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第213章 帝国的荣耀,是由无数百姓的血肉所铸成! 【马邑之谋的狼烟,烧穿了匈奴百年不败的神话!】 【卫青七战定河套,霍去病六征拓河西】 【少年将军的剑锋,在祁连山下刻上“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誓言!】 【他砸碎和亲的玉玺,用30万汉家儿郎的骸骨铺成封狼居胥的路!】 【让西域三十六国的驼队,第一次向长安低头。】 【史官用斩首7万级记录胜利,却不会写下为供给四十万匹战马,中原陷入人复相食的绝境】 【他沉迷于封禅的欲望,方士的方药比谏官的奏章更动听。】 【巫蛊之祸的血染红未央宫的宫阶,绣衣直指的缇骑带着江充的谎言,让太子刘据的尸骨成为了权利游戏最惨烈的祭品。】 【当算缗令将商贾的财富冲入军饷,当告缗令诱导兄弟揭发,邻里互相揭发,反目成仇!】 【中产阶级的哀嚎声,被淹没在了战马的嘶鸣中。】 【帝国的荣耀,是由无数百姓的血肉所铸成!】 ………… 汉朝 “大汉在朕的手中,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天下百姓竟然落得了人复相食的下场,这都是因为朕吗?” “可朕只是想要为大汉开疆拓土,让那些异族不敢来犯!” “还有朕的据儿……是朕错了,这一切都是朕错了!” 原先看到天幕上的内容时,刘彻心中还是十分骄傲和满意的。 自己通过征战立下了无数功绩,为大汉做到了开疆拓土。 这些功绩是连高祖皇帝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却成功做到了。 如此的功绩,刘彻他又怎么能够不感到骄傲和满意? 可刘彻这心中的骄傲,在看到接下来的内容时,突然戛然而止。 出现在刘彻眼中的情绪变成了震惊和不敢相信,还有懊悔! 在刘彻他的心中,大汉在他的统治下,应该是一片盛世情景才对。 可未来的大汉竟然变成了一片乱世,完完全全就是一副亡国景象! 自己在未来竟然成为了昏庸之君,竟然亲手逼死了自己的儿子? 这让刘彻控制不住的怀疑自己,怀疑自己先前所坚持的那些东西,到底是不是对的?。 “休养生息”这四个字,如今再度出现在了刘彻他的眼中。 自己一味的主战,这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 唐朝 “晚年昏庸,即便是汉武帝还是没有逃脱得了晚年昏庸的结局!” “那天幕上所出现的这些错,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汉武帝晚年时的决定!” “那一代盛世帝国,险些在汉武帝的手中迎来了灭亡结局!” “不知道有多少皇帝难逃晚年昏庸的结局?朕在晚年之时,也会这样吗?” 李世民在见到天幕上的这些汉武帝不足之处时,忍不住的对其进行感慨。 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来说,晚年昏庸都是一道难以越过的鸿沟。 即便是汉武帝刘彻这样的千古一帝,到头来不还是没有逃脱晚年昏庸的结局吗? 巫蛊之祸,穷兵黩武,一意孤行,这些都是在汉武帝刘彻晚年时所爆发的错误。 甚至因为汉武帝的晚年昏庸,险些导致了汉朝的灭亡。 那汉朝百姓的日子在刘彻的折腾之下,也已经到了要过不下去的地步。 想到这里的时候,李世民他眼中闪出了一丝担忧和害怕 李世民他害怕自己在晚年的时候,也会变得跟汉武帝刘彻一样。 将李家倾尽无数心血而铸就的大唐,给挥霍到国破家亡的地步。 若是如此的话,那自己怕是要成为大唐罪人了 “魏征,日后朕要是有何不对之处,你尽管上谏,尽管骂朕!” “无论你如何骂朕,如何上谏,朕都不会怪罪于你!” “可如果你怕了,那朕反而要治你的罪!” 为了避免自己日后也会晚年昏庸,所以李世民他必须要找一个敢直言上谏,能够纠正自己所犯之错的人。 而在大殿内的魏征,就是被李世民选中的人! 就凭魏征他的胆子,李世民相信对方什么事情都敢说,能够帮助得到自己! “臣魏征,遵旨!” 魏征在听到李世民所说的话时,当场就站出来进行了领旨。 原本身为太子门客的魏征,能够活到现在还完好无损,魏征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李世民的安排。 如今有了李世民的这番话,魏征他也等同于是拿到了一块免死金牌。 至于这块免死金牌到底能不能起作用,那魏征心中就不知道了。 ………… 明朝 “穷兵黩武,终酿成大祸害啊!” “那汉武帝如果在讨伐匈奴结束之后,就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他的名声会好上不知多少!” “汉武帝他如果这么做了,那他还是汉武帝刘彻吗?” “朕在晚年的时候,也会变成……” 对于汉武帝穷兵黩武一事,还有对方晚年所犯下的这些过错,朱棣他向来都是全部知道的。 可在先前的时候,朱棣他并没有将其当成一回事。 为了建功立业付出些许代价,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如今再度看去,朱棣他却发现了其中的不对之处,他也发现了穷兵黩武的危害。 通过不断的征战,汉武帝刘彻他是建立了许多不世之功。 可也同样将汉朝的家底给耗光了,让百姓落得了一个食不饱腹的下场。 是从这一角度来看的话,汉武帝刘彻他所做之事到底是对还是错? 朱棣他想了许久,这个问题心中都无法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 另外朱棣他也通过汉武帝刘彻,突然就想到了自己。 要是论行军打仗,穷兵黩武这一点,朱棣他并没有多逊色于汉武帝刘彻。 朱棣他才刚刚登基称帝没有过多久时间,就准备朝那些异族发动大战了! 他在天幕内容没有出现的时候,也想要效仿汉武帝刘彻之举。 如今在看到天幕上的这些内容后,朱棣他开始犹豫了,他开始犹豫自己所做之事到底值不值得! 他害怕大明会被自己折腾成天幕上的模样,害怕到地底下会遭受朱元璋和朱标的唾弃。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14章 轮台诏书! 【轮台诏书的笔锋,划破了帝王永不认错的神话!】 【垂老的帝王颤抖着写下“朕之不明,悲痛常在民心”。】 【停止屯田轮台的马蹄,将染血的剑收入了鞘中。】 【他最终没有成为秦始皇般的暴君,拯救了这个摇摇欲坠的汉朝!】 【对于汉武帝刘彻的评判,史官笔下的文字络绎不绝!】 【班固赞他雄才大略,司马光痛斥他奢功竭民。】 【让儒学成为了千年正统,却用告缗令摧毁商业萌芽。】 【他是帝王权术的巅峰,也是集权恶果的镜鉴!】 【刘彻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战争,将汉朝推到了鼎盛!】 【汉武帝的军事征服不仅巩固了北部边疆,开拓了西域,扩大了汉朝的影响力!】 【汉朝的文化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华夏的主导思想,后世的封建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汉武帝的一生虽然穷兵黩武,他却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年的自信!】 【打的汉朝最大的边患匈奴再也成不了气候,打的后世天下人都称呼自己为汉人!】 ………… 秦国 “天幕竟然将寡人称为暴君,寡人这个皇帝有这么差吗?” “这未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后世之人会这么说寡人!” “寡人的统一六国之志,有什么错的地方?” “寡人不服,寡人就算不是千古一帝,也不会是暴君啊!” 嬴政见到天幕给他的评价竟然是昏君的时候,他整个人瞬间陷入了不知所措的状态中。 原本在嬴政他的心中,自己就算成不了千古一帝,那也会是一个明君。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天幕的评价中,竟然是一个遭受唾弃的暴君。 这让嬴政如何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他心中瞬间被各种不解和疑惑所占据 想要知道自己统一六国的理想到底错在哪儿了,为什么自己会有暴君这个评价? ………… 秦朝 “那刘彻堂堂皇帝,竟然跟那些蝼蚁认错?” “耻辱,这简直就是天大的耻辱!刘彻怎能做出如此丢人现眼的事情?” “那些百姓只不过是一群贱民罢了,他们死就死了,有什么关系?” “丢人现眼的东西,朕看不起这样的皇帝 ,他不配当皇帝!” 在见到刘彻竟然跟百姓认错的内容时,胡亥当场就开始嘲讽和谩骂起来。 因为在胡亥眼中,这刘彻实在是太过于丢人现眼了,对方的这些行为将皇帝的脸面给丢尽了。 一些百姓只不过是一群无关紧要的蝼蚁罢了,天底下的蝼蚁多到数不胜数! 就算自己做错了又如何,何必去在乎这些蝼蚁的感受,更不用说是跟蝼蚁们道歉! 对于胡亥而言,哪怕是让他去死,也不可能会跟这些蝼蚁道歉的。 因为自己只要跟那些蝼蚁道歉,那自己身为皇帝的尊严放在哪里,那自己皇帝的身份又在哪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胡亥他十分瞧不起天幕上的汉武帝刘彻。 像这样的人还能当皇帝?简直是天大的耻辱! 即便对方有再多的功绩也没有用,皇帝的脸面都没有了,要那些功绩有什么用?! ………… 汉朝 “这刘彻算是还有一点脑子,没有彻底糊涂了!” “知错能改,那这刘彻还是一个好孩子!” “只可惜是苦了天下百姓,让他们遭受了这样的劫难了!” “咱的那些子孙应该都要以这天幕内容为戒,牢记穷兵黩武的危害才行!” 看到先前的那些天幕内容后,刘邦整个人都变得火冒三丈起来,那怒目圆睁的盯着天幕。 言语中尽是责骂和气愤,就像是一个火药桶般。 但在看到刘彻下罪己诏,跟天下百姓认错的那一刻。 刘邦心中的那些无名火突然就消了下去,开始一言不发的注视着天幕内容。 那天幕上的刘彻虽然急躁是急躁了一点,但根本上还是一个好孩子。 有哪个皇帝能够保证自己不犯一点错的,知错能改就行。 可惜苦了那些百姓,让他们遭受了这些灾难。 另外刘邦他也想通过这天幕上的内容,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记住穷兵黩武的危害,让他们引以为戒。 ………… 所处另一时空的大汉 “好在朕在最后还是迷途知返了,这一封罪己诏朕该下,应该要下!” “是朕在天幕上晚年糊涂了,是朕对不起大汉百姓!” “若是大汉在朕的手中灭亡了,那朕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朕有何颜面去面对天下百姓啊!” 刘彻在看到先前的内容时,整个人已经陷入到了无地自容的境地。 毕竟在先前的那些天幕内容中,自己活脱脱的像是一个亡国之君。 但好在后面的这些内容出现后,让刘彻成功的缓上了一大口气。 自己虽然晚年糊涂了,但是并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也幸亏没有成为跟秦始皇嬴政一样的暴君。 注视着天幕内容,刘彻拼尽一切的想将这些事情记入脑海中。 想让自己引以为戒,不要再犯这些错了。 “休养生息”这四个字,在刘彻心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高。 ………… 唐朝 “汉武帝刘彻以皇帝之身,竟然能对天下百姓下罪己诏!” “光是想一下就知这有多难得,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有几人能够做到?” “正是因为刘彻他的这一封罪己诏,还有他的悔改之心才成功返回了濒临灭亡的汉朝!” “若是换成朕的话,朕能下得了这一封罪己诏吗?” 见到刘彻下罪己诏的那一幕时,李世民忍不住的为其唏嘘起来。 同为皇帝,李世民他自然能够想到刘彻在下罪己诏时,内心要下多大的决心。 光是那一份决心,就是许多皇帝做不到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彻才能够成功挽回濒临灭亡的汉朝。 如果换成自己的话,自己能够下这份罪己诏吗? …………………………………………… ps:小暮跟各位衣食父母求一下免费的礼物,希望各位衣食父母们可以支持一下!!!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15章 汉高祖刘邦! 当汉武帝刘彻的天幕内容结束后,历朝历代之人的内心又变得紧张上了几分! 因为如今登上这天幕标题的名额,已经只剩下三个了。 在数千年无数明君之中位列前三,这无论换成谁来都不敢轻易想象。 ………… 秦国 “这天幕内容怕是没有寡人的名字了,寡人也没有机会出现在天幕上了!” “既然这天幕都已经给了寡人暴君评价 ,那寡人还有什么资格出现在上面。” “寡人要对不起大秦历代先祖了,怕是要让他们失望了!” “可是寡人到底错在了哪里?寡人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当天幕内容给了自己一个暴君评价后,嬴政他就丧失了登上天幕内容的信心。 原本在嬴政心中他还期待着自己能够出现在天幕上,替大秦夺回一些脸面来。 可如今暴君评价都已经给出了,自己哪里还有可能出现。 在自己统治之下的大秦,难道就这么不堪吗? 自己不是在未来都做到大一统了,而且后世帝王也都效仿自己的大一统之举。 即便自己就算是再差,也不应该没有出现在天幕上的机会啊。 不是前几,哪怕是前十也可以啊。 如今嬴政完全看不出一丝,自己会有出现在天幕上的机会。 讲到这里的时候,嬴政心中被愧疚和自责的情绪所占据着。 数代大秦先祖的积蓄和心血到了自己手中,自己竟然就给出了这样一个答卷! 大秦二世而亡,自己还得到了一个暴君评价,这让嬴政有何颜面去见秦国百姓? 那原先充满自信的嬴政,在这一刻也自责怀疑起来。 ………… 汉朝 “这天幕上的前三皇帝,这三个皇帝总不能都是一个王朝的吧?” “只要不是都一个王朝的,那乃公也就没有什么担心受怕的地方了!” “天幕内容出现之后,大汉所赚得的脸面已经够多了,多到乃公都要不好意思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后世子孙实在是太给乃公长脸了。” 相较于嬴政的担忧和焦虑,刘邦他此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就已经很躺平了。 到如今为止,这天幕上已经出现了三名汉朝的皇帝。 远远的超出了刘邦他先前的预料,已经让刘邦感到十分满足了。 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汉的皇帝出现在天幕上的数量应该是最多的。 自己的那些子孙后代都已经优秀到了这种地步,那刘邦他还有什么可以担忧和不安的地方? 那些后世子孙们,实在是太给刘邦长脸了。 而且后世子孙所做出的那些功绩,有的实在是刘邦想都不敢想的。 如果是可以的话,刘邦他都想要大赦天下,普天同庆,自己再好好的饮上几壶了。 不过在得意和满足的同时,刘邦眼中也闪过了一丝略微的遗憾。 虽然天幕上出现了三名自己的子孙后代,可毕竟自己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天幕上。 若论遗憾的话,刘邦他心中肯定还是会有那些些许的。 ………… 三国 东吴 “这天幕上的内容,有什么好去在意的!” “都没有孤的名字出现,一看就是没有什么用的内容。” “孤在未来所立下的功绩,难道就……” “唉,孤比汉武,光武二帝还是相差太远了!” 孙权他见在天幕上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出现,原本还想要强行为自己辩解上几句。 想要证明这不是自己的错,而是这天幕内容的错。 可话语才刚刚说到一半,孙权他就开始唉声叹气起来。 因为孙权他自己也明白自己所立下的功绩,哪里比得过天幕上的这些帝王? 自己连天下统一都没能做到,更不用说出现在这天幕上了。 不过孙权想到这里的时候,倒也想到了一些可以进行自我安慰的话。 自己的名字虽然没有出现,但是刘备,曹操他们二人的名字也没有出现。 所以自己倒也没有输给他们,没有太多可以丢人现眼的地方。 这已经算是一个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 唐朝 “这天幕上还没有大唐皇帝出现,二郎的名字还有机会出现在天幕上吗?” “若是朕的大唐一个皇帝都没有出现的话,那岂不是证明大唐不如那杨坚的隋朝?” “等到地底下的时候,那杨坚会如何嘲讽朕啊!” “不应该啊,以二郎功绩怎么会不出现在天幕上?” 自从隋文帝杨坚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后,李渊他的目光就没有从天幕上下来过。 如果杨坚的名字没有出现的话,那李渊他也不会担心和紧张成这番模样。 反正这两朝皇帝都没有,那也算是勉强打平了。 如今那隋文帝杨坚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了,而大唐却一个皇帝都没有出现。 这不等于在侧面证明了李渊的大唐,不如那杨坚所建立的隋朝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让李渊如何能够接受这个事实? 自己去地底下的时候,那杨坚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嘲讽自己? 另外让李渊最为不解的事情,就是自家二郎李世民的名字,竟然一直都没能出现在天幕! 这是完全出乎李渊预料的事情。在原本李渊的预料中,自家二郎的名字是肯定会出现在天幕上的。 凭李世民的能力,怎么会没能力出现在天幕上啊? 在未来之时,李世民的身上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什么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天幕上! 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如果自家二郎的名字没能出现在天幕上的话。 ………… 清朝 “朕的大清为什么会一个皇帝都没有出现,那汉朝凭什么出现三个?” “难道朕的大清还不如那汉朝,岂有此理?这完全不可能!” “朕的大清不知道比那汉朝好上多少 可怎么会一个皇帝都没有出现?” 眼见这天幕内容上,一直都没有清朝皇帝出现 纵使是无比自信的乾隆也意识到了不对 眼中出现了隐藏不住的担忧。 这跟他先前所预料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大清皇帝会一个都没有出现? 凭什么汉朝皇帝都有三位了,自己的大清却是一个都没有? 难道这天幕是想说自己的大清不如汉朝?乾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说法。 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清朝皇帝一个都出现。 乾隆他就算是再自信,也不会自信到前认为前三皇帝都是清朝皇帝的地步。 为了能发泄心中的怒火,为了找到一个宣泄口。 乾隆他就目光投到了文武百官,投到了先前还在拍自己马屁的和珅,纪晓岚身上。 “你们谁能够给朕一个解释?” “纪晓岚,和珅!你们二人回答朕的话!!!” 和珅和纪晓岚听到乾隆的问话,他们二人明显是慌到手忙脚乱了。 你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哪里真的为什么啊。 二人一时间大眼瞪小眼的,根本找不出合适的答案。 最后还是和珅选择开口了,总不能就这样尴尬着吧? “这…………” “陛下勿慌,如今天幕上虽然没有大清皇帝,但这不见得不是一个好事。” “依臣来看,这天幕上排名第一的皇帝一定是陛下!” “要不然怎么会一个清朝皇帝都没有出现?” “朕姑且信你一次,朕若是能在众多皇帝中排名第一,那倒也还算不错!” 听到和珅给出的这个解释理由时,乾隆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 若真是按照对方所说的这个情况,那自己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 随着一道光芒闪过,天幕上出现了新的内容。 【第三名————汉高祖刘邦!】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16章 连续四次出现在天幕上,给不给别人活路! 秦国 “怎么又是那汉朝皇帝,寡人的大秦就真的这么不堪吗?” “这已经是第四个汉朝皇帝了,寡人的秦朝就是亡在这刘邦手中吧!” “寡人如今倒是要看看了,这刘邦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存在!” 当刘邦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的那一刻,直接给嬴政原本就破碎不堪的内心,再度补上了一刀。 如果嬴政没有记错,这已经是汉朝第四个皇帝出现在天幕上了。 自己的明朝一个皇帝都没有出现,那汉朝却一口气出现了四个。 而且自己的秦朝,应该就是亡在了这刘邦的手中。 这让嬴政如何能够接受让他的心情,如何能够平复下。 嬴政带着一肚子的质疑和困惑,将目光投射在天幕上,他想知道这刘邦到底是如何出现在天幕上。 自己的大秦又如何亡在对方手中的,大秦未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 楚汉时期 “刘邦?他这个无耻之人凭什么出现在天幕上!” “那刘邦都可以出现,为什么寡人就不能出现?” “他只不过是孤的一个手下败将罢了,孤不服气啊!” 见到刘邦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时,项羽的脸上已经写满了不服两个字。 如今在项羽的心中,那刘邦只不过是一个无耻小人,背信弃义的存在。 自己在鸿门宴上放过了对方,把对方当做自己的兄弟一样对待,可那刘邦是如何对待自己的? 而且那刘邦的名字都可以出现在天幕上,为什么自己的名字不能出现在天幕上? 这在项羽看来,等同于天幕说自己的功绩不如刘邦。 项羽面对这个说法,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对方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手下败将罢了,在未来凭什么能够比自己厉害? 带着满脸的不服,项羽全神贯注在天幕内容上,想看看这刘邦到底有什么比自己好的地方。 ………… 汉朝 “哈哈哈哈哈哈,乃公的名字竟然也出现在天幕上?” “老刘家子孙竟然快占了一大半的位置,这是乃公没有想到的!” “这下乃公不用担心输过那些后辈了,他们有的,乃公也有!” “也不知道这天幕会怎么评价乃公,乃公不会也跟那刘彻小崽子一样吧?” 原先刘邦他还在因为自己的名字没出现在天幕上,感到遗憾和可惜。 结果下一秒自己的名字,竟然就真的出现在了天幕上。 看到这一幕时,刘邦他算是真的没有遗憾了。 天幕内容一开始的时候,刘邦他怎么会想到总共十个位置,老刘家的人竟然能够占到四个位置。 不用他人怀疑,刘邦他自己都在猜测为什么自家子孙能够站上足足四个位置了 老刘家的基因,难道就真的这么好? 在感到兴奋和激动的同时,刘邦却也生出了几分的担忧。 想知道这天幕内容,到底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如果跟汉武帝刘彻一样的话,那刘邦怕是要想不出来了。 刘彻虽然所立下的功绩多,但是对方所犯下的错也多。 ………… 清朝 “这第三名竟然是汉高祖刘邦……” “天幕内容中会出现陛下吗?陛下会是历朝历代皇帝中的第一名?” “如果陛下的名字始终没有出现在天幕上,那我岂不是就要完了?” “上天啊,就算是我和珅求你了,让陛下的名字出现吧!” 在经过先前的那番安慰后,乾隆他算是心情平复了下来。 可和珅他却变的满头大汗,眼神则被恐惧和害怕所占据了。 特别是在看到第三名是汉高祖刘邦的那一刻,和珅他心脏直接就停跳了一拍。 先前和珅他不是出言安慰了乾隆,说对方的名字一定会在第一名的位置上吗? 可在安慰完乾隆后,和珅他就意识到了不对,发现自己似乎是在将自己往火坑上推一样。 如果乾隆的名字能够出现在天幕上的话,那一切都算是平安无事,自己甚至也能获得些许好处。 如果乾隆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天幕上,那自己岂不是等于犯上了欺君之罪? 就凭乾隆他如今的这个脾气和态度,那是绝对不可能会轻饶自己的。 再加上如今刘邦的名字出现,乾隆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的可能性又再度小了一点。 想到自己接下来可能要面临的结局后,和珅就开始双手控制不住的颤抖。 他为什么想要这种理由来安慰乾隆,这不是把自己往死里坑吗???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17章 朱元璋:论出身?咱不怕任何一人! 【刘邦他是草根皇帝的代言人,布衣出身!】 【在无数人都要告老还乡的年纪,刘邦他却成功起义,当上了皇帝!】 【他是皇帝界的楷模,情商高,眼光好,格局大!】 【他是世人眼中的无赖流氓,却写出了足以流传千年的《大风歌》!】 【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于沛郡丰邑县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 【其父刘太公和其母刘母也不是什么爱钻研名字的家长,在刘邦出生的时候就直接传承了家中起名字的技巧。】 【按照排行从大到小的伯仲叔季给娃娃起名字,刘邦在家中排行老幺,所以刘季就成为了他的名字!】 【小时候的刘邦在父亲眼中,其实就是一个无赖一样的存在。】 【每天学不上活不干的游手好闲,酷爱做什么游侠之举?】 【刘太公对于刘邦的这些做法是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没有少叫骂刘邦。】 【刘邦他天生脸皮够厚,根本就无视刘太公的管教说骂,仍然做着游侠之举!】 【而且刘邦他还是一个十足的社交悍匪,从小孩到老者,见谁都跟见自己的老朋友一样。】 【所以莫要看刘邦他是看似什么事情都不做,可他交到的这些好友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什么萧何,周勃,樊哙的,这些未来也成为了刘邦打天下的好帮手。】 …………………………………………… 秦国 “胡闹,寡人的秦国怎么可能会亡在这种地痞流氓手中!” “那刘邦的所作所为之中,有哪一点是像化的?有哪一点像是帝王样子的?” “寡人的秦国就算是再不济,也不至于亡在这种地痞流氓的手中吧!” “天幕内容会不会是出错了?寡人的大秦其实并没有亡在这刘邦手中。” 天幕内容没有出现之前。 嬴政他还在想这刘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会是他个什么样的帝王。 结果在看到天幕内容的那一刻,嬴政整个人瞬间就傻眼了。 刘邦身上哪里有一点帝王样,这跟那些地痞流氓,跟那些所谓的游侠有什么区别? 像这种地痞流氓一样的存在,竟然在未来都能够成为一国之君? 自己的大秦,在未来竟然是亡在了一个地痞流氓手中? 嬴政他想了许久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宁愿自己的大秦是亡在刘彻这种人的手中,或者朱元璋这样的存在手中也好啊! 这样大秦在灭亡的时候还能有一点尊严,可亡在刘邦这种流氓的手中,寡人真的不甘心! 而且这天幕上的刘邦顶破天也就是个地痞流氓,他是如何建立汉朝的? 在这天幕内容中,到底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 楚汉时期 “天幕上说的其他东西,孤可能不会认可。” “可就刘邦脸皮厚这一点,孤是真的认!” “在孤认识的那么多人中,有没有见过一个比刘邦脸皮还要厚的人!” 对于天幕上说刘邦的那些好话,项羽他是一个都不想认同。 可这天幕上说的有一点东西,项羽他内心还是十分认可的。 就是这天幕说刘邦是一个厚脸皮的人! 项羽他活了这么多年,自诩也见过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 可在这些人中,项羽他完全找不到任何一个能比刘邦脸皮还要厚的人。 世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的存在?这刘邦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项羽他想了许久也想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刘邦在厚颜无耻方面上,算是给项羽狠狠上了一课。 ………… 汉朝 “哈哈哈哈哈,乃公在那时有那么不堪吗?” “乃公记得其实还好啊,最多就是性情顽劣了一点而已!” “当时的乃公可是天天被太公骂,说乃公不如大哥啊!” “还有那寡妇叫什么名字来着,乃公怎么就不记得了?” 见到自己少年时的游侠画面出现,刘邦他脸上竟然也闪过了几分不好意思。 原本在刘邦看来自己少年之时虽然有点混账,但也还是能够接受的地步。 可在看到天幕内容的那一刻,刘邦他才清楚的意识到当时的自己有多么的不堪。 这也不怪刘太公当时会不喜欢自己,如果让刘邦来了,他的反应估计也跟刘太公一样。 不过刘邦他在看到这天幕内容的时候,也一下子回想起了当年所经历的那些事情。 当时的自己那叫一个无忧无虑,想要怎么玩闹就怎么玩。 今天不是去偷狗,明天就是去敲寡妇门,十里八乡的人或多或少都被自己给祸害过。 如今回想起那寡妇的样子,还是感觉对方有点风韵犹存的味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天幕上的内容可太亲切了!” “当时的我们只不过是群无名之辈,如今却一个个的都成了王侯将相!” “如今回想起来,还是感觉不可思议!” 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们在看到这天幕内容时,一个个的也当堂大笑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天幕内容虽然说的是刘邦,但是他们少年之时的模样也跟这大差不差。 他们这些人在当时不是什么游侠,就是屠夫,最好的也就是一个小官吏! 那时候的他们哪里会想到有今天,他们这些人哪里会想到自己能登堂入室。 一回想起来,满是感慨和不可思议。 ………… 明朝 “那汉高祖刘邦的所谓布衣出身,在咱看来其实也就不过如此!” “要是论其他的东西,咱可能没有把握比过汉高祖,可论出身布衣这一点,咱是谁都不怕!” “要说是汉高祖刘邦了,就算是换成任何一个皇帝来,咱都不怕!” 朱元璋在看到天幕对刘邦的出身介绍时。 心中隐隐约约的有几分不服气,就直接朝着天幕内容开始说话。 要是论其他的功绩什么的,那朱元璋对于汉高祖刘邦还是心服口服的。 为唯独在出身这一方面,朱元璋他是不服任何一个人的。 刘邦他虽然是一个布衣出身,但好歹还有一口饭吃,不会到被饿死的地步。 而自己当时那真的是吃了上顿,没有下一顿。 不要说去当什么游侠了,能够给地主老爷家当个放牛娃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而且在朱元璋看来。 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之中,论出身卑微这一点,自己应该是不会输给任何一个人的。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18章 嬴政:这刘邦的落草为寇,是被大秦逼的? 【少年刘邦他那看似无忧无虑的游侠生活,在34岁的那一年迎来了结束。】 【公元前223年,这时的刘邦已经34岁了,在好友萧何的建议下,刘邦他报考了亭长的选拔考试。】 【经过刘邦的一番努力后,刘邦他才成功得到了那亭长之位。】 【刘邦他在成为亭长长后,可生活习性仍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各种事情都是让萧何来给他擦的屁。】 【公元前220年】 【刘邦的未来老丈人吕公因为在老家得罪人,举家搬至沛县!】 【刚巧那时的吕太公和沛县县令的关系还算不错,于是就主持着为吕公一家举办一场乔迁宴,邀请附近街坊来吃饭。】 【有这种能够蹭饭的机会,怎么能够少得了刘邦呢?】 【于是刘邦他就空着手大摇大摆的来到门口,相当硬气的在随礼单上写下了1万贺钱!】 【这这份无中生有的底气,刘邦他成功张吕太公的女儿吕雉给拐回了家。】 【至于吕太公为什么会将宝贝女儿,嫁给刘邦这个一无所有亭长?这或许就只有天知道了!】 【数年后,刘邦奉命前往骊山押送徭役,结果出发没几天,徭役就已经跑了一大半。】 【如此之多的徭役逃走,刘邦他的结局肯定是人头落地!】 【于是刘邦他选择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所有徭役都给放了!】 【刘邦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带着这些原本要去参加徭役的百姓,竟然知道就落草为寇了。】 【在登上芒砀山的那一刻,刘邦他的人生就成功走到了新的篇章!】 ………… 秦国 “这刘邦的谋反,竟然是被寡人的大秦所逼迫的?” “因为徭役的逃亡,那刘邦就只能落得了一个落草为寇的结局!” “天幕是想要借此告诉寡人,这一切都是大秦的自作自受吗?” “寡人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那隋朝灭亡也跟这徭役有关系……” 看到刘邦这落草为寇的理由时,嬴政整个人明显是愣住了。 他有想过刘邦各种起义谋反的理由,可他没有想到这刘邦的谋反,竟然是被大秦给逼的。 按照秦朝律法,如果徭役丢失太多,那刘邦他是要被处斩的! 所以刘邦他是为了不被处斩,所以才选择起义的这条道路。 某种角度上来看,刘邦算是被大秦给活生生逼反的。 如果大秦不需要那么多摇役的话。 那刘邦他是不是就不会沦落到落草为寇的这一步?是不是也就没有后续的汉朝了? 而且嬴政他要是没记错的话 先前那隋朝灭亡的众多理由中,其中一项就是因为死去徭役太多了。 ………… 楚汉时期 “暴秦的暴政,不知道是害死了多少人!” “若不是那暴秦的自作自受,又怎么可能会墙倒众人推!” “这天下到头来无论归谁,这秦朝都该灭亡,秦朝已经不该存在了!” “逼的那些百姓都落草为寇,逼的那陈胜吴广都只能用起义来谋求一条活路了!” 项羽见到天幕上的内容后,也回想起了自己之所以要选择起义的原因。 一方面是为了要给楚国报仇,还有一方面就是因为天下百姓早就苦暴秦已久。 天下的这些百姓中,有几个是不希望秦朝灭亡的? 甚至都不要说是项羽他们这些楚国贵族了,就连那些秦国百姓都希望秦朝灭亡了。 说到底,这一切也都是因为秦朝的自作自受才导致的结局。 若不是因为徭役和种种的暴政,他们又哪里来的机会能够推翻? ………… 汉朝 “得之萧何,乃吾一大幸事啊!” “若是没有萧何的话,是绝对不会有乃公的今天的!” “如果不是你的话,乃公怕还是一个游侠,怎么可能会去当那亭长?” “无论是在沛县的时候,还是在争夺这天下的时候,萧何都是帮了朕的大忙!” “萧何啊,你就是乃公的第一大功臣,你就是乃公最得力的大臣!” 看着天幕上的这些内容,刘邦他就将目光望向了大殿中的萧何。 刘邦他所说出的这番话,可以说完全就是发自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他的这一生中,萧何绝对算得上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存在 如果没有萧何对他的帮助,刘邦认为自己十有八九是不会有今天这一日的。 无论是从自己成为庭长,还是自己落草为寇,还是自己争夺天下时的那些后勤之事。 在这些事情中,萧何他绝对都是立下过大功的存在。 如果没有萧何的话,刘邦认为自己绝对不会是那项羽的存在,哪怕是有韩信张良二人相助。 “陛下过奖了,臣怕是要承受不起!” “能够夺得天下,最关键的还是靠陛下您!” 面对刘邦的这番夸奖,萧何他则是选择连忙摆手。 在萧何看来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有刘邦的存在。 如果没有刘邦的话,他们这些人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估计也没办法夺得天下! 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被替代,但唯独刘邦不能被替代。 ………… 三国 季汉 “高祖皇帝在五十岁时才正式起兵,而备如今才多少岁,远远没有五十!” “这一切如今都还来得及,吾也有机会重新匡扶汉室,重振汉家天下!” “备也要效仿当年的高祖皇帝,效仿世祖皇帝之举!” 之前的那些种种内容下来,刘备他的信心其实是颇受打击的。 认为自己恐怕终身都无法实现匡扶汉室,复兴汉家天下的理想了。 在看到这天幕上的内容时,刘备心中却又燃起了几分希望。 刘邦在四五十岁都能做到的事情,那自己为什么不能去做?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19章 靠年纪能成事的话,还要打打杀杀干嘛? 【公元前209年,随着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全国各地都因为秦朝的残暴举起了反秦大旗。】 【刘邦他一直苦苦等候的机会也终于来了,在几位好哥们和沛县百姓的拥护下。】 【刘邦他身为首领,带领沛县百姓正式揭竿而起!】 【在天幕画面中,可以看到秦朝各地都有百姓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中!】 【他们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是六国移民,可其中也不乏原本就是秦国的百姓!】 【不只是那些贵族和王国之人,想要反秦,就连秦国的那些百姓,他们都想要推翻这王朝!】 【他们对于如今的秦朝,心中就只有恨意,没有一丝留恋!】 【在这一年,刘邦他的年龄已经到了48岁,在众多开国皇帝之中,他的年纪已经算得上是高龄了。】 ………… 秦国 “寡人的大秦就这么不得人心吗?” “那些六国余孽要反寡人就算了,为什么老秦人也要反?” “寡人的大秦到底做错了什么?寡人的大秦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存在吗?” 陈胜,吴广的起义画面出现在天幕上后,嬴政他的内心再度受到了打击。 最令嬴政无法接受的事情,还是那些老秦人竟然也都加入到了起义军的队伍中。 嬴政他能够接受那些六国余孽要推翻大秦,可为什么老秦人自己也要推翻大秦? 自己那未来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才会让忠于大秦的老秦人做出这样的决定? 苦思许久,许久时间,嬴政他也无法想到一个能进行解释的答案。 甚至在那么一刻,嬴政他都要丧失原本的斗志,丧失统一天下的决心了。 另外嬴政他也对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一事,彻底失去了想法和信心。 十大皇帝的排名估计是不会有自己了,但是十大昏君的排名可能会有自己。 ………… 汉朝 “这年纪算什么?有什么关系!” “乃公虽然在起义的时候都已经四五十岁了,可这仍然不影响乃公夺得了天下!” “那昔日的西楚霸王项羽足够年轻了吧,可他到头来不还是成为了乃公的手下败将?” 对于自己的年纪,刘邦他一直都认为这完全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自己四五十岁开始起义又如何,到头来不还是夺得了天下? 昔日的姜子牙姜太公,那在遇到周文王都已经多少岁了? 可对方不仍然推翻了商朝,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吗? 年纪一事,根本就不是能否成事的原因。 要是靠年纪就能决定事情的话,那干脆找几个娃娃出来得了,也不要打打杀杀了。 如果要年纪轻才能成事的话,那夺得天下的人应该是项羽,而不是自己。 ………… 隋朝 “暴秦虐民,天下人苦其灭亡久矣!” “那嬴政的建长城,修宫殿,大兴土木,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啊!” “若是那秦朝还有一丝民心,也不会在陈胜吴广起义时一呼万应了!” “像这样的王朝就该灭亡,朕的大隋亡的也不冤枉啊!” “秦朝是这样,朕的大隋也是如此!这混账东西,学谁不好,偏偏去学嬴政这个暴君!” 天幕上的内容出现时,隋文帝杨坚就忍不住的开始进行感慨了。 那秦朝会灭亡的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因为那隋朝已经失去民心了,没有一个百姓希望这隋朝继续存在。 在杨坚看来,嬴政登基之后所做的那些事情,都是骄奢淫逸,大兴土木之事! 每多做一件事情,秦朝灭亡的步伐就会快一点。 为什么陈胜吴广的起义会如此顺利,会有这么多人选择跟随? 其中的原因也非常气人,但就是因为百姓们早就想秦朝灭亡了。 而陈胜吴广的起义就只是个理由。 哪怕没有陈胜吴广的存在,那也会有别的事情出现,只不过时间早晚问题罢了。 另外杨坚看着天幕上的内容,内心突然就想到了在隋炀帝杨广统治下的隋朝。 对方所做的那些事情,跟秦始皇嬴政所做的事情何其相似? 同样的好大喜功,同样的用了数百万徭役,逼的那些百姓无路可走,只有起义这个办法! 自己的这个混账儿子去学习哪个皇帝不好,偏偏去学习秦始皇嬴政? 哪怕是去学习刘后主刘禅,那也不至于将自己所留下来的那些家业全部败的一干二净啊。 而且那秦始皇好歹也立下了大功,杨广他有立下什么功绩吗? 该亡啊,自己的隋朝遇到了杨广这个皇帝,那确实是应该要灭亡了。 ………… 唐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王朝彻底失去了民心,那这王朝就注定要灭亡了。” “天幕上的秦朝是这样,那被我等覆灭的隋朝也是如此。” “也不知道大唐灭亡时是何模样,会不会和这隋,秦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如果大唐也步了后尘,那怕是要成为天大的笑话了!” 在李世民的认知中。 这世上绝大部分是王朝灭亡,都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导致! 即便是那汉朝灭亡,也有黄巾起义,各地起义军层出不穷。 如果一个王朝不断的发生起义之事,那这个王朝也就离灭亡之日不远了。 王朝建立时百姓立下了大功,那王朝灭亡也是由百姓一手而成! 那天幕上的隋朝和秦朝灭亡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民心,天下百姓都巴不得他们灭亡。 若是一个王朝有民心在的话,那无论他人如何努力,这王朝也不会灭亡的。 先前出现在天幕上的西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即便王莽短暂的覆灭了西汉,但最后不还是由刘秀完成了二造吗? 看着天幕上的内容,李世民他也在想大唐灭亡时会是什么模样? 会不会跟隋朝和秦朝一样,被各地的起义军群起而攻之? 天下百姓都巴不得唐朝早日灭亡,想要推翻大唐?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李世民觉得大唐怕是有愧于天下百姓,有愧于历代列祖列宗。 ………… 明朝 “你们都给咱好好看着这天幕上的内容,给咱记住秦朝灭亡时的教训!” “大秦始皇嬴政就是不把百姓的性命当性命,所以才会酿成如此后果的!” “如果你们和你们的后代敢这么做,那看咱在地底下怎么收拾你们!” “咱大明能够建立,靠的就是天下百姓!” 百姓出身的朱元璋,自然懂得百姓的重要性。 所以他指着天幕上的内容,就示意所有人都要记住。 谁要是敢忘记百姓二字的重要性,那就不要下来见自己了。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20章 项羽:刘邦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清朝 “生于秦朝的百姓,算得上是悲惨至极了!” “一共两个皇帝,一个是暴君,一个是昏君,祸害的都是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他们之手。” “若是可以的话,这些百姓不如生在朕的大清!” “大清百姓人人皆有饭吃,有衣穿,大清才是真正的天下盛世,不知道要比那秦朝好上多少了。” 看到天幕上那些百姓被各种压迫的画面时,乾隆他的脸上竟然出现了对这些百姓的怜悯和感慨。 在乾隆看来。 这些百姓最不幸运的事情就是生在了秦朝,遇到了秦朝这样的皇帝。 如果这些百姓要是能够升到大清就好了,他大清皇帝无论如何也不会跟那秦朝皇帝一样残暴。 大清百姓每个都生活的十分幸福,每个人都能有上饱饭吃。 大清才是天下盛世,其他的汉人王朝都远远不如大清。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乾隆他能够将胸口挺得笔直。 至于哪里来的这个底气,也没有人知道。 面对乾隆所说的这番话,大殿内的一些官员也默默的低下了头。 乾隆或许不知道大清百姓的真实日子是何,但是他们肯定是知道的。 甚至那些百姓的生活,都是他们一手造就的。 不过他们并没有选择将其说出来,因为这种事情一旦说出来,他们还怎么能够捞钱,捞地? 皇帝想要见识到百姓的真实生活?这几乎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 【刘邦虽然用人的眼光十分精准,但是带兵打仗还是头一回,他身边的那些人也没有这个经验。】 【所以初出茅庐的刘邦吃了不少战场的亏,刘邦他也清醒的意识到自己这点力量,是绝对无法跟秦军进行对抗的。】 【所以机智的刘邦率领一众人马前去投靠了项家集团,那主帅项梁对于人才也是相当拿得出手。】 【刘邦他们一去投靠就给了刘邦5000个士兵,还有十位将军进行辅佐。】 【第二年,楚国主帅项梁在交战中不幸身亡。】 【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兵分两路攻打关中,并约定好了谁先攻下关中,关中王这个位置就是谁的。】 【但是项羽先被派去救援赵国,而刘邦则是直接被派去攻打汉中!】 【刘邦因为占了天时地利的原因,先项羽一步入主了关中,将那关中王的位置给抢了过来。】 【刘邦一入城,就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而盗窃者也要判罪!】 【如此一来,刘邦就率先一步得到了百姓支持!】 【可是他的这一举动,也成功招惹了项羽的不满,一场矛盾即将就要爆发。】 ………… 楚汉时期 “刘邦小儿,那就是一个厚颜无耻,不要脸的东西!” “孤是如何对待刘邦的?那刘邦又是如何对待孤的?” “孤都将这刘邦当成亲兄弟一样对待,可刘邦到头来却背叛了孤,背刺了孤!” “那关中王的位置本来就是孤的,只不过是那刘邦抢了过去!” “无论这刘邦在未来到底有何成就,这刘邦在孤眼中始终都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天幕上的内容一出现,直接让项羽原本就没有消下去的怒火,再度燃烧了起来。 他朝着天幕上的内容就是一番痛骂。 恨不得拔出手中的宝剑,就冲到天幕上去跟刘邦决一死战。 对待刘邦的事情上,项羽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做到问心无愧的地步。 自己完全是将刘邦当做自己的亲兄弟一样,进行对待。 如果不是他们项家的话,刘邦他当年估计连起势都没有办法做到,更不用说跟自己争夺天下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他却背刺了项羽一刀。 所以项羽他看着天幕上的那些内容,整个人就是牙痒痒的,咬牙切齿至极了。 如果不是刘邦背叛自己的话,自己估计都已经到登基称帝的地步。 所以仅凭这个恩怨,项羽他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刘邦了。 ………… 汉朝 “乃公能够做到起势,确实是多亏了他们项家的支持!” “单论此事,确实是乃公对不起项羽,可这又能如何?” “争夺天下之事,岂能靠这种事情进行定论?” “项羽为什么会输给乃公?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将那些百姓放在眼里,所以乃公才能赢了那项羽!” “像项羽这种贵族出身的人,怎么能够懂得百姓的心,怎么会去管百姓?” 对于天幕上说的这些内容,刘邦他在看到后还是点头承认了的。 不如天幕内容说的那样,如果自己当年没有投靠项羽他们的话,十有八九是不会有今天的。 自己在情谊这方面上,确实是欠了项家的。 自己在争夺关中之事上,也有不地道的地方。 即便如此,刘邦他也没有生出过任何一点愧疚。 自古以来,争夺天下的事情哪里有靠所谓人情关系的? 自己欠项羽的是一码事,可争夺天下又是另外一码事。 另外在刘邦看来,那项羽之所以会输给自己,自己也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约法三章,就是因为自己得民心! 因为出身的缘故,刘邦他懂得那些百姓的重要性,更加容易得到那些百姓的民心。 这对于项羽来说,因为他贵族出身的缘故,百姓二字对于他来说实在是离得太远了。 在项羽的心中,百姓的存在是放在很低位的。 所以在争夺百姓民心的这一方面,刘邦他要胜过项羽太多了! 项羽他在败给刘邦的那一刻,估计也不会知道他输给刘邦的真实原因。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21章 刘邦:要脸有什么用?项羽就是太要脸了! 北宋 “看似是谁先入主关中,便可为关中王!” “可实际上这定的不只是关中,而是整个天下,是整个天下百姓的民心” “到头来结局是刘邦成功夺得了关中,也夺得了整个天下!” “西楚霸王项羽终究还是棋差一步,输给了刘邦。” 在赵匡胤看来,天幕上所说的关中,其实更加像是民心。 项羽和刘邦二人之间明显是刘邦他更加得人心,更加受到百姓的爱戴。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邦他到头来才能夺得整个天下。 而项羽因为种种原因,才会差一步输给刘邦,最后还输了自己的性命! ………… 明朝 “咱越看这天幕上的内容,怎么越感觉咱跟汉高祖刘邦相似!” “他是依靠项家起势,咱当年能够起来也是靠的郭大帅啊!” “若是当初没有郭大帅的话,那怕是不会有咱的今天了!” “只可惜……那郭天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账东西,败光了郭大帅所留下来的东西!” 朱元璋他越看天幕上关于刘邦的那些内容,越发觉得刘邦跟自己有许多相似之处。 对于刘邦依靠项家起势一事,朱元璋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 当年朱元璋他之所以能够起势,靠的也是岳父郭子兴的相助! 对于当初赏识自己的郭子兴,朱元璋他心中还是十分感激的。 如果不是当初的郭子兴,估计就没有现在的自己了,最关键的是自己也没有办法娶到妹子。 虽然朱元璋对郭子兴十分感激,但是对于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则是十分的鄙夷和厌恶。 在朱元璋心中,那郭天叙就是一个阴险小人罢了。 当时军中他可没有少使阴谋诡计,想要害自己。 对于那郭天叙,朱元璋心中其实早就起了杀心,但因为要避免义军四分五裂,所以他才久久没有动手 像自家义父郭子兴这样的豪杰,竟然能够生出郭天叙这样的儿子,这何尝不让人感慨? …………………………………………… 【得知刘邦入主关中的事情后,项羽直接带着40万大军直奔关中找刘邦算账!】 【项羽的谋士范增,建议项羽借着庆功宴的机会,直接就除掉那刘邦一了百了!】 【于是项羽就给刘邦摆下了一道宴席,这就是鸿门宴!】 【不过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在萧何跟张良的建议下,刘邦他竟然选择赴宴了,而且在宴席中选择认错!】 【面对刘邦无比诚恳的认错,项羽他竟一时心软,选择放过了刘邦!】 【可也正是因为项羽此次的心软,那刘邦才有机会赢得天下。】 【项羽他在入主关中后,所采取的方式是烧杀抢掠,是烧阿房宫,直接将整个关中之地搞得乌烟瘴气。】 【和刘邦完全截然相反的处事方式,也成功预言了二人所将面临的结局。】 ………… 汉朝 “这项羽不如乃公的地方,就是他太要脸面了!” “当初那项羽如果要在鸿门宴对乃公动手的话,乃公就算有几条命,也没办法走出来!” “其实在赴宴的时候,乃公就已经做好了有去无回的打算,已经有准备要将命交代在那里了!” “不过好在那项羽没有让乃公失望,他还是讲脸面,讲道义的!” “项羽成因为如此,败也因为如此,他怎么就这么要脸面呢?” 虽然距离鸿门宴,已经过去了足足数年时间。 但是刘邦每次回想起当时所发生的那些事情,整个人的内心还是会忍不住的感到紧张。 他这一生中遇到过各种险境困境,唯独鸿门宴那一次给刘邦带来的压力和紧迫感最大。 先前在准备赴宴的时候,刘邦他其实就已经做好了会死在那鸿门宴的准备。 因为当时有许多人都想要让自己死,这些人不在少数。 这即便是如此,刘邦他还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选择去赴宴。 如果去赴宴的话,还有机会能赌活下来,如果不去的话,那自己必死无疑了。 不过好在刘邦他最后成功赌赢了,那项羽还是要脸面的。 刘邦他敢去赴宴,就是因为他觉得项羽会要脸面,不会在鸿门宴上对自己动手! 刘邦他因此敬佩项羽,也因此对项羽进行鄙视! 自己就是因为不要脸赢的项羽,自己就是靠厚颜无耻赢的项羽。 但凡那项羽无耻一点,绝对不可能会放自己离开的。 可因为他是那高高在上的霸王项羽,所以他是绝对不会做出如此无耻行径。 ………… 楚汉时期! “孤知道错了,这全部都是孤的错!” “明明有那天幕内容的前车之鉴在,孤怎么还是心慈手软了,怎么还是放那刘邦一马呢?!” “当时孤要什么脸面啊,直接将那刘邦杀了,不就一了百了了吗?” “如果再给孤一次机会的话,孤绝对不会放过那刘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项羽看到天幕上的那些内容后,如今整个人早就是懊悔不已了。 若是这世上有后悔药卖的话,项羽他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买上一颗。 当初自己怎么就心软放过刘邦,真的让他回去了? 想着自己所做出的这些事情,项羽就想要狠狠的给自己几巴掌,让自己好好的清醒上一下。 脸面什么的就真的这么重要吗?自己当时就不应该心慈手软的放过刘邦。 明明都知道未来所发生的那些天幕内容了,自己竟然还放过了刘邦,让对方回去了! ………… 清朝 “愚蠢,这项羽就是太为愚蠢了!” “如果项羽在鸿门宴对刘邦动手的话,那刘邦如何能够逃得走?这天下不就归他项羽了吗?” “项羽他这为了脸面的一放,直接就放输了一个天下!” “如果让朕来的话,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放刘邦走的,即便会遭受后世无休止境的骂名,也不足惜!” 面对天幕上的内容,乾隆直接就给了项羽一个愚蠢的评价。 在乾隆看来,这项羽败就败在他太过于愚蠢,太过于要所谓脸面了。 在刘邦赴鸿门宴的时候,项羽明明有许多可以动手的机会 可那项羽偏是一个都抓不住,又或者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对刘邦动手。 只要项羽在鸿门宴上解决了刘邦,那这个天下不都是他项羽一人的了吗? 而项羽却为了脸面放走了刘邦,结果也成功丢掉了整个天下。 如果换成乾隆他来的话,他无论要付出何等代价,也绝对不会放刘邦离开的! 就算是会遭受各种骂名又如何?在夺得天下的利害下,完全就是不值得一提的。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22章 楚河汉界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将全国分成了十八块!】 【而刘邦则是被其安排到了巴蜀一带,称之为汉王。】 【刘邦面对项羽的这个安排,内心虽然极不愿意,但也只能乖乖的选择去巴蜀上任。】 【也是在这一年,刘邦麾下又收获了一员大将,那就是曾在项羽麾下的韩信。】 【公元前205年,楚怀王被项羽所杀,这直接让刘邦找到了一个可以起兵的理由。】 ………… 秦国 “分封制?这项羽想要干什么?” “寡人在未来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这项羽竟然想要回到分封制去?” “这项羽不愧是楚国人,这所想之事太过于愚蠢了!” “若是这项羽胜了,那寡人所做的那一些事情不就等于徒劳无功?” 看到项羽竟然选择分封制,将天下诸地都分封给他人的时候。 赢政整个人直接就气的站了起来,指着天幕上的内容就是质疑和痛骂! 在看到秦朝灭亡时的反应,都没有这一刻来的激烈。 在嬴政眼中,这项羽的所作所为,完全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完全就是在自取灭亡! 所谓的分封制,完全就是要被淘汰的东西。 自己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让天下迎来大一统。 结果这项羽却想要回到几百年前去,让天下回到春秋战国时期去? 他自己先前所做的那些事情算什么,都算是一场笑话吗? 这项羽的所作所为,跟嬴政脑海中对六国贵族的刻板印象完全合在一起! 原本嬴政,他对于刘邦是极其厌恶和不喜的。 可如今在看到那项羽的所作所为后,突然让嬴政对刘邦生出了一丝好感。 刘邦虽有千错万错,但对方好歹延续了自己的大一统治,没有让自己先前的努力白费。 说来也可笑,到头来延续自己大一统的,却是那覆灭秦朝的刘邦! ………… 楚汉时期 “孤的分封,有什么不好的吗?” “孤乃是六国贵族,自然是要回到当时去啊!” “而且孤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些贵族又如何服孤?” “我这天幕内容所说的,似乎孤犯了多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一样。” 项羽他脸上罕见的出现了疑惑,出现了不解。 在项羽心中那大一统,远远不如分封制! 身为楚国贵族的项羽心中无比向往,当初的分封制,他认为这才是王朝想要延续的办法! 秦朝的大一统完全就是在胡闹,完全就是一场笑话罢了。 秦朝的所谓大一统,到头来才存活了多少年?区区十几年时间罢了。 而分封制的存在,却能让王朝存在足足数百年的时间! 自己所做分封制的事情,到底有什么错的。 为什么这天幕上的语气,似乎自己做了多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一样? ………… 唐朝 “汉高祖靠萧何,子良,韩信这汉初三杰起家,成功夺得了天下!” “而朕身边也有玄龄,如晦,有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你们在朕看来,完全不输那天幕上的张良,萧何!” “若是没有你们的辅佐,朕怕是也无法登上这皇位,无法走到如今!” “有你们的辅佐,这才是朕修来莫大的福气!!!” 天幕上的刘邦是因为得到了汉初三杰的助力,才成功拥有了跟项羽抗衡的能力。 历朝历代中也许多人崇拜这三位,都希望能够拥有这样的谋士助力。 可在李世民看来,自己身边的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人也完全不逊色于天幕上的汉初三杰。 单论能力的话,不见得谁会比谁差多少! 对于他们几人的自信,李世民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的。 如果在打天下和夺皇位的时候,没有他们几人的助力,那李世民认为自己是不会有今天的。 能够得到他们几人的助力,算是自己多年修来的福分和造化! 面对李世民的这番夸奖,大殿内的房玄龄,杜如晦几人虽然并没有进行说辞。 他们的腰板却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起来,脸上的得意也多上了几分。 明显在他们几人的心中,他们也认为自己并不输于那汉初三杰。 …………………………………………… 【在得到合适的起兵理由后,刘邦直接率领60万战士就直奔楚国国都。】 【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刘邦占着上风,不过要知道项羽这么多年的仗,可不是白打的!】 【项羽很快就将局势扭转了,打的刘邦险些就丢了性命!】 【幸亏刘邦他撤退的快,跑的足够快,只不过他的老婆和亲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都被项羽抓走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在刘邦身上彻底得到了灵验。】 【面对自己的老婆和父亲被抓,刘邦完全没有任何的畏惧和害怕,一副他们生死跟自己没有一丝关系的样子。】 【这让项羽直接吃了个暗亏,他还不得不照顾刘邦的老婆和父亲,不能让他们死在自己的军营中,不能让他们出事。】 【公元前203年,刘邦再次卷土重来。这一次他带上了大将军韩信,成功策反了英布!】 【这一战打得项羽不得不跟刘邦求和,于是双方立下了盟约!】 【以鸿沟为界,东边归你楚国,西边则归汉国,自此二人互不相干。】 【后世之人对于他们之间的这一盟约,给予了一个形容“楚河汉界”!】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23章 项羽自刎,不肯过江东! 楚汉时期 “那刘邦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厚颜无耻之人,而且也没有见过像其这么薄情寡义的人!” “自己的妻儿父亲都已经被孤绑架了,他竟然还是表现的熟视无睹,而且还要分一杯羹!” “这一点孤也不如这刘邦,孤是肯定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这刘邦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孤就是唾弃这样的人!” 对于天幕上的内容,项羽他身为当事人,自然是有发言权的。 当初在俘虏刘邦的父亲和妻儿后,项羽就想要借此来威胁刘邦。 项羽他当时想着,那刘邦就算是再怎么厚颜无耻,也不能不顾自家父亲和妻儿的安危。 可事实证明,项羽他低估了刘邦的厚颜无耻程度,他根本就没有看透刘邦。 在得知自己的妻儿被抓后,那刘邦竟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甚至在项羽拿刘邦父亲性命威胁,说要将其父亲给烹了的时候。 那刘邦非但也没有任何慌张,反而还说了一句将吾父烹完后,分一杯羹给他! 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项羽他就意识到那刘邦就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小人,拿这种东西威胁他是没有用的。 对于那刘邦来说,这种亲情什么的都要排在天下后面。 而且就以项羽他的脾气,真让他将刘邦父亲给烹饪了,他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出这种事情来。 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知道。 项羽他就只能被迫吃了这个暗亏 然后想办法养着刘邦的父亲和妻儿,避免他们在自己营中会出现什么事情。 自己没有吃到肉就算了,还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情,项羽就会忍不住的唾弃对方。 但在唾弃刘邦的同时,项羽他也想知道,那刘邦到底是如何做到这般薄情寡义的,竟然连自己父亲的性命都能做到不管不顾。 如果让项羽来的话,他是绝对做不出将父母生命安全置之度外的事情。 ………… 汉朝 “乃公当时的这个决定,也只是被逼无奈罢了!” “当时乃公要是跟项羽求饶了,那这些跟随乃公一同起兵的士卒和臣子怎么办?” “所以乃公就只能这么做,乃公不能因为一己私欲就乱了大局!” “而且乃公当时也在赌,赌那项羽不会杀乃公妻儿和父亲!” “结果是乃公赌赢了,那项羽所做之事,只不过是为了威胁乃公罢了!” 天幕上这一内容出现时,一向洒脱不羁的刘邦,眼中竟然出现丝丝愧疚和无奈? 刘邦他这一生所对不起的人没有几个,这天幕的刘太公和吕雉便是其中之一。 当初自己做出的那个决定,确实是对不起刘太公和吕雉! 可这在刘邦看来,已经是他能够做到最好的决定了。 如果要让刘邦在心中做一个排序的话,那亲人怕会被刘邦放在第二,第三位! 如果当初自己答应了项羽的条件,用求和来换取吕雉和刘太公的性命的话。 那刘邦认为自己对不起士卒,对不起这些跟自己一同打天下的兄弟! 刘邦他不愿意对不起那些士卒和兄弟,那就只能对不起吕雉和刘太公了。 但凡有其他的选择,刘邦他也不会说出当自己父亲的肉分给自己一块,这种绝情的话! 另外刘邦他其实也有在赌,他在赌那项羽还是要脸面的,对方不会对自己的家人动手。 结果可想而知,刘邦他成功的赌赢了项羽,他也没有对刘太公和吕雉动手。 可在经过那一件事情后,刘太公和刘邦之间的关系直接到了一个冰点。 对于这样的一个儿子,刘太公他又怎么会高兴的起来? 那刘邦身上其实自带属于帝王的薄情寡义,这也是刘邦能够胜过项羽的原因。 ………… 三国 季汉 “这…………高祖他也是被逼无奈,也这样做的!” “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私人之事,乱了天下大局!” “若是换成吾来的话,吾也会效仿高祖之举的!” “可如果将人换成云长,翼德的话……” 对于刘邦在天幕上的所作所为,刘备在看完后并没有觉得刘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就以当时汉高祖刘邦所处的那种情况,他做出这个决定也是被逼无奈罢了。 争夺天下之事,岂能容得儿女情长来影响? 如果换成自己来的话,自己也会做出跟汉高祖刘邦一样的决定。 当初刘备在面对曹操的追杀时,不照样做出了将夫人和阿斗都丢下的决定吗? 如果不是赵云在千军万马中救回了阿斗,那估计阿斗就已经死在曹军刀下了。 如果让刘备在妻儿和匡扶汉室中做决定的话,那刘备无论选上多少次都会选择匡扶汉室。 可是在想到这里的时候,刘备心中又生出了一个困惑。 如果是自己的二弟三弟在了曹操手中的话,那自己还能够保持的如此风轻云淡吗? 面对心中的这个问题,刘备他在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如何做出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很有可能会选择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替他们二人进行报仇。 而一旁的阿斗在看到这天幕内容,还有自家父亲说的话后。 则是表现出了一副十分无奈的表情出来,那表情意味深长的样子。 合着就是自己不重要呗,你想要怎么把我丢下就怎么丢下? 当初要不是自己跟子龙叔一同在千军万马中杀过,那自己哪里还能活到今日? ………… 宋朝 “不该议和啊,项羽他这就是在放虎归山!” “那刘邦的势力已经壮大到了能够与之抗衡的地步,如果再选择签订盟约的话,那不是在自取灭亡吗?” “项羽若是想要战胜刘邦的话,那就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绝对不能让对方有喘息的机会。” “项羽他就只有这样做,才能有那么几分战胜刘邦的机会!” 看着天幕上刘邦和项羽进行议和,签下盟约的画面时。 赵匡胤就忍不住的替项羽感到惋惜,言语中尽是对其感慨。 项羽他只要签订下了这议和的盟约,那他就再也没有机会嬴下刘邦了。 那刘邦才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到了可以跟项羽进行抗衡的地步。 如果再给刘邦几年时间的话,项羽他怎么可能赢的了刘邦? 项羽他必须要用殊死一搏的方式才有机会能够胜过那刘邦,也是他唯一的破局之道 可那选择签下盟约,也是项羽迫不得已的举动。 毕竟以当时情况来看,项羽他已经是占下风的存在了,而且内部还有种种矛盾发生。 他无论是选择主战还是休养生息,这二者对他来说都十分不利。 如果换赵匡胤来进行选择的话,他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 归根结底还是那一场鸿门宴落下的祸根。 当初要是在鸿门宴那除掉刘邦,那就没有这些麻烦事情了。 ………… 明朝 “汉高祖所做许多事情都对,可唯独抛妻弃子这一事咱不认可!” “要是妹子落到了那些元人,张士诚等人的手中,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将妹子救回来!” “要不然咱还算什么男人,怎么能让妹子在这种地方遭罪?” “咱要是没有了妹子和标儿,那咱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啊!” 对于刘邦所做的种种事情,朱元璋他心中都是十分推崇和认可的。 可唯独天幕上的这一件事情,朱元璋他实在是无法认可。 让朱元璋将自家妹子和标儿给丢下这种事情。 朱元璋他光是想一下都头皮发麻,更不用说让他真的去做这种事情了。 马皇后和朱标二人就已经是朱元璋的全部了,是他不可失去的一部分。 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被敌人给绑了,朱元璋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得把他们给救回来。 将自家妹子和儿子放任不管 让他们在敌营自生自灭? 那他朱元璋还算什么男人?他还有什么颜面去面对他们? 朱元璋他想不到如果没有了马皇后和朱标二人,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应该要怎么过?还有什么盼头在? 大殿内的徐达,汤和等人听到朱元璋的这番话后,一个个的也连忙点头表示认同。 要是真的有人敢对马皇后和朱标下手,拿他们当做威胁。 那都不需要朱元璋说什么,他们自己都会冲在最前面的! 你动朱元璋也就算了,可是你动马皇后和朱标,这算什么回事? “重八,若是真有这么一天的话,那我倒是希望你能以大局为重!” “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跟大明百姓比起来又算的了什么?” “我能够理解你,标儿也一样能够理解你的!” 而马皇后在听到朱元璋的这番话时,反而开始劝说朱元璋不要意气用事。 如果自己也遭遇了吕后和刘太公这种遭遇,那马皇后其实更希望朱元璋可以保全大局。 自己的性命跟天下百姓相比,实在是太不值得一提了! 她不希望因为自己到头来连累了朱元璋,连累了大明百姓。 一旁朱标在听到马皇后这番话后,也连忙点头表示赞同。 马皇后想要说的话,就是朱标内心的真实反应。 …………………………………………… 【项羽在跟刘邦签完盟约后,原本以为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自己也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可万万没想到刘邦他竟然不讲武德,直接就撕毁了他们之间的盟约,搞了背后偷袭这一套。】 【面对刘邦杀的这一记,回马枪就算项羽再厉害,也架不住这么折腾啊!】 【于是项羽一路逃到了乌江,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乌江之边!】 【项羽他是有机会能够逃回江东的,他也有机会重新整顿卷土重来。】 【可是因为项羽他讲颜面,所以他没有那脸面回到江东去。】 原本跟自己出来的江东子弟,如今一个个的都死在了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路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自己有什么颜面,回去面对江东父老去面对这些人的父母。 如果自己回到江东去了,那些死去士卒的父母问自己,自己的孩子表现怎怎么样?有没有给大王丢脸? 项羽他不知道要做出什么样的回答,他更不知道要给什么样的交代。 【项羽堂堂一代西楚霸王,竟然到头来以如此唏嘘的方式告别了世界!】 ………… 汉朝 “楚人自古多豪杰,这天幕上的项羽也算是一个啊!” “乃公遇到的那么多人中,就这项羽给乃公的压力最大了!” “这世界上怎么有这么能打的人,这项羽都有一点不像人了!” “要是乃公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帮助,还这个不是这项羽的对手!” 望着天幕上项羽自刎的画面,刘邦的言语中带着几分唏嘘和感慨。 那天幕上的项羽不只是自己的生死大敌,也同样是自己的结拜好友! 虽然项羽最终还是败在了刘邦的手中。 但是在这过程之中,刘邦他有好几次都险些死在了项羽的手中。 刘邦他活了五六十年时间,就没有遇到过像项羽这么能打的存在! 每一次打仗,这项羽都是冲锋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项羽算是真的将其给做到了。 即便是在项羽自刎之时,刘邦已经用十面埋伏将其给包围起来了,可刘邦仍然对他有几分忌惮存在。 真怕这项羽能够硬生生突破十面埋伏,冲到自己的面前来杀人了自己。 自己能够战胜项羽的前提,是拥有了像韩信,萧何,张良这些人的帮助,才勉强做到战胜了项羽! 如果没有自己的话,那项羽毫无疑问肯定就是楚国皇帝。 大殿内内的文武百官在见到天幕上项羽自刎乌江的画面时,一个个的脸上也都出现了唏嘘。 在这些唏嘘表情中,当要数韩信脸上的唏嘘情深意切。 在众多交手对手中,最被韩信认可的就是这天幕上的霸王项羽。 在项羽的身上,韩信他才能发挥自己所有的才能和实力。 只可惜项羽自刎,韩信他就没有可以让自己选择全力以赴的对手了。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24章 天幕陷入了永久漆黑! 东汉 “那项羽若是没有遇到高祖的话,怕是真的能够夺了这天下!” “要是换成其他一个人来 都不会是这霸王项羽的对手!” “韩信,张良,萧何这都是何等人物啊 ,到头来也只能勉强嬴过项羽。” 刘秀他虽然是汉朝皇帝,但他也挺为这天幕上的项羽进行惋惜和感慨的。 对方的失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 对方最不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汉高祖刘邦这样一个对手 早知道刘邦在这天幕内容的排名中,那可是能够排到前三的存在。 但凡项羽他遇到的对手平平无奇一点,那绝对就不会是这项羽的对手。 要知道刘邦之所以会胜过项羽,那是在他有韩信,张良,萧何这些人辅佐的情况下。 这些人的名字单拎出来,哪个不是千古一相,哪个不是当世名将的存在? 可都是被无数人所渴望的名臣,数千年来也总共就那么几个。 如果换成刘秀来的话,他是没有信心能够胜过项羽的,最起码他没有这个底气,说自己一定能赢。 ………… 三国 “世人皆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可是本侯不服,只可惜本侯没机会去见识一下这项羽的厉害!” “若是能跟这项羽一较高下,本侯此生无憾了!” 吕布看着天幕上关于项羽的内容,那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叫做一个饥渴难耐。 在其看来,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跟项羽进行交手,不能知道对方有多厉害! 想要知道这霸王项羽的武力,到底是如何的! 在吕布他的心中,他从来没有服过任何一个武将,他认为这些武将到头来都是不如自己的存在。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哪个武将会承认自己不如他人的? 吕布他心中最大的一个遗憾之一,就是没办法跟项羽进行一场比试。 看看那项羽的武力到底有多么恐怖,是否跟世人所说的一样。 只可惜那项羽已经不在了,自己也就没有这一较高下的机会了。 ………… 隋朝 “有取天下之才,无取天下之能啊!” “那项羽在朕看来,远远不如汉高祖刘邦!” 杨坚对于项羽的才能,那还是比较认可的。 可杨坚所认可的地方,也就只有项羽的才能了。 除此之外,项羽身上就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了。 无论是治国之能还是对待百姓的程度,项羽他都要远远不如汉高祖刘邦。 像项羽这样的存在,或许可以成为一世枭雄,但没办法成为建立王朝的帝王! …………………………………………… 刘邦的天幕内容结束后,那天幕上的内容继续出现。 【第二名:唐太宗李世民!】 【第一名:秦始皇嬴政!】 随着这二人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后,那原本还在闪烁着光芒的天幕也陷入了漆黑中! 历朝历代之人原本以为这天幕只是短暂的漆黑,可这天幕再也没有亮下来过。 ………… 秦朝 嬴政在看完天幕内容后,就放弃了大兴土木的想法,改为休养生息! 而且扶苏也被立为了秦朝太子,成为了华夏史上第一个太子! ………… 汉朝 霍去病他天生就应该生在战场上,刘彻他也没有因为其英年早逝的结局,就阻止对方上战场。 只不过刘彻给霍去病安排了许多医者,让霍去病每一次在出征的时候都要带上他们。 ………… 三国 季汉 天幕内容漆黑后,刘邦他就让诸葛亮成为了刘禅的老师。 让对方好好的教刘禅,尝试将这阿斗扶起来。 ………… 三国 东吴 “出征,倭奴!” “那倭奴的东西都是孤的!” 孙权眼见自己打不过曹操,就将目标看向了海外诸国,他第一个要讨伐的国家就是倭奴。 ………… 唐朝 御花园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有李承乾正在缓缓漫步。 李世民他一改以往严格的态度,尝试用陪伴的方式弥补。 ………… 明朝 “老四,你好好努力啊!” “咱们先去玩了!” 因为天幕内容的原因,朱元璋他竟然选择当起了甩手掌柜,将所有的事情都放到了朱棣的头上。 朱元璋和朱标还有马皇后出去微服私访了,让朱棣一个人努力。 另外蓝玉领着大军,讨伐着那些异族之人! ………… 虽然天幕永远陷入了漆黑,但还是会有人时不时的抬头看向天幕所在方向。 他们在想这天幕,什么时候还会再亮起来? ————(本书完!) …………………………………………… ps:成绩太差了,自己在后面写的也有问题,不想再糊弄大家了! 是小暮对不起你们,太抱歉了! 喜欢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请大家收藏:()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