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 第1章 第一章 七月的C市像被谁拧慢了发条,蝉声拖得老长。 三中老教学楼的吊扇每转三圈就"吱呀"一次,声音钻进耳膜,比蝉鸣还烦。 阳光从西窗斜射进来,落在靠窗第二排,将林岁的影子压成薄薄一片。 她今天穿的是校服短袖,袖口洗得发白,线头被仔细剪掉,不留一点毛刺。 答题卡翻到最后一页,她刚写下"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过道忽然掠过一道阴影—— 砰! 玻璃杯落地,水花与碎玻璃同时炸开。她的答题卡瞬间被浸透,蓝色墨迹晕成一片深海。 完了。选择题才涂到第二十五格,后面五题空着,大题写了一半。 "对不起。" 声音低而短,肇事者已经蹲下身。 微长头发,额前碎发微分,发尾挑出自然弧度,断眉下的眼睛漆黑平静。 沈砚——省城转校生,到校不足三天,名字已传开:打架记过、提前交卷、长得好看,却没人敢靠近。 他抽走湿透的答题卡,对折后压在她草稿纸上,低声问:"还能用吗?" 林岁摇头,幅度极小。她不敢开口,怕声音发抖,更怕被人注视,那是她从小到大的噩梦。喉咙里像塞了棉球,半个字也挤不出。 监考老师冲过来:"沈砚!交卷就出去!" 沈砚没辩解,只把一支黑色水笔放到她桌沿:"用这支,出墨快。"然后转身,背脊高而直,一路穿过课桌,出了后门。 林岁愣愣看着那支笔,笔杆残留一点陌生温度。她听见自己心跳砰砰地加速,像偷偷敲鼓,却猜不到,这鼓声会响许多年。 收卷铃响。走廊一阵哄闹,林岁抱着新发的空白答题卡站在办公室门口,里面老周正在发飙。 "沈砚,你三十分钟就交?重考!" 少年倚着墙,眼皮都没抬:"我卷子湿了,换张新的。" 老周回头看见林岁,语气更冲:"怎么回事?" 林岁攥紧衣角,声音卡在喉咙。她想说是自己没放好,可喉咙像被棉球堵住,半个字也挤不出。 沈砚先开口:"我撞的,跟她无关。" "林岁,你说!"老周追问。 她垂着眼,耳尖烧得通红,好半天才轻轻吐出一句:"是我......没放稳。" 老周哼了一声,把答题卡拍在桌面:"重写,半小时。沈砚,去写检查。" 沈砚没走,只把刚才那支笔又推回她面前:"快点,我等你对答案。" 林岁握住笔,指节发白。她忽然想起行李箱里那台只能关机的折叠手机——A市、四大家族、林氏继承权、弟弟林笙......所有字眼都遥远得像上辈子。 她只想做普通高中生,不惹事,不闪光,不被人问东问西,不想被任何人注意到自己存在,只希望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不想提起以前的事也不愿与任何人交流过去往事。 可眼前这个少年,却在一地碎玻璃里,把她的名字写得端正无比。林岁深吸口气,低头填下第一格,心跳声盖过了蝉鸣。 老周给的半小时像被谁掐短了。林岁手心里全是汗,笔尖却不敢停。 选择题30道,她一道一道重写,大题空白处补满公式,字迹比往常急,却仍整齐。 沈砚的检查才写三行,他抬眼,看见她耳尖的红还没退去。 "对完了?"他嗓音低,带着一点笑。 林岁点头,把笔帽盖好,递还给他。指尖碰到他掌心,烫得她立刻缩回。 老周在接电话,背对两人。沈砚忽然俯身,用只有她能听见的声音说:"别怕,重写的选择,我等你对答案。" 林岁怔住,抬眼,只看见他微分的碎盖发尾,在风扇风里轻轻晃。像无意,又像故意。 傍晚,操场广播放着《晴天》。沈砚插兜往篮球场走,手背上的血丝被风吹干。 他想起女孩刚才蹲下去捡玻璃时,指尖在发抖。 "林岁。"他低低念了一遍,像把名字折成纸飞机,顺风放出去。 风掠过,纸飞机没回头。但他知道,它一定落在了某个安静的地方。 夜自习前,林岁回到座位,发现抽屉里多了一包创可贴。塑料包装被撕掉一角,像随手塞进来的。 她低头看自己的右手背——那里有一道细红的划痕,是玻璃碴留下的,她没在意。 她侧头。沈砚正和后桌男生说话,右手转着篮球,左手插在兜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林岁把创可贴塞进笔袋最里层,没拆。她在心里默念:只是不想欠人情。 晚自习下课,教室灯管熄灭一半。林岁做完一套数学选填,抬头活动脖子,目光不经意掠过38线——那道粉笔痕迹,不知什么时候被擦淡了一半,只剩浅浅灰影。 她侧头。沈砚趴在臂弯里,碎盖发尾被风吹得轻轻扬起,露出耳后一颗褐色小痣。阳光斜照,少年后颈的弧度干净而锋利。 林岁捏着橡皮,犹豫片刻,悄悄把灰印擦得更淡。橡皮落下碎屑,像无声的雪。 放学铃响,教室里人声鼎沸。沈砚醒来,桌面的灰影已不见,只剩一条若有若无的白痕。 他伸手,在交界轻轻一抹,指尖沾了点粉末。 林岁背着书包从后门离开,背影瘦薄,步子却快,像怕谁追上来。 沈砚把指尖的粉末弹掉,低声道:“38线?早没了。” 他拎起书包,单手插兜,慢悠悠跟在她身后三步远。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中间隔着一条淡淡的缝,像被风吹散的粉笔末,一吹就散。 第2章 第二章 周一早读前的教室比菜市场还吵。 林岁抱着一摞刚收齐的周末卷,低头从后门溜进来,想趁乱把书包塞进抽屉。刚弯腰,一只黑色耳机垂到她面前,耳机线缠在一只修长的手指上,指尖轻轻晃了晃。 “喂,年级第一。” 声音不高,带着一点刚睡醒的沙哑。 她抬头,沈砚半倚在窗台,另一只手里抛着粉笔。阳光落在他微分的碎盖发尾,刘海投下一道细影,刚好压在断眉处。 “老周让我跟你同桌。”他说得随意,像在说明天有雨。 林岁指尖一抖,卷子的边角立刻被汗印出半枚指纹。 她想说“我习惯一个人”,可嗓子又像被棉球塞住,只能把唇抿得发白。 她悄悄往后退,后腰抵到桌沿,洗得发白的校服袖口被手指绞出皱褶夜市三十块买的,线头早已剪掉,却遮不住布料粗糙。 沈砚把耳机绕回颈侧,抬脚走到她旁边,拉开椅子。椅脚和地面“吱啦”一声,像划在她心口。 “放心。”他忽然弯腰,用只有她能听见的声音补了一句,“不抢你空气。” 林岁垂下眼,只看见自己鞋尖,帆布鞋边缘开了一点胶,像躲在角落里张大的嘴。 而沈砚的校服,领口暗线熨得笔直,袖口一粒扣子都没缺。 她把脚尖往后缩,努力把那只“嘴”藏进阴影里。 上课铃响,老周抱着保温杯踱进来,目光扫过最后一排,满意地点头:“一帮一,沈砚跟林岁同桌,就这么定了。” 林岁脊背瞬间绷直。 沈砚先坐下,长腿一伸,给她留出里座。 她犹豫两秒,像走进雷区,贴着桌沿慢慢挪进去。 粉笔头忽然飞过来,砸中沈砚桌面。 “新同桌,先定规矩。”老周抬抬下巴,“林岁,给他讲讲。” 全班顿时哄然大笑。 林岁耳根“腾地一下”烧起来,她捏着笔,声音低得快要听不见:“上课......别睡觉,别......别说话。” 沈砚“嗯”了一声,尾音拖得长,像在笑。随后他抽出一支黑色水笔,在桌中间画了一条笔直的线,从桌沿到桌肚,再延伸到抽屉。 “38线。”他冲她抬抬眉,“互不侵犯。” 林岁轻轻呼出一口气,点头。那道粉笔痕迹灰白,却像给她筑了一道安全堤。 她悄悄把袖口往后藏,指尖却在桌下掐住自己虎口,疼,是真的。 这条线,也是真的。 第三节是物理小测。卷子传下来,林岁先写上自己的名字,顺手把草稿纸往中间推了推,越过38线约两厘米。 沈砚单手转笔,另一只手枕在脑后,视线落在那截白纸上。 林岁瞬地回神,赶忙把纸拉回自己领地,动作太急,纸角被扯出一个豁口。 “......对不起。”她声音哑哑的,像被风吹散的羽毛,无声且温柔。 沈砚没说话,只把橡皮递过去。橡皮是新的,边缘方正,带着淡淡的柠檬味。 林岁道谢,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掌心,立刻像触电似的缩回。 她拿橡皮擦过那条豁口,却越擦越毛,最后干脆把整片撕下来,攥进掌心。 沈砚侧头看她,女孩耳尖红得透明,睫毛扑簌簌地颤,像被惊扰的蝴蝶。 他收回目光,在卷子姓名栏写下名字,笔锋干净利落。 午休,教室里灯管熄灭一半。 林岁从食堂回来,看见自己桌面多了一瓶酸奶,最普通的那种,超市冷藏柜里卖两块五。 瓶身贴着一张便签,字迹劲瘦:【利息。——沈】 她怔住,随即反应过来:上午小测,她借给他一块橡皮。 林岁把酸奶推到38线边缘,轻轻推回他那边。便签背面多了一行小字:【橡皮两毛,利息已清。】 沈砚打完球回来,看见酸奶孤零零立在交界,便签被折得方方正正。 他挑了挑眉,把酸奶重新放到她课本上,顺手撕下一张新便签:【不要就扔。——沈】 林岁盯着那行字,半晌,把酸奶塞进抽屉最里层,没喝。 她告诉自己:只是不想欠人情。 可心跳还是背叛了她—砰砰地响,像被酸奶瓶碰倒的鼓。 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 风扇依旧转得无力,林岁做完一套数学选填,抬头活动脖子,目光不经意掠过38线,那道粉笔痕迹,不知什么时候被擦淡了一半,只剩浅浅灰影。 她侧头。沈砚趴在臂弯里,碎盖发尾被风吹得轻轻扬起,露出耳后一颗褐色小痣。 阳光斜照,少年后颈的弧度干净而锋利。 林岁捏着橡皮,犹豫片刻,悄悄把灰印擦得更淡。橡皮落下碎屑,像无声的雪。 放学铃炸响,人潮涌出教室。 林岁把书包背得笔直,碎发被晚风吹贴在耳后,像急于躲回洞口的仓鼠。 她没回头,却能感觉到身后那道影子,沈砚的脚步声,不快不慢,始终隔着三步。 心跳莫名乱了半拍。 她下意识加快步子,仿佛只要再转一个弯,就能把那份莫名其妙的“被注视”甩在身后。 转角处,夕阳斜照,两道影子短暂重叠又一触即分。林岁悄悄松了口气,却在心里给自己划重点。 以后放学,要走更快一点。 欠他的利息,必须尽快算清。 不能再被跟着了。 连她自己都没发现,自己耳尖早已红透。 第3章 第三章 周三早读前,教室里灯管刚亮,浮尘在光柱里打转。 林岁抱着一摞新发的英语卷子,低头从后门溜进来,把书包塞进抽屉,动作轻得像猫。 刚坐稳,一瓶酸奶“咚”地落在她桌面,最普通的那种,超市冷藏柜里卖两块五。 瓶身贴着一张便签,字迹劲瘦:【利息。——沈】 林岁愣住,下意识看向旁边。沈砚还没来,椅背搭着他的校服外套,桌面空荡,只有一支黑色水笔在转。 她抿了抿唇,把酸奶推到38线边缘,便签背面添了一行小字:【橡皮两毛,已清。】 第一节下课,沈砚踩着铃进教室。他额前碎发微湿,像刚洗过脸,校服领口敞着一粒扣。路过林岁桌旁,他单手捞起那瓶酸奶,指尖一挑,瓶盖“啵”地掀开。 “不要?”他嗓音低,带着一点刚睡醒的沙哑。 林岁摇头,没出声。她想把酸奶推回去,指尖刚碰到瓶壁,冰凉渗进指腹,她像被烫到似的缩回。 沈砚没再追问,仰头灌了一口,喉结滚动。喝完,他把空瓶捏扁,随手投进后排垃圾桶,命中,发出“咔啦”脆响。 林岁悄悄松了口气,却见他又从校服兜里摸出一板巧克力,掰下一格,剩下的“啪”地放在她桌面。 “分期还。”他语气散漫,却带着不容拒绝的笃定,“一格一元,欠我十一格。” 林岁瞪着那板缺了一格的巧克力,耳尖慢慢红透。她想把巧克力推回去,沈砚已经单手插兜,慢悠悠走回座位,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中午食堂人挤人。林岁排在最尾,手里攥着饭卡,余额只有两块八。 窗口阿姨嗓门大:“青菜面六块!” 她刚想说“不要了”,一只手臂从她肩侧越过,指尖夹着一张饭卡,“滴滴”刷了两份青菜面。 “我欠她利息。”沈砚声音不高,却足够让四周安静。他把其中一份推到林岁面前,“一起还。” 林岁耳根烧得发烫,她低头从兜里掏出两个硬币和一张皱巴巴的五毛,双手递给他:“先……先还两块五。” 沈砚没接,只把空托盘放在窗口,顺手抽走她掌心的硬币,随手投进食堂捐款箱,硬币落底“当啷”一声。 “利息清了,吃饭。” 下午自习,林岁把一张折叠整齐的二十块纸币压在他笔盒下,附便签: 【青菜面6元 汽水3元,共9元,还你20,找11。】 沈砚回来,打开笔盒,指尖顿了半秒。他抽出那张二十,没找零,而是从书包侧袋摸出一板巧克力,掰下一格,把剩下的十一格连同那张二十,一起放回她抽屉。 便签背面多了一行字: 【巧克力1格=1元,欠我11格,分期还。】 林岁看着那板缺了一格的巧克力,耳尖慢慢红透。 她把便签撕成小方块,塞进笔袋,却忍不住把第一格巧克力含进嘴里是柠檬味,酸得刚好掩盖心跳。 晚自习下课,教学楼灯管一层层熄灭。林岁把书包背带调到最短,像背炸药包似的紧贴在后背,脚步飞快。 她没敢回头,却能听见身后散漫的脚步声又是沈砚,距离始终保持在三步,不快不慢,像某种无声的计时器。 她拐进实验楼拐角,借路灯偷瞄地面,那道影子仍在。心跳莫名漏半拍。 “一定是巧克力酸得过头。”她自我催眠,脚下更快。 快到宿舍区铁门时,林岁终于忍不住小跑起来。刷卡机“滴”一声,她闪身进去,铁门“哐”合上,把里外切成两个世界。 她靠在门柱后轻轻喘气,偷偷往外看,沈砚停在门外路灯下,单手插兜,另一只手拎着那板缺了一格的巧克力。他抬头,目光穿过铁栅栏,正好与她视线相撞。 少年没说话,只抬了抬眉梢,像是在说:跑什么?利息又不会涨。 林岁“刷”地背过身,心脏砰砰敲鼓。 她在心里给自己记了“明天两清,”她心想,“别再跟了。” 她自己也搞不懂也很不能理解自己跟他只是同桌也未有什么摩擦,他每次放学跟着自己到底是为什么。 林岁很不喜欢这种感觉,她只想自己一个人做角落的透明人,不曾想过会跟沈砚扯上关系,林岁也只想每天好好读书就好了。 第4章 第四章 周四早读前,教室里浮着粉笔灰与面包香。林岁端着白水,杯底压着一张A5纸,在写着两清计划表,她在末行补充:备用金:20元整,零头自备。 写完后对折,塞进铅笔盒夹层,像合上一本绝密账簿。 中午十二点,食堂人声鼎沸。 林岁排在最末,手里攥着平整的二十元,指甲在纸币角掐出月牙。 她计算精确:面6 汽3 上次多出的2.5利息=11.5,她打算给十二,两清。 轮到她,她先递钱,再指窗口:“一份青菜面,带走。” 刷卡机“滴”地响起,背后却伸出一只手——沈砚把饭卡扣在机器上,声音淡淡:“一起结。” 林岁立刻把二十元压在台面上,语速比平时快:“我自己来。” 窗口阿姨左右为难,沈砚已收回卡,退后半步,冲她抬抬眉:“行,你先来。” 面条出锅,林岁接过塑料袋,转身找零。 她把十二块零钱叠成整齐小方块,递到沈砚面前:“面6,汽3,利息3,共12,两清。” 沈砚没接,只从兜里摸出那板巧克力,咔哒掰下一格,剩下的递给她:“11格,1格1元,今天结?” 林岁深吸一口气,从钱包里摸出十一枚硬币,一字排开在他掌心:“11格,11元,清账。” 硬币沉甸甸,沈砚垂眸看她,忽然笑了:“好,清账。” 他收回手,把硬币一枚一枚投进捐款箱,金属落底声音清脆。林岁心里跟着数:1、2、3……11,声音落下,她悄悄松了口气终于把债务解除了。 傍晚六点,图书馆旧机房。林岁占了一台最角落的电脑,打开Excel2007,把今天所有支出录入: 【4月11日支出:12.00 收入:0 余额:-12.00】 保存,退出,U盘拔下。她靠在椅背上,像完成了一项大工程。 屏幕反光里,沈砚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单手撑桌,目光落在那行负12上。 “记账?”他声音低。 林岁吓了一跳,迅速合上电脑:“……个人习惯。” 沈砚没追问,只把一张新便签贴在她笔盒盖内侧—— 【利息已清,新账另算。——沈】 林岁皱眉,把便签撕下,揉成小团,扔进回收桶。心里却莫名发空:还有什么可算? 晚上回宿舍,林岁用圆珠笔在便利贴上画了新路线图: 【食堂→图书馆侧门→女生院铁栅栏】 全程比平常多走三百步,但避开篮球场与东门。 她把路线图贴在衣柜门内侧,像部署秘密任务。第二天开始执行: 早读前五分钟到教室,不走窗台过道口。 午餐去西区食堂,绕远两百米。 晚自习后从图书馆侧门出,刷卡进宿舍区,不经过篮球场。 一连三天,沈砚没再出现“顺路”场景。38线粉笔痕迹越来越淡,像无人维护的停战线。 周六傍晚,林岁抱着一摞新卷子从图书馆出来,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 她低头数脚步,心里复盘:橡皮、面条、汽水、巧克力——全部两清。 抬眼那一刻,她忽然发现前方路口站着沈砚,他正低头看手里的社团宣传单,没注意到她。林岁下意识转身,绕了另一条远路。 心跳没有加速,只有轻松—— “账已清,别再跟了。”她轻声告诉自己,脚步更快。 然而她没发现,沈砚抬头时,目光恰好掠过她远去的背影,眉梢微挑,眼底掠过一点极淡的笑意。 “两清了?”少年低声喃喃,“那重新算好了。” 夜里十点,林岁洗漱完毕,发现手机未读短信未知号码。 “利息清零,友情重启。明早酸奶,单价两块五,接受现金或扫码。” 她盯着屏幕,眉心一跳。 打开铅笔盒,那张被揉皱的便签不知何时被展平,贴在盒盖内侧,字迹依旧劲瘦:【新账另算。——沈】。 林岁沉默三秒,把便签再次揉成团,扔进垃圾桶,说了一句莫名其妙。 心里却清楚:两清计划,宣告失败。 第5章 第五章 夜里十点二十,林岁擦着湿发走出浴室,手机在桌面震动,是未知号码,短信只有两行: 利息清零,友情重启。 明早酸奶,单价两块五,接受现金或扫码。 她眉心一跳,指尖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点回复。两秒后背脊发凉—这是她的老年机号码,除了家人和程晓柔,没人知道。 “被泄露了?”她低声嘟囔,把毛巾挂回椅背,拉开抽屉找出一张便签,写下:未知酸奶2.5拒收,信息泄露—待查。 写完贴在衣柜内侧,合上抽屉才想起:铅笔盒里还有一张被展平的便签,字迹劲瘦,赫然是沈砚的“新账另算”。 她打开盒盖,便签安静躺在夹层,像从没被揉过。林岁沉默三秒,再次把它团成球,扔进垃圾桶,心里想着每天早点去学校避开酸奶投递。 次日天未亮透,林岁踩着6:38的铃声刷校园卡。 走廊灯还亮着,教室门却虚掩,她推门的手一顿,门把上挂着一只透明塑料袋,里面一瓶酸奶。 标签朝外:原味酸奶×1,单价:2.5元 付款方式:现金投盒 or 扫码加好友。 留言处龙飞凤舞一行字:退货请找沈砚,拒收按日计息。 林岁:“……” 她四下张望,确定无人,把酸奶轻轻放回原位,转身绕远走窗台,给自己泡一杯白水,打开英语单词本,假装那瓶酸奶不存在。 6:50,教室灯依次亮起,同学陆续进门。 沈砚踩着7:00整进教室,单手拎着外套,目光掠过门把,空荡荡的。 他眉梢微挑,没说话,径直走到座位,把一只空酸奶盒扔进林岁桌旁的垃圾袋,发出“咔啦”脆响。 林岁笔尖顿住,纸上多出一个墨点。她听见少年低声笑:“早,退货成功?” 她没抬眼,只把单词本往后翻一页,声音轻而平:“门把上的东西,我没动。” “嗯,我看见了。”沈砚撑腮看她,语气散漫,“那就算今日利息未付,累进明天。” 林岁皱眉,在单词页脚写下一行小字:【酸奶利息 2.5×1天 ↑】,啪地合上本子,她决定明早再提前十分钟。 第三天中午,林岁去西区食堂绕远,特地避开东门酸奶冰柜。回教室时,抽屉里却多了一只牛皮纸袋。 今日套餐:酸奶×1 柠檬糖×1 总价:5.0元(糖算赠品,拒收按3.0计息) 林岁:“……”彻底无语 她把纸袋原封不动推回38线中央,附便签:【拒收,请勿投放。】 沈砚回来,瞥一眼纸袋,没说话,只把柠檬糖撕开,自顾自含进嘴里,把酸奶瓶盖拧松,放在她桌角:“不喝也行,盖子松了,下午会馊,记得扔。” 林岁被“馊”字拿捏,只能冷着脸把酸奶拿起来,去水房倒掉,空瓶放回他桌面:“包装已处理,费用不计。” 沈砚笑,笔尖轻点桌面:“人工费1元,累进。” 林岁:??? 她在手账页脚又记:【人工 1.0 ↑】 下一秒,她把整页撕下,揉成团,再记下去,本子要先破产。 周四傍晚,旧机房图书馆。林岁占了一台最角落电脑,打开Excel2007,把近日“债务”录上。 屏幕反光里,沈砚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单手撑桌,目光落在“累计6.5”上。 “记账?”他声音低。 林岁吓了一跳,迅速合上电脑:“个人习惯。” 沈砚没追问,只把一张新便签贴在她笔盒盖内侧, 【6.5元,月利率1%,到期不还,可折算劳务。】 林岁皱眉,把便签撕下,揉成团,扔进回收桶。 心里却清楚:再拒收,利息只会越滚越大。 周五下午,社团招新日。操场一排遮阳棚,沈砚坐在“篮球社”摊位,面前摆着一摞报名表。他抬眼,看见林岁抱着一摞卷子经过,勾了勾手指:“劳务,来不来?” 林岁本想绕路,听到“劳务”两个字,脚步顿住。她走回摊位,语气尽量平静:“什么活?” “登记报名表,一小时10元,抵6.5,再送0.5交通费。” 林岁在心里打算盘:一小时抵7元,剩余0.5可还利息,完美结清。她点头,坐下,拿笔,低头登记。字迹工整,速度飞快,一小时不到,全部搞定。 沈砚把最后一张报名表递给她,指尖轻点“签名,确认收到7元劳务。” 林岁签下名字,起身,把笔放回他手边:“7元抵6.5,剩余0.5,现在结。” 沈砚却笑,把0.5硬币弹进捐款箱:“利息清零,但友情重启。” 林岁:??? 他抬手,把一张新的便签贴在她笔记本封面—【新账另算,酸奶照旧,单价2.5元,终身无限续杯。】 林岁盯着那行字,沉默三秒,把便签再次撕下,揉成团。 心里却清楚:两清计划,彻底失败。 而利息的雪球,才刚开始滚。 周六夜里,林岁抬头看窗外,月亮很圆,像一块未标价的酸奶盖。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按他的节奏来走,自己明明很讨厌这种欠账的事情会影响学习,想了一会决定明天去说清楚从此两清。 第二天一早林岁拎着一个透明文件袋,里面装着:11枚1元硬币 1枚0.5硬币 一张手写收条。 她径直走到沈砚桌前,把文件袋放他桌面,声音轻却笃定:“本金6.5,利息0.5,一次性结清,互不相欠。” 沈砚挑眉,没接话。 林岁继续:“请签收。” 她递上收条,上面只有三行:【今收到林岁一次性还款7元,债务两清,不再计息。】 落款处她已签好自己的名字,空出“收款人”一栏。 沈砚沉默两秒,忽然笑了,拿起笔在收款人栏写下“沈砚”两个字,字迹嚣张。 写完,他把硬币一枚一枚投入捐款箱,金属声清脆。 “账清了。”他拍了拍掌心粉尘,“38线解散。” 林岁点头,转身回座,把《两清计划》表撕碎扔进垃圾桶,心里默念:你我的账,彻底结束。 第6章 第六章 周五清晨六点四十,校园广播循环《晴天》,机械女声穿插通知: “本周五13:30-15:30,中心广场社团招新,高一年级必须打卡三个摊位,缺勤扣综合实践分。” 林岁端着水杯经过公告栏,目光在通知上停留两秒,心里在想着选哪些好,选最冷清的三个摊位,13:40前完成打卡,14:00前离开广场回图书馆。 她转身时,广播声被风吹散,像与她无关的背景噪音。 她没注意到,最后一排的沈砚正把篮球在指尖转了一圈,目光落在她背影,社团招新,新的座标。 13:30,中心广场太阳毒辣,彩棚连成片。林岁拎着打卡券,沿最外围走——人少、树荫多。 天文社,望远镜老旧,海报褪色。她递券、盖章、离开,全程30秒,全程没有拖泥带水。 手账社,胶带琳琅满目,她花3元买一小卷“记账格子”,盖章,耗时2分钟。 植物社,一盆仙人掌 两片枯叶。她递券、拒绝种子、盖章,全程1分钟。 三站完成,她低头看表:13:42。离结束还有1小时48分,足够她回图书馆刷题。 刚转身,广播麦响起: “篮球社抽奖开始!入场券均可参与!” 人潮瞬间涌向广场中央,林岁被夹在中间,不得不跟着移动。 中央遮阳棚最大,背景板写着,青春热血·等你来战。 沈砚站在抽奖箱旁,米色T恤、黑色护腕,断眉下的眼睛带着淡淡笑意。 规则:入场券投入箱内,抽中号码可领定制护腕,限额30份。 林岁被挤到最外围,计划:等抽完30份,人潮散去,她好离开。 号码一个接一个被喊中,第十五声:“18号——” 林岁低头看券:A 18。她愣住,被人流推上台。 沈砚虚扶她肩膀,声音低得只有她听见:“别怕,护腕而已。” 工作人员递来黑色护腕,边缘绣红色“B”。林岁接过,轻声道谢,转身要下台,却被主持人拦住:“中奖者需完成一个小任务,才能领取额外奖品,篮球社钥匙扣!” 林岁摇头:“我不会投篮。” 主持人把话筒递到她嘴边:“那给同学们加加油,也行!” 无数视线聚焦,她喉咙发紧。沈砚接过话筒,声音懒散却清晰:“她嗓子不舒服,我替她完成。” 他戴上护腕,走向三分线,手腕一翻,篮球划出完美弧线,空心入网。 人群爆发掌声,工作人员把钥匙扣塞进林岁手里,金属冰凉,刻着【Bsket 18】。 任务完成,林岁下台,心跳平稳,只是完成任务,不欠任何人。 散场后,林岁发现打卡券不见了!图书馆入口保安拦她:“入场券回收,请出示。” 她翻遍书包,空空如也。只能回广场找。 遮阳棚已撤大半,风吹横幅猎猎作响。一只篮球滚到她脚边,她抬头,沈砚站在空场地,手里拎着那张蓝色打卡券:“找这个?” 林岁快步走近,伸手:“谢谢。” 沈砚没立即递,只问:“图书馆要券?”她点头。 他抬手把券放进她掌心,指尖没碰她,声音低:“顺便帮个忙,行么?篮球社招新表不够,要去复印,缺人看摊。十分钟,送你回图书馆。” 林岁盘算:十分钟,换一张能进馆的券,不亏。她点头:“十分钟,计时开始。” 沈砚笑,把一叠报名表和一枚“临时工作证”递给她:“只负责盖章,不推销。” 林岁坐下,低头盖章,动作飞快。十分钟刚到,她把章一放,起身:“时间到。” 沈砚把最后一张表收好,从桌下拿出一杯常温柠檬水:“劳务费,不记账。” 林岁顿了顿,接过,没喝,放在桌面:“我不喝陌生人的水。” 沈砚笑,没强求,只把图书馆入场券重新放进她掌心:“门已开,你可以走了。” 林岁转身,脚步轻快。她没回头,也没看见少年站在原地,把那只没动过的柠檬水拿起,自己喝了一口,声音低而散漫:“陌生人?真记仇。” 图书馆自习室灯光明亮,林岁把钥匙扣夹进手账,写下今日总结:社团打卡×3已完成,抽奖任务已完成,十分钟劳务也已完成。 她在页脚画了一个小小的勾,表示:新故事,零负债开始。 而此刻,中心广场的遮阳棚已全部撤下,只剩篮球社的背景板在风中摇晃。沈砚把最后一根扎带系好,抬头看图书馆方向,灯光从窗户透出,像遥远座标。 他低笑一声,把“临时工作证”塞进钱包夹层,转身走进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