陆言蔓,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路上小心点,照顾好自己。” 陆言蔓点了点头,强忍着眼泪,拉起行李箱,走出了家门。 前往邻县的班车是早上七点半的,在县城的汽车站发车。陆言蔓背着一个双肩包,拉着行李箱,慢慢走到汽车站。站台上人来人往,大多是背着行囊出门打工或求学的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忐忑。 班车准时到站,陆言蔓检票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子发动起来,慢慢驶离汽车站,朝着邻县的方向开去。她望着窗外倒退的树影和熟悉的街道,心里忽然有些空落落的。她掏出手机,给母亲发了条信息:“妈,我上车了,你别担心。” 没过多久,母亲回复了一条长长的信息,依旧是各种嘱咐的话。陆言蔓看着信息,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暖暖的。 班车在公路上颠簸着前行,窗外的风景渐渐变得陌生。家乡的高楼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和低矮的村庄。空气里的味道也变了,没有了城市里的喧嚣和汽车尾气,多了几分泥土和草木的清香。 陆言蔓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她试着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去想那些让她烦恼的事情,不去想未知的困难。她告诉自己,既然已经选择了离开,就应该勇敢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大概两个小时后,班车到达了邻县的汽车站。陆言蔓拉着行李箱下了车,站在车站门口,环顾四周。这是一个比家乡更小的县城,街道不算宽,两旁的建筑大多是五六层的小楼,带着些老旧的韵味。街上的行人不算多,步伐慢悠悠的,不像家乡那样行色匆匆。空气里飘着陌生的饭菜香和水果的甜香,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她按照王阿姨给的地址,打了一辆出租车,前往机关单位。出租车行驶在县城的街道上,陆言蔓好奇地看着窗外的一切:路边的小商店、卖早点的小摊、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追逐打闹的孩子……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却又那么真实,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十几分钟后,出租车停在了一栋气派的办公大楼前。大楼门口挂着“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牌子,门口有保安站岗。陆言蔓付了车费,拉着行李箱,有些拘谨地走到保安室,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保安给办公室打了个电话,确认后,让她进去了。陆言蔓拉着行李箱,慢慢走进大楼。大厅里很宽敞,地面铺着光亮的瓷砖,墙上挂着一些宣传画和规章制度。大厅里人不多,偶尔有穿着正装的工作人员匆匆走过,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肃认真的表情。 她按照保安的指引,找到了三楼的秘书科。秘书科的办公室很大,摆着几张办公桌,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 “你好,我是来报到的,我叫陆言蔓。”陆言蔓走到一个看起来像是负责人的中年女人面前,小声说道。 中年女人抬起头,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你就是陆言蔓吧?我是秘书科的科长,我叫张敏。王阿姨已经跟我打过招呼了,快请坐。” 张敏给她倒了一杯水,然后跟她简单介绍了一下单位的情况和秘书助理的工作职责。无非就是负责文件的收发、整理和归档,协助领导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安排会议,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 “你的工作不难,只要细心、认真、有耐心,就能做好。”张敏笑着说,“我们科室的人都很好相处,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可以问大家。” 陆言蔓点了点头,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张敏的态度很温和,让她少了几分紧张。 随后,张敏带着她熟悉了一下办公环境,介绍她认识了科室里的其他同事。同事们都很热情,纷纷跟她打招呼,给她讲解工作上的注意事项。陆言蔓一一回应着,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努力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和工作职责。 她的办公桌在办公室的角落里,靠窗的位置。桌子很干净,上面摆着一台电脑、一个文件夹和一些办公用品。张敏给了她一些往年的文件和规章制度,让她先熟悉一下,明天再正式开始工作。 陆言蔓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打开电脑,看着屏幕上陌生的操作系统,心里又有些忐忑。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认真地翻看那些文件,努力让自己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班时间。同事们陆续收拾东西下班了,临走前,纷纷跟她道别,让她慢慢熟悉,不用着急。 陆言蔓也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办公室。单位给她分配的宿舍就在办公大楼后面的家属院里,是一间单人房,不大,大概十几平米,但是收拾得很干净。房间里有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洗澡。 陆言蔓把行李箱放在墙角,慢慢走到房间中央,环顾四周。这是她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空间,没有家人的唠叨,没有无休止的争吵,没有让人窒息的压抑。房间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她走到书桌前,放下双肩包,然后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晚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进来,拂去了一身的疲惫和拘谨。窗外是家属院的小花园,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几个老人坐在长椅上聊天,孩子们在花园里追逐打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陆言蔓靠着窗台,闭上眼睛,感受着晚风的吹拂,嘴角慢慢勾起一抹浅浅的笑。这半个月来的压抑和烦恼,似乎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她想起了在家乡的日子,想起了母亲的唠叨、父亲的酒气、哥哥的不作为,想起了离家出走的妹妹……那些事情曾经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可现在,她终于逃离了那个让人窒息的环境,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虽然对未来的工作还有些忐忑,对陌生的环境仍有不安,虽然她知道,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以后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此刻,她的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喜悦。 她睁开眼睛,望着远处亮起的万家灯火,心里默默告诉自己:陆言蔓,从现在起,这里就是你的新起点。你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摆脱过去的阴影,为自己活一次。 这场母亲强推的远行,起初在她看来是束缚,是无奈的选择,可此刻,她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是她人生的救赎。 夜色渐浓,城市里的灯光越来越亮,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她前行的路。陆言蔓关掉窗户,走到书桌前,拿出笔记本,写下了一句话:“新的开始,加油。” 她知道,救赎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药丸][饭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救赎的开始 第2章 初来驾到前辈们是关爱 陆言蔓到邻县机关单位秘书科上班,一晃就满一个星期了。这七天里,她像上了发条的钟,从清晨到傍晚,几乎没有片刻停歇。科室里的前辈们个个都是业务能手,做事雷厉风行,对工作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尤其是科长张宇鹏,更是让她暗自敬畏。 张宇鹏今年六十岁,头发已染上霜白,背却挺得笔直,一身熨帖的中山装穿在身上,自带一股威严气场。作为科室里的“大家长”,他是出了名的“严父”式领导——看文件时总戴着老花镜,眉头紧锁,哪怕一个标点符号用错,都会被他严肃指出,语气不重,却带着不容置喙的认真。陆言蔓第一天整理的会议纪要,就被他用红笔圈出了三处格式错误,当着全科室的面轻声说:“秘书工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再细心些。” 那番话让陆言蔓脸颊发烫,之后的日子里,她愈发小心翼翼,每份文件都反复核对三遍以上,遇到不懂的就趁着前辈们不忙时请教。起初她还怕前辈们不耐烦,没想到大家虽在工作中严厉,私下里却格外照顾她这个科室里年龄最小的新人。 负责文书归档的李姐,总是在她整理文件时悄悄过来,教她用更高效的分类方法,还把自己珍藏的公文写作手册借给她;跑外勤的王哥,知道她对邻县不熟,每次外出办事都会顺带告诉她哪家餐馆实惠、哪个站点坐车方便;就连最沉默寡言的赵姐,也会在她加班赶材料时,默默泡一杯热咖啡放在她桌前。 陆言蔓原本紧绷的心,在这些细碎的关照里慢慢松弛下来。她不再像刚来时那样拘谨,遇到问题会主动请教,也能在前辈们忙碌时搭把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科室里的氛围渐渐变得融洽。 周五下午快下班时,张宇鹏科长召集大家开短会。他清了清嗓子,脸上依旧没什么笑意,语气却比平时温和了些:“咱们科室牵头的专项工作圆满收尾,局里批准办庆功宴,今晚六点,老地方聚一聚。” 话音刚落,科室里就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声。李姐笑着拍了拍陆言蔓的肩膀:“小陆,有福了吧,刚来就赶上庆功宴,这也是给你办的欢迎仪式呢。” 陆言蔓愣了愣,有些受宠若惊:“真的吗?会不会太麻烦大家了?” “麻烦什么,”王哥摆了摆手,“你是咱们科室最年轻的新鲜血液,早就该好好欢迎一下。再说张科长特意交代了,今晚得让你吃好喝好。” 她转头看向张宇鹏,发现科长正透过老花镜看她,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虽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却让她心里暖烘烘的。 下班后,陆言蔓跟着前辈们来到单位附近的一家家常菜馆。包厢里已经摆好了一桌菜,荤素搭配得恰到好处,还摆了几瓶果汁和啤酒。张宇鹏科长先落座,示意大家不用拘谨,随意找位置坐。 陆言蔓被李姐拉到身边坐下,刚坐稳,王哥就给她倒了一杯果汁:“小陆不能喝酒,喝点果汁就行,咱们今天不劝酒。” 菜刚上齐,张宇鹏就端起茶杯,清了清嗓子说:“今天这顿饭,一来是庆祝专项工作顺利完成,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二来是欢迎陆言蔓同志加入咱们秘书科。小陆虽然刚来一周,但做事踏实认真,肯学肯问,不错。” 说着,他看向陆言蔓,眼神里少了几分平时的严厉,多了些期许:“以后继续努力,有不懂的就问,科室里的前辈们都会帮你。” 陆言蔓赶紧端起果汁杯,站起身来,脸颊有些发烫:“谢谢科长,谢谢各位前辈,这段时间麻烦大家照顾了,我以后一定会更用心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坐下说,不用客气。”张宇鹏摆了摆手,“咱们科室就像一家人,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宴席正式开始,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平时不苟言笑的前辈们,此刻都卸下了工作中的严肃。李姐给她夹了块鱼,细心地挑掉鱼刺:“小陆,多吃点,这鱼新鲜,补充营养。” 赵姐也开口了,声音比平时柔和不少:“你刚毕业,离家又远,要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别不好意思说,大家都能帮你搭把手。” 王哥则跟她聊起了工作中的小技巧,还提醒她哪些环节容易出错,该怎么规避。张宇鹏科长虽然话不多,但偶尔会给她夹菜,还叮嘱她:“工作要认真,生活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着。” 陆言蔓一边听着前辈们的叮嘱,一边往嘴里送菜,心里满是暖意。她没想到,这些平时在工作中对她严格要求的前辈,私下里竟如此体贴。他们的关爱不像家人那样直白浓烈,却像冬日里的暖阳,温和而有力量,一点点驱散她心里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席间,李姐聊起张宇鹏科长的往事:“你们别看张科长现在严厉,当年我刚来的时候,比你们还笨,文件写得一塌糊涂,都是张科长耐着性子一点点教的。他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对我们要求高,是怕我们出错吃亏。” 张宇鹏闻言,故作严肃地瞪了李姐一眼:“就你话多。”话里却没什么责备的意味,反而带着几分宠溺。 陆言蔓看着眼前的一幕,嘴角忍不住上扬。她忽然觉得,自己能来到这个科室,能遇到这样一群前辈,是多么幸运。他们严厉的背后,是对工作的负责,是对晚辈的期许;他们默默的关爱,是对新人的接纳,是对异乡人的温暖。 庆功宴在欢声笑语中结束,王哥主动提出送陆言蔓回宿舍,还特意绕了条路灯更亮的路。路上,他嘱咐道:“小陆,张科长还有半年就退休了,他最看重咱们科室的传承,你好好干,他肯定会好好带你。” 回到宿舍,陆言蔓洗漱完躺在床上,心里依旧暖暖的。她想起席间前辈们的笑脸,想起张科长温和的叮嘱,想起这一周来的点点滴滴。从刚来时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渐渐适应,是这些前辈们的严厉指导和默默关爱,让她在陌生的环境里找到了归属感。 她拿出手机,给母亲许英发了条信息:“妈,我在这边挺好的,同事们都很照顾我,你别担心。” 没过多久,母亲回复了信息:“挺好就行,好好跟人家相处,别耍小性子。” 陆言蔓看着信息,笑了笑。她知道,自己不仅在这里开启了新的工作旅程,更在这些前辈们的关爱中,慢慢卸下了心里的防备,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这份初来驾到的善意,就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扎下根来,让她对未来的日子,多了几分期待。 第3章 旧影重逢,心湖微澜 入职一个月,陆言蔓的工作彻底步入正轨。在张宇鹏科长的严格指导和前辈们的帮扶下,她早已褪去初来时的青涩拘谨,文件整理、会议协调、公文拟写都做得有条不紊,连曾经让她头疼的复杂流程,如今也能从容应对。 单位的双休政策让她格外珍惜,每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坐上往返邻县与家乡的班车。对她而言,回家不仅是探望父母,更是在熟悉的环境里短暂喘息——哪怕要面对母亲许英没完没了的唠叨,也比独自留在陌生宿舍里孤寂要好。 这个周六下午,陆言蔓刚到家,许英就端着洗好的水果迎上来,嘴里的话匣子瞬间打开:“蔓蔓,这周工作累不累?张科长没批评你吧?你哥家的小老二又长牙了,天天哭着要零食,你下次回来给带点软糖……” 絮絮叨叨的家常里,陆言蔓一边应和,一边帮着择菜。饭桌上,许英的话题渐渐拐到了终身大事上,语气带着明显的催促:“你都二十三了,也该考虑个人问题了。隔壁村的莉莉比你小一岁,孩子都快周岁了;你王阿姨说她侄女单位有个小伙子,长得精神,工资也高,下次让你们见见面?” 陆言蔓扒着饭的手一顿,脸颊微微发烫:“妈,我刚工作没多久,不想那么早谈对象。” “早什么早?女孩子越拖越不好找!”许英放下筷子,语气严肃起来,“你看你哥,当年要是早点稳定,也不至于现在还啃老。你可得上点心,找个靠谱的,以后不受罪!” 陆正辞喝了口酒,难得帮腔:“孩子刚上班,让她缓缓。” “缓什么缓?好人家的小伙子都被挑走了!”许英瞪了他一眼,又转向陆言蔓,“这事你得听我的,下周我跟王阿姨约好,你抽空回来见一面!” 陆言蔓没敢再反驳,只是默默低头吃饭,心里却泛起一丝无奈。她知道母亲是为她好,可婚姻不是任务,她心里对感情始终有着一份隐秘的期待,不愿草草将就。 周日下午,陆言蔓按时返程。班车驶离家乡,她靠在窗边,想起母亲的催婚,心里有些烦闷,随手点开微信刷着朋友圈,试图转移注意力。就在这时,一条好友申请弹了出来,备注栏里写着三个字:“楚续杨”。 陆言蔓的心脏猛地一跳,手指顿在屏幕上。 楚续杨——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尘封多年的青春记忆。他是她的同村学长,比她高一届,高中时是学校的风云人物,篮球打得好,成绩也拔尖,是许多女生暗恋的对象,其中就包括陆言蔓。 她至今记得,高中二年级,她鼓足勇气想向楚续杨递情书,却撞见他和隔壁班的女生站在操场角落说话。后来不知怎的,女生托人找到她,让她帮忙撮合自己和楚续杨。那时的陆言蔓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却还是在不情愿中,当了两人的“传声筒”,看着他们走到了一起。 高中毕业,楚续杨应征入伍,去了遥远的边疆,开启了军旅生涯。陆言蔓考上了市里的专科,两人渐渐断了联系,只偶尔从同村人嘴里听到他的消息——听说他在部队表现优异,还立了功。今年他照例回家探亲,却意外得知,女友早已耐不住异地的寂寞,有了新的归宿,两人彻底分了手。 愣了许久,陆言蔓指尖微颤地通过了好友申请。几乎是瞬间,对方就发来了消息:“言蔓,好久不见,我是楚续杨。” “学长,好久不见!”陆言蔓反复斟酌着字句,脸颊烫得厉害,连带着心跳都快了几分。暗恋了三年的男神主动加她微信,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有些手足无措。 “听我妈说你在邻县机关单位上班,挺厉害的。”楚续杨的消息很快发来,语气带着几分熟稔。 “还好,刚入职没多久,还在学习。”陆言蔓抱着手机,指尖有些发颤,却还是努力维持着镇定,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聊天中她才知道,楚续杨这次探亲假期有二十天,暂时还在老家陪伴父母。他主动提起了高中时的往事,笑着说:“当年多亏你帮忙,我才能和她在一起,可惜最后还是没走到头。” 陆言蔓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心里五味杂陈,既心疼他的遭遇,又忍不住有些隐秘的窃喜。她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个敏感的话题,转而聊起村里的变化、共同认识的同学,还有各自这些年的经历。 班车一路颠簸,陆言蔓却全然不觉,眼里只有手机屏幕上的对话框。她发现,时隔多年,楚续杨依旧是那个温和体贴的人,说话风趣,总能恰到好处地照顾到她的情绪。曾经遥不可及的男神,如今就隔着一个屏幕,和她畅聊着过往与未来,这种感觉让她心头像揣了一团棉花,柔软又温暖。 回到宿舍时,天已经黑了。陆言蔓洗漱完躺在床上,还在和楚续杨聊天。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浅浅的笑意。她没想到,这场突如其来的重逢,会给她平淡的生活带来这样大的波澜。 暗恋了三年的人,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走进她的生活,陆言蔓的心里既羞涩又期待。她不知道这段关系会走向何方,却忍不住开始憧憬——或许,母亲念叨的感情,真的会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 第4章 晚风遇夏,情愫暗生 加了楚续杨的微信后,陆言蔓的日子像是被撒了把糖,连枯燥的公文整理都多了几分盼头。两人每天都会聊上几句,从高中时的趣事聊到各自的近况,从部队的严明纪律聊到机关单位的日常,无话不谈的默契,让陆言蔓越发期待周末的返乡之旅。 这一周,她的心思总忍不住飘向远方。午休时,会对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傻笑;下班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看有没有新消息;甚至在整理文件的间隙,都会悄悄琢磨——周末见楚续杨,该穿什么衣服才得体?说些什么话题才不尴尬? 她翻遍了行李箱,试了好几套衣服:连衣裙太显刻意,牛仔裤又太随意,最后选中了一条浅蓝色的半身裙和白色衬衫,既清爽又不失大方。睡前,她还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见面的场景,从打招呼的语气到聊天的措辞,反复斟酌,生怕自己表现得不好。 终于熬到了周五下午,陆言蔓提前收拾好东西,早早地赶到汽车站,坐上了回家的班车。车子一路疾驰,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她的心跳却越来越快,像揣了只不安分的小兔子,砰砰直跳。 刚到村口,就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老槐树下。楚续杨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黑色运动裤,身姿挺拔,比高中时更显成熟稳重,阳光洒在他身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陆言蔓的脸颊瞬间发烫,脚步都放慢了几分。 “言蔓,这里!”楚续杨率先看到了她,笑着挥手打招呼,声音依旧是记忆中那般温和。 陆言蔓深吸一口气,快步走过去,努力挤出自然的笑容:“学长,你怎么在这?” “听阿姨说你今天回来,刚好我要去镇上买点东西,就顺便来等你。”楚续杨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动作自然又绅士,“走吧,我送你回家。” 一路上,两人并肩走着,聊着微信里没说完的话题。楚续杨讲起部队里的趣事,说他第一次射击时差点脱靶,引得陆言蔓忍不住笑出了声;陆言蔓也分享了工作中的小成就,说自己拟写的公文第一次被张科长表扬,语气里带着几分小骄傲。 到家时,许英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楚续杨,脸上的笑容瞬间堆了起来,热情得有些过分:“续杨来啦!快进屋坐,阿姨给你切了西瓜。” 晚饭时,许英更是把“丈母娘看女婿”的殷勤发挥到了极致。她不停地给楚续杨夹菜,鱼、排骨、青菜,满满地堆了一碗:“续杨,多吃点,在部队肯定没这么好的伙食。” 接着,又开始滔滔不绝地夸赞自家闺女:“我们蔓蔓从小就懂事,学习刻苦,工作也踏实,脾气还好,在家什么活都肯干……” 陆言蔓坐在一旁,脸颊烫得能煮熟鸡蛋,悄悄拉了拉母亲的衣角,示意她别说了。可许英根本不理会,依旧自顾自地说着,把陆言蔓的优点翻来覆去地讲了一遍。 楚续杨却丝毫没有不耐烦,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一一回应:“阿姨,言蔓确实很优秀,工作才一个月就做得这么好,很厉害。”他的目光偶尔落在陆言蔓身上,带着欣赏的笑意,让她心里甜滋滋的。 陆正辞看着这一幕,只是笑着喝酒,偶尔插一两句话,气氛格外融洽。陆昊带着两个侄子也在,见母亲对楚续杨如此热情,也跟着打趣:“续杨,以后常来家里玩,我妹可念叨你了。” “哥!”陆言蔓又羞又恼,瞪了他一眼,脸颊更红了。 晚饭过后,楚续杨起身告辞。许英突然开口:“续杨,反正晚上也没事,不如带着蔓蔓去村东头的公园散散步,刚好消消食。” 陆言蔓愣住了,她记得母亲一向不许她晚上出门,尤其是单独和男孩子相处。可此刻,许英却一脸鼓励地看着她,眼里的心思昭然若揭。 “好啊,”楚续杨立刻应了下来,转头看向陆言蔓,“言蔓,愿意陪我走走吗?” 陆言蔓抬头对上他温柔的目光,心跳又一次失控,她点了点头,声音细若蚊蚋:“好。” 两人并肩走出家门,夜色渐浓,晚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拂面而来,吹散了几分暑气。村东头的公园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沿着蜿蜒的小路往前走,不远处就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月光洒在水面上,泛着粼粼的波光,偶尔有蛙鸣虫叫传来,衬得夜色愈发静谧。 他们没有再继续之前的话题,只是默契地保持着沉默,肩并肩沿着小溪慢慢走着。陆言蔓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地响着,震得耳膜发颤。她的目光落在两人几乎要碰到一起的胳膊上,心里像是有无数只小鹿在乱撞。 要不要说?现在说会不会太突然?他会不会拒绝? 无数个念头在她脑海里盘旋,她偷偷瞥了一眼身旁的楚续杨,月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和柔和的侧脸,让她想起高中时趴在教室窗户上,看他在操场上打球的模样。那份藏在心底整整三年的喜欢,像疯长的藤蔓,此刻终于要破土而出。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正准备抬起手,试着去牵他的手,把心里的话告诉他。 可就在她出神的瞬间,楚续杨突然停住了脚步。陆言蔓没来得及反应,额头结结实实地撞在了他的后背上,鼻尖传来一阵轻微的酸痛。 “没事吧?”楚续杨立刻转过身,伸手扶住她的胳膊,语气里满是关切,目光落在她泛红的额头,带着一丝紧张。 陆言蔓捂着额头,脸颊瞬间涨得通红,连忙摇头:“没、没事,是我太不小心了。” 气氛因为这小小的意外变得有些微妙,楚续杨没有松开扶着她的手,指尖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衬衫传来,烫得她心尖发颤。他沉默了几秒,忽然开口,语气比平时低沉了几分:“言蔓,有件事,我想跟你说很久了。” 陆言蔓的心猛地一紧,抬头看向他,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面映着皎洁的月光,也映着她的身影,带着一种让她捉摸不透的认真。 她下意识地想起了村里的流言——楚续杨的父亲是村支书,家里条件优渥,一向是村里的“体面人家”,私下里其实很看不起她家这样的情况:父亲嗜酒,哥哥啃老,妹妹还离家出走。楚家父母早就私下叮嘱过楚续杨,让他少和陆家走得太近,免得被人说闲话。这些事,她知道,楚续杨也清楚。 所以,他要说的,是要和自己保持距离吗?陆言蔓的心里瞬间涌上一股失落,刚刚鼓起的勇气,像是被一盆冷水浇灭了。 可还没等她往下想,楚续杨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陆言蔓,我喜欢你。从高中时,你红着脸帮她递情书给我的时候,就喜欢了。” 陆言蔓彻底愣住了,眼睛睁得大大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呆呆地看着他。 楚续杨看着她震惊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轻轻握紧了她的手:“我知道我爸妈的态度,也知道村里人的议论,但我不在乎。这些年在部队,我一直没忘记你。这次回来,和她分开,我才明白,有些人有些事,不能再错过了。” 他的目光坚定而真诚,映着月光,像是最温柔的承诺。陆言蔓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心里的委屈、期待、欢喜,此刻全都化作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没想到,藏了三年的心事,竟然被他抢先一步说了出来,更没想到,他竟然也喜欢了自己这么久。 晚风拂过,小溪潺潺,月光皎洁,楚续杨紧紧握着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温暖而坚定。陆言蔓吸了吸鼻子,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无比清晰:“楚续杨,我也是。我喜欢你,喜欢了整整三年。” 第5章 情浓日常,暗流潜伏 自村东头小溪畔的告白与相拥后,陆言蔓的快乐像是浸了蜜的糖,从心底甜到了眉眼。回到邻县机关单位上班,她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藏不住的明媚——以前整理文件时总是凝神屏气、生怕出错的拘谨模样不见了,如今指尖划过键盘时会不自觉地哼起轻快的小曲;被张宇鹏科长用红笔圈出公文里的疏漏,她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脸颊发烫、手足无措,反而会笑着应下,转身就麻利地修改,眼底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秘书科的前辈们都是过来人,这点小女儿家的心思自然瞒不过他们。周一早上刚上班,李姐就端着茶杯,笑眯眯地凑到陆言蔓的办公桌前:“小陆,周末回来不对劲啊,嘴角就没下来过,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要跟我们分享?” 李姐的声音不大,却刚好让周围几个同事都听见了。负责跑外勤的王哥放下手里的文件,凑过来打趣:“我看也是,这春风满面的样子,八成是谈恋爱了吧?” 陆言蔓被他们看得脸颊发烫,指尖下意识地绞了绞衣角,心里却满是藏不住的欢喜与自豪。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几分羞涩,却还是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嗯,我谈恋爱了。” “哇!真的呀?”赵姐也放下了手里的工作,脸上露出了八卦又欣慰的笑容,“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呀?多大年纪?做什么工作的?” “是我同村的学长,比我大一届,现在在部队当兵。”陆言蔓说着,嘴角又忍不住上扬,“他人特别稳重,对我也很好。” “兵哥哥呀!”李姐眼睛一亮,忍不住夸赞,“那可太好了!当兵的孩子踏实、有担当,小陆你真有眼光!” “可不是嘛,”王哥也跟着点头,语气里满是认可,“部队里锤炼出来的,责任心肯定强,以后肯定能好好照顾你。” 科室里的姐姐们围着她,你一言我一语地追问着细节:“长得帅不帅呀?你们怎么认识的?什么时候开始的呀?”陆言蔓被问得脸颊通红,却还是耐心地一一回应,说起楚续杨时,语气里的骄傲藏都藏不住。 办公室里的几个单身男同事则故作伤心地叹了气。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同事小林拍了拍大腿:“哎呀,咱们科室好不容易来个这么乖巧懂事的小妹妹,我还没来得及表现呢,居然就名花有主了!” 另一个男同事老周也跟着打趣:“可不是嘛,以后想找个理由帮小陆分担工作都没借口了,伤心哟!”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着,办公室里满是欢快的笑声。张宇鹏科长从办公室里出来,看到这热闹的场景,眉头微微蹙了一下,却没多说什么,只是清了清嗓子:“好了,上班时间,别光顾着聊天,手里的活都抓紧点。” 大家立刻收住了笑声,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忙碌起来。陆言蔓也低下头,继续整理手里的文件,可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压不下去。被前辈们这样打趣和祝福,让她心里暖暖的,也更加珍惜这份刚刚开始的感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言蔓的生活被工作和甜蜜的恋爱填满。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和楚续杨分享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她会告诉他,今天张科长表扬她拟写的公文进步很大;会告诉他,李姐教了她一个整理文件的小技巧;会告诉他,宿舍楼下的花开了,特别好看。 楚续杨也总是耐心地听着,一一回应。他会跟她讲部队里的日常,说战友们之间的趣事;会提醒她按时吃饭、早点休息,不要太累;会在她抱怨工作繁琐时,温柔地安慰她、鼓励她。有时候两人聊到深夜,明明已经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却还是舍不得结束聊天,最后只能在彼此的“晚安”声中,带着甜甜的笑意入睡。 每周的双休,成了陆言蔓最期待的日子。周五下午,她总是提前半小时就收拾好东西,急匆匆地赶往汽车站,生怕错过了最早的一班班车。班车一路颠簸,可她的心里却满是期待,看着窗外渐渐熟悉的风景,想到马上就能见到楚续杨,嘴角就忍不住上扬。 楚续杨也总会提前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她。他穿着简单的便装,身姿挺拔,站在那里,就像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看到陆言蔓从班车上下来,他的眼睛会瞬间亮起来,快步走上前,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顺手接过她肩上的背包:“累不累?路上有没有堵车?” “不累,挺好的,没怎么堵车。”陆言蔓看着他,脸颊微红,心里满是欢喜。 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小路上,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他们会聊微信里没说完的话题,会分享这一周里各自的经历,偶尔沉默下来,也不会觉得尴尬,只是静静地走着,感受着彼此的陪伴。 回到家,许英总是早已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翘首以盼。看到楚续杨跟着陆言蔓一起回来,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堆了起来,热情地招呼着:“续杨来啦!快进屋坐,一路辛苦了,赶紧洗手吃饭。” 饭桌上,许英对楚续杨的殷勤更是毫不掩饰。她不停地给楚续杨夹菜,把盘子里最好的鱼肉、最嫩的排骨都夹到他碗里:“续杨,多吃点,在部队里肯定吃不上这么好的伙食,补补身子。” 接着,她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在楚续杨面前夸赞陆言蔓:“续杨,你是不知道,我们蔓蔓从小就特别懂事。小时候别的孩子还在哭闹着要零食的时候,她就已经能帮我做家务了;上学的时候,从来不用我们操心学习,虽然成绩不是顶尖的,但一直很努力;现在工作了,也是勤勤恳恳的,张科长都好几次夸她呢。” 陆言蔓坐在一旁,被母亲夸得脸颊发烫,悄悄拉了拉母亲的衣角:“妈,吃饭呢,别说这些了。” “我说的都是实话呀!”许英瞪了她一眼,继续对楚续杨说,“续杨,我们蔓蔓虽然性子内向了点,但是心肠好、脾气好,以后肯定是个好媳妇。你以后可得好好对她。” “阿姨,您放心,我会的。”楚续杨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许英,语气诚恳,“言蔓很优秀,能和她在一起,是我的福气。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 许英听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好,阿姨相信你。” 陆正辞也难得地没有喝酒,只是端着茶杯,看着楚续杨,眼神里满是认可。他放下茶杯,开口说道:“续杨,我知道我们家的情况,蔓蔓跟着我受了不少苦。你是个好孩子,稳重、有担当,以后蔓蔓就交给你了,我很放心。” “叔,您放心,我一定会对言蔓好,不会让她受委屈的。”楚续杨的语气依旧坚定。 陆昊带着两个侄子也经常来蹭饭,看到母亲对楚续杨如此热情,也跟着打趣:“续杨,以后可得常来家里啊,我妈这手艺,就盼着你来尝尝呢。我妹以前在家可没这么开心过,你可得好好待她。” “哥!”陆言蔓又羞又恼,瞪了他一眼。 “我说的是实话呀!”陆昊笑着说,“以前你在家,天天被我妈唠叨,脸都快拉到地上了,现在看看,天天笑眯眯的,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楚续杨看着陆言蔓羞涩的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别在意。饭桌上的气氛温馨而融洽,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仿佛这个家因为楚续杨的到来,变得更加完整、更加热闹了。 吃过饭,楚续杨会主动帮忙收拾碗筷,陪着陆正辞聊聊天,或者帮许英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他从不嫌弃陆家的家境,也从不抱怨家里的环境,总是那么温和、那么有耐心。许英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更是满意,逢人就夸自己的“准女婿”懂事、孝顺。 周末的时光总是过得格外快。两人会一起去镇上的集市逛逛,楚续杨会给陆言蔓买她喜欢吃的零食和水果,会耐心地陪着她挑选衣服;有时候,他们会沿着田间的小路散步,吹着微风,聊着天,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有时候,他们会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楚续杨给她讲部队里的故事,陆言蔓靠在他的肩膀上,静静地听着,心里满是幸福。 村里的人见两人形影不离、感情甚好,也都纷纷送上祝福。每次两人一起出门,遇到邻居,大家都会笑着打趣:“续杨和言蔓又出来散步啦?真是般配的一对!”“啥时候办喜事呀?我们还等着喝喜酒呢!” 面对大家的打趣和祝福,陆言蔓和楚续杨都会笑着回应,脸颊微红,心里却满是甜蜜。仿佛所有人都默认了他们的关系,都在为他们祝福,都在期待着他们能早日修成正果。 可只有陆言蔓和楚续杨心里清楚,这份看似甜蜜的幸福之下,藏着一道难以跨越的坎——楚续杨的家人,自始至终都没有认可他们的关系。 楚续杨的父亲楚建国是村里的村支书,在村里颇有威望。楚家的家境在村里算是数一数二的,房子是村里最早盖起来的二层小楼,家里的条件比陆家好了不止一星半点。楚建国为人好面子,对子女的要求也很高,一直希望楚续杨能找一个家境相当、门当户对的对象。 陆家的情况,楚建国一直看在眼里,也颇有微词。陆正辞嗜酒如命,家里的积蓄被他挥霍了不少;陆昊结婚后一直啃老,带着两个孩子靠着父母的退休金生活;陆言雪还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在楚建国看来,陆家的家风不好,陆言蔓配不上自己优秀的儿子。 楚续杨的母亲赵秀兰更是如此。她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好面子、爱攀比。自从知道楚续杨和陆言蔓在一起后,她就没给过好脸色。她私下里多次找楚续杨谈话,语气严厉地劝他:“续杨,你怎么这么糊涂?陆家是什么情况你不清楚吗?他爸天天喝酒,他哥好吃懒做,他妹还跑了,这样的家庭,你怎么能和陆言蔓在一起?” “妈,言蔓不是那样的人,她很懂事、很优秀。”楚续杨每次都耐心地劝说母亲。 “优秀有什么用?家境摆在那里!”赵秀兰根本不听,“你是我们楚家的骄傲,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又去当兵的孩子,以后前途无量。你要是娶了陆言蔓,不仅会被村里人笑话,还会影响你的前途!我已经托人给你物色了几个好姑娘,都是镇上条件好的人家,下周我带你去见见。” “妈,我不会去的,我心里只有言蔓。”楚续杨的态度很坚定。 “你!”赵秀兰气得不行,“我告诉你,你要是执意要和陆言蔓在一起,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每次和母亲谈完,楚续杨的心情都格外沉重。他知道母亲是为了他好,可他真的很爱陆言蔓,不愿意放弃这段感情。他也试着带陆言蔓去过一次楚家,可赵秀兰全程都没给过好脸色,饭桌上话里话外都透着对陆家的嫌弃,楚建国更是全程一言不发,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从楚家出来后,陆言蔓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能感受到楚家人的不待见,也能理解他们的顾虑。她知道自己的家境不好,也知道自己配不上楚续杨,心里难免有些自卑。 楚续杨看出了她的心思,紧紧握着她的手,温柔地安慰她:“言蔓,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我家人那边的工作,我会慢慢做的,你别担心。不管他们怎么反对,我都不会放弃你的。” “续杨,我没事。”陆言蔓强忍着心里的酸涩,对他笑了笑,“我知道叔叔阿姨是为了你好,是我配不上你。” “不许这么说!”楚续杨打断她,语气坚定,“在我心里,你是最好的。家境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彼此喜欢、彼此珍惜。相信我,总有一天,我家人会接受你的。” 陆言蔓点了点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楚续杨为了她,承受了很多压力,也知道这段感情走下去会很不容易,可她还是愿意相信他,愿意和他一起努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可楚家人的态度却始终没有松动。赵秀兰甚至开始在村里散布谣言,说陆言蔓是为了楚家的条件才缠着楚续杨的,说她心机重、不检点。 村里的人虽然表面上还是对他们笑脸相迎,可私下里却难免议论纷纷。这些话传到陆言蔓的耳朵里,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许英知道后,气得不行,要去找赵秀兰理论,被陆言蔓拦了下来:“妈,算了,别因为这点事闹得不可开交,让续杨为难。” 许英看着女儿受了委屈却还要强装坚强的样子,心里既心疼又无奈。她知道女儿的难处,也知道楚家人的态度,可她还是不愿意让女儿放弃这段感情:“蔓蔓,妈知道你受委屈了。续杨是个好孩子,你们一定要好好的,妈相信,总有一天,楚家人会看到你的好的。” 陆言蔓点了点头,心里却充满了迷茫。她不知道这段不被男方家庭认可的感情,能走多远;不知道自己和楚续杨的坚持,能不能换来一个好的结果。 这天周末,陆言蔓和楚续杨像往常一样在田间小路上散步。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田野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两人并肩走着,沉默了许久。 “续杨,你家人那边,还是不同意吗?”陆言蔓率先打破了沉默,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 楚续杨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愧疚:“言蔓,对不起,我妈她还是老样子。我跟她谈了很多次,可她就是听不进去。” “我知道你尽力了。”陆言蔓看着他,心里满是酸涩,“续杨,要不我们还是算了吧。我不想因为我,让你和家人闹得这么僵,也不想再听那些流言蜚语了。” “不行!”楚续杨紧紧握着她的手,语气坚定,“言蔓,我绝对不会放弃你的。这点困难不算什么,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总有一天,我家人会接受你的。相信我,再给我一点时间,好吗?” 看着楚续杨坚定而真诚的眼神,陆言蔓心里的迷茫和疲惫渐渐被感动取代。她点了点头,泪水忍不住滑落:“好,我相信你。续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着你。” 楚续杨一把将她拥入怀中,紧紧地抱着她,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言蔓,谢谢你。这辈子,我一定不会负你。” 夕阳下,两人紧紧相拥,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他们知道,前方的路还很艰难,楚家人的反对、村里人的议论,都是横在他们面前的坎。可他们也相信,只要彼此珍惜、彼此扶持,就一定能跨越所有的困难,走到一起。 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份甜蜜之下的暗流,正在悄悄发酵。楚家人的反对越来越强烈,村里的流言蜚语也越来越多,而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