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成了鬼子医生的我也要救国》 第200章 战地医院中伤员的无奈 如果了解一下战争,就会发现在战争中,双方总是会遵循一些潜规则。 当一场战争结束之后,交战双方都会约定一个时间去将位于交火地段的尸体各自拉走。 这是因为死者为大的传统,同时也是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 在三十多度的温度下,尸体很快就会腐烂。 如果不及时去进行处理,那尸体的臭味将会弥漫阵地。 这是交战双方都不能容忍的。 但是现在,这种潜规则居然被打破了。 对面的日军不想去给自己的战友收尸了,那他们自然也是不愿意让这边的国军收尸。 大家都要死,还收什么尸体,就让他们在交战区域摆着吧。 在高温的发酵下,距离有好几百米的陈知文也闻到了这个味道。 “你们居然不及时地清理尸体,难道不知道瘟疫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吗?难道你们都想感染瘟疫,然后以一种不光彩的方式去死吗?” 在陈知文的协调下,这个潜规则终究还是恢复以前的状态。 双方都派人将尸体运回去。 陈知文意识到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于是他发了一封加急电报送给正在享乐的所长大人,在所长大人这里狠狠地举报了这个中佐的恶行。 于是在中佐的迷茫中,他因为阻止疫病不利被降职,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军医。 虽然陈知文极力要求所长大人将这个中佐给弄到后方,但是这边缺医生已近缺到一种疯狂的状态,所长大人终究只是降了他的职,不让他去祸害士兵了。 为了稳固军心,陈知文发表了一场演讲,告诉士兵,这一切都是因为中佐错误的思想,现在他已经受到惩罚,以后伤员如果残疾了,不会被送到停尸房等死,而是会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让他能够顺利的回到本土。 陈知文给那几个在停尸房等死的伤员重新处理了伤口。 他们都是被截肢的,陈知文在检查了伤口之后,给他们进行了二次手术。 虽然白白受罪,但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幸运。 要不是陈知文的帮助,估计他们现在已经爬满蛆虫了。 实际上那个中佐的处理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不给士兵使用药物本来就是上面的一项不成文的规定。 如果真的放开给士兵用药,那陆军的舰队还要不要再去组建了,那些伪军还要不要去拉拢。 只是这种潜规则在这里发生了一些偏差。 在别的季节,靠身体免疫系统,还能有一定的机会扛过去,但是现在他们遇到的是又湿又热的夏天。 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原本能扛过去的伤员终究只剩下死路一条。 前线需要防蚊虫的药物,同时还需要给士兵提供更多的药物。 如果士兵被折腾没了,难道要那些宝贵的军官老爷去当炮灰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虽然陈知文只去了两站,但是他已经查到了情况。 终究还是上层的潜规则惹的祸。 那些做完手术之后恢复过来的伤员对陈知文满怀感激之情。 谁都不知道他们当时的绝望。 虽然自己还是活着的,但是所有人都当自己是死人。 有人将自己身上值钱的东西都搜刮走,当时伤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在自己面前。 自己现在是获得了新生,自然对陈知文这个救命恩人万分感激。 陈知文对这些伤员的态度也是很好的,毕竟这些都是自己的摇钱树。 这些伤员派出一位代表,这位缺了一条胳膊,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他没有表现出因为身体残疾而颓废的样子。 因为这已经是他之前根本就不敢想象的一件事。 当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向天神许的愿望不是活着,而是让自己痛快地死去。 因为他遇见一位所谓的病友,他对这个病友的死亡方式有很神圣的恐惧。 原来死亡是这样一件恐怖的事情。 他的身体已经开始腐烂,但是他的灵魂还在体内。 他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异常,但是他对此无能为力。 不过还好他遇到了陈知文,陈知文为他完成了手术,他终于是从死亡的边缘被拉回来。 而且他还使用了珍贵的药物。 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求生欲望,在他的努力下,他终究还是恢复过来。 陈知文对他的康复也是非常满意的,有药不用,就在那放着,这还怎么促进药物的更新。 关键是这个伤员确实是个废人。 作为军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射击。 现在他少了一条胳膊,根本就没有办法再去开枪。 而且回到日本本土之后连去寻找工作都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有谁会去要这样一个废人呢? 而且这还是一个右手残疾的,写字写不了,体力劳动做不了,有点技术的工作他同样也做不了。 在陈知文看来,这就真的是赖活着。 但是,还请你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只要你活下去,大家就会知道一件事,原来战争不是想象中说得那么简单。 战争是要承受代价的。 这样的一个伤员,能给日本本土添不少乱。 对这个伤员来说,这是他第一次进入战地医院,同时也是他最后一次来到这里。 他原本是响应天蝗的号召来这里为国家奋战,但是现在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身份。 在他自己看来,他是为国战斗的勇士,但是在上面那些军官看来,自己只是可以被利用的耗材。 这个伤员是在冲锋的时候被对面的国军战士击中的,他是主动报名冲锋的,因为上面的军官告诉他,所有敢于冲锋的士兵都会获得嘉奖。 最终当他被抬下战场的时候,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勋章。 只是没等他将这枚勋章挂在自己的胸前,自己就被送到手术室里。 当他做完手术从病床上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身上的零碎物品都已经被拿下来。 他以为医生会给他的东西进行妥善地保管。 结果当他做完手术,下床去运动的时候,意外在病房外发现了已经被泥浆裹了一层又一层的勋章。 第201章 大家都想让伤员死 当他将这个勋章捡起来之后,发现这就是自己的勋章,上面还有自己留下来的印记。 伤员顿时就明白了一些东西。 对他来说是异常珍贵的勋章,对上面那些军官来说只是可以随手丢弃的垃圾。 当他之后因为伤口感染在病床上躺着的时候,巡回的医生只是测量了一下他的温度。 “三十八度五。” 他原本以为医生在发现他发烧之后会给他用点消炎药,结果医生在看了他的军衔之后是这样说的。 “只是个小兵,那就没有必要再给他用药了,把他送到哪里吧。” 那里就是陈知文之前看过的停尸房。 送到停尸房的伤员一般来说不会存活超过三天,因为这里的环境非常恶劣,最关键的是,医院不会给被送到这里的伤员提供任何的帮助,不要说医药了,连饭都不会送。 这里面的伤员每天只有在早上的时候能看见人,而且这人也不是过来帮助他们的,而是查看他们是否已经死掉的。 如果人已经死了,那就要尽快把人抬走,要不然很容易出现臭味。 而且这个臭味是散不掉的,甚至会溢出病房。 如果不是陈知文出现,他估计在两三天之后也会成为泥土。 这些被救下来的伤员虽然还和以前一样在感谢天蝗的保佑,但是他们的眼神中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情绪。 当他们回到本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些伤员已经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当他们在本土受到压迫之后,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陈知文在给这几个伤员做完手术之后又去了一个新的战地医院。 他本来以为那个中佐军医只是个例外,其他的战地医院还是会好好地给士兵治病的,但是在经过巡查之后,陈知文才发现原来这已经成为常态。 大部分的药物只能专供军官使用,剩下的士兵只能干巴巴地望着。 日本人所谓的遵守规则的美德原来就是在这里体现出来的。 存放药品的柜子里堆满了药物,但是医护人员永远不会将这些药用在伤员的身上。 在这里陈知文遇到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 在他在战地医院进行巡查的时候,有一位前线的军官被送下来。 这个军官应该是个中队长,他是由几个士兵抬下来的。 陈知文本来以为这个中队长伤得很严重,结果发现他只是被一根钉子扎到脚了。 这样的情况在陈知文看来只要对伤口处理一下就行,但是军医却是严阵以待。 钉子扎得不深,因为军官在感到疼痛的时候就及时将脚抬起来,所以他的脚只是破了皮。 军医不仅在伤口上撒了药粉,而且还给他服用了药物。 “虽然这只是小伤口,但是你也知道,现在前线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如果你不重视这个伤口,那伤口很可能会引起感染。” 在清理完伤口而且还撒上药粉之后,军医还用纱布对军官的脚进行了包扎。 “你可以一天一换,当然,你要是不嫌麻烦,也可以来医院,我们给你更换纱布。” 在这个医生的眼中,纱布好像不要钱一样,军官过来就可以随便用。 但是他对纱布的态度在几分钟之前可不是这样的。 几分钟之前,同样是一个伤员,只是这个伤员就是个普通的士兵。 同样是脚受伤,只是这个伤员是因为其他的枪走火打到脚背。 医生在清理完伤口之后,只是给伤员的伤口上包了两层纱布。 只是这个纱布看起来好像情况有点糟糕。 新的纱布还是有点弹性的,医生给他使用的纱布已经发黄,明显就不是新的,而且这个纱布已经失去了弹性,上面隐隐还有一点臭味,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尸体上拆下来的。 面对伤员的质疑,医生很愤怒地回答了问题。 “这个纱布有什么问题吗?你要知道,有时候连这样的纱布都没有,这已经是情况最好的纱布了,有的纱布都已经发黑了还要给伤员使用。” 在这里鬼子士兵享受到的医疗待遇居然还和对面的国军差不多。 这边居然也要将纱布这样常见的东西进行循环地使用。 最关键的是,这些纱布到底有没有经过高温消毒杀菌,如果没有消过毒就拿来给伤员使用,那陈知文感觉战地医院的这些医生就是在害人。 因为陈知文能看出来,这些纱布明显就没有受到认真地对待。 那个伤员只是子弹击中了脚背,现在人家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但是陈知文知道一件事,估计这个士兵很快就要成为自己假肢的新顾客。 关于纱布的问题,陈知文在之前的那个战地医院并没有发现。 因为他当时也没有撞见用循环纱布给士兵更换的情况。 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纱布没有得到及时地更换。 但是陈知文现在也明白了情况,那么高的死亡率,完全不是不给士兵使用药物就能实现的,其中肯定还有其他的原因。 陈知文现在就找到了其中的一个小原因。 但是就跟找不同一样,陈知文总是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人体实际上是非常神奇的,就算没有药物,但是伤员凭借自己的意志力还是能逐渐恢复。 但是奈何遇见了猪队友。 战地医院虽然没有直接干掉伤员,但是总是会从一些奇奇怪怪的方面去给伤员制造麻烦。 纱布这就是一方面。 如果没有合格的处理伤口的东西,那伤员就算把伤口裸露也比用脏纱布遮盖伤口强。 脏纱布没有经过高温的消毒,前一任主任的细菌还会残留在上面,最终只会给纱布的新使用人带来同样的困扰。 陈知文现在开始同情他们了,原本以为是前线的伤员太脆弱了,有点感染就会死掉,现在看来,这些伤员明显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他们已经经历了。 陈知文认为需要向上面汇报前线的情况。 不能这样限制伤员使用药物,军方应该加大在药物方面的投入。 下面的士兵也应该有用药的自由。 第202章 继续发现问题 关键是陈知文需要找到一个能完成这件事的方法。 想要改变上面的态度,这肯定不是陈知文一个人能完成任务的。 于是,他打算采取一点新的方法。 但是这个新的方法肯定要等自己回去之后才能进行。 让陆军在医药这方面加大投入绝对是一件难事。 为了和海军竞争军费,他们什么招数都使了出来。 现在的军费虽然庞大,但还是不够军队去花的,因为几十万人的军队,每天光是吃饭的花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在战争开始之前,在士兵上前线之前,他们总是要有点东西来激发士兵的斗志。 一开始,用来激发斗志的是牛肉罐头,但是很快日军高层就感到有些不对劲。 牛肉罐头快要把日军给吃穷了。 虽然这牛肉罐头不起眼,但是这玩意可是陆军的心头好。 士兵要上前线了,士气不行了,只要对士兵宣布我们今天吃牛肉罐头,士兵就会原地复活。 但是一年多下来,陆军发现了一个问题,花费太大了,所以他们是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 而药物这方面的花费可是要比牛肉罐头多多了。 牛肉罐头日本本土可以生产,但是那些消炎药可不是随便生产的。 而且成本也降不下来。 陈知文想要让士兵也用上药,那就意味在武器上的投入要减少。 这是上面不愿意的。 陈知文现在还在继续巡查,在这个战地医院,他又遇到一个新的问题。 他原本以为战地医院是保护伞,为伤员提供庇护,让他们免受更大的伤害,但是他现在发现,这个战地医院,不是保护伞,而是高压水枪。 外面是艳阳高照,里面战地医院在拿高压水枪在往伤员身上喷。 军队对于伤员餐是有一定标准的,但是在这里,陈知文没有看见士兵吃那些标准内的伤员餐。 他们吃的简直就是泔水。 烂糊的菜,正常的菜应该是绿色的,但是伤员餐盘里的菜却是灰绿色,看起来就没有食欲。 但是这已经是餐盘里最好的东西。 餐盘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发灰发黑的,米饭是这样,所谓的味噌汤也是这样。 按照军队的规定,战地医院中的伤员应该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所以他们给伤员制定了伤员餐标准。 伤员餐是存在的,只是都在军官的碗里。 吃这些没有营养的东西,连果腹都达不到,更不要说去给伤口提供养分,帮助恢复了。 不过他看出来,这些伤员也是有应对方法的,他看到有一个伤员的餐盘上还有鸡蛋。 “这个鸡蛋是伤员餐中标配的吗?”陈知文询问一个在小心翼翼吃着鸡蛋的伤员。 这是煎鸡蛋,厨师明显是用油了,鸡蛋飘出一股香味。 伤员小口地吃着鸡蛋,好像这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怎么可能,这个医院在国内绝对是最黑的,他恨不得让我们都完蛋,怎么可能还提供鸡蛋给我们吃。” 在将鸡蛋吃到肚子里,伤员还将餐盘上的油水也舔干净。 “这个鸡蛋是我额外向厨师买的,这一个鸡蛋就要一日元。” 在提到那个厨师之后,伤员脸上满是愤怒。 “一个鸡蛋要我一日元。” “那你为什么还要买?” 伤员叹口气,“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别的办法获得营养。” 伤员也很无奈。 “您知道我之前体重有多少吗?” 也不等陈知文猜测。 “我之前有一百二十多斤,但是我现在只有不到一百斤了。” “在这个医院里,我瘦了二十多斤。” 这不是减肥,而是在消耗身体。 伤口恢复是需要营养的,但是伤员没有营养摄入,那就只能消耗身体里的营养物质。 如果伤员是个瘦子,那他就没有东西可以消耗,会很快因为饥饿死掉。 如果伤员的身上还有点肉,那他还有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陈知文顿时就明白一件事。 用来制作伤员餐的钱和物资,应该没有用在这些伤员身上。 他直接问了医生。 管理这个战地医院的也是一位中佐,在看见陈知文之后,他很热情地迎接了陈知文。 “我还以为是哪个伤员的朋友过来探望病人,结果没想到是您过来进行巡查了。” 这个中佐军医也没有一点紧张。 “今天晚上还请您赏脸,我请您吃一点前线的食物。” “中佐先生,我想问一个问题。” 这个医院里的情况实在是严重,所以陈知文也不打算寒暄。 “你是如何管理战地医院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陈知文对这里的情况很不满意。 你贪污是可以的,因为我也贪污,只要不妨碍到正常工作就行。 但是你不能这样肆无忌惮地去贪污,结果就是伤员活不下去,我的东西也卖不出去。 贪污是上下所有军官都知道的潜规则,但是你也不能这样肆无忌惮。 “你贪污的也太多了吧?” 但是中佐感觉非常委屈。 “中村大佐,我能说我非常冤枉吗?” 中佐也是有苦难言。 上面给自己的就是一个烂摊子,是的,他是在中途接手这个战地医院的,因为前任突发阑尾炎只能去后方休养。 在了解这个战地医院的情况之后,这位中佐也是非常绝望的。 要钱没钱,要什么没什么。 陈知文刚刚提到的伤员餐的问题。 他不是不想给伤员吃好的,而是他本来就没有钱。 “上面就没有拨钱给我们医院去制作营养餐,或者说他们只给了军官吃营养餐的钱,但是这钱只能给军官用。” “上面都没有给这些士兵拨钱,他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让下面自己想办法,就是让他们去抢老百姓的。 但是这些平民家里哪来的余粮。 因为战争,他们早就带着粮食离开了。 中佐本来想去打点野味,但是因为这边的战争,野味也早就跑光了。 “现在我手里只有一点放了很长时间的粮食,连菜都是要靠蹭人家的。” 陈知文也没想到上面居然是这样的无情。 第203章 全是漏洞 “这纱布又是怎么回事?这个纱布也不能去循环使用吧,而且你循环使用连洗都洗不干净。” 陈知文更在乎的是这件事。 “但是纱布这种东西看起来便宜,但是您要知道,这使用量也是巨大的。我们肯定是要先供应军官,然后再供应士兵。” “那你也可以消毒之后再使用,有的纱布都发黄了,你还在给士兵使用。” 说到这个,中佐就更委屈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纱布这种东西消完毒之后也能继续使用,结果没想到纱布在热水里煮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直接没法去用了。” 在热水里消毒之后,纱布就变得僵硬,根本就没办法去使用。 要说除了用高温消毒还有别的消毒方式,但是消毒液也是要钱的。 不管是酒精还是其他的东西,都是不便宜的。 所以现在这个中佐只能这样利用纱布。 陈知文也没有想到这里的情况是这样的艰难。 在这个中佐的嘴里,自己是那样的艰难,错都不在自己身上。 但是这怎么可能,陈知文知道,就算上面有错,这个中佐的错误也是最大的。 因为他绝对有其他的方法,只是他不想去用。 “虽然上面有责任,但是你要知道,我去了很多的战地医院,他们的处境和你一样的,但是为什么他们都不像你这样?” “上一个被我检查的中佐我已经将他的职位给拿掉,你不要也是这样的下场。” 陈知文吓唬了一下这个中佐。 结果中佐早有准备。 “中村大佐,我知道您对下面的士兵是非常爱护的,您不忍心让他们受罪,但是情况就是这样,我也很无奈。” 说完之后,他悄悄地往陈知文的衣服口袋里塞了一个小包。 “您来前线一场,还是非常辛苦的,还请您为我们这些医生做几台手术,让我们看一看世界上最厉害的医生的技术,让我们这些基层的医生学习一下。” “你这是干什么,我是这样的人吗?” 陈知文对这个中佐的行为很排斥。 这是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怎么还在这就给自己送礼了。 “这是我们这些医生的学费,还请中村大佐一定要收下。” 这个中佐甚至流下了眼泪。 要是陈知文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就要哭出来了。 陈知文看着面前诚恳的中佐,终究还是被他的真诚给打动。 这个中佐虽然能力不太行,但是他的态度还是很好的,所以陈知文认为还是要给年轻人一个机会,让他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在中佐的邀请下,陈知文给几个伤员做了手术。 战地医院永远都不缺病人。 陈知文就像在菜地里挑菜一样,很快就在这一堆伤员中发现几个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病人。 他免费为这几位病人进行了手术,同时还贴心地为几位学习的医生提供了自己的思路。 “虽然没有药给伤员去使用,但是你们就不能发挥一些主观能动性吗?” “那些传统的草药也是可以去使用的,而且完全可以去使用那些价格更加低廉的草药。什么金银花之类的,你们可以直接按照书上的草药去找给伤员去服用。” 他同时还宣传了一下自己的中村派思想。 “不要怕截肢截得多,你要知道,这是在救他的命。” 又是几个伤员变成了残疾。 因为没有药去给他们使用,所以陈知文做完手术之后也只能让他们听天由命。 虽然自己是医生,但是医生也不能让病毒就这样退散。 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存活,陈知文还是找了一些草药去给他们服用。 陈知文之前想过在前线推广药材,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不能去这样做,因为如果下面的士兵能使用药材,那上面更不会在士兵身上去投入资源。 而且现在也没有人工种植,所有的药材都是靠人去采摘的,陈知文这么一搞,说不定药材的价格就会被他抬高,到时候,普通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要没了。 在战争中,平民永远都是最悲哀的,因为上面有任何一点的变化,最后都会在下面产生振动。 日军上层为了尽可能削弱国军的力量,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去限制药品的流入。 虽然这种禁令形同虚设,上面那些人永远会有方法去获得药物,但是下面的平民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就算有一点药流入市场,那也早就被一些人垄断,普通人倾家荡产也只能买到一点药。 现在大家只能使用中药。 如果陈知文想让下面的士兵去使用中药,那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中药材会变成受到控制的物资,下面的百姓就真的得不到任何的帮助了。 所以还是让上面多往医药里投入一些资源。 有钱去造船,不如多省一点钱去给前线的士兵去买药。 继续在前线巡查,陈知文发现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漏洞? 这战地医院真的是医院,而不是屠宰场吗? 不提他之前已经找出来的这些问题,陈知文又发现了一些更加过分的问题。 贪污这个问题在日军中根本就不算问题。 因为每个军官都会得到或多或少的所谓额外补助。 只是大家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有默契的。 贪污可以,但是你需要有个度,而且还不能影响前线的战事。 不要说日军高层,中下层的军官同样也会去进行贪污,这些人也不会去动用军官的东西,而是去贪污下面那些士兵的。 以伙食来说,日军上层制定的伙食标准考虑到方方面面,前线的士兵在作战的时候应该有肉类的摄入,而且还应该确保能量的摄入。 但是事实上,标准只是标准,实际情况永远赶不上标准。 前线的日军除了送死都说时候能有点肉,其他的时间都只能去吃一塌糊涂的饭菜。 但是这些军官还是有点理智的,知道还是要让士兵吃饱,要是士兵吃不饱,那就肯定会影响之后的战斗。 贪污是小事,妨碍战斗那就是大事了。 第204章 解决问题 战地医院作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老传统自然也是存在的。 陈知文也知道这边是会有贪污问题的,但是他一直都是当作没看见。 就像上一个去查看的战地医院,伤员的条件那么差,难道上面真的没有拨款吗? 要知道现在在前线作战的都是甲等师团,甲等师团与其他部队的差别就是在拨款上是不会缩水的。 一般来说是能达到标准的百分之九十。 战地医院方面的经费都是专门拨款,从上到下的经手次数不超过三次。 不管怎么说,下面的战地医院都是能得到经费拨款。 士兵那么惨,只是经费都被用在其他地方罢了。 但是在这里,陈知文感受到有些愤怒。 贪污也应该有点技巧,钱不是这样来的。 陈知文认为做医生应该有点道德,因为医生是治病救人的,但是在这里,他没有感受到这些战地医生有任何的道德。 他们在接收伤员之后没有提供任何的救助。 受伤严重的等咽气,咽气之后就直接烧掉。 受伤不是很严重的,还能动弹的就让前线的医疗兵简单地包扎一下,只要保证人不死就行。 在这样的处理下,当陈知文来到这里的时候,医院里根本就没有伤员。 只有几个医生在一起打牌。 当陈知文来到这里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走错了,但是他看了门口的牌子非常确定这里就是这个联队的战地医院。 “你们这里为什么没有伤员?” 陈知文问了医生。 “没有伤员这不是非常正常吗?伤员都已经被我们处理了,我们这叫零住院,这是一种医院运转的新形势。” 当然,陈知文是不会相信这些鬼话的,他当场要求去看医院的治疗记录。 战地医院的管理也是有相当流程的,每收治一个病人都要填写相应的记录。 人可以说谎,但是这些记录是不能说谎的,因为这些记录造假的难度太大了。 就像体温这一项。 按照战地医院管理细则,每两个小时就应该对重伤员进行一次体温的测量,每天都要对伤员进行两次以上的温度测量。 不同伤情的体温变化是不同的,要是造假,陈知文一眼就能看出来。 同样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药物的使用。 现在的药物都是玻璃瓶包装。 在后世看来,这些玻璃瓶就是垃圾,但是在现在,这些玻璃瓶可不是什么垃圾。 就算是在日本这个工业国家,玻璃的生产也是有相当困难的。 所以这些玻璃瓶也是要进行回收的。 玻璃瓶定期回收,那现在医院里应该会有很多药物被使用后留下的玻璃瓶。 陈知文只要看到这些玻璃瓶,也就知道相应的情况。 在听到陈知文要去查玻璃瓶数量的时候,这些医生尴尬地站在原地。 这些药都被倒卖了,现在哪里来瓶子给他。 都说利益动人心,看着这样的宝库,很难有人不动心。 关键是在药物上做手脚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谁也不会去查在病人身上到底用了多少药。 病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使用了多少剂量的药。 这就给医生可操控的空间。 胆子小一点的就两针变三针,给药物的剂量弄小一点。 要是胆子大一点,那就是虚构病人。 这么多伤员,谁知道伤员是什么时候死的,给死人打药不行吗? 如果就是这样的手段,陈知文也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大家作为医生,本来过来当军医就已经很辛苦了,就不要再去纠结这些东西了。 但是这边实在是太大胆了,不要说药,连病人都没看见几个,整个医院完全就是空壳。 陈知文知道这个医院的情况肯定是会暴露的,所以他也没打算去隐瞒。 “你们可以给我一个解释吗?” 当然,陈知文也不会说对他们做些什么,只是希望他们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因为陈知文也要给上面一个交代。 “我们医院的仓库之前被国军的飞机轰炸了,我们的这些档案资料还有您说的瓶子都被毁掉了。” 为首的少佐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陈知文被这个蹩脚的理由给无语到了,他不知道对面这个少佐是怎么样的脑回路。 “你确定这边的战场会有国军的飞机,而且飞机不去轰炸前线的目标,来轰炸你这个不是战略目标的战地医院吗?” 陈知文提醒道。 要知道,现在的国军根本就组织不了对日军阵地的轰炸,因为首先没有飞机,然后就是因为只要国军这边一起飞,日军那边就会咬住不放。 战场上现在战事焦灼,但是都是日军的飞机在耀武扬威,就没有看见国军的飞机。 偶然有几次过来,也都是草草丢下几颗炸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现在这个少佐告诉自己他的战地医院被国军的飞机给轰炸了,这个理由实在是让陈知文不敢相信。 “你还不如说是我们日军的飞机出现失误,意外轰炸了你的档案室,结果炸弹刚好将我需要的资料给摧毁了。” 陈知文随口一说。 “就是这样,我说国军怎么会有飞机来我们的阵地,原来是我们的飞行员出现了失误。” 少佐恍然大悟。 陈知文确定了,面前这个人应该就是脑子有问题。 日军内部脑子有问题的军官不在少数。 有的军官固执,有的有狂躁症,这位应该就是单纯的他妈妈生他的时候把他的脑袋给夹了一下,让他现在只能想出这些奇葩的东西。 陈知文决定了,既然你是个残疾人那我只好就牺牲你了。 他用同情的眼神看着这几个医生,告诉他们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我会向上面汇报,你们不要认为这件事情会就这样过去,你们几个商量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谁的责任。” 陈知文说这话的意思就是让他们尽快去找个替罪羊,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这样自己也好向上面交代。 陈知文很识趣地离开了房间,将房间让给那几位军医。 第205章 替罪羊 他们果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商量出一个结果。 陈知文在外面,虽然没有注意去听,但是也知道里边的情况。 一开始是相互指责,之后嘴上商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变成了用拳头商量。 之前那个少佐一开始骂得最凶了,结果之后就失去了声音。 很快,一切就安静下来。 一个军医气喘吁吁地出来,他很恭敬地请陈知文进去。 “大佐阁下,我们现在已经商量出一个结果,还请您看看满不满意。” 陈知文看见这个军医原本的白大褂已经变成了烂布条,他的脸上也有了几处血印。 头发好像被人抓掉一块,总之是非常狼狈。 等陈知文再进去,原本那个少佐已经被捆起来。 嘴上也被用纱布堵上。 “就是他,他是我们的长官,贪污了五百多支药物,还对伤员不管不顾,让一百多名伤员死亡。” 陈知文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那个少佐用哀怨的眼神看着陈知文,他很委屈,本来是大家一起做的,现在怎么就变成自己的责任了。 这些该死的,等我被送到上面,我一定要举报他们。 少佐是这样想的,他以为自己还会有那样举报的机会,实际上陈知文早就为他想好了结局。 “既然你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结果,那这个结果就要不可推翻。” 陈知文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这几个人,“我明天就会带他走,希望我走的时候我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陈知文其实已经暗示了,他现在就看这几个人能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果。 当陈知文第二天过来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让人悲伤的消息。 “我们的院长大人昨天因为畏罪已经自杀了,在他自杀之前,承认了他做过的所有的事情,我们也没想到他会这样的丧尽天良。” 陈知文看着这几人递过来的,这个少佐昨天晚上写的遗书,没看几眼,就知道这东西就是废纸。 “你们几个人怎么搞的,为什么连一个人都看不住,你们还有大日本帝国军人的素质吗?” 陈知文最终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惩罚。 "昨天我告诉你们一定要把人给看好了,结果今天就遇到这样的情况,看来你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待提高的,为了激励你们,我现在要罚你们这个月的工资,你们这个月就别想要工资了。" 当几个医生知道陈知文对自己的惩罚就是这个之后,都放下心来。 但是一想到昨天晚上的事情,几个人对视了一眼,露出了苦笑。 现在大家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要是一个人出事,那其他的人也不会有好下场。 但是他们同时也松了口气。 陈知文不打算追究,那他们的前途就还在。 因为现在责任都在死去的院长身上,大家也就可以小心翼翼地说些实话。 “我们也不想这样,都是那个人威胁我们的,要是我们不按照他的要求来,他就要让我们生不如死。” 通过这几个人的话,陈知文勾勒出事情的经过。 这个院长是个烂赌鬼,喜欢去参加一些赌局。 他的技术本来就非常垃圾,而且赌品还不行,在赌局最后总是会失去理智。 不出所料,他就将自己每个月的工资都输进去了。 当输钱多了以后,他就想到一个好方法,那就是从自己过手的药物中留那么一手。 为了将利益最大化,他还特意去找了当地的地下商人。 他不知道这个地下商人是为军统服务的,将自己的药品都卖给了这个地下商人。 结果就是这些药物都用在了国军身上。 要是国府军队知道在日军中还有这样一个好人,估计会给他立碑。 这是怎样的大无畏的国际革命友谊。 这个小小的少佐累计害死一百多位日军的士兵,这相当于他拯救了好几百位国军士兵的生命。 当然,这也意味着陈知文又少了几千块钱的收入。 这个损失,陈知文认为这样还是不解气的。 “他的钱都放在哪,我要将他的赃款都没收。” 几个医生面面相觑。 “大人,如果他有留下来的钱就好了,自打他有钱之后,他就经常去参加赌局。” “而且还是出军营去参加赌局。” 这边是战场,但是那边日军也需要有劳动力去做一些后勤。 旁边的城镇虽然受到一些损坏,但是日军并没有去进行破坏。 现在的小镇因为战争变得异常繁华。 小镇上有黑市,同时还有赌场。 这个少佐有钱之后已经不满足参加军队中的小赌局,而是去参加外面的大赌局。 在赢了几场之后,他就开始不断地输钱。 最后就是将卖药的钱都输光了。 当然这时他不知道赌局的主人是谁。 他参加的赌局还是军统在后面控制。 也就是说他白送了一批药给对面的国军。 当然,医院里这几个医生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这个该死的上司将钱都给输光了,没有留下一点。 “那你们就没有去想着留下一点吗?” 陈知文知道一件事,这些看似无辜的军医一定也参加了这件事。 要不然他们早就去举报了。 在陈知文的威逼下,几个人终究还是凑出两千块钱。 “真的只有这些,那些药虽然在外面很珍贵,但是在我们手上根本就卖不出价格。” 几个军医也很委屈。 外面的药物价格很贵,但是在这里,他们根本就卖不出多少钱。 因为这里是卖家市场,只有一个卖家。 定价都是由卖家决定的。 要不是自己没有成本,卖出去就是纯利润,他们根本不会用这个价格去将药给卖掉。 不过不满意的是他们,陈知文是满意的。 虽然只是苍蝇腿,但是这也是肉。 财富是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慢慢聚集的。 虽然那个少佐院长是被下面的人举报的,但是现在这都是陈知文的功劳。 陈知文当即给所长大人写了一封电报。 在所长大人的正确指导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在前线抓到一个丧尽天良,不把士兵的生命当命的贪官。 第206章 我要上报 在自己的努力下,现在前线的战地医院已经恢复了正常。 所长大人对这个少佐也很感兴趣。 居然还有这样不懂事的人,这不是在给自己脸上抹黑吗? 于是在所长大人的报告中,这个少佐又变成那个导致前线伤员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要不是他倒卖药物,虐待伤员,前线的伤员死亡率早就下去了。 要是这个小小的少佐听到这个消息,他一定会愣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自己好像只是贪污了几百支药。 但是他不会说话,也不能从骨灰再变成人。 陈知文就这样完成了任务。 之后的战地医院他也不去巡视了,他直接让上面下达死命令。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伤员死亡率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十。” 就这样,陈知文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伤员死亡率还真的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以下。 但是这个下降的原因还是有点奇葩的。 在日军中,伤员治疗失败死亡和直接在前线战死是两种抚恤标准。 在这以后,直接战死沙场的士兵变多了,而且还多了不少。 因为前线负责收集伤员的就是战地医院下属的伤员收集队。 这些伤员收集队的士兵接到一个没有成文的规定,以后再寻找伤员,只要去找那些伤势比较轻的,那些重伤员就直接给他们一个痛快。 他们也有疑问,为什么要这样对重伤员,难道他们就不值得得到救治吗? 但是上面只给了一个解释,因为后方的药物资源紧缺。 就这样,战死的多了,伤员少了。 这也是完成任务的好方法。 只是这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士兵不是眼瞎。 那些轻伤员是能看见情况的,他们虽然不说,但是也对这样的事情产生了迷茫。 一时间,投降的变多了。 在国军的战斗力量中,那些投诚的日军士兵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些叫反战同盟,有些叫其他的名字。 在这场战争中,投降的日军越来越多。 国府本来以为是因为自己的政策起作用了,结果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他们害怕了。 这个原因让国府的人哭笑不得,同时还震慑了一些潜在汉奸的心思。 随着日军占领地盘越来越大,很多人已经起了新的想法。 国府这边是否还有潜力? 现在是不是已经到了转变方向的时候。 但是现在他们产生了犹豫。 小鬼子对自己人都这么狠,对连日本人都不是的所谓的中日亲善人士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自己好像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完成了任务,陈知文是很高兴地回到了自己的研究所。 来到研究所,行李都还没有放下,所长大人就召见自己。 “所长大人,你知道我些天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吗?” 陈知文一进来就向所长大人吐槽前线的环境。 “有的时候我连蚊帐都没有,我被蚊子叮得都睡不着。” 他同时还提出他在前线遇到的一些问题。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您怎么看。” “前线现在对军官还有士兵的用药是分开来的,军官用药非常充裕,但是士兵根本就得不到使用药物的机会。” “军部是否能加大对药物的投入,让前线的药物供应也充足一些。” “好多伤员根本就是因为缺少药物而感染死掉的,这种情况是前线伤员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陈知文认为是时候加大对药物的投入,因为这样做只有好处。 “中村,我知道你很有想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我们陆军的钱也不是大风刮过来的。” 所长大人苦笑着说道。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上面肯定是不会答应的,因为这些钱有更重要的用处。” 所长大人认为陈知文的想法很好,但是不切实际。 难道自己不想多点来财的渠道吗? 自己也争取过,只是上面不同意。 “那如果我有办法呢?” “难道你能直接说服天蝗大人?” “我能说服舆论。” “你要做什么?”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前线发生的事情,我要为所有的士兵讨一个公道!” “得了吧,中村,你还是说点我能听懂的话。” 所长大人不相信面前这个中村会这样大义凛然地和自己说这样的话。 你是什么德行我是知道的,知道你不是那种愿意为了别人舍弃自己的利益的。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要知道上面是绝对不可能随意给士兵增加支出的。” 陈知文实际上就是要发挥广大士兵的作用。 “我要利用舆论,让大家都知道现在前线是什么样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亲人不是在战场上战死的,而是因为没有药而病死的。” 陈知文大义凛然。 有人天生就是要为民请命的。 “中村君,你的脑袋是被驴给踢了吗?现在居然还想去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长大人知道陈知文就是在自己面前表演,所以只是白了他一眼。 “你还是说点人话,我看看我是否能从中捞一笔。” “所长大人,你可是中将,怎么能去想这些事情,你不应该支持我的想法吗?” “中村,咱们都是老相识了,大家都是知道的,不用去耍什么花招。” 所长大人对陈知文也很无语。 虽然说两人接触的时间还不到一年,但是在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他早就已经明白陈知文的性格。 陈知文这人虽然说是个医生,但是他更是个商人,做事情从来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会想着去吃亏。 “你要知道,按照正常的流程,你的汇报应该是逐级上报的,你递交给我,我完不成了再提交给上级。” “这叫流程,这叫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为了加强对下面的控制,军队对于汇报事情这件事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原则上是允许越级汇报,但是当你越级汇报之后,就要考虑之后的后果。 陈知文想让上面增加对士兵的药品供应。 这件事应该先递交给所长大人,所长大人通过之后再向上面的派遣军司令部汇报。 第207章 天蝗知道情况了 但是这个流程肯定是走不通的,就算通过所长大人这一关,下一关派遣军司令部这一关也很难通过。 现在陈知文就是想用其他的方法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社会舆论现在是鸡肋,但是就算是鸡肋上面也是要考虑一下的。 虽然很难去推进,但是陈知文还是想去试一试。 因为这不仅对陈知文,对国军更是有利。 给士兵使用药物,这不是在让士兵返回前线,而是让他们活下去。 残疾的士兵确实都是日本政府的累赘。 首先就是巨额的抚恤金,然后就是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当一个士兵残疾了以后,他遭受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不利,同时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对那些还没有结婚的士兵来说,残疾就意味着打光棍。 虽然日本政府在号召年轻的女孩主动嫁给残疾士兵,但是大家都明白一件事。 越是号召什么,就说明这里出现的问题越严重。 号召女孩嫁给残疾退役军人,那就说明这些人现在在结婚这件事情上遭受了困难。 好多原本已经是未婚妻的女孩在得知自己的未婚夫成为残疾人之后,没有多少犹豫就去寻找新的男朋友。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国家如果对这些残疾士兵有更多的优待,退伍之后给钱给工作,那女孩还能犹豫一下,说不定就同意结婚了。 但是问题是这些残疾士兵的抚恤金只够去买个假肢,他们基本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去做一些最低等的工作。 那些所谓的表彰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从来都没有实际的行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伤残士兵成为不稳定因素。 他们在大街上肆无忌惮。 就算被警察给抓住了,也在那叫嚣自己是为国战斗的勇士,不应该这样对待他。 陈知文相信只要在舆论上进行煽动,位于国内的几万伤残士兵就会同意自己的观点。 如果自己的呼吁进入军营内部,那所有的士兵都会同意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大势下,上面的大人必须考虑一下他们的意见。 但是当所长大人在听到这样的想法之后,他首先就是感觉不靠谱。 “这样做的话,你这不还是越级上报吗?” “没关系,就算是放弃我的前途,我也要达成这样的事情。” 所长大人站起身来拍了拍陈知文的肩膀。 “中村桑,你这样做我原则上是支持的,所以你还是可以去试一试。” 如果上面真的能给士兵多用一些药,那自己也能从中多赚一点钱。 上面也可以多分点钱。 对于药物这种看不见的消耗品,上面总是会有办法帮助下面的士兵去使用的。 陈知文努力,他们跟在后面也能吃肉。 陈知文想找机会去推动这件事情,但是他遇到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 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稿件送给日本本土的报纸之后,他得到的只有委婉的拒绝。 他这才意识到一件事,为了控制舆论,现在的日本政府好像对在日本境内的所有报纸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在报纸上刊登的内容,都要经过检查机构的检查。 之后通过检查的内容才能登上报纸。 一时间,日本国内就没有矛盾,有的只有胜利与支持。 陈知文的计划落空,但是他还不死心,因为陈知文还有一个新的方法。 只不过这个方法有点得罪人。 不过陈知文现在也不怕得罪别人。 直接给天蝗写信是不可能的,但是给天蝗的身边人写信,让他转交给天蝗陛下还是可以的。 正好,陈知文就有这样的渠道,他写了一封信交给那个孩子的母亲,希望她可以帮助自己,将下面的真实情况告诉天蝗。 信件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本土,那个孩子的母亲在得到这封信之后,认为陈知文真是一个忠臣,于是她帮助陈知文将这封信交给了天蝗大人。 要说天蝗在收到这封信之后是什么态度,那应该是兴奋。 虽然自己贵为天蝗,但是自己的权力只能在皇宫里实现。 对前线的情况,他都是通过下面的汇报知道的。 他不管前线的资源有多么紧张,他知道一件事,前线的士兵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你们陆军必须进行改变。 为了这件事情,他还特意去参加了一场军部的联席会议。 在联席会议上,天蝗批评了陆军的行为。 “你们陆军不能那样虐待士兵,对士兵的药物一定要尽可能地去保障,不能只关心军官,不关心士兵。” 天蝗只是随口批评,但是在陆军军部那些大佬的眼中,这就是对陆军情况的不满。 天蝗的旨意必须贯彻下去,因为天蝗是天神,神的旨意是不能忤逆的。 但是他们同时也想问一件事,他是怎么知道下面基层的事情的,是不是有人在告密? 他们向下进行了调查,但是这样的调查终究还是没有一个结果。 陈知文本来对自己这件事还在沾沾自喜,但是他没想到一件事,上面是不愿意让天蝗知道具体的情况的。 虽然天蝗是领导,但是陆军就是陆军,他不能硬要掺和前线的事情。 他们对下面下达了命令,让他们找出这个不长眼的人。 不过陈知文没有将自己向天蝗反映情况这件事到处说,他谁都没有告诉。 但是院长大人知道这件事绝对和陈知文有关系。 他同时也知道一件事,陈知文这个不起眼的居然和天蝗能联系上,这就说明他是有大背景的。 所长大人将陈知文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中村,你说我平时对你怎么样?” 陈知文一愣,他猜到所长大人这应该是对自己有所怀疑。 “您平时对我自然是极好的。” ‘如果不是您的帮助,我现在应该也不会这样舒服’ “那你是不是应该和我介绍一些你的背景?” 所长大人是有野心的。 不管是谁,成了中将之后都会想向上面多晋升几次。 中将军衔都拿到了,大将为什么不行? 第208章 目的达成 可是所长大人没有背景。 或者说,没有能让他成为大将的背景。 他这也是病急乱投医,他想从陈知文这里找到突破口。 “你是不是能直接联系天蝗大人?” 所长大人看着陈知文,眼中透露出的全是渴望。 “苟富贵,勿相忘。” 他真心地希望陈知文能带一带自己。 “中村君,你放心,我是不会说出去的,所以你可以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联系上天蝗陛下的吗?” 陈知文很无奈,这人想被提拔应该是想疯了,现在居然都想办法想到我这了。 主要是陈知文之前也没有说自己居然还能联系上天蝗。 上达天听这件事可是不简单的。 所长大人虽然是个中将,但是他连天蝗大人的面都没见过几次,更不要说联系上人家了。 只要自己的名字在天蝗大人的耳中出现,那自己以后的晋升也就少了很多的障碍。 ‘要是我没法联系上天蝗大人呢?’ 陈知文反问一句。 “这你就是在开玩笑了。 整个陆军有谁想到要让士兵用上药物的,这不只有你提出来这个提议吗?” “之前你说要给报纸投稿,结果之后几天都没有动静,但是现在上面直接过问,这如果不是因为你还能是因为谁呢?” 陈知文终于承认了。 “我是有那么一点关系,但是这件事你不要往外说,要不然你也知道的,虽然我也不会受到什么损失,但是我这终究还是有点麻烦的。” 陈知文只是含糊地承认了一点,但是已经让所长大人够满意的了。 “那你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和陛下多提到我。” 所长大人也是个有趣的,他知道这样人家不会在意,于是一咬牙,将自己手腕上的金表给摘下来。 “这个金表我也没戴多长时间,现在还是还给你吧。” 陈知文不答应,没有将这块自己送出去的金表收回来。 “这多不好意思。” 陈知文知道这件事不能这样做。 他还是想和所长大人处好关系。 “所长大人,这个金表还是戴在您的手上比较好看,我这种佐官,还是戴一些普通的手表就行了。” 陈知文是想和所长大人做生意的。 “现在这士兵的药物供应能满足了,我们能不能从中获得一些利润?” 陈知文摆明了想法。 一个金表才值多少钱,要是能从上面的物资中分一杯羹,那才能赚大钱。 “这事不难办,就是经手的人比较多,不可能只有我们两个人从中分钱。” 所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陈知文的请求。 所长大人作为军医部的部长,掌管派遣军军医部门的所有资源。 上面拨下来的药物,这肯定是要经过所长大人的手的。 在陈知文的安排下,他想到了很多的好办法。 要知道,药和药之间的差距可是很大的。 新生产出来的药和要到保质期的药价格也是相差很大的。 所长大人需要向医药公司采购药物。 这就给了他机会。 日期比较新的药和接近保质期的药价格相差好多,在所长大人的指示下,为了更好地让下面的伤员恢复,账面上采购的是新药,实际上采购的都是在仓库中的存货。 这两种药虽然价格上有很大的差距,实际上药的效果并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这种所谓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谎言而已。 在药物的储存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影响药效的发挥。 储存时间长了,很容易出现药效削减的情况。 但是这对那些受伤的士兵来说已经足够了,有总比没有好。 为了让药物得到更充分地使用,陈知文创新了绩效评估的方法。 之前都是在评估伤员的死亡率,现在分开来进行评估。 重伤员的存活将会获得更高的权重。 然后就是截肢伤员的存活率,被截肢的伤员存活率越高,绩效就越高。 陈知文这样安排会出现一个问题。 大量的药会被使用在重伤员的身上。 为了让重伤员存活,获得高绩效,前线的战地医生将会尽力去救治。 但是重伤员被解救下来是最没用的。 重伤员意味着内脏的受损。 前线的治疗就是能切的切,不能切的缝合,这样下来这些重伤员不管之前是身体有多么强壮,在做完手术之后就变成了废物。 这样的废物虽然四肢健全,但是因为器官功能的受损,很多人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而且这些人还不能大幅度地运动。 而陈知文提出截肢伤员存活率这个指标,同样也是在鼓励前线的战地医生在遇到伤员的时候,偏向于去截肢而不是保守的治疗。 两个指标一提出,陈知文就知道稳了。 前线的伤员应该会更加感谢自己。 因为有了自己的帮助,他们终于能活着回家了。 给下面的士兵提供药物,这件事是陆军高层不愿意的。 因为实在是太浪费钱了。 陆军的经费就是这么多,现在要在药品上加大投入,那就要在其他方面减少投入。 思来想去,他们认为不能让这些士兵这么享受。 既然已经享受了药物,那食物就不要再去享受了。 于是上面又克扣了士兵的伙食。 原本下面这些士兵的伙食就是一团糟,现在又出现了降低伙食费的事情。 不过底下的那些士兵一时间还没有感觉到。 因为猪食再差那也是猪食,对士兵来说没有任何的区别。 陆军高层同时还将降低成本的目光聚焦在牛肉罐头身上。 原本的牛肉罐头是纯牛肉的,但是现在要做出一些改变。 牛肉的价格还是太贵了,让下面那些牲畜吃牛肉还是太奢侈了。 为了进一步地降低成本,后勤工厂在原本是纯牛肉的罐头中加入了牛杂。 因为都是牛身上的部位,所以一开始士兵并没有什么不满。 但是他们逐渐就能发现问题,牛肉的含量好像在逐渐减少,牛杂的含量实在逐渐变多。 他们开始发起牢骚,但是这些牢骚还是被镇压下去。 有吃的就不错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就连这个罐头都没有得吃了。 第209章 嚣张到陈知文头上了 陈知文本来以为是会削减在武器弹药上的投入,但是他这个想法还是有点天真。 陆军高层终究还是通过修修补补的方式去弥补了在士兵药品供应上的缺口。 但是前线的士兵终究还是发现了不对劲。 当兵是为了什么?当兵就是为了吃口好的,现在牛肉都吃不上了,那我还这么卖力干什么。 于是前线的士气不知不觉就下去了。 但是上面的军官们并没有感受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们还对士兵的战斗力有强烈的信心,只是认为是前线的国军在发力。 在所长大人的照顾下,陈知文在研究所是更加顺畅了。 这几天发生了一件让陈知文非常高兴的事情。 之前放出去的贷款现在居然都收齐了。 这才多长时间,他开创的家教服务是异常的火爆。 手下那些人的家教价格是水涨船高。 因为钱都是到陈知文手里,所以最后还是陈知文受益。 实际上他也没想到家教这样的生意居然会是这样的红火。 这个家教生意如此红火实际上也就这几个月的时间,但是等研究所真的忙起来之后,就没有那么多军官兼职去干家教了,这个家教市场立刻就失去了价值。 但是另一个生意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那就是医院。 陈知文创办的这个医院是和当地的医院进行合作的,在合作之后,陈知文带着手下赚了钱还保持了自己的手感。 陈知文这天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病人。 这个病人好像很怕死的样子,一直希望陈知文去自己的家里给他看病。 陈知文在医院给人看病的时候用的是陈知文这个名字,这是为了安全。 按理来说自己作为大佐是可以在身边配上几个卫兵的,但是陈知文自己一个人自由惯了,不喜欢做什么事情都有人跟着。 为了保护自己,他在外面都是在用中国人的身份。 主要还是现在的南京有不少“抗日英雄”。 为了报仇,他们在很多地方专门袭击日本军官。 陈知文这样一个人,如果表明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那很快就会被人给盯上。 医院中,只有院长还有同事知道陈知文的真实身份,其他的人只知道陈知文是个厉害的医生。 今天这个找他看病的病人是个汉奸。 他本来是个民团的团长,在看到情况不对之后立刻反水投靠了日本人。 这个汉奸为了表现自己的忠诚,在叛变之前还偷袭了当地的抗日武装。 在成为汉奸之后,这人意识到一个问题,他在外面是待不下去了,必须获得日本人的保护,于是来到南京城,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也许是亏心事做多了,现在这个汉奸得上了尿结石。 尿结石不是什么问题,主要是他的尿结石比较大,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排不出去。 更关键的是,现在有块结石好像堵在尿道里,疼得他是满地打滚。 迫不得已,他派人来医院,希望有医生能帮忙解救他的病痛。 一位医生告诉病人派来的人,这样的手术还是比较复杂的,不是普通医生能完成的,现在医院里只有陈知文能做这台手术。 于是人家想让陈知文帮忙做手术。 只是这个态度属实是有点嚣张了。 当时陈知文正在给上个病人看病,突然诊室的门被人家从外面踢开来,一个小流氓从外面走进来。 “你就是陈医生?” 小流氓是病人的表弟,在小地方一直都是欺负别人,所以来到这里之后也没有改变他的嚣张。 在他看来,自己的表哥那是个团长,不管在哪人家都应该给他个面子。 只是他今天遇到铁板了。 他想欺负陈知文,但是陈知文可不惯着他。 “八嘎,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是你可以撒野的地方?” 陈知文再看见居然有人这样对待自己,二话不说,直接站起来冲过去,一脚将这个小流氓踢出了诊室。 小流氓平日里也没有受到这样的对待,他之前在县城里,他表哥就是县里最有权势的。 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反抗他的欺负。 但是他现在算是遇到硬茬了。 陈知文也不管他,直接一脚把人踢出去。 小流氓什么时候受到过这样的待遇,他之前受到最大的伤就是在欺负人家闺女的时候被咬下半边耳朵,他为此得到一个外号一只耳。 “我一只耳什么时候受到过这样的委屈,小子,你等着,我这就叫人过来收拾你。” 一只耳狼狈地离开了,在走之前他放下狠话,要带人过来收拾陈知文。 一只耳的表哥是南京一个区域的警察局局长。 这个位置还是很重要的,能掌握辖区内的一切情况,除了日本人之外的一切情况。 他一只耳放下狠话,就是要去找自己表哥的下属,他要将这个不长眼的医生给抓起来。 他来到医院前台,给警察局打了一个电话。 ‘喂,是我,一只耳,我在安康医院这被人打了,现在找几个人带枪过来,我怀疑这人是抗日分子。’ 一只耳这人其实也是有点智慧的,他在嚣张之前提醒了一下陈知文。 “你是个医生,听说医术还不错,现在只要向我道歉,然后给我磕几个头我就放过你,或者你有什么背景现在也可以告诉我,说不定我就不找你的麻烦了。” 陈知文还是想看看戏,“我就是个普通的医生,没有什么背景,你要干什么尽管去。” 一只耳看见陈知文全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愤怒或者是害怕,也不由得冷笑。 自己的表哥在南京城内那是响当当的人物,只要自己不招惹日本人,他就能保全自己。 面前这个医生,年纪轻轻的,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 想到这,一只耳的态度就变得放肆了。 “那这位先生就要受点苦了。” 一只耳也不会对陈知文去做些什么。 他一般也不会杀人,只是会将陈知文用抗日分子的名义抓起来,然后送到监狱里待几天。 他会让陈知文交钱出来将自己保释出去,要是陈知文没钱,那他就在监狱里待一段时间。 他之前都是这么做的,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意外。 偶尔有几个有背景的,他们也不会得罪自己的表哥,都是老老实实地拿钱走人。 第210章 表明身份 一只耳本来以为陈知文会产生慌张,但是他只看见陈知文全程都是在保持镇定。 他以为陈知文是个愣头青,不知道好歹。 于是打算给他狠狠地来个教训。 不多时,警察局派过来的巡捕就来到医院楼下。 这些巡捕穿着制服,背上背着枪,还算那么一回事。 外面传来一个大嗓门的声音,“那个不长眼的欺负我们局长的兄弟,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从医院的门口走进来一个踩着皮靴的胖子。 这个胖子就是这支警察小队的队长,同时还是这片区域的警长。 作为这片区域的警长,胖子的消息是相当灵通的,所以他也非常嚣张。 他知道医院里有一些日本医生给病人看病,但是他同样知道这些日本病人看病都是在下班之后,现在这个时间段绝对不会是日本太君在给人看病。 而且这些太君汉语说得不是很利索,他们中大部分人说话都比较别扭。 他知道一只耳虽然嚣张,但是绝对不会去招惹太君,那现在得罪一只耳的就是国人医生了。 这可是胖子展现自己的好时候。 在得知一只耳在医院里被欺负之后,他当场叫上自己的下属,浩浩荡荡地来到医院。 医院距离警察局本来就不远,于是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胖子就带队来到现场。 一只耳看见巡捕都过来之后,当场下了命令。 “把这个不长眼的医生给我带回去,我要好好地审讯他,麻辣隔壁的,老子不发威,还真当我是好好惹的。” “老子请他给我表哥看病,那是他的荣幸!” 一只耳很兴奋,但是他现在有多兴奋,之后就有多狼狈。 陈知文也不着急。 胖子还想上前亲自将陈知文给押下去带走。 但是陈知文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的证件。 “你们这些人平时就是这样嚣张吗?” 陈知文同时掏出自己的配枪。 当枪口对准一只耳的脑袋之后,一只耳差点就昏死过去。 他颤颤巍巍地接过陈知文递过来的证件。 虽然一只耳不认识日语,但是他看懂了一点。 面前这个年轻的医生居然还是个日本军官。 “我就想当个医生,结果你还在我这里惹事,这位先生,您让我很生气。” 陈知文很平静,但是他说的话在一只耳看来就像是晴天霹雳。 之前那个胖子很嚣张,但是现在知道陈知文的真实身份也嚣张不起来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过来是在讨好局长,要是让局长的兄弟高兴了,自己升职也就没什么困难了,结果现在遇到这样的事情。 别说什么以后的升职了,以后还存不存在都很难说。 要知道,自己虽然有些时候很霸气,但是这种霸气只能表现在下面的平民身上。 面对太君,他就是条哈巴狗。 这个胖子瞪了一只耳一眼,决定以后如果有机会绝对不会再听他的话。 但是他现在内心只剩下绝望,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所谓的未来。 前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充分展现了自己这样的二鬼子的地位。 前不久就在南京城内,两个巡捕晚上在巡查的时候,遇到一个日本浪人在当街强暴一个女子。 这两个巡捕还算是有点良心,稍微阻拦了一下那个日本浪人。 结果这一阻拦就出事了,那个日本浪人在看见是两个中国人在阻止自己之后,愤怒地拔出了自己的武士刀。 如果是日本人在阻拦自己,那自己还会听一听,但是现在两个中国人居然都敢阻止自己做事。 于是他直接拔刀冲向两个巡捕。 两个巡捕也是汉子,虽然害怕,但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当那个日本浪人拿刀冲过来的时候,他们开枪了。 这两个巡捕的作为没有任何的过错。 任何冲击巡捕的,都应该被打击。 后面警察局也没有对两个巡捕有什么惩罚,因为这个事情他们没有过错。 但是日军不愿意了。 你们这些中国人,怎么还敢去打我们高贵的大日本帝国子民。 虽然两个巡捕拿枪没有击中那个日本浪人的要害,但是他们伤到了那个日本浪人大腿。 在所有中国人震惊的目光中,成立的所谓专门法院判处了这两个巡捕死刑,并且死刑还不解气,还要求他们的家人对这个日本浪人进行赔偿。 赔偿一千日元。 两个巡捕都是最底层的巡捕,工资才十几个大洋,从哪里能凑出来一千大洋。 但是这不是日本法官关心的,他只宣布这笔钱要在一个月之内凑齐,否则他两个巡捕的家人就要被送到所谓的管教营中去。 这样的结果让所有对新生活有期望的人感到了一种破灭感。 原来我们都是下等人。 日本浪人的生命,就是要比中国人要高贵。 虽然两个巡捕是在维护秩序,虽然他们只是忠于职守,但是日本人不听这些解释,他们只是告诉警察局,他们没有资格去管理日本人,他们只能去管理一下中国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自己冒犯到日本人还是日本军官,不管是胖子还是一只耳,他们都感受到深深的绝望。 你一个日本军官,为什么不能表明身份,就是要在这里去当个普通的医生。 一只耳是最绝望的,他发现自己之前引以为傲的局长表哥好像救不了自己。 现在只能祈求陈知文能放他们一马。 胖子现在更加绝望。 一只耳还有局长在后面,自己后面可是什么都没有。 他也不相信一只耳会那么好心,会让局长顺便救下他胖子瘫倒在地上,他爬到陈知文的脚边,跟捣蒜一样在不停地磕头。 “这位大人,这是一场误会,这个一只耳说这边有抗日分子,所以我带队过来检查一下。” “结果没想到他是在骗我,他骗我说您是抗日分子,还让我把您抓起来。” 胖子跪在地上,他是真的要哭出来了。 “所以你也不经过什么调查,就决定要直接把我给抓起来,让我进监狱,好让你们折磨我的是吗?” 陈知文一脚将这个胖子给踹翻在地。 因为这个胖子的眼泪鼻涕都快要掉到自己身上了。 第211章 搬救兵 另一边的一只耳也没找到哪去。 他虽然没有瘫倒在地上,但是他的眼中满满的都是绝望。 他是知道得罪日本人是什么下场的, 那两个被枪毙的巡捕他还认识。 现在自己也要是这样的下场了吗? 陈知文看着这两个已经快要崩溃的人,感觉是相当的无语。 自己好像还没说要什么样,他们就以为自己就要完蛋了。 “你是一只耳,那你就把你那个所谓的局长表哥给叫过来,我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背景,让你在这里是这样的嚣张。” 一只耳也不敢违背陈知文的要求,只好硬着头皮给自己的表哥打了个电话。 一只耳的局长表哥姓杨,这个杨局长现在还不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 他还在自己的局长办公室里跷着二郎腿在听戏。 尿结石的疼痛是一阵一阵的,现在他的结石没有卡在位置上,所以他要好好地享受生活。 对自己的这个位置,杨局长可是相当满意的。 自己之前虽然说是个小团长,在小县城里也算是说一不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但是这个所谓的民团在之后被改编成所谓的皇协军,自己虽然还是团长,但是下面的人不再是自己的老部下。 为了更好地统治,日军将所谓的皇协军进行了一系列的调动掺沙子。 在调动之后,杨局长发现自己成了空头司令。 于是他费尽心思,将自己调到南京城内。 还是大城市舒服。 杨局长在这里是会享受的,他也不怎么去管理下面的事情,下面的商贩每个月只要按时上交保护费,自己就保证他们的安全。 杨局长把自己的表弟叫过来就是为了帮自己好好地管理。 自己没有亲兄弟,但是他认为这些什么表兄弟还是能有点作用的。 当一只耳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还在听京剧。 “喂,谁呀,有什么事情快说。” “表哥是我,一只耳。” 一只耳努力地让自己用正常的声音来说话。 “表哥,我好像闯祸了。” 一只耳颤颤巍巍地说道。 “表弟呀,不是我说你,在这块出事有表格罩着,只要你不惹到那些不能惹的人,我就能保证你没事。” “但是我这次好像就是惹到不该惹的人了。” “什么?” 杨局长放下二郎腿,然后从位置上猛地站起来。 “你要是惹到日本人,那我可管不了你,你不要把我牵扯进去。” 杨局长急忙撇清关系。 虽然这表弟从小就和自己一块长大,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但是在自己的小命还有前途面前,这都不算什么。 要不是因为珍惜小命,杨局长也不会在前线倒戈。 “但是,人家让你赶快过来。” 一只耳知道自己完了,他索性也就不再乞求什么。 “你还是赶快过来吧,我去请医生过来给您看病,但是这边好像还是个太君,而且还是个军官。” 一只耳补充道。 在得到一只耳的消息之后,杨局长先是慌张,但是他很快就镇定下来。 事情已经发生了,自己逃避也没有用。 而且杨局长知道事情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一只耳说自己得罪了太君,而且还是个军官。 在一只耳的描述中,这个太君很年轻。 这就意味着他的军衔不会很高,自己说不定还能找找人帮忙疏通一下。 杨局长不愧是见过世面的,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慌张。 在他看来,要是只是得罪了什么少尉中尉,那自己还是可以应付过去的。 对面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损失,无疑就是多赔点钱的事。 想到这,杨局长决定还是要过去看一看。 看看这一只耳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人。 当杨局长坐车来到安康医院的时候,还没进门,就看见外面是两个巡捕是垂头丧气地不让人进去。 这是陈知文要求的。 他还不想让自己的身份就这样曝光。 所以他让那几个跟过来的巡捕将医院里的无关人员都赶出去。 同时也不要让别人进来。 当门口的巡捕看到是自家的局长过来了,立刻打起精神。 “局长好!” 杨局长还是有些纳闷,“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对面的太君身份是什么?” 应该巡捕挠了挠头,“局长,我们确实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是个年轻的军官,拿出军官证之后,您表弟就直接瘫倒在地上了。” 杨局长整理好自己的装束,面带微笑地走进了医院。 “太君,是我的手下没眼力,冲撞了您,我把他们带回去,一定会严加管教。” 杨局长不愧是老狐狸,一开始就给这件事定了基调。 “这是冲撞,小事情,不值得大家生气。” “我知道这附近有一家不错的馆子,要不我请您边吃边聊,眼看这也要到饭点了。” 杨局长将自己的姿态放到很低。 当他看见是位年轻的太君之后,他就将心放到肚子里。 这么年轻的小鬼子,那军衔绝对不会高,自己很容易糊弄过去。 “我和这附近的宪兵队队长山下少佐是朋友,大家都是自家人。” 杨局长来到南京之后,就特意去交了几个日本军官朋友。 这个山下少佐就是自己花大价钱结交的朋友。 虽然平时屁用没有,但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能提上一嘴。 说不定对方就会给面子。 要是一般人,这时候也就给面子了,但是陈知文是什么人,他堂堂一个大佐,在南京城内现在就没有不能得罪的。 陈知文笑着问道。 “杨局长是认为我好糊弄,所以想要吓唬我吗?” 陈知文对这个所谓的宪兵队长没有丝毫兴趣。 别说什么宪兵队长了,陈知文认识的都是宪兵司令。 前不久才给人家司令做完手术,陈知文不相信对面这个小小的警察局局长还能搬出什么有用的关系。 杨局长看对面不给面子,于是尴尬地顿在那。 他突然脑子里闪出一个灵感。 “这个所谓的军官身份是否真实?他是不是抗日分子假扮的。” 杨局长兴奋起来。 小子,虽然你心理素质很好,但是你还是露出马脚,你忽略了自己的年龄。 杨局长虽然没有文化,只是识字,是爱读书爱研究的,在他看来,自己虽然是个汉奸,但是汉奸也是要有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