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主角》 第1271章大汉众臣归京都,天京城内二龙会 元始三年,五月。 彻底完成迁都的大汉朝廷,正式祭天祷告。 祭天之后的第二日,时年二十五岁的王羽,于曾经的大苍皇宫,如今的大汉皇宫,正式大宴群臣,贺迁都之喜。 同时,也是为了借这个机会,正式封赏这一战的功臣。 或者说,从早晨开始就是对于一个个功臣的封赏旨意的正式宣告,此次参战,动用数十万兵马,立功者不计胜数。 就算是将其中的重要人物,每个都宣读上一遍,都得要大半天时间。 一大早的时间,百官就已经零零散散的开始入场了。 先后走进皇宫的众将,这个时候一个个可谓都是张开了嘴脸。 尤其是阿努比斯,龙行虎步,抬头挺胸,好不神气。 东苍皇帝可是就死在他的手中,以他这一战的功劳,加官进爵就在今日。从今日之后,在场九成九的人,在爵位上都不可能和他相比了。 对于朝廷中的人来说,官位固然是重要,但爵位才更加是传家的保证。 你官就算是做的再高,但也不可能传承下去。 就算是你辛辛苦苦通过科举,又或者是在战场上别着脑袋打仗,好不容易博得一个官位,可如果你下一代,没办法通过同样的方式进入体制的话,也会重新归于平民。 可如果有了爵位就不一样了,有了爵位之后,就算是下一代不争气,但只要这个爵位还在,就依旧是贵族的行列。 皇帝的儿子,就算是没有官位,文武百官见了之后,也得乖乖的行礼。 甚至,这个皇子如果无心皇位的话,就算是面对丞相,也有嚣张跋扈的资格。 又如一个王爷的儿子,朝廷的官员见了之后,同样也得恭恭敬敬的称呼上一声小王爷。 至于其他的爵位,就算是没有这等威势,可至少几代的富贵是可以保证的。这几代之中,只要不是代代都是败家子,总会有人还会进入到朝廷体制之内的。 一旦有了爵位之后,他们的富贵与权势可不仅仅只是一代,至少都能够传承上几代。 此次宴席,借着迁都之事,各地的官员以及守将能来的基本都已经来了,甚至,还包括在东夷的将领和官员。 再加上,张宾和张良请来了东方和北冥两大皇商,再加上大汉内外其他的大世家,故而,规模可谓是相当庞大。 夜色弥漫,月华如水。 金碧辉煌的皇宫内院里,却早已华灯初上,往来有序的宫女内侍们俱一派繁忙喜庆之景。 距今早帝王在正宫大殿门前大肆封赏群臣,数万作为代表的将士齐齐叩谢皇恩,这百年一见的盛世景象早已过去三个多时辰的时间。 此次封赏,朝堂之上不仅多了一个蒙恬的公爵之位。 公爵之位,已经是处于超品,如果对比一下的话,名义上的层级还在作为一品的丞相之上,此般尊荣,已经是位及人臣。 而且,诸葛昆龙、阿努比斯、后羿、薛仁贵等人都被封赏为侯爵。只不过,诸葛昆龙是属于被追封,而阿努比斯、后羿等人则是实封。 至于韩信,虽然并没有由侯爵晋升为公爵,但他的食邑也涨了一大截。 其余在这一次封赏之中,得到爵位者,更加是数不胜数。 皇宫内院之外,普通小户人家的百姓们和自诩才华的秀才学子们却依旧为此津津乐道,高谈阔论,评头论足。 此次得到封赏者,有不少都是平民出身,从此一跃而脱离了阶级的束缚,故而,自然是免不了这些秀才学子们乃至于是普通百姓们的议论。 张奎府上,高兰英身上早已卸下了铠甲,换上了一身新装。 这新装是照骑装男装简洁的样式,全身内袍俱是雪白梨花色,紧贴暗合玲珑的曲线,黑色交襟领。 其上袍边袖摆俱绣白色清雅梨花纹,腰带镶玉桃花粉,其上缠一紫藤鞭,内袍袍摆绣一盛放桃花图,却外罩火红色透明薄纱,清雅又魅惑迷人。 头上盘一单螺发髻,发分两侧,露出光洁额头,脑后与两鬓黑发如缎散落些许。 两支羊脂白玉梨花簪分插两侧,两三朵鲜嫩的粉色桃花点缀其上,佩红色碧玺吊坠耳环,面庞略施薄粉,双唇如蜜性感嫣红。 换好了新装之后,高兰英倚着同样卸去了铠甲,换上了常服的张奎,出府坐上马车,再次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上午的封赏,场合相对郑重,故而,文武百官,要么就是穿官服,要么就是身披铠甲。 尤其是作为这一战有功的将领,都是身披铠甲上台谢恩。 可是,到了晚上的宴会,自然不便继续穿铠甲去赴宴了。 晚上的宴会,相对于上午在场合上就并非是那样的正式且郑重了,既然是庆功宴,那就去主打一个放松的。人人都要是穿上一板一眼的官服,那怎么放松的起来? 故而,大部分人都是以常服赴宴,少部分人或许会着官服。 此次,高兰英与邓婵玉作为唯二得到了爵位封赏的女将军,虽然爵位并不高,只不过是一个最末等的五等恩骑尉,但是,一时间也是风头无两。 这年头,女子虽然也可为官,但却没几个女子是通过从战场之上厮杀打上来的。少数的几个以女子之身入了官场的,基本都是走科举路线的。 同样,这个年头,女子修行武道者同样不计其数,而且,修行大有成就者同样不计其数。如常羲、慈航等人,都是此中佼佼者。 可是,修行武道的女子虽然多,甚至还有慈航静斋这样的女子门派,可是,大多数都还是走内功的路线,因为男女之间天然的身体差异,很少有女子是走外功路线的。 能够走出一些名堂的,更加是没几个了。千年以来,大楚的叶千幽几乎是女子第一人了。千年以来,女子之身修武修至天人者不计其数,修至神将者,却只有那么两三人。 故而,自古以来,以女子之身通过战功而封爵者,这个人数其实并不多,每个时代也就那么几个。 此一役,高兰英与其夫联手大战魔门穹启,更加是被民间的说书人编成了段子,已经开始向外流传了。 “闻师侄,你我二人要不一起前行?”马车拐过了一个弯,马车上的张奎看到了骑马同样向皇宫前进的闻仲开口邀请道。 “师叔相邀,却之不恭!” 闻仲将马儿交给了一旁的徒弟,而他则是在张奎的邀请下上了张奎夫妇的马车。 闻仲上了马车之后,绘声绘色的给张奎夫妇二人介绍东夷的奇人异事,而张奎夫妇也给闻仲介绍大苍的风土人情。毕竟,闻仲虽然实际上也算是汉臣,但还真没在大苍待过几天。 一时间,在两个人的刻意结交之下,可谓是宾主尽欢。 这两个人,虽然闻仲是晚辈,但人家却是出生于内门,天然上比起外门的张奎地位上高上不知道多少。而且,在官位上也是张奎没法比的。 但是,至少,张奎名义上的辈分更高。 更不要说,两个人都是截教出身,自然本能的想要团结在一起。 不管是哪个势力,多多多少少会有派别之分,一个势力越是发展越是如此。 而同出一门的他们,天然上便是如此。他们天然上在本能的容易团结在一起,结成一派,同样,他们在天然上也会被其他人当成一派。 朝堂之上,最大的三派当然就是燕北老臣派,这一派虽然日落西山,但至少至今仍然力量充足,除此之外,就是以管仲为首的法家派,他一人就足以奠定这个派系的地位。 再则,就是最为庞大的儒家派了,占据高官者不计其数。 至于他们截教这些人,要么就是跟随在这些大的派系的后头,要么就是相互之间抱团取暖。 像他们这样的人,自然是不甘于给人当小弟马仔的,那就只能抱团取暖了。 其实,如果是一个道家派系,而不是截教派系的话,在大汉之中,实力也绝对相当不俗。 毕竟,在大汉之中,黄天化的黄家本身就出自大苍,作为本土世家根基不俗。 太乙真人又收下了李靖的儿子做徒弟。 奈何,截教他们的人缘实在是不好,因为内部的良莠不齐,向来被道家之中最大的人宗所看不顺眼,后来又和阐教相互之间闹翻了,这个派系怎么组的起来? 所以,几家之间只能够相互之间各玩各的。 但不管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刻意维持之下,这一路上,相处的显然是相当的融洽。 甚至,到了皇宫门口,这哥儿俩还是肩搂肩一起下的马车。 皓月当空,繁云卷月。 皇宫内随着越发多的大臣家眷的到来,一时变得热闹非凡,见礼问好之声往来不绝,相互熟悉的人各自聚成一个小团体,互相乐呵呵的说着闲话。 闻仲给张奎乐呵的介绍此次跟随他一起入京的关东军将领,而张奎也给闻仲介绍了几个和他关系相对较好的军中勇士。 薛仁贵与李靖相互更亲近一些,这两个不仅都是外来派系,而且都是出生于大魏。 杨戬则是与黄天化相互站在一起,毕竟,这两个人早就已经熟悉的很。不像张奎和闻仲,虽然是同出一门,但不久之前才初次见面。 宴席之中最前列的管仲,见得人声越发鼎沸,便明白陛下也应差不多该登场了。 这段时间,管仲这里,才是最为热闹的,朝中的大多数官员,都会向这位未来的丞相过来打一声招呼,露个脸面。 而像高颎、诸葛亮、荀彧等人,和管仲的关系也相当不错。 这些年来,儒家和法家之间,本身的关系就相对的亲密。顾青主的法儒派,深刻影响到了儒法两家。 “皇上驾到!皇太后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作为大太监之一的曹正淳悠扬又高昂的唱喝之声将宫殿中还在交谈的大臣及其家眷都给震回了神,立马归至各自席位之上,两袖微敛,以手托额,拜伏在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上皇,倒是没兴趣参与这样的场面。 不过,皇太后倒是跟着一起过来了。 这一次参与宴席的,有不少都是中苍的降臣,甚至干脆就是皇甫家本身的血脉。 故而,她是要出来给作为皇后的皇甫静雅来站台的,这些人,是天然的皇后党,或者说是太子党。 “众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 众人起身侍立,便见得身穿玄色帝袍,威严肃穆的帝王与身穿明黄凤袍,头戴九尾凤簪雍容华贵的皇后皇甫静雅,两人一左一右,跟随在依旧风华绝代皇太后身后,慢慢步入大殿中央。 从地位之上,作为皇帝的王羽自然是最高的一个。 可出于孝道,自然是作为母后的皇太后坐在前面。 见得宫中还有许多女眷与年轻公子,皇太后皇甫雨薇乐呵一笑,拍拍身边皇后的手,“啊唷唷,这满殿都是如花儿一般的娇嫩人儿,还有那些个一表人才的,满满的青春朝气,哀家老咯,都被衬得黯然失色了都。” 皇后柔美的脸庞上微微一笑,孝顺的安慰道:“母后,您呀,可千万别妄自菲薄了去,您可是咱们这其中最美的那一朵花呢!有谁敢与您争锋呀!” 皇太后闻言立马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嘴上却道:“你这嘴皮子可真真会说话,哀家还花呢,这自知之明哀家还是有的,如今那,都是这些年轻人的时代咯。” 帝王与上首各位皆坐定之后,便起身托起一酒杯慢慢扫视了一整圈,众臣不敢怠慢立马起身举起手中酒杯。 “今日此宴,乃是为了庆祝我大汉众位有功之臣,连取青北、河南、广阴之地!天京之地,自古以来,龙气汇聚,气运所钟,今迁都于此,亦当贺之!” “诸卿,且共饮此杯!”王羽高举酒杯道。 “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众臣高呼,君臣共饮! “东夷国主耶律清德求见!” 光筹交错之间,内侍尖细的声音高高响起。 () 第1272章西平归汉,东夷国解 “请耶律国主入殿!” 耶律清德虽然自认为儿皇帝,不过,毕竟,名义上也是东夷的皇帝。 故而,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到的,王羽用的是请而并非是宣。 同一时间,大监赵高很有眼力见的吩咐其余的小太监增加席位。 作为东夷皇帝的耶律清德如果要入宴的话,这个规格上自然要有所讲究的,和下面的臣子有很大的不同。 东夷皇帝来了,该给的礼节还是要给齐的。 而下面的众臣,听到东夷皇帝耶律清德的到来,在大汉朝廷之中,稍有点地位的,都没有任何的惊讶的情绪流露而出。 诸葛亮与闻仲返回京都之时,东夷皇帝耶律清德同样在队伍之中随行,虽然没有大肆张扬,但也没有刻意隐瞒。 至于诸葛亮与闻仲这一文一武,东夷朝廷实际上的两大掌舵人,这个时候同时返回到大汉的境内,西平道会不会出现什么事情? 这其实并没有太过担忧的必要! 东夷那边,耶律阿保机和太阳国同样也才刚刚罢兵休战,一场大战才刚刚结束,他们哪有余力立即开启第二场大战? 甚至,这个时候的耶律阿保机,巴不得和西平道那边关系平缓一些。 至少,再解决掉太阳国之前,耶律阿保机是不希望同时面对两个敌人的。 东夷那里,已经彻底陷入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耶律阿保机接下来要解决掉太阳国,又想要打退大汉的爪牙,从两大势力之中,将丢失的国土重新拿回来。 可是,目前的耶律阿保机,却暂时并没有这个实力。 且不说,东夷目前就算是除去耶律清德之外,也依旧存在这两方势力。 只不过,这两方势力,在之前面对大汉的教训之下,如今,在对外的情况之下,总算是能够联合在一起了。 尤其是耶律德飞,太阳国从东夷的手中撕下了半个南平道的地盘,这可都是从他的手上撕下来的,可不是从耶律阿保机的手上撕下来的。而耶律德飞,他本身才多大的地盘。 故而,他就算是想要像以前那样拖耶律阿保机的后腿,也不敢再拖了。 但是,就算是如此,他们两家就算是合作的再好,但依旧不可能像一家那样。 再则,不管是太阳国,又或者是大汉,都不希望看到另一方被东夷驱逐出去。如果出现这种可能的话,另一家绝对是会干扰一下的。 目前,东夷呈现出的这个局势,不管是对于大汉来说,又或者是对于太阳国来说,至少在短期之内,都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 大汉目前的重心是在大苍以内,是要再度统一大苍十八道。有另一方势力帮他们在东夷牵制耶律阿保机,自然是他们乐意看到的结果。 至于太阳国,客场作战的他们,相对本土作战的耶律阿保机自然是有劣势的,他们也同样需要大汉来牵制东夷的兵力。 毕竟,只要东夷伪朝廷继续存在一天,耶律阿保机就不能将其视若无物,也就不可能调动所有的人力物力来对付他们。 对于太阳国来说,时间拖下去是要对他们有利的。 太阳国因为国内缺少铁矿资源,故而,往昔都是以轻甲单位为主,他们的兵器,虽然在对付轻甲单位的时候无往而不利,可以在面对重甲的时候就相当吃亏了。 这样的太阳国,在面对轻重甲相互搭配的几大皇朝以及四夷的部队的时候,往往是要吃大亏的。 他们在拿下了半个南平道之后,一定程度上利用南平道的资源,缓解了这样的窘迫。 但是,想要这些资源完全转变成实力,也是需要时间的。故而,他们需要大汉帮他们分担东西的压力,给他们更长的时间。 如今的太阳国,可谓是热闹的很。 拿下来半个东夷南平道的收获,对于他们太阳国的帮助,比起想象的还要大得多。而这些,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够完全转化为他们的实力。 尤其是,拿下了东夷南平水师之后,太阳国得到了大量现成的战船乃至是东夷造船的工匠,在松下敖的指令之下,东夷开启了大造战船和大练水师的时代。 尤其是,水师小将九鬼嘉隆为松下敖主动献上了新式战船铁甲船的图纸,更是让松下敖对于未来的太阳国水师抱以更大的期望,而九鬼嘉隆也因此而连升三级。 松下敖作为太阳国不世出的雄主,太阳国被誉为千古一帝的人物,其眼光超然卓绝,从他上位的那一刻起,他就看出了水师力量对于四面环海的太阳国的重要性。 甚至,太阳国不只是四面环海,最核心的九处大岛,同样被海域相隔,需要船只才能够沟通在一起。 水师力量强大与否,不仅对于太阳国的统一无比的重要,对于太阳国的安全无比的重要,而且,对于太阳国的扩张更加是无比的重要。 太阳国,不管是想要到达北面的东夷,又或者是正西边的大苍,没有一支强大的随时力量保驾护航,都是不可能的。 松下敖,他也从来不会仅仅只满足于半个南平道。 故而,他上位之后,太阳国军费对于水师的比重可谓是一涨再涨,尤其是现在,太阳国军费对于水师的比重已经超过了陆军不少。 为此,太阳国的陆军和水军甚至已经开始产生矛盾了。 “拜见父皇帝!” “愿父皇帝洪福齐天,寿与天齐!”耶律清德一点一点步履艰难的进入大殿。 对于当年可以白拾一个皇帝之位,他是非常高兴的。 虽然说,他这个所谓的皇帝之位,其实只是一个傀儡,根本没有任何的实权,甚至不只是他的这个皇帝之位,就算是整个东夷小朝廷,都只是一个傀儡政权。 不过,他却并不在意这些。 毕竟,傀儡皇帝,也是皇帝,对于他这个原本没有任何机会登上皇帝之位的东夷皇子来说,和天上掉馅饼没什么区别。 这明明已经赚翻了,好吧! 就算是一个傀儡,但皇帝该享的福,能享的福,他一点可都没缺,各种珍馐或是美人,他每天能够不重样的玩,而且都是玩不完的那种。 就算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可下面的那些臣子们见了他,该行大礼的依旧得行大礼,该哄着他的时候,依旧得哄着他。 故而,为了这个天上掉馅饼掉下来的皇帝之位,他不惜给自己认了个爹,尊王羽为亚父,自称为儿皇帝。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这个傀儡皇帝之位,能够稳固一些。 甚至,他一直以来都很清楚,如果没有王羽这个亚父的话,他就算是做成了这个傀儡皇帝之位,也会被自己宗族的那几位强行给拉下来。没有大汉作为他的后盾的话,他这个皇帝根本就坐不安稳。 奈何,到现在,他这个傀儡皇帝之位还是要保不住了! 他虽然想要反抗,奈何,根本就无从反抗,只能够选择认命。东夷朝廷的那些朝臣们,他虽然想要向他们求助,但却没有一个愿意帮他的。 故而,在走进大殿的这几十步,耶律清德的心情,可谓是相当的沉重。皇帝的位置要丢了,就算他这个皇帝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比光有一个表面上的名头强不了多少,可是,这个事实依旧还是让他的心情沉重无比。 事实上,一部分东夷朝臣,不是不想帮他,只不过是已经被耶律清德伤透了心。 东夷小朝廷建立之初,虽然主要的几个官位,都被诸葛亮以及其他王羽自己的人掌握在了手中,但其余的位置,依旧还是任用了大量的东夷人员。 毕竟,一个朝廷所需要的官位不计其数,王羽不可能一个东夷的人都不用。而且,将东夷的人完全摒弃在朝廷之外,也不可能真正收服东夷之心。 这些东夷官员之中,确实有那个时候已经臣服于王羽的,还有认命的,也不乏耶律阿保机的暗子,不管是耶律阿保机早就安排的货,又或是后来慢慢拉拢到的,总归是绝对不会少的这样的人。 但是,却也同样不乏想要利用耶律清德,在内部进行拨乱反正的。而这部分人,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对于耶律清德抱有期待的。 奈何,之后的耶律清德的所作所为,彻底打碎了他们所有的期待。当初的希望有多大,后来的失望就有多大。 以至于,耶律清德这个时候想要找人帮他,可还哪里能够找到人? “你亦是一国皇帝,无需向朕行此大礼!” “且入席吧!”王羽指向了一旁的大监赵高让人收拾出来的新的宴席道。 “此礼非是君臣之礼,实乃父子孝道之礼!”入席之后,耶律清德回应道。 你以为耶律清德是真的想要没事给人行个大礼? 还不是因为他怕吗? 这个皇帝之位虽然他不想丢,但现阶段来看,他想留也留不住! 可是,就算是皇帝的位置丢了,但至少也应该把自己的小命保住吧! 耶律清德这个人,他只是无能了一些,胸无大志了一些,遇大事而生畏了一些。 可是,却绝对不至于愚蠢到什么地步。 人家再怎么样也是东夷皇室出身,从小也是受到过正统的皇室教育的,历朝历代,那些被赶下皇帝之位的人是什么下场,他又不是不知道! 但凡是被赶下皇帝之位的,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有几个是能够善终的? 故而,如果皇帝之位已经注定留不住的话,他还是想要全力留住自己的小命。为了自己的小命,有时候表现的恭敬一些,不丢人! “国主此次访我大汉,不知所为何事?”王羽高举酒樽,面向耶律清德的方向问道。 “儿臣原本以为,当皇帝,不过是用好玉玺!” “只是,自登东夷帝位伊始,才知皇帝之事,一举一动事关天下苍生,天下之事,都压在儿臣一人身上,何其沉重,儿臣着实是身心疲惫!” “时至今日,才知那九重宫阙是口活棺材,奏折是钉,百姓是钉,边患强敌是钉……” “儿臣就像是被无数的钉子,钉死在皇宫这口棺材之内!” “故,今日,儿臣请废东夷国,一应国土百姓,尽皆并入大汉之内!” “儿臣只求做一逍遥散人,余生富贵无忧,此愿足矣!”耶律清德抚摸着酒樽的国案,语气无比的沉重。 来大汉之前,诸葛亮特意入宫向他进献了一种茶,来自大武的绝顶名茶雪顶含翠。 此茶一两千金难买,盖因其长于绝壁,非得以命为赌,悬索方能采摘。为采此茶,流些血,丢些命很正常。 诸葛亮进献此茶,言语之间,以茶暗指皇位,其意昭然若揭。 可现如今,耶律清德不要这茶,只想留下自己的小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皇帝之位固然责任重大,但正因如此,你才要时时勉励自己,万万不可懈怠!”王羽开口回绝道。 这玩意儿,就算是不说做到三辞三让。 但是,也至少得表现的矜持一些。 “大汉之地,于父皇手中大治!” “父皇仁政,纵是东夷,也广为流传!” “我东夷上下,早已念父皇多时!” “父皇,东夷归汉,非是儿臣懈怠不愿担责,实是念及百万百姓之福祉!” “为东夷百万百姓计,还望父皇收归西平!” 耶律清德这个时候,居然半跪了下来,整个人全身伏地,声音也是无比的恭敬。 不要说是他本人了,就算是靠得近的大汉朝臣,这个时候看见这一幕之后都无比的诧异。 这般大礼,就算是他们这些大汉臣子,都很少行此大礼。可现在,这种大礼,却出现在了一国皇帝的身上。 就算是一个傀儡皇帝,但也是一个皇帝,该有的脸面还是要有的。 现在这个耶律清德,是完全不要自己的脸面了。 可是,对于耶律清德来说,要脸面有什么用? 脸面相比自己的小命,简直不值一提! () 第1273章仁贵喜寻爱子,天下第一神弓 宴席之上,王羽和耶律清德,相互之间,演够了戏之后,这才最终给这件事情画下了一个句号。 一个东夷小朝廷即将解体,西平道正式归入大汉,成为大汉继燕北、燕南、河北、河南、河东、山阴、盛澜、广阴、青北九道之外的又一道国土的句号。 当然,西平原本就在大汉的实际控制之内,但至少之前,在名义之上,这里依旧是东夷的土地,而并非是大汉的土地。 如今,只不过是将这块遮羞布也彻底撕了下来。 王羽和耶律清德这番所谓的演戏,事实上,不仅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而且,但凡是个聪明人,都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这种事情,本身也不是愚弄那些聪明人的。这个世上,聪明人能有多少?那些一辈子都没读过书,不识字的普通百姓才暂时上的绝大多数之中的绝大多数。 而就算是那些聪明人,本身也是一个可以看破但却不说破的道理。 说白了,这种事情和三辞三让一样,压根就不在乎被人看穿,也只不过是走一个约定俗成的流程罢了。 “传旨,封耶律清德为宁平公,世袭罔替,邑一万户,赐丹书铁券,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 耶律清德既然识趣的配合,那么,王羽也不会吝啬他的封赏。 这个赏赐,甚至让在场之上,绝大多数的文武都眼红了起来。 宁平公虽然已经是在场之中,绝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爵位顶点了,毕竟,除了宗室之外,其他人可没有封王的资格,不管他们再怎么努力,最多也就是一个公爵。 而在场之下,有那么一小波人,还是自认为未来有资格得到一个公爵之位的,甚至,现在已经有几个被封公了。 可是,如果这个公爵之位的后面,再加上一个世袭罔替,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了。 在爵位上,大汉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总体上还是汉承苍制。 在爵位上,是一代一代降级传承的,除非是皇权特许,允许下一代平级传承。而世袭罔替,那就是除非他血脉断绝,否则,这个爵位只要传下去,那就永远不会降级,只会是公爵之位。 在大汉,如今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有世袭罔替的资格的,不要说是外姓臣子了,就算是宗室,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这样的殊荣。 可以说,耶律清德是大汉第一个,得到了世袭罔替爵位的,而且还是公爵之位。 这才是真正的与国同贵! 在场之中,绝大多数人打生打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些吗? 世袭罔替,只要大汉不倒,他们这一家就是永远的贵族,而且还是大贵族。 如果是换成曾经大苍的话,也就只有那十四家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 反而是反面的那些,也只是一些名誉上的东西,实际性的意义不大。 丹书铁券,这玩意儿虽然是相当于免死金牌,除了谋反之外,都能够灭除一死。 可是,都已经做到公爵这份上了,本身除了谋反之外,还有什么罪名是能够把自己玩死的? 至于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这些,皇权允许是允许了,可如果是聪明人的话,那必然是该怎么办还继续怎么办,不会拿这种事情当真的! “臣叩谢父皇恩典!”耶律清德脸色一喜,赶紧就出来谢恩道。 那个皇位丢了就丢了,反正他也保不住,更不要说,本来就是他白捡的皇位。 如果说丢之前他还有些舍不得的话,但真正丢了之后,他却反而看开了。 一开始,他所要的就不是皇位本身,而是因为有了这个皇位之后,可以肆无忌惮的享受。 现如今,这个皇位虽然丢了,但至少他认的这位亚父给他的补偿还不差。 宁平郡可是位于大汉河北之地,这块地方可是一等一的富。 食邑万户,也就代表着,宁平郡内其中的万户百姓,每年所收的税是他的,而不再是朝廷的。虽然没有实际的封地,可一万户百姓来供养自己,耶律清德已经满足了。 毕竟,据他所知,整个大汉之中,有封地里也就只有少数的几位宗室,剩下的,都是食邑。 封地,所代表的就不再仅仅只是税权,还包括行政权,乃至是组建部分军队的权利,在这方面的把控,王羽可不会轻易放开的。 “封诸葛亮为武侯,食邑三百户,河南令!” “封……” 封完了耶律清德之后,王羽顺手将东夷朝廷的其中一部分主要官员也简单的封赏了一下。 以诸葛亮为首的一部分官员,虽然和闻仲一样,实际上都是王羽的人。 可是,闻仲不管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是大汉的人,关东军这支军队也不是东夷的军队,而是大汉的军队。只有夷协军,才在名义上是东夷的军队。 至于诸葛亮,他在东夷朝廷的官位是东夷丞相,名义上同样是东夷朝廷的官员,而并非是大汉的官员。 而王羽之前一直空下了河南道的刺史之位,同样也是为了留给诸葛亮的。所谓的河南令,正是河南刺史。 诸葛亮,也是时候将他收回中央了。 他在中央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比在地方上更大。 毕竟,管仲的大部分精力,其实都还是放在改革之上。 改革虽然早就已经展开了,但这种事情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真正需要时间的沉淀的。 大霄的双白变法,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改革,有哪个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不都是如今才开始了一个开头吗? 此事说罢,看时候也差不多了,便一声令下,歌舞再上,往来宫女内侍有序地继续将瓜果菜品一一呈上。 宫殿之内一时觥筹交错,丝竹之声悦耳,交谈敬贺之声窣窣。 皇太后笑看了眼下面的年轻人,又命皇后上得前来,一阵耳语,皇后听罢一笑,便招招手命曹正淳去准备去了。 王羽的首席太监是赵高,那么,曹正淳就是太后这边的太监第一人了。 手握三分之一的葵花卫,再加上已经大成的天罡童子功,曹正淳在大汉的内侍之中,权势与地位也确实是排在前列的。 身前的内侍一声高喝,众人尽皆一静。 皇后温婉一笑道,“今天这宴会,难得有如此多的年轻孩子,那当然都得热闹热闹。正好,本宫刚得两件珍宝,今天晚上,要是哪家公子千金拿出了拿手绝活拔得头筹的,这珍宝本宫便送与他了。” 众人一听,都好奇的梗着脖子张望,就见两名内侍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画作。 有离得近的大臣一看落款,“呀”的一声,更是激动得面色通红,“难道,这难道就是三百年前画圣许悲鸿老先生所作八骏名作?” 更是恨不得一幅捧着抱着生怕内侍给毁坏了小心翼翼的表情。 众位大臣听闻,也颇为激动。包括管仲、房玄龄这些人,都不由得挪动了步子,想要观摩一下。 文臣嘛,对这些名人真迹感兴趣再正常不过了! 画圣真迹,三百年过去了,留存于世的可是没几副了! 更不要说,是记载之中画圣生前的最后一副真迹了。 各位在场的公子小姐们自是知晓这画有何意义,尽皆摩拳擦掌,一脸跃跃欲试。 画作之后,又有四名内侍共同抬着一张巨弓入殿。 此弓弓体通体呈红色,弓身乃玄铁打造,如鲜血一般鲜艳,估摸着重逾百斤,弓弦不知是何材质,看起来粗实颇有弹性,弓的两端则镶着金丝边,华贵不凡,还有一袋子白色箭袋装着的特制弓箭。 “此弓重一百零八斤整,弓身乃玄铁打造,弓弦为一蛟龙的背筋,坚韧异常,冰火不侵,不畏刀枪,是天下传闻的传世名器之一,名曰射月,诸位都是渊博之人,想必明白此弓的珍贵!”皇甫静雅温婉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天下第一神弓!射月!” 这下子,见得此弓的武将们全都沸腾起来了!天下第一神弓,大名鼎鼎的射月长弓!怎能不让人心潮一涌,为之一拼么? 武器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是由他的主人而决定的。 皇天剑的主人尊重无比,故而,哪怕它已经有上百年不现世,但却依旧是名剑榜第一。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锻造铸剑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后世的剑,难道真的比不上千年前的一把剑吗? 只不过,后世那些剑的主人,比不过皇天剑的主人罢了! 射月长弓,他是不是天下最好的弓?没人知道! 但是,因为他曾经有个天下第一的主人,故而,这把弓也就成为了天下第一弓! 这把弓曾经的主人,并不是征战沙场的将军,而是一名江湖武者所用。 最近一个甲子,顾青主被誉为是天下第一。 但顾青主之前,这一位曾经无敌江湖三十载。这一点,就算是顾青主也无法做到。 毕竟,顾青主并不算是江湖人,故而,他就算是被认作是天下第一,也无法无敌于江湖。儒法二家,可不屑于和江湖玩。 在系统武者出世之前,如今被东皇太一请出来的大夏的那位魔头,有无敌江湖的实力。不过,这一位低调的多了,不怎么显圣于人前。故而,还是有人不服他的。 可射月长弓曾经的那一位主人,是真正无可置疑的无敌于江湖! 射月弓下,天人难存。 天人巅峰的神射手,有史以来的记载中,还真只有这么一位。玩弓箭的,有几个是混江湖的,基本都入了军中。 奈何,这一位,武功够高,但也足够正派。 惩恶扬善,惩到了官员的身上。大苍还好,最高也只是挂一个郡守。可隔壁的大乾,直接被搞掉了一个王爷。作为大乾人,这一位的活动范围也在苍乾两地,尤其是老家所在的乾地。 虽然说,这些官员确实有罪,但民间处决朝廷官员,这不是直接在朝廷的底线上蹦哒吗?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这些官员本就有问题的情况下,朝廷也乐意找个由头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但接二连三的发生这种事情,更是直接搞到了宗室王爷的头上,两大朝廷还能继续无视? 故而,两大朝廷合力,明里暗里派出了不知道多少高手。反正最后的结局,这么一个无敌江湖三十载的英雄人物,之后再也没有在江湖上出现,而他手中的神弓射月,从此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如今,看来,只怕是早就落入了大苍皇室的手中。 毕竟,那位的“失踪”,大苍朝廷本就是幕后的人之一。 像后羿、薛仁贵这些擅射之将,更是从未挪开过眼睛,一见到此弓,差点就直接开口一句此弓与我有缘了! 如此神弓,在他们的眼中,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不比一个绝世美人对他们的吸引力差。 虽然,他们的手中已有神弓。可是,这就和人永远不会嫌弃自己的钱多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心中虽然火热,但是,却也只能够无奈地叹上口气。 皇后都说了,是为了让那些年轻人去玩一玩的,他们两个可不好意思上场! 后羿今年已经三十有一了,薛仁贵更胜,已经三十四了,毕竟,儿子都十六了。 “丁山!” 一听到薛仁贵呼唤自己,同样眼热不已的薛丁山直接就站起了身,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薛丁山在小的时候,他们一家逃亡的时候就走丢了,这些家,薛仁贵一直在想办法的寻找,但却一直没有消息。 征南之战之际,十五岁的薛丁山,却主动阵前寻亲,也算是了了薛仁贵的一桩心事。 后羿就没有办法了,他虽然也成婚多年。 只不过,这些年,要不就是驻守天狼关,要不就是四处征战,少有与妻子团聚之时,以至于,别说是像薛丁山这么大的儿子了,到现在,连个后都还没有着呢! 这件事情,也让后羿很是头疼! 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如今的年纪不算小了,已是三旬之龄了。 () 第1274章玄衣神相,流云枪神 随着这赏功宴上皇甫静雅的头筹祭出,全场一片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尤其是那些年青人了,这个时候,一个个都准备着摩肩擦掌,一展身手了。 高兰英身旁的杨延琪,身为武将哪怕是女子,亦与薛丁山他们这些男人一样,对于这些传世神兵垂涎欲滴。 她不过二八年华,自然是可以上去争上一争的。 虽然这把弓,就算是给了她,她只怕也拉不开。 百斤之弓,绝大多数人拿起来都是问题,更不要说是用其作战了。 这把弓,明显是那些武道有成的弓箭高手才能够使用。 而且,还是像后羿、薛仁贵这样的霸射弓箭高手,至于像连战这样的速射弓箭高手,就算是能用,可是,怕是也很难再发挥他的速射手段了。 不过,就算是只能看不能用,这也不影响她们对于这把神弓的喜爱。 在场之中,女将就那么几个,故而,基本都坐在了一两桌上。 尤其是,杨家子弟这些年大多都在关东军之中任职,在闻仲麾下为将,而闻仲又该意与张奎交好,故而,双方的圈子也自然要接触一下。 而此次宴会,众文武大臣下面的那些家眷子女也一起带来了。要不然,殿内哪里如此多的年轻人? 一来,这一回,难得众文武聚的这么齐,让各家小的也相互认识认识。日后,很多人相互之间天南海北,再有没有机会见面,都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二来,各家小的有不少也到了该婚配的年纪。如关平、罗成,甚至是裴元庆,这些都上了二十,可目前都还没有婚配。 站在上首的两名内侍,合力搬出一铜锣来,用手上一锤击打,顿时传开一阵洪亮悠远的铜锣声来,满殿人声即时静止。 一内侍高声宣布此次比试规则: “此次宴上比试,分文武之比,因时间有限,文比琴书画三样中可选其中一样,武比为射和斗。不论是何比试,各设各人一柱香时间,点到为止。此次评判由各位丞相及六部大臣,与皇上,太后,皇后来投票定夺头筹。” 六部之首管仲也一副颇有兴致的瞧着热闹的模样,高兴的一扬手挥袖,“那就开始吧!” 一声令下,本是热闹的不行的众人却又迟疑了些,面面相觑。 这自是因为这比试本就无先后次序,这第一个上去早了吧,定是全场瞩目的,可到时要是输了,面子肯定不好看。 可若是迟了吧,又定是被人抢了先机,毫无意义。 就在众人尽皆迟疑之时,太后皇甫雨薇一笑,高声唤道:“即是如此,可怎么少得了咱家晴儿呢!要说道这琴棋书画啊!晴儿可是数一数二的呢!” 皇太后话音一落,只见女眷席中袅袅婷婷立起一个人儿来,四周不知为何突然一静。 关平、秦用等小一辈,抬头见了,顿时两眼一直,倒吸了口气。 众人只见那女子从容不迫的走出席中,身姿窈窕,摇曳生姿,脚上一小巧的珍珠绣鞋时隐时现,犹有一股旁若无人,优雅入骨,步步生莲。 再往上望去,顿时惊为天人,这鹅蛋脸,鼻梁挺翘,眼波宛若秋水盈盈动人似语还休,樱桃小嘴,面似芙蓉,眉若弯月,梳飞仙髻,额前一枚蓝宝石水滴楚楚动人,两串青玉珠发簪分饰两侧,耳珠佩金镶玉耳环,丁零当啷的空灵声响,随着每一个步子都彷佛敲在人的心上。 一身的冰肌玉骨,宛如那绝世美玉还盈盈泛着光泽,身穿浅蓝云水袍,外罩星空蓝色薄纱。 晚风一吹,纱袍飘飘欲飞,宛如一下得凡来的月下仙子,令人心驰神往。 程咬金一手摸着下巴,宛如地痞流氓般啧啧点评,“这身段真够味儿!前凸后翘的,好生养!这肌肤,摸起来定是跟豆腐似得嫩滑得很!这眼睛吧,还跟会说话似得,这眼波荡漾的!啧啧啧,绝色!真乃绝色!” 一旁的秦琼,赶紧就是直接捂住了程咬金的嘴。 这人她虽然不认得是哪家的小姐,可看这样子,只怕是太后的子侄。而且,很有可能还是那种关系极为亲近的子侄。 皇甫家虽然是前朝的皇室血脉,但是,有太后和皇后的关系在,就算是前朝血脉,但只要不是当初三王那几脉,也不是那种明目张胆的抗汉分子。 那么,大多至少也能够保证一个富贵的,大汉这边,至少在面子上会过得去。 毕竟,说到底,他们上头的这位皇帝陛下身上可是有一半的皇甫家血脉,也算是一家人。 秦琼也怕程咬金这个大嘴巴给自己惹事,尤其是,因此要是一不小心恶了皇后或者是太后的话,那不是给自己埋下祸端吗? 至于裴元庆,这个时候依旧大吃大喝。 再漂亮的妹子,对他而言,也没这盘中之物重要。 那女子袅娜的一扶礼,轻轻柔柔地说道:“姑姑您真是取笑晴儿了,晴儿不过是略通这琴棋书画,颐养情操,皇都内还有许多人家的小姐们不知胜过晴儿多少呢!” “不过,姑姑有令,那晴儿就给诸位献丑了。” 作为裁判的几位六部尚书,这个时候相互对视了一眼,虽然表演还没开始,但是,怎么打分心里面已经有个谱了! 只要这位皇甫晴贵女,稍微有点水平,那他们都得捧场。 更何况,太后既然能把这一位推出来,这个水平自然是有保障的。 只不过,当管仲在看到这一位贵女抱着古琴向他们这块区域的方向,走过来的时候,立即心中就是咯噔一声。 当然,心中几个念头转过之后,他就立即又恢复了平静。 就算是这位贵女,又或者是太后,要搞什么事情,但都和他不会有什么关系! 说白了,他身上还挂了一个太子太师的职务,他们也算是一伙的。这两位,不管是要干什么,都不可能坑他。 “闻公子乃儒家高才,品行高雅之士,不知小女子是否有这等荣幸,邀诸葛公子共奏一曲。”说罢满含期望的大眼睛,眼波柔柔,紧紧盯着这位诸葛公子。 管仲几人,这个时候一个个的先后放下了心,眼观鼻,鼻观心,把头冽到一边,就当是没看到。 也就只有诸葛亮,笑盈盈地望向了这位皇甫家的贵女。 当然,这位皇甫家的贵女邀请的肯定不是诸葛亮本人,诸葛亮的年纪虽然没大到什么程度,但也没小到可以厚着脸皮下场和这些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去竞争。 她邀请的,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诞。 “釜底抽薪呀!” 王羽也不由得为太后这一首在心中默默的点了一个赞。 对于太子来说,目前最大的威胁就是一个燕王。 而诸葛亮,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燕王师。 虽然说,前几天诸葛亮刚回来的时候,才初次和燕王正式见面,但却依旧无法影响这段关系。 最让王羽心情复杂的是,六岁的王渊是自己主动求见他这位名义上的师长的。 长子如此早慧,王羽心中自然复杂。 现如今才刚刚六岁,就如此了,这要是再大上几年的话,必然是要主动争这个位置了。 虽然说,这本身就是王羽希望看到的。可同样,他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下一代骨肉相残。 皇帝的心思向来是复杂的,对于皇帝而言,就算是立下太子,但也不代表不给其他皇子争的希望。 身为一个太子,自然要有准皇者的气度,若是无法驾驭其他人,那他也不配当太子。 甚至,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甚至不是希望看到底下的几个儿子争夺,还想要看到底下的几个儿子敢造他的反。 作为皇帝的儿子,想要皇帝这个位置的话,他可以无能,也可以心狠手辣,但绝对不可能软弱。 都不敢造他老子的反,有什么资格当皇帝呀! 皇帝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左手逼着你造反,右手又防着你造反。 没有造反之心,那说明你懦弱,皇位没你的份。 你造反,那你就是大逆不道,你完了。 一入皇室深似海,不外如是。 正是皇帝的这种矛盾心理,故而,长子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懂得在诸葛亮刚刚回来的时候就去拜访他,他还是蛮欣慰的。 同时,也是蛮忧愁的。 至于现在,皇甫晴看似邀请诸葛诞共奏,实际上,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要不然,怎么叫釜底抽薪呢! 只不过,王羽并不在意这点小手段而已。 不管是太子,又或者是其他的皇子,这个时候都还没长成呢,最大的长子王渊也才只有六岁。 时间还长着呢! 至于诸葛亮,这个时候同样没什么在意的。 共同表演个项目罢了,不代表什么。若说燕王一党因为这点小事就有什么的话,也没什么未来。 他如果想的话,事后自然是有的办法去善后。 而且,皇甫家的贵女与诸葛诞一曲奏尽,许氏那边也跟着出招了。 许氏的一位贵女有样学样,邀请申不害之子共奏。 主要是管仲的儿子年龄太小,而申不害与管仲同出一门,故而,以这种方式互相恶心对方。 大殿之内,才子才女,各展文才。 就算是那些武将之子,一个个的出来也舞了圈剑。 虽说是要比试,但是,总不可能真的让他们一个个在大殿里真打上一通,明显不适合今天的场合。 至于那些比射的,一个个的,这个时候都被赶出了殿外笔试。 众多文武,就算是作为裁判的这几位,一个个的也没一个移步的。相比殿外那些比射的,还是殿内的这些才子才女的表演,或者是武将之子的舞剑更有观赏性。 都是些十七八岁,甚至是十三四岁的毛头小子,他们的射术就算是再精彩又能精彩到什么程度? 如果是后羿,薛仁贵他们这些人的话,说不定在场的人才会移个步,捧个场。 “咦!这是谁家的子嗣!” “小小年纪,枪法便有这般枪诣!” 正在和几位大臣闲聊的王羽,本来也只是习惯性的向着正在比试的大殿中央看了一眼,但是,这一看,这眼睛就有些移不开了。 看起来不过十四五岁,这个枪法,都快能够追得上王羽了。看着在舞剑,但舞出来的却并不是剑法,而是枪法。以剑作枪,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水平。 很多神将,都没这个水平。毕竟,不是每个神将都全心全意钻研技巧的。尤其是,钻研一门武器的技巧。 甚至,这已经不只是一种技巧那么简单了,而是上升到了一种对于枪的理解。 而说他的枪法比得上王羽,很多神将在这方面都比不上,也并不是说这个年轻人的战力已经达到了神将的级别,而是指着他对枪的理解,很多神将都比不上。 战力强,说明你是一个高手。但是,不是每一个高手都是一名武道宗师。 像是创出了五郎八卦棍的杨老五,他的战力相比神将拍马都比不上,可是,他在对于棍法之上,却有独特的见解,否则的话也创不出自己的棍法来了。而这方面,就不是那些神将可以启及的了。 说白了,神将这条路吃的是天赋,天赋不够的话,除非有大机缘,否则就算是在拼命成就也有限。对于武道的理解,相比天赋,在神将这条路的作用就要往次要的方面排了。 有些人,天生的身体素质,就注定了他们可以轻易进入神将一级。 曾经东夷的那位李正恩,他的枪法绝对是当世顶尖的,不输武长空的存在,系统之中的那位姜松恐怕也就如此了,强不了多少。 可是,天生的身体不行,故而,也就是那样了。 真正重视对于武道理解的,是天人这条路。 “陛下,此人为臣之徒李会!”诸葛亮望向了大殿中央那个仍显稚嫩的身影,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道。 这个二徒弟,是诸葛亮几天之前才刚刚认识的。 当他第一眼看到跟着自己大徒弟李玄衣身边的这个少年的时候,他就喜欢上了这个古灵精怪的少年。 没办法,大徒弟虽然好,但是,太正经了一些,也太像诸葛亮本人。相比之下,诸葛亮反而是更喜欢这种同样聪明,但却不像自己的小孩。 () 第1275章王羽赐枪,北冥有虞 李玄衣与李会的初次见面,那个时候的李玄衣,还不是汉臣,更加不是诸葛亮的弟子。 那个时候的李会,其实也才七八岁。甚至,因为家中贫困,饥一顿饱一顿的,以至于瘦骨嶙峋的,甚至看起来只有五六岁。 那个时候的李玄衣,一次小小的善举,但却成为了玄衣神相与流云枪神命运纠葛的起点。 相比之下,李会应该是幸运的。 提前的相遇,对于李玄衣没什么影响,可对于李会的人生轨迹的影响可就大了。 相比历史中原本的轨迹,他们的相识早了几年,但是,就是因为早了这几年,就是因为提前遇到了李玄衣,并且因为他的这个善举,让他的母亲和弟弟活了下来。 而他们的第二次相识,就是李玄衣在大汉立朝后不久,上任郡守的过程之中,遭遇杀手暗杀,被十三岁的李会阴差阳错的救下。 在那之后,李会就暂时跟在了李玄衣的身边。 这天下之大,有缘能见两面,已经是很难得了。而且,这两面之缘,一次是李玄衣帮了李会,又一次是李会救了李玄衣。 缘分之妙,正在于此。 李玄衣,是信缘的。他当年能够和化名秦歌的师妃暄交好,一部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佛家,最是讲缘。 更何况,虽然那个时候李会看着已经有不俗的武艺了,但再怎么说年龄就放在那里,家里还有一个常年卧病在床的母亲和一个年幼的弟弟。 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李玄衣也能够帮他一把,让他的人生走向不同的轨迹,而并非是单纯的扔下一点所谓的银钱。 而有些人,真的就是老天爷喂饭吃。 如古龙小说之中的方宝玉,向天地学艺,终悟空剑道,成为剑中灵童,自创心念触发的自然之剑。 又如浪翻云,没有师承,那就拜天地为师,没有剑法,那就从洞庭湖水中悟出剑法。潮涨潮退,晨霜晚露,莫不隐含天地至理。天地是他的老师,洞庭湖水是他的剑法。 妻子纪惜惜的死,更让浪翻云勘破生死之秘,明白了唯能极于情,故能极于剑,因情用剑,仗剑入道。 方宝玉与浪翻云是如此,这位异世天启的李会,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的流云枪神,却也同样是如此,一个老天爷喂饭吃的典型。 他的父亲不过一个微不足道的任侠出身,入了府军之后,也不过是个最低层的军官,这样的家庭,显然没办法给他的武道之路提供太多的帮助的。 故而,他的武道开启之路,其实也只不过是他父亲生前留下来的一本军中最基础的枪法,基础到了只有那么几个动作的地步。 但是,就是凭借这么一本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枪法,后在他来观空中流云变化,从而开始了他流云枪法的雏形。而那一年,他才只有十二岁。 所以,有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狗之间的差别还要大。 而也是跟在李玄衣的身边之后,李会才真正开始有机会得到了系统性的武道教育。 李玄衣或许请不来什么通天彻地的江湖高手,也请不来什么江湖名宿,可是,请来一个足够有资格给李会进行最基础的武道奠基的人的资格还是有的。 事实上,对于李会这种老天爷喂饭吃的人,找一个可以传授给他最基础的东西的人已经足够了。 跟随在李玄衣身边的两年,李会日日观流云变化,曾经流云枪法的雏形也开始完善了起来。 故而,这个时候的李玄衣或者不强,但是,他对于枪的理解,却已经站在了绝大多数人之上,走上了自己的枪道之路。 李会这样的人,他们是非常纯粹的。 就如同那些剑客而言,不是用剑就有资格被称为剑客的。 如独孤求败、西门吹雪、叶孤城、燕十三、浪翻云等人,他们是一名剑客,类似于李会这样纯粹的人。在剑道上,他们是有他们各自的理解的。 可是,像罗网那些杀手,像六剑奴那些,他们虽然实力也很强,可也只是用剑,而无法被称之为剑客。所根本的,就是在他们的手中剑只是剑,只是普通的武器,缺乏了对于剑的理解。 李玄衣和诸葛亮一样,都喜欢这种机灵的小孩。 故而,将李会带在身边之后,几乎是把他当成亲弟弟来养的。 不仅找了人传授他武道的知识,而且,在每日闲暇的时候,还有空会教他读书认字。 也正是因为李会除了武道上的天赋之外,在读书上也有一定的天赋,尤其是一些军策策论上,居然也有那么一点见解。 虽然这么一点见解,在李玄衣看来极其的幼稚,可那个时候的李会年纪才多大?在此之前,他甚至连书都没有读过,写字都不会。 故而,此次归京调任,在见到了恩师诸葛亮之后,李玄衣将李会也就自然而然的推荐到了诸葛亮那里。 这是一块璞玉,应该给他找一个更好的老师。 “孔明再得佳徒!可喜可贺呀!” 听到了殿中的那个少年郎,居然是诸葛亮的徒弟,不少相识的官员纷纷恭喜道。 当然,有几个,心中也是暗暗的发酸。 良材美玉,怎么就他们遇不到呢? 一个好徒弟,可不是这么容易遇到的!可是,这个诸葛孔明,前前后后可是遇到了两个。 当然,真要说起来,那第一个还是王羽推给他的。 当初,是王羽让还略显稚嫩的李玄衣跟在诸葛亮身边学一段时间,这才间接的促成了这一段师徒缘分。 一个李玄衣,小小年纪,如今就已经官至郡守之位,过两年升刺史是妥妥的。在各道晃荡上几圈,未来,成为六部高官都是很可能的。 甚至,以他的这个年纪,参与六部高官之时恐怕也不过才是中年,未来竞争一下丞相之位都是很有可能的。 而如今殿中的李会,同样是了不得。虽是舞剑,亦是比试,可是,却让已经从军多年的关平剑法大乱。 当然,这并不是说李会实力比关平强。十五岁的李会,在实力上还是没办法和二十一的关平比的。 奈何,舞剑和真正的比试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性质的比试,还是更加偏重于技巧,力量上的用处不大。而还没有进入成长期的李会,在这方面肯定是比起已经快要长成的关平差的远。 毕竟,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李会本身也从来在力量上没什么建树,也就是正常将领的程度。 况且,众人都知道,如果是仅仅只有武道天赋的话,诸葛亮会收这么一个徒弟吗? 换而言之,殿中的这个少年郎是一个妥妥的文武双全的苗子。 先后收了两个优秀的徒弟,在场的官员心里面多多少少都要酸上一下。 “叮,李会,统帅……武力91…… 技能,武将,流云(未完全觉醒)……” 十五岁,就已经有91的基础武力了! 这更让王羽侧目了! 王羽十五岁的时候,都还没有这个实力。当然,王羽同样的年纪,除了外功之后,还有齐头并进的内功。但是,李会内功才刚刚入了门。 但是,王羽从小到大是什么待遇?而李会,他从小到大是什么情况? 故而,或许,表面上看,十五岁的王羽比起十五岁的李会,相差不多。但实际上,王羽的天赋比起李会的武道天赋要差上一大截都不止。 再则,底下那些臣子们能够想到的,王羽同样能够想到。 能够让诸葛亮收为弟子,李会,绝对不仅仅只是武道天赋出色,这是一个真正的文武全才。 “孔明,这些年为朕镇守东夷多年,功不可没,朕宝库中有一风雷神鹰枪,今日,正好赠于孔明,聊表朕心!”王羽沉吟一声道。 “臣谢陛下赐!”诸葛亮双手回礼一笑道。 风雷神鹰枪,说是赐给他的,实际上,分明是借他的手给李会的。这一点,诸葛亮还是明白的。 不过,赏给他徒弟的,比赏给自己还要让诸葛亮高兴。 这杆枪,说起来,其实还是镇南大将马格里的枪,在老马家都已经传了好几代了,马格里几个月前被李元霸在战场上一锤轰死之后,这杆枪就到了王羽的手中。 这些年,南征北战的过程之中,从战死的敌将手中得到的神兵利器还是不少的。 只不过,绝大部分都被杀死那些敌将的将领自己收藏掉了,毕竟,这本身就是他们自己的战利品。神兵利器,这种东西谁都不会嫌多。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给儿孙用。 故而,也就只有极少一部分,到了王羽自己的私库之中。 而这些,除了一小部分有收藏意义的,有不少都像风雷神鹰枪这样,先后分发下去了。 当然,都是分发给小一辈了。 毕竟,他的中央禁卫军,本身就征召了大量的将领的适龄子侄。有不少将领的子侄,才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就被送入了禁卫军之中。 十三四岁,或许在王羽的前世蓝星上可以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郎。 可是,在这种封建时代上,不管是蓝星也好,又或者是异世天启,却已经能够成为一个家庭的支柱了。 距离诸葛亮他们不远处的另一桌,这个时候的气氛,就明显有些不对了。 东方钰、北冥有虞,这两个看见对方的脸就想绕道走。年少的时候,这两个也多多少少有点私怨的。 只不过,现在还偏偏不得不坐到一起。 “东方兄如今可是国丈,听说东方兄一入这皇都,陛下就请东方兄接风洗尘,可是好大的殊荣!”北冥有虞瞥了东方钰一眼,不情不愿的道。 北冥有虞,一听这个名字,自然就知道这个人是皇商北冥家的人了。而且,他还是北冥清影的嫡亲伯父。 “陛下不也见你了!”东方钰没好气的回道。 往常的时候,他还会故作姿态一番。毕竟,当年年少时的恩怨,他可是占了大便宜的。至今不能释怀的是北冥有虞,而不是他。 可是,奈何,今日,他是真的没这个心情。 “那你呢,有何打算?”北冥有虞压低了声音问道。 他被皇帝拉去谈话,明里暗里就提到了南宫家的事情。 故而,北冥有虞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皇帝和东方钰谈话的时候,也绝对谈论过这个话题。 而这个话题,对于他们四大皇商来说,绝对是沉重无比的。 四大皇商之间,要说关系好到了什么程度的话,那倒也不见得。 然而,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四大皇商共存,一旦他们共同进退,对于如今原大苍的任何一方势力来说都是有足够的份量的。 他们四家联手,是真的有让这十八道之地经济崩溃的能力的。甚至,大苍之外都要受到一定的波及。 故而,当初,其他三家才会帮南宫家一起冲击东苍和大炎的经济。 他们为了什么?难道真的是为了帮南宫家鸣不平吗? 最根本的,不就是南宫家的遭遇,也给了他们警示吗? 故而,他们这才要适当的亮一亮剑。 平日里,他们不管是对于朝廷也好,或者是对于现在的各方势力也好,能配合的都尽量配合。可是,他们愿意与人为善,但也不能让别人以为他们是任人宰割的。 可是,如今,南宫家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了危机。 他们倒是不担心他们两家的结局,是真的担心南宫家的结局。 四大皇商如果少了一家的话,虽然依旧有一定的威慑力,可是,这个威慑力的份量可就下了好几个层次了。 最为关键的是,日后的西门家会不会是不久之后的南宫家? 手中有剑不用,和手中没剑,这可是两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概念! 如果四大皇商有朝一日真的仅剩下两家的话,那他们的手中的剑就真的没了。 而且,两人都不是蠢人,一旦四大皇商仅剩两家的话,他们手中一部分特权,只怕也保不住了。 故而,这个时候心情能好,才有了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