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侦探》 第314章 无从选择2 等到猎魔司炮灰团新兵期结束以后,我要离开猎魔司,去军部试试吗? 我肯定不去! 多伦帝国常规部队更倾向从刚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新人里招募。 我这种已经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大概率留不到帝国本土。 那会去哪里呢? 一个是多伦帝国远洋部队,一个是奥加大陆的前线。 两者都是填炮灰的地方,也一时分不清哪里消耗更快。 所谓的远洋也是个笑话,真正能够威胁到塔西帝国的远洋部队早在世战期间已经打残了。 现在的海上部队主要是负责多伦帝国本土与奥加大陆之间的兵源和其他物资运输的护航。 另外最多在多伦帝国京州东部近海区域和艾兰州近海海域进行巡航。 再远一点的海域就无法顾及了。 大灾变之后,海族的活动范围早已覆盖到大陆近海区域。 而在世战中受损严重的海军已经无力和海族对抗。 塔西帝国更惨,目前残留的几条旧式军舰也只能为本土与奥加大陆之间有限的航道护航,仅此而已。 世战之后的重建并不明显。 因为多伦帝国的损失基本就发生在艾兰州和军部下的海军。 世战之后,根据AI比对分析,多伦帝国重建的重点也没放在新型舰艇船只的建造上。 可能,按照AI的理解,塔西帝国没将主要精力放在海军力量的重建上,多伦帝国也没必要优先重建海军。 而且,再怎么重建,也改变不了“人类早已无法抗衡海族”这个既成事实。 大灾变的影响难以想象,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就是海平面的缓慢上涨。 现在还算好的。 在世战之后,没几年,大灾变开始了。 那时候的海水上涨速度更夸张。 多伦帝国的北境荒原,米德伊斯特州的南部,在不长的时间里相继被海水淹没。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严重的沉没发生在塔西帝国。 塔西帝国超过一半的国土,如今已经被海水淹没了。 这也是多伦帝国能赶超塔西帝国的原因之一。 海水上涨,陆地消失,海族的活动空间变大了。 再加上世战损耗的海军力量。 如今的人类早已不是海洋的主角,甚至连配角都不是。 既然怎么努力都打不过,索性不争了。 我不喜欢海洋。 大灾变之前就已经被污染的差不多了。 当然,那时候离我出生尚早。 不过,我在义务教育学到的通识课程里,对如今的海洋,描述依旧骇人听闻。 与其说是海洋海水,不如说是死海毒水。 深海生物是什么状态,因为人类的远洋能力受限,很早之前就不得而知。 近海生物,现今还存活的,基本上都变异了。 收到海水水质影响的还有海族。 也难怪那些有智生物对人类的敌意那么深。 一旦选择上船,很多事情就不是我能掌握的了。 类似于猎魔司,加入多伦帝国远洋部队也要签署一份长期合同。 一般情况下,一旦签下海上服役的长约,那么,想要重返陆地只有当逃兵,趁舰船靠岸补给时,跳船逃离。 那是一种很冒险的尝试。 海水的污染,即便只是皮肤接触就会对身体进行腐蚀。 你还得祈祷,整个逃离过程中,你不会呛进一口海水。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5章 海族相关1 海水中早已充满了污染。 现在能适应海洋环境的生物也都发生了变异。 三只眼睛的鱼,脑袋上布满密集复眼的虾,十几只触手的章鱼... 由此及彼,我不信那些仇视人类的海族会好到哪里去。 陆地上生存的我们,虽然也会因为大的水循环而不可避免得接触到海洋污染,但是那种接触算是间接接触。 收到污染海水的影响会小很多。 那些海族生物能躲到哪里去? 深海区域?冰洋区域? 他们无处可逃。 啊,是的,用人性ta来指代海族生物。 因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 甚至在这个星球的历史上,海族生物出现的时间都要早于人类。 从已经整理成云资料的历史记载,曾经海族的强大甚至可以将势力范围覆盖到大陆之上。 那段历史对于除了少数考古和历史专业的研究员,和个别的历史爱好者来说或许充满了云蒸雾绕的神秘感。 甚至可以当做是一种幻想类的小说进行阅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些历史毫无意义。 无论是真实性、可考证性,都无所谓。 最重要的是,那段可能发生过的历史距离现在太久远了。 几年前之前的事,具体发生了什么,对于现在又有多少影响呢? 不过,对于我来说,那段记载还是挺有意思的。 我就是把那段历史当作小说,这种娱乐内容来体验的。 现在的小说题材在AI智能的辅助下,早已脱离了文字和声音的局限。 作为体验者,完全可以在AI的提示下一步步建立小说人物和场景的虚拟模型。 小说旁白,小说角色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让读者享受到3D般体验。 当然,这些都是付费项目。 小说家,作为职业已经消失了。 或者说,小说家已经转型成互动媒体设计师。 纯文字,或者文字加声音的形式只存在于云端服务器,供少数怀旧群体进行调阅。 现在的小说互动性更强,体验者可以选择成为故事主角或者配角,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剧情进行互动。 甚至可以探索隐藏剧情,重新定义世界观。 不过即便如此,小说类娱乐仍然不是主流。 现在的主流是与私人定制的AI虚拟角色进行互动,以及各类可以深入互动的短视频。 前者不用说了,随着与虚拟角色的不断磨合调整,那些虚拟角色已经成为这个项目体验者的灵魂伴侣。 没有各种疾病,性格可以调试,不会背叛,比真人可靠。 AI强大的算力还能让虚拟角色实现与体验者相近或者更深刻的思想观点。 想要追星,就仿照自己心仪的偶像定制一个类似的,只要避开肖像权纠纷就可以。 想要重温初恋的感觉,想要体会征服或者被征服的感觉... 想要一个小鸟依人,体验温柔似水... 想要一个放浪不羁,体验放纵叛逆... 只要你有欲望有需求,AI虚拟角色都能实现。 只要一直不停的续费,自己“捏”出来的虚拟角色完全可以与体验者相伴终身。 这类娱乐项目显然被大众认可而成为娱乐的主流。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6章 大众娱乐 我觉得这种商业模式挺抓人心的。 但我不相信这种成功流行的娱乐方式全是AI智算的结果。 如果真是那样,那么AI发展的程度也夸张了。 这种模式,如果不是非常懂人性懂人心是设计不出来的。 我也曾沉迷过AI虚拟角色相当长一段时间。 以“烈焰”乔·艾斯、“冰女”芬妮·桑德拉为主要基础,糅合两人的一部分。 再加上玥灵和希丽娜的一部分温柔性格。 每次互动都微调一下,把缺少的补上,把多余的剔除。 这种自带养成属性的娱乐方式很容易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 我对自己塑造的虚拟人物还是相当满意的。 而且,因为我已经植入了AI脑机,很多体感可以由脑机进行神经信号模拟来完成。 我塑造的AI虚拟角色还能与我进行超越视觉听觉的深层次互动。 不过,在我被多伦帝国北境猎魔司开除以后。 随着AI脑机权限因为我丧失公职而受到了限制。 具体到AI虚拟娱乐,简单说,就是以前的很多功能,在我被开之后无法再体验了。 除非额外花钱,否则连定制的功能都无法开启。 仅剩不多的钱当然不够我继续深度体验AI虚拟娱乐。 曾经“捏”出来的角色也因为长时间没被激活而转入深度休眠。 也就是在被云端服务器调整到边缘数据组,想要重新启用,还要交额外一笔费用。 这费用就是数据保管的费用,最早在玩家须知里有明确的说明,美其名曰“角色保管费”。 没钱也是一种克服娱乐上瘾症的有效手段。 说起来有些丢人,不过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我差点因为角色近乎丢失而失控。 再往后,在艾兰州我通过当私家侦探积累了一小笔积蓄之后,也试着重温一遍AI虚拟娱乐。 不过,我再也没有启用深度休眠的角色。 过去的就过去了,再见也不是曾经那种一往情深。 已经没那种感觉了。 重温AI虚拟娱乐,我只选择异性角色里最便宜的那一类。 反正也不是用来思想碰撞,交心什么的。 不用投入感情,也不用投入太多的钱,挺好。 主流的娱乐项目除了AI虚拟娱乐以外,就是互动式短视频这种娱乐,比较受大众的追捧了。 体验者可以深入这种短视频里,以视频角色或者上帝视角对视频内容进行干涉。 参与感和游戏化,也让互动式短视频成为仅次于AI虚拟娱乐的一个休闲项目。 再说回阅读,这种传统的休闲模式早已沦为小众非主流。 当然,不知道多伦帝国出于哪种考量,数字阅读很多内容都已经免费。 对我来说,阅读历史相关的内容也是一种放松。 反正也不花钱,还能了解很多资讯。 再通过这些资讯进行分析,还能得出一些有意思的内容。 而且,这些推导出来的很多内容都被帝国列为敏感话题。 这样,阅读对我来说,又具备了更多的意义。 人们对禁止的,隐匿的内容总是充满了探究的冲动。 我也不例外。 就比如,古老的海族,在几千年之前的登陆作战,因为海族首领在寻龙大陆突然消失,而戛然而止。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7章 海族相关2 云端的历史记载很简陋。 只有某年某月,某某做了什么。 辅助的虚拟画面和记载一样,都是断断续续的。 关于海陆之战,没有记载海族登陆的原因和背景。 不过,我比较倾向于这种接近中立的记载。 自带感情和立场的历史记录会影响客观性和真实性。 那段历史资料并没有关于环境巨变之类的记录。 所以也没办法拿现在的状况去和那段历史进行对比分析。 从所有的,公开的,可查的资料看,关于海面上升淹没陆地的记载也只发生在世战之后的大灾变时期。 关于几千年之前的那段记录,就像是平铺直叙般的描述。 既有海族的崛起、登陆和入侵。 也有龙族、矮人、巫人、兽人、精灵等大陆各种种族暂时搁置彼此之间的矛盾,组建联盟,共同抵御海族的进攻。 按照描述,当时的人类还只是巫人一族的附庸,并不是大陆的主宰。 当然,这种记录到底属于历史的缩影,还是一种奇幻小说般的史诗? 对我来说,或者说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会认同那些记录是后一种。 从资料的来源看,那些文字性的描述以及虚拟出的一些场景世界,无一不指向了多伦王国之前继承下来的历史文化。 也就是说,多伦帝国现在所在的大陆,在几千年之前也遭遇了海族的入侵。 从那些虚拟的场景模糊的刻画出几千年以前海族的轮廓。 就像在那个古老的年代,大陆的各个种族外貌特征互相之间都有明显的差距。 海族也是如此。 按照那些对几千年之前的大事件的描述,海族内部似乎也有明显的阶层差异。 光从虚拟场景就能看出一二。 海族中的王族与普通海族有明显的外貌差别。 简单来说,海王族的外型更接近人类。 海族的首领,带领海族众部上岸作战的是海王一族。 而海王一族的发源地,根据历史记录和星球定位,应该属于最初的深海区域。 无论海平面如何上涨,这个星球的深海区域始终不变。 那个深海区域大概的位置就在这个星球的东海。 这个星球共有七片海洋。 以寻龙大陆为起始,位于寻龙大陆东西两侧的,分别就是东海和西海。 东海的面积最大,东海的另一侧就是多伦帝国所在的大陆。 西海的面积次之,西海的另一侧是塔西帝国所在。 多伦帝国与奥加大陆之间,以红海相隔。 多伦帝国的运输船只只能在红海商定好的航路行进。 和谁商定? 自然是和红海的海族。 虽然时常会有摩擦发生,但是在官宣方面,我们能看到的是“多伦帝国与红海海族的交往更进一步”云云。 我觉得这种官方宣传很愚蠢。 且不说陆地上的人类和海族的矛盾能否调和,光从军部每年为海军招募新兵的数量上看,人海和平和睦就是个笑话。 偏偏这个笑话要讲给帝国的公民听,且这个笑话一点不可笑。 塔西帝国那边也是一样的情况。 他们似乎和黑海的海族关系更差一点。 塔西帝国仅剩的海洋部队,还要分心对付黑海海族。 奥加大陆继续向东,经过黑海,就能看见塔西帝国。 星球的两极分别是北海和南海。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8章 海族相关3 相比起红海海族和黑海海族,来自北海海族的袭扰并不频繁。 光从骚扰频率上看,北海海族仿佛是低调一类低调的海族。 不过,我觉得海族都是一个样子。 只不过是因为环境不同,而表现不同罢了。 这与人类对大洋的污染更多的集中在近海有关系。 红海和黑海海族的样子,可以在多伦帝国公开资讯中看到。 样子都差不多,下半身和海象差不多,有的海族已经长出了分叉的尾鳍。 有些海族上半身两侧的鱼鳍变得粗壮,且能伸缩自如。 那些海里生物嘴巴下面全是触手。 可能这样的器官更方便它们固定食物,并往口器中塞吧。 也不知道这算进化还是突变。 反正和人类制造的污染脱不了干系。 就这样,海族在某些人类的眼中也是一种食物。 是的,就在多伦帝国艾兰州。 那些世代打渔为生的渔民也会时不时的捕食海族。 我猜塔西帝国那边应该也有类似的另类吧。 人类对海洋的污染很早之前就开始了。 只是在最近百年时间里,污染在加速。 不用看那些公开的数据和宣传鼓动材料,看看多伦帝国的饮食结构变化就能知道很多事情。 早在多伦还未改制,也就是自称多伦联合王国时期,传统的饮食结构与现在的完全不同。 公开的资料可以查到,几百年的时间里,多伦王国的主食核心是土豆,肉类配菜核心是海鲜。 油炸鱼排和油炸薯条可以算是多伦王国的传统国菜。 相比起烧烤和炖煮,油炸更快速更简单。 因为食材便宜,烹制手法简单,大多数的国民都吃得起,所以油炸鱼排薯条算是多伦国民菜。 那时候,大灾变还未发生,极端气候还未降临,海洋渔业还是多伦传统行业。 海平面还没有发生变化,米德伊斯特州的荒漠化还不算严重。 从多伦诺森州北部到米德伊斯特州南部,都有以打渔为生的渔民。 海鲜物产丰富,海鲜特别是鱼肉价格自然要比牛肉、羊肉、鸡肉便宜。 后来发生的污染也基本遵循着工业化进程所特有的性质。 发达便利的同时,污染在加剧。 早在世战前,多伦的肉食材料已经从海鲜改为牛肉、羊肉、鸡肉。 虽然也是充满了科技与狠活,但是因为进食而进入身体的毒素显然要比海鲜稳定。 也许十几年,也许几十年,在肝脏彻底罢工前,是显现不出来突变的。 最多就是身上因为雌性激素和抗生素积攒过多而出现的一些“小毛病”。 按照多伦医疗手册上的建议,可以通过多喝水多休息来缓解。 最多就是在难受的时候,注射止痛剂或者镇静剂。 在短暂缓解身体不适的同时,慢慢对药物产生依赖, 而已。 这比食用海鲜要安全得多。 吃牛肉、羊肉、鸡肉不会死,至少不会马上死。 而吃海鲜,呃... 打个比方,吃海鲜就像是在玩北境轮盘游戏。 也许还没吃完,就会蒙召去见伟大的光明神。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19章 多伦王族1 北境轮盘游戏相传最早起源于于多伦联合王国成立之前的北境各部落。 而多伦帝国是在世战之后成立的。 可以说,一次世战将多伦联合王国的最后一丝气运打散了。 关于世战的起因,众说纷纭,不过从公开可查的云历史资料中可以推断出来一个比较模糊的情况。 大概分前期多伦联合王国和塔西帝国一起打寻龙大陆,后期多伦和塔西互殴。 战争乱七八糟,花里胡哨,尽是大人物的轮盘游戏。 早多伦联合王国成立之前,轮盘游戏就已经在北境流行起来。 在北境生存的原始人类,也被称为冰原蛮人或者冰原蛮族,以强大的武力、好斗的性格以及与冰原魔狼天生共存的特性着称。 从若干有限的云历史资料看,北境冰原上生存的那些人类,是后来多伦帝国立国的王族。 这些北方势力也是在巫人统治整个大陆的后期慢慢崛起,并最终成为反抗巫人残暴统治的人类的主要力量。 关于巫人的记载,多伦联合王国残留的历史资料里对巫人的描述大概是: 身高体型庞大,接近于普通人类的两倍以上,是矮人王国的掘墓人。 连续千年的矮人文明就是被无人埋葬的。 也就是说,北境蛮族对于巫人来说,就像巫人对于矮人。 之后又是人类发起了对巫人的反抗,结束了延续整个中古历史的巫人文明,开创近代文明的开端。 从现有的、残缺的云历史记录看,这个星球的文明至少在几千年之前就存在了。 龙族、海族、矮人族、精灵... 无论之前有多么强大多么辉煌,到现在也都成为了历史记录里的几页记录。 就像北境蛮族,我们这些现在生活在北境的人,对那些曾经称霸北境甚至全大陆的势力,也只剩下脑海中的想象。 据说,多伦联合王国的王族对北境冰原或者冰原蛮族的称号并不忌讳,相反还以此为荣。 在残酷恶劣的环境生存下,为了争夺短缺的资源,必须展示出好勇斗狠的坚韧精神。 任何一丝软弱都无法在苦寒的冰原上活下去。 也有人推测,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似乎和冰原魔狼,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神秘的契合。 冰原魔狼,是早已消失踪迹的一个奇特物种。 狼群在头狼的带领下,能战北海海怪,能长途追寻猎物,直至猎物死于恐惧和虚弱。 有一句史学家的记录,让我印象深刻,说的是冰原魔狼“似乎在撕咬中还夹带着魔法伤害”。 看来在这个星球上,超凡力量出现得也挺早。 另外,冰原魔狼对人类的态度也不一样。 即便是这个大陆南方,或者是其他的地方的人族,用各种方法尝试与冰原魔狼建立契约都会失败。 灵魂契约也是一种超凡力量的体现。 不过这种超凡力量并不多见。 好吧,作为多伦帝国的三等公民,我的确没见过。 云资料里没有,可能是因为涉及超凡力量这个敏感话题而有访问限制。 在我猎魔司几十年的工作中,也没见过这种超凡力量。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20章 多伦王族2 在云历史的记载中,只有多伦北境蛮族中的很少一部分人能成功与北境魔狼建立灵魂连接。 似乎冰原魔狼与北方的蛮族就属于天生的共生体。 如果失败,也就是无法与魔狼建立特殊关系又会怎样? 虽然云资料里没有记载,不过从冰原魔狼的另一个称呼可以猜出来。 失败的后果估计会丢命。 因为,冰原魔狼或者说北境魔狼的另一个称呼是“噬魂狼”。 根据我的猜测,一旦无法与魔狼契合,要么杀了魔狼,要么因为被魔狼噬魂而死。 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那些与魔狼订立契约链接的北境蛮人有多狠。 难怪轮盘游戏被冠以“北境”的抬头。 也只有这种游戏才配得上北境蛮族的狠厉。 大概也只有这种狠厉的部族才能扛起反抗巫人统治的大旗,并最终在大陆立国称王。 北境轮盘的游戏最开始是在北境冰原部落内部之间进行的一种危险尝试。 因为都属于内部亲族,所以打斗角力也不会下死手。 正因为此,可能强度不够的打斗角力对当时的部落人来说并不尽兴。 所以他们会选择加入类似于赌博的环节,根据随机的结果,决定输掉的一方脱去兽皮外衣,跳入刺骨的北海或者冰窟中接受比打斗角力更刺激的惩罚,或是赢得烈酒和美人。 北境蛮族的主要食物构成就是冰原兽和北海海兽。 冰原魔狼是蛮族狩猎的好伙伴。 不过,这种生物的繁衍进程似乎受到了不可逆的干扰。 绝迹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因为平时留意的历史更多一些,我顺便也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比如冰原魔狼这种生物,最后一只冰原魔狼在塔西王国建立之前就消失了。 在星球的另一端,世战还未开始,塔西王国早早就被帝国取代。 按照建国的顺序,多伦联合王国成立以后的几百年,塔西王国在遥远的另一个大陆建立起来。 这方面的历史材料有多种说法,多伦帝国官方主流的说法是:塔西王国建立者立国者曾经是多伦王国王室成员,因为犯下大错而叛逃出了王国,背叛了多伦王。 而塔西帝国那边的官方材料则有另外一种不同的说法。 按照塔西官方的云端史料记载,塔西王国最早的立国者不是背叛而是遭到了迫害,不得不趁远征的机会,摆脱了多伦王国的控制。 然后,率领远征军,也就是多伦帝国的主力军队,经过艰苦跋涉,到达了星球的另一端,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无论是迫害还是背叛,其实对后人来说都无所谓了。 都作古成土了,怎么说还重要吗? 但是, 你们应该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隐藏信息吧? 光从那些可以查阅到的历史史料中,就大概可以推断出,现在的多伦帝国和塔西帝国,这两个明争暗斗的国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管是被迫害还是叛逃,实际上这两个国家最早的统治阶层肯定有血脉关系! 推导出这个结论,让我在震惊之余也充满了愤怒。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21章 多伦王族3 我能不愤怒吗?! 无论是多伦帝国的史料记载,还是来自塔西帝国的资料。 无论他们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冲突有多大,但是有一点,只要眼睛没有瞎,只要智力还算正常都能看出来。 那就是多伦帝国的上层和塔西帝国的上层,他们之间是有血脉联系的。 就好像分家之后的争斗,继承之战。 再看看这两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之间的斗争,就显得幼稚可笑了。 两国发生在世战之前的那些远征就不说了。 之前发生的冲突以及影响会按照时间节点划分,能影响现在的属于世战的后半段。 世战前半段的猎龙之战也不说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关于寻龙大陆的太遥远。 距离产生陌生感。 对我来说,即便是源自寻龙大陆的古医术对我帮助巨大。 我的感激也仅仅针对希丽娜,而不是寻龙大陆。 在世战的后半段,战争双方可是多伦和塔西啊! 明明就是一家子人之间的矛盾,偏偏又牵扯进成千上万的无关的人。 为他们一家子而死的人还少吗? 即便是我被开除出猎魔司这个帝国体制内的单位之后,多伦帝国军部每年招募的新兵当中,大部分都会派去奥加战场。 是为了帝国维持殖民地的稳定? 为了帝国掠夺奥加大陆的资源? 还是去那个远离故土的地方,和塔西帝国的炮灰们一起,为多伦、塔西两国的高层表演? 这是多么奢侈的表演! 这是多么残酷的游戏! 这怎能让我不会感到愤怒?! 那些已经死去的,那些正在赴死的,都是权力游戏里的NPC! 多伦和塔西这两个国家的顶层是不是觉得随着AI技术的普及,普通人更不值钱了吧? 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由AI智能机器完成,人工劳力已经变得一文不值了。 广告的推广性质也更接近强制,普通人的消费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也或者是因为他们看出来大灾变开始以后,海平面上升的趋势不可逆,整个星球迟早会被淹没。 所以他们升级了末日狂欢的游戏,打算在自己腐臭的生命结束之前拉更多的人陪葬? 对它们来说,底层人最好的去处,就是在奥加战场上挥洒生命和热血。 除此以外,我实在想不出那些少数派还有什么缘由发动并维持战争。 仅仅是为了有相似相近血脉之间的世仇,而要消耗那么多旁人的生命,要耗费那么多资源,将国家有限的力量投入到奥加战场。 如果将那些人财物用来改善底层的生活不是更好吗? 当然,这种投入假设的确也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无论是从近代的历史资料看,或者是从几百年前的云端历史资料看:那种宁可浪费也不投入到社会经济循环当中的行为并不少见,也并不是个例。 这是那些上位者普遍采取的一种极端手段。 因为,一旦资源分配实现了实质上的公平,那么那些少数派的权力就会发生动摇。 可控的“饥饿”更有利于维护统治。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22章 觉悟之始1 这些都是我自己悟出来的。 当然受到知识、眼界、实践之类的制约,这些想法肯定有偏颇和错误的地方。 不过,单论这种悟出来的想法对我来说就已经算是一种收获了。 其实,我有这些感悟,我有这些针对性的阅读及推断,是离不开昆洛德和若伊尔两兄弟对我的启发。 我也可以把这种知识获取和深度思考的行为当作我个人的社会觉醒。 昆洛德和若伊尔这两位大爷给我教授的,不仅仅有知识,还有方法。 而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在多伦帝国提供的各类教育,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甚至付费教育当中都并不涉及。 光是那些额外的知识对我的个人成长就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 比如,让我明白,在规矩的约束里,如何享受自由。 而昆洛德和若伊尔引导我接触并学习到的那些方法,更是让我在思维和行为方面比大部分人都强一筹。 比如在猎魔司新兵期间,我几乎享受到了规定中的所有的权利。 和我一比,那些新兵们,无论是和我同期的,还是后辈新兵,更像是温顺听话的家畜。 他们只知道在一块指定的草皮进食,却不知道,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青草更加肥美多汁。 他们甚至连尝试的想法都没有。 不得不佩服,帝国的教育真是...好啊! 那些来自昆洛德和若伊尔的知识更加隐秘。 在较好得避开敏感词审查以外,还能让我在脑海中形成对一些历史和现实的拼图。 尽管这些拼图是相当残缺,离完整还差很多,但也远非帝国传统教育出的普通公民能够想象到的。 而且,我感到随着探索了解的深入,这个拼图的全貌似乎大的超出了我的想象。 昆洛德和若伊尔教导的方法对我来说更加重要。 知识让我知道是什么,方法让我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去做。 知识就像是各种有趣的材料,这些材料在帝国无法在传统教育中获得。 方法就像是技能,这些技能也无法通过帝国传统教育中领悟掌握。 就比如说,借助公开的知识资料来进行隐秘本质和真相的探寻,去伪存真进行推导。 这是完全改变了我从小接受到的教育惯性。 现在再回想一下,这种近乎另类的方法,在多伦帝国是不允许存在的。 至少在那些塔尖之上的人眼里,我们这些底层的人不配不能掌握这种方法。 因为思想上的活跃和自由必然会带来管理上的混乱和困难。 也许只是一些常识或者是习惯,在觉悟之后就会显得荒诞可笑。 对于帝国来说,人的突变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平凡与超凡之间的转换。 是的,在猎魔司,我亲眼见过有在离开虚界以后,失去超凡之力的人。 至于凡人获得超凡能力的事例,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也听别人谈论过。 只不过因为涉及敏感话,我旁听的消息比较模糊笼统,不知道靠不靠谱。 另外一类就是在思想上突破了帝国传统的规范标准,开始怀疑、质疑甚至否定。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23章 超凡失控1 黑球状的虚界不但对凡人有影响,对超凡能力者依旧有很大的影响。 我所见到的就发生在出勤任务中的超凡力量丧失事件。 基本上每一起事件都是一次猎魔司的重大事故,都和猎魔师超凡能力者进入虚界执行任务有关。 虽然不是那么频繁,但是0和1的界限就这样被打破了。 说明即便是超凡能力者,依旧和我们这种炮灰团的普通人一样,受到虚界的影响。 如果平摊在我三、四十年的猎魔司炮灰团生涯中,那些事故的总数并不多。 按照每年三至五次进入虚界执勤执行任务的频率来算,我亲眼见到能活着出来,且失去力量的猎魔司超凡者,大概有七十多人。 这些人从虚界中出来以后的状态也并不相同。 最惨的就是超凡失控。 就是那种超凡能力变得不稳定,同时精神上也受到了世界的污染。 这样的事例有二三十起,造成的破坏也非常巨大。 不但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受到了波及,那些曾经的超凡能力队友也受到了影响,甚至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超凡能力失控这个概念还是昆洛德和若伊尔两位大爷告诉我的。 光提到这个概念,他们就非常曲折隐晦的使用了其他的指代名词。 当然,在他们反复提示下,我也很快领会到这个概念。 而且,从我明白这个概念开始,我就立刻能将超凡失控跟曾经发生过的那些事情对照联系。 比如说,猎魔司超凡小队的一个身体强化类的超凡能力者,当她在离开虚界之后发生了失控的行为。 那次的超凡失控事件,让我记忆犹新。 她开始无差别攻击周围的人。 她的身上,主要是她的裸露在防护服以外的皮肤,明显可以看出来产生了异变。 那种比触手还小的肉芽开始密密麻麻的遍布那些皮肤表面。 她的眼睛也开始不停的不受控制的同时向不同方向转动。 一般来说,左右眼的移动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但是失控的个例明显不普通。 除了怪异的行为举止以外,她还时不时地发出一种近似于虚界异兽的嘶吼。 而且,她的行为根本没有理性的依据可以进行推测。 在那次事故当中,她将身边的人攻击完,又开始随机地向更远的方向发出进攻。 不过,她身边的人耗时时间并不短。 因为她身边的人也跟她一样,都是超凡能力者。 超凡能力者之间的对决要比超凡能力碾压普通人所耗费的时间长。 这也为不远处的炮灰团普通人的我们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进行应对。 猎魔司白盔部队的老兵手册上确实也写过:在离开虚界以后,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按照一定秩序进行整队。 稍微想想也能明白,这种强制性的秩序类要求,一方面是属于暴力部队的常规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是否受到虚界污染并失控的人员进行筛别。 反正,在我那几十年的炮灰团生涯中,不遵守猎魔司的相关秩序类的规定的人,大概率都不正常。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24章 超凡失控2 有的时候或者说大多数的情况下,规矩这个东西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规矩会限制自由。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规矩来自一种经验。规矩会对遵守规矩的人进行保护。 对那些规矩之外的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 在离开虚界范围以后,猎魔司失控的超凡能力者有的时候,仅凭肉眼或者是AI辅助监测,是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失控迹象的。 但是,按照一定队形队列进行排队,在这样的要求下,却可以迅速有效甄别出异常。 特别是在明显的失控迹象显露出来之前。 就比如,刚次那个身体强化类超凡能力者失控的事件。 在ai还没有启动监测手段之前,光在队列重新排序的阶段,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那个失控者的不正常表现了。 是的,猎魔司超凡能力小队一样会有队列的要求。 只是和我们这种炮灰团按照横纵队列排队的要求不一样。 猎魔司超凡小队是按照战斗队型进行排队。 队员彼此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完全不遵守横纵的规则要求。 就在猎魔司的超凡小队其他队员开始按照之前设定好的位置,以队长为中心进行排列的时候,经验丰富感知敏锐的人已经察觉到了不同寻常。 在其他人开始移动排队的时候,那个失控的超凡能力者还站在虚界黑球界壁之外一动不动。 在队长和队友几次催促之下,也没有任何反应。 当然遇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人已经开始往最坏的方向开始预想和准备了。 尽管那支超凡能力者小队开始摆出防御类姿态,那个失控者接下来一系列疯狂又猛烈的攻击,还是打了其他队员一个措手不及。 我印象里,在那支超凡小队中,身体强化类失控者并不是小队里最强的。 我可以很自信地得出这个结论。 毕竟,我和那个家伙之前打过好几次。 虽然一次都没有赢过,但是我输得并不惨。 甚至可以从某种角度说,即便我输了,也保持住了体面。 没有被她打残,受到的伤害也是皮外伤,并没有伤筋动骨。 对于她的失控,我也只能感到遗憾和惋惜。 其实在猎魔司,虽然消耗最多的是我们白盔部队,但是如果按照损耗比例来看,那些超凡能力者比起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更像是炮灰。 如果论损耗数量,最多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 但是我们的基数大,损耗比例反而没有那么高。 损耗是官方的一种说法,无论是失控、精神失常,身体因为受伤致残而无法返岗工作,甚至因公牺牲。 对于官方来说,都属于损耗。 当然,对于猎魔司来说,超凡能力者永久性失去超凡能力,也属于一种损耗。 在那次是事故,因为重新排列队形而发现异常后,经验丰富的人都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但即便如此,在暴走状态下,那个超凡失控者持续输出的攻击依旧造成了包括超凡小队队长在内的全队负伤的结果。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25章 超凡失控3 当然,失控的那个超凡者也并非无敌。 在持续暴走的状态下,在只攻不防的状态下,那家伙身体也近乎被打残了。 按照正常的规律,那种残败的身体早该倒地抽搐了。 可是,失控的超凡能力者,显然并不遵循正常的规律。 到这里是不是感到和前面的某个情节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没错,就是出现在米德伊斯特州的丧尸军团。 准确来说,丧尸袭击事件并不仅限于米德。 在多伦帝国北境诺森州、东南边的艾兰州,甚至是在帝都所在的京州,都有丧尸甚至尸潮的出现记录。 视频画面高清可见,不过,对外宣传的文字材料则将这种丧尸现象一律归结为帝国的主要反抗力量,锐百联叛军组织的武装叛乱。 作为北境猎魔司炮灰团老兵,我也参与过猎魔司配合治安局处置尸潮的事件。 那些还能行动的东西,肯定已经不再算是人类了。 丧尸个体的威胁显然远不如超凡能力者。 成群的尸潮在移动速度方面和普通成年人差不多。 在我们这些帝国暴力部门的老兵眼里,即便是遭遇尸潮,只要不被迟滞包围,危险系数也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的。 丧尸和失控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复杂。 对比一下丧尸和失控者的行为,我想,稍微有些觉醒的人都不难想象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就连多伦帝国的宣传鼓动部似乎都懒得对丧尸事件进行修饰掩盖了。 基于如此,对于普通的帝国公民来说,丧尸事件,甚至尸潮事件,更像是一种天灾。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丧尸不就是一种失控的表现吗? 可惜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将这种事件与人祸挂钩。 同样是失控,失控的普通人的破坏力就和普通丧尸差不多。 但是,失控超凡能力者所能造成的破坏显然不是普通治安局就能处置的。 就比如在那次超凡失控事件中,尽管失控者没有采取任何防御,硬接了超凡小队其他队员的攻击伤害,依旧可以行动,依旧可以继续造成伤害。 肉体上的伤害无法有效制约超凡能力失控者。 那些伤害只会延迟失控者的行动速度。 但即便那样,作为身体强化类超凡能力者在受伤状态下的行动速度,依旧远超我们这些猎魔司炮灰团的普通人。 好在我们老兵也早有准备。 在超凡小队进入防御状态不久,我就配合教官从虚界外的后勤补给装备车辆中取来了等离子护盾之类的装备,并分发给靠前的老兵。 我亲眼所见的超凡能力者失控事件,并不仅仅是在我当老兵之后发生的。 但是我现在提到的那个猎魔司超凡能力者失控事件,却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并正确应对的事件。 我们炮灰团前排老兵一字排开防御队列,等离子护盾和纳米护盾之类的防具全部激活没多久,失控的超凡能力者就向不远处的我们杀了过来。 作为有经验的老兵和教官一起,我们的站位肯定是在失控者和其他队员之间的。 所以在遭受失控者第一波冲击的超凡能力小队之后,面对第二波冲击的就是我们这些人。 喜欢失控侦探请大家收藏:()失控侦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