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时空里,遇见另一个我》 第1章 错位 闹钟响第三遍了,陈远闭着眼往床头柜摸,手感不对?他那闹钟是大学路边摊买的,塑料壳子都摔裂了,用胶带缠着。现在摸到的这个,光滑,冰凉,还带着点弧度。 他猛地睁开眼。 入眼是陌生的水晶吊灯,天花板高得能打羽毛球。身下这张床,大得能在上面翻跟头。 不对。 他低头,看见的是真丝睡衣的领口,以及……曲线。 陈远连滚带爬冲进浴室,差点被过长的睡裤绊倒。镜子里是张女人的脸,二十五六岁,长得挺好看,就是脸色白得吓人——吓的是他。 “林总,您醒了吗?七点半了,季度会议九点开始。”门外传来保姆的声音。 林总?哪个林总? 手机就在洗手台上,屏幕亮着,一堆未读邮件。最上面一条:“林薇,今日日程提醒……” 林薇?他合作过一次的那个林氏集团的女阎王? 陈远脑子嗡的一声。他狠狠掐了自己胳膊一把,疼得倒抽冷气。不是梦! 衣柜里清一色的西装套裙,黑白灰。 他胡乱扯出一件白衬衫和黑西装裤,光是扣那些小巧的衬衫扣子就费了半天劲。 还有高跟鞋,他拎起来看了看那细长的跟,果断扔回角落,找了双平底鞋套上。 司机在楼下等着,开的是一辆黑色宾利。陈远坐在后座,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手心全是汗。 “林总,这是会议资料,王副总那边对第三季度的数据有些疑问,可能会在会上提出。”副驾上,一个年轻女孩递过来一个平板。 陈远接过来,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字,他一个搞设计的,看得眼晕,”嗯。”他含糊地应了一声。 会议室比他家客厅还大,长条桌两边坐满了人,他一进去,所有目光唰地集中过来。 他按着助理指的位子,在最主要的位置坐下,屁股刚沾椅子,就有人开口了。 “林总,关于上个月华东区销售额下滑的事,市场部的方案我看过于保守了。” “林总,新产品线的预算审批……” “林总……” 四面八方都是”林总”,陈远后背开始冒汗,他端起面前的杯子喝了一口,苦得他差点吐出来,是浓缩咖啡。 他清了清嗓子,把杯子放下,发出不大不小一声“嗒”,会议室瞬间安静了点。 “数据我看了,”他硬着头皮,学着林薇平时那冷冰冰的调调,“具体的,会后各部门提交详细报告。市场部的方案,”他顿了顿,扫了一眼那个盯着他的胖男人,“需要再具体点,落地性不强。” 胖男人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接下来一个多小时,陈远基本就在“嗯”、“先这样”、“后续跟进”、“我要看结果”这几句话里打转,好不容易熬到散会,他觉得自己快虚脱了。 回到那间巨大的办公室,他反锁了门,才敢大口喘气。 办公桌上堆着文件,电脑屏保是系统自带的风景画,他拉开抽屉,想找点能了解“林薇”的东西,最底下有个硬壳笔记本,没锁。 他翻开,字迹娟秀,但刚劲有力。 “10月15日。张董插手人事安排,手伸得太长了。必须敲打。” “11月3日。连续三天只睡四小时,累!” “11月20日。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会有人发现吗?大概只会着急找不到人签字。” 最后一行日期是前天。 陈远合上日记,靠在昂贵的皮质老板椅上,看着窗外林立的高楼。 完了!他想,这他妈叫什么事儿。 ----------------------------------------- 林薇在一阵刺鼻的泡面味中醒来。 头痛欲裂,嗓子干得冒烟,她伸手去摸床头柜的水杯,却碰倒了一个空啤酒罐,哐当一声滚在地上。 睁开眼,看到的是陌生的天花板,挂着廉价的星星灯。 周围堆着素描纸、模型材料,还有几件分不清该洗还是干净的衣服。 这不是她的卧室。 她猛地坐起,被子滑落。 看到的是宽阔的胸膛,线条分明的手臂,还有……平坦的胸部。 林薇冲进洗手间,步子迈得太大,差点撞上门框。 镜子里是个陌生男人,头发乱翘,下巴冒着胡茬,眼底带着宿醉的青黑。 手机在沙发上疯狂震动,她拿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客户张哥”四个字。 “喂?” “陈远!效果图好了没?今天下午必须给我!”粗嗓门震得她耳朵发麻。 陈远?那个拖稿出名的自由设计师? 林薇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里的不适,“下午三点前发你邮箱。” 挂掉电话,她环顾这个乱得像垃圾场的公寓,一整洁的是靠窗的工作台,上面摆着两台显示器。 她打开电脑,找到标注“张哥项目”的文件夹,里面的设计图只完成了一半,配色混乱,结构松散。 她皱紧眉头。 泡面是吃不下的,她点开手机外卖软件,找了家看起来最干净的沙拉店,下单了一份鸡胸肉沙拉。 等待外卖时,她开始整理房间,衣服分类塞进洗衣机,垃圾打包,桌面擦了一遍。 看到洗手间镜子上用口红写的“交稿!”两个大字,她面无表情地拿湿巾擦掉。 九点整,她坐在电脑前,先快速浏览了陈远过往的设计稿,发现这人有点天赋,但毫无章法。 她重新调出“张哥项目”的文件,打开Excel,拉出时间线。打开PPT,重新梳理设计理念。 十点,外卖到了,她一边吃草,一边手指翻飞地修改图纸。色彩调整,结构优化,空间利用率提升。 中午十二点,新效果图完成,比原定时间提前三小时发到了客户邮箱。 五分钟后,电话响了。 “我靠!陈远你吃错药了?这次做得这么专业!牛逼啊!尾款马上打给你!” 林薇挂了电话,看到手机银行弹出的入账通知,数额不大,却是她今天唯一确定的事。 她翻开陈远桌上的速写本,里面夹着几张逾期账单水费、电费、信用卡最低还款额。 用刚收到的尾款,她一口气全付清了。 速写本的最后一页,是用铅笔潦草地写着:“下个月再接不到活,就得去睡天桥了。” 林薇皱了皱眉,合上本子,走到窗边,楼下是小吃街,人来人往,喧闹无比。 和她的顶层公寓看到的风景完全不同。 她拿出手机,想给助理打电话安排工作,却想起自己现在是个叫陈远的男人。 窗外飘来炒饭的香气,她突然觉得,那碗没吃的泡面,好像有点可惜了。 ------------------------------------------ 陈远对着林薇的衣帽间发了十分钟呆。 最终他放弃挣扎,直接穿了昨天那套西装,反正都是黑白灰,看起来差不多。 助理小张看到他,明显愣了一下:”林总,您……没换衣服?” “勤俭节约。”陈远面不改色。 上午要见个重要客户,对方是个暴发户,脖子上挂着小指粗的金链子,一来就拍着桌子说要做”最高端最气派”的办公楼。 几个总监轮番上阵,拿出各种奢华设计方案,客户都不满意,会议室火药味越来越浓。 陈远一直没说话,低头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 “林总,您怎么看?”客户突然点名。 陈远把笔记本转过去,纸上是用签字笔简单勾勒的草图:将本地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设计,青砖黛瓦的意象被抽象化,既大气又雅致。 “最高端不是贴金,”陈远说,“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片土地上就是要立这样的楼。” 客户眼睛亮了:”这个好!有文化!” 总监们面面相觑,没想到女魔头还能玩这一手。 下午批预算,财务总监递来一沓报表。 陈远翻了两页,头大,“这个月员工餐厅支出怎么这么多?” “进口食材占比高了点……” “换本地供应商。”陈远合上报表,“省下的钱,搞个员工亲子日。” 财务总监张着嘴,半天没合上。 ----------------------------------------- 林薇在陈远的工作室接待新客户。 对方想要设计个网红书店,预算有限,要求却一大堆。 “要ins风,还要有禅意。空间要通透,还得有很多私密角落……” 林薇打开电脑,直接调出预算表:“根据您的资金,我建议集中在三个重点区域。ins风可以用低成本建材替代,禅意靠灯光和绿植营造。” 她语速快,数据准,把客户说的一愣一愣。 “这是初步时间表。”她又调出甘特图,“每阶段交付节点明确,延期按合同赔偿。” 客户咽了口口水:“陈设计师,您以前……不是这风格啊?” “人总要进步。”林薇面不改色。 等客户晕乎乎地签完合同离开,林薇打开陈远的电脑备份文件,在一个隐藏文件夹里,发现了他拖欠房租的催缴通知,还有前任发来的分手短信: “你连自己都养不活,拿什么给我未来?” 林薇沉默片刻,开始整理陈远杂乱无章的客户资料,按行业分类,建立数据库,设置跟进提醒。 ----------------------------------------- 晚上,陈远终于回到林薇的公寓。他踢掉高跟鞋,一头栽进沙发,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 就在这时,小腹传来一阵坠痛。 陈远心里咯噔一下,这种感觉……不会吧? 他冲进洗手间,五分钟后,面对着现实,陷入了比面对公司董事会时更深的恐慌。 第二天,总裁办公室气氛诡异。 “林总,您要的……必需品。”小张把一个黑色塑料袋放在桌上,表情是从业以来最专业的一次。 陈远面色苍白地挥挥手。等小张出去,他才龇牙咧嘴地翻出止痛药。 下午的汇报会,他全程有气无力地靠在椅背上,当营销总监报出一个离谱的数据时,他只是虚弱地摆摆手:“重做。” 会议室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震惊了,按照林总以往的作风,此刻应该已经把方案摔在桌上了。 深夜,陈远捂着热水袋,拨通了林薇的电话。 “喂……”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委屈,“你们女人……每个月都要经历这种酷刑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三秒,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欢迎体验地狱模式!抽屉里有布洛芬,多喝热水!” 陈远听着那边的笑声,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笑着笑着,他看向那个装着安眠药的药箱。 他终于切身体会到,林薇平日里扛着的是怎样的压力。 不仅是商场的明枪暗箭,还有身体周期性的背叛。 他起身,把林薇药箱里的安眠药全倒进马桶冲走,然后在冰箱上贴了张新的便条: “别吃药,也别只喝热水。红糖姜茶在左边柜子,疼得厉害就骂我。” 便条下面,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在极端的人生错位中,他们剥离了身份与性别的束缚,最终窥见并接纳了那个被社会角色所压抑的、完整的自我,从而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节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错位 第2章 适应 周一晨会,陈远直接把所有部门汇报砍了。 “以后站着说,每人五分钟。”他指着新买的沙漏,“时间到就停。” 会议室一片死寂,几个准备了三十页PPT的总监脸都绿了。 “王副总,”陈远点名,”你上次说渠道改革,进度?” 被点名的胖子支支吾吾,陈远直接打断:”明天中午前,我要看到具体数据。散会。” 九点十五分,会议结束,所有人逃难似的冲出会议室。 助理小张追上来:“林总,今天十点约了银行李行长……” “推了。”陈远脚步不停,“说我临时有事。” “可这是很重要的……” “就说我得癌症了。”陈远按下电梯,“晚期。” 小张僵在原地。 四十分钟后,陈远把车停在高铁站。他买了最近一班去海边的票,用林薇的信用卡给自己买了张商务座。 两个小时后,他已经站在沙滩上,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他深深吸了口气,这是一个月来第一次觉得能正常呼吸。 不远处有个男人在写生。 陈远踱步过去,看见画板上是海天一色的水彩。 “画得不错。”他说。 男人转头,三十出头的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笑容很干净。 “谢谢。你也来散心?” “算是吧。”陈远在他旁边的礁石上坐下,“逃班。” 男人笑了:”我叫陈远,开咖啡馆的,偶尔画点画。” 陈远愣了下,这名字和他本体一样。他含糊道:”我姓林。” “林小姐看起来不像会逃班的人。” “怎么看出来的?” “气质。”陈远继续调色,“太规整了,像被框在格子里太久。” 陈远没接话,他看着海浪一次次拍打沙滩,突然问:“如果你突然变成另一个人,会怎么办?” “那就做点那个人不敢做的事。”陈远想都没想,“反正已经不是自己了,怕什么?” 他撕下刚画完的画递给陈远:“送你了。有时候换个角度看自己,挺有意思的。” 画上是陈远刚才坐着的侧影,背景是辽阔的海,画里的“林薇”看起来居然有几分松弛。 陈远收起画:”你的咖啡馆在哪?” “镇上唯一那家,叫‘远’。请你喝咖啡,算是对逃班同志的慰问。” 陈远跟着他往镇上走,阳光很暖,海风很轻,这是他变成林薇后,第一次觉得活着没那么累。 ----------------------------------------------- 林薇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设计图,眉头紧锁。 陈远的客户李太太想要个“梦幻儿童房”,但预算只够买两个名牌包。林薇已经改了五稿,对方还是不满意。 “要粉色,但不要太粉。要可爱,但不能幼稚。要实用,但看起来不能太实用。” 林薇深吸一口气,直接拨通视频电话。 “李太太,根据您的预算,我有两个方案。”她调出3D模型,“方案A:重点打造主题墙面,其他区域简约处理。方案B:全部采用平价材料,靠软装出效果。” 她语速快得像在开董事会:”我建议选A,性价比更高。如果您坚持要B档的效果,需要追加40%预算。” 视频那头的贵妇愣住了:“陈设计师,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以前是我不够专业。”林薇面不改色,”请在今天下班前确认,否则档期要排到三个月后了。” 挂断电话不到十分钟,定金就到账了。 傍晚,陈远的朋友兼合作伙伴大刘来敲门:“远哥,撸串去!新开了家馆子,啤酒买一送一!” 林薇本想拒绝,但闻到楼道里飘来的烧烤香味,突然改了主意。 大排档里烟雾缭绕,塑料凳子油腻腻的。大刘扯着嗓子点菜:“五十个羊肉串,俩大腰子,一箱啤酒!” 林薇用纸巾擦了三次桌子,最后还是放弃了。 “远哥,你最近咋了?”大刘灌了口啤酒,“约你几次都不出来,群里也不说话。” “在赶稿。” “得了吧,你以前边喝酒边画图都没问题。”大刘凑近打量她,“是不是谈恋爱了?整个人都不对劲。” 林薇默默地把烤串上的香菜挑干净。这是她第一次吃路边摊,味道居然不错。 “对了,你欠我的三千块钱......”大刘搓着手笑。 林薇直接用手机转了账。 大刘瞪大眼睛:“我靠,真谈恋爱了?这么大方?” 回到家已经十一点,林薇看着镜子里满身烧烤味的自己,突然想起明天要和建材商谈价格。 她打开电脑,把陈远之前杂乱无章的供应商名单重新整理,做了个比价表。又查了这批材料的最新市场价,标出谈判底线。 做完这些,她闻到袖口上的烧烤味,居然觉得比林薇那些昂贵的香水好闻。 手机亮了,是陈远本体的朋友发来的消息:“远哥,周末骑行去啊?” 林薇想了想,回复:“好。” 回复完她才意识到,这是她这个月第一次答应别人的私人邀约。 ----------------------------------------------- “林总最近很反常。” 茶水间里,营销总监压低声音对财务总监说。 “上周她居然问我孩子高考准备得怎么样。”财务总监搅拌着咖啡,”我跟她共事五年,她连我有没有孩子都不知道。” “最奇怪的是季度评审会,她听了十分钟就说‘创意不错,但缺乏数据支撑''。”营销总监摇头,“以前的林总最讨厌别人提数据。” “而且她开始准时下班了。”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沉默。 这时陈远端着茶杯走进来,办公室里立刻鸦雀无声。他自顾自接水,突然转头问:“公司楼下那家麻辣烫,好吃吗?”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还......还不错。”一个实习生小声说。 “哦。”陈远点点头,”那明天中午一起去尝尝。” 他离开后,茶水间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声。 ---------------------------------------------------- 与此同时,林薇正在面对自己的危机。 “陈先生,你这个设计风格变化太大了。”客户推了推眼镜,“签约时我看中的是你天马行空的创意,现在这个方案......” 他敲了敲图纸:“太工整了,像个标准产品。” 林薇保持微笑:“李总,考虑到您的预算和工期,我认为在创意和落地之间需要平衡。” “我要的是艺术,不是平衡!”客户突然拍桌,“如果你做不到,我们就解约!” 和客户的对话陷入僵局。 林薇看着对方激动的表情,突然想起上个星期陈远本体发来的短信:“遇到难搞的客户,就带他去吃烧烤,灌点酒什么都好说。” 她沉默片刻,合上图纸:“李总,现在谈设计为时过早。我知道有家不错的烧烤店,不如边吃边聊?” 两小时后,客户醉醺醺地搂着她的肩膀:“小陈啊,哥跟你说实话......刚才那个方案,细看还真不错!就按你说的办!” 林薇扶着烂醉的客户,闻着满身油烟味,第一次觉得谈判可以这么,,,不专业但有效。 ------------------------------------------------ 第二天一早,陈远在电梯里听到同事小声议论: “林总昨天批了技术部的团建申请,还特意备注可以带家属。” “她是不是查出什么绝症了?” 陈远默默记下:要适当保持人设。 上午见客户时,他特意把会议拖长半小时,否决了两个方案,最后冷着脸说:“我要看到实际成果,不是纸上谈兵。” 等他离开,客户擦着汗问助理:“林总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 助理小声回答:“她最近就这样,时好时坏。” 而林薇那边,大刘正在工作室里大惊小怪:“远哥你居然开始用日程表了?这还是我认识的陈远吗?” 林薇面不改色地整理合同:“人总要成长。” “不对,”大眯起眼睛,“你该不会被什么附身了吧?我姥姥说过,人要是突然性情大变......” 林薇直接把一沓文件拍在他面前:“有空说闲话,不如帮我核对下施工图。” 看着大刘认命地开始工作,林薇轻轻呼出一口气。 再这样下去,瞒不了多久。 两人超越了最初的生存恐惧,开始深刻影响并重塑对方的事业与生活圈。 外部的怀疑与内部的成长并存,在危机与挑战中,他们不仅适应了身份,更找到了在错位人生中游刃有余的新节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适应 第3章 转变 季度财报会议,所有人都等着看林薇出丑(或者说是陈远),上个季度业绩下滑是明摆着的事。 陈远走进会议室,没穿往常的西装,换了件浅灰色的针织衫。 底下人交换着眼神:连战袍都换了? “开始吧。”陈远直接打开投影。 财务总监战战兢兢地汇报完,等待预料中的暴风雨。 陈远却转向市场部:“上次说的那个校园推广计划,为什么停了?” “预算超标,而且ROI不够明确......” “重启。”陈远打断,“我要的不是ROI,是要让年轻人记住我们的品牌。” 会议室一片寂静。这完全不是林薇的风格。 “还有,”陈远调出员工满意度调查,“食堂评分连续三个月下降。行政部明天拿出整改方案。” 行政总监结结巴巴:“林总,这个不在本次会议议程......” “现在在了。”陈远环视全场,“连自己员工都伺候不好,怎么伺候客户?” 会后,小张追上来:“林总,董事会可能会对这些决定有意见......” “让他们来找我。”陈远按下电梯,“对了,帮我找个绘画老师。” “什么?” “绘画老师。”陈远重复,“零基础那种。” -------------------- 林薇接到建材商的电话时,正在修改第六版设计方案。 “陈先生,这批木材要涨价15%,下周生效。” 她打开比价表:“张总,据我所知这批货你在仓库压了三个月。这样,我按原价全要了,但你要负责送货安装。” 对方愣住:“这......” “给你三分钟考虑。”林薇看着秒表,”过时我找别家。” 三十秒后,对方同意了。 挂断电话,大刘目瞪口呆:“远哥,你什么时候学会砍价了?” “这不叫砍价,”林薇整理着票据,”这叫资源优化配置。” 她发现陈远的工作室其实很有潜力,只是管理太混乱。于是她做了三件事: 第一,重新定价,把设计费提高了30%。 第二,建立客户筛选机制,只接优质项目。 第三,给自己发固定工资——虽然现在是她自己在用。 晚上对账时,林薇惊讶地发现:这个月居然盈利了。 陈远的朋友们渐渐发现,“陈远”变得靠谱了。他会准时赴约,记得每个人的喜好,甚至开始组织周末骑行。 “远哥,”大刘喝着啤酒,“你最近像换了个人,但是......挺好的。” 林薇看着烧烤架上升起的烟火,突然觉得这种“不专业”的生活,似乎也不错。 只是她偶尔会想:那个用着她身体的陈远,现在在做什么?该不会把她的公司也变成大排档吧? ------------------- 陈远站在林薇的顶层公寓里,指挥工人搬走那个三米长的定制沙发。 “换成布艺的,颜色要暖一点。”他对设计师说,“还有那面墙,给我刷成淡黄色。” 助理小张欲言又止:“林总,这个沙发是意大利定制的......” “坐着像受刑。”陈远头也不回,“会议室那把椅子也一样,换了。” 他走到落地窗前,一个月前,这里只能看见冷冰冰的摩天楼。 现在,他在窗台摆了一排多肉植物,还挂了个风铃。 手机响了,是林薇的瑜伽老师:“林小姐,您已经缺课四次了......” “以后都不去了。”陈远说,“我报了街舞班。”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 下午见客户时,陈远破天荒没看报表。 他听着对方絮叨家里的双胞胎,突然插嘴:“我认识个很好的设计师,可以帮你改造儿童房。” 客户愣住了:”林总还懂这个?” “略懂。”陈远微笑,“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储物空间,和一块能随便涂鸦的墙。” 签约时,客户忍不住问:“林总,您最近好像不太一样了。” “是吗?”陈远把合同推过去,“可能因为我现在每天睡够八小时。” --------------------- 林薇面对着一个难缠的甲方。对方要把书店设计成“后现代解构主义风格”,预算却只够买几个书架。 “王总,”她调出成本分析表,“按您的要求,光定制灯具就要超支。我建议换个思路。” 她在草图本上快速勾勒:“保留原有结构,用色彩分区,这里做开放式阶梯,既能当座位又能储物。” 甲方皱眉:“这太普通了。” “但可以在预算内完工。”林薇平静地说,“而且,读者会更喜欢舒适的空间,而不是昂贵的装饰。” 她指着设计图:“这里留一面墙,给读者留言,那边角落可以办小型读书会。书店不该只是个卖书的地方,您说呢?” 甲方盯着草图看了很久,突然笑了:“陈设计师,你比我想象的懂书店。” 签完合同,林薇没有立即整理文件,她看着自己画的设计图,那种熟悉的创作快感又回来了,不是作为CEO的批准方案,而是作为一个创作者亲手打造自己想象中的空间。 大刘来送材料时,看到她还在修改细节。 “远哥,这单赚得不多,没必要这么认真吧?” “值得。”林薇头也不抬,“这是个能让人幸福的空间。” 大刘怔了怔,嘟囔着:“你越来越像文艺青年了。” 晚上对账时,林薇发现这个月收入创了纪录。她给陈远的父母寄了份礼物,用工作室的名义。 躺在床上,她想起白天设计的那个书店,突然很想知道,当它建成时,坐在里面读书会是什么感觉。 这个念头让她微微一愣,这是一个月来,第一次不是为了生存,而是因为期待而期待明天。 ----------------------- 凌晨三点,陈远被手机吵醒,小张的声音带着哭腔:“林总,出事了!我们的产品被曝光质量缺陷,微博热搜第一!” 陈远瞬间清醒,打开电脑,满屏都是投诉和骂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价已经开始下跌。 “通知所有高管,四点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公关总监提出标准方案:否认、撤热搜、发律师函。 “不行。”陈远打断,“先道歉。” 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总,这等于承认我们有问题......” “我们就是有问题,”陈远调出客户投诉记录,“三个月前就有人反馈,为什么没人处理?” 市场总监小声说:“按照惯例......” “没有惯例了。”陈远站起来,“现在开始:第一,全网道歉,承认错误;第二,公布召回和赔偿方案;第三,我亲自直播回应质疑。” 会议室炸开锅。 “林总,这太冒险了!” “您从来没有做过直播......” 陈远看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突然想起林薇日记里的话:“所有人都叫我林总,没有人记得我叫林薇。” “照我说的做。”他平静地说,“要么一起渡过难关,要么一起失业。” -------------------------- 同一时间,林薇接到施工队的紧急电话:“陈工,工地出事了!定制尺寸全部错了!” 她赶到现场时,工头气得满脸通红:“图纸和现场对不上,延误一天罚五千!” 林薇翻开图纸,心脏一沉——这是陈远早期画的草图,尺寸标注混乱,现在重做定制件至少要一周。 “给我三小时。” 她把自己关在临时办公室,对着电脑疯狂修改设计,不能改变整体结构,只能在现有条件下调整,汗水浸透了T恤。 工头在外面砸门:“到底行不行?不行就赔钱!” 林薇推开门,把新图纸拍在桌上:“按这个做。所有误差用装饰线条消化,我来画施工详图。” “这不可能......” “可能。”她抓起安全帽,“我亲自监工,24小时内完工。” 工人们惊讶地看着这个文弱的设计师爬上脚手架,亲自调整安装角度,她指挥若定,每个指令清晰准确。 “这里偏移两公分。” “那个接缝用铜条覆盖。” “灯光角度调整15度。” 第二天清晨,当最后一盏灯安装完毕,整个空间呈现出比原设计更惊艳的效果。 工头不可置信地摇头:“陈工,你到底是什么人?” 林薇瘫坐在建材箱上,看着自己的作品,这一刻她终于明白,无论是管理公司还是创作设计,核心都是一样的:在限制条件下找到最优解。 手机响了,是陈远发来的消息:“你那边怎么样?” 她回复:“搞定。你呢?” “准备上刑场。”后面跟着个笑脸。 林薇看着那个笑脸,突然觉得,也许他们比想象中更适应对方的身份。 第4章 回归与重逢 直播结束后的深夜,陈远精疲力尽地倒在林薇公寓的沙发上。 电脑屏幕上还停留着直播的回放页面,弹幕里飘过一连串的”敢作敢当”、”路转粉了”。 他用的是林薇的身体,做的却是陈远自己会做的事——坦诚、直接,甚至带了点破罐破摔的江湖气。 他想起白天会议室里那些高管们震惊又不得不服从的表情,想起自己拍着桌子说“要么一起渡过难关,要么一起失业”时的决绝。那一刻,他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建筑设计师陈远,还是不得不成为林薇的陈远。 起身想去倒杯水,一阵剧烈的眩晕毫无预兆地袭来。 他感觉自己像被扔进了一个高速旋转的漩涡,天旋地转,五脏六腑都错了位。 再睁眼时,视线先是模糊,然后慢慢聚焦。 他看到的是自己公寓那熟悉的天花板,上面挂着他亲手安装的、歪歪扭扭的星星灯。鼻腔里闻到的是淡淡的松节油、铅笔屑和,泡面混合的味道。 陈远猛地坐起身,动作快得让他自己都愣了一下。他低头,看到的是那件穿了好几年、领口都有些松垮的灰色T恤,和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他抬手,摸到了自己下巴上那有些扎手的、真实的胡茬。 他几乎是踉跄着冲进洗手间。 镜子里,是那个头发乱翘、眼底带着疲惫但无比熟悉的脸。 是他自己。 陈远(现在是他自己了)试探性地清了清嗓子,发出的低沉、略带沙哑的男声让他眼眶莫名一热。他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脸颊,疼痛感真实而亲切。 几乎是同一时间,放在洗手台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来电显示是——“林薇”。 他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片沉默,只有细微的呼吸声。 “……你?” 两人异口同声,然后又同时顿住。 “你先说。” 最终,是林薇的声音先传来,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异样,似乎也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我……” 陈远看着镜中的自己,一字一句地说,“我回来了,在我自己的身体里。”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三秒,然后传来一声极轻的、如释重负的叹息:”我也是。” 他们约在了那个海边小镇见面,就是之前“陈远”(林薇灵魂)去散心,并遇到咖啡店老板的那个地方。 陈远提前到了,他穿着简单的T恤和休闲裤,靠在堤岸的栏杆上,看着海浪一次次涌来又退去。阳光洒在身上,是久违的、属于他自己的轻松感。 过了一会儿,他看到一个女人朝他走来。 是林薇,但和他记忆里那个一丝不苟、妆容精致的女总裁判若两人。 她穿着简单的白色棉质衬衫和一条浅蓝色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披在肩上,脸上没有任何粉饰,脚上是一双舒适的平底鞋。海风吹起她的发丝,她的眼神里少了几分锐利,多了些他从未见过的柔和与……不确定。 “你变黑了一点。” 她走到他面前,打量了他一下,开口说道,语气很平静。 “你……” 陈远看着她这身前所未见的打扮,忍不住笑了,”穿得……有点像我了。” 他们在沙滩上坐下,保持着一点距离。 一开始是沉默,然后,开始断断续续地交换着过去这一个多月里,在对方身体中经历的种种。 “你把我意大利定制的沙发扔了,换成了布艺的。” 林薇说,语气听不出喜怒。 “因为它坐着像受刑。还有你会议室那把椅子,我也换了。” “你把我公司的季度战略发布会,变成了……员工亲子日活动筹备会。” “效果不是挺好?我看员工群里都在夸你……哦不,是夸‘我’。” “你把我工作室的设计费报价抬高了30%。” 陈远也开始“控诉”。 “因为你的才华之前被严重低估了。而且,你帮我……不,我是帮‘你’自己,还清了所有信用卡和网贷。” “你还用我的名义,给我爸妈寄了一台按摩椅。” “他们收到后给我……给‘你’打电话,高兴得哭了。” 说到这些,两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里带着一种荒诞又释然的情绪。 海风吹拂着,带着熟悉的咸味,这一刻,过去一个多月的挣扎、焦虑和混乱,仿佛都随着这海风飘散了一些。 “说真的,” 陈远收敛了笑容,看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你那一套数据分析和流程管理的方法,用在我那个小设计室里……还挺管用的,这个月破天荒没拖欠订单。” 林薇也微微点头,目光落在自己的手上,现在这双手不再需要每天精心涂抹护手霜了:“你的那种……跟客户称兄道弟、去大排档谈生意的‘江湖’方式,虽然听起来不靠谱,但确实让几个最难缠的元老股东闭了嘴,也让公司内部的氛围……没那么死气沉沉了。” 他们再次陷入沉默。这一个月的灵魂错位,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却又真实地改变了他们生命的轨迹。 “现在……” 陈远抓了一把脚下的沙子,看着它们从指缝流走,“我们该怎么办?” 林薇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沙粒,动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利落,也多了几分随性:“明天上午九点,公司有个董事会,我必须出席。” 陈远也站了起来,点点头:“我明白。我下午也有个客户要见,之前……‘我’谈了一半的绘本馆设计项目。”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这次,我会记得按新报价,并且先收定金。” 他们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包含了太多复杂难言的情绪——有理解,有感谢,有恍如隔世,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然后,他们转身,一个朝着停车场的方向,一个朝着小镇的车站,朝着各自原本的生活轨道走去。 但这一次,他们的脚步,都比从前更加坚定,也更加轻盈。 ------------------------------ 周一早上八点五十分,林薇站在林氏集团总部大楼下。 她穿着剪裁利落的深蓝色西装,但里面搭了件浅灰色真丝衬衫,脚上是五公分的高跟鞋——比过去低了七公分。 电梯门打开,助理小张抱着一叠文件等在门口:“林总,董事会成员已经到齐了。这是您要的......” “咖啡换成茶。”林薇打断她,“另外,把上个月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也准备一份。” 小张愣了一下:“好的。还有,王副总想讨论一下华东区的人事调整......” “让他直接跟HR总监谈。”林薇脚步不停,“十点我要听新产品线的市场反馈,让研发部准备数据。” 走进会议室,所有董事齐刷刷看向她。李董事长率先开口:“林总,关于上次的危机处理......” “问题已经解决。”林薇在主席位坐下,“今天我想讨论的是员工持股计划。” 会议室一片哗然。 “这不在议程内......” “现在在了。”林薇打开投影,“数据显示,员工持股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30%。如果我们想让公司走得更远,就需要让每个人都是主人。” 她环视全场,目光坚定:“这不是建议,是决定。” --- 同一时间,陈远站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一个月没人住,灰尘积了薄薄一层,但所有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显然是林薇整理的。 他打开电脑,发现客户资料全部重新分类,合同模板更新,连报价单都做了双语版本。 第一个客户准时到达,是家连锁书店的老板。 “陈设计师,上次您说的那个成本控制方案......” “方案在这里。”陈远调出PPT,“但我建议把预算重点放在儿童阅读区。数据显示,带孩子的家庭在书店停留时间最长。” 客户惊讶地看着他:”您以前从不做数据分析。” “人总要进步。”陈远微笑,“不过具体设计上,我有个新想法......” 他在素描本上快速勾勒:“这个角落可以做成了解本地文化的空间,邀请非遗传承人来办工作坊,让书店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客户眼睛一亮:“这个创意好!就按您说的办!” 送走客户,陈远看着重新运转的工作室,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林薇留下了一套高效的管理系统,而他找回了创作的灵感。 下午,他约了大刘吃烧烤。 “远哥,你现在跟换了个人似的。”大刘递给他一串烤腰子,“不过挺好的,现在你既会赚钱又不掉链子。” 陈远笑着接过:“以后工作室要正规化运营,你那个施工队,要不要签个长期合作协议?” “真的?”大刘瞪大眼睛,“你终于开窍了!” --- 傍晚,林薇结束一天的工作。她没有直接回家,让司机把车开到江边。 晚风拂面,她想起在陈远身体里时,最喜欢下班后在这里发呆。 那时她只是个旁观者,看着城市的灯火,不用对任何人负责。 手机震动,是陈远发来的照片,他刚完成的设计草图,旁边配文:“你的报表模板挺好用,但色彩搭配还是得听我的。” 林薇回复:“董事会通过了员工持股计划。” “恭喜。另外,提醒林总记得吃饭。” 她看着这条消息,嘴角微微上扬,转身走向路边一家面馆,这是她在陈远记忆里找到的店。 “一碗牛肉面。”她说,“加个荷包蛋。” 面端上来时,热气模糊了视线,她尝了一口,味道朴实而温暖。 这一刻,她既是林薇,又不仅仅是原来的那个林薇了。 第5章 未完待续 三个月后的一个周六下午,陈远的工作室挤满了人。 “远哥,你这地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专业了?”一个老客户打量着焕然一新的工作室。 墙面刷成了暖色调,设计图整齐地挂在软木板上,角落甚至还多了个小咖啡吧。 “慢慢改进。”陈远正给一对年轻夫妻讲解幼儿园设计方案,“你们看这个活动区,我用了环保材料,所有边角都做了圆角处理。” 妻子指着设计图:“这个彩虹书架好漂亮!” “不止漂亮,”陈远调出数据,“高度都是按儿童身高设计的,能培养他们自主取放的习惯。” 送走客户,大刘抱着施工图纸进来:“远哥,绘本馆项目下周验收,甲方特别满意,说要给你介绍新客户。” 陈远点点头,看了眼日程表——用林薇教他的方法管理的。“下周不行,排满了。先做需求评估,按新流程来。” “明白!”大刘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咱们可是正规军了。” ---------------------------- 同一时间,林氏集团正在举办家庭开放日。 孩子们在游乐区玩耍,员工家属参观办公区。林薇穿着休闲装,和几个老员工聊着家常。 “林总,谢谢您推行的弹性工作制。”一个年轻妈妈感激地说,“现在我能去接孩子放学了。” 小张快步走来:“林总,电视台想采访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情况。” “让王副总去吧。”林薇看着不远处玩耍的孩子们,“今天我是来参加活动的。” 她走到餐饮区,给自己倒了杯果汁。想起以前这种场合,她总是端着香槟,说着场面话。 现在这样,挺好。 ---------------------- 傍晚,陈远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 “陈先生,我是林薇的父亲。方便见个面吗?” 他们约在一家安静的茶室。林父打量着陈远,目光犀利。 “薇薇这几个月变化很大。”老人缓缓开口,“她开始回家吃饭,会关心她妈妈的腰疼。公司也经营得更好。” 陈远安静地听着。 “她说是因为你。” “不是我,”陈远摇头,“是她自己找到了平衡。” 林父若有所思:“下周是她的生日,家里有个小聚会。如果你有空......” “我会准时到。” --- 生日那天,陈远带着礼物按响门铃。林薇开门时愣了一下,他穿着合身的西装,头发梳理整齐,手里捧着个小纸箱。 “生日快乐。” 纸箱里是个精致的书店模型,正是他们互换期间林薇设计的那个项目。每个细节都完美还原,连读者留言墙上的便签都栩栩如生。 “你自己做的?” “熬了几个通宵。”陈远微笑,“下个月实体店就要开业了。” 林薇看着模型,眼神柔和。这时她的手机响起,助理汇报着一个突发状况。她走到阳台,五分钟后就解决了问题。 回到客厅时,陈远正在教她的小侄子折纸飞机。 “你现在很擅长处理这些了。”他说。 “你也是。”她看着他,“听说你又接了个大项目。” 窗外月色正好,两个曾经错位的灵魂,终于在各自的位置上找到了归属。 改变悄然发生,而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