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后宫里面个个都是人才》 第579章 分开 “我在三皇弟的道观那歇脚,十二听说我回来了,急不可耐地跑去找我,三兄弟碰上了,便一起去给母后请个安。” 皇子回京先得给父皇上表,回宫第一时间应当前往拜见父皇,但是他们在宫门口检查地时候接到口谕,让他们俩先去椒房殿给皇后请安。 他和三皇子秦明瑾出家都有为母尽孝的意思,现下又有皇命不可违,便不能跟着去父皇那说道说道,给三姑帮腔搭调了。 大皇子秦明玙笑着看向了四皇子秦明珵,“谁知在路上碰见了小四,三弟和四弟从小到大形影不离,碰上了可不就黏在一起了。”他解释道。 “十二皇子今早和皇子妃去踏青,竟然还有精力上山又下山,马不停蹄地进宫,陛下真会养孩子,个个都健壮,妾身就不与你们插科打诨了,免得耽误了我家高飞的性命。” 秦乐好脚步一顿,斜睨了一眼十二皇子,加快了脚步。 三皇子和四皇子对视一眼,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四皇子抬步,和郑国长公主只错了半个肩的距离走着,道:“我陪姑姑走一趟吧,母后时常见我,母妃都不耐烦了,远香近臭,大皇兄和三皇兄难得回宫,母后为人母,对两个‘游子’定然担忧想念非常,他们去椒房殿,我去给姑姑支使。” “那就多谢四皇子了。” 两拨人分行,被忽视的十二皇子秦明璠跟在大皇子秦明玙和三皇子秦明瑾身后侧,默默无言。 回想起他快马赶往三皇子所在的无名道观,与大皇子相见。 又作耳报神,将椒房殿之事私传给大皇子。 三皇子被他们二人拉上,对郑国长公主口中国舅爷别院失火之事背后的隐秘还一无所知。 现在想来隐有猜测了吧。 只是,这带上的金丹是巧合吗? 十二皇子口中含着名为金丹的糖丸,若无其事地瞥了三皇子一眼,却和三皇子的视线撞上。 “十二弟,好吃吗?” “甜味有些单调。” 三皇子笑眯了眼睛,“下次我让人调些果味花味的,给十二弟尝尝。” 十二皇子似乎才从脱口而出的直语中反应过来自己的唐突,偏过了视线,腼腆无声地笑了笑,声音微微低下来,“不,不用了。” 他犹豫地看了一眼大步走在前面的大皇子,悄声道:“一会儿见到父皇母后,千万不能将金丹拿出来作玩笑。” 三皇子秦明瑾闻言笑着点点头,若有所 思,藏在袖中的纤细小瓶,被捏在指尖,瓶身紧贴指腹,灵巧地在指尖一圈又一圈地转着。 大皇子走在两人身前,兀自走着,大步流星。 十二将消息传给他,他兴奋过后,便是警惕。 他在十二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亢奋和得意,就快马要进宫告状,却没想到被十二拦住,这倒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难不成十二真有那么好心? 他作为皇长子,诸皇子的长兄,太子以外名正言顺的领头大哥,被踢出朝堂,全因这小子要走的那个破壶而起。 成大事者不应太过惜身,但也没必要给人做出头的椽子。 他可以装傻,但不能真傻。 先去椒房殿看看情况,以前他看重十二传消息,现在出了外面天高海阔,十二弟随手可舍。 第580章 扑空 那边刚和齐国长公主分开,这边又与传旨意的女官相遇。 女官迅速退到宫道的一侧,微微曲膝领着身后的宫人内侍躬身行礼,“参见大皇子、三皇子、十二皇子殿下。” 大皇子打量了一众,侧过头看了看两个弟弟的反应,方才抬手道了一声免礼。 没等三位皇子询问,女官便道:“臣奉皇后娘娘懿旨,需即刻出宫传旨。” 面对垂首敛目的女官,兄弟三人只得收起了好奇,应了一句,“可速去。”便看着女官带着人侧身通过,又行了个敛衽礼以示歉意,快速离去。 大皇子望着阴沉沉的天,感慨道:“这个时候出宫传什么旨啊?莫不是皇国夫人有什么不好了?” 皇国夫人是皇后的母亲,名义上诸皇子的外祖母。 听见这话,三皇子皱了下眉头,唇边带着笑意,“大皇兄才出宫多久,就已经这样口无遮拦,失了谨慎和敬畏吗?” “我就那么一说,听见的就你们二人,只要三弟和十二弟不去告密......”大皇子有恃无恐。 “自然不会。”十二皇子急忙表态道。 “那不就得了,是吧,三弟。” 三人说说笑笑地抵达椒房殿大门前,却扑了个空。 看守的内侍只说皇后不在椒房殿中。 三皇子左看看大皇子,又看看十二皇子,“非要今日进宫,大皇兄和十二弟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他的目光似不经意地掠了一眼椒房殿的看守。 “三弟说的是什么话,十二弟正巧得知我在你那,碰巧罢了。”大皇子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十二皇子。 十二皇子唇角弯起一抹勉强的笑,求助地看向大皇子。 面对好似讷讷无言的十二皇子,大皇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怎么他好像成了刻意甩锅给弟弟的无良哥哥了? ...... “参见皇后娘娘,娘娘懿躬安。” “免礼,本宫安好。”在陛下的昭正殿前碰见郑国长公主,沈柠月心中闪过一丝诧异。 “妾身此来是有要事求见陛下。”秦乐好眉心微蹙,叹了一声,声音沉沉里夹杂着几分沮丧的意味,“可侍卫说天气好,陛下要歇息了。” 她有意无意地稍作停顿,微微抬眼,目光掠过皇后的裙摆,“任谁人来也不见。” 秦乐好不认为秦至是在针对她,她自认没那个分量,此前在宫道上碰到了几位皇子,不管能不 能见到陛下,有皇子愿意快马帮她走一遭,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作为回报,秦乐好略去了十二皇子浑水摸鱼的部分,将其余的都跟四皇子和盘托出。 此时此刻,在昭正殿前见到皇后,陛下今日这么早歇下,是因为不想见到皇后吗? 是听之任之的放纵,还是什么游戏? 她弟弟御极这些年,朝官野民歌功颂德的声音响彻寰宇。 陛下俨然圣皇之相,百官百姓似乎都将他看做了每日升起的太阳,难道陛下真就不在意吗?就不怕因此毁坏了名声吗? 她当郡主的时候,父亲只有她弟弟一个儿子,祖父心里只有他父亲一个儿子,简单得不得了,现在他弟弟那么多儿子,兄弟父子,好像再小的事情都会变得复杂。 看不懂。 “长公主深居简出,有何要事要找陛下?”沈柠月眼中的笑中带着威严的审视,“是本宫帮不到你吗?” 郑国长公主虽然是陛下的亲姐姐,但是她是外命妇,却绕过了她这个皇后去找陛下?是谁在搞鬼? “此事与皇后娘娘也有几分关联,但主要还是宫外的事,皇后娘娘与妾身同为女眷,对外面的事恐怕都只能委托他人。” “妾身方才在路上碰见了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十二皇子,几位皇子,大皇子、三皇子要去椒房殿给娘娘您请安,四皇子便陪妾身来见陛下。” “虽没见到陛下,但四皇子帮妾身奔走去了,妾身这会儿才有闲心跟皇后娘娘胡侃。” “陛下歇下了,不便打搅,不知妾身能否去椒房殿一坐呢?”郑国长公主这会儿对皇后没有敌意,还想卖她一个好。 搅风搅雨的女婿就是拿来卖的。 其他皇子不会因为颂宜是她看重的女儿就对弟媳另眼相待,但是皇后不一样。 沈柠月望向昭正殿的匾额,在心中犹豫了一瞬,点点头,她今日已经见过陛下了。 第581章 傅梦璃 来个番外缓解一下因为太久的没更新而产生的陌生感,不是要完结的意思。 ...... “父亲去了?”听见报丧的声音,傅梦璃顿感天旋地转。 她从未想过父亲离去的可能,即使她早已经出嫁离家,生下的五皇子也已经娶妻离宫有了下一代。 傅梦璃的父亲傅不疑是个多情的。 府邸里的妻妾众多,傅不疑怜香惜玉,他对每一个都很好,嘘寒问暖,从不落下哪个。 不过人的精力再旺盛也是有限的,毕竟她的父亲还左右逢源,长袖善舞,知交多,后院的女人只占他生活的一小部分。 因为父亲的好人缘,母亲作为当家主母,所要操持的各种人情往来,让傅梦璃眼看着都累,以至于让她养成了如今的性子。 母亲爱父亲,虽然母亲在世时,常常跟父亲吵架,还爱带着她回外祖家,但母亲的或嗔或喜里,无不带着对父亲的爱意。 母亲从一而终,至死方休,但父亲却不同。 后院的妻妾,人人都与傅不疑有段真感情,那些个妾室,即使失宠了,傅不疑也会时常过问,生怕她们被哪个刁奴怠慢了。 投桃报李,姨娘们自然也都爱父亲,爱屋及乌,对这个女儿也很好,虽之间常有争风吃醋,但是都会顾及“玉瓶”。 闲暇时,还给女儿们说自己的经历过去和处事经验,教自己的看家本领和心机算计。 不拘于是谁生出来的女儿,生母之间有无龃龉,反正逮到机会就是倾囊相授,生怕夫君的女儿离家后受了外边的委屈。 当然,向对方的女儿控诉对方的恶劣行径,以抬高自己的位置,是她们的保留节目。 这些妾室姨娘,什么出身的都有,进了傅家,都过得不错,即使看上了旁的男人。 傅梦璃时至今日,也不理解,父亲对后院的那些女人究竟是什么感情。 但那些感情无疑都是真切的。 还记得那时她才六七岁。 有个失了宠的姨娘刘氏,去前院给父亲送汤,无意间碰见了父亲的下属。 有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第三人横亘其中。 刘姨娘没有按下情丝,兀自枯槁,也不与那下属私下往来,偷欢娱情,而是和傅不疑直言看上了人。 父亲非但不恼,反喜。 召来下属,仔细问过之后,让自己的夫人 给刘姨娘安置了嫁妆,认了刘姨娘做妹妹,风风光光地将人嫁了出去。 傅梦璃自小看着姨娘们舒舒服服的,父亲心大如海。 作为正室夫人的傅梦璃母亲,常常被累得、或是气得撂挑子带着傅梦璃回了娘家。 但在娘家没待多久,留下傅梦璃在娘家玩,傅母又回去了。 母亲当初大抵是累死的,因为事事都想尽善尽美,怎么也闲不下来。 也可能是因为弟弟,那一年,母亲怀着弟弟,怀相不好,大夫让卧床休息。 然而家大业大,人也多,衣食起居、妾室儿女仆役宾客,家族祭祀、节庆典礼、社交维系关系......年年忙得人脚不沾地。 傅梦璃讨厌父亲的好人缘,加重了母亲的负担。 弟弟早产去了,傅母没躺多久,又下了地操持事务,因为那一年有大祭,需要母亲这个宗妇。 父亲也去了吗? 这个心大的男人,也会死吗? 他留下来的那些妾室,会哭晕过去吧。 儿子会比丈夫贴心吗? 不一定。 陛下,陛下一定要长命百岁啊,活得比梦璃久些吧,在梦璃心中,您好像要比明璋还要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