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莲花浴》 第1章 听话 这是陈蕙卿的婚房。 一对龙凤花烛,高擎在錾花银烛台上。一张雕花拔步床,垂着百子千孙红罗帐。同心结晃荡,赤金铃微响。这儿是红艳艳,那儿是亮堂堂,真个是佳意呈祥。 这是陈蕙卿的夫君。 身着大红色圆领喜袍,胸前满绣团花,腰间紧束玉带,足蹬赤色绫袜,此刻正垂眼抿唇,藏住那双瘫了的腿,直挺挺躺在鸳鸯锦衾下。 这是陈蕙卿。 鹅蛋脸后绾个圆髻,斜插几根金银簪子,身上套件红嫁衣,襟口、袖边拿黄麻线细细锁了边。 她满脸泪痕斑驳,正被两个力壮仆妇夹峙着拖入婚房。 王嬷嬷拧着她的胳膊,笑吟吟道:“训哥儿,新娘子来啦。” 周文训慢慢转过脸,瞥见地上哭成泪人儿的陈蕙卿,拧眉:“她不同意,强逼人家做什么?” 钱嬷嬷追上话:“不是不同意,三天前还好好儿的,自己还绣嫁衣呢。这会儿这个模样,应是头一遭离家,舍不得爹娘弟弟,才哭的。” 陈蕙卿本耷拉着头,咻咻喘气。闻得此言,她猛一抬头,挣扎喊道:“我从没同意过!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钱嬷嬷扬手一掌掴去,蕙卿头脸一偏,立时软了身子。钱嬷嬷方又赔笑道:“委实是舍不得家了。” 确实是舍不得家、舍不得家人,但并非舍不得常年卧病在床的陈秀才,并非舍不得镇日给人浆洗衣裳的娘亲卢氏,更不是舍不得乖戾顽皮、今年预备开蒙的幼弟陈瑛。 陈蕙卿舍不得的家,不在这里。 她来到这里,已有三天。 三天前,一模成绩出来,她考得很好,是她整个高中生涯第一次考入年级前二十名,班主任尤其夸她作文写得好,有见识、有文采、视野也开阔。她攥着成绩单,兴高采烈跑回家,可爸爸还在公司加班,妈妈要带晚自习,她只好煮了碗牛肉面,算是奖励自己。 吃完面,蕙卿躺在沙发上看今晚要练的函数题,不觉朦胧睡去。再醒来,竟换了人间。 她换了对父母,还多了个弟弟,手里正捧着一件大红衣裳,据说是她的嫁衣。 怎么回事? 卢氏说她命好,周家人要聘她作大少奶奶,不但不要嫁妆,还额外给五十两银的聘礼。 弟弟说她命好,说姐姐要去富贵人家当少奶奶,而他却要入书塾读书,很不公平。 陈秀才也说她命好,说还是女儿有出息,嫁个好人家,一辈子都有靠儿,又能添补家里。有陈蕙卿这样的女儿,他脸上有光。 蕙卿夤夜要跑,半道儿迷了路,还没出村,就被村人捉回来。 第二日,周家派来两位仆妇,要一直看着她直到出嫁。 她不肯嫁,王、钱嬷嬷就打她耳光,说聘礼已下;她哭闹着要回家,卢氏也打她耳光,骂她大逆不道,竟敢不认陈家。 到了第三日,王、钱二妇用凉鸡蛋给被打怕了的蕙卿敷了一整天的脸。陈瑛就蹲在一旁捡鸡蛋吃,还不忘给他卧病在床的爹带两个,喜得陈秀才没口子地夸他孝顺。 大家都说,陈蕙卿糊涂了,放着周家的好日子不过,跑哪去? 思绪渐拢。这当下,王嬷嬷系紧赤金铃,笑:“训哥儿有什么事,就拉铃,我们都在外头。”说罢,又给蕙卿脚下系了绳子,两脚间只作一尺长——够她走路,却跑不起来。 待做完这一切,王、钱二妇才出去。屋内只剩下文训和蕙卿。 蕙卿缩在梨木交椅内,呜呜咽咽地哭。她想家,也想爸爸妈妈,她来到这里业已三天,不知他们有没有发现,有没有急着找她。 文训躺在床上不说话,一个劲儿盯帐顶的并蒂莲,浑似要把它看破个窟窿。他比蕙卿大两岁,才十八,脸色白净,眉眼清秀俊逸,单看脸,是个清逸如云间霞的少年郎。偏偏瘫了七八年,屎尿都要人伺候。人都嫌他,嘴上不说,但他猜得到。谁能喜欢个瘫子? “别哭了!”他听得烦躁,大声喊道。 蕙卿吓得浑身一激灵,咬着唇果真噤声。她被打怕了,自然不敢造次,只是偶尔忍不住吸溜下鼻子。 文训还是烦躁,抄起另一只鸳鸯枕,朝外砸去,直直打在蕙卿脚前。 “我知道你不愿意。明儿我就回禀母亲,把你送回去!” “我不回去!我要回家!” 文训奇道:“那儿不就是你家?” “我家在南京。” “南京?” “对!我要回南京!” 文训不知道南京在哪,也没听说过南京,但看蕙卿振振有词的样子,这世上似乎是有南京这个地的。 他又问:“你回南京作什么?” 蕙卿慢慢抬眼。她来这三天,没人问她口中的“家”是哪儿。只要她哭,只要她忤逆他们,就得挨打,于是她不敢再提。 但眼前这个瘫子,应当打不到她。 她目光在文训白净但羸弱的脸上盘桓,小心翼翼道:“我爸妈在那儿。我还要回去高考。” 文训听不懂高考这个词。 蕙卿就告诉他,高考之后读大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参加喜欢的社团,可以跟喜欢的人谈恋爱。 文训还是听不明白。 蕙卿继续解释:“就是高考之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什么就干什么,没人管你。” 文训似懂非懂的,但他慢慢说:“或许你应当回去。” 蕙卿听得有门路,溜下交椅,小步跑到拔步床边,趴在床沿,一口湿漉漉的热气吐在文训脸上:“那你帮我回家,好不好?” 文训没听清,因为蕙卿离得太近了。除了贴身伺候他的两个丫鬟,头一次有人离他这么近。圆咕噜的黑眼睛,眨巴着泪花,亮晶晶的,眉毛弯弯细细,鼻子直挺且瘦,唇瓣偏又红润丰泽,全都合宜地嵌在一张鹅蛋脸上。文训这才看清蕙卿的模样。 蕙卿推了推他胳膊,急声问:“你说好不好啊!” “嗯……”他从喉间应了声。胳膊似乎在发烫。 翌日给翁姑请安敬茶。 文训的父亲十二年前战死沙场,到现在都没找到尸体,只有一个薄薄的衣冠冢。如今周家大房全靠文训的母亲李夫人撑着。 李夫人特意叮嘱王嬷嬷,不要文训来,只要蕙卿一个人。 蕙卿就被人架过去了——她如今走路未必全用脚,有时也用飘的。 李夫人躲在一件阔大的暗紫绫衣里,发髻梳得水光油亮,紧贴着头皮向后拢去。见了蕙卿,李夫人翘起唇瓣,温温和和地笑:“第一晚,还好罢?” “训哥儿身子不好,以后还得你多照顾他。” 不仅是日常起居伺候,还有别的。李夫人没有言明,她以为蕙卿懂。 蕙卿跪在下头,腿肚子疼得她不住地吸气。这姓王的老妖婆如今不打她脸了,改踢腿肚子。蕙卿咬咬牙:“你的人打我踢我,凭什么还让我伺候人?” 李夫人皱了皱眉,尖声细气地:“你是训哥儿媳妇,可不就是你伺候他?” 一来一回,蕙卿发现李夫人是稍稍能听人话、不上来动辄就打骂人的。她心思转了转:“要我做他媳妇,也不是不行。好歹别上来就打人。” 昨夜文训教她的话脱口而出:“他虽瘫在床上,但也是主子,我是他媳妇,那也是主子。哪有当奴婢的对主子动手动脚的?” 这话戳到李夫人心窝,果真吊眉竖眼剜了王、钱二妇一眼:“训哥儿媳妇,你们就这样对待的?看来平日里有没有把训哥儿放在眼里,把我放在眼里,也未可知!” 蕙卿见李夫人对王、钱发难,心中暗暗称奇。 昨夜文训跟她讲,王、钱两人是二房太太送来的,跟他们不是一条心。如今二房虽远在京都,但全靠着这两对耳目监视着他与李夫人。蕙卿是刚来的,与二房太太素无纠葛,要是蕙卿把受欺负的事抖出来,李夫人自然就有由头把她俩撵出去。 果真,李夫人一面吩咐蕙卿自去挑两个丫鬟贴身使唤,一面唤来心腹嬷嬷,要将王、钱二人打发至园子里,不许再近大房身侧伺候。 蕙卿很有眼力见地退出去,听着王钱二人在身后直喊“冤枉”,心中方觉顺意。她重新拣了两个丫鬟:年纪小,名字简单,从前没在主子屋里伺候过。一个叫兰儿,一个叫湄儿。 回到新房,文训正卧榻读书。蕙卿凑过去,喜滋滋告诉他,日后她不必挨打了。 文训淡淡“哦”了一声:“那你接下来怎么做?” 蕙卿坐在脚踏板上,背靠着床:“复习。”她顿了顿:“就是温课。” “温课?” “是啊,等我走了,我还要回去高考的。” 文训有点落寞:“那我呢?” 蕙卿满不在乎:“我哪知道。”她蓦地转过脸,与文训面对面,认真看他:“要不你跟我走?到了我家,我让我爸妈带你去治腿,好不好?” 文训臊红了脸。 “这是私奔!” “哦,也是。”蕙卿叹口气,把身子转回去,“反正我是要走的。” 文训与蕙卿的交易其实很简单。文训帮蕙卿离开,帮蕙卿不再挨打;蕙卿照顾文训,日常陪他说话解闷。 文训有两个贴身伺候他的丫鬟,但都说不上什么话。她们没读过书,是很沉静的性子,每天跟文训的对话就是:“起身。”“揉腿。”“喝药。”“太太来看您了。”……她们也想逗文训开心,可一张嘴都是些文训不爱听的俗事,于是她们也只好缄默。 蕙卿不一样,她读过书,有见识,还有一箩筐新鲜趣事藏在肚里。她作文写得好,因此讲起故事来更是引人入胜,文训最爱听她讲。文训原本想科举的,自己写了许多策论,但因为两条腿,只能束之高阁。蕙卿见了,便像塾师那般批点朱红,更写下自家见解,与文训探讨。只是探讨到最后,二人常争得面红耳赤。 每天晚上,文训睡在拔步床,蕙卿睡在贵妃榻。夜色尚早,蕙卿睡不着——她从来都十二点睡的,如今生物钟调不过来——就对着哈欠连天的文训讲故事。 从《一千零一夜》到《伊索寓言》,从《格林童话》到《安徒生童话》,从每晚一个故事到每晚十个故事,文训的哈欠越来越短、越来越少,到后来一点儿都没有了。故事讲尽了,文训还没听够,蕙卿就把她从前看过的影视剧、书、动漫,甚至是游戏改编成故事,讲给文训听。 这天夜里,蕙卿正讲到杰克把唯一生的机会留给露丝,忽见格窗之上,吊着一个人影,如鬼魅般粘在窗纸上。 蕙卿吓得闭了嘴,文训也愣住了。 那鬼影开了口:“训哥儿媳妇,大半夜不睡,也别耽误训哥儿呀,他是病人。” 是李夫人。 阴恻恻的冷风从门底灌进来。 蕙卿不明白李夫人为何半夜要站在窗前偷听他们俩说话,这实在诡异。 文训道:“娘,是我睡不着,蕙卿陪我说说话。她没耽误我……” 李夫人嗓音尖尖地细,像要哭似的:“训儿!你这身子合该多加保养!怎也跟着她糊涂!” 文训喏喏不敢再说。 蕙卿忙接上话:“太太,我们这就睡了。” 李夫人默了半刻,忽道:“你们没有同房?” 黑暗中,蕙卿与文训对视一眼,文训赶紧朝她招手,让她过来。可蕙卿尚未来得及起身,那黑影骤然消失,紧接着廊下一阵笃笃笃的足音,李夫人破门而入,在见到文训和蕙卿分床而睡后,她先是一怔,而后尖声叫起来,直扑向蕙卿。 李夫人不像王嬷嬷、钱嬷嬷那样会打人,她只知道十指揪着蕙卿的衣领,拿头撞蕙卿,扯着尖嗓子哭骂蕙卿不识抬举、心思重,说蕙卿拿了五十两卖身钱,到头来还嫌文训是个瘫子。 文训一听“瘫子”二字,眼睫便垂下去了,想替蕙卿分辨的心思也歇了。 门外很快涌进来一群仆妇,拉开李夫人和蕙卿。李夫人哭得发抖,水光滑溜的鬓角毛躁了,衣服也凌乱了。蕙卿更是不堪,鬓发蓬松,赤足立在地上,薄薄一层亵衣,胸前被扯裂开一条缝儿,她慌忙揪紧襟口。 李夫人指着她的脸骂:“怪道我说怎么你进门之后,训哥儿身子反见羸弱,原来是你狐媚子勾着他顽!把神思都耗尽了!进门两月,竟未上过夫君的床!”她哭天抢地,几欲软倒在地:“老爷啊!我们母子俩个命苦啊,大房就要绝后了啊!可教人往后怎么过啊!索性我也随你去了罢!”说罢,竟作势欲撞墙,众嬷嬷丫鬟慌忙搀住。 蕙卿看得呆住。她见李夫人哭诉自己罪状,本气得唇瓣翕动、双拳捏紧。后又见李夫人寻死觅活,她不觉也吓到,怕李夫人当真寻了短见。 她不明白,她只是没跟文训睡一起而已,李夫人何苦就要去死? 文训躺在床上,静静听这边动静。他把唇抿做一条直线,一声不吭。蕙卿气得过去推他:“你别装死呀!你跟你娘说呀,是我们商量好的!” 文训不动。可他又怕蕙卿看不起自己,于是只能说:“娘是为了我们好。” “可我们说好的呀!”她继续推文训的胳膊,忍不住哭出来,“我们早就商量好了的呀!” 他们是说好了。文训睡拔步床,蕙卿睡贵妃榻。蕙卿以为这很公平的,她并没有雀占鸠巢,给予文训最大的尊重。可文训不觉得,蕙卿是他的娘子,她应当同他睡一张床的,但他没说,因他也知道,哪有个正常女人愿意同一个瘫子睡觉?文训不好意思说。 蕙卿仍在哭着推文训,眼泪鼻涕一起流。许多双手把蕙卿拽下脚踏板,拖着她关入库房里。蕙卿卧在硬邦邦的木床上,不住地哭。她与文训说好的,他为什么不肯帮她说一句话?他为什么眼睁睁看她被李夫人打?她到底犯了什么错,就得被打、被关? 蕙卿又想爸爸妈妈了。 可她来了这么久,怎么还不能回去? 蕙卿醒过来时天光大亮,她用力睁了睁眼,待眼前清明了,悚然惊觉李夫人正坐在面前的黄梨木太师椅内,两臂松松搭在扶手上,冷冷审视着她。 “醒了。”她声音依旧尖细,这会儿却多了份可怖,像锋利刀片刮在瓷器上。 侍立在她身后的老嬷嬷们得了令,上前夹住蕙卿。 蕙卿以为又要挨打,身子熟稔地一蜷,眼睛紧紧闭起来。 “闭眼干什么呐?看呐!” 并无一丝拳风、掌风落在身上,睁开眼,只有本书。 男男女女赤身交缠,叠股而卧。那位嬷嬷扣住蕙卿的头,逼她一页一页从头细看。 蕙卿的眼泪流下来。 她从前上过性.教育的课,父母也与她谈过相关话题,她自己还曾躲在被窝里看过小说漫画。可这是头一次,男女的身体构造、欢.爱方式如此纤毫毕露地直呈眼前。一时间,她竟分不清书上画的,到底是人,还是只有原始欲念的兽。 嬷嬷特意翻到女子在上的那几页,指给蕙卿:“看仔细!可要记下心了!” 画中女子,跨坐在男子身上,仰脖阖目,似是美乐无边。 蕙卿唇瓣直抖,一股恶寒自五脏六腑涌出,她闭死双眼、捂紧口唇,强忍住呕吐的感觉。声音破碎:“滚……滚!” 再睁眼,饿了将近三天、只剩一口气儿的蕙卿乖顺地跪坐在硬板床上,虚虚地朝李夫人笑:“太太……娘,我听话……” 李夫人端起搁在床头的清粥,摸了摸碗壁,见已温了,才一口一口喂进蕙卿嘴里。喂一口,她便轻声问一句:“好吃吗?”“饿了罢?”“好孩子,很快的,就一会儿。”“等一切都好了,娘亲自下厨,给你和训儿做满满一桌好吃的,好不好?” 蕙卿只是愣愣地点头。 待吃完了粥,李夫人又叫嬷嬷们领蕙卿去洗澡。 身体沉入温热的清水中时,蕙卿才觉得自己一点一点地活过来了。两三个嬷嬷伺候着她,一个给她挠头皮,打鸡蛋抹在头发上,一个取了澡巾,仔仔细细地给她把身上的脏污擦干净了。 来到此间这么久,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彻彻底底地洗净过了。原来在这里,也能像蕙卿从前在家里那样,用磨砂膏、沐浴露、洗发露、护发素洗得又干净又香的。热气蒸腾出蕙卿的眼泪,嬷嬷在耳畔笑着问她:“少奶奶,好了么?”她拿手背抹掉泪,却在脸颊留下更深的水渍。 “好了。”她吐出一口浊气,慢慢地走出浴桶。 蕙卿被嬷嬷们搀扶着来到新房。李夫人已坐在太师椅内,等候许久了。见蕙卿里外三新妆扮得妥帖稳当,不由欣慰笑开。她站起身,拿了案上的胭脂,在蕙卿颊边又点了点,方满意地从嬷嬷们手中接过蕙卿,扶她往拔步床去。 蕙卿被人摆弄着,也不知自己在做什么,直到李夫人扶着她坐到文训腰腹上时,她才悚然回过神,浑身一个激灵。蕙卿低头一看,文训面色潮红,胸膛剧烈起伏,像蓬勃着热气,正抿着唇自下而上地看她。她的手被李夫人搁在文训胸膛上,那颗狂跳躁动的心就这样被蕙卿攥在掌心。 李夫人同两个孩子笑了笑。她屏退所有伺候的嬷嬷、丫鬟,转身亲自去阖拢木窗,把屋里关得不留一条缝儿。 一切似乎都准备妥当了。李夫人又看了看床上的文训与蕙卿,尖细的声音重新温柔下来,脸上再现为母的慈爱:“来,好孩子,往前坐坐。别压他的腿,啊。”她伸出手,把蕙卿往前推了推。 蕙卿浑身发抖,颤着一双眼看李夫人:“太太,求您……” 李夫人摸了摸蕙卿的脸,声气很轻:“蕙卿,娘同你说好的呀,我们商量好的呀。” 是商量好的。李夫人给蕙卿吃穿、允许蕙卿洗澡、让蕙卿活下去、让蕙卿住没有虫鼠的屋子;蕙卿跟文训上.床,和文训生儿子,最好不止一个。 “乖,听话。娘等你们好消息,啊。等生了孩子,咱们一家三口,就都有靠儿了,咱们大房,就能撑起来啦。”她把捆在蕙卿腕子上的麻绳解开,见她腕子上光秃秃的,只有几道被勒紧后留下的红痕。李夫人莞尔一笑,从自己腕子上褪下一只宽边金镯,给蕙卿带上。李夫人语气慈爱:“过些日子,娘重新给你打一套金头面,再裁几件颜色衣服。蕙卿,你要听话,啊。” 说罢,李夫人恋恋不舍地出去了,留下关得严实的门窗,和吊在窗上的黑影。 蕙卿淹在眼泪中。 文训那两条枯萎的废腿,软搭搭摆在她身后。李夫人关门时带进来一阵风,风一吹,身后空荡荡的,只听见绸布裤腿呼呼地响。 身下的文训,拧着剑眉,抬起手给她擦泪,可是蕙卿的泪珠子始终没有断过。文训哑着嗓子,有些讨好:“对不起,蕙卿……我对不起你……” 好一会儿,蕙卿哭累了。她低头看了眼文训,一巴掌拍掉他放在自己颊边的手:“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听话 第2章 救命 同文训做了真正的夫妻之后,蕙卿终于拥有了一间自己的房。 她跟李夫人说,文训身子不好,应当多休息,而且她睡得晚,容易闹文训,应当有个自己的房间。蕙卿也承诺,以后每个月逢五、逢十的日子,她再与文训圆房。 李夫人做了十八年的母亲、十二年的寡妇,没人比她更清楚,一个健康的子嗣对于一个处处失了倚仗的女人来说,究竟有多重要。李夫人看文训比看自家都重,现下她见蕙卿如此设身处地地为文训着想,自然没有不应的。蕙卿的乖顺,令她满意。李夫人当即就唤来管事的费嬷嬷,将新房不远处的瑞雪居收拾一新,予蕙卿住下。 瑞雪居不大,本是周家置在园子里的客房,自文训父亲殉国、二房老爷搬去京都,家中久不来客了,这屋子常年无人居住。因瑞雪居与文训新房只隔了一道院墙,李夫人才把这地儿拨给蕙卿。不大的院落,由三间房围圈起来。蕙卿住在坐北面南的主屋,窄长的房型贯穿东西,浑似蕙卿乡下老家的平房。 主屋由两扇透雕落地花罩隔断成三间。正中作会客之所,摆了两把太师椅,椅上垫着半旧的靠背。东厢作寝居,搁架子床、妆台、落地大衣橱、四扇屏风等物。西厢作餐厅,窗下是罗汉榻,两头置高脚小几,几上摆盆栽老黄杨,中间是方圆桌。三间屋子,玲珑别致,四角俱全,可惜太小,放在蕙卿家里,顶多就是一间主卧加上一间次卧的体量,却几乎把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框在里头。 但也足够了。这是蕙卿用身体换来的,再小她也珍惜。 外头还有两间小屋,更小,跟次卧差不多大。东边那间作浴房,可烧水,另外也搁了些杂物,西厢房原本说给伺候蕙卿的那两个丫鬟住,但蕙卿不要人伺候,就把丫鬟仍旧留在文训新房。 蕙卿搬到瑞雪居后,她的东西也一齐搬过去了。衣物器具是不消说的,她的复习资料也被搬过去。在不用去新房尽“义务”的日子里,蕙卿就伏在用膳的圆桌上,镇日默写高考必背古诗文名句。刚开始她还能给自己出几道数学题,后来日子久了,回家的希望渐渐渺茫,她慢慢发觉自己对数理化的感知也越来越弱,唯一清晰的就是那些古诗文名句。 但她没放弃,只要她没死,总还有回家的希望。只要能回家,她就总得高考,总得继续她陈蕙卿的大好人生。 逢五、逢十的日子,蕙卿去新房履行义务。每一次,文训躺在床上,锁着眉心看她面色平淡地坐在自己身上,他觉得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一点一点地碎掉。蕙卿觉不到快乐,似乎也没有悲伤,整个人像副壳子,坐他腰上麻木地动一动。等事情结束,蕙卿披衣就要走,文训拽住她的手:“你明天来不来?” 蕙卿不想看他:“跟娘说好了的,五天一次。对你身体好。” 文训愣了愣,哑声道:“那你明天来温课罢?” 蕙卿甩开他的手:“我那儿有地方!”她趿着鞋子跑回瑞雪居,小丫鬟已经把热水烧好了。 洗过澡,擦干净,蕙卿重新趴在圆桌上默古诗,今晚的一切就像没有发生似的。等她回家,陈蕙卿就还是那个陈蕙卿,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陈蕙卿。 蕙卿嫁入周府五个月的时候,李夫人请来郎中给她把脉。脉象正常。六个月的时候,脉象正常。七个月的时候,脉象正常。李夫人忍不住了,要郎中给蕙卿开催花吐蕊的助孕之药,郎中犹犹豫豫地说:“少奶奶根基健旺,除了有些神思倦怠,并无别的不适。只怕……只怕根因不出在少奶奶身上。” 哦,既然不是蕙卿的原因,那只能是文训了。 李夫人便给文训灌了一个月的苦药,可蕙卿的脉象依旧正常,倒是文训眼下青黑,饭也进得比往常少了许多。 彼时已到了腊月,处处喜气洋洋预备新春,好不热闹。唯独文训靠在床上,一日三顿苦药灌进肚里,人也像被腌苦了,等闲不爱理人,也就蕙卿说话他还略听一些。蕙卿一开口,他就问:“今天还有话本子故事么?”“今天还来温书么?”吓得李夫人赶紧给他停了药。 见子嗣如此艰难,李夫人背地里狠狠哭过几场,终于又在腊月二十日那晚上寻到新的生机。 腊月二十,周府上下忙着洒扫除尘,李夫人一大早就神神秘秘地带着心腹嬷嬷出去了,向晚才回来。 归家后,李夫人又神神秘秘地把蕙卿喊过去,先是说给她裁了一套过年的新衣裳,等蕙卿换上试穿了,李夫人才拿出一只装了数十颗漆黑大药丸的桑皮纸包。她捧着大药丸,如敬神明,煞有介事地同蕙卿说:“这是普罗寺的大师给的,吃了它,你跟训哥儿就能怀上了。” 蕙卿敛了敛眸,取过一颗,干脆利落地就往嘴里送。 李夫人拦住她:“不是给你吃,给文训吃。” 蕙卿点点头:“那我现在去喂他。” 李夫人再拦住她:“不是立马吃,要你先含住,含得这药丸水渍渍的,再给文训吃。” 蕙卿皱皱眉:“行吧。”说罢,就要送进嘴里。 “诶!不是!”李夫人慌忙扯住蕙卿的手,“不是含在这个嘴里,是……是下面那个口儿。”李夫人赧然说着,她的面皮也微微发烫了。 蕙卿怔了怔,旋即把药丸丢在地上:“人骗你的!”她忍不住哽咽了,“这你怎么能信?你傻啊!什么病要这么治的?” 李夫人忙扑到地上把药丸捡起来,拢在掌心拿帕子仔细擦了擦,温声劝道:“这不是骗人的!城北那个蔺家,老爷子六十了,就是靠这个方子终于养了个儿子。这是有依据的!这叫滋阴补阳,文训阳气太弱了,又残了腿,猛地给他补阳气,他受不住。前时给他喝药,他可不就越喝越难受么?所以现在要采你的阴,去补文训的阳。蕙卿,听话,啊,这可是为了你们俩好。日后娘死了,你们两个就靠这个孩子了。等这事好了,娘再给你置办一套点翠头面。乖,听话,啊。” 蕙卿哭起来:“疯子!蠢货!昏了头了信这样的话!你咋不自己含着给你儿子吃!” 李夫人一怔,扬手掴了蕙卿的脸,尖声啐道:“小娼.妇嘴里不干不净!我是你婆母!” 蕙卿人傻了一瞬,意识到被打后,她赤红着眼,冲上去与李夫人扭打在一起。蕙卿年轻力壮,几下就把李夫人按在地上,扯着她的头发。 动静很大,仆妇们被惊动了,匆匆忙忙赶过来。拉开蕙卿与李夫人后,费嬷嬷瞪眼骂起蕙卿:“下贱种子连婆母也敢打,反了天了!”说罢,走上前来,左右开弓,两个耳光扇得蕙卿头晕脑胀。 她被拖下去。还是从前关她的那个库房,木床板又冷又硬,夜半醒来,后背仿佛有老鼠在窜。蕙卿蜷缩身子,抱紧膝盖,人生又无望起来。 腊月二十二,蕙卿被接出来。还是像前一次那样,李夫人如慈母般好言好语喂她吃粥,派人给她洗澡,等蕙卿妆扮一新了,李夫人拿出两颗药丸,郑重交给她:“一晚上含两颗,明天训哥儿早上吃一颗,午后吃一颗。”她添补道,“别耍小聪明,你含没含,我和嬷嬷们都看得出来。” 蕙卿指尖捻着黑丸子,咬着唇,声音破碎:“……哦。” 漆黑的夜,丫鬟们烧好热水,便都回屋宇阔落、烛火明亮的新房休息了,瑞雪居的旧房子里就蕙卿一人。 她沐浴干净身子,拿布巾把身体擦了又擦。烛光昏暗,她肌肤却白皙细腻如凝脂,浑似古画里的仕女。仕女!蕙卿心头一惊,忙掰过膀子去看,好在小时候打疫苗留下的疤还在,她稍稍松了口气。 蕙卿这会儿只穿个鸳鸯红肚兜,别的再没有了。她找了个铜盆,把李夫人予的两颗黑药丸丢进去,叉开腿,骑在盆上,捻了颗药丸,颤巍巍地摸索塞药的地方。 浑身都在颤,连眼泪都是扑簌簌地滑落,啪嗒啪嗒,像细长的雨丝连绵不绝。 第二颗临将吞没之际,格扇门猛地教人哗啦推开。 蕙卿吓得浑身一哆嗦,缓缓抬头,只见屋门大敞,逆光立个猩红官袍,指尖夹着一顶黑漆漆的直尾幞头,摇摇晃晃地走进来。 猩红官袍在瞥见蕙卿后,蓦地收住脚步。 她一寸一寸地上移目光——是个生脸男子,身量颀长傲岸,下颌绷得死紧,黑瞋瞋一双星目,长眉压眼,脸廓与文训有几分相像,周身绕着酒气,这会儿也正居高临下地审视蕙卿。 蕙卿吓得不敢动。 在见到屋里蹲了个小姑娘后,周庭风的酒醒了泰半。他恍惚想起来,这里是瑞雪居,不是他的书斋。啊,他又走错了。 他低头看着这丫头,脸生得很,大约又是大房买来的。只穿了件绯红肚兜,旁的地方皆露出来,白皙纤细的四肢,亭秀宜然。脸庞躲在烛光阴影里,看不大清。再定睛时,方见这丫头骑在盆上,大概是洗身子罢?周庭风预备着收回眼风,可一错眼,盆里怎生没水? 来不及细想。 啵儿—— 好像是什么从注满水的罐口弹出来。 咚咚咚…… 好像是什么东西在铜器上滚动。 周庭风看见铜盆里越跳越低的一颗黑球,瞳孔骤缩,额角青筋也渐渐绷起来。他一把扯起这丫鬟的臂膀,骂道:“贱奴!在主子家还敢发.浪!”慌乱间才发现小丫鬟满脸都是泪,一双黑眼睛圆咕噜的,噙满了豆大的泪珠。 他心头一软,手劲也松了。 小丫鬟忙挣脱开,跑回衣架边取了缎袍披在身上。只是走动间,地上又掉下一颗黑球。 蕙卿扯紧衣襟,狠狠骂道:“流氓!色狼!再看你眼里长痔疮!滚!给我滚!” 周庭风眯了眼,撩袍蹲身,捏起铜盆里的黑球。黏着水,捏一捏,还是软的,应当是枚丸药。他脸色愈沉,抬眸睨向浑身发抖的女孩儿,硬声问:“你弄这个做什么?” 这种腌臜玩意儿,未必她这个年纪就能想到。 周庭风又添补了一句:“周家如今我做主,想仔细了,如实回答。胆敢说谎,拔了你的舌头喂狗。” 他能做主? “你能做李太太的主?”蕙卿小心翼翼问道。 周庭风敛眸:“能。” “你是京都那个二爷?” 周庭风懒懒“嗯”了声。 蕙卿见他一身官袍,手中还有顶直尾幞头,应是个当官的。能在周家随意进出的官员,那必定是二房的那位叔父了。蕙卿忙把缎袍紧了紧,小步跑近。她跪在周庭风跟前,双手合十,哭道:“求您救救我!大人,求您救我一命!” 缎袍一荡,虚虚掩映出里头的好风景。 周庭风错开眼,让蕙卿先把衣裳穿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