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蓝搭配》 第1章 一 2023年,正月初十,榕城动车站检票口。 这座县级市的动车站平常没有多大的承载量,只有逢年过节的才比较热闹,此时叫人仿佛还能在空气里闻到一点烟花爆竹的味道。 宋盈盈第一次挤在这种返城打工的队伍里,拉着自己的行李箱略显兴奋。 和她同行的好友陈静婷已经在鹏城工作好几年,说:“亏你笑得出来,我想到要上班都头晕。” 宋盈盈肩膀跟着垮下来:“你让我高兴一会也不行,我连班都没得上呢。” 这会推推搡搡的,也不适合说话,两个人过安检后找不到坐的位置,只能站在角落里边等上车边聊天。 陈静婷道:“你不是想去学化妆的吗?怎么又变成上班了。” 学化妆这事宋盈盈琢磨有一阵。 她这一两年参加的婚礼多,看人家化妆师都挺挣钱的,觉得自己趁年轻该学点手艺,这次出门跟父母说的也是去学习,但其实一直没拿准主意,犹豫道:“我看人家说半年班包括学费,下来得花三四万。” 她十六岁初中毕业后就没上学,经亲戚介绍在县里找了份电商客服的工作,一干就是五年多。 一开始工资是两千六,但老板夫妻俩会做生意,规模慢慢扩大,到离职前已经给她涨到四千三。 可收入在涨,县里的消费也是节节攀升。宋盈盈现在二十二岁,拢共就攒下八万块,这一下要花掉一大半,实在叫人狠不下心。 要陈静婷说:“兴许你到鹏城之后能找到好工作,不比学化妆强得多。” 好工作?不是宋盈盈妄自菲薄:“现在大学生遍地,我又能找到什么像样的工作。” 为这,她提辞职的时候也是反复纠结,可实在在家里待不住。 陈静婷知道她的想法,说:“刚刚我去你家叫你,你爸妈的脸色好像我是什么拐卖妇女儿童的大骗子。” 殊不知就是因为他们,好友才想走。 宋盈盈跟她道歉,又叹气了:“我是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相处。” 从小到大父母都在外打工,她和哥哥宋志杰是典型的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一年和爸妈说不上几句话。 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下的时间很少,别说亲密,有时候甚至很陌生。 宋盈盈以前也就过年的时候见见父母,但去年他们打工的厂倒闭了,赶上疫情到处封城,夫妻俩索性东西一收拾回老家,在附近做点零工。 老家村里有两层的自建房,一楼是很多年前就装修好的,三间房分别住着一家四口。 不过从哥哥高中毕业去当兵后,一直是宋盈盈自己住。 她在县里上班,平常骑电动车通勤也不远,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有休息日就在家追剧或者跟朋友同事出去玩,自觉过得十分惬意。 但父母回家居住后,两代人的生活矛盾实在无法调和。宋盈盈受不了的地方太多,这才有今天的出发。 为此,父母是颇有微言的,人前人后嘀嘀咕咕好几次。 宋盈盈全当没听见,自顾自地收拾行李,看上去胸有成竹,其实什么都没准备好。 也许是真的要出发的时刻,她忽的有些慌:“我不会白跑一趟吧。” 陈静婷倒是挺乐观的:“实在不行还可以去摇奶茶,总能活下去的。” 有手有脚的,养活自己肯定不成问题。 宋盈盈怕的是能存下来的钱还不如自己在老家时,可现在已经箭在弦上,她道:“希望一切顺利吧。” 别看陈静婷在鹏城上班已经好几年,但她是在亲戚的档口干活,平常包吃包住的,每个月只休息两天。 她情愿在宿舍里打游戏看小说也懒得出门,因此对鹏城不太熟悉,给不出太多的意见。 她道:“可惜我没有地方让你住,你只能住青旅。” 宋盈盈定了一个礼拜的床位,打算先去化妆学校看看情况,同时找找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毕竟在挣钱和花钱之间,是个人都会选择后者。 她道:“没事,我可以的!” 怀揣着这一份积极的心态,她坐上南下的动车。 从榕城到鹏城只要四个小时,到的时候天还是亮的。 宋盈盈出站以后一惊,拉着好友:“人怎么这么多,我们往哪走?” 陈静婷往年都是跟着亲戚的车走,自己搭车也是头回,但自觉有点地主之谊,说:“你别动,我看看这个地铁要去哪坐。” 宋盈盈没坐过,昨晚还在小红书看了“教你坐地铁”的视频。 但视频里哪有这么老些人,叫她看着都已经晕头转向了。 陈静婷对着地图研究一会,手一指:“我们从这上去坐4号线,再转1号线。” 宋盈盈都听她的。 也许是这种周围人都步履匆匆的节奏,她不由自主也跟着快起来,生怕耽误谁的时间,还在排队过安检就把乘车码打开。 上车之后,她们一路站到目的地。 陈静婷拉着箱子,先和好友去青旅办入住。 青旅是宋盈盈提前定的,六人间一晚是72,比别的还稍微贵一些。 但她看中这家是新装修的,图片瞅着也很干净,只不过担心是照骗,因此分两个订单定了七天——万一不好,后面那个平台上可以免费取消。 幸好,图片和现场差不多。 陈静婷左右打量:“比我们宿舍好。” 宋盈盈也觉得不错,把箱子先放在房间里:“但是你们宿舍不要钱。” 这倒是,鹏城的房价太高了,工作能包吃包住可以省不少。 但陈静婷想想自己的存款余额,也不知道钱都上哪了:“现在轮到我放东西,然后我们去吃饭。” 她住的地方离青旅就几百米,是个典型的老小区,得哼哧哼哧扛着箱子上五楼。 宋盈盈帮她抬着,好奇道:“租这儿得多少钱?” 陈静婷:“三室两卫,好像一个月要五千。” 老板租下来给员工们住的,满满当当住进十来个人。 宋盈盈啧啧咂舌,到地方更是惊讶。 因为她只从门外看都觉得没有人可以下脚的地方,甚至从吹过来的风里闻到些奇怪的味道。 陈静婷倒是习以为常,把东西放进房间就出来,笑道:“是不是青旅更好?” 宋盈盈感叹:“打工好难。” 陈静婷也跟着叹口气,走到小区门口看到彩票店兴冲冲道:“买一张刮刮乐,万一呢。” 可惜两个人没有偏财运,刮完之后很有默契道:“不如喝奶茶。” 不过两件事也可以都做,刮完宋盈盈请好友喝奶茶吃烤肉。 她看着烤肉店的菜单说:“居然跟惠平差不多。” 惠平是她们出生长大的县,物价比起很多大地方真是不遑多让。 陈静婷:“鹏城就是房子贵,别的消费我都觉得还好,反正贵的那种我们也不会去,就是吃吃喝喝。“ 宋盈盈有同感地点点头,刚要说些什么,看到放桌面上手机的亮起,提示微信有新消息。 她点开一看,下意识地蹙眉道:“我妈。” 她妈陈丽华发好长的语音,内容大意是:晚上不要在外面晃荡,少吃点外卖,不行就回家,钱不够要说,不能在外面瞎搞什么网贷。 说来奇怪,明明都是关心的话,宋盈盈听起来就是不舒服,只淡淡回:“知道了。” 她试图跟好友剖析自己的心理,吃一口肉说:“我有时候也想跟他们说话,但就是说不出来。他们一管我的事,我也浑身刺挠。” 陈静婷分析不出太多,只道:“我们留守儿童是这样的。” 宋盈盈幼时也曾经哭着找父母,但那种情感上渴求的年纪确实已经过去。 她道:“反正我以后有小孩,肯定要带在身边。” 陈静婷赞同之余琢磨起:“你说咱俩谁能先脱单?” 宋盈盈眨眨眼:“你好歹有个网友,我这连一个认识的男生都没有。” 她的交际圈很窄,能称为朋友的来回数也不过那么几个女生。 倒是陈静婷在游戏里一直都挺活跃的,有个一起上线打副本的网友。 她道:“网恋就算了,他声音倒是挺好听的,万一见面……” 宋盈盈想想也是:“万一再是个骗子,还是在附近找找。” 附近?陈静婷耸耸肩:“那就没有了。” 不过她奇怪:“我看你追求者挺多,怎么也没男朋友。” 宋盈盈连连摇头:“都是烂桃花。” 陈静婷:“果然,冲着脸来的都不靠谱。” 按她的眼光来看,好友生得真真是端正,五官在瓜子脸上分布得刚好,流畅得像是画出来,加上皮肤好,身材匀称,人也是白白净净的,从初中开始就有人给她递情书。 跟明星自然是没法比的,可在大街上绝不会是泯然众人矣。 宋盈盈也知道自己长得还行,可精致漂亮的女生本来就很多。 她道:“主要是帅哥好少,不然我也想找个好看点的对象。” 陈静婷最知道她,加一句:“最好还是有腹肌的那种。” 宋盈盈眼睛一亮点点头,胡说八道:“到时候分你也看看。” 陈静婷把烤盘里的肉都夹给她:“谢谢您嘞。” 两个女生就这么说说笑笑,吃过饭各自回宿舍了。 再强调一下,是很普通的主角,有很多普通的想法,可以不看,不可以攻击作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一 第2章 二 晚上,是青旅最热闹的时候。 宋盈盈下午办入住的那会在房间里没见到人,这个点才发现六人间住得满满当当的。 大家都是不认识的人,也没有谁特别的外向,对上目光就笑一笑算作打招呼。 宋盈盈觉得这样挺好的,从行李箱里拿出东西去外面的公共卫浴里洗漱,洗完就上床拉好帘子,开着床头的小灯玩手机。 也不是玩,主要还是想查查化妆学校的事,结果越查越纠结。 因为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不过在总花费这项上大家倒是口径一致,都说半年全部花销得三四万。 宋盈盈本来以为能找到省点钱的法子,现在发现真的没有,想想把手机往枕头下一塞,倒头睡了。 这一夜她睡得还行,但从早上六点开始房间里窸窸窣窣就有动静。 大家好像以此为号角,轮流地进进出出,拉开一天的序幕。 宋盈盈迷迷糊糊都听见了,但眼睛也没完全睁开,等彻底清醒的时候屋里好像就剩她一个了——别人的帘子拉着,她也不确定是不是。 既然如此,她只得把动作放轻些。 真是好端端的花了钱,过出一种寄人篱下的错觉。 宋盈盈觉得自己是不适合这种宿舍生活的,收拾好就出门去吃早饭。 早饭她是在路边小店吃的肠粉,一份跟老家一样也是八块钱。 吃过饭她也不着急,一路溜达走半小时到化妆学校。 这个学校在全国有好几个分校区,创始人有一个还算知名的的化妆品牌,因此规模还挺大的,收费也稍微贵一些。 宋盈盈其实查过别的培训班,但人在未知的领域总是更笃信大牌,她到底要花出去好多钱,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只来这看看。 一看,人家确实很正规,连销售的话也很动人。 宋盈盈差点就当场交钱了,但打开支付宝一看余额又忍住,只加了对方的微信,决定再细细思量一番。 她也没打算回青旅,想着在路上看看有什么招聘启事,顺便跟陈静婷讨论一下今天的考察收获。 【半年班是17800】 【还要买化妆品,我看人家说可以收二手的,也得两三千】 【中间得考试,要自己找模特,又是钱】 【有宿舍的,一个月850,说是四人间】 【我还得吃饭,一天三十最少的,真的好多钱啊】 陈静婷节后上班第一天,有不少可以摸鱼的时间,很快回复。 【模特是不是要很漂亮,我去行不行,省一笔】 【住宿好像也还行,不过吃饭三十肯定不够】 【要不我帮你问问,我们档口今年招人的】 不是宋盈盈矫情,但她昨天看了陈静婷的宿舍条件,觉得自己恐怕没办法住在里面。 她和亲生父母同住尚且有许多的矛盾,不敢想象这么多人的集体生活会是什么样,想想还是婉拒了。 陈静婷也没强求,只说:【那你看看别的,或者再做客服也行,有经验嘛】 快别提客服两个字,一提宋盈盈就猫踩尾巴。 她本身不是脾气多么差的人,但在做客服的日子里也几度被气得吐血,实在不想再跨进这个“地狱”。 这样一想,她内心其实更倾向于学化妆了,只是狠不下心,又不知道暂时要去哪,索性在街上瞎溜达,打量着这座没有来过的城市。 鹏城十分繁华,五步路就有一个大商场。 宋盈盈饶有兴致地看来看去,走得有些累的时候拐进家奶茶店,买杯喝的坐下来休息玩手机。 刷到一半,弹出消息提示。 她点进去看发现是她哥宋志杰。 兄妹俩差三岁,是一起当留守儿童长大的,关系还过得去,只是因为哥哥去当兵了,平常能用手机的时间不多,聊天的时候也少。 不过宋盈盈有点事还是会跟他留言,让他拿到手机的时候就能知道。 宋志杰刚把妹妹之前发的消息都看完,回一句:【还是学点什么吧,学费我给你出】 大家都是上班的人,他平常过节发个二百块红包,宋盈盈都会专门在朋友圈“炫耀”一下,吃一惊:【你中彩票啦】 宋志杰刚转的二期士官,工资还过得去。 他没有对象,平常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在部队又没什么大消费的机会,这些年还是攒了笔钱的。 他不是那种讲好听话的人,只说:【转你支付宝,我要打游戏了】 宋盈盈一连给他发十几个谢谢的表情包,大概觉得不够,还送上一张比心的自拍。 宋志杰本来都打开王者,退出来回一句:【胖了】 赶上疫情,兄妹俩都有三年没见过面。 宋盈盈顺势问起:【你今年能不能休假,要不要来找我玩】 今年刚放开,想要回家的人太多。 宋志杰也说不准:【再定吧】 宋盈盈光看文字就能想象他急着打游戏的样子,没有再回复,只是看着多出的余额傻笑,下定要报名的决心。 她怕自己再犹豫,立刻在微信上交定金留位置,定好下个月1号去上课。 这样一来,还有半个多月的空闲。 住在青旅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宋盈盈也不想去住学校的宿舍,因此吃过午饭就开始找房子。 接下来的三天里,她见识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房子,总算知道握手楼这三个字有多么的形象。 宋盈盈自觉生得还算如花似玉,看房间窗户跟对面窗户的距离就只有半米给吓得够呛。 她几度觉得住住四人间宿舍也挺好的,但每晚回到青旅的时候又放弃这个念头。 就在这种反复横跳中,她找到一间还算合适的房子。 面积不大,在步梯六楼走廊的尽头,进门右手边依次是单人沙发和双人床左手边挨着墙是衣柜和书桌。中间的过道宽度大概也就一米多点,能通往厨房和洗手间,从厨房出去还有个小阳台。 说句实话,宋盈盈在老家的房间比这号称一室一厅的地方还要大。 但她现在不是第一天看房了,找出些优点来——一楼有门禁,走廊有监控,阳台能照到太阳,跟隔壁栋又不会太近,水电费还算合理,而且冰箱空调洗衣机电磁炉都有,做饭时候跟房间还有个折叠门可以隔开油烟,最重要的是在预算内,离化妆学校走路只要十几分钟,加上对方急转租,可以免费让住半个月。 宋盈盈是咬着牙签下月租一千四的合同,又在网上置办些新家要用的东西。 存款余额一少,她就紧张,一边等前租户搬走一边找兼职,因为化妆学校晚上和周末是不上课的。 可鹏城的劳动法管得严,宋盈盈问了几家奶茶店,都说社会人士兼职必须得有社保才行。 她长这么大哪交过这玩意,只能买杯喝的坐在店里思考着何去何从。 这一坐,叫她注意到件事,那就是进进出出的外卖员好多啊。 宋盈盈寻思总不会送外卖也要社保,在小红书搜两篇攻略就下载一个黄色外卖的骑手app,跟着指引一步一步注册,学习,考试。 然后,她就接到单了。 她自己都没反应过来,愣两秒发现人家点的正好是这家奶茶店的外卖,猛地站起来在架子上找到19号转身就疾走。 好在这一单的目的地在马路对面的小区,宋盈盈没费吹灰之力就送达,给顾客打电话之后人家让她放门口。 她虽然送外卖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点外卖确是常客,还知道拍照发消息给对方,在电梯里就看后台显示收入 4元。 说来也怪,宋盈盈一见这个加号就像是打鸡血了,把状态改为接单中。 她对附近不熟悉,又没有交通工具,只敢选离得近东西少的一单一单走着送。 送了五单,系统提示已经到没有健康证的接单上限。 宋盈盈以为连这最后的鸭子也要飞走,查了一下发现也不难办,预约好去医院的时间就高高兴兴地回青旅。 她在这儿定的是七天的床位,明天就是退房搬家的日子,因此洗漱后把自己的大部分东西都塞进箱子里,在入睡的时候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期待。 画了一个房间格局的草图,但是晋江不能放图。 PS:时间线是从23年开始的,我第一章忘了写,今天补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二 第3章 三 隔天,宋盈盈起得很早去洗漱。 她洗完脸才想起来自己昨晚把护肤品都收进箱子里了,但也懒得再打开,只确认所有东西都带上后,就拉着行李去前台还房卡。 还完她在青旅门口随便吃个早饭,就哼哧哼哧走二十分钟到新家。 一到,她看着楼梯就头疼,但想到只搬进搬出的时候比较折腾,深吸口气就慢慢往上走。 房东早在610的门口等她,见她气喘吁吁的样子说:“多爬几次就习惯啦。” 宋盈盈笑笑跟他交接,等人走没什么形象地瘫在沙发上休息。 可是转念一想今天事情还很多,又蹦起来。 她先把箱子里的东西拾掇出来,又辗转城中村的好几个驿站取快递,里里外外地忙活大半天,总算有个大概的雏形,能去吃午饭。 吃完,她又着急去医院,没一会就拿着三天后取健康证的回执单走。 按理做这么多事,她应该觉得累,但大概是新鲜劲,居然走路把今天的五单也送了。 到出租屋楼下,宋盈盈是真的有些走不动。 她为省钱住六楼后悔,咬着牙往上爬,本来已经是胜利在望,结果想起早上把新被子晾在楼顶,后槽牙都快碎了。 一番折腾,她才躺在暖和的被子里,一觉睡到隔天中午。 睡醒,宋盈盈就发现自己的肚子饿得咕咕叫。 她拿出手机在蓝色外卖软件上点餐,赖会床起来刷牙,顺便到阳台上看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阳台很小,宽度只能放得下一台洗衣机。 宋盈盈动作幅度大一点手肘就撞上墙,她倒吸口凉气,薄荷味的牙膏显得更加刺激,叫她精神万分,想起件事——自己住六楼,送上来挺累的,毕竟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 她想到这给外卖员发消息:【你好,外卖放三楼和四楼中间的楼梯就行,我住六楼,到了跟我说,我自己下去拿】 对方很快回复:【好的,我马上到】 宋盈盈也就退出对话框,只是不经意地扫过骑手的名字,念出声:“许绍洋,还挺好听的。” 她就是随口一说,接着研究起自己的小厨房。 宋盈盈喜欢做饭,原来在老家上班的时候一般都带饭,这样省钱健康又吃得开心。 因此她一开始找房也想找个厨房大的,可惜鹏城的房价不允许她异想天开,光是想让厨房跟房间分开都跑得她两条腿快断了。 说是分开,其实中间就是个塑料的折叠门,只有做饭的时候才能拉着,不然就没法通风了。 封闭之后,地方更小。 除开过道就是大概一米多点的操作台,摆上电磁炉之后,剩下的小小空间还被洗碗池占去一部分,余者最多能摆个盘子,切个菜估摸着都束手束脚。 宋盈盈只能安慰自己:好厨师,是不会受限于此的。 她转个身就是洗手间的门,进去漱漱口洗把脸,听到手机响接起来:“你好。” 对方说:“你好,我到楼下了,一楼这个门麻烦开一下。” 宋盈盈以前觉得住在城中村听上去就很落后的感觉,来鹏城才知道也不是,比如一楼的这个门禁她在手机上就能操作开门。 她挂断电话后打开app按一下,穿个内衣往外走去接外卖。 就这么两秒的功夫,她的外卖已经在地上,楼梯间里还听得到匆匆的脚步声。 宋盈盈从缝隙里往下看,只见一道蓝色的影子唰一下蹿走了。 她拿起自己的外卖往上走,进屋后把午饭放在茶几上,拿出自己的平板,坐在沙发上一边追剧一边吃。 吃完她下楼扔垃圾,正好去取几件新到的快递,路上顺便买些肉和菜。 宋盈盈在心里比较一下价格,觉得自己的伙食费应该会和在老家的时候差不多。 她悄悄松口气,给自己定个目标:起码送外卖得把房租钱挣出来。 宋盈盈现在对送外卖有股新鲜劲,一想就有点停不下来,把东西都放回宿舍之后,她又出门了。 她这两天也摸索出一点经验,知道下午点饮料的人是最多的,因此商场走的路上就刷着抢单大厅。 兴许是新手保护期,还没走几步她就发现个取餐送餐只间隔几百米的单子,眼疾手快地拿下,匆匆忙忙地快走。 走到商场门口,有个工作人员大喊:“外卖不能从这进,得走后面的员工通道。” 宋盈盈还以为是在说自己,心想:怪哉,他怎么看得出我是送外卖的。 但下一秒她就知道不是,放心地往里迈,由手扶梯上二楼取餐。 她看这家店的外卖都摆在架子上,大家都是拿了就走,自己也过去找着。 结果还没找到,店员先问她:“你好,你是要自取吗?” 宋盈盈也没穿戴任何装备,看上去确实不像外卖员。她打开软件的后台,出示说:“我是来取餐的。” 取餐?店员大概点点头,帮她指:“42号在这。” 宋盈盈说句谢谢,拎上就赶紧走,刚把这单送达又接到下一个单子。 下一单是送面包,她一进店就闻见好香的黄油味,扫一眼价格把这句夸奖憋回去,心想:你加金子也不能这么卖吧。 这家“金子”面包店的店员也对宋盈盈提出质疑,跟她确认:“你是,外卖员?” 宋盈盈又掏出后台给她看:“是我,27号单。” 她取到这餐就朝外走,跟着地图拐进个就旧小区。 小区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外墙有好些年没有粉刷过,连同楼号的标识也都含糊不清。 宋盈盈反复嘀咕着“124,124,124”,绕了一圈居然转回原地,给顾客打个电话也没人接。 她刚打算要去找那几位晒太阳的爷爷奶奶问一问,看到有辆蓝色外卖的电动车在靠近。 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虽然大家平台不一样,但好歹也是同行。 可惜宋盈盈才张嘴要问,人家就火速停好车跑上楼。 宋盈盈把你后面的好字憋回去,再一晃眼那道蓝色闪电又出现。 可她看人家火急火燎的有点不好意思打扰,倒是对方听到她手机响起“外卖即将超时”的提示音,主动问:“你找几号楼?” 天大的好人啊,宋盈盈语速也快起来:“124号。” 对方的话飘在风里:“你转身直走,路口右拐第三栋。” 宋盈盈下意识地转身,也来不及想太多,就照着他的话疾走,等送完这单才有空反省:我连谢谢都没说,真没礼貌,下次见面要补上才行。 可她也没看清人家的脸,只隐约记得是个子高。 这街上个子高的人吧,好像不多。 宋盈盈来鹏城的第一天就发现了,因为她自己就有一六八,挤在地铁上看的几乎都是头顶。 她琢磨着这些有的没的,把剩下几单都送完,回出租屋做饭。 晚饭宋盈盈做的是青椒炒肉。 她已经想吃这口好久,但自从父母搬回老家住之后都没怎么吃上。 因为他们上年纪血压血糖都不稳,现在口味非常清淡,炒菜只放油和盐,又总觉得吃肉消化不了。 宋盈盈跟他们吃不到一块去,想自己做都像是犯大罪。 她妈会在边上一直念叨:“放那么多调料也不健康,还加辣椒,辣椒最上火了。” 宋盈盈没吃都已经开始上火,想吵架却不知从何说起。 她有时候觉得毕竟是父母,说些难听话也没必要,况且大家的关系没有好到可以坦诚公布说开的地步。 可越是在心里堵着,她越是难受,最后索性眼不见为净,跑到外地来。 但现在网络多发达,想联系上是很简单的事。 宋盈盈自打来鹏城,她妈的消息就没断过,对她的衣食住行好像处处都关心。 偏偏她一问,宋盈盈不知为何心头就窝火,想起从前的很多事。 她幼时还是很盼着父母的,偶尔会给他们打电话。只是每次接通他们好像总是很忙,不到两句话就挂断。 宋盈盈当时还很体贴,觉得他们在外面赚钱很辛苦。但说句实话,她也没见到什么钱。 她印象特别清楚,小时候父母每个月会给爷爷奶奶寄五百块,这钱包括兄妹俩的衣食住行。 那已经是零几年,在农村生活只勉强刚够,好在读书不要什么费用,吃的菜田里有,衣服鞋子可以一个传一个。 宋盈盈那时以为是因为父母挣得不多,也不敢叫苦,后来才明白: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孩子们跟着老人,哪个儿子都怕多寄回来的钱会便宜其他兄弟的孩子。 可别人家的没便宜占,自家的也讨不了好。 大概是这种同病相怜之下,宋盈盈现在跟大伯和三叔家的堂兄弟姐妹们的关系都不错,反而愿意主动在群里分享近况。 吃过饭她把碗洗了,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在不同的聊天对话框之中来回切换,一件事说给不同的人听。 她有要好的朋友,有关系不错的前同事,有可以插科打诨的亲戚。 至于父母,她这辈子大概都很难靠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三 第4章 四 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情感,宋盈盈现在最看重的是生计。 她也是没事找事,夜里追剧到一半,居然掏出本子开始记账。算完她仅有的困意灰飞烟灭,被名为现实的铁锤狠狠一击,捂着胸口:“我的血汗钱啊。” 宋盈盈在老家做客服的时候一天上班十个小时,刚开始月入两千六。 十六七岁的年纪,从前又没见过这么钱,很多没能被满足的愿望在有能力之后都跑出来,几乎可以算是月光。 只是钱实在太难挣了,她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就消停,把每个月工资的一半以上都存起来,到现在拢共八万块。 结果才来鹏城十天,居然就花掉六千。 诚然里面很大一部分是押一付二的房租,宋盈盈还是有点接受不了,想搜搜有没有别的跟送外卖一样灵活,收入还能高一些的兼职适合自己。 可她搜来搜去,要么一看就像是诈骗,要么是推荐她去摆摊。 宋盈盈自知不聪明,看到收益太高就会被劝退,唯恐连仅存的血汗钱都留不住,觉得比起来还是送外卖更靠谱些。她正准备丢开手机睡觉,发现一条攒金珠的帖子。 前两年疫情的时候金价一路高涨,连宋盈盈这种只把钱存在余额宝的人都知道。 但她心知自己是个亏不起的性子,一直没敢下手。这会目光停留也不是想从金珠上挣多少钱,而是想到两件事。 一是她今年二十二,很快就到本命年,这几年流行起本命年的时候父母要给孩子买黄金,她认识的好些人都有。 宋盈盈在这种事上总是忍不住想弥补自己,心想这样一点一点攒金珠,到时候就可以换一件像样的金首饰。 二是老家那边的风俗,女孩子结婚的时候金器越多越好看,人一辈子一次的大事,宋盈盈虽然没有对象,但也没想过不结婚,因此觉得从现在开始为自己打算好像也不赖。 况且黄金变现容易,缺钱再拿来卖也行。 这么想着,宋盈盈就开始做功课。 她算不来太复杂的账,每年参加双十一的活动都很费劲,因此稍微研究之后,觉得每天入手0.03克金珠是最适合自己的——不需要做太多任务,只要每天花几分钟签到打卡就能买到一点点低于大盘价的黄金,积少成多也是笔大羊毛。 虽然这笔羊毛现在还不可见,但宋盈盈已经提前开始高兴了。 她其实是很好满足的人,第二天排队等取餐的时候想到这一单能买多少黄金都笑出声,听到吵起来的声音才稍微收敛些,小心翼翼地躲到角落里观察发生了什么。 那边厢催着出餐的外卖员跟店家已经从吵架升级到动手,旁边劝架的拉偏架的各说各的,场面霎时乱成一锅粥。 宋盈盈才意识到自己刚刚应该退出去的才对,可此时已经来不及,只得尽量地减少存在感。 冷不丁的,她面前多出个高大的影子。 对方的脸在头盔之下看不清,身型却给人一种熟悉感。 宋盈盈以为他是想帮自己挡着点,结果看他的手臂伸长越过人去够外卖,尴尬之余说:“我是黄色18号,能帮我也取一下吗?” 许绍洋才发现还有个女生在这,想起来她就是昨天那个问路的人,毕竟她的样子实在不太像外卖员,难免让人印象深刻。 他拿两份也只是举手之劳,递给她后就朝外走。 有人开路,宋盈盈跟着往外挤。 她站定后松口气,想说句谢谢,发现人家已经骑上电动车走了。 就是这个一骑绝尘的背影,叫宋盈盈知道刚才为什么觉得很眼熟。 她恍然道:“是他啊。” 宋盈盈也没空想什么巧不巧的,抓紧把手上的单子送完,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休息玩手机的时候当件琐事跟好友分享。 陈静婷这会没空摸鱼,晚间才回复:【帅不帅啊?帅的话我觉得你们很有缘,不帅就算了】 宋盈盈已经洗漱完趴在床上追剧,看到这句笑:【他一直戴着安全帽,不过长得挺高的,背也很宽】 呀呀呀,都注意到人家背宽不宽了。 陈静婷坏笑着发语音:“你不会看上人家吧。” 宋盈盈就是随口一说:“我才没有那么花痴!连名字都不知道。” 名字有什么关系,陈静婷:“那你下次问问。” 她其实只是开玩笑而已,毕竟鹏城这么大,陌生人之间又能有多少缘分。 宋盈盈也这么想的,胡乱应:“行啊,下次我就问。” 她说这话的时候没料到,两天之后居然真的遇见了。 这天她吃完早饭就去医院拿健康证,上传后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还另外买了共享单车的月卡,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一早上确实收获都不错,哼哧哼哧就踩出五十块钱。 但午饭的高峰点一过,她一直没抢到什么适合的单子,只能找个外卖员多的地方,在树荫下坐着边吃杂粮煎饼边等,眼睛百无聊赖地四处转。 转着转着她注意到一个有点熟悉的背影,但因为人家没戴头盔又拿不准,视线稍稍下移确认电动车的车牌后就移开。 宋盈盈那天是想过要补上谢谢,可那边现在是两个男的凑在一起打游戏,自己这么贸然过去,好似不太妥当。况且她也怕尴尬,心想:或许人家都不记得我,算了算了。 不过她还是跟好友提一句:【我又遇见那个男生了】 陈静婷正好在吃午饭,很快好奇:【帅不帅?】 宋盈盈:【背对着我,看不出来】 陈静婷揶揄:【背影你都认得出来啦】 哪里是认得出,宋盈盈压根儿不知道人家正脸长什么样:【我只见过他的背影】 陈静婷不禁怂恿:【那你换个方向看看】 换个方向?另一边好像没什么树荫遮挡。 宋盈盈刚要拒绝,就听到那边传来一声怒吼:“xushaoyang!老子死啦!” 宋盈盈听着这个发音就想起来许绍洋三个字,一时之间却想不起在哪见过。 她摸着下巴思考,忽的像是意识到什么,打开蓝色外卖软件看那天给自己送外卖的骑手名字,确认后眨眨眼想:虽然很可能是同音不同字,但概率着实小。人家说事不过三,就过去看看又何妨。 她假装自己是路人甲乙丙丁的,漫不经心地走过去,甚至用假装打电话作为伪装,余光落在许绍洋身上又收回,走到阴凉处跟好友八卦:【长得挺硬汉的】 硬汉?陈静婷一下子来劲:【正好是你喜欢的类型】 宋盈盈平常会刷点肌肉男的视频,朋友们都知道,可她也只有这么点胆量:【难不成我还过去要微信啊?】 陈静婷:【是我我不敢】 宋盈盈也不敢。 她吃完煎饼喝口水,坐在阴凉处接着玩手机,再抬头的时候许绍洋那个方向已经没有人。 宋盈盈估摸着应该是去送外卖了,只觉得羡慕:我是不是该换个平台? 大概老天爷听见这句心声,接下来她抢到的都是好单子——取餐方便,送餐不用爬楼梯,甚至运气好到总是进小区的第一栋楼。 她哪里还记得什么硬汉不硬汉,自行车踩得更是虎虎生风,还第一次拿到新手任务的20块奖励。 但兴奋劲过去,两条腿就找茬了。 宋盈盈第二天起来都脚发软,像是刚爬完山下来。偏偏她莫名觉得这一切很好笑,走一步就笑一下,差点怀疑自己有什么精神问题。 就在这种“身残志坚”里,她还做了份红烧肉当午饭,拍给常联系的人们看自己的糖色炒得有多好。 宋志杰中午刚好拿到手机,看到的第一条消息就是这。 他是高中毕业去当兵的,没赶上妹妹成为厨艺大师的好时候,只记得她小时候炒个鸡蛋都鸡飞狗跳,对她做饭的水平一直很怀疑:【买的吧】 哥哥自打去部队,就可以称得上是神出鬼没。 宋盈盈有时候都拿他当备忘录用,看见回复愣了一下:【我就当作是夸奖】 宋志杰先把她前面那些留言看完,没料到短短几天妹妹做这么多事:【你还送上外卖了,没有别的兼职吗】 宋盈盈这几天简直是爱上送外卖,新鲜劲正上头,这会步履蹒跚都盘算着下午要出去送两单:【我觉得挺好的,想送就送,多自由】 宋志杰总觉得这不是女孩干的事。 但他现在二十五,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一样都没解决,能帮妹妹出化妆学校的费用已经是最大限度,再掏钱他也该心疼,只好说:【那你自己注意安全,别出去太晚】 兄妹俩的对话其实向来不多,宋志杰聊几句就去打游戏。 宋盈盈看对面不回复也猜到了,把手机放边上接着吃饭。 她刚放下屏幕就亮起,点开一看发现是个名为【230320期学员】的群聊。群里有化妆学校的人提醒下周一的上课时间、需要携带的东西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说实话,没这一茬,宋盈盈自己都险些忘记自己来鹏城是学化妆,而不是专职干外卖的。 又写了一章,那就再更一下。 晚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