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 第427章 过年祭祖 酱菜比较耐存储,就算是一时半会卖不出去,多放一段时间也没关系,总归是不会坏掉的。 大年三十早上,哪怕是今日不用去摆摊,大家也都早早就起来了。 俗话说辞旧迎新,尽管夏家一直在都忙着做生意,但是过年该有的流程,也是不能少的。 一大家起来,夏老太就开始指挥大家打扫卫生,把屋里屋外该收拾的地方,全部收拾干净,该洗的洗,该擦的擦。 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也能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 夏荷刚收拾好自己的屋子,就听见夏老太站在院子里面大喊:“吃饭了。” 话音一落,大家便从各个角落涌进堂屋干饭。 “一会儿吃完早饭,老大、老二、老三、大牛你们四个赶紧去把后院给收拾出来,尤其是兔子圈那边。 咱们这几天忙,里面的粪便都没好好清理过,趁着上午有时间,你们赶紧给收拾出来。 还有鸡圈、猪圈、牛圈,也别落下了,该收拾的都收拾利索。 老大媳妇和老三媳妇,你们两个就负责把屋里给收拾干净。 我和老二媳妇还有小荷、小槿,我们赶紧去把你们这两天买的肉给煮出来,还有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老头子你就带着二牛和其他几个小的,把前院给收拾出来。 一个个的动作都麻利一点,必须要在午饭之前收拾干净,下午的事更多。” 大家默默听着自己的任务,快速的吃完早饭就开始行动。 收拾卫生这活计,夏家每个人早就练得得心应手了,每当夏家有什么事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大扫除。 次数多了,该怎么干,最先干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了自己的顺序。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顺利的忙过了午饭时间。 这边夏家人刚放下筷子,就看见大爷爷来了。 “都吃好了吗?我过来喊你们去祖坟上坟。” 夏老头忙站起来道:“吃好了吃好了,我正寻思着去找你们呢。” 按照习俗,过年之前每家每户都会去祖坟祭拜。 因着竹溪村的夏家人口多,祖坟刚开始是在一起的,但是后来就慢慢就有了分支,各个大家庭就有了各自的祖坟。 有时候逢年过年或者是村里有什么大事的时候,村长会组织夏家长辈,一起前去祭拜老祖宗。 也有的家庭,会单独各自去祭拜自己的祖先。 就比如夏家,上次祭拜老祖宗的时候,是大爷爷和二爷爷代表去的,夏老头忙着做生意就没跟着去。 因此今天大爷爷和二爷爷就专门选了年前的最后一天,前去祭拜夏老头的爹娘和爷奶。 夏老头的爹娘和爷奶是葬在一块坟地的,每年过年之前大爷爷都会带着他们一大家子后辈单独去祭拜,今年也不例外。 只不过今年他们顾及夏家的时间,特意选择了年前的最后一天。 夏老太刚一看到大爷爷来,就立马去拿一早就准备好的祭品递给夏老头。 夏老头接过东西,喊上家里其他小辈,一群人乌泱泱的去祖坟祭拜。 对于祭拜祖先这事,之前夏有福考中秀才和成亲的时候,夏荷已经经历过了。 因着这次是过年,她又是夏家的晚辈,不跟着一起去祭祖也说不过去,便也跟着一起出了门。 这边没有什么女子不能进坟地的习俗,都是本家的子孙,不分男女贵贱,都是自家的后代,自然是没有那么多的偏见。 不过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妇人是不会前去祭祖的,但是一些未成亲的姑娘,都会跟着家里的父兄一起去。 夏荷和夏槿领着夏栀和四牛,跟在人群后面晃晃悠悠的往祖坟的位置走,一路上还在小声讨论着一会儿回家要干的活计。 来到村后面的一条小路岔口处,夏家一群人顺利的和老宅那边的人汇合。 话说老宅那边的人比夏家人口更多,甚至夏长福的几个堂哥,都已经当爷爷了,也就是说这次祭祖,还有比夏荷他们更小的辈分的人一起。 这不,一群人刚一会合,就有一个比四牛还要小一岁的小不点,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喊四牛小叔叔。 四牛顿时也有了当长辈的自觉,从怀里拿出夏老太给他的糖块,大方的分给小不点吃。 夏荷打趣四牛:“四牛,你这只有一块糖可不够分哈,这旁边还有小侄子小侄女的,你给了一个,其他人可是要哭的。” 果然夏荷话音一落,一旁的其他几个小不点就都眼巴巴的围了上来。 这下可把四牛给难住了,她的怀里只有一块糖,这会儿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哈哈哈,小荷你就别逗四牛了,瞧把我们四牛为难的,这眼泪珠都要落下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 夏槿忙出来打圆场:“一会儿结束之后,你们都跟着去我家里,让四牛把他的点心和糖都分给你们吃。” 四牛一听大姐这话有些不乐意了,伸手扯了扯夏槿的衣角,一脸可怜样。 “大姐。” 四牛小声喊了一句,但是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狠了狠心,想着自己是小叔叔,要让着小辈,咬牙道:“一会儿你们都跟我去我家,我给你们拿糖吃。” 几个小不点一听四牛这么说,瞬间小叔叔小叔叔的喊,哄的四牛都找不着北了。 被喊的心花怒放的四牛,这会儿心里的那点不舍完全没有了,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零嘴都拿给大家分享。 话说夏家这些人口加在一起是真不少,一路哩哩啦啦的排了十几米远,等人全都到齐后,大爷爷兄弟三人开始摆放贡品。 然后其他人便按照辈分和大小依次站成一排,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站好,气氛瞬间变的庄重起来,再也没有了刚刚来时路上的嬉笑声。 贡品摆放好后,大爷爷三兄弟带着大家一起祭拜,大家按照辈分依次祭拜,夏荷全程看着前面人的动作,有模有样的学着做。 不知过了多久,繁琐的祭拜仪式总算是结束了。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28章 一起过年 夏老头把贡品收拾好,顺手递给一旁的夏长福。 大爷爷对着夏老头道:“老三,咱们几家也好些年没一起过过年了,今年高兴,有福又考中了秀才还成了亲,这都是好事。 所以前两天我和老二商量了一下,要不今年咱们三家一起过年吧,就在老宅过,年夜饭什么的,来的时候我都让你大嫂开始准备上了,你们直接人过去就行。” 夏老头一听大爷爷这么说,立马笑道:“本来我是想让你们都去我那过年的,但是年前家里忙,没来得及准备年货,就没好意思邀请你们来。 这下好了,咱们兄弟三个又能像以前一样一起过年了。” 二爷爷拍了拍夏老头的肩膀:“哈哈哈,知道你家今年忙,肯定没时间准备,这不我和大哥一早就给准备好了。 你们只需要带着人去就行,其他的什么东西都不用准备了。” “是啊,家里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你回去跟弟妹说一声,一会儿直接过去就行。” 夏老头笑:“既然大哥和二哥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厚着脸皮去蹭饭了。” 往年大爷爷也提议过这事,但是夏老头自知自家条件不好,大过年的也拿不出什么好菜来让大家一起吃。 更怕自家一大家子人都去老宅吃饭,平白分了老宅那边人的口粮。 虽然老宅的人都不介意这事,但是自己和老妻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怕老占老宅人的便宜,心里过意不去。 更怕时间长了,自家一直白吃白喝,伤了几家人的情分。 所以逢年过节的,哪怕大爷爷和二爷爷一再邀请,也是一次都没有去过。 平日里有什么事,夏老头和夏老太也是能躲则躲,尽量不去麻烦老宅那边的人。 俗话说人越穷越自卑,越怕给人添麻烦,这话可一点都不假,夏家就都是这种人。 因为他们知道不管是大爷爷还是二爷爷,无论自家有什么事,他们都会主动帮忙。 但是大爷爷和二爷爷两人也都有自己的家人,有儿孙甚至重孙,他们又都分别组建自己的小家庭。 而且每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小算盘,帮的多了,其他人多多少少也会有些怨言,因此夏老头和夏老太两人就更不愿意去打搅老宅的人了。 本来今年夏老头和夏老太一早就商量好让老宅的人来自家过年的,但是年前的时候一直忙着摆摊挣钱,家里什么年货都没有准备,所以这事就没有提。 没成想今日大爷爷又主动提起了这事,而且还怕他们不同意,直接就把年夜饭给安排好了。 夏荷跟在后面听着,一听说今年要去老宅过年,第一反应就是不用准备年夜饭了,瞬间松了一口气。 天知道准备年夜饭有多累,眼下不用做了,得知这个消息的她,不亚于突然收到放假的消息。 夏荷跟着夏老头一行人回到家,把要去老宅过年的消息给大家说后,夏家瞬间就沸腾了。 夏家人都重感情,往年也都想跟老宅那边的人一起过年,但是大多都没好意思。 后来家里条件好些后,他们倒是一起过过节,但是过节和过年又不一样,过年的意义更不同,也更热闹。 夏老太高兴的眼睛都眯起来了,立马吩咐三个儿媳妇:“老大家的,你去收拾些口粮,咱们一会带去老宅,记得多拿一些,咱们家人口多吃的也多。 老二家的 你去把咱们刚刚准备要做年夜饭的食材收起来,一会儿拿去老宅添个菜。 老三家的,你去仓房把前天特意买来过年用的酒拿出来两坛子,还有从山货家里收的坚果也带些。 记得多带些,老宅那边的孩子多,带少了不够吃。” 夏来福他们在山户家里收的山货之类的东西,夏老太一早就给老宅那边的人送去了不少,今日倒是不用拿了。 三人得到指令后,笑着前去收拾东西。 紧接着夏老太又道:“一会儿我们几个先去老宅那边帮忙做饭。 老大老二你们几个就留在家里,把咱们家的对联什么的都给贴上。 还有你们早上没收拾完的卫生,也赶紧都给收拾出来。 一会儿弄好之后,就直接锁上院门去老宅找我们,咱们今年就在老宅过年。” 夏来福嘿嘿笑着,拍着胸脯保证:“娘你就放心吧,这事交给我们几个,不用片刻就能干完。” “你少贫嘴,赶紧去干活吧,一会儿天黑之前我可是要回来检查的。” 说话的间隙,李翠花妯娌三个也把东西收拾好了。 “娘你看看这些东西够不够,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添的了。” 夏老太翻看了一下,见她们准备的份量都挺足的,满意的点点头。 “成,这些就够了。走吧,咱们娘几个先去,让他们爷几个留在家里联对贴。” 夏荷这会儿显然对贴对联更感兴趣,便没跟着他们一起去,而是选择留在家里贴对联。 夏老太见状也就没管她,反正差她一个不少,就算是夏荷不跟着去,她们也能忙过了。 夏老太走后,夏长福调配好贴对联的胶水,几人就开始忙着贴对联。 这会儿又显示出门多的坏处了,尽管他们几人分开贴,但是要贴的对联还是有很多。 大门、堂屋门、厨房门,就连后院牲口圈里的门都被贴上了不同含义的对联。 夏荷跑前跑后的拿对联、贴对联,等把所有的对联全部都贴完,时间也已经不早了。 夏荷催促:“爹,快申时了,咱们赶紧去老宅吧。” 夏长福抬头看了一眼时间,见时间确实不早了,忙赶紧进行收尾。 “你去前院喊你二叔和小叔他们先一起去,我和你大哥我们两个把牛圈清理干净就去找你们。” 夏荷看他们还有一点没弄完,便点头同意了。 年夜饭不比平常,吃的都会稍微早一些,冬天天黑的晚,要是吃的晚了,年夜饭都没吃完天就黑了。 夏荷也没敢在磨叽,喊上夏来福和夏有福三人就先出发了,刚好到地方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29章 年夜饭 他们刚走没多远,就看见了前来喊他们去老宅的二牛和三牛。 人还没走近,三牛就开始抱怨:“二姐你们好慢呀,我们来的时候村里都有人开始吃年夜饭了。” 夏有福敲了敲他的头:“你还抱怨上了,让你留在家里贴对联,跑的比兔子还快,你要是留下帮忙,我们至于这么慢嘛!” 自知理亏的三牛,非常自觉的闭上了嘴巴,立马换上一番讨好的嘴脸:“小叔最好了,小叔辛苦了,我给您捏捏。” 夏有福一把挥开三牛伸过来的魔爪,一脸嫌弃:“去去去,你快别捏了,赶紧回去喊你大哥和大伯,他们两个还没来呢。” 反应过来的三牛,立马撒丫子跑去追已经提前一步往家走的二牛。 至于跟着来的四牛,则是被夏有福一把抱起往老宅的方向走。 村尾只有夏家和沈家两户人家,而且他们距离村里也比较远,夏荷在家时还没感受到过年热闹的气氛,这一进村立马感觉气氛变了。 这会儿家家户户门上都贴好了对联,年夜饭的香味也从四面八方飘出来,直往鼻子里钻,香的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夏荷很没出息的吸了吸鼻子:“呼,好香啊,谁家炖鸡肉了。” 夏来福凑过来,傻笑:“嘿嘿嘿,我还闻到了肉香味。” 四牛也不甘示弱“还有肉丸子的味。” 一旁的夏有福听见三人讨论谁家的饭菜香时,无奈的揉了揉额头。 心里吐槽:“搞得好像你们多馋一样,不是中午刚吃过肉嘛! 果然是吃货,一天天的脑子里面就这点事。” 想是这么想,吐槽的话那是一句也不敢说。 都不用想他就知道这句话一出口,会被投来什么样的目光。 大过年的,还是别没事找事了吧,惹了夏荷这个侄女可没什么好处,他还想热热闹闹的过个年呢。 四人在去老宅的路上,也遇见了不少村里人。 大家见面后免不了会寒暄一番,闲聊两句。 “你们兄弟两个这是去哪呀?是去老宅吗?” 每当有人问这话的时候,夏来福都会呲着个大牙回:“是啊是啊,今年我们都在老宅过年。” “对对对,今年我们三家一起过年。” 夏来福一路走一路炫耀,没等他们四人走到老宅,夏长福和大牛几人就追了上了。 几人一起进门时,夏长福的几个堂兄弟们正在搬桌子椅子,看见他们来忙招呼人一起干。 夏来福把四牛往地上一放,卷卷袖子就开始干活。 夏荷也没闲着,非常自觉的帮忙搬椅子去了。 “小荷,快过来帮忙端菜。”夏槿看见她的身影喊她过去帮忙。 “来了。” “你把这几样凉菜一桌放一盘,别放混了。” 夏荷看了一眼夏槿指的几样菜,动作十分麻利的开始上菜。 陆陆续续的其他热菜也都已经准备好了,大爷爷见菜都摆好了,忙指挥大孙子去放鞭炮。 “来来来,大家赶紧入座吧。” 随着鞭炮声结束,大家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好。 接下来大爷爷又说了几句新年祝福,免不了又提起夏有福考中秀才的事。 一番说辞之后,夏荷总算是听见了那句:“大家都别客气,赶快动筷吧。” 话音一落,众人便立马朝着自己想吃的菜下手。 席间有说有笑的聊了好久,一直到天色完全黑透了,这顿年夜饭才算吃完。 夏老太看夏老头他们还在喝酒,便对三个儿媳妇道:“老大留下来帮忙收拾卫生,老二和老三你们先回去吧,到家后先把饺子馅准备好,我们一会儿收拾完就回去包饺子。” 张秀和杜莟闻言站起身来,“行,那我们就先回家准备饺子馅了。” 夏老太挥挥手,示意她们先走。 一旁的大奶奶见状,出声道:“翠花也跟着回去吧,这里不需要你帮忙,让你妯娌几个弄就行,你们都赶紧回去准备明天要吃的饺子吧。” 二奶奶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是啊,弟妹也跟着一起回吧,这里有我们呢。 你们家明天过年的东西都还没弄呢,赶紧回家忙活去吧,别在这守着了。” 夏老太有些犹豫,她怕自己不在这里没人管着,一会儿家里的那几个臭男人都喝醉了。 大奶奶看出来了她的犹豫,轻拍了下她的胳膊:“放心吧,我给你看着。” 听见声音的大爷爷也说:“弟妹放心,明天就过年了,事都多着呢,我们今天就只喝一点聊聊天,肯定不会喝醉的。” 夏老头也冲她点点头,摆了摆手示意她先回去。 夏老太见自家老伴心里有数也就没再问了,带着儿媳和孙女先行一步回家准备明天过年需要用到的东西。 至于二牛和三牛他们,这会儿正和老宅的几个堂兄弟玩的上头,自然是不肯跟着一起回去的。 夏老太摇了摇头,“行吧,你们不想回就不回了,反正你们几个臭小子回到家也帮不上什么忙,净添乱。” 顿了顿又继续问:“小荷你们要不要再玩会儿了,家里也用不上你们几个,你们晚一会儿回去也行。” 夏荷来老宅的次数不多,待在这里也有点不太自在,闻言摇了摇头也跟着夏老太他们一起回去了。 夏栀见大姐二姐都走了,也小跑着跟上他们一起回家。 路上李翠花看见自家清一色的娘子军,轻笑:“哈哈哈,这还是第一次咱们娘几个一起回家,想想一会儿家里就咱们几个我就开心。” “谁说不是呢,话说还是姑娘贴心,不像那几个皮小子,我看见他们就头大。” 夏老太轻笑:“你们这还算好的家里男孩子不算多还没那么闹腾,你们是不知道,当年我们和大哥二哥两家一起住在老宅还没分家的时候,长福和他那几个堂兄弟更要命。 咱们三家大多都是男孩子,一天天的闹腾的不行,我和你大伯娘二伯娘三人,看见他们几个就莫名的烦。 家里更是整天鸡飞狗跳的,一天能干八场架,整天断不完的官司,大人们一个个的都恨不得天天躲去地里干活,家都不想回。”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0章 守岁 夏荷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瞬间就开始疯狂摇头,不敢想真不敢想。 家里有二牛和三牛就已经够闹腾的了,这要是再多来几个可真要命。 几人一路点着火把,说说笑笑的往村尾的方向走,一路上时不时的还会遇见几个出来串门的村里人,打声招呼聊两句再继续走。 哪怕夏家住在村尾,但是因着他们人多再加上过年村里热闹,大晚上的走夜路倒也没怎么害怕。 到了夏家夏老太打开院门,等人都进来之后又反手把门锁上,“老大家的你去把屋里的蜡烛都给点上,大过年的家里可不兴黑灯瞎火的,过年就该有个过年的样,家里热热闹闹的才像话。” “好嘞娘,我这就去把灯都给点上。” “我去把火盆升起来,咱们一会儿围着火盆包饺子不冷。”张秀也起身去忙活。 杜莟见两个嫂子都跟着去忙了,自己也不好意思闲着,跟着一起去帮忙。 夏老太看着这个三儿媳妇这么自觉,对她也是越来越满意了,她原以为杜含从县城嫁到夏家来肯定会不适应,但没想到她会适应的这么好。 不光能适应夏家的生活,而且慢慢的也学会了做些简单的家务,最主要是这人特别有眼色劲儿,不会的活计也愿意学,一点都没有大小姐的脾气和架子,和夏家的其他人相处的也很好。 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副不争不抢的好脾气模样,让谁看了都喜欢,就连张秀和李翠花两人不自觉的对她也多有帮助。 话说回来杜莟这人也大方,情商高会来事,大家这才都喜欢她。 夏老太见三个儿媳妇都去忙了,自己也没有闲着,转身去了厨房先把肉馅准备上。 夏荷和夏槿两人则是趁着这会儿空闲,去准备了些明天招待来拜年的客人,需要用到的一些瓜子花生之类的东西。 这年代物资匮乏,哪怕是过年大家能拿出手招待客人的东西也非常有限。 一些家庭好的人家,会买点芝麻糖、糖块之类的东西。 还有一些人家会提前炒点花生、豆子、豌豆之类的当做零嘴。 比如夏家,夏老太早在前几天自己在家时就提前炒好了一大锅的花生,在夏荷的提议下,还把他们吃南瓜时单独留下来的南瓜籽给炒了。 杂七杂八的全部零嘴加起来,也凑出了八盘子东西。 夏荷提议:“咱们先把这些都端去堂屋的桌子上面摆着吧,明天客人来了直接就能吃。” “行,先端过去放好,一会儿再用盘子盖上,放老鼠。” 夏槿说这话时别有深意的看了夏荷一眼,反应过来的夏荷立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嗯,夏家的老鼠确实多,而且还特别大! 姐妹两个把明天招待客人的所有东西全部都准备好,夏老太几人也开始和面擀饺子皮了。 “小荷,你去屋里把咱们前两天刷的那个盖帘拿来。” 李翠花跟着说:“再拿个木桶过来。” 夏荷见他们都准备就绪了,屁颠屁颠的去拿东西,准备包饺子。 几人围坐在火盆旁边,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烤火包饺子,气氛相当融洽。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总算是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张秀往外张望着:“是不是他们回来了。” 夏荷放下手里刚包好的饺子,拍了拍手:“应该是吧,我去看看。” 夏老太不放心她自己出去,对着一旁的李翠花道:“老大媳妇儿你跟着去看看,别是旁人。” 夏老太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了夏长福喊门的声音,“我们回来了,开门。” 刚要站起来的李翠花听见自家男人的声音,又放心的坐了下来,继续包着手里没包完的饺子。 夏荷把大门打开,本以为看见的会是几个醉醺醺人,没曾想他们这次还真挺有定力的,竟然一个都没有喝醉。 “哎呦,难得啊,你们竟然都清醒着回来的。” 夏有福听见夏荷打趣他们,伸手弹了弹她的脑门,“怎么?不信我们啊!” “信信信,我怎么会不信你们那,我就知道你们肯定都没喝醉。 大爷爷家的酒,可不够你们这几个酒鬼喝的。” 一旁的夏长福一听这话不乐意了,上前一把揪住她的耳朵:“嗨,我说你这孩子,合着我们几个在你心里是一点信任都没有啊。” 被揪住的夏荷躲开夏长福的手,连忙跑去大牛的身后躲着,大牛伸手把她护在后面,不让夏长福靠近她。 夏长福一脸无奈,伸手指了指大牛,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你就惯着她吧!” 大牛摸摸鼻子辩解:“小荷也没说错呀!” 有人护着夏荷更放肆了,还挑衅的从大牛身后露出个头,对着夏长福做了个鬼脸。 这一举动彻底把她爹给激怒了,伸手就要去大牛身后抓他。 一旁看热闹的夏老头连忙伸手拦住:“好了好了,这么大人了还跟一个小孩子闹,我都替你害臊,赶紧去锁院门。” 孤立无援的夏长福彻底死心了,认命的去锁院门。 心里暗暗吐槽:今天他算是看清楚了,全家都惯着他这个大闺女,不管夏荷做什么,大家也不好说她半句不好。 不行,一会儿晚上一定要好好和媳妇儿商量商量,一定要好好管管她不可。 话说时间长了,夏荷确实是有点越来越放肆了。 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夏家人的宠爱,所以很多时候她都忘记了自己是个大人,不经意间就会把自己最顽皮的一面透露给夏家人,好似这样就能把她幼年时缺少的疼爱,通通都给补上。 人就是这样的,在自己最爱的人面前,总是很容易就放松警惕,把自己最幼稚、最真实的一面暴露给最亲近的人。 锁好院门后,夏家所有人便都聚在一起烤火,一边守岁一边包饺子。 饺子包好后,大家又坐在一起聊天唠家常。 时间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深夜,四牛和小栀两个小家伙在大人的说笑中睡去,慢慢的夏荷的眼皮也开始打架。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1章 拜年 夏老太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轻拍了拍夏荷的肩膀:“不早了,你们都回屋睡去吧,这里有我们守着就行。” 李翠花见闺女困了,也劝她道:“对对对,你们几个小的都回去睡吧,夜深了,地上凉,你们就别在这干坐着了,赶紧回屋睡去吧。” 这会儿大家虽然都围坐在火盆旁边,但还是冷,尤其是脚更是冻的冰凉,甚至都没了知觉。 夏荷此时也是浑身冰凉,搓了搓手看了一旁的夏槿一眼,姐妹两个一对视,不约而同的站起身来打算回屋睡觉。 二牛和三牛见了也跟着一起回屋睡觉,只留下大牛还在一旁陪着夏家其他人一起守岁。 夏荷回屋后在床上面躺了好久,才总算把被窝暖热,伸直了胳膊腿后沉沉睡去。 大年初一,一大早夏荷就被外面的鞭炮声给吵醒了,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络绎不绝,不等夏荷缓过神来,就听见自家门前也响起了鞭炮声。 一听鞭炮声响,夏荷也不敢在磨叽了,麻溜的穿好衣服准备出门。 此时夏家的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起来了,夏长福和夏来福两人正在厨房下饺子,其他人则是忙着洗漱。 这边过年有个习俗,一般情况下大年初一这一天,都是男人下厨煮饺子。 大概含义就是妇人们操持了一年很辛苦,大年初一头一天,就让妇人们好好休息休息,由家里的男人们下厨做新年的第一顿早饭。 洗漱期间夏老太还不忘时刻盯着家里几个小的,不断的叮嘱大家:“今年大年初一,你们一会儿洗漱的时候都注意着点,不能把水撒在外面,更不能把水给倒了。” 按照习俗大年初一早上是不能倒污水的,水代表着财富,而倒污水可能使财富流失。 也不能扫地,在传统观念中,扫地和倒垃圾会扫走家中的财气,影响一年的运势。 还有不能睡懒觉,不能叫人起床,不能打孩子等等很多的忌讳,小孩子都不懂事,只能由大人勤盯着点。 好在大家都比较听话,一听说不能干,就老老实实的照做。 等所有人都洗漱完后,饺子也已经煮好了。 夏老头招呼着大家去厨房端自己的饺子,一大家子围坐在堂屋里的餐桌旁吃新年的第一顿饭。 饭后,大家一起快速的把碗筷收拾好放到厨房,然后赶紧来到堂屋开始给夏老头和夏老太拜年。 夏老头和夏老太坐在上首,手里拿着昨天晚上就早早准备好的红封,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加深了。 夏老太笑着道:“哈哈哈,新年新气象,咱们家也是好起来了,今年都能给你们发压岁钱了,你们谁先来。” 夏长福和李翠花对视一眼,率先一边上前,跪在夏老头和夏老太面前。 齐声道“给爹和娘拜年了,新的一年祝爹娘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说完这话便框框磕了一个大响头,乐的夏老太笑个不停。 “好好好,爹娘也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喜乐。” 夏老头催促:“老婆子,你别光说话,赶紧把你准备好的红封给孩子。” “就你着急,我这不得先说两句祝福话嘛!” 夏老太嘴上这么说,手里的动作是一点都没慢,赶紧把一早就准备好的红封给了李翠花。 轮到夏来福时,夏长福在一旁打趣他:“老二,你给爹娘磕头的时候可得用力点,让我们都听见响声才行。” “那必须的,我是那种偷懒的人嘛,大哥就放心吧,我肯定磕的比你响。” 紧接着按照辈分和顺序,大家相互一一拜完年之后,夏荷收获了八个大红封。 其中杜莟给的红封是最大的,今年是她嫁过来的第一年,红封会给的比较高一些。 当然,夏老太给她的红封也比旁人的大,不仅如此,就连一会儿他们去村里拜年时,大家给杜莟的红封也相对会多一些。 这种待遇只在新婚第一年才有,过了今年就和其他人都一样了。 夏家人这边刚拜完年,沈大山一家人就踩着时间点来拜年了。 夏老太赶紧起身把人引进来,这下轮到夏家人站起来一旁看热闹了。 沈大山两口子带着孩子给夏老头和夏老太拜完年,紧接着沈墨寒兄弟三个又开始给夏长福他们拜年。 夏荷几人也不甘示弱,立马排排站好去给沈大山夫妻两人拜年。 胡小莲非常大方的每人给了一个红封,然后就开始和夏老太坐一起聊天。 他们家在村里没有亲戚,也就不需要出去拜年,胡小莲干脆像往年一样待在夏家,趁着这个机会也能和村里一来夏家拜年的人,闲谈两句八卦八卦。 反观夏长福他们就没那么清闲了,村里的长辈还有很多,他们要带着家里的孩子去给村里其他人家去拜年。 沈大山看他们要走站起身来,对着一旁的沈墨寒道:“小寒,你带着小川和幸幸也去村里逛逛吧。 就跟着你大伯一起,他们去哪你就去哪,我就不跟着去了。” 往年沈大山也会和夏长福他们一起去村里逛逛,但是今年儿子考中了秀才,他就干脆直接让儿子领着弟弟妹妹去拜年,直接代表自家了。 反正竹溪村也没有他们家的亲戚,与自家特别交好的夏家已经来了,其他的就没有必要非要去的。 但是村长和族长家里还是要去走一趟的,以前总觉得沈墨寒小,都是沈大山带着一起去。 但是如今沈墨寒已经中了秀才,也算是个大人了,完全可以代表他们沈家,沈大山干脆就直接不去了。 对于这个安排,沈墨寒也没有什么意见,他知道自己爹一向不怎么喜欢和外人打交道,也就没有勉强。 “行,我跟着大伯一起去村里逛一圈,一会儿就回来了。” 几人商量的时间,夏槿偷偷拉了拉夏荷的衣角,提醒她:“小荷,你先回屋去把奶奶他们给的压岁钱给收起来。 咱们一会儿要去村里拜年,拿着钱不方便,而且人多眼杂又跑来跑去的,也容易弄丢。”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2章 压岁钱 夏荷一想也有道理:“嗯嗯,大姐你等我会儿,我马上就来。” 夏荷本还想着让夏栀也把钱放回屋里呢,结果一转头就看见李翠花和张秀两人在哄夏栀和四牛刚刚到手的压岁钱。 “嗐,白担心了。”感情这压岁钱只是让两个小家伙摸摸的呀,给是不可能真给的。 夏荷怕再晚一点,李翠花就会来问她要刚刚收到压岁钱,立马撒腿就跑,生怕慢了这钱就不是自己的了。 等李翠花抬起头来就看见自己闺女一脸防备的边跑边看她,顿时有些好笑,打趣她:“你跑那么快干嘛,我又不收你的压岁钱。” 其他人看见夏荷这样,也是一脸好笑。 “咱们家小荷最是财迷了,谁都别想打她钱的主意。” “谁说不是呢,猴精猴精的。” 本来李翠花也没打算收夏荷的压岁钱,或者说除了夏栀和四牛两人的,其他几人的她都没想收。 三牛以上的几个孩子年龄都大了,平时也经常出门,手里有零钱行事更方便,李翠花自然不会要孩子手里的压岁钱。 但是夏栀和四牛两个小家伙还小,怕他们拿着钱乱跑,一不小心再给弄丢了,这才想着把他们的压岁钱给哄过来,先帮忙保管着。 话说这一会儿功夫,几个小的可没少得压岁钱,夏老太今年出手相当大方,就连李翠花和张秀给的也都不少。 虽然夏荷没拆开看,但是光凭红封的重量,她都知道这里面的钱肯定不会少,这要是丢了,那她这个年就别想好过了,光是夏老太和李翠花两个人都能叨叨死她。 快速的把红封塞进柜子里,夏荷又赶忙跑出来去追赶夏长福他们。 顺利的和他们汇合后,夏荷和夏槿不紧不慢的在后面跟着,一路悠闲的往村里走。 前面和夏长福几人说话的沈墨寒,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夏荷,好像有话要跟她说。 次数多了,夏荷自然也注意到了沈墨寒的目光,两人目光对视,夏荷好似在问他怎么了。 这边沈墨寒刚想停下脚步等夏荷跟上了来说话,迎面就碰见了村里来夏家拜年的人。 人来人往的又是在路上,两人差不多也到了说亲的年龄,自然不会走在后面单独说话。 沈墨寒只好暂时打消了想和夏荷说话的念头,转过身来开始和遇见的村里人寒暄拜年。 夏荷也没在意,想来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就没上前去找他,继续和夏槿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众人先是去了老宅拜年,然后紧接着又去族长家、村长家。 溜达了完一圈后,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 夏长福问:“时间不早了,咱们回吧!” “回吧,该去的都去了,这一圈逛下来,溜的我腿都细了。” 夏荷闻言也在后面默默捶了捶自己的小腿,还真是好长时间没有走过这么久的路了,累是真累。 憋了一上午的沈墨寒,这会儿总算是找到了和夏荷单独说话的机会。 他见夏荷自己跟在后面走,身旁的夏槿刚好去追四牛,赶紧放慢脚步不着痕迹的往后退了几步。 夏荷见他凑过来,快速往前走了两步,相比他的小心翼翼下,自己就显得大方多了。 “墨寒哥怎么了?” 夏荷这会儿还单纯的以为沈墨寒找她是说什么生意上面的事呢,谁曾想这人又从怀里拿出一个盒子递给她。 “送给你的,新年快乐。” 夏荷怔愣了三秒钟,快速把盒子接住,看了他一眼,当着沈墨寒的面就给打开了。 “哇,没想到我还有新年礼物呢。” “嗯,在府城时意外碰见的,觉得很适合你就买了。” 盒子一打开,里面放的是一把非常精美且小巧的匕首,这个礼物确实是夏荷没想到的,但绝对特别喜欢。 “谢谢墨寒哥,这个礼物我很喜欢。” 沈墨寒还想再说什么,就被前面走着的夏有福给喊住了。 吐槽他:“你怎么走着走着还后退了呢,我一回头人就没了,真是白瞎了你这一双大长腿了,这点路都跟不上。” 刚做完亏心事的沈墨寒摸了摸鼻子,没反驳。 眼尖的夏有福,还是看见了被夏荷快速藏着身后的盒子,折返回来上下打量了一番沈墨寒,和拿着盒子同样很心虚的夏荷。 夏有福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了一遍,努了努嘴什么话都没说。 一把圈住沈墨寒的脖子,拖着他往前走,咬牙切齿的在沈墨寒耳边道:“你小子最好给我老实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我会一直盯着你的。” 说完还用两根手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又指了指沈墨寒一脸的警告。 心里暗道:今日他算是看明白了,感情这小子一直惦记着自家侄女呢。 要说上一次是意外,那这一次夏有福怎么都说服不了自己了,实在是他们两人做的太明显了。 早上的时候夏有福就觉得沈墨寒一直盯着夏荷看,尤其是出了夏家门就更肆无忌惮了,一直回头看夏荷,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他的意图。 嗯,前面的几个瞎子这会儿还没搞清楚状况呢,见夏有福和沈墨寒都落后了,夏长福还停下来催促他们快点。 夏有福扶额,心里吐槽他大哥:“你家的白菜都要被猪拱了,你还在这呲着个大牙乐呢,真替你愁的慌。”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夏有福是一句话都不会说。 这事可轮不到他出声挑明,要急也是沈家人急才是,眼下他只需要看好沈墨寒这小子,不让他有和夏荷单独相处的机会就行。 最重要的是,沈墨寒想娶夏荷可没那么容易,他必须要好好为难他才行。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夏有福就整天看沈墨寒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天天挑他的刺。 偏偏沈墨寒还没有办法反驳,还必须要陪着笑脸小心伺候着。 看的夏荷都替他委屈,可又觉得这种感觉还挺不错,最起码她是没有想出手帮忙的打算。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3章 你到底是哪一伙的? 这倒是苦了夏家其他人,见他俩这气氛一个比一个懵,还以为他们闹矛盾了呢,但又觉得不应该…… 一时之间想劝又不知道该怎么劝,不劝又觉得气氛别扭,可真为难…… 话说回来,拜完年回来后,夏老太留沈家人在家里吃饭,但被沈大山夫妻两人给拒绝了。 大年初一头一天,虽然他们之间不讲究那么多的规矩,但是大年第一天就在别人家吃饭也不好。 “今天就不留了,等改天咱们再好好聚聚。” 夏老头知道沈大山一家的顾虑,也就没再多劝。 反正后面时间还多着呢,他们年前合作的生意,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账,以后有的是机会,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送走了沈家人,夏老太便开始带着三个儿媳妇去做午饭。 大年初一头一天,他们也不好吃的太过凑合,婆媳四人在厨房里面忙活了一会会儿,愣是做出来了六菜一汤。 饭后,大家难得清闲一天,按照规矩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做针线活儿,也不能干其他的活计,要不然会劳碌一整年不吉利。 夏家人干脆一个个的都搬出一张椅子,排排坐在院子里面晒太阳。 坐了一会儿几人便开始觉得无趣了,然后夏老头就率先出门去村里闲逛,紧接着夏长福也出去了,夏老太和李翠花张秀婆媳三人见状也跟着一起去了。 杜莟就没跟着一起去,她刚嫁进夏家对这边的人还不熟悉,脸皮薄不好意思跟着一起出去串门。 而且她还不太适应这种串门唠嗑的方式,便留在家里看书。 夏荷在家待了一会儿也闲的无聊,也拉着夏槿一块去村里闲逛。 因着夏家住的远,姐妹两个在村里也没有什么处的来的小姐妹,两人在村里逛了一圈,又逛去了老宅找堂姐妹玩去了。 这一玩就玩到了太阳落山,等二人回到家时,夏家已经做好了晚饭。 难得这一天过得特别轻松,一家人早早吃了晚饭,就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大年初二是外嫁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夏老太一早就起来收拾利索等着夏素芬一家子回来。 自从夏素芬成亲后,夏家慢慢就形成了一个规矩,大年初二当天夏素芬回娘家,张秀和李翠花他们则是初三回去。 时间上刚好错开,也省的她们回娘家的时候哥嫂都不在家,见不到人。 一年当中,外嫁的闺女能回家团聚的时间就这么几天,相比规矩来说能和亲人见面才是最重要的。 而提前得知夏家有这个规矩的杜莟,也一早就给娘家去了信,打算和大房二房一样等到大年初三再回去。 这样时间一错开,她也能多在娘家住两天。 夏素芬一家人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娘家人都会早早的准备好东西,等着她回家。 所以这天他们起的也特别早,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带着节礼来了夏家。 这不刚一进门,大虎、小虎和二妞三个就扯着嗓子喊夏老头和夏老太。 三人一看见人,就啪叽一声跪在地上给夏老头和夏老太拜年:“姥爷姥姥新年好。” 夏老太忙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一旁的李翠花,伸手去扶跪在地上的外孙外孙女。 三个小人鬼精鬼精的,躲过夏老太的手,跪在地上不起来。 “哈哈哈哈,你们三个小鬼呦,少不了你们的压岁钱。” 夏老太显然心情特别好,笑声都比往常爽朗了很多,爽快的从怀里掏出来早就准备好的红封递给三人。 三人收到了夏老太的红封,立马又朝着夏老头跪下,乐的夏老头赶紧把红封拿出来。 收了两个大红封后,三人像是早就商量好一样,马上在院子里搜索夏长福和李翠花的身影。 有心逗三个外甥的夏来福见状,赶紧拉着张秀找个地方躲了起来。 这边正热闹着呢,听见声音从屋里出来的二牛和三牛几个小的,也没放过夏素芬和朱铁柱,看见小姑和小姑父立马跪下拜年。 搞得夏素芬去扶这个也不是,去扶那个也不行,实在是人有点多扶不过了。 而且里面还有夏荷这个气氛烘托者,一直在旁边嚷嚷,把气氛搞得特别高涨。 夏荷几人拜完年之后,刚好看见了大虎三兄妹正在给夏长福拜年。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夏荷见状又在一旁喊,“小虎别起来,继续给你大舅舅拜年,你大舅舅有钱。” 最小的小虎最听夏荷的话了,闻言就真的一直朝着夏长福拜年。 夏长福根本就拉不起来了,只好又从怀里掏出自己的零花钱给他。 一旁的二妞见状,立马扑通一声也跪下了,大虎见状也跟着跪,夏长福见状只好一人又给了点钱。 夏荷在旁边看的笑的不行,不嫌事大的又补充一句“还有大舅母呢!” 话音一落,三人又朝着李翠花跪了下去,李翠花瞬间慌的不行,连忙对着一旁的夏长福喊:“快回屋去拿钱,我手里没钱了。” 这话一出,大家都笑得不行,夏荷更是笑得站都站不起来了。 李翠花给了钱之后,夏荷还想喊话呢,立马就被一旁的夏长福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巴。 “我说你到底是哪一伙儿的,我是你爹,你怎么还能帮助别人花我钱呢!” “哈哈哈,爹你零花钱多,怕你花不完,我帮你分担点。” 夏长福瞪了他一眼,一副你坑死我的模样。 有了前车之鉴的夏来福和夏有福也没好哪去,夏来福更是被三人追的满院子跑。 大早上的,夏家小院里就充满了笑声,热闹的不行,搞得隔壁的沈家都派沈墨川和幸幸来家里打听情况。 夏老头和夏老太看外孙们闹腾三个儿子儿媳也没阻拦,乐呵呵的在一旁看热闹。 四牛和小栀看的也想再给夏素芬夫妻两个拜年,被站在夏素芬旁边的夏荷眼尖的一把给拉住了。 四牛不解的看向二姐,夏荷耐心解释:“嘘,咱们刚刚已经跟小姑拜完年了,不能再拜了。”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4章 对账分钱 “可是大虎哥他们都拜了好几次。” “不一样,你大伯他们手里有钱花不完,咱们帮他花。 但是小姑的钱要留着给大虎交束修,咱们不能要。” 四牛还不太能明白夏荷话里的含义,大一点的夏栀倒是似懂非懂。 拉了拉四牛的手,跑去找大虎他们玩去了。 这一早上就在欢闹嬉笑中度过,一大家子人全部齐聚在一起,吃了新年的第一顿饭。 饭间,李翠花对一旁的夏素芬道:“小妹你们今年就在家里多住几天,好好陪陪爹娘。” 往年夏素芬一家过年的时候也会留宿,但是夏家的房间少,一大家子挤一块住也不方便。 但今年不用挤了,家里的房间完全够住,甚至夏素芬在这也有自己的房间,多住几天完全没问题。 夏素芬也正有此意,闻言便笑着答应下来。 早饭后,夏素芬和朱铁柱提着东西去老宅,其他人则是在家准备今天的午饭。 期间夏老头的几个侄女,也提着年礼来给夏老头和夏老太拜年,夏老太忙着招呼他们,并留她们在家吃午饭,但是都被拒绝了。 夏老太知道老宅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也就没有强留她们,给了压岁钱后就送他们离开了。 今天夏家人聚的很齐,一个都没少,自家人热热闹闹的一起吃了一顿非常丰富的午饭。 午饭后,夏荷便让二牛去沈家喊沈家人过来,打算趁着今天下午空闲,把他们年前合作的生意对下账,顺便把钱分了。 账本都是夏荷和沈墨寒一早就做好的,夏荷负责记录的是他们收山货和皮子以及后面过年摆摊的账。 而外出的这段时间的账目,则是由沈墨寒负责。 早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夏荷就把自己做的账拿给沈墨寒看了一遍,怕他短时间内算不明白,夏荷干脆让他直接带回家对账。 沈墨寒见夏荷把账本给自己了,也回家取了自己记录的那一份,交由夏荷对账。 今日两人只需要再把账本合计一下,对一对具体数目,看看有没有什么出入的地方,没什么问题的话,就能直接把年前挣得钱给分了。 虽然两家关系好,但是一码归一码,尤其是合伙做生意,账目更是要做的漂亮,双方都没有疑惑才行。 关于账本的事,沈大山和夏家人都不参与,扬言让沈墨寒和夏荷直接对接就行。 一旁的夏有福听了这话可不愿意了,立马说自己也会算账,非要跟着一起去对账本。 气的沈墨寒吹胡子瞪眼的,但又无可奈何。 会算账的杜莟见状也跟着一起帮忙,四人很快的把所有的账目都对完了。 夏荷看着最终能分到的银子,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不错不错,不枉咱们这么多人忙活了两三个月时间,这生意好啊,明年必须做大做强。” 沈墨寒对于这段时间的收获也相当满意,难得笑出声来。 “咱们这趟能挣钱多亏了小荷,要是没有她的提议肯定没这次机会。” 夏荷谦虚的拍了拍沈墨寒的肩膀:“哪里哪里,我只是出了个主意,能把这生意干成全都靠你在里面出力。 要不是你带着大家出去走商,咱们这趟也挣不了这么多钱。” 夏有福看他俩商业互吹,一把拍掉夏荷放在沈墨寒肩膀上面的手,硬生生的夹在两人中间。 “你俩都别谦虚了,这次能挣钱,少了你俩谁都不行。” 杜莟看见夏有福这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动作,若有所思…… 心里暗道:晚上回去一定要问问清楚才行,要真是自己想的那样,好像也不错。 “走吧,咱们赶紧出去把这好消息分享给大家。” 夏荷率先站起身来往外走,其他人见状也都起身跟上。 把所有人都叫到一起后,夏荷缓缓出声道:“刚刚我和墨寒哥对了一下账单,咱们这次合伙做生意,从最开始的收山货和皮子,到后面的倒卖生活用品,还有后面出去走商以及年前县城摆摊,所有的全部合在一起,整体算下来是有很大盈利的。” 虽然大家心里早就有数了,但这会儿听见夏荷这么说,还是免不了的激动。 夏荷给了大家一个缓冲的机会,顿了顿又继续道:“抛去所有的成本,还有雇镖师租车的钱,全部算下来这趟生意咱们一共挣了324两银子,说好的咱们两家对半分平分,也就是一家162两银子。” 夏荷把最后算好的总账往沈大山面前推了推,想让他看清楚些,免得以后说不清。 沈大山也没矫情,接过账本随意扫了两眼就说:“对,小荷算的没错,确实是这么多。” 话一说完,就又把账本传给其他人看,夏家人也都配合的扫了一眼,账本又被传回夏荷手里。 接着,夏荷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银子,按照数目上的约定把分成递给沈大山。 “大山叔,这里一共是162两银子,您点一点。” 沈大山直接把银子收了起来:“不用点,刚刚你点的时候我看着呢。” 随后沈大山又从刚拿到手的分成里面,拿出三份银子递给一旁的夏老头。 “这是咱们合伙做生意之前,我问您借的成本银子,一共30两您点一点。 这10两银子是我们家单独拿出来的,我们家里人没有你们家里人多,自然也没有你们家出的力多,咱们两家平分这钱不合适。 这样你们家也太吃亏了,这10两银子就算是我们家给大家的工钱。 还有这2两银子,就当作是借的利息钱,您务必要收下。” 夏老头哪里肯收他的利息和工钱,自然是百般推辞。 沈大山也假装生气道,直接把分成推给夏老头:“那不行,您要是这么说,那这分成我可不能要了,我们就只拿工钱。 咱们两家合伙做生意,我们家一文钱都没出,还没你们干的多,我怎么好意思要这分成啊!” 胡小莲也附和:“是啊,当初咱们说好的,这本钱算是我们借的,自然是要还。”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5章 争论分成 夏老头也有些急了,争辩道:“本钱是本钱,利息是利息,工钱是工钱,这仨也不一样啊! 这样,这本钱我收下了,但是这利息和工钱我们可不能要。 咱们两家这交情,说什么利息工钱的,太见外了。” “那不行,你们能带我们家做生意,已经帮了我们很大忙了,要不是你们愿意带我们家,我们哪能挣这么多钱。 而且我们家人少,也没帮上什么大忙,我这还指望着明年咱们还能继续合伙做生意呢,我们不能让你们吃亏呀!” 夏来福在一旁插话道:“话不能这么说,咱们出去走商可都是小寒在拿主意,要不是有你爷俩跟着,咱们这趟走商可没那么容易。” 夏长福也附和:“对对对,你们家这又是教硝制皮子,又是带队走商的,我们只是出了点力气,这钱理应咱们两家平分。” 夏荷眼看着大家争吵的越来越激烈,然忍不住打断道:“大家都别急,先听我说两句。 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是这做生意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平等。 谁家出力多了,谁家出力少了,这都很正常,咱们没有必要因为这个争论。 沈叔、胡婶不如咱们这样,这次就按照咱们之前说好的五五分,这二两银子的利息钱我们收下了,但是这工钱您拿回去。” 沈大山还想再劝说什么,夏荷紧接着又道:“当初决定合伙做生意的时候,咱们就说好了五五分,那我们家肯定也清楚我们人多会比你们出力多,这是默认的。 要不然这分成可能就是您六我们四了。 而且我们家出的皮子,也是从成本里面扣了钱的,相当于拿钱买了皮子,我们还占了便宜呢。” 要真这么说,当初两家说好的沈家负责硝制皮子,夏家负责买卖。 可到最后沈大山和沈墨寒都跟着一起去收皮子不说,还跟着商队去了外地,那就更说不清了。 所以合伙做生意,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能做到相对公平,让大家都没意见才行。 不管怎么算,都会有一家觉得自己占便宜或者是吃亏,想尽办法去弥补。 而到了夏沈两家,就变成了大家都不愿意让对方吃亏,这种情意确实难得。 最后还是沈墨寒朝着沈大山夫妻两个点点头,出声劝道:“爹娘,这次就听小荷的吧!” 夏老太站起身来:“对对对,就按小荷说的办。” 然后又对一旁的李翠花几人道“走吧,咱们赶紧去做晚饭,大山小莲,你们今晚上都别走了,一会儿一起吃个饭,咱们好好聚一聚,庆祝庆祝。” 夏老太一声令下,其他人陆陆续续全都站起身来,一瞬间围坐在一起的众人就全散了个干净,留下沈大山夫妻两个大眼瞪小眼的哭笑不得。 沈大山对胡小莲说:“算了,就按小荷说的办吧。 你把这钱先拿回去,然后再把我年前买的好酒拿过来,还有咱们家今晚吃的口粮都带上。” “行吧,那就这么办吧,咱们两家以后合伙的机会还多着呢,以后再慢慢还。” 晚饭时间,沈大山又说了件其他事询问大家的意见。 “这两天我和小寒一直在商量开荒的事,我想着如今小寒有了秀才的头衔,名下也有不少的免税良田,空着也是浪费。 不如就趁着这段时间农闲,请人开点荒地出来,也省的村里的人一直打这事的主意。” 沈墨寒也附和:“嗯,而且我们以后是打算一直定居在竹溪村的,手里一直都没田地也说不过去。 所以我和爹娘商量后一致决定就跟你们家一样,花钱请人开些荒地出来慢慢养着。” 夏老头闻言立马笑着拍了拍沈大山的肩膀:“这是好事啊,要我说你们家早就该开荒了。 早些年就劝你们家开出两亩荒地种点口粮,也好过总是花钱去买口粮吃。 但你们一直都不愿意,怕麻烦也怕不会种。 这不是还有我们家人嘛,还能让你那地荒着不成。” 夏长福也附和:“是啊,我跟你说这种地特别简单,你只需要看别人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施肥,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照做就行。 只要用心打理了,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收成,不说别的,但最起码能省的买口粮的钱。 而且现在小寒是秀才不需要缴税,那地里收的粮食更多了,随随便便种一点,都不用花钱买了。” 沈大山端起酒杯,对着在坐的几人道:“关于种地的事我也不懂,以后少不了要来请教你们。 还有具体在哪开荒,我和小寒也定不下来,还请大爷和兄弟们多帮帮我们家。 反正以后要麻烦大家的事有很多,你们也知道我这人嘴笨,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都在酒里了,我干了你们随意。” 沈大山说完,仰头喝下酒杯里所有的酒,动作十分潇洒干脆。 沈墨寒也学着沈大山的样子,敬了夏老头几人后,一口喝完所有的酒。 夏老太在一旁听着,出声道:“你们开荒也是好事,省的村里人一直盯着你们家的免税份额。 这种事让给谁家都得罪人,还不如自己家用了呢!” 夏来福也附和“说得在理,都是一个村的,你们要是收点好处,村里人肯定背后嚼舌根。 而且这事要是传出去了,对小寒的名声也不好听,最关键的是要是让官府的人知道了,更麻烦。 还不如你们自家请人开荒,把名额用掉呢,最起码这样做安心。” 夏长福也道:“对对对,这开荒不比买地,花不了多少钱的,只要后期好好养着,用不了三五年就能养成良田,划算着呢!” 自从夏有福和沈墨寒考中秀才之后,村里就有不少人明里暗里打听这事,大家都想着把地挂在他们两人名下,好免去税收。 夏家还算好一些,自从开完荒之后,村里来打听的人慢慢就少了很多。 但这可苦了沈家了,他们家本身就没有田地,村里打他们家主意的人就更多了。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6章 沈家开荒 甚至有些人三天两头的往沈家跑,天天找他们说这事,吓得胡小莲自己在家都不敢开门,整日里躲着村里人。 本来沈家是没有开荒的打算的,但是一看村里人这架势,不得不改变想法。 倒也不是怕村里人占便宜,实在是这种事很多时候都是出力不讨好,还经常落埋怨。 而且村里有那么多户人家,这名额给谁家都得罪人,最后沈大山父子两人一商量,干脆自己也和夏家一样开荒算了。 虽然他们家没有人会种地,但是夏家人会呀! 沈大山都想好了,等到了季节夏家种什么他们就种什么,夏家什么时候拔草,他们就跟着一起。 总之跟在夏家后面走肯定不会错,而且夏家人也肯定会帮他们。 这事他们在家早就商量好了,这才有了今天酒桌上的这一幕。 对于这事夏家所有人都是百分百支持的,夏老头更是当即就拉着众人一起商量开荒的位置。 瞧着兴奋的架势,完全不输他们自己家要开荒时的兴奋,甚至比他们当时讨论的还要激烈。 最后商量完的结果就是,沈家挨着夏家开荒的地方继续开荒。 那片荒地能开出来的土地面积很大,前后左右一延伸,完全够开出四五百亩地了。 主要也是荒地的位置没有人住,那地方离村里远,离别的村更远,大家都没想过往那边开荒,这才导致哪怕荒地的位置很大。 夏老头叮嘱道:“眼下大家都忙着走亲戚过年,这事可以先缓一缓,等过了大年初八再说这事。 你们也可以和我们家一样,把开荒的位置包出去,最后直接验收就行。 这样做比按天给钱的开荒速度更快,而且效果也好。” “哈哈哈,咱们这不就想一块了嘛,昨天我还说按照你们家的方式做呢。” 有了夏家在前面做示范总结经验,沈大山一家决定完全按照夏家的套路走。 既高效又方便,连脑子都不用动了,直接照搬就行,能不省事嘛! 顿了顿,沈大山又继续道:“不过具体的地方,到时候还是需要大爷和兄弟们帮我去看看,规划一下这地怎么开更好。” 夏长福拍着胸脯保证:“这你就放心吧,这事交给我们就行。 等哪天有空了,咱们先一起去看看,然后在决定开哪块。” “行,到时候我提前来喊你们。” 说定了开荒的事,这顿晚饭也吃的差不多了。 吃到最后喝酒的几人都有些微醺,夏老太一看这架势怕他们喝醉了误事,赶紧嚷嚷着要散场。 好在大家还没有真喝醉,闻言就起身散场了。 等沈大山一家人回去之后,夏老太又带着三个儿媳开始准备明天回娘家要带的节礼。 这是夏家生活条件变好之后的第一个年,夏老太给她们准备的年礼也是相当的丰富。 从吃的、用的到穿的应有尽有,恨不得一下子把前些年缺少的全部补上。 李翠花妯娌几个看着堆了一大片的年礼,惊的下巴都掉了。 张秀颤抖着声音问:“娘,这都是给我们准备的吗?这也太多了吧。” “不多不多,就这我还怕不够呢。 前些日子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时候,我怕准备多了外人瞧见了会惦记。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今老三考中了秀才,咱们家也盖了大房子,该招摇过市的早就招摇过了,也不差你们这点年礼了。 亲家这些年没少帮助咱们家,如今咱们家条件好了,也该帮衬帮衬他们。” 这是夏老头和夏老太早就商量好了的,他们知道如果直接给钱的话,亲家肯定不会要。 所以他们干脆把年礼备的厚一些,吃的用的全都备上,也省的他们日后自己买了。 李翠花咂咂舌,心里暗道:公公婆婆还真是比她自己都大方,这要是年礼让她自己买,估计自己买的都没有这么多。 路过的夏老头见他们一群人围着年礼不说话,出声道:“这都是我和你们娘精心准备了好长时间的年礼,你们明天记得都带上,尤其是那两坛子好酒,一定不能忘了。” 妯娌三人闻言也就没这说拒绝的话了,公公都发话了,她们还能说什么。 好在都是给自己娘家要东西,左右也没便宜了外人,公婆都愿意给,做闺女的更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三人快速的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单独放着,就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临睡之前夏荷还在屋里写写画画,如今年已经快过完了,她的新计划也该慢慢提上日程了。 次日,又是早起的一天,今天夏荷要跟着李翠花一块回李家屯,一大早的天还没有亮,李翠花就把人给喊了起来。 夏荷知道今天有正事,应了一声后就坐起身来缓神。 “醒了就别睡下了,我去喊小栀起来。” 夏荷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李翠花见状也就没在管她,自顾自的去旁边喊夏栀起床。 等夏荷穿戴整齐后,夏家其他人陆陆续续也都起来了。 夏槿看她出来问:“小荷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刚刚我娘说要在姥姥家多住几天,你们要住几天?” 夏荷思索了一下,斟酌道:“我不知道呢,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应该也会多住几天吧。” 一想到姐妹两个要好些天都不能见面,夏荷还有些舍不得,瘪瘪嘴可怜兮兮的看着夏槿。 搞得夏槿都不敢看她的眼睛,狼狈的躲了出去,生怕慢一点就被她给弄哭了。 夏荷见人走了,干脆也不装了,麻溜的洗漱好回屋收拾衣服去了。 过年期间家里没事,夏老太一早就放话说他们不必着急回来,可以在娘家多住几天陪陪家里人。 而且去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李翠花和张秀回家送节礼的时候,因为忙着做生意来去也很匆忙,甚至都没能好好吃个饭。 眼下好不容易熬到了过年,家里也没什么事了,大家自然是想多住几天,好好陪陪娘家人的。 外嫁的闺女能在娘家常住,那也是因为哥嫂好说话,要是换上那种不讲理的哥嫂,估计一天都住不下去。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7章 遇故人 当然,嫁出去的闺女回家也要懂点事,可不能做一个拨弄是非的小姑子,要不然嫂子都能气的拿着扫把轰你走。 显然不管是李翠花还是张秀,都不是那种挑事的小姑子。 而且他们的爹娘兄嫂一个个的都巴不得他们多在家住几天,自然不会出现撵人的情况。 大房、二房、三房各自收拾好要带去娘家的东西,依次装上车时恰巧夏老太也做好的今天的早饭。 夏老太吆喝:“都赶紧过来吃饭吧,吃完早饭好早点上路。” 大房和三房距离的最远,率先去堂屋吃完早饭就各自出门了。 因着二房离得近,等他们都走后留在家里帮忙喂了兔子收拾好卫生,这才驾着牛车往娘家去。 等三房人全都走后,夏家顿时陷入了长久的安静。 夏老太难得清静,笑着和闺女说笑:“总算是把他们全都送走了,家里可算是能清静会儿了。” 夏素芬打趣她:“哈哈哈,您这会儿是这么说,等过了明天就不会再说这话了,到时候肯定天天眼巴巴的望着门口盼着他们回来。” 夏老太被戳穿了心思也不恼:“唉,这人上了年纪就这样,晚辈都在时又觉得吵,不在的时候又想着、念着。 还好还有你们一家在,要是家里只有我和你爹两个人,那才安静的可怕。” 夏老头在一旁附和:“可不是嘛,真到那时咱俩肯定大眼瞪小眼,懒得连饭的不做了,天天坐在大门口盼着他们回来。” 几人一想到那个画面,忍不住笑出声来。 夏老头站起身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泥土:“行了,就咱们几个咱家也不能闲着,刚好今天铁柱也在,咱们趁着空闲去把地窖挖出来。” 夏家的地窖陆陆续续动工已经两三个月的时间了,奈何这段时间不是家里忙着做生意,就是忙着办酒席,根本就没有挖地窖的时间。 不过夏家人稍微有点空闲就会去挖地窖,陆陆续续的也挖了一部分出来,但是目前还没有完全完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行。 朱铁柱也是干惯了活计的人,这会儿听夏老头这么说,二话不说就拿起一旁的铁锨下了地窖,夏素芬见状也跟着去帮忙。 牛车晃晃悠悠的走在路上,时不时的还能遇见去走亲戚的路人。 今天是大年初三,有很多人家的亲戚还没有走完,也有一些是留宿在娘家一天往婆家赶的。 不管是哪一种,总之这会儿路上的人就没停过,有时候甚至还会遇见一些相熟的人。 庄户人家大多数都是一整年都在忙碌着糊口,也就只有过年这几天才会松快一点,这会儿走在路上遇见了相熟的人,免不了会停下来打声招呼寒暄一下。 这不刚出门没多久,李翠花就遇见了同村一起长大的小姐妹。 “翠花,还真的是你,我还以为是我眼花了呢!” 李翠花听见有人叫她,就开始寻着声音找人。 等看清楚人时连忙喊夏长福停车,有些不确定的问:“二丫是你吗?” “是我是我,没想到咱们能在路上碰见。” 碰见往日的小姐妹,李翠花也是真高兴。 自从嫁了人之后,往日的小伙伴几乎就没再见过,哪怕偶尔在外遇见了,也多数是不敢相认的。 今日有缘再见,自然是少不了要寒暄一番的。 二丫见李翠花从牛车上面下来很是高兴,可当她看清楚李翠花现在的穿着和容貌时,不自觉的双手搓了搓衣服,后退了两步保持距离。 暗自懊恼:刚刚光顾着激动了,竟然没看清楚李翠花的装扮。 李翠花注意到她的动作,上前一步拉住她的手,亲切的问:“你这是要去哪?” 二丫有些结巴:“我、我和我男人孩子一块回娘家。” 二丫的丈夫见妻子提起他,也主动上前和夏长福打招呼攀谈。 牛车上面的夏荷这会儿也默默掀开帘子打量着面前的一家人。 这家人穿着朴素,但是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憨厚、实诚。 再看夫妻两人的举动,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好感,也没阻止李翠花和她叙旧。 李翠花一听这话笑得更开心了,“那刚好咱们能一道去,我们也是要回李家屯。” 二丫看了一眼牛车,有些不好意思道:“不用了,我们人多就不耽误你们一家赶路了。” 李翠花看了一眼二丫身后的三个人,哪还有不明白的。 “没事,咱们一起坐牛车去,挤一挤能坐下的。” 这会儿夏长福也在一旁附和:“对,坐牛车比走路快,咱们也能早点到地方时间,也不用着急赶路了。” 李翠花看她还有些犹豫,便直接拉着二丫的闺女和二丫一块往牛车上走。 投眼力见儿的夏荷见状,紧忙开始收拾牛车上面的东西,好让空位更大一些。 夏长福也去拉二丫男人,邀请他一块乘坐牛车。 夫妻两人见夏家人这么热情,便没好意思拒绝,况且二丫心里也是想和李翠花叙叙旧。 等他们上了牛车后,车厢里的空间瞬间变得拥挤起来。 夏荷几人按照李翠花的提醒,乖乖叫人打招呼。 然后夏荷便把夏栀抱在腿上,好腾出空位让二丫的孩子坐下。 就这样大的抱小的,车厢里面坐满后,赶车的地方再坐人,勉勉强强也能塞得下他们这么多人。 一路上李翠花和二丫两人聊的热火朝天,时不时的回忆起没出嫁前的日子,再聊一聊嫁人后的生活,话题少不了又会聊到孩子身上。 二丫眼眶微红,握住李翠花的手,真心道:“真好,看你现在过的这么好,我是真为你高兴。” 李翠花也有些感慨:“是啊,苦了这么多年,我这也算是熬出头了,这都多亏了我这闺女。” 夏荷闻言微微一笑没接话,她不是一个特别社牛的人,一般这个时候还是保持沉默的好。 李翠花又问起二丫的现状,二丫闻言脸上一红,有些羞涩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道:“我的日子虽算不上多好,但勉强也能吃饱饭。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8章 走亲戚 公婆都是好说话的,孩子也听话懂事。 孩子他爹对我也不错,事事都听我的,成亲这么多年也没红过脸,日子过成这样,我已经知足了。” 这年头,能遇见一个真心疼媳妇儿的人可不多见。 很多姑娘嫁了人之后,前几年有个新鲜劲,日子过的倒也不错,可一旦时间长了,家里就会鸡飞狗跳。 男人动手打媳妇儿的更是家常便饭,出门在外稍有不顺心便会回家拿媳妇出气。 可以说古代就没有几个不挨打的妇人,大户人家还好一些要脸面,庄户人家可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李翠花看她这表情便知道她成亲后的这些年过的很不错,虽然身上穿着旧衣,但是洗的干净,面色瞧着也红润。 最起码是比她之前的日子过的要舒心很多,能吃饱饭就已经很好了。 李翠花见儿时的玩伴过的舒心,心里也为她感到高兴。 两人继续聊着话题,夏荷和二丫的孩子们就在一旁默默听着也不插话。 突然,夏长福在车厢外面喊她:“小荷,你之前不是说想在家里种些果树吗? 刚刚你刘叔说他家就有果树,你想要的话可以去他家挖。” 不用夏长福说,夏荷就知道这个刘叔指的是二丫的男人。 闻言立马大声喊:“真的吗?刘叔家都有什么果树?” “柿子树、桃树、杏树,我们家都有。 我们家没有的有些村里人家也有,你想要什么果树我可以帮忙寻,我们村里种果树的多。” 车厢里的二丫闻言也插话道:“对对对,我们家的果树结的果子比别家的好吃些,每年果子成熟时拿去镇上卖,就数我家卖的最快了。 很多人都找着来我家买,都说我们家的果子比别家的好吃。 你要是想要等哪天有时间了,让你刘叔挖了给你送去。” “那可太好了,我最喜欢吃水果了,正愁着没果树呢,这就遇见了二丫姨,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等哪天有时间了,让我爹去你家挖果树,回头就种我们家院门口,这样每年都能有果子吃了。” 李翠花嗔了她一眼,有些无奈道:“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一遇见果子就走不动道,天天在家嚷嚷着要种果树。 你是不知道,她那几个表哥有多宠她,知道她爱吃果子,咱们村的果子一成熟就往家里送,一个个都惯着她。” “嗐,孩子还小都这样,我家的也没好哪去。 每年果子一成熟,就天天盯着家里的果树,一天能爬上去三趟,防都防不住。 小荷既然喜欢,那就去我家挖几颗种,自家种了吃的也方便。 当初我家种的时候,也是想着给孩子们当零嘴甜嘴儿的。” 竹溪村没有种果树的,大家想吃果子就只能去外面买。 夏荷去年也没少吃水果,除了李家人送的,夏长福也经常在集市上面买。 运气好的话买的果子味道可口,运气不好的话,买的果子根本就不能入口。 这也是夏荷为什么一直嚷嚷着要种果树的原因,一是因为能多吃些水果,能吃到好吃的水果,还有就是自家种的吃着也更方便。 不过果树这玩意儿比较难寻,一般人家都没有,就算是有也不往外卖,大多都是留着自家种。 如今遇到了二丫家里有果树,她自然是不肯放过的。 接着夏荷又问了些其他品种的果树,当得知这边能种的果树二丫村里都有时,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我们村里种果树的多,每年村民也会摘自家的果子拿去镇上卖,谁家的果子好吃你刘叔最清楚了。 等今年果子成熟了,我让你刘叔给你们送点尝尝。” 自从他们各自成亲之后就再也没有遇见过,每年过年时匆匆忙忙也没机会见面,如今遇到了自然是要热络起来。 夏长福和刘叔相互要了地址,约好过几天去刘家挖果树。 说定了这事后,夏荷的心情都不自觉的好了许多,一路上的笑容都没断过。 不知不觉牛车就来到了李家屯村口,二丫一家在村口下了牛车,夏荷一家继续赶着牛车往李家去。 李老太知道他们一家今天肯定会来,早早就带着儿媳妇开始准备今天的午饭了。 等夏荷一家到家门口时,就闻见了院里传来的饭菜香。 都不用人招呼,夏荷就快速跳下牛车,自己边往院里走边喊:“姥姥姥爷,舅舅舅母,表哥表嫂我来了。” 瞧这架势,大有一种回自己家的松弛感,用李翠花的话说就是猴子归山称王来了。 屋里正在准备午餐的李家人听见夏荷的声音一蜂蛹的全跑了出来。 “哎呦我乖孙来了。”李老太手里还拿着烧火棍呢,就出门来迎接二牛夏荷等人。 夏荷看见李老太出来,一把抱住她:“姥姥我都想死你了。” 李老太被她这话哄的都找不着北,一脸宠溺的捏了捏她的脸:“就你会说话。” 这会儿夏长福也把牛车赶了进来,李安等人忙着帮忙把车上的东西给搬了下来。 等人全都到齐后,便开始了今天的重头戏“拜年”。 拜年也是最能整活儿的时候,一大家子站在院子里面笑闹个不停,夏荷顺利的收完压岁钱后,就站在一旁不说话了。 接着,李翠花又喊上她那种年礼去大姥姥几家亲戚去拜访,夏荷本不行跟着去的,奈何李翠花一人拿不完东西,无奈只能认命的跟着一起。 等母女两人在村里走一圈再次回到李家时,李老太等人已经摆好了饭菜,正在等她们回来。 席间,李老太不停的给她夹菜,问:“你们这次来总能多住几天了吧。” 李翠花点头:“嗯,来时我婆婆说了这几天家里没事,让我们不用惦记家里想住多久住多久。” 李安高兴的直拍大腿:“真的,那可太好了。爹娘总是念叨你,往年你都没怎么在家里待过,今年可要多待几天,好好陪陪爹娘。” “那必须的,到时候哥嫂别嫌我们一家烦就成。”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