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时》 第1章 第 1 章 六月初的云城,已经接近初夏,炽热的阳光透过葡萄架洒在地上。 “叮铃铃……”桌上的闹钟已经响了三遍了,于理反手一拍,按停了。 缓缓坐起身,脑袋还在蒙圈中,他看了眼时间,八点半了,真该起床了。 于理换好衣服推开门,挤了挤那扁扁的牙膏,用尽力气才挤出一点,不过也够了。 “奶奶,你可真够抠的,周一就和你说牙膏要没了,今儿周六了你还没买。”于理大喊着。 “你懂什么,这叫节约,你使劲儿挤挤还是有的嘛。”奶奶把锅里热着的包子豆浆端上桌,说着。 于理吐了口牙膏沫,从洗手间里探个头说:“那甭节约了,回头我拉完客就去买,你还有啥缺的吗,我一次性买齐了。” “哟,你这半吊子,居然还能坚持这么久,我算算,都坚持一年多了,今儿去哪拉客?”奶奶说。 于理洗完脸,一只手擦着了另一只拿着小笼包塞进嘴里嘟囔着说:“我的亲奶啊,我可是亲孙子,你还不信我,我说了能坚持那就一定能行。” 奶奶笑了笑:“谁能信,小霸王现在居然从良了。” 于理摆摆手,“哎行行行,小爷年轻的事儿,大可不提。” “混小子,我打死你。”奶奶顺手拍了于理胳膊。 “小鱼儿啊,你等下去帮隔壁林奶奶换个灯泡吧,她一早就来找你了,她闺女昨天回来了,还说今天她孙子也回来,给她高兴的不行。” 于理一顿,隔壁林奶奶闺女回来了?她不是走了快二十年吗?中间回来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好,我现在去。”于理喝完豆浆就走了。 一出门,就被院子里的太阳晃了眼,天真好啊。 蓝天,白云,太阳,小狗,小猫,葡萄架,还有我于理。 于理往前走了几步,转身看向院子后面的三层小洋楼,又看了眼自己家的小平层,又开始发誓,自己一定要让奶奶也住上小洋楼。 走进林奶奶院子,于理喊着:“林奶奶,您家这灯泡终于舍得换了。” 屋里走出一位头发泛白的老人,手里杵着拐杖,这些年林奶奶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往医院跑,还都是于理拉去的,林奶奶一直说自己没事,不用去看。 去医院检查骨质疏松,关节炎,还有冠心病。林奶奶一个人住实在不放心,于理奶奶劝了好久林奶奶才给楚云打电话说自己身体不好,让她多来看看她。 听奶奶说,楚云这人对林奶奶很好,虽然回来的少,但钱可不少往家里打,就是她丈夫不让她和老奶奶多来往,电话都是楚云偷偷打的。 于理不明白,要这样的男人有什么用? “哎哟,小鱼儿来了,这不是奶奶的大孙子要回来了,我能摸黑,他可不能。”林奶奶眼睛弯着,嘴都闭不上了。 “那可真好,是三层楼都换上吗?”于理走进去问着。 “对对对,都换上,灯泡我都买好了,在那桌上。”林奶奶用拐杖指着。 说着二楼便下来一位端庄的女人,于理看她第一眼就认出来了,是林奶奶闺女楚云。 “楚阿姨好!”于理打着招呼。 “是小鱼儿啊,这么久不见,都长这么大了。”女人温和的声音传来。 他对楚阿姨的印象不是很好,印象里她是很温柔的一个人,但从考上大学离开这儿后就不怎么和家里人来往。 除去中间给她家装修楼层回来了几次。 于理一直觉得,温柔只是她的表面。 “那我先去换灯泡了,等下还有事儿。”于理搬起桌上的灯泡箱就往楼上走着。 换完灯泡出来于理就去自家院子里开他的“宝马”车,所谓“宝马”车就是全封闭三轮车。这是奶奶的专车,于理是这两年才接手。 之前奶奶是用车送货,顺带接送于理,慢慢的于理上高中了,就不用接送了,货也拿一周的量,一周送一次,一般是周天送,因为于理周六要用车。 打开车门,刚坐进去,于理就受不了,温度太高了,他把钥匙一插,“欢迎使用本公司智能……” 又打开他特意装的小风扇,把车门来回扇动降温,几下车内就没这么热了。 “走着,骑上我心爱的宝马车,它根本不会堵车……”于理一边骑一边唱,还顺手摸了个墨镜戴着。 街上人还是很多的,像这样的三轮车拉客车多的是,这就要开始抢客了,于理这张嘴在附近没少得罪“同盟”。 没办法,他左一句“我这便宜,跑的还快”,右一句“天这么热,他那敞篷车,我这带篷的,里头还有风扇”。 一个巴掌大的风扇,挺智能,还会摇头。 就这几句话,客都上了他的车,几个月下来都有熟客了。 这街上不比市中心,交通并不发达,大车几乎不走这边,公交车也只停街口,街口离村还有几公里呢。 于理把车停在老地方,公交车站旁边,坐在车上,把窗口拉开,就这么等着,时不时刷刷手机。 手机震动几声,于理打开一看,是赵磊发来的。 -你在拉客? -拉几个了? -今儿超市大打折,你要不要过来也买点。 -算了,别来了,真抢不过这些大妈,我就抢到了几个鸡蛋…… 于理一笑,关掉手机。 公交车刚到站,下了好几位,旁边的“同盟”都迎上去抢客,于理不紧不慢的看着。 视线中被一位身着灰色卫衣深色牛仔裤,手里拉着一个大密码箱的男人,皮肤很白,碎发盖在额头,高挺鼻梁。 还挺帅,三个字是于理给他的最高评价。 可能因为刚挤公交而皱着眉头,眼里流露着嫌弃,于理一眼看出这个人和这座城的格格不入。 心想,外地人,那可以好好宰一把。 “喂,妈,我刚下公交”。男人走下公交,往旁边一站,打着电话。 刚好站在于理旁边,他就这么听着他打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声音:“凛凛啊,你看一下旁边有没有啥车,你拦一个,坐到杏渔村,到路口我接你……” 男人答应一声便挂断。 于理一听,杏渔村,自己家不就是在那吗? 他探出头,“喂,那男的,杏渔村我熟,五十现在就走。” 男人闻声转头,撞进那双深邃漆黑的眼眸,对视了几秒,随后转眼视线又移向这封闭式的三轮,眉头拧的更深了。 红色的封闭三轮车,甚至在两边后视镜上各贴了猫捉老鼠的卡通图片,一边一个。 于理从他眼中看到了嫌弃,不,是非常嫌弃。 “哎,你别用这眼神啊,你看他们那车,敞篷的,这太阳这么大,你又这么白,别晒到你了。”于理接着说。 “不用,我打车。”男人拒绝。 于理无语,心想,我就在这等着,你小子能打到车就怪了。 于理就这么等着,眼看着旁边来了三个拉客车问那个男人,都被拒绝了。 于理打开旁边的收音机,土旧的音乐传了出来。 “不是哥们儿,你都等半个小时了,不用叫车了,这地方没大车。”于理忍不住开口。 男人也佩服眼前这个人,居然就在这等了他半个小时。又看了眼手机,根本没人接单,叹了口气:“三十。” 于理一惊,这小子居然还会砍价,“三十不行,走不了。” 男人盯着于理,“刚那几个人报价了,三十,二十五,还有个十五的,你报的价都要高一倍了。” 于理尴尬的笑笑,“那不是我这带篷吗。” “走不走。”男人没了耐心。 “得,走!”于理妥协,三十还是有赚的。 于理下车帮忙把行李箱提进去,费了半天劲才塞进去,心想,苦了他这宝马了。 他坐到前面,把风扇对着后面那位吹,启动车子走了。 “哎,你把那窗拉开,风吹进来更凉快。”于理看了眼后面的男人。 男人拉开窗,风吹进来,确实凉快。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坐上这样的车,挺拉风? 他看着窗外喧闹的街市,又带着点海腥味,不过味道很快就没了。 过了街市,就是一条大道,道路两旁都是住户,一家挨着一家,还有饭店沙县早餐店什么的,平层二层小洋楼比比皆是。 没一会车拐弯,拐进一条小道,路两旁都是梧桐树,还穿插着棕榈树。 阳光透过梧桐树枝洒下来,形成一道道光影。 路两旁还能看到有人在种地,绿油油的,卫凛不知道种的是什么,他只感觉这里很安静,很清晰。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城市,他长这么大,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回家,偶尔和朋友出去玩,时常觉得没意思。 他也不知道,原来夏天可以这么热。 如果不是因为卫志国和楚云离婚,他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到这样的地方。 “做好了,前面有一节烂路,稍微有点儿颠。”于理提醒着。 男人缓过视线,看向前面,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烂路没两分钟就走完了。 “你家在哪,这我都熟儿。”确实,他出现在这长大,哪家他都认识。 “杏渔89号。”男人答。 车子猛的一刹,男人撞向前面的靠背,刚想骂街就听见司机说“你住89号?” 于理转头看着男人,“你是林奶奶家的孙子?” 男人揉着额头,“怎么?你认识?” “我家90号,就住你家旁边。”于理一想,刚还割他韭菜,这下好了,回去他要是和老奶奶一说,这不完了。 “我先送你回去。”于理接着开车。 这么巧的事还能被他赶上,他等下可以去买张彩票了。 车停在门口,于理开门走下去。 “这儿就你家了。”于理打开车门,帮忙把密码箱拿下来。 男人道了声谢。 第2章 第 2 章 门突然被打开,林奶奶走了出来,“哎,我就是我耳朵没听错,门口就是有人。” 楚阿姨跟着后面走出来,“凛凛?我不是让你到路口给我打个电话来接你吗?” 卫凛看了眼于理,心想,这不是半路杀出来一个“好心人”。 林奶奶这才注意到于理,笑着说:“小鱼儿给送回来的啊,拉客拉到凛凛了,怎么赶巧啊。” “这不是顺路吗?直接送到家门口多好。”于理摸着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啥,我有事先走了,你们好好聚聚哈。”于理转身上车。 “好好,谢谢小鱼儿了”林奶奶摆了摆手。 于理把车掉了个头,接着拉客去了。 一晃,一上午过去了。 眼看着十一点了,于理从超市买了生活用品和调味料,又拿了零食付了钱就回家了。 回到家,把他的宝马停好,充上电。到门口就闻到一股饭菜味,香,太香了。 他没走进屋,杵在外面喊着:“辣椒炒肉肠,酸辣土豆丝,”又深吸一口补充道:“排骨菌菇汤。” 都是他爱吃的。 “得了,狗鼻子谁能闻过你,进来吃饭。”奶奶把筷子放到桌子。 于理走进来,捏起一块肉肠就往嘴里塞。 奶奶一筷子打到于理手上,“你洗手了吗?” 于理揉了揉手,“疼啊奶奶,而且我不嫌自己脏。” “我嫌你脏,细菌会长腿跑。”奶奶也没放过于理。 于理摇摇头,还得是奶奶啊,嘴不饶人。 洗完手于理坐到奶奶对面。 夹起菜拌着饭就往嘴里扒拉,跟饿死鬼一样。 “你慢点,不知道因为我不给你吃饭似的。”奶奶起身又给于理盛了碗汤。 “没办法,您做饭可太香了。”于理又喝了口汤。 “今儿收获咋样?”奶奶问。 于理放下筷子,“拉了五个,一共一百二。” “哟,还不错啊,一上午就已经一百二了。” 于理又说:“上午拉到林奶奶孙子了,我给他要三十。” 奶奶一顿,“什么?林奶奶孙子?你还给人家要三十?你平常最多不是问人家要二十……” 劈头盖脸一顿骂。 “stop!停!我一开始也不知道他是林奶奶孙子呀,快到家我才知道。”于理解释。 “算了算了,这事儿就过去了,睡一觉都不记得了。” 于理调侃道:“您当人家是你呢?睡一觉就忘了?” “嘿,你小子,我记性哪有这么差。”奶奶夹了几块肉肠放到于理碗中。 “行,我奶奶继续天下第一好。”于理又扒拉几口饭。 “等下睡会,我下午接着拉,周末最赚了。” 周末学生放假,一般这个时间客流量最多。 “行,那你拉客的时候注意着点,我下午还要去你吴婶那做活,明天就该交货了。”奶奶起身收拾碗筷。 “好。”于理应声。 下午客比上午更多,特别是四点过后,这个点太阳开始下山了,出来玩的人就多了。 于理拉的几乎都是情侣,去什么电影院,街心花园,南湖公园什么的,都是情侣约会的地方。 于理不管,两个人也好,两个人价格就得是双倍。 晚上回到家已经快八点多了,把车充好电,屋里锁着门,院里灯没开,奶奶还没回来。 于理打开院里的灯,又进屋开灯倒了杯水,咕嘟一口气喝完。 他打开手机,点开通讯录,找到亲爱的奶奶打了过去。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手机铃声声音从门外传来,于理走出门。 “行了,别打了,曹操这不就到了。”奶奶手里提着还两份面。 “哟,曹操这给我省电话费呢,还带了面啊。”于理接过面放到桌上,去厨房拿了筷子,给奶奶弄好。 “你猜我下午赚多少?”于理嗦了面。 “二百有没有?” “三百一呢,扣去在街上充电花了二十,一共二百九。”于理掏兜把钱放桌上,推到奶奶前面。 “我不要,你自己的钱你自己放着,奶奶有。” 于理把钱收起来,奶奶一直都这样,他这两年赚的钱奶奶不要他一分,奶奶也说过让他别干了。 说她一个人可以养活他,但是于理不愿意看奶奶这么辛苦,整天没日没夜的赶工做鞋活,奶奶被针扎了好几次手,于理给她买了老花镜。 有时候于理也恨,恨老天不公,为什么这么对待他。 如果十年前父母没有出事,那他也是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奶奶就不用这么辛苦,他也可以好好过父亲节和母亲节。 而现在,他讨厌过这两个节。 爸妈去世后,除去钱外,留下的只有挂在墙上的“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和两枚徽章。 如果可以,他想用这两枚徽章,换他们回来。 于理洗完澡躺在院子里的吊床上,看着自己家上房的高楼,想起爸爸小时候对自己说的话:“等爸爸赚钱,你定让你住上小洋楼,到时候爷爷奶奶住一楼,我和妈妈住二楼,你住三楼。” 可惜了,爸爸的话实现不了了。 他对奶奶也说过同样的话,“以后,一定会让奶奶住进小洋楼。” 忽然间起风了,于理望着被风吹起的葡萄叶,已经开始结果了。 是啊,暑假也快来了。 —— “咚咚!”敲门声响起,“小鱼儿啊,饭给你放桌上了,你记得吃啊,我去送货了,午饭你自己随便吃点,我要两点多才能回来。”奶奶说完就走了。 于理坐起身,拉开门走出去,“你慢点开奶奶,路上不着急。” “好,知道了。”奶奶应声。 回到屋里,于理躺在床上,手触碰到一个针织的团子。 于理抓起把玩起来,是一个用毛线织的小星星团子,并没有很精致,也很小,一只手就能握下。 这个团子是黄色的的,两个小黑点眼睛,微笑着。团子有点旧了,甚至毛线的边都分叉了,可于理就是不舍得扔。 他从小就带着这个星星团子,每天晚上睡觉都要用手握着。 记得小时候,有次于理放完学回来,没看到他的星星团子,找了很久,坐在地上嗷嗷大哭,奶奶一问才知道是找不到他的星星团子了。 奶奶说给他洗床单的时候顺带给星星也洗了,在外面衣架上晾着。 于理跑出去把星星团子拿下来就放到屋里,还叮嘱奶奶,下次没经过他的同意不能再碰。 奶奶问为什么呀?脏了也不能给你洗洗吗?于理摇摇头说不能,还说这个星星团子是一个小朋友送给他的,说这代表幸运星,以后幸运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这个星星团子陪了于理很久,从七岁那年就有了。于他而言,是不一样的存在,就像那个小朋友,即使他们只见过那一面,甚至还没来得及问他叫什么?他住在哪儿? 如果还有机会能遇见,于理想和他说一句谢谢。 谢谢你的幸运星。 手机铃声响起,于理瞥一眼,是赵磊。 “喂,干嘛。” “你丫的,昨天给你发信息你也不回我一下。”赵磊说。 “什么事?”于理没回他那句。 “下午啥安排啊。” “不知道,没安排。”于理起身放下星星团子去洗漱。 “哎,郭子下午让去喝酒,你去不去。”电话那头说道。 “不去,明儿都要上课了,还喝呢,也不怕起不来。”于理吐了口牙膏沫。 “那你丫的在家干啥啊。” 于理洗了把脸,“哪都不想去啊,外面这天能把我晒死,躺家里吹着空调,写几张卷子。” “等下!我不管你是谁,立刻从咸鱼身上给我下来。”赵磊严重怀疑对面那人被啥脏东西附身上。 上课因为打瞌睡脑门撞桌上,让数学老师给叫出去罚站,还能在外面站着睡被校长巡逻抓个正着,作业写不写全靠自己心情的于理,现在居然说要写试卷? 天知道这多么震惊。 “你丫的什么意思,还有别叫我咸鱼。”于理自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毕竟他可是自认为的当代“三好学生”。 三好在他那指吃好,晚好,睡好。 “这话也就你自己信,那你写完明天早上借我抄。” “你还抄我的?你没被骂够我可被骂够了。”于理想起上次就气笑了。 他数学试卷没写名,赵磊拿去抄,热心肠的赵磊就发挥了他的作用。没想到那次数学老师还真检查试卷了,结果就是两张试卷上面写的都是赵磊。 两人被骂了半节课。 “哎哟,上次纯属是个意外,脑子抽了写错了。”赵磊那头尴尬的说着。 俩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突然被门外的声音打断。 “小鱼儿啊,你在家吗?”是林奶奶。 “哎,我在家呢,我这边有事先挂了。”于理挂断电话回应着。 “小鱼儿,你现在有空吗?”林奶奶拉着于理胳膊说。 “有啊林奶奶,您是有啥事儿吗?”于理回。 “我大孙子不是来了吗,他明天要去学校,我寻思你带他去买点学习用品啥的,主要打不到车,我寻思你有车方便。”林奶奶不好意思的开口。 于理一惊,明天去学校?他不回去吗?是转到这边了? 于理还是问了一嘴:“在哪上学啊?” “哦,我大孙子转到咱这边二中了,以后就在这稳定了。”林奶奶说。 二中?巧,太巧了。 “行,啥时候去。”于理说。 “吃完中饭吧,哎,你奶奶不在家吗?要不去我家吃。”林奶奶说完便拉着于理往自家走。 于理连忙拒绝:“不用了林奶奶,我等下自己应付两口就行,不麻烦您了。” “麻烦啥,多个人也就多双筷子嘛。再说,日后还要麻烦你多照顾照顾凛凛。”于理最终还是拧不过林奶奶。 第3章 第 3 章 刚走进林奶奶院子,于理一眼就瞧见坐在榕树下石桌旁的人。 那人和昨天不一样了,也许是换了衣服的原因。 黑色休闲裤配上白T,很干净。 午间阳光透过院子里的榕树梢斜照在他的侧脸,显得脖颈线条更流畅和尤其凸出的喉结,鼻高唇薄,细看鼻子上面还有一颗痣,给那张本就美脸,显得更鲜艳夺目。 他一只手懒散的托着下巴,另一只手翻着书,可以看到,手指细长,骨节也很分明。 书翻得很快,于理想着,这人一定是装样子。 “小鱼儿啊,你先去凛凛那坐着,你们年轻人估计聊得来,厨房还有两个菜,等下饭好了我叫你们。”林奶奶说着把于理推到石桌旁。 于理拽着林奶奶停下来,“别别,我可以去厨房帮你打打下手,我可是人送外号厨房小能手。” 林奶奶笑了,“可别了,那外号你自己送的吧,去年你帮你奶奶炒菜,锅都着火了还烧了个洞,今年年初,你帮奶奶烧汤,让你放点糖提提鲜,结果你愣是放成了盐……” 林奶奶咕噜咕噜说了一堆于理的厨房糗事。 于理瞅了眼石桌旁的人,赶忙打住林奶奶,“林奶奶我有点饿了。” 林奶奶这才拉回话题:“忘了忘了,我这就去炒菜。” 于理心里太不好受,果然奶奶的话不能信,当初她可是答应好自己不说出去的,这下好了,估计这方圆十里都知道了。 毕竟村里的“情报局”堪比坐在路由器旁边,飞快。 于理着实尴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就在一旁干杵着。 许久旁边的人出声了,“我看书不需要保安。”悠悠的一句。 ………… 于理不可置信,他是在说自己吗?他看了几眼自己的衣服——黑色T恤配黑裤,酷男标配。 又脑补了一下保安的穿搭,好像也有一身黑的保安,于理摇摇头,小爷这么白净一张脸,哪能和保安相媲。 “你说谁呢?”于理脸一沉说道。 男人转头抬眼看向于理,“说你呢,厨房小能手。” 于理笔直撞向那双深邃漆黑的眼眸,听到厨房小能手,心里的底气瞬间没了,赶忙移过眼神道:“小能手偶尔也会失手。” 说完又小声嘀咕:“你丫的还装学神呢,一分钟翻了几页书。” “复习,只看重点,又不是整页都是重点。”说着男人又翻了一页。 不是吧这都听到了,于理索性坐到他旁边,“实在看不下去别看了,瞧你那懒散样,不知道的以为你都会了。” “嗯,确实是都会了。”男人合上书,用手揉了揉眼睛,缓解疲劳。 于理觉得眼前这个人很是嚣张,太装。 “吃饭了你们两个。”林奶奶喊道。 两人起身,一前一后进了屋。 楚云从楼上走下来,微微一笑:“哎,你也来了。” 于理点头答应道:“来了,阿姨。” “都赶紧坐下吃饭吧。”林奶奶把最后一道菜摆上桌,又给每个人分了筷子。 “嗯,好香啊,还真的好久没吃林奶奶您做的菜了。”于理深吸一口,印象中上次吃林奶奶做的饭还是过年那段时间。 每年春节林奶奶家只有她一个人,奶奶和林奶奶关系挺好,就会让两家合在一起过年,毕竟有于理在,也热闹。 林奶奶的手艺依旧是一绝,和奶奶不相上下。 “是好久了,那小鱼儿多吃点。”林奶奶说着还不忘给于理夹菜,直到于理的碗放不下。 “够了奶奶,您自己也多吃点。”于理夹起碗里的虾送进嘴里,嚼了两下瞬间一顿,“咳咳咳……” 辣,太辣了,他是真的一点儿都不能吃辣。 “哎哟,忘记小鱼儿不能吃辣了,都怪我,光记得凛凛的口味把你忘了。”林奶奶拍着大腿说道。 “我去拿水,冰的还是不冰的?”旁边的人起身问道。 “冰的!”于理回。 冰水刚放到于理面前就被他咕嘟咕嘟灌了好几口。 “没事,奶奶,您这也是高兴,是我吃辣还是太逊了。”于理可算缓了过来。 “是是是,怪我太高兴了,哎,你俩是不是还不认识?要不你们两个相互认识一下吧。”林奶奶这才想起来还没好好给俩人介绍认识。 “男人起身,转向于理,嗓音微哑,却又带点磁沉的说道:“卫凛,守卫的卫,凛然的凛。” 于理也起身,“我叫……”话还没说完便被打断。 “我知道,小鱼儿。”卫凛很平淡地说着。 于理愣了,这是小名。 一旁的林奶奶和楚云听到这话便笑起来。 于理清了清嗓子:“于理,于是的于,理由的理。”又补充道:“小名小鱼儿,我奶奶起的。” “嗯,记住了。”卫凛轻点头,看向于理,眼前这个少年,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太热还是因为刚刚吃辣吃的,额头布满碎汗珠。 脸上轮廓分明而深邃,睫毛很长,眼睛也很亮,唇角总是带着点笑,应该是微笑唇。 林奶奶看着两个人说道:“好了好了,介绍完了,就接着吃饭吧。” 饭桌上因为于理的到来显得热闹起来,这让卫凛想起昨天的饭桌很安静,话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只有咀嚼的饭菜声。 妈妈楚云话很少,与其说话少不如说是很小心翼翼,奶奶只叮嘱让自己多吃点菜,说不知道自己爱吃什么,就不给夹了,让自己吃什么夹什么。 而自己呢,更是没有话说。 对于卫凛而言,这个地方他是陌生的,从小到大只来过三次。 一岁那年过完年回来过一次,七岁那年奶奶生病跟着妈妈回来一次,最后一次是在前年春节后,只回来一天还没到就走了。 他其实很喜欢奶奶家,即使和自己生活的地方差距很大,但他就是喜欢。 喜欢乡下的空气,市井长巷烟火人间,这里没有大城市那样的喧嚣,只有独属这里的慢节奏。 这里是自由的。 差不多吃好的时候于理开口:“我这边吃好了,现在外面挺热的,晚点再去吧,要不我三点来门口接你?” 这个点的太阳很毒,这个点出门的人,恐怕是纯“晒肉”。 “嗯,好。”卫凛点头道。 到了约好的时间,卫凛走到于理家门口,大门没有关。他看着眼前的平房,围墙上爬满了黄色的花,还有一些紫色的。 紫色的他认识,是三角梅。他发现这边的房子是多多少少都有点花卉。 想起清早起床的时候,他站在窗望向远处,但见东方天际升起一轮旭日,旁边围着一层薄雾,最夺眼的便是那房屋上爬满的花卉。 嫩绿铺陈,花海翻涌,色彩斑斓交织。 在这喧嚣的乡市里它们安静地开着,像一场无声治愈。 于理家屋内院子很大,特别是角落里有一棵树极为耀眼。 一朵朵鲜红的花和一簇簇鲜绿的枝叶相互交织在一起,斜光从花叶中照下,微风轻送,它们如此摇曳。 是凤凰花树。 卫凛往前挪了几步,走到树下,仰头看树,这便是浴火重生的炽热。 花叶飘落在石子路上,这是独属于凤凰花树的写照。 “汪汪汪……”屋内传出狗叫声。 于理倏然出现,“哟,这么准时,门没关啊,怎么不进来啊。” 卫凛听到声音转过身。 “凤凰树,好看吗?”于理走近说道。 此时起风了,凤凰花随风掉落,不经意间有一瓣落在卫凛头上。 于理走到卫凛面前,扬手准备拿下却被卫凛退后一步打断。 于理看着停在半空的手,嘴角勾起笑容解释道:“不是打你,是花落在你头上了。”说完又往前一步,把花瓣拿下。 “噢,挺好看的,刚刚不好意思,谢谢。”卫凛开口,凤凰花真的很美。 院内的狗叫声不断,于理不耐烦喊了两句:“汪汪,你别叫了!” 卫凛怪异的看着于理,是他在叫吗? 于理感觉到这异样的目光,连忙解释:“屋里头那个汪汪。” 卫凛往前走了几步,看到被拴在柱子上的大黄狗,指着它说:“它叫汪汪?” “对啊,那傻狗叫汪汪。”于理点头示意。 “哦,我还以为……”卫凛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没想到还真听错了。 “你不会以为我在狗叫吧?我有病啊?”于理想炸毛,他指着地上的大黄狗和一旁葡萄架上的猫,“那条傻狗叫汪汪,那只肥猫叫喵喵。”说完还一脸真不愧是我,取名小天才的得意样。 汪汪,喵喵,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养的是一条狗和一只猫,卫凛也只能顺着他回答:“嗯,很大众化的名字,你平常叫它们的时候,其他的狗和猫不会被唤过来吗?” “哪里大众化了?村里的大部分狗都叫什么小黑,大黄,旺财,来福,我这很小众好不好。”于理又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不过有时候确实会把其他家的猫狗唤过来,但也只是少数。” 卫凛无奈的笑了,这个人还真是挺有趣。 他在外面看着于理熟悉的把车倒出来又骑到自己面前。 “上来!” 卫凛打开门坐进去,车里又闷又热。 于理打开风扇,“这会儿有点儿热,等下车开起来就凉快点儿了。” 车子启动,随着行驶,车内也逐渐凉快起来,但吹进来的风还是稍微有点热。 一路上于理时不时透过车里装在中间的小镜子上瞄卫凛几眼,他觉得自己是不是该说几句缓解一下气氛,又摇摇头,为什么要我主动开口。 “我头上还有凤凰花吗?”卫凛早就察觉到于理一直在偷瞄他,让他感觉到不自在,忍不住开口问道。 于理被突如其来的这一句吓到,话都哆嗦:“啊?哦,没……那啥我看后面有没有车。” 此时的他心虚得不行,表面这么说,实际上心里想的是:我就看你怎么了?看你帅多看你两眼怎么了?看两眼又不会掉块肉。 卫凛透过小镜子看到于理一副心虚样,“你那猫捉老鼠的后视镜是摆设吗?” 于理被呛到,这猫捉老鼠的贴纸可是去年在超市抽到了五等奖送的,贴纸有好三种,海绵宝宝,喜羊羊,猫捉老鼠,于理点兵点将才选的猫捉老鼠。 他又干咳了几声,声音抬高了几分:“你懂什么?我习惯性看这个,个人习惯懂吗?” “嗯个人习惯,我以为它俩是在给你站岗。”卫凛点点头,一本正经的看着镜子里的于理说道。 于理看向卫凛,视线一对,他觉得那个人在把他当傻子看。 特别是还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他最看不惯!他选择闭嘴。 差不多二十分钟就到地方了,于理把车停在路口,“里面禁三轮,得走进去。” 市中心禁止三轮车驶入,甚至在路门口专门弄了一个禁止牌,于理觉得这就是歧视,严重歧视他的三轮宝马。 于理走在前面,卫凛跟在身后。 这里的市中心不算繁华,但门面很齐全,很大,建筑错落有致,购物中心,商业街,美食街比比皆是。 每条街都是用立交桥连起来的,桥下面是川流不息的车辆,繁华街市上,吆喝着卖糖水的小贩,还有摆地摊的算命先生等等。 卫凛在这里见到了很多“第一次”。他生活的繁华都市和这里是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