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男主》 后记一百一十六·文史类大奖含金量很高 小皇帝的变化很大,一段时间不见,似乎又沉稳了许多。 当然,也可能是装出来的。 毕竟十三岁半了,算半个成年人。放在农村已经会插秧,而不是只做些辅助性农活。 叶太后则始终面带微笑,对学者们态度和蔼。 谁又能猜到,她昨天刚批准了对思州田氏用兵? 如今的西南地区,依旧有许多类似土司的羁縻政权。大者置州,中者置县,小者置垌。 百余年来,有些羁縻政权彻底被改土归流,有些则变成流官、土官共同治理,还剩下少数偏远地区只设土官。 思州就属于流官、土官共治,其汉化程度早就可以改土归流了。 但思州田氏一直谨小慎微,始终不给朝廷下手的机会。 就在今年,田氏土官病逝。 其长子先是打了电报,接着派人赴京请封,打算继承思州土官之职。 与此同时,前任土官的小妾,却又逃到思州知州(流官)府邸避难。并且声称,这个长子弑父杀弟,请求朝廷予以严惩! 大概是这样一个故事:土官宠爱小妾,欲传位给幼子。长子先下手为强,把土官给毒死了,还把弟弟给杀了。 事情败露之后,那个弑父杀弟的家伙,自知难逃朝廷的处罚,竟然直接在思州起兵叛乱,还把朝廷任命的流官知州给杀掉。 他这么大的胆子,也是迫于无奈,因为弑父属于十恶不赦之罪。 叛不叛乱,都死定了。 当地的朝廷驻军有所防备,迅速反应过来,杀得叛乱土兵逃进山里。 事情到这里,基本已进入尾声。 但朝廷派去治理思州的流官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平时疯狂盘剥各族百姓。败逃的叛军到处宣扬朝廷无道,故意挑动民族仇恨引得思州各垌纷纷暴动。 旬月之间,叛军数量增加至五六万人,甚至连许多汉民都加入其中。 昨天,叶太后正式批复出兵奏请:派出三千野战军、一万驻防军、四万运粮民夫。等灭掉叛军之后,彻底将思州改土归流。其中两万民夫,留在当地落户耕种,充实那里的汉族人口。 类似土司还真不少,尤其是在川南、滇北、黔西那一片。朝廷就盼着有人乱来,然后借机出兵改土归流。 汉人比例不够?改土归流的条件不成熟? 呵呵,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轻轻松松可以拉去几十万移民。 叶太 后牵着儿子坐下,始终面带微笑,看起来和蔼可亲。 权力可以蚀人心智,叶太后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她聪慧过人,一直表现得很克制。她熟读史书,知道吕雉、邓绥、武曌、刘娥的事迹,晓得自己该怎样做才不越界。 但在这个边界之内,叶太后还是想搞点东西的。既为儿子铺路,也为自己青史留名。 灭掉思州田氏,就是其中之一,史书上肯定会记她一笔。 接下来是播州杨氏。 再接下来是黔西的罗氏诸蕃。 最后是川南、滇北的石门诸蕃。 这些羁縻政权,她要全部灭掉,通通改土归流。 等儿子亲政之后,就可以安心处理滇南。尤其是那些新占地盘(在后世的泰国、缅甸、老挝境内),一点一点的进行移民巩固。 大礼堂的主席台上,礼部官员和皇家学会领导陆续发言。 接着是开幕仪式。 开场歌舞,自然是大明太宗破阵舞曲。 拉斯洛王子坐在最后排,很快就被这种大型歌舞表演给震撼到。他在欧洲没见过! 东罗马其实是有的。 大概四百年前,东罗马出现了一次文艺复兴,还搞出大量宗教讽刺戏剧。 几十年前,东罗马第二次文艺复兴。当时东罗马沦陷了很多领土,导致文学家、艺术家不断反思,在人文艺术方面发展到一个高峰。 接着是收复失地,民族情绪高涨,又传入了大明艺术,如今创作出大量“人文戏剧”。 更西边则不行,还处于“宗教剧”时期。 就拿法国来说,几百年前只能演耶稣受难等剧目,现在发展到以圣母和虔诚信徒为主。 随着城市的发展,法国近二三十年来,终于涌现出一些市井喜剧。 一种叫“狂欢剧”,内容取材于民间传奇故事,但或多或少都跟宗教有关。里面夹杂着许多荤笑话,关键时候耶稣显灵,最后来一个大团圆结局。 一种叫“插剧”,插在宗教剧换幕时表演。全是幽默短剧,两三个喜剧演员插科打诨。这跟唐宋时期的滑稽戏差不多,也是插在正剧换场景时表演。 另外,真正的滑稽剧、独角戏、傻子戏,也开始在法国陆续出现。 但只有“宗教剧”的规模最大,其他剧种全都是陪衬。 如果没有黑死病肆虐,欧洲恐怕不会跌入黑暗中世纪。从戏剧发展就能看出端倪,只有 城市足够繁荣了,大量市井剧才会涌现出来。 “这是在演绎国朝太宗,也就是大明的第二位皇帝陛下,亲自率军击败强大蛮族的舞曲。”鸿胪寺官员介绍说。 拉斯洛惊叹道:“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一起舞蹈,而且还是打扮成军队的样子。” “你们那边,还是不够文明。”鸿胪寺官员说。 拉斯洛无言以对,再次感到自卑。 此时的匈牙利,制度、礼仪、生活习惯,通通在向神罗靠拢。 而文化艺术,则是更偏向法国,那是法国公主嫁到匈牙利时带来的。 两人说话之间,第二个节目登场。 古琴独奏。 第三个节目是杂剧,内容是太祖皇帝在大明村,带领村民们反抗贪官污吏征税。换场的时候,穿插滑稽戏,那些滑稽演员也是贪官污吏打扮。 朱国祥要是此刻坐在下面,估计也懵逼得很,这些事儿我没干过啊。 一个个节目演下来,拉斯洛看得津津有味。 虽然他听不懂台词。 终于,一架钢琴被推出来。 杨麟之朝着台下作揖,转身走到钢琴前坐下。 泉水叮咚一般的琴声,从他的指尖飞出。大部分学者都陶醉聆听,只有极个别音乐家皱起眉头。 朱棠溪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这首曲子叫《致棠溪》。 夫妻俩打算跟杨麟之合伙,在洛阳开一家钢琴行,专门制作钢琴对外出售。顺便,也搞钢琴教学。 现阶段的钢琴曲,除了《致棠溪》之外,主要是把传统曲目改为钢琴演奏。 当然,杨麟之也在自创钢琴曲。 大概中午时分,演出终于结束,众人前往太学食堂就餐。 午后休息片刻,回到大礼堂颁奖。 文理分开颁奖。各有金奖一个、银奖三个、铜奖十个。 遥想当年大明皇家学会第一次颁奖礼,还是太上皇朱国祥亲自主持的。 流程也由朱国祥设计。 礼部尚书打开一个信函:“获得文史类铜奖的有:汤守一。三年前,汤学士独自编成《先秦诸子年表》。此书虽然部分内容存疑,但已极具文史价值……” 一个老年学者走上台去。 “许飞卿。两年前,许学士著成《先秦诸国食货略论,兼谈管荀之经济》……” 又有个老年学者走上台,但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他觉得自己的研究, 再不济也是个银奖,居然他娘的只拿到个铜奖。 黑幕! 皇家学会的大奖评选分为初选和复选。 初选是所有学者寄信提名,每个学者可以提名20人。皇家学会对提名进行登记,选出被提名次数最多的100人。 复选则是由翡翠学士、玫瑰学士组成19人的评审团,对初选出的100人进行不记名投票评选。 评审团的成员,每届必须更换,不能连任超过两届。 文史类铜奖获得者,一个个上台,集体接过奖杯,并逐个发表获奖感言。 接着是银奖。 那个温砺便是银奖获得者之一,这次获奖的主要原因,是破译了晋姜鼎的所有铭文。 这是自宋朝的欧阳修、吕大临等人,一直到现在的金石学界难题。两百年来破译了大概90%,温砺将其补全到只剩一个字还存在争议。 这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商沛。商学士的《孤童泪》……” 这个银奖获得者宣布,许多学者都是一惊。 大明开国百余年,还是第一次有人,通过写拿到学会大奖。而且还是文史类银奖! 要知道,这本在几年前还是禁书呢,甚至大家连作者是谁都不清楚。 直到四年前《孤童泪》解禁,才有商沛的好友透露出来,并在第二次印刷时署上作者的真名。 礼部尚书说:“商学士本身是经学大师、芙蓉学士,如今在广西担任提学使。他实在抽不出空来领奖,所以委托好友代领。” 这下就连谢衍都惊讶不已,《孤童泪》的作者居然还是个提学使? 第三位文史类银奖获得者,却是一个画家。 他遍访各地建筑壁画,寻访历代名画,甚至是跟着考古人员,跑去研究墓葬里的壁画、衣物图案。花费三十年时间,梳理历代绘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并且编成一部大部头绘画专著。 这些都只是银奖。 金奖又有什么来头呢? 礼部尚书说:“这次文史类的金奖,经陛下、太后、内阁同意,没有采用提名和投票。因为成果前些日子才出来,根本来不及初选提名。但这成果太大了,必须现在就给金奖。” “张旸、文梦炎两位学士,以及他们的学生,在殷墟发现一座大墓。墓主人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妇好是目前殷墟唯一能确定身份的商王室。而且,妇好还是一位统兵大将……” 在场的许多历史、考古学者,早就已经从小圈子里获得消息。他们显得比较平静。 但其余学者,甚至是科学家们,此刻都是惊呼声一片。 谢衍也是表情夸张这尼玛妇好墓都给挖出来了! 获奖那两人,此刻还在殷墟考古,由他们的儿子上台代领。 谢衍对公主说:“姐姐,哪天我们去妇好墓看看。” 朱棠溪笑道:“好啊。如此重要的大墓,朝廷肯定会祭祀,到时候我去求求情,让六郎前往殷墟主持。” 谢衍打算向朝廷申请,在殷墟建一个考古博物馆。 不知道门票是否能收回本。 估计困难。 文史类评奖完毕,就该科学类评奖了。 不少理科学者看向谢衍,基本能猜到金奖获得者是谁。 后记一百一十七·汽车(正式完本) 叶太后坐在第一排中央,始终面带微笑。 发掘妇好墓的考古成果,为啥破坏提名规则,强行在今年就评为金奖? 因为有人要拍马屁啊。 妇好是商朝的王后,还是统兵大将。如今大明也是太后临朝,岂不是冥冥当中对应着什么! 学术总是要牵扯政治的。 就拿殷墟来说,大量商王族的坟墓,被毁灭性的大规模盗掘。刚开始考古学家以为,那属于单纯的盗墓行为,但渐渐的就发现不对劲。 那些商王族的坟墓,是被系统性官方毁灭的。 所以现在殷墟的那些商王族墓,全都无法跟史书对号入座,根本就搞不清楚哪座坟是谁的。妇好墓因为埋得很隐蔽,侥幸逃过了周人的掘毁。 下令毁墓之人,极有可能是周公! 动手时间,在“三监之乱”发生后。商朝余孽的叛乱,把周公给彻底惹毛了,于是就毁墓永绝殷祀。 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在儒家道德观里颇为下作。 而周公又是真正的儒家始祖,是所有儒生的老祖宗。 于是在数十年前,经过反复讨论,大明君臣一致决定,相关学术成果不能公开。但凡涉及周公毁灭商墓的消息,一律仅供考古界内部参考,不得公开发表论文和书籍。 …… “获得理工类铜奖的有:马伯良。马学士提出了重力理论,并给出在具有面形式的地球表面的不同点测量重力有关的表达式……” 这个成果,被皇家学会高估了,都认为可以拿去测量航海时不同海域的重力。但其实现阶段很难实际应用。 同时,它又被低估了。如果能搭配人造地球卫星,用处就挺多的。 一个又一个科学家上台领奖。 很快到了理工类银奖,其中一个奖项有四人上台。 这个团队非常特殊,不但包括一个吐蕃族学士,而且还有人由兄弟代领——其本人已经牺牲了。 他们通过多次艰难考察,确定了长江源头在朝午拉山(唐古拉山),并绘制出长江源头及其各支流地图。 考察活动,前后历时十二年。牺牲一个学士、一个学生、六个随员,还有两人因严重冻伤而截肢。 获奖内容公布出来,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谢衍也是感慨无限,直接站起来鼓掌,这些探索者值得尊敬。 叶太后是懂得笼络人心的,抚恤方面自不用说。那个全程参与地理科 考的吐蕃族学士,前段时间被她举族赐姓“朱”,并提高了与该部落的茶马贸易量。 这是竖起一面旗帜,只要忠心为大明效力,吐蕃各部自有好处可拿。 “接下来的金奖获得者想必诸君都能猜到。” “两年前,谢衍学士发现阻尼现象,并提出全新的分子、原子理论。” “去年,谢学士制造出玛瑙阻尼短臂天平,为物理、化学的微量分析实验提供了利器。尤其是化学领域,人们终于能探索不同物质分子的原子构成。” “也是在去年,谢衍学士率先提出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规范表达,使得我大明的化学研究局面焕然一新、豁然开朗。” “不仅如此,谢衍学士还改进了水泥,发明了球磨机。今年又提出更改科学度量衡单位……” “短短三年时间,取得如此多的学术成果,而且还如此年轻,自大明开国以来绝无仅有……” 随着一个个成果念出,大礼堂里掌声雷动。 尤其是那些文科学者,平时不怎么关注这块。他们只知道小谢学士很牛逼,究竟多牛逼却没有太清晰的概念。 此时此刻,他们依旧不太明白,但都知道特别特别牛逼! 拉斯洛王子茫然看着台上,自从理工科颁奖之后,他根本听不懂鸿胪寺官员在做啥。 事实上,鸿胪寺官员也不知道如何翻译科学术语。 朱棠溪面带微笑,目送丈夫上台领奖。她感觉此刻的六郎光芒万丈,简简单单站在那里,就如同屹立于学术高峰之巅。 谢衍接过奖杯。 这座奖杯由黄金合金打造而成,主体雕刻白泽神兽,还镶嵌以各种宝石。 体积不大,但挺重的,估计有三四斤。 获奖感言嘛,谢衍在电视里看多了,此时此刻张口就来:“感谢官家,感谢太后,感谢皇家学会与各位学者,让我有幸拿到金奖。感谢我的父母……” 说着,又履行自己吃软饭的责任:“还要感谢我的妻子,给予我包容和支持,为我提供了许多灵感……” 见许多人朝自己看过来,朱棠溪竟感觉有些羞涩。 当然,更多的是兴奋和甜蜜。 接下来颁发的,还有新版学士玉佩。具体情况,让全场哭笑不得。 因为谢衍主动放弃新版理科翡翠学士头衔,换取各低等头衔都来一份。 于是乎,学会给他补发旧版药玉和玫瑰学士。接着一口气发了好几块新 版玉佩,有理科的药玉、碧玉、芙蓉、玫瑰,还有工科的药玉和碧玉。 对此,谢衍感到很遗憾,他永远无法获得旧版翡翠学士玉佩! 因为绝版了。 如果今后再有什么重大学术成果,谢衍打算请学会把绝版的也给补一块。 这一大串学士玉佩放在书房里,绝对是他最宝贵的收藏品。 爵位授予,今天不搞。 而是皇帝派行人到家中宣读圣旨,还要焚香设案什么的。 谢衍向老会长打听过了,他这次应该是跳过男爵和子爵,直接授予伯爵爵位。 当然,爵位不能传给子孙。 也没有封邑和食实封。 纯粹就是说起来有面子,以及包括葬礼在内,在各种礼仪上有特殊待遇。出门时还可以带仪仗队,但仪仗队必须自费置办。 还有就是按伯爵的品级,每月能够领到相应的爵禄。 但也只能领基本爵禄没有正经爵爷们的其他待遇——比如四季赐服、冬夏补贴等等。 再过几天,咱就是谢伯爵了! 颁奖典礼结束,已是半下午时分,晚上在学校食堂还有一场晚宴。 谢衍喝得半醉,跟公主一起回郊外庄园。 叶太后和小皇帝,则是前往东郊皇家园林。 因为时间太晚了,城门已经关闭,就连皇帝都不方便破坏规矩。 “公主殿下,驸马爷,两位请稍等!” 就在他们上车之时,一个侍卫追上来,肩上还扛着一个大麻袋。 朱棠溪问:“袋子里是什么?” 侍卫笑道:“劝农司种的土豆,太后让赐给两位一袋。此物全国各地都已陆续种植,但有吃死人的先例,前些年达官贵人都不食用。现在却是弄懂了,长芽的不能吃,发青的也不能吃。” 其实对于底层百姓而言,把芽掰掉就能吃了。中毒是肯定要中毒的,但一般没有大问题——那些肝功能不好的,吃死了就自认倒霉呗。 这不是调侃,而是事实。 即便到了1990年代,许多中国农民还是掰掉芽就吃,明知有毒也愿意冒那个风险。物质短缺的时代,就挺可悲可叹的。 谢衍让随从把土豆带走,颇为高兴的对公主说:“我知此物有很多烹饪之法,明日亲自给姐姐做出来!” “好啊!”朱棠溪笑容灿烂。 今天又是幸福甜蜜的一天,她在大礼堂情绪价值收获满满。 明日情郎又要给她亲手做吃的。 这种生活太美满了! 谢衍却在想该用土豆做什么菜。 狼牙土豆要来一份,这玩意儿也叫天蚕土豆。 还有酸辣土豆丝。 椒盐铁板小土豆。 土豆这玩意儿,其实也属于航海利器。 它不但富含淀粉,而且还富含维生素,可以有效预防败血症。 来到郊外庄园,夫妻俩洗浴一番。 公主产后已经两个多月,但一直拒绝跟谢衍同房。因为她觉得自己肚子变丑了,需要更多时间恢复,不愿让丈夫看到她有赘肉的一面。 今天高兴,朱棠溪终于答应同房。 好吧,其实她也憋坏了。 第一回合战斗结束,朱棠溪面色潮红趴在谢衍怀里,问道:“六郎要不要奖励?” “什么奖励?”谢衍问道。 朱棠溪笑道:“就是……就是还有什么羞人的解数,今晚都可以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谢衍试探道:“听说姐姐以前经常跟青鸾一起睡觉。” 朱棠溪叹息:“唉,那几年烦心得很,躺床上总是睡不着。我就让青鸾一起睡,有时候聊到半夜才能睡去。” “我听青鸾说,你们还亲热过?”谢衍露出贼兮兮的笑容。 朱棠溪大窘:“她怎什么都跟你说啊!” 谢衍说道:“我想看你们亲热。” “不行,太丢脸了!”朱棠溪严词拒绝。 谢衍开始动手动脚:“好姐姐,试试嘛。就只今晚,明天我什么都不记得。” “不行。” “好姐姐,试一次嘛。” “哎呀,你别乱摸……就只这一次。” “嗯,就今晚。青鸾,你进来!” 青鸾推门而入红着脸关上房门。 朱棠溪已经羞得没脸见人,翻身趴着脸贴枕头当鸵鸟。 …… 次日,谢衍睡到快中午才醒。 太累了! 朱棠溪躺床上看着蚊帐,她不知青鸾何时走的。虽然避免了尴尬,但朱棠溪还是很气恼。 昨晚跟中邪一样,稀里糊涂就答应。 今后绝对不能再心软,否则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呢,让她在侍女面前如何维持形象? 就在此时,青鸾在外面敲门:“殿下,郎君,宫里来人了!” 谢衍和公主连忙穿好衣服,一番洗漱才去见天使。 来的是个阉人。 他给夫妻俩见礼之后,对谢衍说:“驸马,陛下召见,请立即进宫。” 谢衍随口打听什么事儿,那阉人也始终不讲。 见朱棠溪也要走,阉人说道:“殿下,今日只召见了驸马。” “我不能去?”朱棠溪惊讶道。 阉人沉默。 谢衍坐着马车,稀里糊涂跟着阉人进城,接着又直奔皇城而去。 然后他就发现路线不对。 皇城马车进入大内,没有在任何机构停下,而是一路往北前往后宫的方向。 难道是太后招我侍寝,所以不让公主跟来? 太可怕了。 谢衍乱想一阵,马车在大内与后宫的夹城之间,突然转向朝着东边驶去。 这处夹城,在宋代的时候叫玄武城。 如今明显被改造过,夹城的最东边另起城门。守卫森严! 谢衍在城门外下车,然后徒步进入。 这是一方封闭的小天地,周围全被城墙隔绝。城墙北边是皇帝的后宫,城墙南边是太子的东宫。 “驸马里面请。” 阉人说完,自动后退,一直退到城门外。 谢衍愈发好奇,咋搞得如此神秘? 前方有一小殿,叶太后坐在主位,老会长坐在次位。 谢衍进去之后,注意力完全被殿中央的物什吸引,根本没心思给叶太后行礼。 那是一辆汽车! 白胜奉命去取车的时候,把宝马从半山腰摔下来。当时挡风玻璃都摔碎了,后视镜也被摔掉,车壳子摔得严重变形。 现在车皮已经被板正,但局部地方还是凹凸不平。 车玻璃和后视镜也重新装上。 掉漆的地方还刷了漆。 轮胎是瘪的,早就破了,连车轱辘都有点变形。 在此基础上,这辆汽车被保养得很细致——至少外壳长期保养着,连灰尘都擦得干干净净。 “行啊,朱院长,刚升官就换车了。” “副的,副的,还不是院长。” 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谢衍。 朱家父子的这几句对话,他记得非常清楚。 主要就记着老朱是院长,谢衍还打算跟朱哥搞好关系,看能不能托朱院长介绍个工作。 谁知父子俩开 着宝马一去不回。 原来是把车开到古代来了! “驸马!”叶太后突然喊道。 谢衍猛地回过神来,连忙上前拜见。 叶太后开门见山道:“都言太祖太宗是仙人下凡,这也并非全是虚言。此车便是太祖太宗留下的神物,百余年来皆由宗室看管并定期挑选助手进行拆解研究。那些助手,都是从小培养的良家子,全家一辈子不可离开洛阳。” “那边是百年来的研究记录。” “此物极为复杂,刚开始拆了都无法复原,总有些部件和螺丝不知道怎么装回去。” “这些年来,大明宗室没有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老会长一直在挑选接掌此车之人,你是宗亲,可愿担此重任?” 谢衍当即作揖:“臣受此重托,定然鞠躬尽瘁!” 叶太后满意点头:“很好。” 谢衍转身看着那战损版汽车,思绪似乎穿越数百年回到现代。 蒸汽朋克。 怕是要变成赛博朋克! 谢衍的打算,是先利用秦国水泥,造出一个小型水利发电站。 这特么还是中世纪啊。 (全书完。) (本章完) 完本感言 终于写完了,又惆怅又轻松。 说再多也没啥意思,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吧。 下本是都市重生文。 本来书名都想好了,叫《再少年》。我当时还搜了一下,没人占用这书名,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人用了。 新的书名,还没想好。 《北宋穿越指南》完本感言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终于写完了,又惆怅又轻松。 说再多也没啥意思,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吧。 下本是都市重生文。 本来书名都想好了,叫《再少年》。我当时还搜了一下,没人占用这书名,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人用了。 新的书名,还没想好。 《北宋穿越指南》完本感言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新书《重启人生》已发布 当人生按下重启键,似乎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才怪咧! 让我重生在高考之后多好啊,实在不行重生去读高一也可以。 重生在高三是什么鬼? 而且还特么重生在考场。 家人们,这道数学题怎么做?急,在线等! ………… (本书又名《都重生谁还考试啊》、《都重生了作者还不会取书名》。) 《北宋穿越指南》新书《重启人生》已发布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当人生按下重启键,似乎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才怪咧! 让我重生在高考之后多好啊,实在不行重生去读高一也可以。 重生在高三是什么鬼? 而且还特么重生在考场。 家人们,这道数学题怎么做?急,在线等! ………… (本书又名《都重生谁还考试啊》、《都重生了作者还不会取书名》。) 《北宋穿越指南》新书《重启人生》已发布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