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选拔靠文章取胜,你靠兵法?》 第1428章 程俊问道:“我爹,还有我大哥二哥他们起来没有?” 程忠道:“已经起来了,正在偏殿吃饭呢。” 程俊微微颔首,洗漱完了以后,正要前去偏殿,跟老程还有大哥二哥汇合。 就在此时,李承乾神色匆忙的走了过来。 出什么事了......程俊见状,心头一动,顿住脚步,望着他问道:“殿下,这么慌张干什么?” 李承乾急声道:“我舅舅来了!这会正跟我父皇告你的状呢!” 程俊有些意外,“来的这么快?” 在他来看,长孙无忌最快也得在中午时分赶来才是。 没想到大清早的就来了。 李承乾道:“连夜赶来的。” “我早上睡得好好的,就听到有人在哭嚎,打开门过去一看,就看到我舅舅跪我父皇住的地方可劲的嚎呢。” 程俊心头一动,“把陛下惊起来了?” 李承乾道:“可不嘛,换做是谁,也不可能睡得着啊。” 程俊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李承乾想了想,“一个时辰以前。” “......”程俊盯着他道:“一个时辰前?你这会才跟我说?” 李承乾解释道:“我当时看见之后,困得不行,就回去又睡了一会。” “......” 不是说换做是谁,都不可能睡着吗......程俊嘴角抽搐了几下。 李承乾这时拉住程俊的手腕,说道:“走,咱们快过去看看!” 是你自己想看吧......程俊心里想着,嘴上说道: “我还没吃饭呢。” 李承乾道:“等会我请你吃。” 程俊见他猴急模样,微微颔首,跟他一块前往李世民所在的宫殿。 来到地方之后,远远地,就听到殿内传来哭泣和痛诉的声音。 “陛下,这个程俊,太不当人!” “臣到了吐谷浑,他就变着法的折磨臣。” “还打了臣一顿。” “臣的儿子,也被他给打了!” “臣好歹也是陛下您派到吐谷浑的钦差,他殴打钦差,就是对陛下您不敬啊。” “请陛下为臣做主!” 殿内,李世民一手捧着饭碗,一手拿着筷子,面部肌肉一阵抽搐,看着一边哭一边往嘴里把饭的长孙无忌,“你吃个饭,都吃不安宁?” “这都一个时辰了,这几句话,你是翻来覆去的说,你是觉得朕记性不好?” 长孙无忌止住啜泣声道:“臣不敢。” 李世民板着脸道:“那就好好吃饭。” “是!”长孙无忌扒拉了两口饭,大半夜的从都城赶过来,他是一刻没停,虽然肚子确实有些饿, 但是脑海中一浮现出程俊身影,他就忍不住上火,放下碗筷,眼眶通红道:“陛下,臣吃不下,这个程俊,太不当人了!” “......” 殿内,霎时寂静无声。 程俊跟着李承乾走到殿门口,就看到李世民额头青筋毕露,显然是受不了了。 看到程俊走了进来,李世民脸色这才一缓,指着门口说道: “辅机,你往后看,你看谁来了。” 长孙无忌转头望去,当看到身穿云纹青衫的大高个朝他露出善良笑容,仿佛应激一般,噌的一下站起身,怒声道:“程俊!” 程俊没有理会他,而是先走入殿内,对着李世民行礼道:“拜见陛下。” 李承乾也行了一礼,“拜见父皇。” 李世民招了招手,“过来坐。” 等到二人坐下,长孙无忌忍不住道:“程俊,你还敢过来!” 程俊坐在李承乾身边,看着长孙无忌,奇怪道:“我为什么不能过来?” 长孙无忌瞪着他道:“你殴打钦差,你知道这个罪名有多大?” 程俊疑惑道:“我什么时候打过你?” 长孙无忌呵斥道:“你敢不承认?” 程俊转头望向了李世民,直起身子,拱手道:“陛下,臣来为长孙尚书请功。” 长孙无忌气的鼻子一歪,“我用你给我请功?” 他红着眼眶对李世民拱手道:“陛下,您得治他的罪啊!” 李世民问道:“治他什么罪?” 长孙无忌道:“他伙同突厥三位君长,扣押臣这个钦差于营寨之中!” 程俊开口道:“那是为了稳住慕容伏允,当时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慕容伏允已经查出端倪,如果不想个办法,稳住他,就没有今天!” “长孙尚书,现在的结果,不是挺好吗,你还因此立了大功!” 长孙无忌瞪他道:“你不要以为抡了我一棒,再给根萝卜就能了事!” 程俊望着李世民道:“陛下,长孙尚书不想要这份功劳,您看......” 李世民板着脸道:“辅机,不要任性。” 长孙无忌急了,“陛下!” 李世民瞪他道:“再这样,你就出去!” “......” 长孙无忌顿时蔫了,嘴里道:“那您好歹训斥他两句啊。” 李承乾这时一脸不乐意,不忿道:“舅舅,你说你这个人,怎么回事,程俊为了你,大清早的来给你请功,你大清早的却告他的状!” “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第1429章 “......” 大殿中,长孙无忌脸色酱紫,不知道该说什么,睁大眼睛看了看李承乾,又看了看李世民。 这爷俩,到底是哪边的? 不应该咱们是一家人吗? 怎么处处向着程俊啊? 我回到长安了? 在长安你们向着他,到了吐谷浑,你们还向着他。 那我不是白来了吗! 就在此时,程俊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长孙尚书,你别往心里去。” 李承乾立即激动道:“舅舅,你看看,你看看!” “你这般欺负程俊,程俊还要为你说话,你去哪找这么好的人啊!” “......” 长孙无忌脸都绿了,深吸了口气,对着李世民行礼道: “陛下,臣回去了。” 李世民正饶有兴味的看着李承乾,这臭小子,现在越来越知道谁才是对他好的人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眉头一皱,“你要去哪?” 长孙无忌闷声说道:“臣回伏俟城。” “臣觉得,伏俟城,才是臣该待的地方。” “臣不敢在这里,臣该在那里。” 李世民没好气道:“别闹了,你就在这!” 说完,他又对着李承乾道:“承乾,你也少说几句。” 李承乾登时闭上嘴巴,站在了程俊身边。 李世民望向程俊,问道:“程爱卿,你吃了没有?” 程俊沉吟道:“还没。” 李世民转头叫来张阿难,让他准备两个坐垫,两副碗筷,“来,都坐下,陪朕吃一点。” “臣遵旨!” 等到二人坐下之后,李世民拿着公筷,给李承乾和程俊分菜,同时对着长孙无忌说道: “辅机啊,朕知道,你心里埋怨着朕。” 长孙无忌此时将心中的愤恨化为了食欲,不停地往嘴里扒拉着饭菜,听到这话,手中动作一顿,闷声道:“臣不敢。” 李世民瞅着他,不敢?而不是不会?混账玩意儿,还真敢生朕的气。 他只是心中想着,并没有说出来,而是嘴上问道:“尚方宝剑,你拔出来了没有?” 长孙无忌闷声道:“程俊替臣拔出来了。” “......” 李世民愣了一下,用了好半晌才消化掉这句话,有些无语,合着到最后,连尚方宝剑都落入程俊手里了? 李世民沉吟道:“那你应该知道,朕给你那样的尚方宝剑的用意。” “朕不是要你处死程俊,你这一来吐谷浑,就要借朕给你的尚方宝剑,治他的罪。” 李世民板着脸道:“你说,你这叫什么?” “这叫公报私仇。”李承乾在旁边说道:“对不对,程夫子?” 程俊沉吟道:“准确来说,叫其心可诛。” 李世民瞪着二人道:“你俩先别说话。” 再让他们说下去,就该处死长孙无忌了。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继续说道:“你这叫没有理解朕的用意。” “你知道的,在吐谷浑的事上,朕投入了多少心神精力。” “迟迟不见吐谷浑这边动静,朕心急,也心焦啊,当时朕也是在气头上,等消息没等到,反倒等到了一份程俊参人的奏折。” 李世民叹了口气,“朕当时一气之下,所以才派你当这个钦差,去吓唬一下程俊。” “当你把尚方宝剑拔出来,程俊一看,就明白了,噢,原来陛下是这个意思。” “你啊,把本该好好的一件事,给办砸了。” 李世民问道:“但为什么朕不怪你?” 不等长孙无忌回应,李世民自问自答般的说道: “因为,虽然你办砸了朕交代给你的事,但你的到来,让程俊稳住了慕容伏允。” “说到底,你是有功的。” 李世民笑吟吟道:“你啊,就好好的在这住下,过些时日,跟着朕,一块回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长孙无忌还能说什么,只得道:“臣遵旨。” 李世民满意点了点头,再次给他分了一些菜,“来,吃饭。” 这时,李承乾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父皇,你怎么不说说程俊的好话?” 李世民瞅了一眼二人,缓缓说道:“他的好话,朕准备回去之后,在朝堂上再说。” “朕这样说,你满意了?” 李承乾眸光一亮,明白这是要准备给程俊封赏一个大的,乐不可支道:“满意满意。” “那儿臣的好话?” 李世民摆手道:“等回去再说。” 李承乾眉开眼笑道:“父皇圣明!” 李世民故意问道:“那朕的好话,谁来说?” 李承乾一怔,“父皇,您也想听好话?” 李世民没好气道:“废话,好话说不想听?” “你以为朕想听参人的声音?还是天天的?” 李世民故意看了程俊一眼,见他竟然低着头,闷头吃饭,看也不看这边一眼,扯了扯嘴角,“行了,吃完了饭,你们就下去吧,好好歇着,剩下的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李承乾道:“好的父皇。” 程俊跟着道:“是,陛下。” 吃完了饭,程俊跟着李承乾一起,离开了大殿。 半路上,程俊神色悠然,本以为会饿肚子,没想到会是在老李那里,蹭一顿饭。 就在此时,他发现李承乾眉头紧锁,低着头不看路,就要撞到前面的墙,立即拽了他一把,同时问道:“殿下,你拧眉头干什么?” 李承乾回过神,说道:“我在想,我父皇刚才说的话。” 程俊问道:“哪句话?” 李承乾肃然道:“就是我父皇说,他也想听好话。” “我听着心里不是滋味。” 程俊奇怪道:“那你为什么刚才不说点好听的呢?” 李承乾叹了口气,“我想不出来。” “而且,我觉得,光是用嘴说,显得没有诚意。” 李承乾认真道:“我觉得,不仅要拿出态度,还要拿出实际行动。” 程俊饶有兴味道:“殿下打算怎么行动?” 李承乾摸着下巴道:“我就在想这件事,但是,我思来想去,就是想不出来,该怎么做,才能哄我父皇开心。” “唉,还是经验少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换做是李泰,他这会估计有十几种办法,能哄我父皇开心。” 说完,他眼巴巴看着程俊。 第1430章 李承乾并没有吐露出内心真实想法,而是拐弯抹角道:“程夫子,在这方面,我是不是不如李泰?” 程俊哭笑不得道:“这种事,有什么好争的?” “而且,殿下怎么知道,魏王殿下身边,有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呢?” 程俊判断道:“在我看来,魏王之所以能把陛下哄的那么开心,身边肯定有人,给他出谋划策。” “而不是他真的有那么多办法,哄陛下开心。” 李承乾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 “程俊,你办法多,你能不能给我想个办法,让我哄我父皇开心啊?” 程俊沉吟道:“办法嘛,也不是没有。” 李承乾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程俊肃然道:“我给你捋捋思路,你说,陛下此番来吐谷浑,都做了什么事?” 李承乾理所当然道:“平定了吐谷浑啊!” 说着,他指了指脚下,“这都城,就是他亲自率军打进来的!” 程俊问道:“所以,此次平定吐谷浑,陛下居于首功?” 李承乾点头道:“那肯定的。” “如果不是我父皇,还不知道多久,才能打进来,活捉慕容伏允和那天柱王葛米伦。” “而且,我父皇还任用了慕容顺,慕容顺马上就是吐谷浑的大汗了!” “这说明,我父皇慧眼识人!” 程俊问道: “所以,慕容顺是不是应该上一份贺表?” 李承乾眸光闪烁了几下,听出他的言外之意,“你的意思是,不能我一个人夸赞我父皇,我得拉着一伙人,一起夸赞我父皇?” 开窍了啊这是......程俊一笑,认可道:“没错。” “殿下的夸赞,是儿子对父亲的崇敬,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因此,并不会让陛下高兴。” “但是,臣子们的夸赞,就不同了。” 程俊语气一顿,接着说道:“尤其是吐谷浑的臣子。” “这些人的夸赞,会让陛下很受用。” 李承乾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兴奋道:“说的对,说的对!” “走走走,你跟我一起,去见慕容顺!” 看着太子一副干劲十足模样,程俊笑着道:“好!” 二人很快来到另外一处殿宇。 此时,殿内,正坐着四个人。 慕容顺坐在最上方的坐垫上。 在他下方左右,坐着两个人,梁屈达坐在左侧。 尹高坐在右侧。 三个人,此刻满面笑容。 尤其是尹高,心中激动的不行。 想当初,他暗中接到天柱王的密令,将慕容顺的命,留在长安,并嫁祸给大唐。 后来,经过程俊的指点,他决定追随慕容顺,听他驱使。 虽然慕容顺当时说,等他成功以后,会让他做吐谷浑新的天柱王。 当时听这话的时候,心中很是激动,但后来他慢慢的就看淡了,毕竟,这个饼,实在太大,他一口吃不下。 但没想到,真就有这么一天,慕容顺真的成为了吐谷浑的大汗! 今日清早,慕容顺派人将他叫了过来。 尹高心中激动不已,他隐隐感觉到,慕容顺要兑现他的承诺。 但是,来到这里之后。 看到梁屈达之后,尹高心中的激动,宛若被一瓢冷水激了一下,瞬间冷静许多。 虽然他追随慕容顺,但是,说起功劳,自己的功劳,远不如梁屈忽梁屈达的大。 他们二人,才是真正的功臣。 就在此时,慕容顺的声音传了过来: “梁屈达,事情办的怎样?” 梁屈达笑着道:“殿下放心,我父亲已经接管了大半吐谷浑族部。” 慕容顺问道:“有人反抗吗?” 梁屈达摇头道:“我父亲说,暂时没有见到有人反抗,想来是这些年天柱王打压他们的缘故,那些部族名王听说天柱王被抓之后,都毫不犹豫表态,愿意拥护殿下您为吐谷浑的大汗。” 听到这话,慕容顺脸庞上露出笑容,说道:“今日,我的父汗,将会亲自书写一份令书,立我为吐谷浑太子。” “过些时日,大唐的大军一到,就是我父汗禅让之日。” 慕容顺说着,深吸了口气,激动的握住了手掌。 他终于拿回了属于他的东西! 尹高拱手道:“恭贺殿下!” 梁屈达也笑着抱拳道:“恭贺殿下!” 慕容顺露出笑容,望向了尹高,说道: “尹高,说起来,你还是我的贵人。” 尹高连连摇头道:“臣不敢,说起殿下的贵人,这天底下,只有一个,那就是长安伯。” 慕容顺深以为然点了点头,“是啊。” 如果不是他,自己也不会有今天。 慕容顺看着尹高,正色道: “尹高,你还记得当时在长安城,我对你的承诺吗?” 尹高闻言,摇头道:“殿下说的承诺,臣记得,但是,这份承诺,臣万万不敢接受。” 他指了指对面的梁屈达,说道:“若说功劳,咱们吐谷浑的人,没有人比梁将军的功劳更大!” “臣以为,殿下应该将这份好处,给梁将军!” 梁屈达一脸疑惑,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 尹高见状,解释道:“殿下当初在大唐长安,跟我说,如果有朝一日,他成为了大汗,就许我做天柱王。” “我这个人,其实也没帮上殿下什么忙,我不敢接受,也不能接受。” “这份功劳,是梁将军您的。” 梁屈达闻言连连摆手,说道:“这是殿下许诺给你的,我焉能要。” “而且,你怎么没有功劳,你跟殿下在伏俟城,大事小事,不都是你在管着?” “我的功劳,其实也不算什么大功,毕竟,当时若不是大唐皇帝陛下,我早就死在了城墙之上。” “而且,我相信,就算没有我,殿下终有一日,也能成为吐谷浑的大汗!” “所以,你的功劳,不比我小,这天柱王的名衔,应该给你。” “不行不行!”尹高再次摆手。 梁屈达道:“既如此,咱们就听殿下的!” 说完,他望向了慕容顺。 尹高也看向了他。 慕容顺面露笑容,说道:“你们都不要争了,从今天开始,吐谷浑的天柱王,将会一分为二,等我成为大汗,你们都会是吐谷浑的天柱王!” “不过,到时候会改个名字,一个叫大将军,一个叫丞相。” “你们可愿意?” 二人闻言,神色一喜,纷纷起身行礼道:“臣等谨遵大汗手令!” 慕容顺笑着点了点头,就在此时,他看到了程俊和李承乾朝着这边走来,神色一喜,立即起身迎了上去。 第1431章 “太子殿下,处侠兄!” 慕容顺满面笑容的打着招呼。 梁屈达和尹高此时跟在他的身后,走了出来,对着李承乾和程俊行礼道: “见过太子殿下。” “见过长安伯。” 程俊笑着颔首示意。 李承乾看着三人,问道:“忙什么呢?” 慕容顺笑道:“我正在跟他们说,以后重建吐谷浑的事。” 闻言,李承乾重重点了点头,说道:“你确实是得准备这件事。” “你父汗已经把封你为吐谷浑太子的令书写好了,今天中午,我父皇便会派人当着百官的面宣读。” “然后,会把这份令书,发到吐谷浑每一个名王手中。” “这样一来,你便是吐谷浑太子了。” “再过上几天,吐谷浑这边彻底稳定下来,你父汗将进行禅让,最多半个月,半个月之后,你便是吐谷浑的新大汗。” 李承乾恭喜道:“到时候,你说话的分量,可就大的很了,恭喜恭喜。” 慕容顺认真道:“不管我说话的分量多大,我也会听殿下的。” 李承乾一乐,“听你这么说,本太子心中甚慰。” 说完,他看了看梁屈达和尹高,又看了看周围的侍卫,问道:“你这的人,都靠得住吧?” 慕容顺闻言,知晓接下来李承乾肯定是有什么大事要与他说,点头道:“都靠得住,都是我的亲信。” “那就好。”李承乾指了指殿内,说道:“走,进去说。” 等到所有人都入座之后,李承乾方才说道: “我跟长安伯,正在商议一件事,这件事,需要你们配合。” 慕容顺正襟危坐道:“请太子殿下明示。” 李承乾肃然道:“你们知道的,吐谷浑能够平定,不仅是因为大唐上下一心,更是多亏了我父皇。” 梁屈达深以为然道:“没错,若不是大唐皇帝陛下,我已经死在了城墙上。” 李承乾接着说道:“我父皇,已经将这次来吐谷浑的人,都登记在册,回去便给他们封赏。” “名册之中,也有我这个太子。” 李承乾沉声道:“但是,这份名单中,没有我父皇!” 听到这话,慕容顺、梁屈达、尹高同时愣了一下。 名单里有你父皇,才奇怪吧,那是封赏臣子的名单,天子的名字,哪可能在其中。 慕容顺提醒道:“殿下,臣子名单中,不可能有天子的名字。” 梁屈达附和道:“是啊,哪有天子赏赐自己的。” 李承乾肃然道:“确实,没有天子赏赐自己的事,但是,我大唐的天子,我父皇,确实居功甚伟!” “立了这么大的功,总不能不赏吧?” 尹高困惑道:“吐谷浑不是已经都是大唐皇帝陛下的了吗?” 李承乾摇头说道: “那是大唐的,不是我父皇的!” “我说的是专属于我父皇的东西!” 慕容顺迟疑道:“这......” 李承乾接着说道:“我想了再想,想了又想,我觉得,如果我父皇得不到好处,那他这趟御驾亲征,就不完美!” “我这个当太子的,当的也不够好!” “我不是说,我要谄媚我父皇,没有这个意思。” 李承乾认真道:“只是一个儿子的孝心而已。” 慕容顺、梁屈达、尹高这下听明白了。 慕容顺问道:“殿下是想让我们帮忙想想,该怎么哄陛下开心?” 李承乾纠正道:“不是你们怎么哄陛下开心,是我。” “我已经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你,还有你们两个。” 他依次指了指慕容顺,梁屈达,还有尹高,正色道: “包括吐谷浑的群臣,各个名王,都上一份贺表!” 慕容顺恍然,“这倒不难,我们按照殿下说的做就是。” 李承乾道:“这份贺表,怎么写,是个关键。” “首先,你们要在贺表之中,感谢我父皇能够亲自来到吐谷浑,帮助吐谷浑,走向正确的路。” 慕容顺点头道:“这个没问题。” 同时,他语气一顿,“只是,我觉得,这样写,有点简单,还不够。” 李承乾闻言,立即问道:“那你想个不简单的。” 慕容顺肃然道:“我想,是不是可以给大唐皇帝陛下,上一个尊号?” 李承乾眸光一闪,“尊号?” 程俊闻言,不由多看了慕容顺一眼,很有想法。 慕容顺沉声道:“对,只有这样,才能显得陛下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的尊号吗......”李承乾咀嚼着这句话,愈发觉得尊号的提议,深得他的心,问道:“你有什么头绪没有?” 慕容顺想了想,摇头道:“没有。” “不过我觉得方向是对的。” 李承乾微微颔首,他也觉得这个方向很对,转头望向坐在旁边的程俊,问道:“程俊,你有没有头绪?” 慕容顺,梁屈达、尹高同时望向了他。 程俊正要说出来,忽然心头一动,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开口说道:“尊号的事,我暂时没想出来,不过,我知道有一个人,在起名这方面,很有天赋。” “他就是我程府的管家,程忠。” 说完,程俊望向慕容顺,说道:“慕容兄,你派个人,去请我府管家过来一趟。” “他这会就在宫里,在我父亲那。” “好!”慕容顺点了点头,立即派梁屈达去请。 梁屈达当即起身离开。 很快,他便带着一副管家打扮的程忠走了进来。 程俊打招呼道:“忠伯,这边!” 程忠看向他,咧嘴一笑,随即对着众人行礼:“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大汗。” 听到大汗两个字,慕容顺笑容都浓厚了几分,不愧是程府的管家,说话就是好听。 李承乾问道:“程忠,程俊说,你在起名这方面,很有天赋,我们这会正在商讨,给我父皇上一个尊号的事,你来帮我们想一个。” 程俊这时将他叫到身边,详细说清楚整个来龙去脉。 程忠恍然,随即思考片刻,在众人的注视下,先看向慕容顺,问道: “您马上就要成为吐谷浑的可汗,对吧?” 慕容顺点头道:“对。” 程忠望向李承乾,说道:“殿下,咱们大唐的皇帝,是天子,对不对?” 李承乾点头道:“没错。” 程忠认真道:“我觉得,可以把可汗跟天子,融合在一起,拟出这样一个尊号。” 李承乾思索道:“那就叫.....” 程忠直接道:“天可汗。” 第1432章 话音甫落,大殿内,寂静无声。 “......” 程俊目光深邃看着程忠,阿道夫之后,是天可汗...... 也就是之前程俊试过跟他对暗号,确定他是本地人,不然就眼下,九成得怀疑一下程忠的来历。 而此时,李承乾听到这个名字,眸光发亮,“天可汗!!” “哈哈哈哈,这个好!” 慕容顺也露出笑容道:“天可汗,确实是个好尊号!” “没错!”李承乾兴奋道:“我父皇以前是天策上将,现在是天可汗,嗯,很好!” “我父皇要是知道了,肯定很满意!” 说完,他投给程忠一个赞赏眼神,“程忠,还是你脑瓜子好使!” 程忠拱手道:“太子殿下谬赞。” 程俊笑着道:“若是陛下到时候喜欢这个尊号,忠伯,你可就立大功了。” “说不定,你的名字,要以此载入史册了呢。” 程忠看着程俊,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脸颊。 同时,他心里也门清,这是三郎给他的机会。 毕竟,他只是程府的一个管家而已,商讨尊号这种事,怎么可能让他参与。 只有程俊开口,他才能来到这里。 不过,程忠觉得,自己想出来的这个尊号,大家挺满意的,见众人满面笑容,便拱手道:“殿下,老奴告退。” “去吧去吧,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李承乾挥了挥手,面带笑容说道。 等程忠走了之后,李承乾兴奋的看着众人,说道: “你们就这样写,给我父皇上尊号:天可汗!” 慕容顺点头道:“是!” 程俊这时开口道:“殿下,光是吐谷浑写,还不够。” “殿下,你别忘了,陛下不仅仅平定了吐谷浑,还平定了突厥。” 李承乾眸光一亮,“你的意思是说,让突厥的那些君长,也都上一份贺表?” “对,只有这样,才显得隆重,才显得陛下英明!” “不错不错!” “咱们等会去找那几位突厥君长,让他们赶紧派人回去联系其他突厥的人。” “让他们都开始准备贺表,等我父皇回去的时候,在论功行赏那天,咱们给我父皇整个大的,让他也高兴高兴。” “另外,还得有节目。” “弄个攒劲的节目。” “什么节目?” “跳舞怎么样?我看陛下挺喜欢跳舞的。” “你父汗会跳舞吗?” “会。” “那太好了,到时候让他跟颉利一块跳。” “这个节目够攒劲!” “慕容顺,你们赶紧准备贺表。” “记住,写好了之后,先藏着,可千万别让我父皇提前知道了。” “诺!” “程俊,你这次帮我一个大忙了。” “你说,我父皇要是知道是我的主意,他会怎么想?” “他会很高兴,会觉得,殿下您真是一位合格的储君。” “哈哈哈......” 叉腰笑了一会。 “我觉得,我父皇其实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我要像我父皇一样,以千古一帝作为目标。” “殿下有志向!” “不过,感觉会很难啊。” “我没我父皇开疆拓土的能耐。” “开疆拓土,并不一定非要自己上,交给会打仗的臣子不就行了。” “武将的儿子,打仗都是一把好手,他们又都是咱们一心会的成员,有他们帮你,殿下何愁登基之后,不能开疆拓土?” “也对啊。” “我有他们呢!” “至于文治,那些坊中才俊,也都是咱们一心会的人,他们跟殿下您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当中,不少人有宰相之才,他们也能帮你。” “日后殿下想要推行新政,有一心会的人在,将无往不利,无人能挡。” “你的意志,便是大唐的意志!” “你说的真好,我现在感觉热血澎湃。” “不过,推行什么新政好呢?” “殿下你想的有点远了。” “这会先想想,让我过过瘾。” “那就要看,殿下想要什么样的大唐。” “程俊,你想要什么样的大唐?” “我吗?” “我想要的就多了。” “我想要日月所照,皆为唐土的大唐。” “也想要一个,随便一个唐人出国之后,他国百姓都将其奉为上宾,恭敬称一句‘大人’的大唐。” “我还想要一个,后人一听‘唐人’二字,便说此为华夏脊梁,后人皆可以此为傲的大唐。” “这个感觉很难啊。” “做到了,那就是千古一帝。” “你的成就,将超越陛下。” “真的吗?” “当然。” 李承乾嘿笑道:“好,就以这个为目标!” 说完,李承乾望着程俊,一本正经道:“回去我请你去乐云楼足浴!” 第1433章 李承乾额了一声,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带我父皇?那还是算了。” “我父皇不爱这个。” 程俊问道:“你怎么知道陛下不爱这个?陛下跟你说的?” 李承乾肃然道:“我父皇要是喜欢的话,就不会因为我去足浴而打我了。” 程俊摇头道:“你错了,陛下打你,是因为你去的地方不对。” “你要是在东宫,让宫女给你足浴,你看看陛下会不会打你。” 李承乾皱眉道:“在宫里足浴没意思!” 所以,你挨打不是活该吗......程俊心里想着。 李承乾道:“不说这个了,等回到京城之后再说。” “咱们一步一步来,走,咱们去找执失思利他们,跟他们说一下这个事。” 程俊微微颔首,跟在他的身后。 很快,二人便找到了执失思利、康苏密、苏农娑。 听完李承乾说明来意之后,执失思利、苏农娑、康苏密彼此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惊讶。 “天可汗?” “这个尊号好啊!” 程俊笑着道:“这次上尊号,是个大事,是要青史留名的,你们可要把握住这次的机会。” 青史留名? 三人眼睛里都出现了光亮,同时点头道: “明白了!” “我们这就安排人回去,派人回突厥,让他们都准备贺表。” 李承乾认真道:“辛苦了。” 三人立即行礼,随即便下去写信,派人将信送回突厥。 李承乾则跟程俊离开,回到了宫里坐下。 “这样一来,就万事俱备了。” 李承乾一脸满意,问道:“咱们什么时候回长安?” 程俊想了想道:“最晚,半个月后。” “半个月之后,咱们就回长安。” 当天中午,一道以慕容伏允的名义,起草的令书,通报整个都城。 即日起,废黜达延芒结波吐谷浑太子之位,改立慕容顺为吐谷浑太子。 五天之后,梁屈忽带着吐谷浑各部名王,前来都城,朝拜大唐皇帝李世民。 意味着吐谷浑,彻底平定。 紧跟着次日上午,慕容伏允禅让令书,递交给了慕容顺。 慕容顺请辞不受。 下午,第二次禅让令书,递交到了慕容顺手中。 慕容顺依旧请辞不受。 经过三让三辞之后,慕容顺正式成为吐谷浑的新大汗。 次日,李世民带着五千兵马返程,回往长安。 程俊,李承乾,还有韦遥光,以及武将二代,坊中才俊们,一起返程。 一起去长安的,还有慕容顺,梁屈忽,梁屈达,尹高,以及吐谷浑的一众名王。 有名有姓的,都跟着一起去。 李世民开始还有些奇怪,但很快李承乾便说服了他。 至于怎么说服的,程俊不清楚,总之最后李世民答应了。 回去的路上,马车之中,程俊和李承乾、慕容顺坐在同一个车厢之中。 “终于要回长安城了!” 李承乾感受着一路的颠簸,并不觉得劳苦,反而觉得享受,“咱们在这,差不多有半年了吧?” 程俊笑道:“差不多。” 李承乾哼哼道:“回去之后,我要大吃一顿。” “还是东宫的饭菜香。” 程俊闻言莞尔一笑,同时思考起来,好像来到大唐之后,没吃过炒菜啊。 等回去之后,弄两个菜尝尝......程俊心里想着。 唐军缓缓前行着。 吐谷浑那边,已经派去了大唐边军镇守,出不了事。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敢带着李靖、程咬金和太子、程俊他们回去。 在大军之中,不仅是程俊他们,还有慕容顺,以及慕容伏允、达延芒结波、葛米伦。 不过,二者的待遇,天差地别。 慕容伏允跟葛米伦,虽然身上没有镣铐,但是,身边却有十余个侍卫,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第1434章 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 慕容顺则不同,和程俊,李承乾坐在一个车厢之中,有说有笑,有酒有肉。 慕容伏允看着这一幕,心中很是复杂,再一看旁边灰头土脸的达延芒结波,直接闭上了眼睛。 此时,他感觉到,自己真的做错了选择。 如果选择慕容顺,这个时候,自己决然不会是这个下场。 现在的结果,比死了还难受。 更让他难受的,是慕容顺派人过来告诉他,等到了大唐长安,要在大唐庆功晚宴上献舞。 他堂堂大汗,给同样是君王的李世民献舞? 门都没有! 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事! 然后,他就听说,颉利当初被抓的时候,便向李世民献过舞。 慕容伏允便觉得,献舞,好像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 毕竟,老前辈颉利,都献过舞了,自己这个晚辈献舞,也没什么好丢人的。 “唉。” 慕容伏允想到以后在长安的日子,便不由愁苦的叹息了一声。 这时,达延芒结波的声音传了过来:“父汗,看大唐皇帝陛下的样子,不像是要折磨咱们,你大可以宽心。” 慕容伏允闭着眼睛,看也不看他一眼。 达延芒结波讨了个没趣,转头望向天柱王,见他形如枯槁,张了张口,最后还是闭上了嘴,低下了头,不知在想着什么。 而此时,李承乾、程俊、慕容顺所在的马车车厢中,李承乾看着慕容顺,问道: “现在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等论功行赏的时候,是我先说,还是你先说?” 慕容顺想了想,说道:“应该由我先来说吧。” 程俊道:“你现在的身份是大汗,肯定由你带头先说,然后是执失思利、康苏密,苏农娑他们这些突厥君长,再就是吐谷浑的名王们。” 说完,他望向李承乾,“殿下,等他们说完了之后,你再上场,然后我上场,之后就是文武百官。” “这样一来,不用你说,陛下都知道是谁的主意。” 李承乾点头道:“好,就这么干!” 而此时,最前方的帝王车厢之中。 李世民坐在最里面,李靖和程咬金,坐在他面前的两侧。 李世民低着头,一边看着京城长安来的奏折,一边开口道: “知节,你儿子最近,跟太子,还有慕容顺,走的很近啊。” 程咬金咧嘴道:“陛下,他们不一直都是这样?” 李世民抬头瞅了他一眼,说道:“朕怎么觉得,他们这些时日,走的特别近。” “像是在谋划什么。” “你知道他们在谋划什么吗?” “不知。”程咬金摇了摇头,问道:“臣去问问?” 李靖此时正闭目养神着,听到程咬金的话,不由睁开眼睛,多看了他两眼。 李世民沉吟道:“也行。” 程咬金当即跳下马车。 程俊正坐在车厢内,忽然听到有人在外面拍打着车厢,探出脑袋,望了一眼,瞧见父亲下巴处显眼的络腮胡,怔然道: “爹?你找我?” 程咬金肃然道:“对,你过来,老子有话要问你。” 程俊有些奇怪,先看了一眼前方的李世民车驾,老程不是跟老李坐在一个车厢吗,这会跑过来有话问他,该不会是老李的意思吧? 程俊不动声色,跳下马车,等到马车向前走了一会,方才转头望着程咬金,问道:“爹,你要问我什么?” 程咬金肃然道:“你是不是在跟太子殿下,还有慕容顺,密谋着什么?” 程俊一怔,“你听谁说的?” 程咬金沉声道:“听陛下说的。” “陛下说,你跟太子,还有慕容顺,走的太近,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第1435章 “所以陛下让老子过来打听打听。” 程俊沉吟两秒,说道:“其实也没什么,我们就是在讨论,到时候会得到什么赏赐。” 程咬金问道:“真的?” 程俊斩钉截铁道:“假的。” “......” 程咬金瞪他道:“你还真实诚。” 程俊咧嘴道:“在你面前,我不说谎。” 程咬金赞赏道:“说得好。” “但问题是,既然是假的,你还跟老子说什么?” 程俊解释道:“我是为了你复旨的时候,在陛下面前有个说辞。” 程咬金眉头紧皱道:“老子说真的不就行了?” 程俊摇头道:“真的,你不能说。” 程咬金错愕道:“为啥?” 程俊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我跟太子殿下,准备给陛下整个好活,我们打算这样,然后这样,再这样......” 程咬金听完,浑身一震,眼睛都放光起来。 “亏你们能想得出来啊!” “太子殿下有心了!” “真是个孝子!” 程咬金越说越感慨,“也不知道你大哥二哥什么时候能有太子殿下一半的孝心。” 程俊想了想,说道:“我觉得你让我大哥二哥有这样的孝心,不如你自己绝了这个想法。” 程咬金神色一僵,说的也是,指望程处默程处亮那哥俩,不如指望地上的石头会说话,摆手道: “算了,不说那两个逆子的事。” 说完,程咬金上下打量着程俊,啧啧道:“怪不得你不让老子跟陛下说,原来是要给陛下一个惊喜。” “明白了,老子回去复旨。” 程俊提醒道:“千万别说出去啊。” 程咬金嘿笑道:“放心,老子知道怎么说了。” 而此时,帝王车驾中,李世民刚刚看完一份奏折,正在看第二份奏折,这时车帘被人撩开,程咬金整个人宛若银背大猩猩一般钻了进来,瞬间让车厢变得拥挤了几分。 李世民抬起头,望着他,问道: “怎么样?” “问出什么没有?” 程咬金抱拳肃然道:“臣已经问出来了,犬子跟殿下,还有慕容顺他们之所以聚在一起,不是商议别的,是在讨论陛下到时候会给他们什么样的赏赐。” 李世民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脸上带着几分笑容说道: “这次太子,还有程俊,确实是立了大功。” 说完,“不只是他们,还有知节你的两个儿子,药师你的儿子李德奖。” “还有其他武官的儿子,还有那些坊中才俊,对了,还有韦遥光,有一个算一个,都立了大功。” 李世民合上奏折,笑着说道:“朕要好好地赏,重重的赏!” “赏赐的事,朕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也已经命人将名单送回到了京城,让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准备了。” 李世民对着程咬金随口说道:“叫他们不用多想,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程咬金立即道:“臣这就去跟他们说一声。” 李世民笑道:“不必,让他们期待一下这个惊喜吧。” 程咬金咧嘴道:“是!” 而他的心里,正在想着,惊喜?你给的惊喜,还不如你儿子的呢。 你儿子准备的,那才叫惊喜。 过了一会,李世民看奏折累了,要休息,程咬金和李靖便先后走下了马车。 程咬金正朝着自己的马车方向而去,刚刚上了马车坐下,就看到车帘被人撩起,在错愕目光中,看着李靖钻了进来。 程咬金瞪着他道:“谁让你上来的?” 李靖笑吟吟道:“怎么,老夫坐你的马车,你不乐意?” 程咬金不满道:“那你也提前说一声啊,直接上来,多冒昧。” 李靖瞅着他道:“少在文绉绉的,老夫就上来了,你赶老夫下去试试?车轱辘给你卸了。” “你儿子,跟太子殿下,其实不是在讨论赏赐的事,对吧?” 程咬金眼瞳一凝,脸上的肌肉都紧绷了起来。 李靖见状,笑呵呵道:“老夫在诈你,你怎么这么经不起诈。” “也得亏是老夫,换做是陛下,你如何是好?” “陛下没怀疑吧?” “陛下怀疑什么,难道还能怀疑他们造反不成?” “你刚才要是在陛下面前,只说一句不知,陛下也不会再追问什么,你自己补了一句去问问,陛下才借坡下驴,让你去问。” “对于他们讨论什么,陛下其实并不上心,也没什么好奇,他们能谈论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东西。” “他们要给陛下上尊号。” “嗯?” “什么尊号?” “天可汗。” “嘶.......” 第1436章 李靖神色凝重的咀嚼着这三个字,“天可汗......” “这个尊号,听起来,确实够惊天地泣鬼神。” 李靖看着程咬金,问道:“谁想出来的?你家老三?” 程咬金笑哈哈道:“这次你还真猜错了,不是我家老三想出来的尊号,是我家的管家,程忠想出来的!” 李靖惊奇道:“你府上的管家,竟然能想出这么好的尊号?” “人才啊!” “那是,”程咬金哼哼道:“我老程家,净出人才,没想到吧?” 说完,他想到什么,神色一肃,说道:“你可不要说出去啊。” “我答应我家老三,不跟人说的。” “也就看在咱们关系好的份上,我才跟你说,你要是说出去,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就没了!” 李靖摆手道:“放心,老夫嘴严,不会说出去。” 程咬金这才放心,咧嘴道:“你李尚书向来一诺千金,信你。” 接下来的十天时间,程俊一直跟李承乾待在一起,商议着上尊号的过程。 第十一天的早上,跟着太子一起吃完早饭,程俊撩开车帘,望向外面,看到了远处的一座城池,转头望向李承乾,“殿下,到武功了。” 到了武功,意味着当天就能到长安。 李承乾望向武功城,揉了揉肩膀,说道:“可算是快到了,也不知道我父皇要不要在这停一停。” 说着,他望向坐在车夫位置上的第五仁,说道:“你去打听一下。” “是!” 第五仁立即前往,很快回来说道:“殿下,臣打听到了,陛下要大家继续赶路。” “另外,武功令杜景俭已经来了,正在面圣。” 李承乾闻言一乐,“差些忘了,现在的武功令,是杜景俭。” 程俊笑道:“咱们好久没见过他了。” 李承乾当即对着第五仁说道:“等会让他过来。” “是!” 第五仁应了一声。 没过多久,只见头戴乌纱,身穿官袍的杜景俭拎着一个食盒,满面笑容的朝着这边而来。 “景俭兄。” 程俊打着招呼道。 “处侠兄!” 杜景俭激动不已,脚下更快了几分,来到马车跟前,放下食盒,先对着李承乾拱手行礼道:“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低头看着他放下的食盒,指了指问道:“你拿的什么东西?” 杜景俭立即拎起食盒放在马车上,打开说道:“臣拿来了一些胡饼,里面夹的肉,都是我娘亲手做的。” 李承乾喉咙攒动了几下,“肉夹馍是不是?” 杜景俭笑着道:“正是肉夹馍,这名字,还是长安伯起的呢。” “听说陛下、殿下、长安伯你们回京的消息,我娘今儿个早上天还没亮,便起来做的,说这是长安的味道。” “有心了。”李承乾立即拿起一个肉夹馍,放在嘴里咬了一口,只觉得唇齿留香,不由眯起眼睛一脸享受。 杜景俭拿起一个肉夹馍,递给程俊道:“处侠兄,你也吃个。” “多谢。”程俊接了过来,咬了一口,一本满足道:“就是这个味儿。” “陛下吃了吗?” 杜景俭笑道:“都快吃完了。” 程俊闻言莞尔,又问道:“你带了多少,多的话,给我留几个,我送给我大哥二哥还有尉迟宝琳他们。” 杜景俭笑吟吟道:“我已经叫人给他们送去了。” “李尚书,还有宿国公,你的兄长,宝琳兄,文瓘兄他们,咱们一心会的人,人人有份。” 李承乾讶然道:“咱们一心会好多人呢,你都给他们准备了?那你得花多少钱啊。” 杜景俭认真道:“都是小钱。” 李承乾闻言,转头望向程俊,打趣道:“这还是去年住在永安坊的那个杜景俭吗?杜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财大气粗了?” 程俊一边吃着肉夹馍,一边嘴里含糊道:“民以食为天嘛,杜大娘烙的一手好饼,炖肉又炖的这么好吃,人又不错,活该她发财。” “他是沾了他娘亲的福气。” 杜景俭笑道:“处侠兄说的极是。” 而在他心中,很是感激程俊,杜家能有现在,其实全都是程俊在旁帮忙。 李承乾擦了擦嘴,嘿笑道:“那我就不赏你什么啦。” 杜景俭认真道:“殿下说好吃,就是对臣和臣母的最大嘉赏!” 李承乾一乐,望向武功县方向,问道:“你当武功令,也有好几个月了吧,在这边如何?” 杜景俭道:“什么都好,该做的臣都已经做好了,武功县已经安定下来,百姓日子也改善了。” “不错不错。”李承乾满意点了点头,说道:“回头我把你调回京,你在京当差吧。” 杜景俭抱拳道:“是!” “臣告退。” “去吧去吧。”李承乾摆了摆手,等他离开,转头望向程俊,说道:“我觉得这个杜景俭,可堪大用。” 程俊笑道:“咱一心会的人,哪个都可堪大用。” 李承乾肃然道:“你说的,我信!” 而此时,渭水河畔。 文武百官,都已经到场,站在最前方的,正是身穿紫袍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二人眺望着官道远方,许久,房玄龄转头望向杜如晦,问道: “克明,底下人说陛下到什么地方了?” 杜如晦道:“到武功了,再有一个时辰,就到这了。” “那就快了。”房玄龄露出笑容,李世民离开的这段日子,他们成日里担惊受怕,唯恐出了什么意外。 毕竟,国君和储君,都在敌国疆土之内。 万一有个意外,他们鞭长莫及。 那大唐可就出大事了。 好在没有出什么问题,让二人着实松了口气。 房玄龄抚着胡须道:“陛下宝刀未老啊。” 杜如晦莞尔道:“人都未老,更别说刀了。” “要我说,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的有冲劲。” 房玄龄深以为然点头道:“是啊,也就只有陛下。” “换做别人,我还真想不到,谁能够灭其一国。” 说完,他凑到杜如晦跟前,说道:“你儿子这次也不错。” “这次也是立了功。” 杜如晦笑道:“令郎不也是?” 房玄龄感慨道:“程俊这小子,别的不评价,就说带人立功这方面,真没的说。” 第1437章 杜如晦深以为然道:“是啊。” 房玄龄缓缓道:“这次太子也是立了大功,有了此功,皇子之中,再无一人能与他争嫡。” “明天早朝,就要论功行赏,明天晚上,就是宫廷晚宴。” “礼部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杜如晦不假思索打:“都已经准备妥当。” “那就好。” 房玄龄彻底放心。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许久,众人看到视野尽头,出现了帝王车驾,文武百官当即直起了身子。 房玄龄道:“来了!” 杜如晦也回头大喝道:“诸位准备好,陛下马上就到!”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等到李世民的车驾,过了桥之后,停了下来,房玄龄和杜如晦便领着文武百官,同时行礼道: “臣等拜见陛下。” 帝王车驾的车帘被人从里面撩开,李世民的面容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看着文武百官,李世民笑吟吟道: “诸位爱卿,都辛苦了。” “一起回去吧。”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纷纷应了一声。 就在此时,远处响起一道声音:“爹。” 房玄龄转头望去,正是自己的儿子房遗爱,招了招手,让他过来,打量着他,惊奇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胖了好多,问道:“这一趟去吐谷浑,感觉如何?” 房遗爱兴奋道:“我是大开眼界。” “我长这么大,没服过一个同龄人,这次真是服了程俊。” “哈哈哈。”房玄龄莞尔一笑,“在你们这些小辈之中,为父最欣赏的,也是他。” 说完,他想到什么,问道:“对了,你有没有加入一心会?” 房遗爱挠了挠头,“好像还没有。” 房玄龄沉吟道:“有时间了,为父带你去见见太子殿下,还有程俊,让你也加入进去。” 房遗爱好奇问道:“一心会是什么?” 房玄龄望着李世民的车驾,开口说道:“是大唐的未来。” 马车中,程俊没有跟文武百官打招呼,而是坐在马车上,回到京城之后,直奔程府。 “还是家里舒服啊。” “这么长时间没回来,你们都不知道我有多想念我的榻。” “我也想念你的榻。” “那晚上咱俩一起睡。” “好!” “处侠,你要不要一起?” “你要是不习惯,我们去你榻上睡也行。” “......” “我喜欢一个人。” 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终于可以闲下来了。 心中很是平静。 想到现在的大唐,程俊便咧了咧嘴。 如今的大唐,跟历史上的大唐,完全不一样了。 李承乾,坐稳了皇位。 至少他这一代,不会有玄武门继承制。 “真好啊,大唐。” 穿越前,他看过不少历史小说,一般剧情发展到这里,就该画上一个句号。 不过,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 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海运,还没有开,科技,还没有点,国库,还没有钱,老百姓还受着徭役之苦,生产力还没得到解放,老李,还没有当上亚洲州长,武将一代们,还正值当打之年......” “先过几天清闲日子再说......” 翌日清晨。 穿上很久没有穿过的紫色官袍。 戴好獬豸冠。 来到堂屋。 远远地,就闻到了胡饼夹肉的香味。 “好久没吃杜家胡饼了。” “杜大娘这几天待在长安,听说咱们回来了,大清早的亲自送来一筐胡饼。” “我大哥二哥起来了没?” “来啦来啦。” “真香啊。” “就是这个味,香!” “你们起的倒早。” “那是,今天是论功行赏的日子,我们就是再浑,也不能今天犯浑。” “大哥说的对。” 拿起胡饼,吃了一口。 “吃饱了以后,咱们就去上朝。” “程忠,你今天也一起去。” “好的郎主。” 吃完了之后。 众人骑着马匹,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此时,朱雀门外,武将二代们,穿着正式的服装,正笑着议论着什么。 程俊看着这一幕,忽然有种上学时候,周一升旗的感觉。 “处侠兄来了!” “处侠兄,早啊。” “诸位早。” “见过诸位伯父。” “处侠贤侄,好样的!” “我就知道,让他们跟着你,准能捞到好处。” “昨儿个听我儿说起你的事,叫我很是心驰神往啊。” “这次多谢了!” “下次若是有好事,诸位伯父,可别忘记小侄啊。”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 远处,一众文官们站在一起,看着他们其乐融融模样,眼里和心里都满是羡慕。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程俊的带人能力,首屈一指。 跟他们唠嗑了一会,程俊说道: “诸位伯父,我先去御史台。” “去吧去吧。” 来到御史台。 “处侠兄!” 萧翼和马周面带笑容迎了上来。 “咱们有好几个月不见了。” “处侠兄一点没变。” “要是几个月就变了,那我得操劳成什么样。” “你们也没啥变化。” “陛下不在长安的这段时间,咱御史台,没啥差事可干。” “风闻奏事,也得能找到陛下奏事才行,光风闻没用啊。” “可以先记下来。” “倒是有几件事,我们记录下来了,跟望族有关。”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先不谈公事。” “处侠兄,恭喜啊。” “同喜同喜。” 温彦博的声音传了过来,“哟,大功臣回来了。” 第1438章 程俊看着身穿御史大夫官袍的温彦博,手持笏板,面带笑意朝这边走来,立即拱手笑着打招呼道:“温伯父,最近如何?” 温彦博悠然道: “吃得好,睡得香,啥事不愁,啥事也不用担心。” “你要是再不回来,老夫都以为过上致仕日子了。” “哈哈哈.....”站在旁边的萧翼和马周忍不住闷笑出声。 程俊也跟着干笑了一声,旋即心里想着,啥意思,我回来会给你找事? 我是那种人吗! 温彦博上下打量着他,说道:“没见到你以前,老夫还在想着,这几个月没见,你有多大的变化,这不什么都没变嘛。” 马周在旁边笑着道:“温大夫,也不是没变化,你看程俊身上的紫袍,颜色是不是更深了?” 温彦博笑呵呵道:“也是,立功立的,颜色能不深吗。” 说着,他注视着程俊,“老夫听说了你的事,你干得漂亮。” “年初平定了突厥,现在又平定了吐谷浑,咱大唐的外患,一下子没了两个。” 温彦博感慨道:“咱大唐百姓,有安稳日子过了。” 程俊笑道:“说明咱们这个官,没白当,当的也称职。” 温彦博赞赏道:“说得好,老夫最欣赏的就是你这张嘴。” “今天的早朝,喜庆的很啊。” 温彦博望向萧翼和马周,“咱们去跟着他,沾沾喜庆去。” “诺!” 萧翼和马周笑着拱手道。 程俊也不多说,和温彦博肩并着肩,走出御史台。 来到皇城门口,聚集着文武百官,还有今日前来等待李世民论功行赏的众人。 程俊走过去,笑着跟他们一一打着招呼。 就在此时,一道幽幽的声音,从旁边响了起来。 “长安伯啊......” 听这声音,程俊甚是熟悉,正是长安令杨纂的声音,转头望去,果然,身穿红袍的杨纂,映入眼里,正直勾勾盯视着这边,笑着拱手道:“杨明府。” “好久没见了。” 杨纂走到他身边,凝视着他,说道:“是好久没见了,你不知道,我对你是日日想,夜夜盼。” 程俊问道:“盼我早点回来?” 杨纂沉声道:“盼你能叫我过去。” “......” 我就知道......程俊扯了扯嘴角,问道:“你怎么不在梦里给我捎个话?我好叫你过去。” 杨纂语气幽幽道:“自从你去了吐谷浑,我每天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派人给你捎信。” 程俊摇头道:“咱大唐到吐谷浑,几千里路,按照时间算的话,你得连续睡上十天,这信才能送到。” “你在梦里派的人,走到一半,你醒了,捎信的人不就没了吗?” “......”杨纂沉默不语,随即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长安伯还是一如既往的风趣。” 说完,他抱着笏板,再次叹了口气,“唉。” “韦遥光,现在肯定心里很爽吧。” “今天陛下论功行赏,里面肯定有他。” 说完,他红着眼睛,望着程俊,问道:“长安伯,杨明府在吐谷浑,立功了吗?” 程俊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羡慕和嫉妒,对于一个天天想着怎么进步的人来说,这会牙齿咬碎都正常。 程俊沉吟道:“瞧你说的,陛下论功行赏,里面有他,他自然是立了功的。” 杨纂握紧了双拳,指关节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那他,立功立的大不大?” 程俊摇头道:“说大不大。” 杨纂问道:“是不是说小也不小?” 程俊肃然道:“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你自己说的。” 杨纂抬起手掌,握住了自己的胸口,痛心疾首道: “如果我去的话,那就是我的功劳啊。” “都被他抢去了!” “......” 程俊有些无语,他是不是魔怔了。 这时,上朝时间到了,皇宫大门,缓缓而开。 程俊跟在文武百官身后,进入皇宫。 经过短暂的点卯。 文武百官当中,穿紫袍的大臣们,走入太极殿。 身穿红袍及以下朝臣,还有此番特命入宫的武将二代们,还有坊中才俊,都站在太极殿外。 程俊此刻手持笏板,走入了大殿之中,站在了文官队列的最后面。 “陛下驾到——” 没过多久,太极殿外,响起张阿难扯着嗓子的叫喊声。 程俊跟着文武百官一起,转身望向大殿之外。 此时,皇帝仪仗队在前开路,李世民头戴冠冕,身穿龙袍,神色不怒自威,走在中间,朝着这边而来。 今天的他,穿的很正式。 走在他身后的太子李承乾,今日穿的也很正式,专属于太子的袍服,让他显得格外精神饱满。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李世民大步走入殿内,坐在正上方的龙榻御座上。 文武百官这时同时行礼道: “臣等拜见陛下。” 李世民面露微笑,“众爱卿免礼平身。” 等到文武百官全都直起身子,李世民缓缓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朕今日,要宣布一件大事。” “咱大唐,平定了吐谷浑!” “朕今日,要论功行赏。” 李世民几乎没有废话,直接开始点名,“尉迟宝琳,李德奖!” “臣在!” 尉迟宝琳、李德奖立即从殿外走了进来。 李世民接着道:“程处默,程处亮!” “臣在!” 程处默、程处亮也走了进来。 “张文瓘!” “臣在!” 被点到的人,全都从殿外走了进来。 一时间,太极殿内,一下子拥挤了许多。 李世民扫视了他们一眼,语气不急不缓说道: “你们此番前往吐谷浑,做的不错,深得朕心。” “朕赐你们文散官,武散官之职,有散官之职者,官升二级!” 众人神色欣喜不已,只是出去一趟,回来就官升二级,这镀金镀爽了啊。 众人纷纷叫道:“谢陛下!” 李世民微微一笑,挥手让他们退下,随即开口道:“韦遥光!” “臣在。” 韦遥光手持笏板,在文武百官注视下,走入殿内。 李世民注视着这头瑞兽,缓缓说道:“此番你随太子,长安伯,深入敌后,将慕容伏允玩弄于股掌之中,功勋卓著,朕授封你为万年县子,食邑五百户!” 第1439章 韦遥光当即躬身到底,朗声道: “谢陛下隆恩!” 文武百官此时羡慕的看着他,要知道,韦遥光年初时候,跟着程俊去了一趟突厥,回来的时候,便被封为了万年县男。 当时就已经足够羡煞旁人了。 没想到,他这次又去了一趟吐谷浑,回来的时候,从万年县男,摇身一变,成为万年县子! 这是什么升官途径啊! 还能是这么升官的? 程俊看着此刻万众瞩目的韦遥光,也有些啧啧称奇,瑞兽就是瑞兽,升官之路,没有比他更一帆风顺的了。 程俊不由转头望向站在殿门处的杨纂,心中不由同情他了两秒。 没法比啊...... 而此时,殿门外,杨纂抿着嘴唇,浑身都颤抖起来。 万年县子...... 韦遥光这个狗东西,从万年县男,荣升为县子了...... 他只是去了一趟吐谷浑,只是在那边待了几个月而已,回来爵位就升了? 杨纂握着拳头,感觉牙都快要咬碎了。 看着韦遥光满面笑容走出来的模样,杨纂更是感觉心在滴血。 自己本来可以站在韦遥光现在站的位置上,得到陛下封赏。 就因为自己没去得成吐谷浑。 所以这一切荣耀,都与他无关。 杨纂低着头,泪珠不停滴落在地上,浑身颤抖,涕泗横流。 周围大臣们这时注意到了他,感觉有些奇怪。 封的是韦遥光,你感动个什么劲? 哭成这样? 韦遥光此时也注意到了杨纂的异样,看他哭的涕泗横流,先是一怔,随即默默地加快步伐,走到一边。 别人或许会觉得,杨纂是感动的。 韦遥光很清楚,杨纂是嫉妒的。 嫉妒的都已经面部全非了已经。 而此时,论功行赏,还在继续,殿内响起李世民的声音: “阿史那泥孰!” “臣在。” 站在殿外的阿史那泥孰,激动不已,终于轮到自己了。 一想到今日荣光,是拿命换来的,阿史那泥孰便昂首挺胸,在群臣的注目下,大步走入殿内,看到坐在龙榻御座上的李世民投来目光,当即行礼道: “臣阿史那泥孰,拜见陛下!” 李世民注视着他,面带微笑道:“此番你蛰伏吐谷浑都城有功,深得朕心,即日起,你在突厥,领一方族部,朕封你为君长,赐名‘忠’。” 阿史那泥孰神色一喜,激动道:“臣阿史那忠,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笑吟吟点了点头,随即摆了摆手,目送他离开,继续开口点名道:“程咬金!” “臣在!” “此番你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朕再授予你七百户食邑,子孙世袭!” “谢陛下隆恩!” “李靖!” “臣在。” “朕赐你白盐万石,食邑加一千户,子孙世袭,另外,加授你为特进,尚乘马两匹!” “谢陛下隆恩。” “程俊!” “臣在。” “此番能够平定吐谷浑,你功劳甚大,深得朕心。” “今日,朕加封你为长安县侯,食邑千户!” “再赐你,剑履上殿!” 听到剑履上殿四个字,门外大臣们,一片哗然。 剑履上殿,意思是皇帝特许,重臣上朝时可不解佩剑,不脱履,以示殊荣。 这对大臣们而言,是一份无上荣誉,只凭这四个字,就足够单开一本族谱,他排第一位。 “谢陛下隆恩。” “等朕说完了,你再谢。” 还没完? 长安侯,剑履上殿,还不够? “朕再加授你为西域都护府副都护,与吐谷浑可汗慕容顺,西域都护府都护,共同管理西域都护府!” 嘶...... 要知道,程俊已经是安北都护府的副都护了。 现在又给他一个“西域都护府副都护”的官职? 这是要把他捧到天上去啊...... “臣遵旨!” “太子李承乾!” “儿臣在!” 第1440章 李世民看着走出来的李承乾,见他身姿挺拔,恍惚了一下,此时,他感觉到,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了。 很快,他神色恢复如常,沉声说道: “承乾,此番你与程俊,深入敌后,立下赫赫战功,活捉吐谷浑天柱王葛米伦,威加海内。” “你已经是个合格的储君了。” 李世民肃然道:“即日起,朕要你监国辅政。” 李承乾此时心中正筹划着等会怎么给父皇上尊号,正想着等会父皇会是怎样的一脸惊愕。 光是想想,他便忍不住得意,自己为父皇准备的惊喜,他肯定会喜欢的,也肯定会吃惊! 然而此时,不等李世民吃惊,李承乾先大吃了一惊。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承乾浑身一震,不由抬起头,满脸错愕。 他本以为,会得到一些实物奖赏,然后几句嘉勉的话。 却没想到,父皇给他的,是代表着权力的四个字。 监国辅政! 李承乾注视着李世民,看到他望向这边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一下子眼眶红了。 当太子这么多年,尤其是魏王在京时候,父皇何时用这样的眼光,看过他一眼? 李承乾耸了耸鼻子,深吸了口气,随即重重行了一礼,朗声道: “儿臣遵旨!” 李世民笑吟吟点了点头,随即转头望向文武百官,说道: “今后一切政事,都要启太子处分,然后奏朕。” “如有违者,以抗旨论处。” 文武百官纷纷行礼道:“臣等遵旨。” 李世民这时将目光又挪移到了李承乾身上,缓缓说道: “承乾,从今日起,你要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练习国政。” 不仅是李承乾听出来,在场的文武百官都听出来,这是在给李承乾日后登基铺路了。 太子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 其他希冀于其他皇子夺嫡的大臣们,此时也可以死心了。 李承乾眼眶发红,重重作揖道:“儿臣遵旨!” “起来吧。” 李世民说完,等太子站到一边,方才望向李靖,说道: “李爱卿,此番去吐谷浑征战的有功将士,都要嘉赏到位,朕已经着兵部侍郎拟好了行赏名册,下朝之后,由兵部落实到位。” 李靖应声道:“臣遵旨。” 这样就差不多了......李世民呼出了一口气。 论功行赏结束,接下来就是宫廷晚宴的事。 李世民当即就要宣布晚上的事,然后就是下朝。 然而,还不等他开口。 慕容顺忽然从大臣队列中走了出来,在李世民怔然神色中,抱拳朗声道: “臣西平郡王,吐谷浑可汗慕容顺,有本要奏。” 来了来了......武官队列中,李靖和程咬金登时站直身子,竖起了耳朵,睁大了眼睛,望着李世民,准备记录下李世民的辉煌瞬间。 李世民奇怪问道:“慕容爱卿,要奏何事?” 慕容顺从袖筒中取出一份奏折,高高举起道:“这是臣写的贺表,请陛下御览。” “贺表?”李世民一乐,对着一旁的张阿难挥了挥手,让他把贺表取来,放在龙书案上,欣慰道: “慕容爱卿有心了。” 正当他要拿起慕容顺的贺表看上一眼的时候,突厥的三名君长忽然走了出来,同时从袖筒中取出贺表,高高举起道: “臣执失思利,也有贺表。” “臣康苏密,亦有贺表。” “臣苏农娑,也有贺表。” 慕容顺跟着又从袖筒中取出一份贺表,高高举起,“陛下,吐谷浑上下,凡为名王者,都有贺表要呈给陛下。” 执失思利叫道:“突厥也是。” “凡为君长者,也都准备了贺表。” 第1441章 李世民先是愣了一会,旋即哈哈大笑,“诸位爱卿,真是有心了!” “朕现在就看看你们的贺表上面,都写了什么。” 说完,李世民拿起龙书案上的那份慕容顺呈上来的奏折,打开看了一眼。 只是一眼,他便看到了“天可汗”三个字。 “嗯?” 李世民先是一愣,随即合上奏折,再次打开,又看到了“天可汗”三个字。 “天可汗......” 李世民喃喃自语了一声,这说的是朕? 下一秒,慕容顺带头说道: “陛下乃天下之雄主,万民之君父,前平突厥,后定吐谷浑,百姓欢呼雀跃,外邦君臣皆服,臣以为,值此之际,应为陛下上尊号。” “此尊号为,天可汗!” “请陛下恩准!” 说完,慕容顺作揖到底。 在他左右的执失思利,苏农娑,康苏密等人,也纷纷作揖到底,异口同声道:“请陛下恩准!” 太极殿内,此刻已经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众人惊讶的看着他们,没想到整了个这么大的,竟然要为陛下上尊号! 龙榻御座上,李世民低头看着奏折上的三个字,越看越痴迷。 天可汗?! 天,可,汗?! 这三个字,听着,怎么这么顺耳。 看着,怎么这么好看啊! 李世民抬起头,注视着作揖到底的慕容顺,执失思利,康苏密,苏农娑。 他们四个人中,慕容顺代表的是吐谷浑的臣民。 执失思利、康苏密、苏农娑代表的是突厥的臣民。 可惜啊,没人代表大唐的臣民啊。 李世民心中有些遗憾。 就在此时,李承乾忽然站了出来,朗声道: “父皇,奉您为天可汗,乃是突厥、吐谷浑上到朝堂,下到百姓的心愿。” “儿臣以为,为您上天可汗尊号,我大唐臣民,与有荣焉!” “想来,我大唐的臣民,此刻也都在等待着这一刻,等待着父皇成为天可汗的这一刻!” “请父皇恩准。” 李承乾的声音,响彻太极殿内。 李世民睁大眼睛看着他,眼里满是惊喜,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有眼力劲了? 李世民没有对他有任何的暗示。 是李承乾自己站出来的! 这怎么能让李世民不开心,不高兴。 就在此时,头戴獬豸冠,身穿紫袍的年轻大高个也走了出来,朗声道:“请陛下恩准!” 李世民望着程俊,没想到他也站了出来。 随即,他察觉到,这两个人,竟然一点都不意外。 这不应该啊! 除非,他们事先知道! 难道,上尊号的事,是他们安排的? 有这个可能! 毕竟,吐谷浑的慕容顺,和突厥的执失思利、康苏密、苏农娑没理由会如此一致的向他呈贺表,上尊号,肯定有人在中间撮合。 而有这个能耐的,除了程俊,就是李承乾了! 而这两个人,是师生,身虽各异,心在一体! 承乾这小子.......李世民心花怒放。 平日里只知道气他,但不得不说,这件事,他做得漂亮! 程俊也做得好! 这两人,做的都好啊! 李世民嘴角忍不住上扬。 紧跟着,他便看到武官队列之中,走出了两个人。 “臣程咬金,觉得太子殿下所言,是正论,请陛下恩准吐谷浑大汗和突厥三位君长所言之事!” 李靖跟着上前行礼道:“请陛下恩准!” 文武百官纷纷看向二人,目光多了几分惊异,你俩这时候出来,该不会早就知道了吧? 紧跟着,房玄龄和杜如晦走了出来,行礼道:“请陛下恩准!” 魏征也跟着上前,行礼道:“请陛下恩准!” 李世民看到魏征也站了出来,脸上的笑容已经止不住了。 第1442章 连魏征都认可的事,足以可见这件事是何等的伟大光荣正义。 下一秒,文武百官纷纷手持笏板站了出来,躬身行礼,异口同声道: “臣等请陛下恩准。” 李世民站了起来,注视着他们。 当皇帝图什么,图的不就是一个好名声吗。 只凭尊号天可汗三个字,就足以让他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既然是天下子民的心愿,朕焉能不受。” 李世民满面笑容,心中更是快要乐开花,说道:“诸位爱卿,都平身吧,朕准了。” 李承乾这时从袖筒中取出了一份奏折,高高举起道:“父皇,儿臣以为,应当举行大典,以告天下臣民!儿臣拟了一个章程,请父皇过目。” 李世民目光灼灼看着他,好大儿! “阿难,呈上来!” 张阿难立即走了下去,将奏折拿起,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一眼,只见奏折之上,就尊号大典有关的事,写的很是详细,满意至极,这小子果然事先有所准备。 李世民合上奏折,笑吟吟道: “好,你来安排。” 李承乾当即再次躬身,高呼道:“父皇万岁!” 程俊此时跟着大声道:“陛下万岁,天可汗万岁!” 慕容顺、执失思利、康苏密、苏农娑四人,此时高声大呼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见状,也纷纷学着山呼万岁。 李世民眯着眼眸,满脸享受。 这一刻,他感觉到了自己当皇帝的意义。 此时,旁边的史官,不停地记录着这件事。 李世民看了史官一眼,等他写完了之后,方才满面笑容的对百官宣布道: “今天晚上,有宫廷晚宴,满朝文武,有功之臣,今日都要到场庆贺。” 文武百官纷纷道:“臣等遵旨。” 李世民心情愉悦至极,挥了挥手道:“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文武百官注视着李世民离开太极殿的背影,方才直起身子,然后三五成群的开始议论起来。 李承乾一脸兴奋的走到程俊身边,激动道: “程俊,你瞧见没有,我父皇刚才看我的眼神。” 程俊认真道:“看见了,陛下就差当众叫你一声好大儿了。” 李承乾忍不住叉腰,“哈哈哈哈......” 就在此时,张阿难一脸笑容的走了过来,行礼道:“太子殿下,长安侯,陛下召你们过去。” 李承乾一乐,“我就知道,下朝之后,我父皇会找咱们。” “阿难,你在前引路。” “奴婢遵旨。”确定了李承乾的太子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之后,张阿难也开始用“遵旨”二字回应他。 程俊察觉出了这一微妙的变化,跟着李承乾一起,走出太极殿,同时凑到李承乾跟前,小声道:“张内侍已经开始把你的话,当圣旨了,你不表示一下?” 李承乾咧嘴道:“不用表示,阿难以后我还要用呢。” 程俊一怔,随即望向走在前面的张阿难,发现对方脚步都轻盈了许多,不由莞尔。 很快,二人来到了甘露殿。 甘露殿内,李世民正坐在龙榻御座上,不知在想什么,满面笑容。 “父皇,你找我们?” 见李承乾和程俊走进来,李世民收回思绪,看着二人,笑吟吟招了招手,让他们过来坐下,笑吟吟道:“承乾啊,你的上尊号大典,章程写的甚好,你很用心啊。” 李承乾认真道:“父皇文治武功,上数千年,下数千年,都无能能出您之左右,儿臣不把这个办的漂亮点,都对不起您。” 李世民投给他一个赞赏眼神,旋即望向程俊,“程俊,你在旁没少出谋划策吧。” 程俊沉吟道:“臣最多只是提个醒而已,这章程内容,几乎都是太子殿下自己想出来的。” 李世民大感意外,再次投给李承乾一个赞赏眼神,随即问道: “天可汗三个字,起的甚好。” “是谁起的?” 李承乾道:“是程俊府上的管家,程忠。” 李世民惊讶道:“他还有这个才华?” “程俊,你们老程家,真是人才辈出啊。” 程俊笑道:“谢陛下赞赏,回头臣一定将陛下的赞赏,说给臣的管家听。” 李世民正色道:“程忠做得很好,朕要嘉奖,狠狠地嘉奖。” “阿难,告诉史官,记录之时,把程忠这个名字,也记录进去,朕要让后世之人,一想到天可汗三个字,除了想起朕,还要想起起出天可汗尊号的人!” “奴婢遵旨。” “父皇,您还得让史官记一下,今日都有谁出来请您恩准上尊号。” “让他们也青史留名。” “记下了吗?” “奴婢记下了。” “程咬金,还有李靖,是不是知道这件事?” “不知道吧......” “儿臣没跟他们说过。” 看向了程俊。 程俊沉吟道:“臣只跟家父说过。” “看样子,家父好像跟李尚书也提了一嘴。” “他们瞒的够深。” “你们瞒朕也瞒的够深。” 第1443章 光是想想过几天便要进行的尊号大典,李世民便忍不住眯起眼眸露出享受表情。 李承乾嘿笑道: “儿臣这样做,是想给父皇一个惊喜,看来儿臣的目的达到了。” 李世民满意道:“今日确实让朕惊喜。” “行了,都下去休息吧,今天晚上,再好好庆祝。” 李承乾应声道:“是!” 程俊此时看完了他们父子二人的热闹,也很是满意,行礼道:“臣告退。” 跟着李承乾走出甘露殿,程俊看着李承乾双手背在身后,走路带风,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忍俊不禁道:“殿下,还乐呵着呢?” 李承乾扬起下巴哼哼道:“可不吗,谁逢喜事不乐呵。” 说完,他咧嘴道:“程俊,从今天开始,我就要监国辅政了。” 程俊闻言拱手道:“恭贺殿下。” 李承乾感慨道:“监国辅政,是个新的考验啊。” “平日里,我父皇都是叫人把他批阅完的奏折送到东宫。” “以后就不一样了,满朝文武,若是有人上奏折,会先把奏折送到东宫,由我看完,做出批示,然后再送到我父皇那里。” 李承乾忧心忡忡道:“我要是没做好,估计又要挨我父皇的骂了。” 说完,他凝视着程俊,想让他给自己出个主意。 程俊沉吟两秒道:“你做好不就行了?” 李承乾一怔,随即瞪大眼睛道:“说得好,你这跟有人脚疼的走不了路去找医官,医官跟他说不要走路有什么分别?” “我是想听这个吗?” “我是要你帮忙!” 程俊奇怪道:“帮你什么?帮你不让满朝文武上奏折?” 李承乾闻言,大受震撼,自己的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有着奇怪脑回路,皱着眉头道:“你怎么能这样想?” 程俊不解道:“我想的有问题?满朝文武不上奏折,你不就不用担心批奏折批出问题吗?” 李承乾忍不住道:“那没人上奏折,我还监个屁的国,辅个屁的政,我不被架空了吗!” 程俊反问道:“你就说我有没有帮你解决问题吧。” 李承乾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道:“不行不行,我不是要你这样帮我解决问题,你这解决的也太彻底了。” “我要的是,你帮我看奏折!” 程俊果断拒绝道:“那不行,我没那功夫。” 李承乾生气道:“那你这个老师帮不上我忙啊!” 程俊认真道:“我怎么帮不上忙,我可以不给你上奏折。” “......” 李承乾瞬间陷入沉默,同时眼神瞬间清澈。 想起来了,如果自己监国辅政,那程俊上的奏折,是要先到他手里。 程俊的奏折,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想到父皇以前因为程俊上奏折而怒不可遏,最后却一点脾气也没有的情景,李承乾喉咙攒动了一下,认真道: “对对,你是帮我大忙了。” “你记住啊,你要是上奏折,还是直接找我父皇上,千万千万别来找我!” 程俊上的奏折,那肯定是参人。 这种事,还是交给父皇的好。 “我回东宫了啊,东宫那边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处理。” 李承乾说道。 程俊摆了摆手,“去吧去吧。” 等他走后,程俊也回往御史台。 刚走入御史台内,程俊便感觉台内的气氛有些不对,有点凝重。 这是怎么回事......程俊有些疑惑。 就在此时,冯令史从台院中走了出来,瞧见程俊,眼眸一亮,快步迎了上去,叫道:“程御史,您回来的正好!” 多么令人怀念的称呼啊......程俊心中想着,自从当上长安伯,少有人叫他“程御史”了。 今天听到这个称呼,程俊不由一笑,看着冯令史问道:“出什么事了?” 第1444章 冯令史笑道:“对我们来说,跟天塌了差不多,但对您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温大夫找您过去,您去了便知。” 程俊微微颔首,说了一句知道了,便朝着台院方向而去。 走到台院院厅门口,程俊看到温彦博正对着一份圣旨,揉着眉头。 “温伯父,你找我?” 听到声音,温彦博揉着眉头的动作一顿,抬头望向走来的程俊,呼出一口气道: “处侠贤侄,你来得正好。” “陛下刚才来了一道旨意,今天晚上的宫廷晚宴,太上皇也要到场。” 程俊闻言怔然,沉吟道: “我记得,太上皇一直住在长孙无忌家,这道旨意,不应该下给御史台,应该下给长孙无忌才是。” 温彦博瞅着程俊,听出程俊的言外之意,是觉得他在多管闲事,哼哼道:“你以为老夫没跟陛下说啊?” “老夫当时就是这么跟陛下说的,但陛下没答应。” 温彦博凝视着程俊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御史台去请太上皇参加今日宫廷晚宴。” 程俊恍然,说道:“那你就派一个人去请太上皇啊。” 温彦博摆手道:“你也知道,太上皇是什么脾气,一般人哪能请的动他,更何况现在台内也没人愿意接这个差事。” 程俊注视着温彦博,说道:“那你去?” 温彦博气笑了,“小子,搁这跟老夫打马虎眼呢?老夫是什么意思,你听不出来?” “还让老夫去请,亏你想得出来。” 程俊肃然道:“你是御史大夫,底下人办不到的事,自然得您去办。” 温彦博反问道:“你凭什么觉得老夫办得到?” “若是老夫去请太上皇,估计没请到他,先气饱了。” 温彦博肃然道:“还是你去。” “你有经验。” “上次的宫廷晚宴,不就是你请的太上皇吗,这次还得是你。” “这不仅是老夫的意思,更是陛下的意思。” 说着,他指了指案几上的金灿灿圣旨。 程俊叹了口气,“得,刚回京城,就来活了。” 温彦博安慰道:“能者多劳嘛。” 程俊瞅着他道:“能者多劳,下一句是不是应该是多劳多得?我办这个差事,是不是该得到点什么?” 温彦博笑呵呵道:“老夫把屁股底下这个位置,给你如何?” 程俊闻言,果断摆手道:“别,还是温伯父自己坐吧。” 程俊分不清温彦博是在说笑还是认真的,反正拒绝最好不过,说道: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那我过去一趟,我去了啊。” “去吧去吧。” 温彦博注视着他离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嘀咕道:“这小子,出去这么久,还是一点没变......” 而此时,程俊朝着宫外而去,骑上自己的汗血宝马‘阿道夫’,朝着长孙无忌府邸而去。 是有好久没有见到太上皇了......程俊心里想着,也不知道这几个月,这个倔老头过得怎么样。 没有长孙无忌的日子,估计很难受吧...... 很快,程俊来到了长孙府。 此时此刻,长孙府的大门紧闭。 程俊将马匹拴在旁边的树干上,扶正头顶的獬豸冠,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紫袍,大步走到门口,拍了拍门。 “谁啊?” 里面传出一道声音。 程俊道:“开门,御史台的。” 里面顿时沉默了起来,几个呼吸的功夫,大门从里面被人打开,一个老太监一脸警惕的看着他。 程俊认出对方,正是李渊身边的替身太监,姓杨,当初请李渊回京的时候,与他打过交道,露出笑容拱手道: “杨内侍,好久不见,太上皇在吗?” “太上皇等你多时了。”杨内侍摊开手掌指着府内,说道:“长安侯请。” 程俊有些意外,他刚刚才被封的长安侯,这位杨内侍便已经知晓了,知道够快的啊。 而且,杨内侍说,李渊等他多时了? 程俊心头一动,问道:“太上皇知晓我会过来?” 杨内侍面带微笑道:“当今陛下平定了吐谷浑,论功行赏之后,必然是要开宫廷晚宴庆祝。” “宫廷晚宴,焉能缺少太上皇的身影?” “满朝文武能够请的动,也愿意来请太上皇的人,除了你,也没别人了。” “请吧长安侯。” 程俊笑了笑,不再多说,跟在对方的身后,很快来到了长孙府的堂屋。 堂屋之中,六十岁出头,身穿常服的李渊,正扶着案牍,提笔蘸墨,低头在纸上写字。 程俊走到堂屋门口,行了一礼,“臣程俊,拜见太上皇。” 李渊头也不抬的嗯了一声,淡淡道:“进来吧。” 程俊大步走了进去,站在堂屋中间,正好能够瞧见李渊写的什么,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字很是飘逸,正在纸上写着四个字:时也运也。 程俊收回目光,不动声色,等着李渊写完。 李渊一边写着,一边缓缓说道: “朕已经知道了你授封的事,恭喜你啊,长安侯。” 程俊拱手道:“谢太上皇。” 李渊放下笔,抬头看着他,招了招手道:“过来看看朕写的如何。” 程俊走了过去,毫不吝啬夸赞道:“写得好!” 李渊眯起眼眸问道:“好在何处?” 程俊肃然道:“好就好在,它好。” “......” 李渊盯着他道:“你不是挺能说吗,怎么这个时候,蹦不出来几个像样的话?” “是朕不值得你说,还是怎么?” 程俊沉吟道:“太上皇误会了,臣这嘴,参人还行,夸人嘛,臣不在行,还望太上皇见谅。” 李渊沉默两秒,低头看着自己写的字,缓缓道: “程俊,你说,朕跟世民相比,朕差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