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重生纯元梗它不管用了!》 第568章 “不知道皇上是想赐死谁呀?皇上病了这么长时间,本宫和太子可是十分担忧,没想到皇上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杀了本宫和太子,这可让本宫十分伤心呀!” 宜修的声音慢悠悠的,还带了几分笑意,可是却让皇上不寒而栗。 识时务者为俊杰,皇上也清楚,现在只怕整个皇宫都被皇后和太子掌握了,现在就算他心中再恨,也只能服软。 “皇后,宜儿,宜儿,你与朕可是少年夫妻,从王府走到皇宫,这一路的辛酸苦辣只有你与朕二人知道。 弘晖是我们的亲生儿子,朕这位置自然是要传给他的。夫妻多年,宜儿,当年你只是个庶女,可是朕还是不顾,外面的风言风语,坚持要立你做嫡福晋。” “朕对你是有情义的,你救救朕,只要你救了朕。朕马上就传位于太子,做太上皇的,你做太后,你我二人做一对恩爱夫妻,不好吗?” 宜修凑近皇上,这几分笑意摇了摇头,“不好!” 宜修这两个字咬的极重,像是在嘲笑皇上的无能一般。 她将目光放到了年世兰的身上,期待年世兰会做一些什么。 只见年世兰神色平静的打开了手里的包袱,掏出一件红色的小肚兜,放到了皇上眼前。 年世兰意味深长的看了看皇上,这才说道: “皇上,你可曾还记得咱们的第一个孩子?那是已经成了型的男孩,我当时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期待,一心一意盼着这个孩子的到来。” 皇上现在心虚不已,他躲开了年世兰炙热的目光,小声道: “都是端妃那个贱人害的,朕对这个孩子也是充满期许的。就算当初你不灌端妃一壶红花,朕也一定会惩罚这个毒妇,居然敢害朕和你的孩子。” 年世兰嗤笑两声,直接戳破了皇上的谎言。 “皇上,事到如今,你还想瞒着世兰吗?要是你准备的,而端妃不过是你的替罪羊,可怜我恨了端妃这么多年,若不是你要杀了我兄长,只怕我这辈子都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 皇上听着年世兰提起了年羹尧,他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丝毫的愧疚,反而目光深沉的看着宜修问道: “年羹尧没有死,对吗?皇后你好大的胆子,你这可是欺君之罪!” 说吧,皇上重重的咳了两声,眼睛瞪的溜圆,一双已经枯瘦了的手,死死地指着宜修。 宜修啧了一声,“皇上息怒啊!现在您这个身体这万一给您气死了,多不值得!” 年世兰没想到事到如今,自己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皇上想的居然还是自己的哥哥死没死,然后有没有欺君。 这一刻,年世兰再也压抑不住心头的怒火,她愤愤的扇了皇上一巴掌,大骂道: “胤禛,你个王八蛋,你骗了我这么多年的感情,你这个混蛋!” 打完这一巴掌,年世兰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好像积压已久的怨气也消散了不少。 皇上被打的一抽,反应过来后,他不敢置信的看着年世兰,“朕可是天子,你居然敢打朕,你这个贱妇,朕要杀了你们,朕要杀了你们!” 宜修哈哈一笑,声音充满了嘲讽之意。 “皇上,好一个皇上,现在你不过是一个被拔了牙的老虎,有什么可怕的?胤禛,你说的对,你我是少年夫妻,我是最清楚你的人,除了一个所谓的天子之名,你就是一个让所有人厌弃和讨厌的人。 第569章 这天下没有人是真心对你好的,若你不是皇上,谁愿意搭理你?你以为这后宫的宫女太监们是真心敬服你吗?那如今你缠绵病榻,怎么没有人来救你?” 皇上听着宜修的话,剧烈的摇着头,胤禛是一个很自卑的人,除去帝王威严不可侵犯的外壳,他的内心就是被人极易戳破的泡沫。 “你胡说,你胡说!皇后,你放肆,朕是天子,谁敢对朕不敬?” 宜修笑了笑,从袖中掏出了一卷圣旨,直接扔到了皇上眼前。 “胤禛,好好看看,这是什么吧?你这个皇位,若不是弘晖,你以为你能坐得上吗?啧啧啧,胤禛,你还真是可怜呢!弘晖从小被先帝爷抚养长大,百般宠爱,但是本宫怎么记得你小的时候,先帝爷压根都懒得和你说一句话呢?” 皇上拼命的探着脖子,想要看清楚圣旨上的内容,此刻的他多么希望这份圣旨是宜修伪造的。 哪怕如今病重,皇上也能分清楚圣旨的真假。当他看到那严丝合缝的印章和确实是康熙的笔迹后,纵然是他不想在两个人面前展露自己的脆弱,可他还是忍不住泪水湿了眼眶。 皇阿玛就这么不喜欢自己吗?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自己从小到大,为了讨好皇阿玛都是乖巧懂事的,自己从小认真学习功课,从不敢调皮捣蛋,他知道皇阿玛喜欢太子,就和太子交好,可是为什么皇阿玛就是不愿意睁开眼睛看看自己这个儿子呢? 宜修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便收起了圣旨冷声道: “不过先帝爷子嗣众多,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可是就连你的亲生额娘都不喜欢你,胤禛,太后到死念的都只是恂亲王这个儿子。她明明知道你病重,可是却毫不关心,连一句挂怀都没有。” 皇上再也绷不住了,他泪如雨下,手指直直的指着宜修骂道: “毒妇,你就是一个毒妇。皇额娘是朕的生身母亲,怎么可能会不惦记朕?一定是你故意在蒙骗于朕,一定是你。” 宜修满脸嘲讽的看着皇上,随意的点了点头,“对对对,是我在蒙骗你。不过有一些事情,本宫实在是不敢蒙骗皇上。” 宜修顿了顿,说道:“温实初新娶了一位夫人,二人琴瑟和鸣,已经育有子嗣。本宫想着温实初在太医院这些年勤勤恳恳,便打算好生赏赐于他。 毕竟他与沈眉庄的女儿马上就要出生了,这也算是本宫送那孩子的一个礼物吧!” 皇上紧紧的握着拳头,像是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 他还来不及发问,就听宜修继续说道:“唉!还有果郡王,最近怎么天天往着紫禁城跑?依本宫看就让婉贵人赶紧跟他走就是了,也省的每日那些侍卫们还要故意装瞎,真是辛苦。” 皇上一口气差点没上来,他拼命的挣扎着,想要死死的拽下黄带子。 “胤禛,你为子不孝,为君不仁,为夫不义,为父不慈。你坐拥万里山河,可这万里山河下,却无一人是真心对你的,你还真是可恨可怜又可悲。” 皇上不敢这天下竟然无一人是真心对自己的,他将目光又重新投到了年世兰身上,希望能从对方的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年世兰却果断说道: “你的确曾经得到过我的真心,可是当你害了我的孩子的时候,这颗真心也就没了。你弄丢了所有真心爱你的人,如今的你只是一个孤家寡人。” 第570章 皇上像是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样,一下子就垂下了手。 他死命的瞪着眼睛,像是在和死神做斗争一样,可是最终在他剧烈的咳嗽两声后,还是咽气了。 宜修与年世兰对视一番后,两个人一起一起合上了皇上的眼睛。 这次,一切终于结束了。 ……… 宝亲王在太后的陵墓前的一个守卫处,得到了一个箱子,箱子里赫然是一卷圣旨。 宝亲王打开圣旨,只见里面赫然写着传位于四阿哥为帝。 他欣喜不已,甚至都没来得及看清楚圣旨,便激动的抱在怀中,这下什么都稳了。 他带上了一队人马,并通知了投靠于自己的宗正和老臣,直接逼到皇宫。 宜修已经传出了皇上驾崩的消息,太子和京城里的皇亲贵族勋贵大臣也都来了。 一来是商量皇上的丧仪,二来是要商议这未来的储君到底是谁? 人群之中,果郡王一马当先的站了出来,一脸正色道: “新帝是谁?这自然是太子殿下的,他的太子之位,乃是皇阿玛亲封,又是嫡出长子,在皇兄病重期间,都是太子在代替皇兄处理朝政,依本王之见,太子应该马上登基。” 其余大臣也皆附和,皇上因病去世,太子继位也是必然。 可就在这时,宝亲王带着一众大臣匆匆赶到,他高举手中的圣旨,厉声道: “且慢!本王这里有皇阿玛留下来的圣旨,里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要立本王为新帝!” 宝亲王此话一出,满场哗然。 慎郡王站了出来,说道:“宝亲王,你该不会是想当皇帝想糊涂了吧?饭可以乱吃,但是话可不能乱说。你非嫡非贤非长,皇兄怎么会立你为新帝?” 慎郡王说完后,其余人也都纷纷跟着附和,毕竟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实在是有些离谱的。 就算是皇上会立二阿哥为新帝,都比这靠谱一些。 二阿哥的生母还是贤贵妃呢,这四阿哥的生母不过是一个不知名的女人,皇上又没疯,怎么可能会立四阿哥为新君? 宝亲王见他们不信,一脸骄傲地举起了手中的圣旨。 “本王都说了,本王有圣旨,你们不信皆可验一验真伪。” 果郡王和慎郡王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是有些担心的。 可他们看到太子和皇后那副心平气和,毫不着急的模样,心里也有了数,便不再多言。 宝亲王把圣旨交给了大臣以供查验,突然一个礼部的大臣疑惑道: “这圣旨上的确是写着要立四阿哥为新君不假,可………” 宝亲王脸上的笑都藏不住了,好像下一刻他就要登基为帝似的。 没想到他马上就要被打脸了,“不过这圣旨并不是皇上亲笔御书的,而是当年先帝爷的圣旨,此四阿哥,非彼四阿哥呀!”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甚至人群中还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宝亲王是不是想当皇上想疯了?居然不知道从哪找出了先帝爷的圣旨。” “他不会是来搞笑的吧,这么严肃的场合,居然弄这些事情,还弄得和真的一样。” 太子一副哀痛的表情,说道:“老四,之前你就仗着皇阿玛给你封了宝亲王之位,便对孤十分不敬。先是质疑孤是不是控制了皇阿玛,带着一堆人闹着要闯紫禁城,丝毫不顾皇阿玛还病着非要去叨扰。又非要拿了皇阿玛的玉佩,再带着人去太后的皇陵中打扰太后她老人家,你是不是疯了?” 第571章 果郡王抬起头,语调闲散地嘲笑道: “本王说宝亲王从哪拿来的圣旨呢?原来这是去打扰太后娘娘她老人家了,如此不孝,也配做亲王。” 宜修也一副沉痛的模样,“四阿哥,皇上自知不久于人世,念着几位皇子之中,你年纪最小且又生母去世,便将你封作了亲王之位,希望日后你的日子能好过一些。没想到你却因此生了不轨之心,你………” 宜修还未说完,便拿起了帕子,掩在了脸上,假装哭泣。 苏筹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威严的说道:“大胆宝亲王,不敬太子殿下为先,假传圣旨为后,难道你是倚仗着太子仁慈宽厚,就敢犯上造次了吗?” 他带头说道:“还请太子殿下严惩宝亲王!” 这话一出,其余人也都纷纷会意的跪在地上,“恳请太子殿下严惩宝亲王!” 就连跟在宝亲王身边的大臣也都纷纷跪在地上改口了,现在明显是宝亲王输了,若是他们识时务一点,或许还能留一条命。 宝亲王此刻大势已去,他不敢相信的去看圣旨。 只是可惜,他从小就不得皇上宠爱,根本就没有见过传位圣旨长什么模样,哪能认清楚这圣旨到底是写胤禛的还是康熙写的? “来人呐,传孤旨意,宝亲王叛上谋乱,假传圣旨,着废为庶人,囚禁宗人府。” 众人纷纷跪地,“太子殿下圣明,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太子也很快迎来了自己的登基大典。 太子登基,改年号为“元定”,称元定帝。 太子尊生母乌拉那拉氏为皇太后,居慈宁宫。 贤贵妃幼时曾照料太子,太子念其慈恩,封为皇贵太妃,居寿康宫。 先皇后宫妃嫔中,敬太妃自愿去甘露寺为皇上祈福。 安嫔身怀有孕,孕育有龙嗣有功,封为安太妃。 淳贵人为淳太贵人,与安太妃一起照顾龙嗣。 二阿哥封为忠亲王,兼执掌户部,大清又多了一位世袭的铁帽子王。 三阿哥被封为顺郡王,其生母齐太妃,则是被他接出宫亲自奉养。 隆科多结党营私,徇私舞弊,收受贿赂,但念其过往功勋,赐毒酒一杯,准其入葬佟佳氏族坟。 佟佳氏其余族人并没有受到牵连,因此都对皇上感恩戴德。 新皇已然登基,如今最备受瞩目的便是册立皇后之事。 新皇做太子时,一共有两位侧福晋,一位侧福晋的娘家出了事,而另一位侧福晋……… 慈宁宫 “皇帝,如今你打算立谁为后?” 已经成了太后的宜修问道。 新帝嘴角挂起一抹浅笑,“儿臣嘱意富察氏为后,不知道皇额娘以为如何,儿臣还是想听一听皇额娘的吩咐。” 宜修慈爱的说道:“富察氏端庄贤淑,恭敬有礼,富察氏的其他人也算是知趣,依哀家之见,皇帝的主意很好。” 新皇笑道:“这些年多亏了皇额娘为儿子打算,如今,儿子已经成为了皇帝,再不会让皇额娘受什么委屈。” 他一边笑着说着,一边从衣袖中掏出了一封信。 宜修有些不解问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新皇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这个东西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您永远都是儿子的额娘。这些年您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儿子永远都记在心里。” 宜修有些奇怪,她从太子的手中接过了那封信,随后打开。 在看到信中的内容后,宜修这下子什么都明白了,这就是当初李金桂临死之前写下要送给甄嬛的信。 第572章 怪不得当初她怎么找都没有找到,原来这封信落到了太子的手里。 这封信清楚的记载了前世所发生的一切,这让宜修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她抬眼看向儿子,张了张口,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新皇的模样斯文坦然,他十分认真的说道: “儿子也不知道这里面写的到底是真是假,可是不管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儿子只知道额娘是儿子的额娘就行了。” 太子顿了顿,随后释然一笑,“皇额娘,如今皇阿玛已经死了。儿子知道皇额娘对皇阿玛早就没了夫妻情分,这些年他对皇额娘如何,儿子也清楚,皇额娘若是………儿子,绝不会做那顺治帝………” 太子是穿越而来,或许在古代,在丈夫死后,女子守节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可是在现代,或许就显得有些苛刻了。 宜修的年纪并不大,且保养得当,若是她真的对恂亲王有意,只要不威胁朝局安稳,新皇也愿意成全宜修的幸福。 宜修终于听懂了儿子到底想表达什么,想到这里,她心头一暖。 自己的儿子就算是登基为皇,可还是没有变成一个冰冷无情,毫无感情的帝王。 弘晖在自己面前,和当初小时候在自己耳旁一直喊额娘的那个小孩子是一样的。 宜修温和笑道:“额娘对你之心,无论是否有前世今生,都从未变过,你永远都是额娘最心爱的宝贝。 只是额娘这一生已经痴心错付过一次,女子这一生为何一定要沉溺于情爱之事呢? 听说周秀娘打算成立一个商会,皇额娘也打算跟着参与一下。” 太子听后心头一喜,十分高兴的说道:“太好了,有皇额娘帮儿子这个大忙,儿子不知道省了多少事。既然如此,那些商会之事便由皇额娘管理。” 周秀娘毕竟是女子,只是之前又与自己有过那一些事情,自己身为帝王,总是传召一个商女,难免会生出什么闲话来。 可是他也不能把这件事情交给皇后打理,虽然皇后是世家大族精心培养的嫡女,只是在这件事情上,新皇清楚,她并不是那块料。 ……… 在宜修和皇上的一番商议与考量之下,他们将富察氏封为了皇后。 佟佳氏册封为了淑妃,李氏册封为了纯嫔,两位乌拉那拉氏的格格都被封为了贵人,封号也十分简单,一个是玉贵人,一个是明贵人。 至于周氏,则是因为在暗中撺掇佟佳氏与富察氏争夺皇后之位,被太子一杯毒酒给赐死了。 对于此人,佟佳氏评价,的确是个有几分聪明且会装模作样的,可也莫要仗着几分聪明就把旁人都当成傻子。 周氏若是嫁入寻常人家,碰上一个糊涂一些的夫君,或许还能玩的开,可若碰到在这场夺嫡大战中的新帝,那便如同那跳梁小丑一般,可笑可怜又可恨。 如今,隆科多虽然死了,但是佟佳氏的底蕴还在,太子对佟佳氏还有着几分情义。 佟佳氏明白,如今自己最好是什么都别做,老老实实的怀上子嗣,或许还能让佟佳氏的风光延续下去。 但若是自己偏要作死,只怕不仅自己会落个同周氏一样的下场,就连家族也会就此没落。 五人被封了位份后,便来慈宁宫中向宜修和皇贵太妃请安。 第573章 一开始,甘紫云百般不愿,她向宜修推拒道:“姐姐才是太后,这请安也该她们向姐姐请安。” 宜修笑着说道:“当初太子幼年的时候,你也是照料过太子的。对于太子来说,你就和他的亲姨母一样,如今太子封了皇后和妃嫔,可不是要向你这姨母请安。” 甘紫云见推拒不了,便只能答应,其实她的心里也十分高兴。 在她的心里,虽然新皇不是他自己亲生的,可是和亲生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皇后富察氏和淑妃佟佳氏之前便清楚,在后宫之中,太后娘娘和皇太贵妃的关系最好。 太子对待皇太贵妃便如同孝顺亲生母亲一般,她们对皇太贵妃自然也是十分尊敬的。 “如今,新皇登基,后宫空虚,只怕又要主持选秀之事,这件事情便由皇后和淑妃一同负责吧!” 宜修说道。 皇后谨慎且恭敬地回道:“儿臣到底还是年轻,这些大事自然要讨问皇额娘和皇太贵妃的意见。” 皇太贵妃笑了笑,“放心,若有什么不会的,只管来问我和太后。” 皇后笑道:“儿臣多谢皇额娘和皇太贵妃娘娘的信任,儿臣一定和淑妃共同办好这次的选秀,不让皇额娘和皇太贵妃失望。” 淑妃也赶紧点头应和,纯嫔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还是跟着点了点头,但是心里却在盘算。一会儿回去后要向厨房要一盘早上那小点心,这味道实在是太棒了。 侍卫所 由于富察氏成了皇后,富察家的地位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富察家的许多子弟一时间都成了香饽饽,毕竟怎么说那也是皇后的亲弟弟。 “唉,我还真是羡慕你,现在京中有这么多姑娘想嫁给你,但我却不行喽!” 一个侍卫一脸哀怨的对富察傅清感慨道。 富察傅清笑着摇了摇头,回身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说道: “有这个抱怨的功夫,还不如好好当差,等日后混个好官职,自然也有许多姑娘想嫁给你的。” 而悄悄躲在门外听着的平乐公主,气的脸都绿了。 好啊,自己好不容易看上的人,怎么能让别人就这么摘了果子,自己这就去求皇兄。 养心殿 “皇兄,我要嫁给富察侍卫,我要嫁给富察侍卫,我要嫁给富察侍卫!” 平乐喋喋不休地在新帝耳边念叨着,让新帝忍不住捂上了耳朵。 “富察侍卫有这么好吗?你就这么着急想嫁给他?你一个姑娘家又是一国公主,怎么如此恨嫁?也不怕传出去让人家笑话!” 新帝语气里虽然满满的嫌弃,可是眉眼间却是带着笑的。 若是因为别的事情平乐来求他,那肯定是能成功的,这是自己唯一的妹妹,又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自然是要天上的星星,他都派人去摘。 平乐撇了撇嘴,撒娇道:“我不管嘛,现在富察家那么抢手,万一他娶了别人,那我可就惨了。” 新帝叹了一口气,如今皇阿玛孝期未过,就算是他想赶紧为平乐赐婚,但也要注意影响啊! 再说了,万一这丫头等赐了婚又变了主意,总不能又把这婚事收回去吧,这不是在拿人家寻开心嘛! 最后在平乐的一番撒娇攻击下,他实在是受不了了,他只能说道: “也不知道这富察侍卫到底给你这丫头下了什么迷魂药了,你就非他不嫁。朕答应了,但是你要争取到皇额娘和皇太贵妃的同意。” 第574章 要是自己不经过两个人的同意,就这样随随便便给这丫头赐婚了,只怕一会儿回了后宫,皇额娘就能带皇太贵妃两个人杀过来。 平乐从养心殿出来后,便打算直接去慈宁宫去找宜修,让宜修同意她的婚事 没想到,她却在门口看到一个小宫女对着富察侍卫眉眼含笑的说着什么,还要伸手去给富察侍卫擦汗。 平乐心里顿时就打翻了醋坛子,她怒气冲冲的跑上前呵斥道: “放肆,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两个人被吓了一跳,那小宫女们赶紧跪下解释道:“奴婢给公主请安,奴婢是长春宫皇后娘娘身边的婢女春罗,奉皇后娘娘的命令来给富察侍卫送东西的。” 平乐眼珠一转,一个坏主意顿时涌现在心头。 “原来是这样啊!正好一会儿我要去长春宫之中看望皇嫂,不如咱们一起去吧!” 小宫女心下一慌,她虽然是奉了皇后娘娘的命令来探望富察侍卫的不假,可是皇后是个守规矩的人。 现在是侍卫当值期间,皇后不过是让那小宫女远远的看一眼,但是她为了和富察侍卫搭上话,便自作主张的上前搭讪。 若是这件事情被皇后娘娘知道了,那她一定会被罚的。 小宫女支支吾吾的说道:“奴婢……奴婢还有差事………” 平乐笑着摇了摇头,“没关系,今天本公主闲的很,有的是时间,你有什么差事就尽管去做,反正本公主已经记得你的脸了。” 那小宫女吓得脸都白了,她赶紧跪在地上磕头求饶,求平乐放过自己。 她突然又想到去求富察侍卫,便上前去拉富察侍卫的衣角,但是却被富察傅清给躲过去了。 对于这种示爱,富察傅清早就烦的不行,今天正好示警一番。 平乐向来有分寸,虽然她胡闹的时候胡闹,可也知道如今富察氏刚刚被封为皇后,若是在这个时候闹出事情来,只怕皇后的脸上不好看。 她便故意吓了吓这小宫女,并罚了她一个月的月银便也就算了。 等到那小宫女感恩戴德的离开后,平乐眨巴着眼睛问道: “富察侍卫,看来你很受欢迎嘛!这都在养心殿门口当值了,还有这么多宫女来给你大献殷勤。” 富察傅清淡然道:“等过几日,奴才便向皇上请旨不在这宫中当侍卫了,定然不会乱了这宫里的规矩。” 平乐吓了一跳,赶紧解释道:“你别走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平乐的眼圈都红了,差点要流出眼泪。 富察傅清有些着急,可是他知道,如今在外面。 这么多人看着,若是自己上前,只怕会坏了公主的名声。 他只得解释道:“奴才本就打算过段时间便入朝为官,这和公主没关系,公主不必自责。” 他们这些人来宫里当侍卫,不过是来在皇上眼前混个脸熟,如今目的既然已经达到,便可以入朝为官了。 更何况,他满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平乐,若是自己毫无建树,又怎么能迎娶到自己心仪的金枝玉叶呢! 平乐越想越着急,在自己眼前,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若是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呢? 想到这里,她彻底慌了,立刻小跑到了慈宁宫内,恳请宜修答应自己的婚事。 宜修和甘紫云两个人早就已经替平乐考察好了,富察傅清见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夫妻,便逗了逗平乐,也就答应了下来。 第575章 几月后,皇上特意召见了富察傅清,说了自己打算将平乐公主娶嫁给他的事情。 若是富察傅清愿意,他现在就可以给平乐和富察傅清赐婚,但是要等平乐守完孝期后成婚。 但是没想到,富察傅清却拒绝了。 他给出的理由是,如今自己并无什么成就,实在是没脸求娶公主。 其实那一日,他也喜欢上了平乐公主,可当他知道平乐尊贵的身份后,便发誓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这样才能配得上她。 在自己眼里,公主是这天下最好的女子,若自己什么都不是,公主这样嫁给他,一定会受委屈的。 皇上知道富察傅请是认真的,可是为了让自己的耳朵清静一番,还是给两个人大手一挥赐了婚,并表示要是再不答应,那就是抗旨。 “你可要好好对朕的妹妹,要不然朕是不会放过你的。” 富察傅清当场发誓,若是有负平乐,便叫他不得好死,死无全尸。 在多年后,他更是做到了真正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没有违背他当初发的誓言。 西北 年世兰见到年羹尧后,就像小时候一样,立刻飞奔进了他的怀中。 “哥哥太好了,没想到这辈子,世兰居然还能见到你。” 虽然早就知道年羹尧一直好端端的活着替太子办事,可是只有她真的见到自己哥哥的那天,这颗心才放了下去。 年羹尧笑着拍了拍年世兰的肩膀,这个在战场上英勇无双的将军,此刻的声音放的很低,生怕吓到了妹妹。 “好了好了,你都多大了?还和小姑娘一样对哥哥撒娇。你看,哥哥现在不是活的好好的吗?” 年羹尧故作轻松地说道。 年世兰抽了抽鼻子,一脸激动与欣喜的拉着年羹尧上下左右的仔细看了看。 “哥哥,你瘦了。虽然你不说,但是我知道在军中的生活一定很辛苦,当初都是我不好,若不是我,也不会差点害死你和年富年兴,都是我………” 年世兰说着说着,又忍不住流下泪来,看的年羹尧心疼不已。 他伸出了手,想要为年世兰擦去眼泪,可是想了想,还是小心翼翼的从身上掏出一块干净的手绢。 “这有什么可哭的,都是胤禛那个薄情寡义的混账东西害的,可你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了,现在咱们在新皇手下做事,新皇是个明白人,咱们一家子如今也团圆了。” 年羹尧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人也不像当初的那般嚣张跋扈,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成长。 新皇知道年羹尧是一个可用的将帅之才,便让他留在了西北驻守边疆,保卫大清的国土。 “世兰,快别哭了,我去把年富和年兴那两个臭小子叫来。如今那老东西刚死,你为了避嫌,也只能暂时在这西北呆上一年半载,等到风头过去了,哥哥就派人送你回京。” 年羹尧一边说着,一边吩咐人去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叫来。 年富和年兴得知姑姑来了后,也都十分高兴,虽然他们出生后,年世兰已经出嫁了,两个人对年氏兰并不熟悉。 但是年羹尧不停的在自己两个儿子耳边念叨着年世兰这个姑姑对他们有多好,等年世兰进宫做了妃嫔后,更是时常教诲两个儿子一定要有出息,这样才能做姑姑的靠山。 年富和年兴对年世兰这个姑姑十分尊敬,他们听说姑姑喜欢金银首饰,便将之前的战利品都带了过来。 第576章 姑姑只怕来的路上并没有带太多的金银细软,姑姑向来喜欢这些,把这些送给姑姑,她一定会高兴的。 他们兴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内,将那些金钗首饰都拿了过来,这样一来一回的自然就浪费了不少时间,年羹尧都等着急了。 见两个儿子这么长时间才来,年羹尧没好气的给了两个儿子一人一脚。 “男子汉大丈夫,让你们办点事儿,磨磨唧唧的,若是今天敌军来犯,让你们调兵遣将也这么磨叽吗?” 两个人慌忙将带来的金银首饰举过头顶说道:“我们这是为姑姑去取东西了,这才耽误了一些时间。” 年羹尧看他们如此有心,这才不再生气。 他冷哼道:“算你们有心,快去见见你们姑姑吧!记得给嘴巴放干净一些,说些好听的,要是惹你们姑姑伤心,看老子收不收拾你们!” 等到年富年兴冲冲的带着礼物进了帐子后,年羹尧这才注意到一个熟悉的人影,慢慢向这里走近。 苏筹手摇折扇,眉眼含笑地说道:“年大将军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两个人也算是年轻时便互相看不上,等到胤禛登基两个人更是水火不容,年羹尧没想到最后救他的人竟然是苏筹。 这些年,年羹尧也思考了许多,他也认识到了自己有多么的狂傲自大和愚蠢无知。 看到老熟人后,年羹尧忍不住有些羞愧,可他的自尊却让他翻了个白眼,冷哼道:“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苏大人,就您这小身板子,奔波这么些时间,没把骨头颠碎吧?” 苏筹轻笑一声,两个人便又开始了互相斗嘴。 新皇知人善用,朝中大臣虽然各抒己见,看似打得火热,实际上却是一片欣欣向荣。 清凉台 沈眉庄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居然还能再见到甄嬛,她激动的和甄嬛紧紧相拥,泪水忍不住夺出眼眶,道: “嬛儿,没想到居然还能再见到你,我还以为………” 温实初在一旁有些着急,现在沈眉庄还大着个肚子,就这样大悲大喜的,容易影响身体啊! 可他也知道沈眉庄和甄嬛之间的感情,因此便是紧张的捏起了拳头,还是没有说话。 果郡王知道现在自己和温实初两个人在这里不大方便她们姐妹二人说话,便提议道: “本王听说温太医的棋艺甚佳,恰好本王也偏爱此道,不知可否向温太医讨教一二?” 温实初点了点头,“王爷谬赞了,棋艺甚佳倒是谈不上,只能陪王爷随意下两盘。” 两个人一边下着棋,果郡王一边向温实初讨教他是如何得到沈眉庄的芳心的。 虽然当初自己投靠了太子,换来了自己与甄嬛的长相厮守,可是果郡王知道甄嬛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和他在一起。 果郡王真心爱慕甄嬛,他想让甄嬛心甘情愿的和自己在一起,而不只是出于感恩。 温太医轻笑道:“甄妹妹是个重感情的人,且心思细腻。有句老话说的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希望王爷可以不改初心,总有一日便会得偿所愿的。” 果郡王回头望了一眼屋子的方向,笑道:“不管嬛儿这辈子会不会爱我,但是我这一辈子都不会放开她的手的,一年不行,我就等她一年。一辈子不行,我就等她一辈子。” ………… 安陵容带到孩子足月时产下一子,新皇赐名弘安。 第577章 先怀念在这些年安陵容对已修也算是忠心耿耿的份上,便向他说,若是以后红安长大了,便也可以像三阿哥一样封为郡王,并将安陵容接出宫外奉养。 安陵容感激不尽,对宜修和皇上也越发的恭顺。 三年后 新帝登基这三年,吏治清明,且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发达,整个大清来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边境的百姓,新帝更是为他们减免了赋税,并每年都会派出钦差大臣前去慰问。 一开始朝中有不少大臣反对,因为这样做一定会减少朝廷的赋税,而且那些边境百姓在他们眼里也算不得什么,他们过的苦与不苦又能怎样呢,反正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对于这些反对的声音,新帝实施的政策是刚柔并济,一开始是对他们好好的解释,如今江南商业发展迅猛,且海外商业的版图已然打开,朝中并不缺银子。 若是这些老古董们还在想像吸血蚂蝗一样吸干百姓的血,那他这个皇上也不是菩萨,该杀杀,该罚罚,该贬官贬官,该流放流放。 由于朝中推行的新政策,边境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顿时引起了蒙古准葛尔的嫉妒,他们偷偷派人骚扰边境百姓,但是却被守在边境的年羹尧打的屁滚尿流。 年羹尧更是直接打进了准葛尔大营,生擒了准葛尔可汗。 这件事情本来就是皇上和年羹尧联手设的一个局,他们借此极大的削弱了蒙古的势力。 皇上是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治宾,莫非王臣。 如今,中原的经济越来越好,他们这些人若是识相,就该认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生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皇上直接让年羹尧将准葛尔可汗押入京中,并叫来了所有的蒙古亲王,让他们一同看着准葛尔可汗是如何被处斩的。 那些人也十分聪明,明白了皇上所表达的意思,纷纷跪在地上俯首称臣。 准葛尔可汗被杀,从前派去抚蒙的朝瑰公主自然是被接了回来。 皇上不仅为他在京中建了一座公主宅,更是下旨大力褒奖了朝瑰公主对朝廷的贡献,若是有人敢生出什么流言蜚语来,那便是在抗旨不遵,直接诛九族。 准葛尔事件过后,皇上废除了大清公主与蒙古联姻的这一项规则,这让后宫的妃嫔们高兴不已,万一她们以后生了一个女儿,就再也不用担心女儿离开自己了。 嫁到京中后,虽然不能时常见面,可是逢年过节还是能进宫见上一面的,但若嫁去蒙古,山高路远,此生怕是再也难以相见。 朝中的许多宗正大臣一开始纷纷持反对意见,毕竟在他们看来,联姻是维持蒙古与大清稳定的必要条件,不过是许嫁一个公主罢了,就能换来朝局安稳,何乐而不为呢? 皇上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蒙古所有的亲王都叫到了朝堂之上。 他当着这些宗正大臣的面问蒙古亲王,是愿意娶一个大清的公主,还是愿意接受大清的通商计划? 这通商计划是周秀娘与宜修两个人共同商议的结果,两人打算在朝中设立一个商部,与全国各处通商。 在周秀娘的一番口若悬河下,那些蒙古亲王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后,纷纷表示他们要通商,就算是大清不许嫁公主,他们也会永远的效忠大清。 第578章 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蒙古亲王纷纷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面。 他们这一次进京委实是被惊到了,虽然他们确实也不差钱,可是在看到那来自西洋的各种新鲜玩意儿,和周秀娘的商业总结里前几年创造的巨大利益后,纷纷动起了心思。 就如周秀娘所说,蒙古盛产牛羊,若是将这些东西制成工艺品转手卖往世界各地,这将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只是,蒙古地处深远,普通的商队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也只有朝廷可以不计人力财力在开头有着这么大的投入。 周秀娘大力发展商业有功,皇上为她改变了女子不能为官的先例,封她做了正二品的女官,统掌商部。 周绣娘先是用银钱和一些股份笼络住了朝中的一些大臣,再加上皇上说若是不立周秀娘为官,那又由谁来统掌商部呢? 朝中的大臣不少人都动过心,可是在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商业版图后,他们纷纷选择了放弃,这比四书五经难多了。 有了周秀娘为官的先例,皇上也渐渐打破了科举的规定,准许更多有才华的女子可以科考,并入朝为官。 而负责考察女子官员的人,便是宜修。 宜修拿到官的第一天,便亲自下达了一条命令,全国上下,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都不许缠足。 她找到了掌管户部和吏部的官员,联合推出禁缠是令。 女子以后也可以像男子一样做将军,做官员,做男子可以做的一切,甚至会比男子做的更好,若是缠了一双小脚,那便什么都被耽误了。 此令先从朝中官员中推行,若是谁的女儿,姐妹缠足,那便会被受到惩罚,被贬官。 这样一来,有了官员的带头,民间就好办了 百姓的眼睛是明亮的,他们见生一个女儿能带来的好处完全不输生一个男孩,也不再像当初那般重男轻女,而全国各处的弃婴塔也在逐渐减少。 由于女官政策的推行,选秀的政策也要改变,毕竟既然能入朝为官,谁还愿意被困入深宫? 新皇本就不是好色之人,便也借此改了选秀机制,从三年一次改成了十年一次。 新皇还重新规定了后宫妃嫔的位分人数,主要是控制那些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的人数,这样一来,不仅能减少宫内不必要的开支,还能避免许多的悲剧。 冮南 周秀娘走在大街上,看着许多百姓一片和乐的氛围,不禁露出了笑容。 这时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站在一个瓷器摊位上,同老板不停的比划着,两个人因为语言不通,根本就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这桩买卖也很难谈成。 周秀娘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立刻向朝中禀报,宜修知道以后的商业会越做越大,这语言不通,确实是个问题。 在朝中大臣的一番商议下,将洋人也纳入了官员考察计划,许多官员叫苦连天,怎么还要学习洋文啊?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在以后能带来的利益,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全文完) 感谢大家的一路支持,作者的写作路上有你们的陪伴真的很幸福,小说有些瑕疵,万望多多包涵,再会! 如果有想看的番外可以评论一下哦! 第579章 我是苏筹,原先我不姓苏的,直到那一年,家里发生了一件很大的变故。 那一天,一向与母亲举案齐眉的父亲突然变了脸,要将母亲休出家门。 我震惊的看着他,并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想去和父亲求情,可是父亲却毫不留情的推开了我。 我第一次从那张慈爱的脸上看到了恐怖与冰冷的神情。 “说到底,你也是他家的血脉,贵人是不会容忍的。” 那时年纪尚幼的我并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我再次伸出瘦弱的胳膊想要去拉父亲的衣角时,却被他一脚踢开。 我和母亲被赶出了家门,为了和我们一刀两断,父亲甚至不惜开祠堂,将我们两个人除名。 母亲年轻柔美的面孔已经从我的印象中淡淡隐去,现在回想起来,我已经记不大清楚,那个时候母亲的样子。 我只知道那天母亲将我带回了外祖家,本以为那只是一场父亲和母亲的吵架,却不知那时我家的命运就已经被人定下了结局。 晚上外祖父将我拉到一旁,他语重心长的叮嘱我道: “都是我们不好,是我们连累了你!筹儿,你以后要照顾好你母亲。你父亲是个狼心狗肺的,就当和他真的断绝关系,不要再想他了。” 我终于意识到了是怎么一回事,那时我哭的很厉害,不停的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外祖父叹了一口气,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这个问题。 那天母亲背着包袱行色匆匆的带我来到了一个破败的小巷子,那里住的都是穷苦平头百姓。 小时候家里的生活虽然不算大富大贵,可至少也是官宦人家,一应起居照顾都有下人服侍我,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楚?还没待上一天,便闹着要回家。 一向对我温柔慈爱的母亲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可她马上又将我揽进怀里,拼命的道着歉。 我轻轻的擦去了她脸上的泪水,向他保证,总有一天我也会考取功名当上高官,让他再重新过回好日子。 当我终于适应这里的日子后一天,母亲突然脸色惨白的回来了。 我想问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他却没有回答我,而是不停的哭泣。 我不敢问她,直到第二天午时,悄悄地从墙上爬下来,跟在他的身后,才知道她为什么要哭。 这件事情也成为了我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与噩梦。 我第一次看到砍头,被砍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的外祖父一家。 高高的行刑台上,有许多我不认识的面孔,但他们的每一张脸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从未忘记过。 红,漫天的红,刺眼的红,还有混合在空气中那腥臭的味道。 我回去之后便发高烧了,我隐隐约约只能听到母亲的哭声,还有大夫不停的摇头叹息。 本来母亲已经买了老鼠药,准备等我死了就和我一起去的,可万幸的是我挺了过来。 从那以后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拼命的用功读书,因为那是我们母子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和希望。 在我考取进士要进京那年,母亲告诉了我当年事情的真相。 我的一位姨母嫁进了京城一位高官中当小妾,主母容不得人,将她搓磨致死。 为了让自己的名声不受损,主母斩草除根害死了外祖一家。 父亲知道了消息,便与我们划清了清界限,甚至为了保命,还亲自伪造了陷害外祖父的证据。 我苦读圣贤书多年,可在那一刻,却觉得我所读过的书,学过的道理,皆变成了幻影。 这天下真的有是非公道吗? 直到多年后,我成了一人之下,人之上的权臣,我才知道法理公理之上更有皇权。 而想要打败皇权,最好用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成为皇权。 在我当上官后,第一个复仇对象便是我那名义上的父亲。 看着曾经那个高高在上,我只能跪在地上哀求的人,跪在我的脚边,匍匐着求我饶他一命时,我心里竟然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也是在那一刻,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权力的滋味。 如同当初他毫不留情地一脚踹开我时,我也毫不留情的踹开了他。 我哪有什么父亲,我的父亲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死了。 我年轻聪慧,前途无量,在我为官之路上,自然是有不少诱惑和岔路。 望着送来的金银珠宝,美婢妖童,我自然也是动过心的,我不是圣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俗子。 可我知道,一旦一步踏错,那我这一生都将止步。 我没有出色的身世,只有自己的一腔忠勇,我升官的唯一途径便是让皇上信任于我。 事实证明我做到了,一路走来,我虽然官位不高,可是我却从皇上的眼中看到了器重二字。 终于,我的机会来了。 雍亲王的侧福晋博尔吉吉特氏死在了王府中,蒙古,三位皇子,皆牵连其中,稍稍行差踏错,就会得罪人。 没有人想去,但是我却亲自请命,因为我知道这世上的机遇转瞬即逝,若不尽快抓住我这一生都无法手刃我的仇人。 那是我第一次利用手中的权力判错案,虽然在四福晋那里,我表现的十分坦然,可是回到家后那个夜晚,我是彻夜难安,生怕别人会发现端倪。 哪怕知道自己做的万无一失,可心里还是忍不住惊慌。 幸运的是我赢了,我成了四福晋的盟友。 在我二人的联手之下,曾经那个在我看来高不可攀,哪怕为官作宰,也撼动不了丝毫的王公贵女,只能当街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惨死,却无能为力的发疯。 可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 权力这种东西就像入喉的美酒,越喝越烈,越饮越上瘾。 皇上驾崩,雍亲王即位,四福晋入主正宫。 这一切都在朝我所预料的方向发展,那时的我,再不像当初刚入京城时那般惶恐,谁也想不到,当初那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手中竟然有可以颠覆这皇位的东西。 年羹尧,隆科多,这些人恐怕一辈子都想不明白,其实比起联姻,为臣之道才是立身之本。 你是臣,你的使命就是辅佐天子,不是妄想成为他的亲戚来染指他的皇位。 我要做的只是一个普通的臣子,那个可以在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后尽冤屈却无处伸冤时时为他做主的人。 在民间那些人叫我“青天大老爷”。 听到这称呼时,我却感到一阵恍惚,如果我少时有一人为我们洗刷了冤屈,我还会有今天的地位吗? 这世上没有如果,我能做的只是让这世界少一个苏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