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好男人指南》 第1章 知青渣男 摇摇晃晃的驴车在土黄色的乡间小路上晃晃悠悠的往前走,坑坑洼洼的小路使得驴车上的人也被不停的颠簸。 弯弯斜斜的小路两边都是黄色的麦子,一部分已经沉甸甸的压弯麦秆,麦子快要到了收获的时候,头顶的烈日快要将人烤化。 被驴车晃悠的刚刚清醒的年轻人李逸又热又渴,从昨天半夜下了火车转换上驴板车已经过了近10个小时,加上知青下乡的火车都是硬座,两天两夜坐下来铁人都扛不住,所以一路的颠簸都晃不醒赶路的疲惫,早就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直到此刻才迷迷胧胧醒来。 一路赶来,水壶里的水已经消耗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李逸只想快点抵达目的地,好能喝上一口水缓解口中的干渴。 驾着驴车的是一个身着补丁短褂的中年男人名叫有根,因为乡下人辛苦的劳作显得黝黑,比城里的同龄人显得更加苍老几岁。 驴板车上面半蜷着坐着3个年轻人,2男1女,穿着干净,脸上也白白净净,看着就和黄泥路、驴板车格格不入。 李逸和另外两个知青并不相识,昨天下了火车后旅途的疲惫让三人也没有来得及说上两句话就疲惫的睡去了,李逸只知道另外两个知青仿佛是和他一样都是从a城来的,关系还挺亲近,或许是一对情侣一起下乡。 “叔,这就是这批知青同志吗?” 走了一个晌午终于看到了人烟,也见到了第一个大溪村的人。 “是喽,柱子,村长呢,俺把这些知青娃娃们接回来了,给他们安置到哪里村长还没有和俺说,俺得找他去。” “叔,俺在这等你就是为了这个,前个村里是商量要给知青们另盖一间屋子,但是这不是快要农忙了,顾不得,俺爹已经交代俺了,先带这些同志去大槐树下,和村民们见见,再安顿在老乡家里,等收完麦苗再盖屋。” 说话的少年,身材偏显瘦但也匀称,小麦色皮肤,寸头,人长得也浓眉大眼,精精神神,不管是放在这个时代还是后世都要夸一句帅哥。 是的,后世。 李逸一边打量这个说话的年轻人一边想。 李逸,一个平平凡凡的公元26世纪公民,刚刚通过了快穿局的拯救部门的面试,这是他进行的新手期任务。 快穿局,一个在过去和未来都很神秘的部门,吸纳新员工没有特殊的要求,随机发送邀请,只要你有意愿加入就可以上交材料,审核通过就可以去面试,面试和审核也主要是针对你的三观和道德进行一些了解,只要正常人一般都能通过,面试过关就可以参加正式的任务,通过快穿不同世界进行任务会获得巨大的好处,因此只要有机会的人都不会错过。 加入人数众多,任务有难有易,从D级任务到3S任务,大部分的员工都只能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而且一旦开始任务,那么一切都不可控制,有部分几率意外死亡,这些都是要员工自行负责,不过这也不能阻止加入者的热情。 完成任务需要在众多三千小世界进行穿越,找到每个世界的锚点,也就是通俗所讲的气运之子,相关任务都是在气运之子的周围展开。 快穿局有主要的两大部门组成。 一个就是李逸所在的拯救部,这个部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拯救与气运之子相关的、给气运之子带来终生遗憾的小世界人,一般都是气运之子的亲人或者朋友,并且都已经离世,任务进行就是保证任务目标一世幸福。这样可以让气运之子的完成遗憾,气运更加昌盛,达到反哺小世界的目标,完成任务后快穿局和宿主个人也能得到一部分小世界和气运之子的馈赠,互惠互利。 另一个就是攻略部,这个部门通过攻略气运之子以及其他有气运的小世界住民,获取他们的好感度,只要达到90%,就算攻略成功。攻略成功,这些有气运的人就愿意和攻略者共享一部分气运,不过这种难度较大,选择攻略后,就需要任务目标在任务者在当前面位时,一直保持攻略成功的状态,一旦降低好感度到90%以下,就需要重新攻略。 每个任务一旦达到完美完成就不会重复开启,得到的气运馈赠也由任务者完成任务的程度决定。 总的来说两个部门都是有难度的,虽然快穿局有安排辅助系统协助,但是因为每位宿主的性格不同,所以打出什么结局都有可能,有的能得到大笔气运值,有的进行几个世界仍然两手空空甚至葬送性命。 气运值的用处很多,这也是快穿局的神秘之处之一。 气运值可以兑换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来到小世界之前李逸就已经浏览过系统商城,灵泉、天材地宝、古董法器、炼体秘术应有尽有。 这也不难看出,优秀的宿主,不管在哪个世界凭借手里的气运值都可以风生水起,而且按照逻辑来说,只要手中的气运值越多对之后的任务帮助就越大,越容易获得更多的气运。 李逸之所以想进入快穿局工作就是因为,快穿局福利好、报酬高,在人工智能将就业压榨的越来越艰难的26世纪,这算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这是李逸加入前的想法。 当他对任务有一定初步理解后,发现三千小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其中的风景、文化风俗是未来普遍金属智能化的世界从未接触到的,因此怀揣着对三千小世界的好奇心,到三千小世界游玩也成为了他的新一个原因。 李逸的第一个新手世界,是非常简单的d级任务。 背景是70年代,他的身份是一名知青,也叫李逸(快穿局作为初始福利提供给每位宿主的名字保留权),今年18岁,家在a城,父母是糖厂的双职工,但是家中有两个刚结婚的兄弟和一个姐姐。 因为两个哥哥的婚事女方要求男方一定要有稳定工作,因此父母的工作在半个月前刚刚交给了两个哥哥继承。 姐姐刚刚定了亲事,三个月后结婚。 因此,这次这次知青下乡的通知到来的时候,只有原身年龄适合,家里又没有多出来的工作门路,自身又没有对象束缚,只能给他备下钱票下乡。 不过家里还是有帮他打点一下,分到了远在千里之外但是地理位置还不错的大溪村。 大溪村,不缺水,还有山林,所以庄稼长的也不错,偶尔能打到野味也有肉吃,只要愿意动手至少不会忍饥挨饿,算是一个条件较好的下乡地点。 而现在李逸打量的这位说话的少年,柱子,大名王竹,今年16岁,是村长家的小儿子,乡里乡亲的就叫他柱子,就是这个面位气运之子的遗憾对象,也是他本次的任务目标。 气运之子是王竹的哥哥,王树。 王树,村长家的大儿子,90年代大溪村第一个走出去的人,村里有名的能耐人,年轻的时候是种地的一把好手还帮着村长处理村务。 后面离开了家乡,先是去了港城,后面通过一些服装倒卖积累了本金,乘上了发展东风,投入到了暴利的房地产,短短十年资产翻了翻,成为了华国首富。 做了许多慈善事业,还迎娶了京大才女,组建了家庭,虽说结婚晚,但是子女十分孝顺有出息,晚年过的很幸福。 人一般成功后都会回馈自己的家乡,但王树自从离开家乡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完全没有回馈过自己的乡村,造成这一切的和王树的遗憾有关。 王树的弟弟王竹,就是王树唯一的遗憾。 70年代的时候下乡了一批知青,王竹不知道怎的喜欢上了里面的一个男知青,本来只是默默喜欢。 但是,男知青为了从王竹那边拿到好处,以及偷懒,就答应了王竹,和王竹偷偷在一起了,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干了。 然后不小心被当众揭发出来,因为当时村民的思想都还很保守,都难以接受绑了他们想要赶他们出村,甚至有些不怀好意的想要报警,这个时代男人与男人相恋是犯了流氓罪,是要吃枪子的。 结果,那个男知青当时就改口了,说是王竹用村长儿子的身份逼他的,并且立刻和当地的革委会举报了村长滥用职权,以及王竹仗势欺人。 因为这个事情,王竹被警察带走,判了十年并且下放到艰苦地区挖石头,村长也因为这件事做不了村长了。 王竹被恋人背叛,又知道是自己导致的父亲被撤职,在改造期内十分内疚,心思郁结,他年纪小,加上挖石头劳作辛苦,吃住的也差,没到十年期满就因为生病走了,到死都没和家人见上最后一面。 男知青反而因为举报有功,被推荐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更是走了父母的门路,成为了一名糖厂的工人,娶妻生子拥有了美好的未来。 因为王竹的早逝,村长也早早去了,整个家里就只留下了身体不好的老母亲和王树。在老母亲也离世后,王树卖了房子和田地,背着一个小包,头也没回的离开了这个生活了二十年的村子。 因为一系列变故,王树对人的信任极低,为了成功更是下限极低,可以说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王树成功后,将父母兄弟的坟墓迁走,再不回大溪村,也不再为大溪村的发展出一分力。 并且王树找人打断了男知青的四肢,弄丢了男知青家里所有人都工作。 因为没有了工作和收入,四肢也废了,只能瘫在床上,父母、哥哥、姐姐、妻子都因为男知青一辈子过的贫穷和痛苦。 男知青最后更是因为一场火灾被活活烧死。至于这场火灾是不是王树找人放的,就不知道了。 直到和妻子结婚,王树在妻儿的温馨中才被感化和治愈大部分,但是心中最痛和最遗憾的永远是自己的弟弟王竹。 而这个导致一起不幸发生的男知青就叫李逸。 因为本次是新手d级任务,所以是非常简单的,要保证王竹一辈子幸福,只要度过李逸这个大坎就行。 而这个大坎就是自己本人,李逸接受十分良好,毕竟确实这个身份是十分好的,只要不和王竹在一起,王竹的死劫就能度过,凭借他气运之子大哥的身份,顺顺利利幸福美满就是明摆着的。 [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知青渣男 第2章 知青渣男 柱子和有根叔讲完了话,也打量了一下这次分来的三个知青,知青都已经醒来了。 女知青和其中一个男知青穿着类似款式针织细密的藏青色的外套,头发也有些散乱,虽然比他们农村人稍白一些,皮肤稍细腻一些,其他也没有太多差别。 但是,最里面的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知青长得格外俊秀,头发乌黑,整齐的梳在头上,眼睛也是墨黑色的,唇角不笑的时候也是微微上翘的,当他看着你,真的有种他是深爱着你的感觉,但明知道只是陌生人,不由得让人觉得既亲切又疏离。 柱子他只知道这个知青同志真俊,小麦色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绯红,不经意间目光只要和这个知青对上就感觉身上一阵酥麻,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柱子没经历过这种感觉,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只知道不敢再多看这个俊秀的知青一眼,也许是这个知青太像村里女孩子们讨论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城里人,所以自己和他比相差的太远了,所以紧张的吧。 不知道为啥有些逃避意味的,柱子赶忙带着刚下驴车的三个人去了村里的大槐树下。 大槐树下就是村头的一处空地,有一颗大槐树,下了工老人、妇女经常聚在这里聊天的地方,因为地方比较大,所以经常用作动员大会、宣布一些重要事情、收粮称粮等,有时候放露天电影也是在这里放。 村长和其他村里人以及在这边等着了,因为之前知青所前段时间太旧,下了雨塌了,所以现在其他的知青都在老乡家里住着,口粮也分给了个人。 村长这次聚集村里大家都知道意思,一个是和新的知青认识一下,还有一个就是讲一下新知青的分配问题。 老知青是自己和比较相熟的村民谈好后直接安排住进去的,新知青没有认识的人,就只能商量一个办法了。 加上老知青都是有自己的口粮的,和老乡一起住,口粮也是一起煮,谁也不吃亏。 但是新知青现在到来,马上就是收获季节,这批粮食没有新知青的,所以要等明年分粮,今年新知青按劳动有公分,但是也是没有多余粮食的,除了下乡时分配的一部分粮食,其他的只能自行去粮站购买或者先由老乡垫上,不管知青是给粮票还是其他票证,先贴补上这一年的口粮或者等到明年再补上这家的粮食。 家里条件好的,接收一个两个知青当然没问题但是这个年代大家条件都有限,有的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又少的,家里的粮自己还不够,再加一个知青更加过不下去。 所以新到的三个知青只能抽签决定分给哪家,家中已经有知青住了的不用抽签。 李逸对知青的分配并不太担心,原主当时都抽到了李富国家,当时,三个知青抽到的都不错,一个是原主抽到的李富国家,另外两个抽到的是王前进家和王跃进家,都是村里条件较好能吃得起饭的人家。 村里王姓是大姓,其他姓的,也大多都和王姓有姻亲关系,所以对于王村长的安排,大家都没有异议。 “来来来,家里没有住知青的各家都出一个代表来排队,都排好队,抽签了。” 大声喊话的就是大溪村的王村长,王村长是一个身量不高的男人,长的黝黑,但是细看还是是看出和王竹相像的地方,身材也比较精壮,看着倒像是王竹的哥哥。 李逸看着正在大声吆喝让大家排好队的男人,觉得原主也真是害人不浅,这样一个有精气神的壮年男子竟然也能短短几年油尽灯枯。 村民都排好了队伍,队伍前面有一个签筒,里面装着一把柳条,里面有3根做了记号,其他都是白签,一家出一口人抽签,抽到红签的就是要接收知青的人家了。 随着王村长的有序组织,这场抽签很快完成,结果和上一世稍微不太一样。 李逸竟然抽到了王村长家,另外两个知青的结果倒是没有变化。 本来李逸还有点惊讶,但是转念一想也能想明白,本来他的到来也是为了改变原本的结局,那么引起一系列的变化也不足为奇。 有了分配的地方,村长就安排新到的三个知青进行一下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就可以去整理住处了。 “我叫刘力,从a市来的,希望能加入大家,为了祖国农村的建设出一份力。” “我叫何夕,也是a市人,来到这里加入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照。” “我是李逸,a市人,谢谢。” 三人都进行了简短的介绍,然后在村民们今年知青都是a市、还不知道a市是什么样的议论声中离开了大槐树下。 因为村民还要干活,所以带领三人前往新居的任务就还交给了王竹。 “俺叫王竹,你们叫俺柱子就行,有什么事你们都可以来找俺,你们都是a市来的文化人,还真巧啊,之前几批知青都很少有a市的。”王竹说到。 “是啊,还挺巧的。”何夕看王竹好说话也和他搭着腔。 “小哥,你们这边有没有什么规定,比如什么不能做的,或者什么特别的要求啊?”李逸也跟着问。 “俺们这边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就是按干多少活记多少工分,如果干的好,自己的口粮够了换出去的粮,还能再攒一笔钱或者寄回去给家里人,好些知青都是这样的,你们也可以试试。”王竹回答道。 “不过今年的分粮你们暂时没有,要尽快先去粮站换了补贴的粮票,然后剩下的口粮你们如果有粮票可以去粮站换,如果没有粮票可以和村里的人看看怎么换粮。” “好啊,谢谢小哥了。”李逸知道这建议已经是非常珍贵了,很多知青到村里两三年后才会意识到可以这么做,如果最开始知道可以这样,手里攒点钱或者粮,下乡的日子会好过很多,于是李逸也很认真的道了句谢。 意识到王竹很真诚刘力也赶紧发问:“我们去的两兄弟家,不知道他们性格怎么样,我们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前进哥和跃进哥都是村里顶好的汉子,很好相处的,你们刚刚来俺们村,还不认识什么人,如果换粮可以找他们,他们都是热心肠。”王竹也没觉得刘力的问题有什么不对,要去一个地方,是个人都会想知道一下这个地方的好坏的。 “太多谢,小哥了。”刘力和何夕听到王竹的建议也很感激,毕竟刚来村子,是真的不认识什么人,王竹的建议就像黑暗中的烛火,让人一瞬间安下心来。 “不用叫小哥这么客气了,叫俺柱子就行。”王竹看大家都这么客气的称呼小哥,笑着挠了挠头,麦色的皮肤液微微泛起红晕。 “好,谢谢柱子哥。”刘力和何夕看王竹小哥这么腼腆,也突然想起刚刚好像听村里的闲谈说王竹小哥也才16岁,比他们都小几岁,他们都20来岁了,王竹小哥还是个小孩呢,也不由得笑了。 一路上气氛不错,有说有笑的前往着知青的新住宅。 王村长年轻的时候,规定分家是可以抽取新的宅基地另行起屋的,但是现在兄弟分家就没有这个规定了,如果分家只能去购买村里的宅基地,或者和村里的其他村民购买,不包分配。 王前进和王跃进是一对兄弟,两个人成年结婚后父母安排分了家,他们没有拿钱再买宅基地,反而用这个钱在父母的同一片宅基地上两兄弟各起了一座屋,父母跟着哥哥王前进住,但是两家共同赡养父母,房屋离得很近虽然屋起的不大,但兄弟俩关系好,互相有个帮衬也是一件好事。 王村长家就要再远一些,快要靠近山林子了,周边的村民屋子也不多。 这是因为王村长年轻的时候和兄弟分家,抽签起屋的宅基地的时候手气不好,抽到了村里比较偏的地方,靠近山林子,周围住的村民也不多,但胜在这块地面积大,起出来的屋子现在王树王竹两兄弟未来就算是成家了也够住。 从大槐树下去村长的屋比较远而且会先经过这两兄弟的屋子,王竹就先送了刘力和何夕去了王前进和王跃进的家。 两家虽然说是屋起的不大,但这是相对于村里其他家屋子的大小的,实际上两家的屋都够住一家人并且再容纳下知青,知青还有自己单独的屋子呢。 “好了,到地方了,你们先休息一下,明天就要开始上工了,先整理整理。” 王前进和王跃进的媳妇都在家,安排了两个知青后,王竹就带着李逸往自家走去。 刚刚四个人一起走的时候偶尔闲聊一句半句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现在单独和这个a市来的俊秀知青相处,王竹就觉得自己浑身刺挠,哪都不对劲。 明明两个人一句话都没说,但是王竹就是觉得和李逸知青待在一起就不能组织语言,明明刚刚还算健谈,现在就不知道要说句什么来打破沉默的氛围。 [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知青渣男 第3章 知青渣男 “小竹,你几岁看着还挺小的,你们家有几口人啊?” 听到李逸叫自己小竹,王竹觉得自己的脸更热了,从没有人这么叫过自己的名字,一瞬间,王竹只觉得明媚的阳光闪的让自己眼睛疼。 “李知青,俺……俺今年16了,俺们家有四口人,俺阿爹阿娘……还有阿哥,我们都很好的,你……你放心吧。”王竹有点磕磕巴巴的。 “小竹,别客气了,我今年18,长你两岁,你叫我一声李哥就行,我相信小竹会好好照顾李哥的。”李逸看王竹这么腼腆,也起了逗逗小孩子的心,李逸自己也才毕业,虽说这具身体才18岁,但是他的心理年龄已经24岁了,在他眼里王竹就是个挺可爱的小孩。 “李……李逸哥”王竹也不知道为啥,明明只是一声哥,却做了几次心理建设才说出来,明明在村里他经常不是喊这个哥就是喊那个哥,从没有谁的名字叫不出口过。 “刚刚好像在大树下没看到你哥,是他没去吗?”李逸这辈子还没见过主角长什么样,自然充满好奇,所以他先打探打探。 “嗯嗯,村里要收麦子了,俺哥去粮站借口袋了,所以不在村,等会儿就能回来,家里俺娘在。”王竹看着和颜悦色和自己说话的李逸哥,手指虽然不受控制的攥紧了衣角,但是语气已经渐渐没有那么紧张了。 “你哥性格怎么样啊?”李逸看着实诚的小孩,进一步打探情报。 “俺哥人挺好的,脾气也好,对了李逸哥,等会儿回去你住俺隔壁屋吧,俺隔壁屋有木床,虽然不大但是将就一下够了,如果后面你睡不惯,俺就找王全叔帮你重打一张大的。”破天荒的,王竹不太想和李逸哥太多谈论起自己的哥哥,所以他匆匆两句就赶紧转移话题。 “你隔壁屋怎么还会有一张床呢?不会是你哥哥的床吧?”李逸觉得还挺奇怪的,这个年头村里一般是不会有客人的,村里人根本就不会有准备客房的习惯,按理说村长他们家应该没有多出来的床才对。 “这……嗯……这个床是俺的……嗯……之前的床。”王竹听到这个问题,脸突然更加红了,哪怕是麦色的皮肤都盖不住这抹红色。 王竹隔壁房间的床是王竹小的时候和哥哥分房住以后,他阿爹找村里的木匠王全叔帮他打的一张单人木床,睡到他16岁以后,他阿爹觉得他阿哥快能说对象了,就找好了木料给他阿哥打了一张婚床,顺道给他也打了一张双人床当婚床,前几天刚刚给他换上了新床。 刚刚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没注意,只想着换个事情聊,但是李逸追问起,他才意识到,如果李逸哥同意了,那就是李逸哥晚上会睡在他睡了许多年的床上。 看着因为一张小床就腼腆害羞的小竹,李逸觉得他更可爱了,于是揉了揉他的头,说到:“小竹的床我肯定能睡的。” 有说有笑间,就到了王村长的家中。 王村长的家除了面积大一些其他和村里的屋子起的没什么不同。 整个家里有5个房间和1个灶房,最大的是一间堂屋,村里经常开会就在王村长家的堂屋里开,然后有一间是杂物间,剩下的三间是住人的屋子,王村长夫妻和王树王竹兄弟各一间,院子里还搭了个简易的厕所,和简易的牲畜棚。 院子的地面是夯实的泥土地,房子的墙是大块的石头垒高然后糊上黄色的泥土,屋顶比村里的其他大部分人家要好,是瓦片顶,比稻草顶要耐用和保暖的多,院子里还有一口井,用水也很方便。 院子里可以看见的还种了一排排整齐的小葱,养了3只老母鸡,正在欢快的咯咯叫,牲畜棚里有一只牛,正在嚼吃着食槽里的草料。 在这个年代,牛可是很珍贵的,能够帮助干活,不是有本事的都弄不来牛犊子,这份家底,可见王村长已经算是村里条件很好的能耐人了。 “柱子,回来了啊,这……这是?”进门间,一个身着灰色布衣,腰间系着深灰色围裙,瘦瘦小小,但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的女人从一间屋子里走了出来,这正是王竹的阿娘周小花,她听见动静赶紧从灶房里出来了,猛的看见一个身着一尘不染的白色衬衫,俊秀异于常人的李逸,说话都有些磕巴了。 “娘,这是今年新来的知青,抽签分到俺们家了,李逸哥,这是俺娘。”王竹赶忙介绍起来。 “大娘,您好,我叫李逸,来自a市,是今年的新知青,分到您家了,麻烦您费心了。”李逸看着同样腼腆的大娘,一边觉得不愧是母子俩性格也像,一边也赶紧和长辈打了招呼。 “你好,你好,俺叫周小花,好孩子,你叫俺周大娘就行,你们知青都是会读书有大文化的好娃娃,不麻烦不麻烦,你就安心在大娘这住下,大娘欢迎你还来不及呢。”周大娘听见这么客气有礼的问候,也赶忙把手在围裙上草草擦拭后,摆了摆手。 “娘,李逸哥大老远来,肯定又渴又饿,有没有吃的喝的,给李逸哥用点,然后俺给他铺床,让他早点休息休息。”王竹其实早就从李逸过来时有点飘忽的步伐,看出了他的疲惫。 “有的,有的,来,先喝点水,俺正在煮粥马上就好,等下先对付一口,柱子,你先带小李回房间收拾一下,马上做好俺叫你们。”听见柱子说这个好孩子又渴又饿,周小花赶忙就钻进厨房,先从灶上的另一个锅里舀了一碗水递给了李逸,然后边说话,边又去了灶房收拾饭食了。 李逸端着水也对周大娘和王竹产生了极大的感激,咕咚咕咚几口饮尽,才平复了几分干渴。 等李逸喝完水,王竹就带他去了杂物间,安置行李和床铺。 说是杂物间,但是房间也挺大的,应该也有人经常打扫,没有蜘蛛网,也没有灰尘,只有点淡淡的潮气和木头气,房间也没有什么东西,就是放了一些菜干和几把农具,还有就是王竹刚刚换下来的单人床,单人床是2米长1.5米宽的,睡一个成年人绰绰有余不说也很宽敞。 王竹打了一盆水,拿了一个抹布,就要来帮忙打扫卫生。 “小竹,给我吧,我自己来。”李逸哪里能让小孩子做事,自己在边上看着。 “李逸哥,你是客人,这是我应该做的,你坐凳子上歇着吧。”王竹觉得李逸哥赶路已经很辛苦了,只想着让李逸哥轻松点。 “小竹,这样吧,我来打扫,你帮我找一下铺床的东西好吗?”李逸再一次感慨这小孩真是太懂事了,可爱的小朋友啊。 “那好吧,我们这边铺床都用的是稻草,我去给你晒一下拍一下,那你先收拾着。”王竹想到他们铺床都是用的稻草,家里有但是还没晒,也没有拍蓬松,这个事情李逸哥肯定不会的,得赶紧帮李逸哥去准备一下,于是也不再拒绝李逸哥想自己打扫的要求。 “好的,谢谢小竹啦。”李逸接过王竹手中的毛巾往水盆里浸湿,然后挤干,就开始了打扫工作。 其实打扫起来也很容易,因为这个家里的人很爱干净,即使是杂物房也经常打扫收拾,所以也就是擦擦家具的浮灰。 王竹为了让李逸大哥能睡的舒服,特意去灶房堆着的稻草里选择了最蓬松的,然后抱到阳光下一边晾晒,一边拍尘。 太阳很大,很快王竹就弄好了全部的稻草,李逸也已经打扫好了房间,王竹就帮李逸铺好了床上用的稻草。 铺稻草是个细心的活,如果要是铺的太薄会硌人,如果铺的不匀睡着也不舒服,但是王竹很会铺稻草,三下两下就铺好了,等李逸把带好的褥子铺到上面时,发现王竹铺的很平整,睡在上面应该很舒服。 铺好床,周大娘也备好了饭食,叫他们去吃饭。 周大娘中午煮了杂粮粥,稠稠的那种,还拌了一个黄瓜,炒了一碟鸡蛋。 在70年代各地都比较贫困,甚至有的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这样的饭已经算是大餐了。 李逸知道,王村长家就算在村里的条件算好的,也不会炒一碟鸡蛋来吃,因为鸡蛋算是货币的一种,是可以去供销社换钱的,这是因为他的到来,所以周大娘的热心招待。 在26世纪,食用自然植物已经成为过去式,除了特别有权势的高层,普通的民众都只能依靠营养剂维持生命体征,李逸从没吃到过自然植物,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也就是火车上吃到过原主家里给准备的几个白面饼了,面饼空口吃带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让从没尝试过的李逸一口就爱上了。 自然周大娘准备的饭菜他也是没吃过的,杂粮粥带着谷物的清香,偶尔还有带着嚼劲的麦粒,咀嚼起来特别香甜,凉拌黄瓜清香爽口带着醋的微酸,非常开胃,炒鸡蛋就更加惊为天人了,嫩滑、咸香,吃了还想吃。 李逸虽然很饿也觉得饭很香,但是在这个时代,粮食是很珍贵的,加上自己还没有提供粮食,大娘就算说了放开吃,也不能真的不懂礼仪放开吃完明显是一家子一天的口粮。 所以李逸在吃完一碗后就忍痛放下了筷子,并且在心里默默定下一个目标,一定要挣到足够的钱,让自己能尽情享受美食,三千小世界的美食真的让人不虚此行。 [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知青渣男 第4章 知青渣男 用过了周大娘准备的饭食后,李逸被小竹推着去了自己的房间休息。 本来以为自己不困,但是等放好了行李,倒在床上,身下是软蓬蓬的稻草,身上盖着原主家中给准备的新棉花被子,闻着淡淡的稻草香味,李逸立马没了意识,陷入黑沉沉的梦乡。 在李逸睡去后,王村长和王树也陆续回到了家中。 王树先到的家。 他一到家就发现了家中的变化,常年开着的杂物间大门紧闭,他弟和他娘端着凳子坐在院子中,还时不时看一看杂物间。 “家里有人?”王树就问了小弟。 “嗯嗯,哥,今天新到的知青,抽签抽中住俺们家,李逸哥人可好了,长得也恁俊。”王竹提起李逸就一脸高兴,麦色的小脸上满是笑意,脸颊也红扑扑的。 “防人之心也不可以没有,毕竟也是才来,还不知道新知青的品行,别傻乎乎什么都说出去。”王树为人比较沉稳,但是看到小弟这么一副对陌生人这么亲近的表现,还是忍不住给小弟提醒。 家里能盖的起石头瓦房,养得起牛,单靠种粮食是绝对做不到的,背靠大山,村里人总有些法子能从大山里弄到好东西,但现在这个年头,弄到好东西不难,难得是如何卖出去。 山林是属于公家的,偷偷弄点东西自己吃,村里人看到也会当没看到,毕竟谁家没个孩子,没个需要补补身子的事,肉是很难买到的,家里的鸡是要下蛋的,种田种地这种辛苦劳作的活计一年不见荤腥身体肯定受不了。 但是如果你拿公家的东西去卖,可就是违法的了,所以根本就不能拿到供销社去走明路。 如果弄到什么好东西,只能走黑市的门路卖出去,但是在黑市买卖都是违法的,如果抓到很严重。 王树这么说,也是怕傻弟弟没有防备心,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外人,外人不知品行,万一想害人,或者嘴上没把门,告诉了其他人,生出事端就不好了。 “俺哪有这么傻,而且李逸哥才不会。”王竹不满哥哥还拿他当小孩子,气气鼓鼓的反驳。 “是啊,大树,小李知青人挺好的。”周小花也觉得李逸人好,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生事的。 “你们才认识新知青不到一天,对陌生人还是要留心点,你们怎么知道他以前在家乡是什么样子,说不定不是好人。”王树劝导。 “不准这样说李逸哥,哥,你太过分了,你都没有见过李逸哥,就乱说,难道每个人都要存着坏心接近别人吗?还是哥自己恶意背后说人。”听到王树这样说,王竹快气炸了,李逸哥这么好的人,哥都没有见过他就在背后说人家坏话,太过分了。 “大树,你确实过分了,你都没见过小李知青,不能这样说人的。”周小花也同意王竹的想法。 “哥,你必须要道歉,这是不对的,不然俺就不理你了。”说完王竹就跑回了自己的屋子,决定在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才会原谅他,在此之前都不要和坏哥哥说话了。 “大树,你确实不应该这样想人,给你弟弟去道个歉,后面对人家小李知青也客气点,本来人家客客气气的,别因为你想歪了,反而处不好关系。”周小花也说了王树。 看着单纯的娘和弟弟,王树只觉得自己要好好观察一下这个李逸知青,这么快就能让自己的娘和弟弟都向着他,手段肯定很高,如果他不生事安安心心住着也就罢,如果要是作出一些不利于他们家的事,就别怪自己收拾他了。 王树比王竹大几岁,现在已经20岁了,青年人长得高高壮壮,常年干活的臂膀宽阔,身材也比有点早产导致偏瘦的王竹健壮的多,五官端正很富有男人味,是一个很标准的帅气的农村汉子。 从小因为比王竹大,并且弟弟小时候身体不算好,所以王树可以说是把弟弟看得很重,保护的也很好,如果村里有人想欺负他的弟弟,就必须先过他这一关。 不过自家弟弟从小就很懂事听话,比村里其他男孩子的弟弟都乖,但是从小到大虽然村里的人缘不错,朋友也不少,但从来没有为了其他人其他事和自己这个做哥哥的顶过嘴,现在因为一个认识不到一天的陌生人顶嘴,王树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难道是弟弟的叛逆期到了? 想到前段时间去城里遇到好友,他的妹妹为了小人书和他吵架,还搞冷战,好友诉苦的时候就说肯定是妹妹叛逆期到了,当时他还想自己的弟弟就是乖,都没有为了其他事和自己这个哥哥顶过嘴闹过别扭,没想到现在叛逆期也到了,女生外向也就罢了,怎么男生也外向啊。 为了稳住弟弟并且暗中观察这个李知青,王树就和周小花表示是自己错了,并且赶紧去了王竹屋子里哄人。 等王村长回来后,家里已经恢复了往常的和平,王村长甚至都不知道还有两兄弟还为了新来的知青吵了一个小架。 得知新来的知青已经累的睡着了,王村长也没有让人打扰新来的知青休息,一家人吃完了午饭就去了自己屋子里晌歇。 快要收麦子了,一年的收成就看现在,这是以种地为生的村民中的大事,事情不少,各家各户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要先备齐工具,镰刀是最基本的,但是镰刀得用磨刀石细细打磨到锋利,还需要扎好晒麦用的苕帚、耙子和箩筐簸箕等,还要去地里估量收成,备好袋子,安排好交公粮的架子车,相熟的都要提前约好时间,避免到时候时间赶不及。 村长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要和村里看天气的老人确定采收时间,把大槐树下的地方安排人除去杂草,用牲口拉石碾反复压实地面,有坑洼的地方要修正平整,麦子收获后要用的架子车要带去木匠那边修整加固,还要把存放收成的仓库安排人检修,还要确定开始采收后安排人巡逻的人选和时间,忙得团团转。 今天和村里的老人已经定好了后天开始收麦子,大部分的事情已经完成的差不多,难得有个空闲晌歇,村长知道开始采收后要操心的事情更多,所以也赶紧休息。 李逸一觉睡醒,感觉神清气爽,宛如新生,躺在床上发了一下呆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小世界,开始了自己的任务了。 他从房间里出来后天色已经有些昏暗了,看见王村长也回来了,他有点不好意思,赶紧上去打了招呼。 “村长您好,我是李逸,a市人,这次抽签抽到您家了,谢谢您的家人的细心招待,周大娘和小竹都对我很好,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小竹给我准备的床铺也很舒服,放松下来,一不小心睡到了现在。” 白天匆匆忙忙,王村长也没来得及仔细打量新来的知青。 现在听小李知青讲话,看到他俊逸出尘的脸庞,目光清正,加上想到之前看到这批知青都基本资料,这个孩子比自家的大儿子还小2岁,就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待人接物却又亲切自然,说话真诚,一点也不畏畏缩缩,看得出是个再好不过的孩子了。 不过以这孩子的样貌,可是真的生平难见的好看,等这孩子再张开点,村里这些女娃娃肯定都争着喜欢啊。 “小李啊,不要客气,你能抽到俺们家,就是和俺们家有缘份,你只管安心住着,口粮的事也不用太担心,改天让你大树哥带你去粮站换了口粮,剩下的粮食你就先在家里吃,等明年收了粮再补就行。”王村长对这个年轻知青也很欣赏,愿意照顾一下他。 李逸一听就知道村长肯定对他比较照顾,因为收了粮再补粮其实是个不确定的事,如果明年交公粮后剩下的粮除掉自己吃,再剩下的粮不够还,村长还能任由知青饿死嘛,只能是不停宽限,或者就不再多收了,吃亏的肯定是自家。 按照普通村民肯定是直接要粮票或者收钱票,再不然用知青手中的城里的好东西来换,没有拿出任何东西就给你佘粮是不可能的。 “谢谢叔,不过您对我照顾,我这个做小辈的不能不懂事,这是我带来的通用粮票和一些钱票,不知道够不够,但是先交给您,下乡补贴的口粮改天让小竹带我去领回来就行。”李逸也不是白吃白喝的人,从小到大的教养让他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你这孩子,好吧,那俺们就收下,在叔家里不要拘束,就和自家一样,大树就是你哥,柱子就是你弟,有什么用上的只管开口,和自家人不用客气。”王村长看到李逸这个年轻人这么懂礼优秀,更加觉得这是个好孩子,让自家的孩子和他多接触肯定有好处。 “你好,李知青”说话间,王树也从屋外回来了,他刚刚去打了些草喂牛,才回到家就发现自家爹也一副和新来的知青相谈甚欢的样子。 [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知青渣男 第5章 知青渣男 “你好,你是小竹的哥哥吧,我是李逸。”李逸听到声音就扭头去打招呼。 说话间李逸也在细细打量这个世界的气运之子,如果不是快穿局告知这是气运之子,李逸其实并不能太看得出来王树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即没有让人虎躯一震的气场,也没有闪瞎狗眼的光环。 面前站着的就是一个提着箩筐和王竹长得有几分相似,但更加硬朗的一个农村汉子,身板结实,精气神充足,目光清明,气质温和沉稳,让人看到他就想到了脚下的土地,踏实,一看就知道他是个有底线、有教养的朴实的好人。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会变的在以后做事会不择手段,可见渣男真是害人不浅,还好有快穿局的存在,来修正这些事情,这样一个好人,就应该家庭美满长命百岁才对。 王树之前只是听小弟说过这个小李知青好看,但没有想到这个知青这么好看,活了这么久了,不管是男的女的,或者报纸上的字画中,王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会长的人,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个真人,天色昏暗烛火摇曳中,这人真的像是幻化成人的精怪。 “阿逸,你直接叫我大树就行,从a市来这边这么远路上肯定辛苦了,你的家人肯定也担心你,这两天你写封信,我带到邮局帮你寄了,给家人报个平安。”看到这人的相貌和如沐春风的语气态度,王树也知道了怪不得家里人都对他印象很好了,神仙般的相貌再加上无可摘指的待人接物,是个人都不可能恶语相向,确实是自己不对,恶意揣测人了。 “谢谢大树哥,你想的太周到了我还在想怎么和家里人说我已经到达的消息呢。”主角淳朴友好的态度让李逸也挺高兴的,做任务没人希望任务难度加大,良好的主角关系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啊。 王竹站在一边看着自家大哥对李逸哥的态度温和,就知道他肯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大哥肯定知道李逸哥人很好的,不会再背地里说人坏话了。 第二天一早,李逸就被王竹带着去了麦田里集合。 收麦子是现在的7月份的头等大事,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需要发动起来。 青壮年的男女都要割麦子,年老体弱的人负责捆麦子,小孩子就负责跟在后面割遗漏的麦子或者拾麦穗,打好捆再由身强力壮的汉子搬运上板车运到晒麦场。 村里计划是要明天开始采收,头天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王竹带李逸到田间也是为了认认地头,熟悉一下情况,认认脸。 村里人都知道,知青娃娃手里都没什么力气,做农活甚至还不如一个从小在村里,在田间地头长大的女人,尤其是新来的知青,就更加干不动活计了。 所以为了照顾这些新到的知青以及不耽误事,一般村里都会给新到的知青安排稍微简单轻松点的活计,当然工分也是最低的,如果知青觉得自己可以承担更重的工作,拿更多的工分,也可以要求更换岗位,不过一定要切实的做到这个岗位的工作量才可以拿到这个工分。 “李逸哥,明天就要收粮了,俺爹安排了俺割麦,你就和我一起帮我收收尾吧。”王竹觉得李逸哥刚来到他们大溪村,人都认不得几个,还是跟在自己后面,自己还能照顾一下李逸哥。 “好啊,谢谢小竹关心,明天我就跟着你,一步也不错开。”李逸看着脸颊红扑扑的少年,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 “嗯!”王竹看着李逸笑的更加灿烂了。 看完村里的田地,并且大概了解到明天应该在那一片进行工作后,李逸就和王竹回到了家中,吃过饭早早洗漱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黑着,王家的灶房里就飘出了白烟和空气中淡淡的白雾渐渐融为一体。 惦念着收麦的王村长已经起身,正在洗漱,周大娘正在灶房里忙着拾掇早饭,要收麦可不能随便对付,必须得吃些能填饱肚子的干粮才行。 听到动静的王树王竹兄弟俩也陆续起来,王竹怕李逸不适应这么早起,就去敲了敲李逸的门,叫醒了他。 李逸确实不适应这么早起床,现在没有手表看不到具体的时间,但是看天色估计有个4点的样子,在26世纪,很多人现在都还没有睡呢,他没进入工作前基本也是按晚上10点睡觉,早上8点起床,确实工作后不太适应作息,还好人型闹钟小竹帮忙叫醒了他。 三人穿好了衣服,蹲在院子的水井旁洗漱的时候,周大娘已经在往堂屋的桌子上端早饭了。 因为要干体力活,并且中午除了吃饭基本不休息,所以周大娘早上安排了面条,炒的是青椒鸡蛋的码子。 白面掺着玉米面和高粱面加水搅拌成团,然后切成剂子,再拉成面条,吃起来既美味又顶饿,是收麦时不可多得的美味。 周大娘给每个人都拿了一个大瓷碗,加上了多多的面条和码子,再配上自家腌制的咸菜和酸萝卜,吃起来简直酸咸开胃,面条带着白面的细和杂粮面的甜,牙齿微微咬断间带着独特的弹和韧,让人直想不管不顾往肚里塞。 李逸之前吃营养剂只吃半管,算是胃口差的,之前吃杂粮粥的时候也只克制的吃了一碗,但是他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好吃的东西,杂粮粥配炒鸡蛋都不能与之相比。 青椒鸡蛋的码子既有青椒的清新微辣,又有鸡蛋的香滑,配上弹牙的面条,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多带几个胃。 呼哧呼哧吃完了一大碗面,李逸的肚子都感觉撑到不行了。 周大娘看到李逸吃完了,还问他要不要再加一碗。 李逸赶忙摆摆手,示意自己没有客气,是真的吃不下了。 除了自己和周大娘,王村长父子三人还又加了一次面,都吃的饱饱的了,才出发准备收麦。 村里人收麦子都怕刮伤自己的衣服,都会在衣服外罩一层麻衣,或者直接穿一身粗布衣服,部分讲究的未婚女子会头上戴一顶草帽,防止晒伤了脸影响说亲。 王家人就是穿着麻衣,李逸没有麻衣,是借了王竹的旧麻衣来穿的。 整个王家只有王竹的体型和李逸最为接近,王村长身量不高,虽然身材精壮但是衣服短了一截,王树的身高够了,但是他太过健壮,衣服又大了一圈,只有王竹,虽然还是个16岁的少年,但是身高已经窜的和成年人一般高,身材偏瘦,正好和李逸的原身差不多。 到达田间地头的时候天已经麻麻亮了,李逸估摸着有个5点左右,但是村里的人已经基本上来齐了。 7月的太阳毒,气温也热,村里人会早起收麦 收麦的前期工作,王村长已经基本安排完备,各家个人收取的地头也已经划分好了,记分员会按个人的工作量计算工分。 李逸就按昨天说好的,跟着王竹。 随着村长的一声:“开始收麦咯!” 大家就迅速的开始了收麦工作。 收麦子是有技巧的,要做到轻,轻割、轻放、轻捆、轻装,避免麦穗的掉落造成浪费。 显然,从小在村里长大的王竹是割麦的一把好手,虽然才16岁,但是动作间完全不见生疏,王竹一手握着镰刀,一手轻揽小麦,逐行割取,割完一行便挪一步,动作迅速又轻盈,麦穗也没有太多的掉落。 割完一块小块麦地,王竹转过身来,教李逸怎么捆麦。 捆麦这个活,在从小做到大的农人手中非常的简单,就是顺手的事,但是对于从小长在城里,从没有见过麦子的知青,捆麦这个事就已经很具备难度了。 因为捆麦也需要轻,所以捆的轻了会散,捆的重了会掉落太多的麦穗,有的知青也不会打捆结,可以说对田里的事情一无所知。 王竹知道李逸哥是城里人,肯定不太会这些农事所以教的格外详细。 “李逸哥,你看,捆麦子要先将麦子按一头摆放,这样后面晾晒的时候会方便很多,然后再捆住麦子中间的部分,可以看作是捆住麦子的腰,在这个地方捆不容易散开,捆的紧一些也不会掉落太多穗子,然后你扯一把麦秧一分为二后扭圈平方在地上作为捆扎的起点,然后再打个死结就行。” “谢谢小竹,你讲的很详细,对我帮助很大。”李逸知道这种细节常识的东西,很多村里人不会告诉知青,不是说他们使坏,而是村里人自己都不能总结出来,所以知青只能从村里人干活的方式中自己摸索,这是因为小竹对他上心才这么手把手的教。 “嗯,能帮助到李逸哥就好,那俺先继续干活了,李逸哥你先试试,如果还是捆不了,就放着,等会儿俺来。”王竹怕李逸哥还是做不好,就打算等会儿干完一亩地再来帮李逸哥打捆。 “放心吧小竹,你还不相信你李逸哥嘛,有你手把手的教导,你李逸哥肯定是今年知青里捆麦捆的最好的。”李逸摸了摸王竹的头,笑着说。 “嗯,我相信李逸哥。”王竹被李逸哥摸了头,脸上又泛起红晕。 教导完李逸,王竹就重新拿上镰刀开始了收割小麦。 纯人工收割小麦是一件辛苦事,也是一件争分夺秒的事,麦收季节天气不定,最怕疾风骤雨,如果要是一场狂风暴雨来临麦杆伏倒麦粒发芽,全年的劳动就会化为乌有颗粒无收,所以每个人都热火朝天,半分钟都不敢耽误,把浑身的力气都挥发出来去采收。 [抱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知青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