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银杏》 第1章 银杏树下的承诺 初春的微风裹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掠过爬满紫藤的围墙,轻柔地抚过元一家楼下那棵古老的银杏树。粗壮的树干上布满岁月的纹路,新抽的嫩芽怯生生地缀满枝桠,在阳光下泛着嫩绿的光泽。阳光透过新发的嫩芽,在楼下的操场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是谁把星星揉碎了铺在地上。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上,孩子们排成歪歪扭扭的队伍,跟着老师在跑道上慢跑。 元一黝黑的小脸涨得通红,努力跟着队伍的节奏。他天生体弱,还患有哮喘,每跑一步都比其他孩子更费劲。但生性活泼好动的他,即便喘着粗气,眼睛里依然闪着兴奋的光。小鱼则安静地跑在队伍中间,微黑的侧脸透着专注,步伐轻盈而稳健。 当第一圈即将跑完时,元一突然慢了下来,呼吸变得急促而沉重,像是拉风箱一般。他扶着膝盖,弯下腰大口喘气,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小鱼敏锐地察觉到异常,立刻停下脚步,转身朝元一冲过去。“你怎么了?” 小鱼焦急地问道,伸手扶住摇摇欲坠的元一。 元一低着头,手捂着胸口,嘴唇发白,断断续续地说:“胸口好难受……” 老师也发现了这边的情况,急忙跑过来,一把将元一背在背上,朝着医务室的方向飞奔而去。小鱼紧跟在后面,眼神里满是担忧,他一边跑一边在心里祈祷元一不要有事。 到了医务室,校医迅速展开救治。小鱼站在一旁,看着校医给元一戴上氧气面罩,解开他领口紧绷的衣服扣子,随后校医说:"把桌子上的小风扇拿过来,在旁边给他吹着,但是别吹到他了,保持空气流通。" 小鱼忙不迭点头,找到桌上的插电风扇,拿了过来。小鱼找了个凳子,搬到床边坐下,目光紧紧盯着病床上的元一。窗外的银杏树枝条随风轻摆,仿佛也在为元一悬着心。过了好一会儿,元一急促的呼吸才逐渐平稳,苍白的脸色也有了些血色。 “谢谢你……” 元一虚弱地朝小鱼笑了笑。小鱼松了一口气,坐到床边,说:“你就别那么拼了,自己身体不好还不知道跟老师请假,以后要是再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 从那天起,两个原本互不相识的孩子,因为这次意外,命运的轨迹开始在这棵银杏树下交织在一起。 时光在银杏叶的飘落与生长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元一和小鱼已经步入高中。每天清晨,元一都会在闹钟声中醒来,透过窗户,总能看见那棵银杏树静静伫立。洗漱完毕后,他便看到桌上由父母准备好的两份早餐 —— 元一的老爸在事业单位工作,上班时间宽松,每天都会早起买菜顺便把早饭也买回来。而小鱼的父母在上市企业里打工,虽收入不错,却无暇照顾小鱼。好在元一跟小鱼自小玩到大,两人经常在一起吃饭、学习、玩闹。元一拿起早餐出门,楼下的银杏树在晨光中舒展枝叶,仿佛在目送他去见好友。 在教室里,两人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听元一讲解昨天的数学难题。元一成绩顶尖,讲起题来思路清晰,滔滔不绝。而小鱼则安静地听着,时不时提出几个问题。别看小鱼从小学习钢琴,他的爸妈并非要培养他走艺术路线,只当是个爱好,但小鱼成绩优异,考取个 985 不成问题。 周末的时候,元一经常带着模型拼图去小鱼家。小鱼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架锃亮的钢琴,旁边的书架上,整齐地放着元一拼好的各种模型。两人要么一起拼模型,要么小鱼练琴元一当听众,要么就两人一起打游戏。小学初中时,小鱼时不时要外出参加钢琴比赛,元一也总是陪着他一起去。高中的学业越来越重,练琴的日子倒是越来越少了,两人在一起的时光大多给了作业。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分别的时刻也悄然来临。填报志愿时,元一选择了北方的顶尖学府,而小鱼则去了南方的一所大学。尽管心中满是不舍,但他们都明白,这是为了各自的梦想。分别那天,两人又来到元一家楼下的那棵银杏树下。春日的风拂过,银杏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不舍。 “到了那边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药,别犯病。” 小鱼叮嘱道,声音有些哽咽。 元一用力点点头,笑着说:“放心吧!你也要好好练琴,等你成了大钢琴家,我就是你最忠实的粉丝!” 微风拂过,银杏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分别而叹息,又像是在为他们的未来送上祝福。那些在成长岁月里相互陪伴的日子,藏在早餐里的牵挂,在病痛中的扶持,都化作最珍贵的回忆,深深镌刻在彼此心中。即使相隔千里,这份情谊,也将永远是他们前行的动力与支撑。 第2章 情愫暗涌的时光 九月的北方,依然灼热的狂风裹挟着沙尘掠过元一所在大学。元一裹紧大衣,望着操场上结伴而行的学生,看着他们仿佛看见了自己和小鱼,两人结伴走在操场上,讨论着课堂上的难题,或是在他呼吸不畅时,用微凉的掌心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男生宿舍的夜谈结束后,安静了下来,有人接着打游戏,有人沉沉睡去。元一躺在床上,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的脸庞。他反复翻看着和小鱼的聊天记录,从高中时讨论数学题的截图,到小鱼分享的钢琴练习视频,每一条信息都像一把钥匙,打开回忆的闸门。忽然看到曾经有一次小鱼弹着琴的时候,自己拍的一张侧脸照。画面里,小鱼微黑的侧脸专注地盯着琴键,修长的手指在黑白键上跳跃,那一瞬间,元一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 从那以后,深夜对着手机发呆成了元一的习惯。他开始期待小鱼的每一条消息,会因为小鱼一句简单的 “早安” 而开心一整天,也会在小鱼说自己很累时,心疼得整夜睡不着觉。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小鱼的感情早已不是单纯的兄弟情谊,而是一种更深沉、更炽热的爱。这种认知让他既欣喜又惶恐,欣喜于发现内心真实的情感,惶恐于不知该如何向小鱼诉说。 而在南方的校园里,小鱼则加入了学生会宣传部,从刚入部门的愣头青小子,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干事,到了大三也顺理成章地接替了上一任的部长。这一年的深秋的校园文化节筹备会上,小鱼正专注地核对活动流程表,忽然有淡淡的香水味飘来。抬头时,正撞上一双明亮的杏眼 —— 林婉儿抱着一摞文件,笑意盈盈地站在他面前:“学长,这是刚刚做好的海报初稿,需要你过目。” 作为刚入学的学妹,林婉儿总能精准出现在小鱼身边。她会在小鱼整理活动资料到深夜时,递上一杯温热的拿铁;在学术讲座现场,举着手机全程录制小鱼发言的视频;甚至在小鱼为策划案焦头烂额时,带着甜品突然出现在他的社团办公室,指尖还沾着烘焙时的面粉:“学长尝尝,我新学的曲奇!” 冬至前的校园义卖活动成了转折点。那天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鱼负责的摊位前冷冷清清。林婉儿顶着被雨水打湿的卷发,突然抱着一箱进口零食冲过来,发梢滴落的水珠沾湿了她昂贵的羊绒围巾:“学长,我来当你的临时导购!” 她举着包装精美的礼盒,用甜美的声音招揽顾客,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大批学生围观。活动结束时,小鱼看着她冻得通红的鼻尖,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的围巾围在了她脖子上。 从那之后,小鱼逐渐习惯了林婉儿的存在。她带他出入学生会主席举办的私人派对,在旋转餐厅教他使用繁复的西餐礼仪,甚至在他生日时,包下学校礼堂,用钢琴为他弹奏专属的生日歌。小鱼沉浸在这种从未体验过的浪漫里,看着周围人羡慕的目光,内心也涌起一丝虚荣的满足。当林婉儿在樱花纷飞的校道上,踮起脚尖说出 “我喜欢你” 时,小鱼心跳加速着回应 “我也是”。 但每当热闹褪去,小鱼独处时,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元一。他想起和元一在银杏树下拼模型的午后,想起元一为他讲解数学题时认真的模样,想起他们在跑道上的初次相遇。他会打开手机,看着和元一的聊天框犹豫许久,最终却只是发一句无关痛痒的 “最近挺好,你呢”。他没意识到,自己在和林婉儿相处时,常常会不自觉地将元一的影子投射在某些瞬间,也没察觉到,元一才是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牵挂。 元一敏锐地察觉到小鱼的变化。以前小鱼总会分享练琴的心得,现在却只字不提;以前视频时小鱼眼神明亮,现在却总是透着一丝疲惫和躲闪。但元一不敢多问,他只能在深夜的宿舍里,对着小鱼的照片默默流泪,看着小鱼朋友圈里和林婉儿的合影,将酸涩的爱意深埋心底。 就这样,两人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前行,隔着千里的距离,各自怀揣着秘密与思念。北方的银杏叶开始飘落时,元一捡起一片夹在笔记本里,想着等下次见面送给小鱼;南方的校园里,林婉儿挽着小鱼的手臂,而小鱼的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望向远方,那里有他最牵挂的人,只是他尚未看清这份牵挂背后的真实情感。 第3章 远走的风与未寄的信 北方深秋的风带着凉意,卷着金黄的银杏叶在图书馆前打旋。元一夹着《古建筑结构力学》走出来,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屏幕上跳出小鱼的名字时,他立刻笑着接起来。 “喂?元一?” 电话那头的背景音是实验室特有的电流声,夹杂着小鱼调试光谱仪的细微噪音,“看我朋友圈了没?我申到M国西海岸那所大学了。” 元一靠在斑驳的银杏树干上,指尖蹭过树皮上的纹路,像在触摸记忆里某个熟悉的轮廓。“还没呢,什么时候发的,恭喜。”他笑着说,带着点勉强,翻开了小鱼朋友圈,最新的那张录取通知书照片,背景是物理系实验室的激光光路图。 “嗯,刚发的,猜你肯定刚刚在图书馆看书,你看书的时候肯定不会看手机,我就掐着点打给你了!“ “是哦是哦,就你了解我!小鱼特工出动!”元一随口说道。 ”我在考虑如果去的话,大概就要七八月份过去,也就几个月时间了” 小鱼的声音顿了顿,带着点少年人特有的腼腆,“本来还以为你也能去呢,结果你能保研,还好婉儿也申了那边的商学院,免得到了那里我一个人人生地不熟的。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你帮我修好钢琴那次” 他说得随意,像是在聊明天的天气,却掩不住尾音里一丝不易察觉的憧憬。 元一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像被投入冰湖的石子。他想起高二那年小鱼在物理竞赛和钢琴比赛间连轴转,自己熬夜帮他准备各种参赛资料,顺手修好了琴房那架踩下去会吱呀响的旧钢琴。此刻小鱼轻描淡写的语气,却让那些记忆突然变得锋利起来 —— 原来他记得,却选择在提起另一个女孩时,才不经意地说起。 “挺好的,” 元一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发紧,刻意忽略掉 “一起” 两个字,“那边实验室设备先进,对你的学业应该有帮助。” “嗯,导师说我的研究方向在那边确实挺强的,” 小鱼的语速快起来,带着对学术前景的兴奋,“而且…… 林婉儿说那边生活费挺高的,她查了下学校附近的公寓,两居室我们俩一起住的话能省点钱。” “一起住?” 元一重复着这个词,感觉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想起自己偷偷在地图上标记的国内某大学周边小区,户型图上用红笔圈出的两室一厅,备注着 “小鱼的琴房要朝南”。而此刻,小鱼口中的 “一起住”,却有了另一个具象的轮廓 —— 林婉儿帮他挑窗帘颜色,在他做实验晚归时留一盏灯,甚至…… 坐在那架他曾修好的钢琴前弹奏。 “是啊,” 小鱼没听出他语气里的异样,依旧说得随意,“她挺会打理生活的,现在的生活费用起来比以前宽松多了。” 他笑了笑,带着点对未来的规划,“你知道我这人,对钱没概念,有她在应该挺省心的。” 元一看着地上被风吹散的银杏叶,突然觉得有些讽刺。那个连微积分作业都要他帮忙检查的小鱼,如今却在另一个人身边学会了规划生活。那些他曾默默设想过的 “省心” 场景,此刻都成了针,细细密密地扎在心上。 “所以来显摆了?” 元一听见自己的声音冷了下来,带着连他自己都惊讶的尖锐,“不过就是出个国,瞧把你得意的。还没结婚就同居,见色忘义的家伙!” 电话那头沉默了。实验室的电流声透过听筒传来,像是某种无声的控诉。元一知道自己越界了,那些积压在心底的情绪,像突然决堤的洪水,冲垮了他所有的理智。他想收回那句话,却听见小鱼轻轻叹了口气。 “他是我女朋友嘛,一起住怎么了?再说了,现在同居的也不少,虽然我们也没说要睡一张床,但住一起不也挺正常的么。” 小鱼的声音里带着困惑,“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是想来找你聊聊,听听你的想法。”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些认真,“知道你担心我,其实我也犹豫,毕竟是一去就是五六年。” “你的未来,你自己选。” 元一靠在树上,感觉后背被树皮硌得生疼,“我能说什么,只能祝你…… 顺利毕业。总不能说祝你早生贵子吧?” 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最后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像在切割自己的喉咙。 “有意思吗?我跟婉儿在一起的第一天你就知道了,又不是才告诉你,你生的哪门子气啊?” 小鱼的声音也冷了下来,“再说了以后总要找个人结婚吧,又不能一辈子就跟你一起打光棍,而且……” 他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道,“算了算了,我去吃饭了,回头再聊。” “嘟 —— 嘟 ——” 电话被挂断的忙音,像重锤敲在元一心上。他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渐渐暗下去的小鱼头像,那是两人高三毕业旅行时在银杏树下的合照,照片里的小鱼笑得没心没肺,手里还拿着他送的银杏叶书签。 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打在元一裤腿上。他想起上周帮小鱼父母修电脑时,无意间看到的小鱼童年相册 —— 其中一页贴着他小学钢琴比赛的奖状,背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 “给元一的礼物”,旁边还画着两个牵着手的小人,一个戴着哮喘呼吸器,一个背着钢琴谱。 那时的小鱼,会把所有心事都告诉他。而现在,那个分享喜悦的位置,似乎已经悄然易主。 回到宿舍,元一打开电脑,屏幕上还停留在国内某大学建筑系的保研系统。他看着自己填到一半的申请资料,鼠标指针在 “是否同意调剂” 的选项上悬停了很久。抽屉里还放着他打印出来的小鱼目标学校周边房源信息,其中一套带阁楼的公寓被他用荧光笔圈了又圈 —— 阁楼的窗户朝西,正好能看到夕阳,他曾想过把那里改造成小鱼的琴房,铺上隔音棉,摆上那架他偷偷存钱想送的二手斯坦威。 现在看来,那些规划都成了笑话。 三个月的时光匆匆而过,两个人也冷战了三个月。出发前一天,小鱼突然发来消息:“我明天下午三点的飞机,你来送我吗?” 元一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久到屏幕自动暗下去。他想起小学时小鱼把哮喘药塞进他手里的温度,想起初中篮球赛小鱼背他去医务室时,扭头对他说 “元一你好沉”,想起高中晚自习后两人在银杏树下分吃的那包辣条…… 无数个片段在脑海里闪过,最终定格在小鱼说 “跟她一起住” 时,那种轻松又带着憧憬的语气。 虽然元一没回微信,但他还是去了机场。他到的时候,小鱼正和林婉儿站在值机柜台前,三个大人在他们身后互相交谈,元一一眼就认出是小鱼的爸妈,另外一位猜测应该是林婉儿的母亲。小鱼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衫,是元一高二时送他的生日礼物,袖口已经有些磨损,他却还留着。他跟婉儿两人手挽着手,动作熟稔自然。, “元一!” 小鱼看到他,眼睛亮了一下,松开林婉儿的手跑过来,“就知道你肯定会来!” 元一看着他,想说 “我怎么可能不来”,话到嘴边却变成:“嗯。” 他把手里的保温桶递过去,“给你现熬的,喝完过安检去,省得你以后嘴馋喝不到本大人的手艺。” “还是你懂我!” 小鱼接过保温桶,指尖触到温热的桶壁,眼神充满着幸福,“谢谢你,元一。”两人一起走向小鱼的父母,元一向二老挥挥手,“叔叔阿姨好!” “小元来了,快来让阿姨看看,长这么高了!”小鱼的母亲拉着元一,全身上下打量着,笑着说道“不错不错,壮实了不少,可不像小时候一样弱不禁风了。”说完,跟旁边的中年女性介绍道“这是我们家小鱼的发小,元一,可惜他没选择出国,不然有他在我还放心点。” 林婉儿也走过来,笑着对元一说:“谢谢你来送我们,小鱼一直念叨你呢。” 她穿着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衬得皮肤很白,手里拿着一个印着不知道是什么 logo 的帆布包。 元一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他看着小鱼和林婉儿站在一起,突然觉得有些刺眼 —— 他们一个穿着他送的衬衫,一个站在他爱的男人身边,而他这个 “最好的朋友”,却像个局外人。 “阿姨,时间还早,好久没孝敬二老了,来尝尝看这银耳羹还是不是当年的口味。喝完就送他们过安检吧。”元一笑着跟阿姨说道,一边把保温桶交给林婉儿。 “你们先过去,我跟元一先去把值机办完。”小鱼转身往值机柜台走过去 两人排着队,“到了那边,” 元一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记得按时吃饭,别总泡实验室。课题虽重要,但也要注意身体。” “嗯。” “还有,” 元一看着他,“钢琴要是还弹,记得录视频发给我,别把小时候的底子全扔了。” 小鱼笑了笑,眼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好。你也是,好好读研,要是有空的话,偶尔也去我家看看咱爸妈。自己的哮喘药千万要记得带,我不在国内,可没办法给你打电话提醒你” 元一看着他转身的背影,蓝色衬衫融入人潮,像一滴墨水滴进大海。手里提着的空了的保温桶,桶壁上似乎还残留着小鱼的温度。鱼妈妈抬手抹了抹眼睛,鱼爸爸轻轻拍着她的背。大厅广播里传来航班登机的提示音,像某种缓慢的倒计时。 机场广播响起,催促着下一班航班的乘客登机。元一转身走出机场,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照在他身上,却驱不散心底的失落。 回到学校,元一打开电脑,看着窗外的银杏叶又落了一层,像铺了一地的碎金。元一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有些人,有些事,就像这秋天的银杏叶,该落的时候,总是要落的。” 只是他不知道,在安检口的另一端,小鱼看着手机里那张被他设为屏保的照片 —— 那是高中时元一趴在课桌上睡觉的样子,阳光落在他睫毛上,像撒了一层金粉。小鱼指尖划过屏幕,轻声说:“元一,要是能跟你一起就好了。” 而这句话,终究没能穿过汹涌的人潮,传到元一的耳中。就像那年秋天未寄的信,和那句没说出口的喜欢,都被远走的风,吹散在了时光的缝隙里。 第5章 告白 警笛声如尖啸的利刃划破夜空,在医院外盘旋回荡,却无法穿透里那令人窒息的死寂。元一紧紧搂住小鱼,握着他的手,小鱼虚弱地靠在他怀中,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牵扯着伤口,绷带渗出的血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扩大。 楼道里护士的脚步声和推车的声音来回盘旋,中间忽然夹杂了一个沉稳的步子声音,仿佛死神的鼓点在步步逼近。忽然有个护士出声了:“这位先生,这么晚了禁止探视了,麻烦你离开”,“好的好的,我来给我弟送点东西,马上就走”元一听着那脚步声似乎是一间病房一间地走过来,虽然快速却没有慌乱。楼梯间警察的脚步声已经逐渐能够听到了,而死神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终于脚步声在门外停住了,杀手试着推了推,没有推开门,“砰!砰!砰!” 三声枪响骤然炸开,门锁迸溅出火星。小鱼浑身剧烈颤抖,指甲深深掐进元一的手臂,却被他反手紧紧握住:“别怕,有我在。” 紧接着又是两声枪响,门锁彻底被击碎,金属碎片如霰弹般飞溅。 杀手粗暴地踹门而入,门板轰然倒地。他举枪的动作行云流水,枪口依次扫过房间的四个角落,“砰砰” 两声,子弹嵌入左侧墙面,扬起漫天灰尘;紧接着右侧角落也传来两声枪响,病床的铁架被子弹击中,发出刺耳的金属悲鸣。 元一几乎是在枪响的瞬间做出反应,猛地转身将小鱼整个护在身下。一颗子弹擦着他的头皮飞过,灼热的气流在皮肤上烙下一道红痕;另一颗子弹穿透他的左肩,剧痛如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眼前炸开一片刺目的白光。鲜血喷涌而出,溅在小鱼惊恐的脸上。 小鱼张口,却立刻被元一捂住嘴,鲜血从肩膀低落。他死死抱着元一不断颤抖的身躯,杀手的身影在血雾与硝烟中若隐若现,扣动扳机的手指泛着青白。 “那边有动静”警察急促的脚步声立刻朝着这里过来,杀手咒骂一声,只来得及最后朝着角落随意开了两枪,转身撞破医院窗户,夺路而逃。元一踉跄着将小鱼护在更深处,用自己残破的身体组成最后的防线。 小鱼松了口气,悄悄说到“他走了,我们安全了”。然而,他只觉得元一手突然松开了,突然发现,元一的胸口一片红色。元一的身体缓缓下滑,小鱼下意识地抱住元一,元一颤巍巍地伸出手想要摸着小鱼的脸,“我一直… 一直喜欢你…” 元一的指尖终于触碰到小鱼的脸颊,用尽最后的力气将这句话说出口。小鱼的心里突然像有什么破了一样,他看到小鱼瞳孔剧烈收缩,看到少年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再也听不见声音。意识消散前,小学操场上,初春微风中,小鱼向他伸出手的模样,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小鱼抱着逐渐冰冷的身体,终于崩溃大哭。他将脸埋进元一的颈窝,像小时候那样想要汲取温暖,却只换来满鼻的血腥气。警察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但他什么都听不见了,耳边只有元一最后的告白,在无尽的黑暗中反复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