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零创业致富后带飞全村》 第1章 抢来的嫁妆 一九九零年,二月的清晨。 崔寨村。 窗户上发出咚的一声,沉睡中的金小兰猛然睁开眼睛,目光穿过窗户落到院子里,最后停留在南墙上。 此刻天光大亮,墙上外露出一颗黑乎乎的脑袋,背着光像个刺猬头,看不清楚脸。 又一颗石子扔到窗户上,发出咚的一声脆响。这次,她彻底清醒过来。 “谁?干啥呢?” 金小兰一下子从被窝里爬起来,穿上衣服向院子里跑。刚打开屋门,她就被满院子的大红喜字惊呆了。窗户上、东西屋的门上、甚至牛羊栏上都贴满了喜字。 她怔怔的自言自语:“谁要结婚啊?” “姐,兰子姐,姐夫马上就到村口了,你快开门啊。” 墙头上的脑袋是小毅!她的弟弟! “你怎么在外面啊?” 话刚出口,小兰就觉得一阵头痛,大量的记忆涌入脑海,就像放电影一般,她看到了昨夜自己的梦。 原来她竟然生活在一本书里,身为主角留在老家的妹妹,用她一团糟的生活,映衬出主角人生选择的幸运。简单来说,她就是用来衬托女主聪明漂亮幸运的炮灰! “姐,你傻了啊,快点开门。姐夫他们到巷子口啦。” 墙头上的杨毅急得嗷嗷叫。 不怪他着急,谁家结婚,不是天不亮就开始收拾,等新郎官和接亲的人来了,还要招待大家伙吃饭。可现在,新郎官马上就到家门口,自家别说是招待新郎官的早饭了,就是爹娘和他姐,还没起呢! “姐,别发呆了!快开门,不然来不及啦。” 结婚?她结婚! 金小兰晕乎乎的打开门,门外的人一拥而入。 随后她仿佛是个局外人,先是被几个小姐妹推进屋里,耳边叽叽喳喳的,她就像个木头人一样,任由别人帮她换衣服梳头发一顿打扮,接着就听到外面鞭炮齐鸣,一帮子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把屋门撞得几乎要掉下来,又是撒糖又是塞红包的,这就是接亲! 当门被推开的那一刻, 金小兰看到一个瘦瘦的小伙子笑得腼腆,胸前戴着红花,被人们推到面前。 小伙子瘦的跟村口湾边上的榆树一样,好在他力气出奇大,打横抱起金小兰,在人们的簇拥中一直走到大门口,直奔骑车子(自行车)而去。 本地结婚有个习俗,新娘子离家时双脚不能落地,就是图个吉利!这很考验新郎的体力以及新娘的体重。 二月的晨风还有有些凉,吹到脸上带着些许冷意,小兰肚子隐约发出咕咕的叫声,她这才理智回笼。 “赶紧往回走吧!新娘子家饭都没做,等做熟了吃完饭还不得猴年马月啊,肯定赶不上吉时了!” “就是,你看那嫁妆,就俩木头箱子。” …… 嫁妆! 这俩字瞬间让金小兰清醒过来。 梦中那本书里描述过她的嫁妆,两口崭新的枣木箱子,看起来很是板正。但枣木箱子就是驴粪蛋子表面的光,里面装的却不是陪嫁的新衣服和被褥,而是一堆破洞的衣服和盖了至少十多年的破被子,里子和被面都看不出颜色。 要知道,婆家给金小兰的彩礼是三百块!在当时可不算少。换来这样的陪嫁,使得金小兰在婆家很长时间都抬不起头来。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她的爹娘并非亲生爹娘,而是她的养父母。养父崔大壮,养母姚花,两人家境殷实但却不能生养,又不愿意给哥哥弟弟们养孩子。 金小兰是被她亲爹送来的,名义上是寄养在崔家,实际上就是送给崔家了。而弟弟杨毅,则是他自己离家出走跑到崔寨,崔大壮和姚花见他是男孩,又无家可归,就把他留在家里。 门口南墙根下放着一排自行车,车子上都扎着大红色绸子花。大门后面还停有两辆自行车,一新一旧,新车把上光秃秃的,旧车车把上倒是系着红绸子。 金小兰知道,新车子是用她的彩礼买的! 她嘴比脑快,扯了下新郎官,指着光秃秃崭新的自行车就说:“咱骑那辆车好嘛?那是用彩礼买的,爹娘说了,它就是嫁妆!” 十八岁的金小兰,声音带着女孩子独有的清甜,说话脆生生的。明亮的杏眼望着新郎官汪泉,他当即就红了脸,“好!”长腿几步就走到车前,把小兰放后座上,他一只脚踩脚蹬子上,另一只脚踩地,满脸意气风发! 姚花和崔大壮的脸色一下子就不好看。 崔大壮铁青一张脸,直接上前就要抓住新自行车! “叔,你要干啥?” 来结亲的小伙子拦住他,半大的小子力气大的很,崔大壮愣是没抓到车子一点。这让他很没有面子,崔大壮觉得周围的人个个眼神里都是明晃晃的看热闹,在笑话他! 姚花从后面赶过来,脸上堆着笑,眼神却跟刀子似的盯着金小兰, “哎呀,搞错了。兰子啊,你肯定听错了,爹娘给你准备的嫁妆,都在那呢!” 她指着杨毅身边的两口木头箱子,“里面都是给你置办的新衣服啊,新被褥,可花了不少钱!” 说着她看向周围的人,“当父母不就是希望孩子过得好嘛!爹娘啊,养你一场不容易。” 金小兰坐在车上不动,“这车子是用彩礼买的!你说过,给我当嫁妆!” 姚花脸上肥肉抖动了下,眼露凶光,脸一沉,声音压低了些,“兰子!我可没说过。给你置办嫁妆花了不少钱,家里啥不都是应着你啊!平时爹娘宠着你就罢了,今天,你咋这么不懂事!” 听她这样说,原本紧张的金小兰几乎要笑出声! 宠着她?真是撒谎的话张嘴就来! 她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指着木头箱子,“爹娘,你们置办的啥衣服,多少床被子,我还没见过呢!要不,现在打开让大家伙看看?” 她这话一出,就像是一碗凉水倒进热油锅里,周围人瞬间热闹起来! “是啊是啊,没听崔二家的叫人做被子呢!” “就崔二家的,她会做啥被子啊!不是说买的嘛?” “买?她这么抠怎么可能!” …… 这下不光崔大壮脸色铁青,就连他媳妇,姚花的脸色都不好看起来!俩人对视了下,瞬间达成共识,打开陪嫁箱子,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里面装的啥,他俩心里最清楚。可新自行车,崔大壮真有点舍不得,买回来他自己都没有舍得骑几回呢! 姚花脑子转的快,她拍了拍崔大壮,变脸似的又笑着看向周围人,“哎呀,天底下哪有爹娘拧的过儿女的啊!这车子本是打算给你弟弟说亲用的,兰子既然喜欢,就让给你啦!小毅,你可别怪你姐!” 杨毅呲着一口大白牙:“用姐彩礼买的,给她天经地义!” 姚花忍不住瞪了杨毅一眼,杨毅这孩子咋回事!平时看着挺机灵的,今天跟个傻子似的。反而是小兰那个死丫头,平时傻不拉几的,今天咋突然开了窍!真是个白眼狼! 唉!今天只能先这样了,等这丫头回门的时候,她再想办法把车子哄回来! 看事情出现转机,新郎这边的主事人赶紧跳出来,示意接亲的小伙子们快走吧!新娘这爹娘可不是省油的灯,赶紧走! “亲家疼女儿,出手就是大方!大泉有福气!行啦行啦,再不走就敢不上吉时了!” 听到这话,金小兰紧绷的后背松了下来,明明是初春,可她觉得自己身上都是汗,心里那一股子气支撑到现在。 她给自己争取到了自行车!这样的嫁妆,体面极了! 春风料峭,河边的柳树已经突出嫩绿的叶子,杨树上的绿意则比柳树更深些。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中生机盎然,田间地头的开出嫩黄色明艳艳的小花,那是婆婆丁的花。 自行车从村间小路走过,春风灌进汪泉的衬衫里,鼓鼓的,金小兰把脸轻轻贴在衬衫上,笑了起来! 车子从榆树下走过,金小兰看到一串串青绿色、肥厚的榆钱,还有心思想着若是撸一把吃,肯定是入口清甜。 在她的记忆里,每一年的冬天最难熬,她和杨毅总是吃不饱,还要天天干活。她喜欢春天,从柳树芽杨树芽,到榆钱槐花,还有满地里的野菜,根本就吃不完。春天对她来说,就是不会饿肚子的开始。 “你笑什么?” 汪泉感受到后背上的振动,大这胆子和小兰聊天。 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和姑娘聊天,他有点害羞,不过想想这可是自己的媳妇,汪泉又不自觉的挺直腰杆。 “小兰,你很高兴?” “嗯。我很高兴。” 金小兰又想起书中的描述。汪泉沉默寡言,比老黄牛还犟,婚后俩人过得并不好,结婚不到一年,俩人在一次争吵时,,汪泉动了手。从此就是争吵打架再争吵打架。 金小兰有点害怕。书中对于俩人为何打架并没有描述,她乡现在多了解下汪泉。 她虽然不聪明,可也是见过姚花怎么哄崔大壮的。每当姚花惹毛了崔大壮,她总是会一改凶巴巴的样子,捏着嗓子轻声说话,还装哭。她和杨毅觉得挺恶心的,每次撞见总会起一身鸡皮疙瘩,可崔大壮似乎很受用。 她决定试一试。 “那个,去你家能吃饱嘛?我吃的并不多。” 金小兰小心翼翼的询问。 汪泉愣了下,这个问题有点奇怪。 随即想到方才岳父岳母的样子,俩人兜挺胖,可自家媳妇,还有小舅子,都挺瘦。特别是他媳妇,抱起来轻飘飘的,跟个孩子差不多。 “能!家里就爹和我,两个壮劳力干活,粮食管够。” 他想起自家老丈人家可是五间大砖房,心里有点忐忑。 “就是我家肯定没你家好,家就三间土坯房……” 小兰垂眸,声音委委屈屈中带着一点点欢喜,“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媒人和你说过吧,他们不是俺我亲爹亲娘。” “嗯,媒人就提了一嘴。说岳父岳母人很好,你和小舅子都是收养的。” “唉,不是亲生的,能多好啊。方才,你也看出来了吧。” 汪泉只要不是傻子,肯定不会主动说新媳妇爹娘的不是,金小兰决定自己主动挑破。 “他们说是给陪嫁衣服被褥,都是骗人的。箱子里装的都是旧衣服旧被褥。唉,和你说,你大概也不会懂吧。” 本来是做戏,可当话说出来,她真委屈了,声音带着哽咽。不想陪嫁,可以不给啊。现在好了,他们有了面子,自己却要丢人了。 听到身后人哽咽,汪泉好赶忙安慰,“你你你别哭啊。我懂真的懂。你忘了吗?俺也不是亲生的!” 第2章 谈谈心 “啥!你竟然也不是……” 汪泉叹了口气,他没想到金小兰竟然不知道!媒人也真是的,不说清楚。 “对啊,我亲爹儿子多,现在的爹又没儿子,他俩感情好,一顿酒后就把我送给现在的爹养了。” 他接着故作轻松,“所以啊,咱俩是一样的,亲爹亲娘不要,对养家来说,和亲生的肯定不一样啊,毕竟隔了一层。” 汪泉不是亲生的这件事,金小兰当然是知道的!书里提到过,汪泉的养父人不错,不过汪泉和他关系有点冷淡。汪泉亲爹娘一家子,却不是那么好相处。尤其是亲婆婆,没少捏着婆婆身份,挑拨小两口的关系。 不过这些事还没发生,金小兰当然不会主动提。现在她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那两箱子会让她丢人的嫁妆! 按照本地的习俗,新娘子的嫁妆运到新郎家,肯定是要摆出来!新娘家还会在被子橱柜里塞枣子花生还有喜饼,图个吉利。大家也会掏出来吃,沾沾喜气! 就金小兰那两箱子陪嫁,也就是箱子是崭新的,破衣服被褥里别说是掏出花生红枣,金小兰都怕人们掏出老鼠崽和老鼠屎! 一想到这个场景,她就觉得丢人! 金小兰知道自己不聪明,她根本想不出办法阻止去到婆家,不让别人打开嫁妆看看呀。 “我记得媒人说过你今年二十一,” “嗯”汪泉点点头。 “媒人说你十八,对不对?” “那我叫你泉哥吧。” “好啊,那我叫你兰妹。” 两个小青年因为这无比亲密的称呼,都害羞不已,忍不住心中雀跃,嘴角上扬。 “泉哥,那两个箱子若是打开,我可就没脸见人了。你能想办法,叫人别打开嘛?” 小兰声音轻柔,带着一份小心翼翼,这让汪泉心里愈加心疼。想着自己来到爹现在家里后的日子,那种怎么也亲近不了的生疏感,他更加怜爱兰妹。 “你放心,我来想想办法!” 其实两口箱子打开,不仅是兰妹丢人,他脸上也不好看呐。 他看着骑在他前后的兄弟们,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前面响起的鞭炮声,这表示马上到汪家村啦。 安静一路的接亲小伙子们终于按耐不住,一个个加速骑车追上二人,前后左右将两人包围。金小兰心中了然,闹新娘子嘛! 本地结婚习俗就是这样,男方去接亲要闹一闹,新娘子进村更要闹一闹。 左侧的娃娃脸笑得最灿烂,“嫂子,你这一路和泉哥说啥悄悄话呢?说给我们也听听呗!”一群人就笑得莫明其妙。 看到金小兰一脸懵逼的样子,娃娃脸更是得意,直接骑车子逼近金小兰,胳膊一伸,就要扯她。 他本想着先吓唬新娘子,等她吓得尖叫然后抱住泉哥……娃娃脸想想即将出现的场景就要笑出声。但他只笑到一半,嘴就僵住了! 新娘子怎么跳下车了,唉唉唉,“别踹啊!!啊啊啊!”砰的一声,娃娃脸摔地上了! 新娘子跑了!娃娃脸痛苦的揉着屁股,一脸惊慌失措的望着新娘子消失在芦苇丛中。 “泉哥!嫂子也太彪了吧,她咋跑了?” “咋办?我是不是闯祸了?” 汪泉点点头,“嗯!你过来,给你个赎罪的机会!” 村里接亲的人马上就来到眼前。趁着管事和接亲的一通安排,娃娃脸溜到杨毅身边,热情的接过嫁妆箱子,结果这傻小子还不松手,“还没进家呢,你这样做不对啊?”娃娃脸一把子搂住杨毅,小声嘀咕,杨毅变了脸色,人连同陪嫁箱子都跟着娃娃脸走了。 芦苇丛长在湾边上,此时湾里水浅,就中间低洼处有水。金小兰脚下生风,踩着湾边上的土沿呼呼跑,脚下干枯的苇子叶发出清脆的响声,春风拂面,发丝在风中飞扬。 虽然她从未去过汪泉家,但是今天村里就一家办喜事,小小的村子,哪里人最多,肯定就是汪泉家。当她从小巷子探出头,看着一群人正围着汪泉闹呢。让他扭秧歌,还撒糖。 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汪泉也看到巷子口探头观察的小兰,原本绷着的脸上突然盛开笑意。人们顺着汪泉的目光看过来,笑着打趣:“哎吆,原来新娘子,在这呢。” “新娘子真俊啊,大高个。” “眼睛大大的,水汪汪的,大泉刚才都看傻了。” …… 金小兰就在一片夸赞声音中,被迎亲的嫂子们拉进了院子里。在一番热闹中,有个满脸笑意的嫂子端来一碗饺子,塞进去满脸通红的汪泉手里,“快,给新娘子吃饺子啊。” 汪泉夹起一个饺子,还贴心的吹了吹,惹得周围起哄声更大,然后才递到金小兰嘴边。 此时此刻,金小兰真的害羞了。感觉热气腾腾的,整个人都有点晕乎乎的,红艳艳的嘴轻轻咬了口,嗯,是猪肉丸的,鲜香好吃。 从早上到现在都没吃饭,她是真的饿了。 见新娘子吃了一口,眼睛都亮了,周围的人笑起来,不过流程还是要走。 “新娘子,生不生啊?” “生不生啊?” 金小兰想着饺子都熟了啊,白面饺子皮大馅多,皮劲道馅好吃啊。她一脸天真的看向众人,发觉大家都笑得,有点不怀好意呢。 “到底生不生啊?” 她回味着刚才那一口饺子,真好吃啊。 “我尝着熟了呢,要不,再让我吃几个看看?” 大家闻言先是一愣,接着满屋子人哄堂大笑! 这个小媳妇,有点意思! 都说结婚当天,最漂亮的肯定是新娘子。所以不管是小孩,都跑来瞅一瞅,再抢几块喜糖,吃点瓜子长果(花生),沾沾喜气! 金小兰坐在炕上,红艳艳的床单上,放着几床簇新的被褥,绑着红绳子,被褥里还有炕上撒着些红枣长果。 炕靠着南墙,墙上有窗,她透过窗户能看到院子里忙碌的场景,村里的大厨带着几个打下手的,忙忙碌碌炒菜炖肉,还有些半大小孩子围着自行车看。 “这是陪嫁吧!是啊!新买的骑车子!” “看起来不便宜呢!估计二三百吧!” “肯定啊!真气派!” …… 新婚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人来人往,忙忙碌碌,直到深夜人们才四散离去。 昏黄的灯光照的房间里人影朦胧。 小夫妻紧挨着坐在桌边,桌上摆着两碗温热的疙瘩汤,洋柿子切丁炒出汁,放点盐调味,加水煮开,再把搅好的面絮倒进去,大小不一的面疙瘩就在汤里浮浮沉沉,煮一小会儿,在把土鸡蛋搅搅淋入锅里,撒上一把切碎的葱花,最后撒点香油就可以出锅了。 汪泉喝了不少酒,洋柿子得酸味正好解解酒,金小兰也是一整天没怎么好好吃饭,笑的脸都僵了,可大约是太累,肥肉大肘子吃不下去,喝碗疙瘩汤正好。 俩人累的都不想说话,低着头喝汤。 “真好喝啊”温热酸香得口感,喝到胃里很舒服。 “泉哥,做汤的嫂子,手艺真不错!” 汪泉是真的醉了,整个人温柔松弛,看着兰妹吃饭的样子,他心神荡漾。“是啊,那是葵花姐,就住咱家东边。” 墙上的老钟表发出当当当报时,总共响了十二下,俩人相视一笑,没想到这么晚了。 现在虽然通电了,可大家也不舍得亮灯到很晚,毕竟电费也要花钱。俩人快去收拾了下就熄了灯。蓬松的棉花被子盖在身上,新被子晒过,还有些阳光的味道,暖暖的,金小兰觉得第一次盖这么舒服的被子,整个人放松的躺在被窝里,一动也不想动。 她一点也不困,甚至还有点兴奋,想和汪泉聊聊天,毕竟在这个家里,汪泉是她最大的倚仗。 姚花就是这样说,男人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姚花还说她是个闺女,读书认字没用,不如多做点针线,会做家务能干农活才能嫁个好人。 “泉哥,家里的地,浇水了嘛?” 喝醉酒的汪泉话多了些,声音也比白日柔和,甚至有点好听。 “浇完了。家里就三口人的地,都离水沟啊河啊不远。我和爹浇了几天。” “那以后浇地我也去。在崔寨就是我和小毅浇地。” 兰妹才十八岁,竟然是浇地的主力! 他想起方才闹洞房时抓住兰妹的手,满是老茧,有点心疼。 “你们姐弟俩,唉!” 他也不好说崔家长辈的不是,想起今早小舅子(杨毅)仿佛是从外面回家。 “清林说小毅早上爬墙上去了?是咋回事?” “清林是谁?那个娃娃脸?” “哈哈,就是他。” “小毅这几天帮别人浇地,他晚上睡地里,守着机器。” “他才多大啊,不害怕嘛?” 杨毅看起来瘦瘦的,傻乎乎的,个子也不高,分明还是个孩子。 “小毅十六了,他胆子大,去帮人家浇地,一天给他三毛钱。还管他吃,吃的可比家里好。俺爹娘,就是他俩,也愿意让去,省粮食,挣得钱还给他们。” 这岳父岳母怎么一副地主做派啊。 “他还是个半大孩子。” 金小兰想着反正也没啥好掩盖的,而且这一天她看着,汪泉和公爹,似乎人缘还不错,人看起来也挺好。无论咋样,至少比崔大壮和姚花厚道多了。 “说起来也丢人,我也不怕你笑话。他俩很有钱,就是抠门。今早本该管你和村里帮忙的人吃饭,爹嫌花钱,娘不愿意张罗,小毅又去给别人浇地,他俩就故意睡懒觉,起晚了。” “就为了不管饭?” 汪泉有点同情的伸手摸摸兰妹的头,“丢人的是他们。兰妹,你很好。” 不然咋能把新自行车抢来当陪嫁呢。 “泉哥,我给你说说我小时候的事吧,说说为啥会去崔家。” 小兰其实很早就想说,这事无论在书中,还是在现实里,都是她命运最初也是最大的转折点。书中主角也曾感叹,小兰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去了崔家,给崔大壮和姚花当养女。 关于金小兰这段经历,媒婆不管知不知道,她是真的没说。汪泉想了解更多关于兰妹的事。 “兰妹,你说吧,关于你的事,我都想知道。”这句不是情话的话,让小兰听了眼眶一酸。第一次,有人这样对她。 “我亲爹是金家湾的,家里有五个孩子,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和弟弟。六七岁的时候吧,弟弟五六岁,妹妹最小,刚两岁。娘和爹就带着我们这位几个孩子去了马鞍山。后来娘想留在那里,爹不愿意。她俩就离婚了。 “本来我们姐妹几个跟着娘,就弟弟跟着爹,可是爹临走前,说带我和二姐还有弟弟去在买包子吃,二姐说她肚子疼不去,或许是我比较傻,人也馋,和弟弟跟着去了。” 说到这她想到书里的主角就是二姐,二姐后来说过她那时候懂事了,知道爹就是想骗人,她觉得马鞍山比村里好,才不愿意回村。即便是不吃包子,吃糠咽菜也留在马鞍山。 可小兰馋,为了一个包子被爹偷偷带回了村。其实那个包子啥味小兰也不记得了。 “那他们今天?” 汪泉心想如果是这样,至少兰妹还有个亲爹和亲弟弟。但是今天来的客人里,似乎并没有姓金的。小兰笑的有点苦涩,声音轻轻的, “他们今天没有来。当年我亲爹把我从亲娘身边偷回来,发现养孩子太难了。听说崔寨有户人家有钱没孩子,他想都没想,就直接把我送人了。从那之后,我几乎没怎么见过他,还有小弟。” 汪泉去过金家,距离崔寨也就四五里。他在心里叹气,兰妹还不如自己呢!至少他亲爹娘一家子在同一个村,也从未对他不管不问,想到这他心里还有点满足,果然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兰妹,明日带你去见见我亲爹娘吧。他们人可好了,肯定会喜欢你。” 闻言小兰躺在被窝里忍不住撇嘴,喜欢她?梦中记忆里可提到,整个村最讨厌小兰的,莫过于这个亲生婆婆了。 明天,且看看吧。 第3章 认人 “爹,你咋起这么早呢?” 昨夜两人说了好久,睡得晚,一夜酣睡后,再次睁开眼,又是一个晴天。 院子里传来劈木头的声音,小兰起床一看,是汪老爹正披着外套,在厨房门口劈木头。 汪老爹全名汪铁南,五十出头,是个看起来不算很高但是身板挺结实的人。 “爹,” 突然管陌生人叫爹,小兰有点不习惯,但她记得汪老爹是很不错的,书里曾经说过他,戴上毛巾当婆婆,摘下毛巾当公公,是个很不错的人。 汪爹笑呵呵:“哎,大泉呢?一会吃过饭让他带你转转,认认人。” “嗯,那我先做饭吧。咱擦个黏粥,在把昨天剩下的菜热热,行不?” 昨天的席面不错,剩下的菜虽然让亲戚邻居都带走了些,可家里还有不少呢。如今虽说夜里冷点,可白天已经挺热了,剩菜放不住,不赶紧吃了容易坏掉。 棒子面的黏粥黄澄澄的,是村里人最常见的早饭。虽说是剩菜,可有肉,油水也足,三个人吃的还不错。汪泉和汪老爹会主动拿碗盛饭,因汪泉方便,他还会主动给别人添饭。小兰捧着碗,觉得这种日常的时刻很幸福。 她原本想着,汪老爹或许和崔大壮一样,在家里啥也不干,香油瓶子倒了也不会扶。或者汪老爹会趁机问问她家里情况,给她定点规矩,安排活。姚花就这样说过,新媳妇进门,肯定是要立规矩敲打敲打,嫁妆也要收起来。 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和崔大壮姚花一样啊。 汪家村不大,等小兰他们收拾完出门的时候,村里很安静,只有狗叫鸟鸣。上学的上学,上地的上地。 汪泉带着小兰拎着包点心走进小巷子,南北向的小巷子挺长,巷子里的人家大多都关着门。汪泉饶有兴致的边走边介绍。 “巷子西边第一家是五奶奶家,家里就她和小五叔。”破旧的土坯房看起来有些年头,透过低矮的院墙能看到院子,挺大的院子有些杂乱,还长着草。小兰猜想,从这院子就能看出来,小五叔也不是个勤快人。 “第二家就是清林家。他家对面的院子也是他家的。红色的木门上挂着锁,门口打扫的干干净净,门上还贴着红对联。看得出这家人条件更好一点。 西边第三家和第四家是兄弟俩,也是半土坯半砖瓦房。第三家对门是个空地,建了一个猪圈,挺大的圈里养着三头大肥猪。 汪泉指着西边第四户人家说道,“他家是老师,就在村后面的小学教书,还教过我呢。” 这家对门看起来是个新建的房子,门上也贴着对联。小兰看着,大约是刚结婚的小夫妻家。 “这家刚结婚?”是 “啊,就年前结的婚,他比我大一点,二弟和玩破是一般大。媳妇就是对门老师媳妇的侄女。” 小兰恍然,“哦,姑姑和侄女嫁到一个村里,还成了对门的邻居,真好啊。” 每个新媳妇都是来到一个全新的家,若是能有亲近的人在,真的就是很有底气。 从小巷子南头进去,走到北头,有一条东西路,和小巷形成一个十字路口,在东边路北又两户人家。西边有三户人家,中间就是水湾,好几个湾连在一起,一直道村外。昨天小兰就是穿过这片水湾进了村。 “第三户就是我以前那个家了。” 普通的土坯房,半截墙是砖,上面是土坯,但能看出来,房子周围都很干净。 大门敞开着,小兰和汪泉刚靠近,一只黑白花的小狗就跑了出来,汪汪直叫,接着跑出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看到汪泉她高高兴兴叫了声三哥。然后冲着院子里大喊:“娘,三哥带着三嫂来啦。” 一个瘦瘦的妇人跑了出来,“哎呀,来了啊,开进屋。老头子,大泉和他媳妇来了。” 汪泉冲着小兰得意,“看吧,我亲爹都没有去干活,在家等着咱呢。” 瞧他得意的样子,小兰不置可否。 汪泉的亲娘接过点心房屋里,然后让他俩在屋里坐下,还吩咐小妹端来几个苹果。“三媳妇,你俩吃。” “好的,婶……” 小兰瞧着汪泉,坏了,没提前商量好咋称呼。叫爹娘?似乎不太好。 “你肯定也知道,大泉虽然是我亲儿子,可他老子唉,把他过继出去了。你就跟着大泉,管我们叫二叔二婶。” 这样说着,她眼眶红了起来,见汪泉跟着小闺女去院子里,二婶就拉着小兰的手,说起当年的事。 “唉,那时候家里穷啊,孩子又多,你二叔喝醉了答应过继。我想着,那边家里就一个闺女,日子比这边好,就让他去了。哪个做爹娘的,不疼自己的娃。不疼能长大嘛。” 她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正好说到小兰的心里,让她忍不住想起自己的亲娘,她记得娘对自己很好。即便是离婚也愿意一个人养她们。 小兰忍不住对眼前的二婶心生好感,她看起来很瘦,满手的茧子和脸上的皱纹,能看得出她挺操劳的。一身衣服还有补丁,确实干干净净。院子也收拾的整整齐齐,方才小妹扎着可爱的小麻花辫,衣服虽然旧,可很合身干净。 她想着,或许书里描写的有误会。 聊了一会,汪泉就和小妹回来,示意小兰他们该走了。二婶目光里带着责怪:“大泉,刚来这么一会,苹果都还没吃一口呢,着啥急啊。” 但是汪泉本身话就少,他只是笑了笑,心里想着家里借的凳子碗盆还等着他还回去呢。 见他去意已决,二婶也没有强留。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二叔突然来了句:“孩他娘,别让孩子空着手走啊。”毕竟拎着点心来认门。要是老三没有过继出去,昨天还要给孩子改口费呢。 二婶先是愣了下,随即说:“哎呀,瞧俺这脑子,给欢喜忘了。”说着她就出屋门,右转去了旁边的厨房。 汪泉和金小兰还有小妹就站在屋门口,就见二婶子手里抓了捆荠菜,笑呵呵的塞进金小兰手里。笑容有点局促:“家里也没啥好东西,这菜是我早上刚挖的,都摘干净洗干净了,新鲜着呢。” 金小兰看着手里的菜,想着她瞅到厨房房梁上挂似乎挂着肉,外墙上挂着几串干大蒜和红彤彤的干辣椒,院子南头的菜园子里也是一片绿油油的,东南角还有个鸡窝。 就给一把野菜? 给点鸡蛋也看的过去啊。方才说的那么疼泉哥,给东西就给这? 她突然觉得这个操作有点熟悉,说得好听可抠门的很,就像姚花。姚花也是这样子,嘴上说的可好听了,哄着她和小毅干活,挣点零花钱也给她。但她炖鸡最多给小兰吃哥鸡翅,说什么闺女吃鸡翅会梳头。给小毅吃鸡爪,说鸡爪子最香了。 回去的路上,身旁的大泉笑呵呵的,“我就说他们挺好的吧,专门在家等着。” 泉哥竟然觉得,这样很正常?小兰一路都在想这个事。 方才,她也觉得二叔二婶人挺好的,看起来实诚,明明留一个人在家就行,还都在家等着。但是手里这把荠菜,让她从二婶身上看到姚花的影子。 其实,昨天这一家人好像也没有露面吧。不过此刻小兰更想打自己的脑袋 。她第一次意识到,书中有句话说的很对,她不聪明,没有主见,好骗的很。 她是因为梦到书中情节,才看清楚崔大壮和姚花的为人,顺便能发现二婶说话和做事矛盾的地方,可泉哥并没有。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二叔二婶有问题,反而觉得他俩专门在家等着他,就是看重他的表现。 这怪不得她和泉哥以后会吵架。 回到家,汪泉和汪老爹去还借的凳子碗盆。小兰没有跟着去,而是去了菜园子。 汪家的菜园子就在院子最南边,再往前就是水沟,水沟两旁种了很多榆树,一串串的榆钱在地上投下阴凉,她撸了一把塞进嘴里,清甜多汁。 唉,她叹了口气。 她和汪泉都是被送出去的人,用书里的话来说,这样的孩子内心是敏感缺爱的。她虽然不很懂,可觉得挺对。就像她,明知道姚花对她不好,可却深知她是亲爹都不要的孩子,她不敢离开崔寨和姚花。会有人比姚花,对她更好嘛?她不知道,也不敢赌。 自己还是太笨了,根本想不出个一二三来。金小兰决定放过自己。还是做点她擅长的事吧。 快中午了,金小兰从菜园子又去了厨房。看到菜板子上的荠菜,做馅不太够,做汤又多了,干脆焯水凉拌。剩菜还有一碗肉,一顿吃完算了。 凉拌荠菜其实很简单,荠菜清洗干净备用,若要好吃关键是看调味。金小兰先调好了油醋汁,然后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罐头瓶子,里面红彤彤的,打开盖一股香辣味就直冲天灵盖,让她食指大动。 这是她自己炸的辣椒油。昨日杨毅特意带出来偷偷塞给她的。说起来崔家夫妇也是个馋鬼,辣椒油是她炸的,可她自己也没吃过几回,所有好吃的都进了那两口的肚皮。 金小兰尝了一口凉拌荠菜,荠菜的清爽配合辣椒的刺激,简直好吃到心里去了。在这,无论吃住,都比在崔寨好。小兰在心里感叹,结婚也是有好处的。 送完凳子回来的汪泉和汪老爹,第一次体验到回家就能开饭,他俩都高兴,结婚也是有好处的。 屋檐下有个燕子窝,小燕子叽叽喳喳好热闹。汪家有燕子窝,崔家就没有。小兰是后来听说,燕子做窝也是挑户。 连小鸟都知道挑挑,也不知道她亲爹当年是怎么挑的崔大壮和姚花! 菜园前沟边的榆树很高,超大的树杈上窝着一个黑团团的东西,那是喜鹊的窝。 汪家日子也还行,四间半砖半土坯的房,位于村中间,北边和西边都是路,位置很不错。超大的院子,有菜地,有偏房,有浇地的机器,还有个牛栏,里面有一头老黄牛。 这些种地的家伙自己全都有,还不容易。 “兰妹,爹给了二十块钱。让咱看着买明天的回门礼” 汪泉推走到水沟边的树荫下,这里有两三个树桩子,表面早就磨平了,坐着乘凉很舒服。 明天,就是第三天啊,好像是要回门啊。 可小兰真的不想回去。 结婚当天能把自行车骑回来,回门的家,可就不那么好进去了。姚花,肯定会想尽办法把自行车要回去。 姚花:对,我已经在想了。 今天不过是婚后的第二天,她发现自己现在过的才是正常人的生活,以前,大概就是养父母的丫鬟吧。 从七八岁能干活的时候去了崔家,就直接包办了所有家务。到了读书的年纪,硬是说她自己不想念书。像她同龄的小伙伴,都至少能认识几个字。只有她,大字不识一个。 小兰虽然是看透了,可并没有与崔寨撕破脸。回门是应有的礼数。若是她不回,肯定会被指责。毕竟,崔家养了她十多年。 汪泉见小兰不吭声,又黑又长的麻花辫在手指上绕来绕去,秀气的眉头紧皱,他后知后觉的问:“兰妹,你不想回?” 其实他倒也还好,按照礼节就是回去看看,不去传出去不好听啊。 “也不是不想回,是怕回去,他们肯定让咱把新车子留下。” 小兰为难的看向他,“泉哥,你也知道,车子本就不是嫁妆,是他们自己买来用的。” 留下车子? 汪泉看着停在院中崭新的自行车,蔚蓝的车身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他还真有点舍不得。说到底,这车子是用他给的彩礼买的。汪泉虽说是个老实人,可也不是傻子,到手的东西,凭什么还回去呢。 他两手搭在小兰的肩膀上,一脸轻松的劝她:“明天我骑着旧车子带着你,咱俩先去赶集买点东西。去了如果他们管饭,咱就留下吃,如果不管饭,咱就回来。听说明天下午乡里放电影,咱俩正好去看电影。” 看电影? 小兰想着最好不要留她吃饭,她要去看电影! 可惜,回门这天她没能如愿看上电影,但却看了一出姚花和崔大壮的闹剧,并意外得知了一个多年前的秘密! 第4章 回门 回门日,艳阳高照,春风拂面。 小兰起床发现厨房里竟然有一锅豆浆,案板上还有一板豆腐。汪老爹正在洗东西,“爹,豆浆和豆腐哪来的?” 汪老爹乐呵呵的说:“是我做的。豆腐啊,今天你带给亲家尝尝。早上就不用熬粥了,喝豆浆吧。” 小兰感到有点新奇,从没有人和她提过,汪老爹会做豆腐啊。“行,昨天看菜园里的菠菜挺好,我烙些菠菜饼,拌个咸菜丝。” 汪老爹犹豫了片刻,“多放点辣椒油。” 小兰昨日熬的辣椒油真的香。他年纪大了,喜欢口味重点的菜,更下饭。 “知道啦” 吃过早饭,汪泉和小兰就去赶集了。 今天是大徐集。大徐离汪家村很近,也就三里地。离崔寨比较远,又不属于同一个乡,崔寨那边的人不来这赶集。所以小兰还是第一次去呢。 集上的东西种类多还便宜,俩人想着买点茶叶,点心,桃酥,还有粉红鲜绿的花,再加上狗丝和猫丝(当地的一种称呼,有点类似于蜜三刀),甜滋滋的,大人小孩都爱吃。再买点肉,这回门礼不算少了。 俩人路上磨磨唧唧,到集上已经不早了,卖东西的赶集买东西的人超级多。等买齐了东西,走到集市边上的时候,汪泉自己又买了十个包子。小兰想拦着,他挠挠头低声解释:“要是不管饭,咱俩就自己吃。咱不能空着肚子看电影啊。” 其实,小兰也馋包子,她从来没有吃过呢。 他们刚拐弯出了大集,正顺着赶完集的人走,就看到远处大桥边上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还挺热闹。 “咋这么多人呢,出啥事了?”该说不说,小兰挺好事的。 汪泉虽然看起来沉默寡言的,但其实,也有点好事。“去看看不就知道啦。” 只是没想到,人群里的主角,竟然是崔大壮和姚花。 她俩对面是三四个妇女,还有俩年轻的小伙子。小兰还真知道这几个人是谁,其中年龄最大,长得和姚花差不多的是姚花的姐姐,小兰还管她叫过大姨呢。另外年轻点的好像是姚花的弟妹,小兰依稀见过,俩小伙子估计也是亲戚。这两拨人正在吵架,也可以说是骂架。 小兰赶紧和汪泉站在人群最边上,她当然不会傻的跳出去,纳闷的很:“他们咋在这?” 双方吵架的声音很大,再加上围观人的讲述,小兰和汪泉很快就知道发生了啥。原来姚花那边的亲戚根本不知道小兰结婚的事,心里还盘算着小兰的彩礼。今天啊,就是想要小兰的彩礼钱。 理由也很简单,侄子结婚,哪个姑姑不帮忙啊。 所以姚花的娘家人早就盯上了小兰的彩礼。之所以没有盯上小兰,完全是因为他们看不上小兰。名义上是姑姑家的养女,实际上不就是个丫鬟嘛。 姚花的两个侄子长得挺丑,心气却很高。 他们的算计,姚花心知肚明而且默认,可崔大壮不愿意。拿到彩礼接着去县城买了自行车,钱花的所剩无几。姚花生气也没用。她又害怕娘家人当天闹出丑,干脆没有把小兰结婚的消息告诉娘家。 小兰和汪泉脸上露出一丝庆幸,幸好没有选择骑新车子。要是真遇上这些人,车子不一定能保住啊。 今天姚花大姐和弟妹赶集时,听别人说小兰不仅结婚了,还陪嫁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俩个实木箱子。她们可是心疼坏了,一个有娘生每娘养的赔钱货,姚花是不是脑子坏到了。 一群人气势汹汹的打算去姚花家理论,没成想半路碰到姚花和崔大壮。这俩人买着一兜子包子,和两包点心,吃的满嘴流油,正慢悠悠的骑车要回家。两伙人遇上,一个弟媳直接抢过包子,另一个则抢过点心,两个外甥看上了崔大壮的自行车,旧是旧了点,但比没有强。 两伙人反正谁也不想让,这才相互叫骂争吵起来。 小兰眼看崔大壮和姚花占了下风,一时半会这事结束不了。她扯扯汪泉:“咱们赶紧走,别让他们看见咱。” 若是被看见,她俩车子上的东西肯定会被抢去。 俩人骑着车子赶紧逃离现场。 “兰妹,咱接下来去哪?还去金家嘛?” 去了家里也没人啊。 小兰想了想,“去,咱们骑快点,在村里转转,然后就说家里没人。礼数咱也尽了。新女婿上门,总不能蹲在家门口饿肚子。” 汪泉点头,然后他还出主意,“到时候我就抱怨,说等烦了,然后硬拉着你走。” 俩人就像做坏事的小孩,提前密谋,心里美滋滋的。等两人到了崔寨,果然家里大门锁着,“小毅肯定去地里了。你不知道,他俩不在家的时候,才不会让我和小毅单独留家里。” “为啥呀” “怕我俩偷东西呗。” 汪泉听了很无语,心里对这俩人的厌恶更多了些。兰妹的养父母,可真不是什么好人。 她俩就依照之前商量好的,先是在村里转了一圈,满村找姚花和崔大壮。小兰见到人就先打招呼,然后说自己公公做了豆腐,她们买了多少东西,最后说爹娘不在家,问大家见过吗? 村里人都有点震惊,崔大壮两口子这么不讲究啊,新女婿婚后第一次上门,不在家准备酒菜等着,咋还锁上门出去了呢。 转了一圈,俩人赶紧从另一个小路离开崔寨。来的那条路可不能走,万一半路碰上崔大壮和姚花咋办。 乡间小路上,小麦翠绿,春风微凉,两个年轻人心情愉悦,尤其是小兰,她甚至有一种很痛快的感觉。 “姐,姐!” “听声音像是小毅?” 小兰环顾四周,没人啊,出了麦子地,就是一片树林子,快中午了,地里干活的人都回家了。 “姐,我在树林子这呢” 循声望去,果然在树林子拿看到几个小伙子正在树上撸榆钱。把嫩绿肥厚的榆钱都放背篓里,时不时的抓一把塞嘴里,甜滋滋的还带着点榆钱特有的清香。 小兰来到树下,树上有三个小伙子,除了小毅,其他两个她看着有点熟悉。还没等小兰说话,其中一个小伙子直接从树上滑下来,兴冲冲跑到小兰面前,“小兰姐,你还认识嘛?” 见小兰不说话,小伙子也不生气,反而笑的灿烂,一看就是个自来熟心大的男孩。 “我是金少文啊,” 另一个小伙子也跑过来,“我是金少武。” 看着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脸,小兰惊讶:“你俩是金家的?”她依稀记得,自己的亲二叔家里生了一对男娃,和弟弟同年生。她还记得娘和二婶三婶关系很好。二婶生了俩奶水不够吃,还抱娃来找她娘。 杨毅最后跑过来,他挠挠头,期期艾艾的说:“姐,” 小兰看着眼前三个少年,惊讶:“你们认识?” 金少文嘴巴快:“当然啦。小兰姐,我娘和三婶可惦记你了。以前她们来偷偷看你。后来杨毅成了你弟弟,我俩就和杨毅成了朋友。” 杨毅不好意思的涨红了脸:“姐,他们是关心你。我不敢和你说,怕怕……”小兰叹了口气,怕是因为她平时不提金家人,若是知道了更讨厌金家人吧。 “快中午了,你们咋不回家?” 金家村离崔寨还有几里地呢,走回去也要半个小时呢。 金少武抢答:“我们不回去,娘给带了点心,还有苹果呢。” 他们见小兰并没有生气,少文挤过来,“小兰姐你今天不时回门嘛,我们知道那俩人对你不好,就在这等着。” 金小兰有点感动。她真没想到,原来还有人,偷偷关心着她。 “姐,是真的。” 杨毅也不瞒着了。“你陪嫁里的两个实木箱子,根本不是他俩准备的。” “是俺爹和叔亲手做的。” “啊!” 小兰震惊。她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汪泉推着车子走上前,“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崔家锁着门,我俩已经在村里找了一遍了,也没找到。正打算回家呢。” 都说听话听音,少文立马就听出这个便宜姐夫的意思。他赶紧上前,“小兰姐,要不这样吧,你们若是现在回村里,肯定会被人问,显得不好。” 他很真诚的邀请小兰:“姐,姐夫,不如你们去我家吧。” 小兰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不行。” “姐,今天我俩在这也是家里大人的意思。娘说,大娘当年的陪嫁,还都挺好呢。她和三婶都想着,大姐二姐她们都跟着大娘在马鞍山,多年也没有联系了。可你在这啊。” 小兰喃喃自语:“我娘的……嫁妆?” 少武点头:“是啊,从小我们就知道,有炕琴,衣柜,还有个织布机呢。” 少文再接再厉:“姐,你就去看看吧。本来打算都给你的,可……” 杨毅站出来:“是我,我说好东西送来,也落不到姐你的手里。” 小兰想想就觉得无力,明知道他们说的对,可化石有点难受。陪嫁箱子都不是崔大壮和姚花准备的,唉。原本心里,还是有一点点期待的。毕竟自己和他们相处了十多年,哪怕是养条狗,都有感情吧。 她的失落汪泉看在眼里,温柔的牵起她的手,温热硬实的手掌似乎能传递给她力量。“兰妹,既然弟弟们都说了,要不咱去看看?” 其实他太知道对于像他俩这种被送出去的孩子,心里最渴望什么。若是金家人真的还有点在乎兰妹,拿对于兰妹来说,的确是好事。 见她还有点犹豫,少文赶紧说:“姐,我家就在村最后面,不用进村。” 行吧,小兰觉得如果是这样,看看也可以。 一行人就一辆车子,汪泉本想推着车子大家一起走,却不想三个小伙子系好背篓,呼呼地跑远了。汪泉笑了笑,招呼小兰上车,骑车子追了上去。 金家。 灶房里有两个四十来岁的妇女,正仔细的清洗榆钱,手上干着活,嘴里还聊着天。 “今天是小兰回门吧。也不知道崔家那边会准备啥?” 第5章 打起来 听着二嫂忧心忡忡的话,金老三的媳妇直接说:“能准备啥,那一家子就不是个好东西。你说大哥当初也真是的,好好地闺女愣是送人。结果呢,挑了姚花那种人家。真的是,怪不得嫂子和他过不下去,就是可怜了小兰。” 想着现在金老大一个人拉扯儿子,家里乱糟糟的样子,她就来气。 金二婶子叹了口气:“是啊,在崔家过得都是啥日子啊。大哥,还不敢上门。” 这时候都说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有那样一个拖后腿的娘家,受了欺负也没人撑腰啊。哎,不说了,该做饭了。下午等少文他们回来咱就知道了。等会咱一起蒸窝头。” 金三婶点头:“行啊,榆钱窝头还挺好吃的。”其实还能省点粮食。 村里的日子不好过,大家都不太富裕。张罗一大家子人,吃穿都要钱。秋后收了粮,还要交公粮,交提留,刨去化肥农药种子的钱,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春天能吃的东西多,过日子的媳妇,挖野菜撸榆钱,就连槐树叶子她们以前也吃过,只不过现在的娃不爱吃。 小院外响起自行车的声音,一个少年风风火火的冲进来,"娘,娘,小兰姐和姐夫来啦。” 院子里的大人小孩呼啦一下子都跑到了门口,二婶子和三婶子站在最前面,就看到一个清瘦的大眼睛小伙子,身旁站着一个长辫子的姑娘,很瘦,也很精神。俩人一左一右站在自行车旁,车把车筐里都装着东西,满满当当。 “就是小兰那丫头,一看就是。” “小时候就最像嫂子,没想到长大了,更像嫂子了。” 二婶和三婶与大嫂感情非常好,如今看到亭亭玉立长成大姑娘的小兰,她俩立刻就想到了嫂子。嫂子当年没少帮扶她俩。这些年啊,她们也只能将这份情放侄女身上。 小兰本以为自己会抗拒,可当她真的见到人,她才知道小时候那段记忆,竟然是如此深刻。这十多年,金家村变化不大。尤其是二婶三婶家周围的环境,一点都没变。二婶和三婶也没有变化,她一眼就认出来了。 “二婶,三婶。” “哎。” 二婶子拉着小兰的手,左看右看觉得她红光满面,眼神亮晶晶的,心里想大概这孩子嫁了个好人家。小兰啊,是个藏不住事的孩子,有啥事脸上就能看出来。 小兰还是有点不习惯,把手抽出来。“我就是路过,马上就走。” 无论二婶三婶怎么挽留,小兰还是觉得十多年的分隔,真的很生疏。反正就是刚开始见面还行,但一说话她就不知道说什么。 “姐,你还没去看炕秦呢?” 少杰赶紧喊。 “下次吧”小兰走到车前面,汪泉快速的把回门用的东西放地上。 “婶子们,叔叔做的实木箱子很好。”小兰还是强撑着微笑,很认真安抚两位婶子。 “我还会来的,少杰说过,我娘的织布机还在呢。” 二婶想着家里啥也没准备,男人们去干活了也回不来。就连大哥也带着少辉去县里看病了。今天的确不是个好时候。 “行啊,下次一定来啊。东西就别留下啦。” 反正就是一顿拉扯,最后小兰她们买的东西留下了。在去看电影的路上,小兰才发现不知道谁趁机在她兜里塞了个红包,里面是十块钱。她知道,这是叔叔婶婶给她结婚的礼钱。 电影挺好看的,电影中的女主勤劳坚韧,通过双手过上好日子。金小兰在回去的路上,一直感到心绪澎湃。她觉得,自己这么年轻,也应该做些事。 “泉哥,爹怎么会做豆腐呢?” “爹以前就给村里做豆腐,后来还走街串巷叫卖过。只不过腿不太行,就不干了。也就有事,才做一回豆腐。”汪泉说着,想起爹做豆腐的日子,“做豆腐,很辛苦,挣得都是辛苦钱。” 小兰满不在乎,辛苦怕啥?以前在崔家,她什么都做。她不怕苦,就怕白吃苦。今天赶集的时候,她就发现,大徐集上竟然没有卖豆腐的。 她想卖! “泉哥,你说我跟爹学做豆腐,卖豆腐行吗?” “小兰想卖豆腐?” 儿子和儿媳回门,回来还给他带了一盒好烟。 汪老爹手里摸着烟盒,这烟可不便宜。年轻人有上进心,不怕吃苦,他肯定是支持。“做豆腐很辛苦的,也不好学。大泉跟我也学了几年,没学会。” 小兰一脸认真,“爹,我事这样想的,爹你看行不行?最开始做豆腐主要还是靠爹你,我给你打下手。反正我很能干,你不怕辛苦,你就能让我干的别犹豫,直接吩咐。做好后我早上去各个村里卖,有集就去集上卖。回来肯定不到晌午,家里的活也不耽误。下午我还能跟你们去上地干活。” “我是想着,多挣一点是一点,反正现在年轻,也没有娃。等挣了钱,我就给家里买电风扇,电视机,让爹也能享享福。多攒点钱,生了娃也能让他过得好点。” 小兰双眼发亮,描述着她想象中的生活。钱啊,就是缺钱啊。其实每个村里,都是富裕的人。有能耐的去打工了,或者倒腾货来卖。电影里有句话说得好,不去做,那就啥也得不到。 “爹,我就是想试一试。放心吧,我肯定会努力学咋做豆腐,争取早日出师。” 汪老爹也是个活泛胆子大的人,不然怎么可能过继儿子,又学会做豆腐呢。“行。家里还有豆子,咱先把家伙事擦擦,然后拜拜。” 小兰跑到厨房搬出一个篮子,里面有肉有鸡有点心,还有香和烧纸。“爹,都买好啦。” 汪老爹:“你们俩啊,哈哈哈。” 这边幸福美满,崔大壮和姚花可就是愁容惨淡。车子被抢走了,包子和点心也被吃光了,俩人气哼哼的回村。得知金小兰买了一车子东西来,又走了,气的直骂白眼狼。 小兰这边忙的如火如荼。厨房前搭了一个棚子,里面放着很多农具,像铁锨,镰刀、镐等等。靠近厨房的一侧有个土灶,旁边还有个小石磨。今早,汪老爹就是在这做的豆腐。 汪老爹吩咐她俩把棚子收拾下,毕竟豆腐是入口的东西,一定要干净。他自己则去前面邻居家,打算把借走的送水带要回来,家里的地也该浇水了。 汪老爹刚走没一会儿,就听到前邻居院子里吵了起来。 尖锐高亢的争吵声从里面传出来,“和你做地邻,我真倒霉。不是说我刨你家地,就是说借你的送水带还错了。你个老爷们咋这么多事。我看你是给便宜儿子娶媳妇借钱太多,穷疯了吧……”话可是越说越难听。 汪泉一着急,干脆没走路,而是从水沟上直接跳了过去。等小兰赶到时,就看到汪泉护在汪老爹身前,父子俩气的脸通红,却说不出一句话。 对于这个前邻居,小兰听汪泉说过。女的叫名叫李春花,男人叫汪铁江,长得高大壮实,大儿子结婚了,小儿子还没有。这个李春花做姑娘时就蛮不讲理很有名,嫁过来后更是和几个婆婆打,和妯娌打,愣是搞得大家都尽量不对上她。其实她的丈夫人还行,就是在家里不做主。按照辈分汪泉叫她一声婶子。 李春花站在院子里又叫又骂,汪老爹则不说话,眉头紧皱的脸上。对方是个女人家,也算是兄弟的媳妇,他骂不出口更是不能动手。周围的人多数都是看热闹的,可不敢多话,万一惹到李春花……那可是倒大霉了。 小兰想着方才汪老爹痛快的答应教她做豆腐,支持她的想法,可现在,汪老爹孤立无援。这个婶子还张口闭口说着老爷们不好和一个妇女吵架,可她自己骂的那么狠。真是和姚花一样的蛮不讲理。 既然老爷们不行,那就她来! 金小兰感觉,凡是遇到和姚花相似的人,她就忍不住热血上涌。 这些想法也不过是转瞬间,小兰根本没想清楚,就已经冲了进去,挡在汪老爹身前,抓住李春花的手。 “我说婶子,你多少天没刷牙了,嘴也太臭了。我爹不能和你吵架,我婆婆死的早,要不我回去烧纸让她夜里来找你?” 好家伙,她这话一出,直接震惊众人。 大家打量着金小兰,才发现汪泉的这个小媳妇长得很瘦,站在李春花面前,简直就是大槐树旁长了株细长麻杆。李春花根本没把小兰放眼里,新媳妇嘛,脸皮还能有她厚。 她张嘴就来“真是没教养,怪不得爹娘都不要,那么小就嫁人,一看就是个不安分的,才嫁过来几天啊,就这么护着老公公,人家儿子还没上呢,你着啥急啊?。” 打嘴仗,她李春花还没怕过谁。 切,就这? 小兰看出来了,李春花比不上姚花,那她就用姚花的方法对付她。 如果是姚花,她会咋做来着。 小兰想了想,立马绷着脸喊,声音更尖更大,大到在场围观的人都能听到:“别和我扯啥教养,这玩意你有没有自己不知道啊!我看你年纪一大把了,讲点理吧。爹,她家借了咱几个送水带?” “三个” 金小兰扫视了下院子,直奔门楼下的板车。李春花家里应该是刚浇完地,车上送水带,机器都有,铁锨小镐等工具。 小兰嘴里嚷嚷着“你不给,我就自己拿,婶子你就不用去我家了,在家里安心等,准备好瓜子长果,今天晚上我婆婆肯定找你唠唠。” 她灵活的跳上车,全然一副土匪的架势。直接就把送水拿起来就扔,“大泉,接着。” 李春花太胖了,等她跑过去,汪清泉和清林还故意拦着,她急了,“那是我家新买的,你不能拿。哎呀,你这不是抢嘛!他爹!老头子!有人抢东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