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炊烟录》 第1章 水芹奶白河鲜汤 喉咙里像是塞了把烧红的砂砾,每一次吞咽都带来撕裂般的疼痛。林溪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模糊的视线里是低矮、黑黢黢的房梁和黄泥糊的墙。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苦涩药味和……挥之不去的贫穷气息。 “溪丫头?醒了?”一个沙哑却带着惊喜的声音响起。 林溪转动僵硬的脖子,对上了一双布满血丝却盛满关切的眼睛。是母亲王氏。她端着一个粗陶碗,碗里冒着苦涩的热气。 “来,喝药。”王氏的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碎什么。她用一把小木勺舀起黑乎乎的药汁,仔细吹了又吹,才递到林溪唇边。 浓烈的苦味让林溪本能地想抗拒,但王氏眼底深重的疲惫和那份毫不作伪的心疼,让她顺从地张开了嘴。滚烫苦涩的药汁滑入喉咙,灼烧着疼痛的食道,却也带来一丝奇异的暖流。 药刚喝完,王氏又端来一个小碗,里面是稀得几乎透明的糙米粥,只有浅浅一层,可怜巴巴地飘着几片蔫黄的野菜叶子。她搅了搅,舀起一勺几乎全是汤水的粥,再次吹凉:“喝点粥垫垫,病才好,得养着。”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两个小脑袋扒着破旧的门框探进来。男孩约莫五六岁,瘦得颧骨突出,蜡黄的小脸上一双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粥碗,喉结不停地上下滚动。女孩更小些,三四岁模样,紧紧抓着门框,大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无法掩饰的渴望。 “咕噜噜……”清晰的肠鸣声几乎同时从两个小肚子里传出来,在寂静的小屋里格外刺耳。 王氏眉头立刻皱紧,声音压低了,带着浓浓的心疼和一丝严厉:“小木!小丫!别在这儿吵着阿姐!阿姐要静养!出去玩去!”她挥着手,像赶走两只偷食的小雀。 两个孩子小脸瞬间垮下来,委屈巴巴地缩回了脑袋,脚步声拖拖拉拉地远去了,那一步三回头的不舍,像小锤子敲在林溪心上。 林溪的心猛地一揪。那眼巴巴的眼神,那压抑的吞咽声,那被轻易打发走的顺从……冰冷的现实砸在眼前:她不再是那个光鲜亮丽的美食博主“溪边小厨”,而是这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古代农家,一个刚捡回半条命的九岁女孩,林溪。 接下来的日子,林溪像个虚弱的影子,沉默地躺在冰冷的土炕上。身体沉重,心更是坠着铅块。她被动地接受王氏的照顾——喂药、喂那寡淡得几乎没有米粒的粥、擦拭。王氏话不多,只是默默做着一切,眼下的乌青像晕开的墨迹。 父亲林大山,一个沉默得像块山石的男人。他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下地,直到天黑透了才拖着沉重的、沾满泥巴的步子回来。他很少进屋,大多时候就坐在门口那个磨得光滑的小矮凳上,借着最后一点天光,修补他那双永远也补不完的破草鞋,或者磨他那把钝口的柴刀。他几乎不和林溪说话,但林溪能感觉到,当王氏低声说起她今天多喝了半碗粥时,他磨刀那单调的“嚓嚓”声会停顿那么一下。或者,当他拖着沾满泥巴的草鞋经过炕边时,目光会极其短暂地、飞快地在她脸上扫过,那眼神沉沉的,带着一种林溪看不懂的复杂,像是在确认她还在这里,又像是在无声地叹息。 弟弟小木和妹妹小丫,最初怯生生的,只敢躲在门框后偷看。林溪能勉强坐起来后,他们的胆子才大了些。小木会献宝似的把他从溪边捡到的一块光滑的鹅卵石塞进她手里,冰凉的触感让林溪微微一颤。小丫会趁王氏不注意,像只小兔子一样飞快地蹭到炕边,用小手指轻轻碰一下林溪放在被子外的手背,然后“呀”一声,受惊似的跑开,过一会儿又忍不住悄悄蹭回来,大眼睛忽闪忽闪。 “阿姐,喝水吗?”小木端着一个豁了口的破碗,小手因为紧张微微发抖,碗里的清水晃动着,映出他忐忑又期待的小脸。 “阿姐,不痛痛。”小丫奶声奶气地说,伸出小手想摸摸林溪的额头,又怯怯地缩回去,大眼睛里是纯粹的安慰和依赖。 这些笨拙又小心翼翼的小关怀,像冬日里细小的暖流,一点点浸润着林溪心中那层名为“异世客”的坚冰。看着王氏憔悴蜡黄的脸,林大山日渐佝偻的背,弟妹身上补丁摞补丁、明显短了一截的旧衣,还有他们眼中对食物最本能的、无法掩饰的渴望,属于现代林溪的震惊、抗拒和不甘,渐渐被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酸楚取代。这里,是她的家了。她不能再躺着消耗这个家最后的口粮,她必须做点什么! 一天午后,林溪靠在炕头,听到外间传来王氏压得极低的、带着浓重愁绪的声音:“……当家的,王郎中的药钱……家里最后那点铜板都……都垫进去了……这往后的日子……” 林大山沉默了很久,久到林溪以为他不会回答了,才听到他粗糙的手指用力摩挲草鞋的“沙沙”声,接着是一声闷闷的、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回应:“……嗯。知道了。地里的苗……再长长,总能……换点嚼裹。”那声音里透着一股沉重的无力感。 林溪的心重重一沉,仿佛坠入了冰窟。原来,为了救活“她”,这个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彻底被掏空了最后一点家底。一股强烈的愧疚和想要改变的冲动如同火焰般在她胸腔里燃烧起来,烧得她再也躺不住了。 身体稍微攒了点力气,林溪就坐不住了。 “娘,”她小声对正在缝补一件破得几乎看不出原样衣服的王氏说,声音带着点虚弱的沙哑,但眼神很坚定,“我……我想出去走走,就在屋后,透透气,骨头都躺僵了。” 王氏猛地抬起头,手里的针差点扎到手指,脸上满是担忧:“你才好些,外头风大,万一再着凉……” “娘,我就在溪边走几步,不走远,让小丫跟着我。”林溪坚持,眼神里带着恳求,“真的,躺得浑身都难受。” 王氏看着女儿苍白却透着倔强的小脸,那眼神里除了虚弱,还有一种她看不懂的、不同于往日的亮光。她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妥协了:“那……行吧。小丫,好好跟着阿姐,累了就赶紧回来!”她又不放心地叮嘱林溪,“千万别下水!就在岸边走走!” 屋后不远,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水声淙淙,像悦耳的琴音。林溪牵着小丫软软的小手,慢慢走到溪边。溪水很浅,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光滑圆润的鹅卵石和随水流摇曳的柔绿水草。阳光透过岸边稀疏的树叶洒下来,在水面跳跃着细碎的金光。空气里是湿润的泥土气息、青草的芬芳和溪水的清凉味道。林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清凉湿润的空气涌入肺腑,稍稍驱散了胸口的憋闷和沉重。她需要了解环境,迫切地需要找到任何能利用的东西。 她沿着溪边慢慢走,目光像探照灯一样仔细扫过水边、草丛、泥滩。突然,她的脚步顿住了。清澈的溪水边,湿润的泥沙里,散落着不少深褐色、螺旋状的小东西。 田螺!好多田螺! 林溪的眼睛瞬间亮了!作为一个资深美食博主,她太熟悉这种不起眼却味道极其鲜美的小东西了!田螺汤……那鲜香浓郁的滋味瞬间在她舌尖复苏! “小丫!快看!”林溪的声音因为兴奋微微拔高,她指着水边那些深褐色的小东西,“好多螺蛳!我们有肉吃了!” 小丫好奇地蹲下来,伸出小手指戳了戳一个田螺硬硬的壳,小脸上满是困惑:“阿姐?这个……硬硬的石头,能吃吗?硌牙!”她皱着小鼻子。 “当然能!做好了可香可香了!”林溪笑着,已经开始动手。她小心地避开湿滑的泥地,弯腰捡拾那些个头较大、壳完整的田螺。冰凉粗糙的触感握在手心,带着溪水的湿气。“不过啊,它们现在肚子里有泥沙,得让它们吐干净才能吃。”她想起盐的珍贵,立刻改口,“小丫,帮阿姐捡!挑大的,壳没破的!我们带回家,用干净的井水养着,过两天等它们把肚子里的脏东西吐干净了,阿姐就做好吃的给你们!” 小丫虽然还是不太懂,但看到阿姐这么高兴,也学着蹲下来,伸出小手笨拙地去捡那些“硬石头”。 林溪一边捡,目光一边在溪边的草丛和水泽里搜寻。突然,靠近水边湿润的淤泥里,一丛丛鲜绿细长的植物吸引了她的注意。叶片细长,边缘有细小的锯齿,茎秆中空,生机勃勃地簇拥在一起,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带着水汽的清新气息。 野水芹!这可是好东西!做汤,都带着一股天然的清香! 再往旁边看,几株形态熟悉的植物映入眼帘。茎秆是方形的,叶片呈卵形,边缘有锯齿,背面带着淡淡的紫色脉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清冽中带着点辛香的芬芳。 紫苏!果然是紫苏!去腥增香的天然好物!可惜,只有孤零零的两三株。 林溪眼睛更亮了!田螺需要养几天,但眼前的水芹和紫苏,今晚就能派上用场!而且这紫苏,得想办法让它“住”下来! “小木!小木!”林溪激动地朝家的方向喊。 很快,小木像只撒欢的小狗一样冲了出来: “阿姐!怎么了?要帮忙吗?” “快!帮阿姐摘这种草!”林溪指着鲜嫩的野水芹,“多摘点嫩叶!”她又指向那两三株紫苏,眼神带着珍惜,“还有这个!这个特别重要!小心点,连根带土一起挖出来,尽量别伤了根!我们要把它种到咱家菜园里去!”她看着小木手里还拿着一个破旧的小竹筐,灵光一闪,“小木,把这个竹筐给我看看!” 小木不明所以地把小竹筐递过去。这竹筐很旧了,边缘有些松散,破了好几个洞。 林溪仔细看了看,脑中飞快地转着。她用力掰断几根松散多余的细竹条,又把筐底边缘一圈的竹篾用力向外掰开一些,让破洞变得更大、更规则。然后她解下自己束头发的一根旧布条(原主留下的),又让小木去找点结实的草茎。她将掰开的竹条交叉固定,用布条和草茎在破洞处缠绕、打结,勉强将这个破竹筐改造成了一个简陋的、带手柄的小型捞网!虽然粗糙,但网口够大,勉强能用! “阿姐,你这是……”小木看得目瞪口呆。 “试试看!”林溪将改造好的“捞网”递给小木,指着溪水流速平缓、水草丰茂的浅滩,“看到那些水草下面了吗?轻轻把网放下去,贴着水底,慢慢往前推,再快速提起来!小心点,别掉水里!” 小木将信将疑,按照林溪的指点,小心翼翼地把捞网沉入清澈的溪水中,贴着水底的鹅卵石,慢慢地向前推动,然后猛地一提! 哗啦!水花四溅! “哇!”小木和小丫同时发出惊呼! 只见捞网里,除了几根水草和泥沙,赫然有几条手指长的小鱼在拼命蹦跶!还有几只透明的小虾米惊慌地弹跳着!虽然数量不多,个头也小,但这绝对是意外之喜! “有鱼!有小虾!”小木兴奋得小脸通红,声音都变了调。 “太好了!”林溪也激动不已,“继续!多捞几次!小心点!” 在林溪的指挥下,小木又尝试了几次,虽然大部分捞起来的是水草和空网,但也陆陆续续捞到了几条小鱼和一小捧活蹦乱跳的小虾米。加上林溪和小丫采摘的一大把鲜嫩的野水芹,以及小木小心翼翼连根带土挖出来的两株紫苏,收获竟然颇为可观! 傍晚时分,林溪带着小木和小丫回到了家。小木怀里抱着装着小鱼小虾的破陶罐,小丫捧着洗干净的田螺(暂时养在另一个小盆里),林溪则拿着水芹和那两株根部裹着泥土的紫苏。 王氏和林大山看着孩子们弄回来的东西,都愣住了。 “溪丫头,你……你们这是……”王氏看着陶罐里那几条小得可怜的鱼和虾,还有那些绿油油的野菜和……草根?眉头微蹙。 “娘,信我一次!”林溪挽起袖子,小脸上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自信,眼睛亮得像星星,“今晚,我们喝顿鲜汤!小木,快,去把这两株紫苏种到菜园角落里,用小铲子小心挖个坑,把根埋好,浇点水!”她转头又对林大山说,“爹,家里……还有一点点猪油吗?” 林大山看着女儿亮得惊人的眼睛,又看了看那些野菜和小鱼虾,沉默地点了点头,没多问一句,转身走向灶棚角落那个积着灰尘的小陶罐。 林溪立刻忙碌起来。她让小木去种紫苏,指挥小丫帮忙清洗水芹。林大山默默地递过来一个破陶碗,碗底只有指甲盖大小、凝固发黄的一小块猪油。 林溪小心翼翼地将那点珍贵的猪油剐下来,放进家里唯一的、厚实的陶锅里,这个时代铁制品价格高昂,普通百姓一般用陶锅煮饭做菜,这种锅厚实,受热均匀,不易裂,更加适合炖煮,所以百姓们的饭桌上随处可见的都是让人提不起什么食欲的炖菜。灶膛里,小木已经种好紫苏跑回来烧火。猪油块在温热的陶锅底慢慢融化,一股极其诱人的、浓郁的动物油脂香气弥漫开来,勾得小木和小丫使劲咽口水。 油化开后,林溪抓起一小把切碎的野水芹梗和紫苏梗,丢进锅里。 “滋啦——!” 一股混合着水芹清气和紫苏辛香的浓郁香气瞬间爆开! 林溪迅速将处理干净(简单刮去部分鳞片,去掉内脏)的小鱼和小虾米倒入锅中,用树枝削的“锅铲”小心地轻轻翻动几下,避免粘锅。小鱼小虾在温油中煸炒,迅速变色,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浓郁的鲜香被激发出来,与猪油、水芹梗、紫苏梗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她加入家里能找到的一点点粗盐,又想起辣椒尚未普及,目光扫过灶台,看到一小罐颜色暗红、味道酸涩的干茱萸碎,犹豫了一下,捏了一小撮撒进去,继续小心煸炒几下。 香味更浓了!林溪立刻从水缸里舀上一瓢清水,水量刚好没过陶锅里的食材。待煮沸后,再将洗净、切成段的野水芹叶和一大把紫苏嫩叶,用手轻轻揉搓几下,释放出更多芬芳,然后全部撒入翻滚的汤水中。 橘红色的火苗温柔地舔舐着陶锅底,锅里的汤水开始慢慢升温,渐渐翻滚起来。林溪让小木控制着火候,保持中小火慢炖。很快,令人惊喜的一幕出现了:在鱼虾自身油脂、紫苏和水芹的共同作用下,原本清冽的水,渐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诱人的乳白色!一股更加复合、更加醇厚鲜美的香气升腾而起!紫苏的清香、水芹的清新、鱼虾的鲜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霸道地充满了整个小屋。 小木和小丫早已围在灶边,眼睛瞪得溜圆,小鼻子一耸一耸,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连坐在门口的王氏和林大山,都忍不住频频朝灶棚这边张望,眼中充满了惊疑和……越来越浓的期待。 汤炖了小半个时辰,香气愈发浓郁诱人。林溪最后将剩下的一小把洗净的紫苏嫩叶撒入锅中,稍微滚了一下,立刻熄火。早上剩的窝头刚好够一家人吃,也不用再进锅里热上一热了,正好配着热汤食用。 “开饭了!”林溪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充满了成就感。 当那锅热气腾腾、散发着奇异浓香、汤色呈现诱人奶白色的**水芹紫苏河鲜汤**被端上那张瘸腿的破木桌时,简陋的小屋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从未闻过的、层次丰富的香气震住了。 小木第一个忍不住,也顾不得烫,拿起木勺就舀了一勺汤,吹了吹送入口中。 “唔!!”他眼睛瞬间瞪得老大,小脸因为茱萸的微辛刺激而泛红,一边哈着气一边含糊不清地大叫:“好……好鲜!好香!有点……有点冲!但是好喝!”他又迫不及待地去捞汤里的水芹和小鱼。 小丫也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小勺汤,吹凉了喝,鲜美的滋味让她满足地眯起了眼睛。 王氏迟疑地舀起一勺汤,吹了吹送入口中。汤汁滚烫,甫一入口,那醇厚鲜美的滋味就瞬间包裹了味蕾!紫苏独特的香气完美地化解了鱼虾可能有的腥气,水芹带来了清爽的口感,茱萸那一点恰到好处的微酸辛香更是点睛之笔!她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这……这真是那些小鱼虾和水芹做的?怎么……怎么这么鲜?”她又夹起一点水芹和一条小鱼,软嫩鲜香,入口即化。 林大山沉默地喝着汤,动作很慢。他粗糙的大手捧着陶碗,感受着那滚烫鲜美的汤汁滑入腹中,带来一股久违的、熨帖的暖意。他碗里有汤、水芹和一条小鱼。他放下碗,拿起筷子,在碗里拨了拨,精准地夹起碗里最大、最完整的一条小鱼。 那小鱼煮得软嫩,在昏黄的油灯光下浸润在乳白的汤汁里。林大山的手很稳,稳稳地夹着那条小鱼,手臂越过桌面,越过那盆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汤锅,将它轻轻放进了旁边林溪的碗里。 整个过程,他没有看林溪一眼,依旧沉默地垂着眼,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然后,他收回手,端起碗,继续喝着自己碗里的汤。 林溪看着自己碗里突然多出来的那条浸润着奶白汤汁的小鱼,愣住了。她抬起头,看向沉默的父亲。林大山侧对着她,昏黄的光线勾勒出他棱角分明却写满风霜的侧脸轮廓,额头上深刻的皱纹在光影下显得格外清晰。 一股强烈的暖流猛地冲上林溪的鼻尖,眼眶瞬间就热了,视线有些模糊。她张了张嘴,想说“爹,你吃”,喉咙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个字也发不出来。她默默低下头,夹起那条小鱼,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鱼肉软嫩鲜美,混合着紫苏和水芹的清香,滋味美妙无比。可那滋味,却远不及心头那份沉甸甸的暖意和鼻尖的酸涩来得强烈。 这顿饭,是林家许久以来吃得最满足、最安静又最温暖的一餐。那锅分量不算多的汤被喝得干干净净,连一点水芹叶子都没剩下。小木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唇。小丫满足地摸着小肚子,依偎在王氏身边,很快就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 王氏收拾碗筷的动作轻快了许多,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林大山依旧沉默地坐在门口修补草鞋,但紧绷的肩背似乎松缓了一些,磨刀的声音也显得没那么沉重了。 林溪躺在冰冷的土炕上,听着身边小木和小丫均匀的呼吸声,感受着胃里暖洋洋的充实感和嘴里残留的鲜美滋味。月光透过窗棂的破洞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想起那两株种在菜园角落、浇了水的紫苏,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越弯越深。 没有神奇的外挂,只有自己的眼睛、双手和对食物的了解。一条小溪,几丛野菜,一个破筐改造的工具……还有那两株移栽的紫苏。原来改变这个贫穷却温暖的家,只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一点动手的巧思、一份对未来的期许和一颗想要守护的心。而她,找到了钥匙。那些养在井水里的田螺,是明天、后天的希望。那两株紫苏,是更长久的滋味。 第2章 干香茱萸紫苏爆田螺 晨光穿透薄雾,将几缕暖意洒在冰冷的土炕上。林溪睁开眼,胃里似乎还残留着昨夜那锅水芹紫苏河鲜汤的熨帖暖意。她轻手轻脚地下炕,走进依旧昏暗的灶棚。 灶台边,母亲王氏正低头搅动着锅里依旧稀薄的米粥,动作却比往日轻快了几分。父亲林大山坐在门口的小凳上,正仔细检查着那把磨得锃亮的柴刀,听到脚步声,他抬眼望过来。那目光不再仅仅是沉沉的审视,里面似乎多了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温度?像初春化开的溪水,带着点生涩的暖意。他没说话,只是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又垂下去继续手中的活计。 “溪丫头,起这么早作甚?多歇会儿。”王氏回头,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柔和,眼下的乌青似乎也淡了些。 “娘,睡不着了。”林溪走到灶边,看着锅里翻滚的米花,试探着问,“昨晚……汤还行吗?” 王氏脸上立刻漾开真切的笑意,眼角细细的皱纹都舒展开:“好!好喝!小木那皮猴子,梦里还在咂巴嘴呢!你爹他……”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点欣慰,“也喝了满满两大碗,连汤底都刮干净了。这紫苏和水芹,真是好东西!”她看向林溪的眼神,充满了惊奇与重新认识的光芒,仿佛第一次看清自己的女儿。 一股小小的满足感在林溪心头漾开。第一步,成了。 趁着日头正好,王氏要林溪陪她去趟村西头的王郎中家。“你这条命,多亏了王郎中尽心。家里……虽没什么像样的谢礼,好歹去道声谢,把借的药罐还了。”王氏语气里带着歉意和感激。 林家住在村尾,去王郎中家要穿过大半个村子。这是林溪第一次真正“逛”这个陌生的村落。泥土路坑洼不平,路旁是低矮的泥坯房或茅草屋,大多显得陈旧。几个穿着打补丁衣服的妇人坐在自家门口,有的在缝补,有的在择菜,看到王氏带着林溪走过,都投来好奇或友善的目光。 “大山家的,溪丫头大好了?瞧着精神头不错!”一个面色黝黑、嗓门洪亮的婶子招呼道。 “托大家的福,好多了。”王氏笑着应道,轻轻推了林溪一下,“快叫张婶。” “张婶好。”林溪乖巧地叫人,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张婶脚边篮子里蔫巴巴的野菜,和旁边几个面黄肌瘦、光着脚丫在地上玩泥巴的孩子。 村中心有棵老槐树,树下聚着几个歇脚的老汉和几个半大孩子。树荫浓密,是村里天然的“信息集散地”。王氏还药罐出来,正与王郎中的妻子在门口说着话。 林溪站在老槐树不远处的阴凉里等着,耳朵却敏锐地捕捉到树下飘来的只言片语。 “………过两日,就是十五了……”一个抽着旱烟的老汉慢悠悠地说。 “可不是,大集!镇上热闹着呢!”旁边一个稍年轻些的汉子接口,语气带着点向往,“可惜啊,咱也就去看看热闹,兜里比脸还干净。” “李老栓家那小子,不是说要挑点山货去碰碰运气?”另一个声音插进来。 “碰运气?那点东西,换几斤粗盐顶天了!唉,这日子……” 大集!十五! 这两个词像火星子,瞬间点亮了林溪的脑海!她心脏砰砰直跳。机会!一个将木盆里那些吐着沙的田螺变成铜板的机会!家里屋檐下那个半旧的木盆,里面清水泡着的田螺,是她早就盘算好的“秘密武器”。 回家的路上,林溪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她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田螺,在木盆里用清水养了几天,泥沙应该吐得差不多了。要做一道能吸引赶集人、特别是那些可能想喝点小酒的男人们的下饭菜!爆炒田螺!香辣咸鲜,吮指回味,最是下酒! 可难题也随之而来。家里有什么?缺什么? 盐,还有一点,珍贵,得省着用。 油?昨夜那点猪油之后,罐子已经彻底空了!一滴不剩!这是最大的难题!试菜可以用掉最后一点点底子,但赶集要卖,这点油远远不够!辣椒?没有!只有那罐味道酸涩冲鼻的干茱萸碎。 料酒去腥?更没有!只有清水。 葱姜蒜?家里只有一小块老姜,还是上次风寒时剩下的,蔫巴巴的。葱蒜全无! 林溪的目光扫过屋后、院角、菜园边缘那些蓬勃生长的野草野菜。香料……替代品……必须找到!而且,得发动“群众”! 午饭是稀得照见人影的粥配咸菜疙瘩。林溪放下碗,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小木和小丫:“小木,小丫,下午帮阿姐个忙好不好?阿姐带你们去寻宝!” “寻宝?!”小木的眼睛瞬间亮了,饭也顾不得喝了。小丫也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对!寻能做好吃的东西的‘香草’!”林溪神秘兮兮地说,“谁找到了,晚上有奖励!” 午后阳光正好,林溪带着两个兴奋的小家伙开始了“寻香之旅”。她把范围划在屋后、溪边不远的安全地带。 “要找闻起来香香的,或者有点冲鼻子的草!”林溪描述着,“叶子长得不一样的也行!” 小木像只小猎犬,鼻子一耸一耸,在草丛里翻找。小丫则蹲在地上,专注地看着各种小草小花。 “阿姐!阿姐!”小丫突然指着一丛长在屋后潮湿角落、叶片细长中空的草,皱着小鼻子,“这个草,臭臭的!”她用小手指戳了戳。 林溪快步走过去,拔起一根,凑近一闻——一股浓烈的、类似大蒜的辛辣味直冲鼻腔! “野葱(山蒜)!”林溪惊喜地叫出声,“小丫真棒!这不是臭,是香!是宝贝!”她小心地采下一些嫩叶和下面小小的蒜头状鳞茎。小丫得到表扬,开心得小脸红扑扑,更加卖力地“闻臭臭”去了。 另一边,小木在溪边一处土坡上挖着什么,灰头土脸地跑回来,手里举着一块沾满泥巴、形状不规则的根茎:“阿姐!看!我挖到个怪萝卜!闻着……嗯……有点辣辣的?” 林溪接过来,用水洗净。根茎黄褐色,带着节疤,切开后断面浅黄,一股类似姜但更清新、略带苦味和泥土气息的辛香散发出来!虽然不是姜,但这独特的辛香绝对能去腥增香! “小木太厉害了!这可比萝卜金贵!”林溪毫不吝啬地夸奖。小木得意地挺起小胸脯,把“怪萝卜”当宝贝一样捧在怀里。 正当林溪想着如何增加风味层次时,一阵风吹来,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极其清新独特的香气,有点像柑橘,又带点辛辣。她循着香味抬头,发现是溪边一棵不起眼的小树上飘来的。树叶卵形,叶脉清晰。她摘下一片嫩叶揉碎,那股奇异的柑橘辛香更加浓郁。 “山胡椒叶(木姜子叶)!”林溪心中一喜,真是意外之喜!这可是天然的好香料!她小心地采了几片嫩叶。 他们还采了些气味清冽的野薄荷嫩尖。菜园里那两株紫苏,林溪也只舍得采了些较老的梗和几片叶子。嫩叶得留着长大。 厨房再次成了林溪的战场。试菜,可以用掉最后那点珍贵的猪油底子!她指挥小木烧起小火,用的是干燥的茅草,火势温和。 第一步,处理田螺。木盆里的田螺被姐弟三人反复刷洗得干干净净。林溪找来一块尖锐的石块,让小木用石块的尖锐处小心地砸掉尾部尖尖。这是个细致活,忙活了好一阵。 关键的炒制开始了。厚实的陶锅在小火上慢慢预热。林溪深吸一口气,用勺子将家里油罐里仅剩的那一点点凝固发黄的猪油底子,小心翼翼地刮下来,放入锅中。油实在太少了,几乎是刚刚润湿锅底。 油温刚起,林溪立刻将切碎的“怪萝卜”(野姜根茎)片、拍扁的野葱头(蒜头部分)丢进去。 “滋啦……”微弱的响声,辛香的气息被热力逼出。 接着是一小把切碎的紫苏梗和几片揉碎的山胡椒叶。 香气开始混合,变得复杂而诱人。 林溪迅速倒入沥干水的田螺!用自制的硬木锅铲(其实就是一根一头削平了的粗树枝)快速翻炒。 田螺壳在热锅中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林溪紧张地盯着,火候太小,怕炒不香;火候大了,陶锅受热不均容易裂。她不断指挥着小木:“火小点!再小点!稳着!” 翻炒片刻,田螺壳变色。林溪捏了一小撮珍贵的粗盐均匀撒入。接着,是那关键的茱萸碎!她犹豫了一下,放了比上次汤里多一倍的量。辛辣酸涩的味道升起,有点冲鼻,但混合着之前的香气,竟形成一种奇特的复合味。 没有酒,林溪舀了小半瓢清水,沿着锅边淋入。 “嗤——” 一阵白气升腾! 她立刻盖上家里唯一一个破了个小洞的木头锅盖,焖煮。利用蒸汽让螺肉入味、熟透,同时防止陶锅干裂。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小木和小丫围在灶边,小鼻子使劲嗅着空气中越来越浓郁的、从未闻过的奇异香气——野葱野姜的辛烈、紫苏的馥郁、山胡椒叶的柑橘香、茱萸的酸冲,还有田螺本身的鲜咸,交织在一起,霸道地钻入每一个毛孔。 大约焖煮了一刻多钟,林溪示意小木撤掉大部分柴火,只留一点余烬保温。她掀开锅盖。 一股极其霸道、复合的浓香瞬间炸开!弥漫了整个灶棚,甚至飘到了院子里!比之前任何一次试做的香气都要浓郁、醇厚! 汤汁几乎收干,紧紧包裹着每一颗深褐色的田螺,泛着诱人的油亮光泽。翠绿的野葱段、深紫的紫苏碎叶、零星的山胡椒叶点缀其间,色彩竟也颇为诱人。 林溪用筷子夹起两颗,小心地吹了吹,递给眼巴巴的小木和小丫:“尝尝,小心烫,嘬着吃。” 两个孩子迫不及待地接过,对着螺口用力一嘬! “滋溜!” 紧实弹牙、裹满了浓郁酱汁的螺肉滑入口中。 “唔——!!”小木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小脸一下子涨红了,嘴巴快速咀嚼着,一边吸气(茱萸的冲劲上来了)一边含糊不清地大叫:“烫!……辣!……酸!……香!好吃!阿姐!太好吃了!” 他激动得原地蹦跳,又伸手想去锅里拿。 小丫也嘬得小嘴油亮,辣得直吐小舌头,小手却紧紧攥着那颗田螺,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林溪:“阿姐,香!好辣!还要!” 林溪自己也尝了一颗。螺肉入味十足,野葱野姜的辛香彻底压住了土腥味,紫苏和山胡椒叶提供了丰富而有层次的风味,茱萸的酸涩冲劲在爆炒焖煮后,竟奇妙地转化成了类似辣味的刺激感,极大地提升了食欲!盐味恰到好处地托起了所有的鲜。虽然调料简陋至极,但这味道绝对够独特、够霸道!足以在集市上脱颖而出! 她心中大定,一个计划清晰起来。 晚饭时,那锅特意留下的、温在灶灰余热里的茱萸紫苏爆炒田螺被端上了桌,取代了咸菜疙瘩。 王氏和林大山看着这盘油亮喷香、散发着奇异浓香的“零嘴”,都愣住了。 “溪丫头,这是……螺蛳?”王氏有些迟疑,“这味儿……可真冲啊。” “爹,娘,你们尝尝!”林溪充满期待地看着父母,又给小木小丫各分了两颗,“小心烫,嘬着吃。” 林大山沉默地拿起一颗,凑近看了看那浓郁的酱汁,然后放进嘴里,用力一吸。王氏也学着小丫的样子,小心地嘬了一颗。 螺肉入口。林大山咀嚼着,动作依旧不快,但眉头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王氏则反应直接得多:“哎哟!这……这味儿!”她显然被那复合的辛香和“伪辣感”冲击到了,但随即眼睛一亮,“嚯!够劲儿!越嚼越香!下饭!老头子,你说是吧?” 林大山没立刻回答,他又拿起一颗,这次嘬得更利落。他细细品味着,黝黑的脸膛上依旧没什么大表情,但眼神却专注地盯着盘子里的田螺,喉结明显地滚动了一下。他放下空螺壳,破天荒地主动又伸手拿了一颗。 这个动作比任何语言都有力!王氏惊喜地看着丈夫,又看看林溪,脸上笑开了花:“好!真好!溪丫头,你这脑袋瓜子咋长的?这没人要的螺蛳,你都能弄出这神仙味儿!” 看到父母都被这独特的美味征服,特别是父亲那无声却肯定的举动,林溪知道时机到了。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 “爹,娘,我想……我想十五赶集的时候,试试卖这个炒田螺。” 灶棚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小木和小丫也停下了嘬螺的动作,睁大眼睛看着阿姐。 王氏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有些无措地看向林大山:“卖……卖这个?这……能行吗?集上卖吃食的也不少,咱们这……油都没了……” 林溪立刻接话:“娘,油的事,我想过了!赶集要用的油,咱们……咱们能不能用家里最后那几个铜板,跟张婶家买一点点菜籽油?就买够炒一锅螺蛳的量!” 她提到“最后那几个铜板”时,声音低了下去,带着小心翼翼。她知道,那几个铜板可能是家里最后的应急钱。 林大山没看王氏,他深邃的目光落在林溪脸上,那眼神锐利得像要穿透她。他没有立刻反对,只是沉声问:“盐、油、柴火,都要本钱。螺蛳……不要钱,但功夫呢?那几个铜板……是留着应急的。” 他强调了“应急”二字。 林溪挺直了小身板,迎上父亲的目光,条理清晰地回答: “盐,这次试做用了些,但卖的话,一小撮盐能炒一大盆,分摊下来不多。买油,就用那几个铜板!只买赶集要用的量!” “柴火,我和小木多跑两趟,能捡够。” “功夫……我不怕!赶集那天我早点起,提前炒好,用厚布包着陶罐保温!就卖一个上午试试!” 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希冀的光,声音带着恳求:“爹,娘,家里……不是缺钱吗?王郎中的药钱……我想试试。万一……万一能换点铜板回来呢?最差,也就是螺蛳没卖出去,咱们自己吃了,不浪费!那几个铜板……就当是……就当是给我一次机会的本钱,行吗?” 最后一句,她的声音微微发颤。 林溪的话,像小锤子敲在王氏心上。她想起空空如也的钱罐,想起丈夫沉甸甸的叹息,眼圈瞬间红了。她看向林大山,嘴唇动了动:“他爹……那几个铜板……孩子想试试,要不……” 林大山沉默着。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沿上摩挲,发出轻微的沙沙声。灶棚里只剩下油灯芯燃烧的噼啪声。他看着女儿那张因为紧张和期待而微微泛红、却异常明亮坚定的脸,又看了看桌上那盘散发着奇异浓香、几乎被吃光的炒田螺。这味道……冲击力十足。集上……确实没见过。那几个铜板……压在箱底,也压得人心慌。 许久,久到林溪的心快要沉下去时,林大山终于抬起眼。他看向王氏,声音低沉却清晰: “明儿……拿两个铜板,去张婶家买油。”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林溪,那眼神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信任和不容失败的凝重,“就……试一次。” 林溪的心,猛地一跳!随即,巨大的喜悦如同温暖的泉水,瞬间淹没了她!爹同意了!不仅同意,还拍板用了家里最后的两个铜板! 王氏也大大松了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又带着期冀的笑容,连连点头:“好!好!娘明天一早就去!买油!溪丫头,咱……咱好好准备!可一定要成啊!” 那“可一定要成”几个字,带着殷切的期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小木和小丫虽然不太明白卖东西的具体意义,但看到爹娘和阿姐脸上都有笑容,知道是好事,也跟着欢呼起来:“卖螺蛳!卖好吃的!” 林溪紧紧攥着小拳头,手心微微出汗。月光透过窗棂,温柔地洒在屋檐下那个装着田螺的木盆上。那不再仅仅是螺蛳,而是承载着这个寒门小家庭孤注一掷的希望之种。两个铜板的本钱!压力如山,却也让她充满了破釜沉舟的斗志!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迎接人生中第一次“创业”——赶集卖田螺!只许成功! 第3章 野葱薄荷凉拌马齿苋 代理服务器连接失败,请更换代理。 代理一代理二代理三代理四代理五 溪水炊烟录来源更新 文学城 第3章 野葱薄荷凉拌马齿苋 由于版权问题不能显示:请下载看书神,继续阅读 最新章节在APP内更新,下载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