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 第1章 心动 高三的教室,总被一种混合着印刷品油墨、粉笔灰和少年人汗水的特殊气味所笼罩。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每个人的课桌都堆砌成一座小小的堡垒,里面是望不到头的试卷与习题册。 就在这样一个寻常的,被蝉鸣与闷热包裹的九月午后,班主任领着一个女孩瘦瘦的女孩走进了高三(一)班。 “同学们,安静一下。这位是顾念同学,从今天起转到我们班,希望大家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窃窃私语声像潮水般漫过教室。 站在讲台上的女孩,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甚至能看出织物原本纹理的蓝色连衣裙,款式是几年前的旧样。她的头发简单地扎成马尾,露出光洁却略显苍白的额头。她微微低着头,双手紧握着书包带子,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成绩——据说她是以近乎满分的转学测试成绩破格录入这所重点中学的顶尖班级。 “哇,学霸啊……” “衣服好旧……” “哪来的?感觉挺神秘的……” 议论声不高,却足够清晰地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顾朝阳正埋首于一道复杂的物理题,闻言抬起头,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新同学。他对那些议论感到些许不适,却也只是皱了皱眉,重新将注意力放回草稿纸上。 他习惯了为了父母的期待而努力学习,每天埋首在成堆的书里,班级前几是他的常态,但第一的话却不轻松。一个新来的转学生,在他看来,大抵也不过是排名表上又一个需要超越的名字。 班主任环视教室,目光落在顾朝阳旁边的空位上。“顾念,你挑个位置做吧。” 顾念目光淡淡的,扫过班级,对老师说:“老师我想坐那里。” “顾朝阳啊,可以啊,你去吧。” 得到允许后她低着头,快步走到座位坐下,自始至终没有与顾朝阳有任何眼神交流。 她拿出书本,动作轻而有序,仿佛生怕惊扰了空气。顾朝阳闻到身边的人身上一股淡淡的、像是阳光曝晒后棉布的味道,混合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廉价的皂角清香。 起初的日子,平静无波。顾念像一株安静生长在角落的植物,除了必要的问答,几乎不与人交谈。她总是最早到教室,但却从来不上晚自习,老师也从不会像学生解释她究竟去哪里了。 她的书本笔记整理得一丝不苟,字迹清秀工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克制。 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顾朝阳习惯性地看向榜首——不是他的名字。顾念,718分,以一种近乎碾压的姿态,占据了榜首的位置。他的名字,屈居第二。 教室里再次响起关于顾念的议论,这次夹杂着更多的惊讶、探究,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排挤。 顾朝阳心里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挑战、被点燃的好奇。他开始真正地、仔细地观察起他这个沉默的同桌。 他发现她听课极其专注,眼神像是钉在了黑板上;她做题速度极快,思路清晰得可怕;她很少买零食,午餐也总是最简单的那几样,用一个洗得发白的饭盒装着。 偶尔,当顾朝阳凝视她的侧脸,思考着她究竟是如何做到在如此清贫的条件下拥有这样耀眼的成绩时,顾念会突然转过头,捕捉到他的目光。她没有惊慌,也没有不悦,只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即,唇角轻轻上扬,扬起一个清浅的、带着些许疏离,却又无比真诚的微笑。 那笑容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顾朝阳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他尴尬地移开视线,耳根微热。这个女孩,像一本装帧朴素却内容艰深的书,引人想要翻阅,却又不得其法。 两人依然是熟悉的陌生人。直到顾朝阳的生日那天。 父母为了庆祝,带他去了一家颇有名气的西餐厅。环境优雅,灯光柔和,穿着得体制服的服务生穿梭其间。顾朝阳正听着父母谈论着他未来的志愿选择,眼角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顾念。她穿着餐厅服务生的制服,黑白配色,衬得她更加瘦削。她正端着托盘,小心翼翼地为邻桌客人上菜。 顾朝阳愣住了。他从未想过会在这样的情境下遇见她。 顾念显然也看到了他们一家,那一瞬间,她的身体有明显的僵硬,脸色似乎比平时更白了些,托盘上的酒杯因为轻微的颤抖而晃了一下,折射出细碎的光。但仅仅几秒,她便调整好呼吸,脸上挂起职业化的、恰到好处的微笑,朝着他们这桌走了过来。 “晚上好,欢迎光临。请问需要点什么?”她的声音比在学校里清脆一些,带着刻意练习过的热情。 顾朝阳的母亲微微蹙眉,似乎对服务生的过度热情有些不适应。父亲则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 顾朝阳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站了起来:“顾念?你……” 顾念的笑容不变,眼底却闪过一丝慌乱,快得让人抓不住:“嗯,兼职。顾朝阳,生日快乐。”她轻声补充道,然后转向他的父母,礼貌地介绍:“叔叔阿姨好,我是顾朝阳的同桌,顾念。” 顾父顾母这才正眼看了她一下,顾母淡淡地回了句“你好”,顾父则只是点了点头,态度客气而疏离。那眼神,是成年人看待一个家境不佳、需要辛苦打工的孩子的,带着些许怜悯又保持距离的眼神。 那一晚,顾朝阳吃得有些心不在焉。他脑海里不断回放着顾念那羡慕的眼神,以及父母那淡漠的反应。一种混合着心疼、不解和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在他心里滋生。虽然是同桌,他好像从来没有了解过她。 从那以后,顾朝阳对顾念的态度悄然改变。 他开始“不经意”地多带一份早饭,说是妈妈准备多了;他会把家里带来的零食分给她,借口是自己不爱吃;他注意到她偶尔会因为打工错过晚自习,老师如果上课,他便会默默帮她记好作业,整理好笔记,工整地放在她桌上。 顾念第一次并没有同意,眼神里带着戒备和倔强。但顾朝阳的坚持,悄无声息的帮助、那份不让她难堪的体贴,渐渐融化了她外层的坚冰。 她开始接受他善意,作为回报,她会把自己整理得极其精炼的笔记借给他看,会在他遇到难题时,用最简洁易懂的方式点拨他。她的解题思路往往另辟蹊径,让顾朝阳受益匪浅。 两颗年轻的心,在高三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因为这份无声的互助,开始慢慢靠近。他们会在午休时低声讨论题目,会在放学后交换一个鼓励的眼神。 顾朝阳发现,褪去神秘和清冷的外衣,顾念其实有着细腻的内心和偶尔流露的、属于她这个年龄的俏皮。她只是活的太累了。 就在他生日过去一个多月后,顾念一天上午来的很早。坐在座位上悄悄递给他一个用旧报纸仔细包裹的小盒子,脸色微红:“补给你的生日礼物。做得不好,你别嫌弃。” 顾朝阳疑惑地打开,呼吸一滞。那是一个手工制作的小提琴模型,只有巴掌大小,木质粗糙,打磨得却异常光滑细腻,琴弦是用极细的金属丝绷成,甚至连琴弓的弧度都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制作者的用心和笨拙的心意。 “你……你自己做的?”顾朝阳的声音有些发颤。他喜欢拉小提琴,只是偶尔在班级活动上表演过一两次,他没想到她不仅记得,还花了这样的心思。 “嗯,”顾念有些无措,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解释着:“跟孤儿院的院长爷爷学的,学了一个月呢,手笨,总是削不好……” “孤儿院”三个字像针一样刺了顾朝阳一下,他这才意识到什么。 他珍重地将小提琴模型握在手里,感受那木质的温润,心里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暖流。 “谢谢,我很喜欢。真的。”他郑重地说。 从此,这个小提琴模型被他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成了他枯燥备考生涯中的一点微光。 高三的日子在笔尖与试卷的摩擦声中飞速流逝。同学也没有多少时间放在别人的事身上,渐渐也没有人再议论顾念了。 顾朝阳和顾念的名字,开始稳定地出现在年级排名的前两位,有时他第一,有时她第一,更多时候是他们俩并肩而立。 老师们乐见其成,称他们是“双顾辉映”。顾朝阳的父母看到儿子成绩稳步提升,且更加懂事努力,也对那个曾经在餐厅打工的女孩拥有一些好奇和感激。 一次家长会后,顾母主动对顾朝阳说:“朝阳,什么时候邀请你那个同桌来家里吃个饭吧?人家帮了你那么多,我们该谢谢她。” 顾朝阳有些意外,但还是小心翼翼地转达了邀请。他不知道顾念会不会同意,提出邀请时有些忐忑,会不会耽误她打工?她好像总是很忙的样子。 没想到她听到后只是沉默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好。” 顾朝阳心里松了一口气,嘴角先是一丝克制不住的上扬,随即整个笑容骤然绽开。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弯成了清澈的月牙。 他带着点不好意思,又按捺不住喜悦,抬手用指节蹭了一下鼻尖,对她露出那排整齐的白牙。 超级小短篇,自娱自乐!求放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心动 第2章 柔软 那是一个被柔和秋光笼罩的周六午后。顾念站在顾朝阳家楼下,仰头望着那扇明亮的落地窗,手心微微沁出了汗。她深吸了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来开门的是顾朝阳,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喜悦,热情的接过她的书包:“你来啦!快进来。” 屋内的温暖和窗外微凉的空气形成鲜明对比。光洁的地板,柔软的羊毛地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食物的香气。 顾念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仿佛怕自己的闯入会惊扰了这份温馨。 “念念来啦!”顾母从厨房走出来,围裙上还沾着些许面粉,笑容温婉而热情,对着顾念道:“别拘束,就当自己家一样。是我们请你过来的,我家这小子多谢你照顾了。”顾父也从报纸后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和气地点头示意。 这份过分的热情让顾念更加无所适从。她低垂着眼睫,双手紧张地交握在身前,轻声回应:“叔叔阿姨好,打扰了。” “说什么打扰,是我们感激你,真是个可爱的孩子。难怪朝阳天天念叨你呢。”顾母亲切地拉着她的手,“来来啦,朝阳!我让朝阳带你参观参观,这家里都是他的东西。” 顾朝阳欣然应允,拖着拖鞋,领着顾念走过客厅,给她看自己的书房。书房摆满书籍和奖杯,他有些尴尬的挠挠头,“等会有我们是要在这里写作业的,书是很多,但是我其实看的不多。” 她的目光掠过那些象征着顾朝阳成长轨迹的物件——钢琴、满墙的奖状、造型酷炫的篮球……每一样,都像是诉说着一个被珍爱、被精心呵护的童年。 她神色淡淡的,但眼神里有好奇,有羡慕,还有一种深藏着的酸楚。这样的目光让顾朝阳有些无措,只想快些带她离开这个地方往别的地方去。 最后,她的脚步在走廊那面巨大的照片墙前停滞了。目光像是被最中央那张大幅的全家福牢牢锁住。 照片上,七八岁的顾朝阳穿着帅气的小礼服,怀里抱着一把精致的小提琴,笑得见牙不见眼,那是一种毫无阴霾的灿烂的笑容。父母分别站在两侧,手亲密地搭在他的肩上,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阳光透过虚化的背景洒下来,整个画面温暖得如同经典的幸福模板。 顾念久久地凝望着,忘记了移动。她的眼神复杂地变幻,想要穿透相纸去触摸那个小小顾朝阳笑容的冲动。她看着照片里那个快乐无忧的男孩,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缓慢而沉重地收缩着,带来一阵阵闷痛。 “怎么了?”顾朝阳的声音在身边响起,带着关切。 顾念听到他的声音,身体几不可查地颤了一下。她没有立刻回头,依旧盯着那张照片,声音轻得像一阵随时会散去的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好像是你家全家福,顾朝阳,你们家……就你一个孩子吗?” 顾朝阳听她这么说,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她会问这个。 他挠了挠头,语气带着点自然而然的遗憾:“嗯。就我一个。不过我小时候本来应该有个妹妹的,可惜……生下来身体就太弱,没几天就夭折了。”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模糊的童年记忆,补充道,“听我父母说那时候是因为我闹着想要个妹妹……结果,大概就是没缘分吧,为这个,我小时候还偷偷难过挺久的,觉得要是妹妹还在就好了。后面也没闹着要妹妹了,再生也不是那个妹妹了,所以最后就我一个” 她极轻、极缓地扯了扯嘴角,那不是一个笑容,“是吗……嗯。如果多一个妹妹,就要分担你父母的爱了,这样挺好的”她最终只是低低地应了这么一声,声音干涩。 “这我倒是不在意的,我其实挺想有个妹妹的,但是想想也算了,又不是孩子了而且我也没做过哥哥……”顾朝阳喃喃念道。 从那以后,顾念来顾朝阳家的次数变多了。顾朝阳为此感到高兴,他喜欢看到她出现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喜欢和她一起,哪怕就写写作业。 但他察觉到一种奇怪的习惯——每一次,无论他们是先在书房一起写作业,还是在客厅听音乐,顾念总会寻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时机,独自在那张全家福前驻足片刻。 那短暂的目光停留,沉默而专注,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哀伤。这让他有些想把全家福藏起来,顾朝阳知道她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心里对她更多了一份柔软的怜惜。 一个晚自习后,班主任将顾朝阳单独叫到了办公室。 “顾朝阳,你和顾念同桌,关系也处的挺好,请你帮老师个忙好吗?”老师说着,递过来几个沉甸甸的袋子,里面装着崭新的文具、精选的书和一些明显是精心挑选的、质量很好的物品,同时还有一张写着地址的纸条。 “里面还有5000块钱,是我们老师们的心意,这些东西,麻烦你帮我转交给顾念。唉……她们孤儿院条件有限,这些东西我们送去,院长他们总是不肯收。你是她的同学,送过去他总不能推拒的。” 他懵懂地接过东西和纸条,那些袋子的重量,仿佛不仅仅是物品,更是顾念背后那段他无法想象的、灰暗的童年。 他拎着这些东西回家,父母见到,自然面露疑惑。 “是老师托我带给顾念的,”顾朝阳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心疼和低落,“她……她是孤儿院长大的。” 话音刚落,他清晰地看到,母亲的脸色瞬间变了。那温婉的笑容僵在脸上,眼神闪烁了一下,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目光,拿着杯子的手指微微收紧。父亲则轻轻咳了一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电视屏幕上,含糊地说了句:“哦……是,是这样啊。” 那反应,像是一种被猝不及防戳中了隐秘心事的、混合着慌乱、愧疚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的回避。 第二天,带着这份不安和想要更了解她的迫切,顾朝阳循着纸条上的地址,找到了位于城郊的那所显得有些陈旧的“晨光孤儿院”。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却眼神通透的老院长接待了他。 “孩子,你找谁呀?”院长的声音温和。 “院长您好,我是顾念的同学,”顾朝阳礼貌地说,“老师托我给她带些学习用品来。” 老院长在听到“顾念”名字时,目光在他脸上停顿了几秒,那眼神极其复杂,像是惊讶,又像是在确认什么,随即化为一种更深沉的、带着怜惜的温和。 “原来是念念的同学啊,快请进,难为你们老师总惦记着。念念出去做兼职了,估计得傍晚才回来。要不,我带你随便看看?” 院长热情地带着顾朝阳参观了这所虽然简朴却处处透着整洁与用心的院子。她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顾念小时候的事——她如何因为先天心脏不好比别的孩子更安静、更让人操心;如何生病时咬着苍白的嘴唇不肯哭出声;如何为了不给院里添麻烦,拼命学习拿奖学金;如何敏感地守护着自己小小的自尊心,却又比谁都渴望一份毫无保留的关爱…… 顾朝阳认真地听着,那些模糊的叙述渐渐在他脑海中拼凑出一个更加立体、也更加让人心疼的顾念的形象。 他仿佛看到了那个瘦小、苍白却倔强的小姑娘,在这个没有父母是如何独自一人,跌跌撞撞,却又无比坚韧地长大。一股强烈的情感涌上心头,是怜惜,是敬佩。 夕阳西下,将天空和院子都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时,顾念回来了。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当她的目光穿过院子,落在坐在老槐树下长凳上的顾朝阳时,瞳孔猛地一震,脚步瞬间顿住。但那失态也仅仅是一刹那,她迅速垂下眼睫,再抬起时,已恢复了平日的平静,只是那平静之下,翻涌着怎样的。 “你怎么来了?”她走过去,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老师托我给你送东西,我……顺便来看看。”顾朝阳站起身,将身边的袋子递过去。 两人在槐树下并肩坐下,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吹动着顾念额前的碎发。顾朝阳将院长今天告诉他的一些事转述给她听。 “顾念,”他转过头,目光温和地落在她低垂的、看不清神情的侧脸上,夕阳的余晖在他眼中跳跃,带着纯粹而真挚的惋惜,“听着院长说那些……我就想说,如果……如果小时候就认识你的话,就好了。”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温柔和笨拙的安慰意图。 然而,这句话却像一道惊雷,猝然劈在顾念心上。她的身体猛地僵住,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瞬间凝固了。 她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只是怔怔地转过头,呆呆地看着眼前这张近在咫尺的、充满关切和真诚的侧脸。夕阳在他轮廓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 短篇就是好,进度飞快,我家无定清宴能这进度我也不愁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柔软 第3章 悸动 距离高考仅剩七天,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顾朝阳和顾念并排坐着,顾朝阳刚解完一道复杂的电磁学大题,下意识地舒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目光不经意地落在身旁的顾念身上。 她正微蹙着眉头,专注地验算着一道数学题,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又带着一种不容打扰的沉静。长长的睫毛低垂着,在下眼睑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她握着笔的手指纤细而用力。 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混杂着临近分别的焦虑和对未来的隐秘期待,攫住了顾朝阳的心脏。他几乎是屏住了呼吸,手肘在桌下轻轻碰了碰顾念的手臂。 顾念从题海中惊醒,有些茫然地转过头,用眼神询问他。 顾朝阳的脸颊瞬间漫上一层薄红,热度迅速蔓延到耳根。他不敢看她的眼睛,视线飘忽地落在她摊开的习题册上,声音压得极低: “快到高考了……”他顿了顿,感觉喉咙有些发干,“高考结束……你可以……空一天出来吗?” 顾念愣住了。她的瞳孔微微放大,似乎一时没能理解他这句话背后潜藏的含义。教室里昏暗的光线掩盖了她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顾朝阳羞赧让他没有观察到她的不对劲。 几秒钟的沉默,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顾念终于极轻地应了一声:“嗯。” 然而,就是这个音节,让顾朝阳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填满了,混杂着巨大喜悦和羞赧的情绪冲击了他。他迅速低下头,几乎将整张脸埋进书本里,假装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只有那红得快要滴血的耳垂和忍不住扬起的嘴角暴露了他内心的汹涌澎湃。 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划拉着,写下的早已不是公式,而是混乱的心跳节拍。 而顾念脸上那层维持着的平静面具缓缓碎裂。她看着他羞涩的、带着纯真期待的侧脸,眼神里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感,她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最终只剩下一种近乎透明的苍白。 她默默转回头,重新拿起笔,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笔尖在纸上停留了很久,只晕开了一个小小的、模糊的墨点。 第二天,顾念没有来学校。 顾朝阳旁边的座位空荡荡的。一开始,他以为她只是迟到,或者去了老师办公室。直到早读课结束,那个位置依旧空着,一种莫名的不安开始在他心中滋生。 他忍不住去问班主任。班主任扶了扶眼镜,语气平常地告诉他:“顾念同学身体有些不舒服,请假了,这几天可能都不来学校了,在家复习。你也别担心,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身体不舒服?顾朝阳的心揪了一下。是学习太累了吗? 他坐立难安地熬过了一天。第二天,他也向学校请了假,凭着记忆找到了那所位于城郊的孤儿院。 接待他的依旧是那位面容慈祥的老院长。听到顾朝阳是来找顾念的,院长脸上露出一丝为难。 “朝阳同学啊,念念她病了……”院长叹了口气,“她说她想一个人静静,好好复习,准备高考,不想见任何人。” “她病得很重吗?”顾朝阳急切地问。 “身体是有些虚弱,需要休息。” 他失落地离开了孤儿院,他有些懊恼和心疼,是不是真的打扰到她了?她那么努力,却在这几天生病。 高考那天,天色阴沉,不久便飘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考点外,挤满了撑着伞的考生和家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雨水气息的凝重。 顾朝阳撑着伞,在密集的人群中焦急地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他知道她和自己的考场距离不远,心存侥幸。 在涌动的人潮边缘,他看到了顾念。 她独自一人撑着一把旧伞,站在一棵梧桐树下,雨丝打湿了她的肩头。她低着头,看不清表情,身影在灰蒙蒙的雨幕中显得格外单薄。 “顾念!”顾朝阳心头一喜,几乎是立刻朝她用力地挥手,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带着鼓励和安抚意味的笑容,想要挤过人群去到她的身边。 顾念听到了他的呼喊,抬起头来。隔着纷乱的雨丝和攒动的人头,她看到了他,看到了他。她微微怔了一下,随即,也朝他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扬起手挥动了一下。 就在顾朝阳奋力想要靠近的时候,一个提着大包小包的家长恰好从他身前挤过,他下意识地侧身让了一下。只是这短暂的几秒钟,当他再抬头望向那个方向时,梧桐树下已经空无一人。 顾念不见了。 他焦急地踮起脚,在四周寻找,视线扫过一张张陌生的、紧张的面孔,却再也捕捉不到那个清瘦的身影。一股强烈的失落感瞬间攫住了他,但考试的铃声如同催征的号角,不容他再多想。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空茫,握紧了手中的文具袋,转身汇入前往考场的人流。 接下来的几场考试,他再也没有遇见过她。 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顾朝阳随着人流走出考场,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轻松微笑。积压了整整一年的重担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卸下。青春的荷尔蒙和对于未来的憧憬,如同解冻的春水,重新在他心中汩汩流淌。 他脑中不可抑制地浮现出顾念的身影。那个安静、倔强、又带着神秘感的女孩,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他心中最柔软的位置。 青涩的、从未有过恋爱经验的少年,开始一遍遍地在脑海中模拟、预演着表白的场景。该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样的语气?在什么样的地点?他幻想着她听到表白后可能露出的羞涩笑容,心就像被泡在温热的蜂蜜水里,甜得发胀。 然而,这种甜蜜的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被冰冷的现实迅速击碎。 顾朝阳发现自己完全联系不上顾念了。 他没有她的手机号码——她似乎从来没有过手机。他试着拨打孤儿院留下的那个模糊的号码,听筒里只有冗长的忙音。他再次跑到孤儿院,院长见到他,只是无奈地摇头,告诉他顾念考完后就去外地了,具体去了哪里,她也不清楚。他不甘心,问遍了所有可能和顾念有过交集的同学,得到的都是茫然摇头和“不知道”的回应。 直到这时,顾朝阳才惊恐地意识到,他对这个与他朝夕相处了近一年、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孩,是不是可能讨厌他。 这个想法让他如坠冰窟,脑中一片空白。 填报志愿那天,顾朝阳是第一个来到教室的。他坐在座位上,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门口,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又急切地跳动着,混合着最后的希望和巨大的不安。 当那个熟悉又明显清瘦了许多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教室门口时,他几乎是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血液瞬间冲上头顶。 顾念走了进来,安静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顾念,”顾朝阳声音因为紧张和连日来的焦虑而异常沙哑“你去哪儿了?最近……都联系不上你。” 顾念终于抬起眼。她的脸色是一种不健康的苍白,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像晕开的墨,整个人透着一股大病初愈般的虚弱和疲惫。她看着他,眼神空洞,嘴唇紧抿着,不说话。 看到她这副模样,顾朝阳心中那点因为被“躲避”而产生的委屈和猜疑,瞬间被汹涌的心疼取代。他相信了班主任和院长的话,她真的是身体不好。 “顾念,我都没有你联系方式……”他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像是个被抛弃的孩子,“我都找不到你,你有什么事不能和我说吗?我们不是……朋友吗?” 顾念的嘴巴微微张了张,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重新闭上了嘴,选择了沉默。 顾朝阳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顾念?你怎么了?”他追问,心里开始慌乱。 少年人的爱恋,在压抑许久后,带着一股不管不顾的莽撞。顾朝阳,这个在大家眼中清冷难以亲近的学霸,实际上就是个普通的少年人。 “顾朝阳,我有些累了。”顾念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我没有手机,而且,”她停顿了一下,“我和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一直都知道。” 这句话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猝不及防地刺入顾朝阳的心脏。 “顾念你是这么想的?”顾朝阳猛地伸出手,扳过顾念的肩膀,迫使她面对着自己,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受伤的情绪,“我从来没这么觉得!顾念是个好人,甚至更优秀!她坚韧又顽强,努力又乐观,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急切地想要否定她加诸自身的卑微。 顾念抬眼看他,嘴唇不受控制地抖动了几下:“不是那样的……” “我……我有话跟你说……”顾朝阳深吸一口气,积攒了许久的勇气终于冲破了临界点。他不再顾忌周围若有若无投来的好奇目光,一把拉住顾念的手腕,几乎是半强迫地把她带到了教室外一处僻静的走廊角落。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洒落,在他年轻而焦急的脸上跳跃,他的眼神炽热、真诚。 “你别说!”顾念仿佛预感到他要说什么,眼中瞬间涌起惊恐,她猛地伸出手,冰凉的手指颤抖地捂住了他的嘴,声音带着哀求,“求你!别说!” 她的抗拒和恐惧,像是一桶汽油,浇在了顾朝阳早已熊熊燃烧的心火上。他一把扯开顾念的手,力道有些失控: “顾念,没有什么一个世界不一个世界,我们活在一片蓝天下!我知道,你是自卑我生活的条件比你好一些,但顾朝阳也不是什么好人,他甚至阴暗地想,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他甚至不敢接近你,不敢对你产生……产生这样的想法!” 顾念无力地垂下手,仰头看他眼里全是恳求,肩膀微微颤抖着,只能喃喃地重复:“求你,别说了……” 可惜,已经开启的闸门再也无法合拢。 “顾念,顾朝阳从顾念第一次转来时就被她吸引。他当时只抬头看第一眼就心头一跳,但他不敢。他会暗自高兴和顾念成为了同桌,虽然他们当时并不熟。顾念,你知道吗,顾朝阳在生日那天在餐厅看到顾念时内心的惊喜,他看到了另一个顾念。从那开始,顾朝阳才敢小心翼翼的表达出对顾念的关注,顾念和他也成为了朋友。因为高三,他不敢耽误这样一个努力的人,随着他越来越了解顾念,内心的悸动越来越强烈。直到高考结束,它简直要像海水淹没了我,让我无法克制。” 他目光灼灼地凝视着顾念,终于,他用尽全身的勇气,说出了那句盘旋在心底许久的话: “顾念,我喜欢你。顾朝阳喜欢你。” 这句话,如同阳光乍破,穿透了厚重的云层,清晰地回荡在两人之间安静的角落里,也重重地砸在了顾念的心上。 世界仿佛静止了。 顾念沉默了好久,久到顾朝阳满腔的炽热开始一点点冷却,被一种逐渐蔓延开来的心慌所取代。他害怕了,害怕听到那个拒绝的答案。 终于,顾念缓缓地、极力地扯动嘴角,露出了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充满了无尽苦涩和绝望的微笑。 她用一种轻得几乎要碎掉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没你想的那么好,哥哥。” 下一章女主视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