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第1155章 准备决战 新文礼这番慷慨激昂的话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一定要率军坚守于此,直面陈武和周瑜两路大军,为南陈的援军拖延时间,这样合围的就变成陈武、周瑜的吴国大军了。 “好!这才是我南陈士卒应该有的样子,若我南陈人人如你一样,怎么会让周围诸国先拿我们开刀。”听完新文礼铿锵有力的话后,新德庆十分欣慰的说道。 对比于自己的亲生儿子新永丰,新德庆明显还是更欣赏自己的孙子新文礼,且不说新文礼年纪轻轻,他的武力就与新永丰不相上下,就说他的这份胆气就超过了新永丰不知道多少。 听到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儿子大加赞赏,新永丰只是叹了口气,他刚刚所说倒也不是自己懦弱,而是因为现在这些兵马可都是新德庆和他新永丰悉心培养出来的嫡系,经此一战已经是损失惨重,如果要是全军覆没,那新永丰可是真的受不了。 要知道这些人里面,可也有不少是新家嫡系或者旁系的青年才俊,万万不能全部折损在这里,要不然新家在南陈还有何地位可言? 虽然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新永丰也自诩是一位忠臣,可以为南陈战死沙场,但是让新永丰一战将自己精心培养的兵马以及自己的亲朋好友全部折损在这里,这可会让新永丰心疼的说不出话来。 就算是新永丰最后活下来,他恐怕也会愧疚一辈子。 不过新永丰也知道自己的父亲有多么说一不二,所以在听到新永丰当众赞扬自己的儿子后,新永丰便也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是要坚守在此,直面吴国两支大军的进攻! “诸位,现在我南陈早已经危在旦夕,如果因为个人计较得失而瞻前顾后,那我南陈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现在是最好的机会,我等将陈武、周瑜两路大军牢牢牵制住,等待其余几位将军的支援,这样被包围的就是吴国那帮人。 本帅认为,这个时候武胜关应该也被杜、侯两位将军拿下,如此一来,吴国的援军也会被挡在关外,只要灭掉陈武、周瑜两路大军,我等就是全军覆没又怎么样?” 说到这,新德庆用不容置疑的目光环视了一圈众将,虽然有些人跟新永丰一样,心中有所犹豫,甚至是胆怯,但在新德庆面前,他们最终什么都没说出口。 “新文礼。”眼见无人反对,新德庆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临阵对敌,最忌讳的就是士气低落,要是这个时候不能拧成一股绳,那可就真的糟糕了。 听到新德庆的话后,新文礼也是立即站了起来拱手道:“末将在。” “此战我大军唱主角,虽然要被团团包围,但若是能够斩杀吴国大都督周瑜,那就算是全军覆没也值得,着你领精兵两千,直待周瑜大军一到,你便带着兵马冲击周瑜战阵,若能够斩杀周瑜,此战你为头功。”新德庆淡淡的说道。 斩将、夺旗、先登、陷阵,武将的四大功劳,新文礼率兵若能够斩杀周瑜,那可真是功劳太大了。 周瑜身为吴国大都督,他一生百战百胜,身为吴国大军当中精神寄托,他是万万不能输的。 而且周瑜所在之处,那势必也是帅旗所在的地方。 要是周瑜和帅旗被新文礼一锅端了,那就相当于新文礼一次性将斩将、夺旗和陷阵全部都完成了,他的名字肯定可以被镌刻在九州的历史上。 不过这其中定然是危机重重,两千兵马冲杀数倍敌军的战阵,而且吴国身为一流国家,麾下猛将也是层出不穷 而新文礼完全不惧,甚至心中隐隐还有兴奋,毕竟对于年少的他来讲,他更渴望建功立业,而且若能够阵斩周瑜,他的名声可就太大了。 要知道周瑜可是南陈的梦魇,南陈面对吴国输多赢少,原因就在于这位大都督身上,无论是新德庆,还是吴明彻、周文育,亦或是侯安都、杜僧明,他们都没有在周瑜身上占上哪怕一丝丝便宜。 看着自己儿子如此兴奋,新永丰也绝口不提跳出包围圈的事情了。 到这里他也想通了,自己的父亲说的对,战死沙场乃是将士最后的归宿,现在南陈已经摇摇欲坠,自己乃至于整个新家受了朝廷这么长时间的恩惠,自己也享受了这么久的荣华富贵,战死也就战死,全军覆没也就全军覆没罢了。 总好过苟且偷生要好,毕竟将来的史书上也会写的清清楚楚,他新永丰力战不退,战死于沙场之上,也算是为国捐躯了。 “新永丰、尚司朗。”就在此时,新德庆又瞥了新永丰一眼,随后语气平淡的说道。 听到新德庆的话后,新永丰心中一“咯噔”,他连忙站起身来对着新德庆拱手道:“末将在。” 而坐在下首,一个面相粗犷,高大威猛的将领站了起来,也对着新德庆拱手道:“末将在。” “你们二人率军直面陈武、董袭,本帅坐镇中央,此战绝不退,若有畏缩避战者,杀无赦,诛九族!”新德庆冷冷的说道。 尚司朗出自演义小说《说唐全传》,此人的儿子就是后来位列天下第十条好汉的尚师徒。 在杨林扫北期间有三位重要的大将,分别是尚司朗、魏成和新永丰,而尚司朗因为文武双全所以乃是副元帅,身份地位比之魏成和新永丰还要高。 此人以霸王枪闻名,枪挑马钰,夺得四宝,在跟随杨林扫北的时候立下赫赫战功,又和双枪大将定彦平、后来的北平王罗艺以及秦琼的父亲秦彝都交过手,虽然经常吃瘪,但总算也能全身而退,只不过后来跟秦彝大战百十回合后,被秦彝的杀手锏重伤,不久后便病重而死。 在演义小说中,尚司朗和新永丰曾经并肩作战过,而他们的儿子新文礼和尚师徒也是好友,所以不知不觉之间,在九州世界里他们都在了南陈。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56章 开始部署 只不过在南陈,尚家显然不及新家,毕竟尚司朗跟新永丰是一个辈分,而作为新永丰的父亲,身为南陈的擎天柱之一,辈分比之吴明彻和周文育还要高的新德庆可还没死呢。 只要有新德庆这个人在一天,南陈第一豪族就是新家的。 而此番大战,一开始尚司朗还没到,因为他的主要任务是镇守关隘,而后来新德庆与陈武、董袭对峙在这里,新德庆索性便将不远处驻守的尚司朗喊了过来。 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新德庆在这里大败而归乃至于全军覆没,那么尚司朗就算将这处关隘打造的再固若金汤都没用。 而尚司朗麾下尚有三千精兵驻守,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位武艺高强的猛将,最关键的是他的儿子尚师徒也是一位不逊色于尚司朗的猛将,颇有乃父之风。 也就是说,尚司朗此番前来增援,不但有着三千精兵鼎力相助,更有尚司朗、尚师徒两员大将,这也让新德庆有了一些喘息之机。 只不过之前的大战中,尚司朗、尚师徒两父子在行军赶路的路上没来得及,要不然太史慈恐怕就很难全身而退了。 而尚家父子率兵赶到后,吴国又高挂免战牌,拒不出战,这也让尚家父子束手无策。 而在一番简单的部署后,新德庆也挥挥手示意众将先下去休息,不过就在此时,一位年轻的小将却是站起来道:“大帅,您是不是忘了还有末将?” 说这话的是尚司朗的儿子尚师徒,不过对于他,新德庆确实没打算安排。 实际上尚司朗驻守关隘,除了率军增援新德庆外,他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带着麾下兵马离开,虽然有临阵脱逃之嫌,但怎么说也是保全了麾下兵马。 而且在这乱世之中,整整三千精兵,无论是现在的南陈朝廷,还是吴国,甚至是楚国都会想方设法招揽,所以就算尚司朗跑了,除了名声会特别差以外,他不会有任何损失。 但尚司朗确实打算为国捐躯,不过他还是想给他尚家留下血脉,自己的儿子尚师徒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就已经展现出不小的能力,所以尚司朗找到新德庆,希望新德庆看在他们两家两代人关系都十分亲密的份上,在大战前让尚师徒离开。 而作为报答,尚司朗会率领麾下这三千精兵血战到最后一刻。 这是人之常情的事情,所以新德庆很快便点头同意了,在今夜便让尚师徒离开,而且可以允许从那三千人当中挑走部分尚家的嫡系旁系一起离开,这也算是报答尚司朗的援助之情。 至于新德庆,他倒是想让新文礼也一起离开,不过却被新文礼严词拒绝,而且京城内新家还有不少嫡系旁系在,所以即使全军覆没,只要南陈还在,新家就不会没落。 面对尚师徒的主动请缨,新德庆先是挥手让其余众将各自下去准备,只留下新永丰、新文礼和尚司朗三人。 尚司朗淡淡的说道:“师徒,为父已经和新元帅商议过了,着你领兵趁着敌军尚未合围时离开,将此处战况告知陛下。” 听到尚司朗的话后,尚师徒皱了皱眉,他又不是傻子,什么回京告诉陈霸先这里的战况,不就是想让他逃跑嘛。 新文礼也在一旁笑着说道:“是啊,此处战况陛下必须要知道,你回去告诉陛下,说不定还能够带来援军,如此一来我等只需要等到你返回就好了,当然了等你再返回的时候,我们可就要凯旋而归了,这功劳你是捞不到了。” “文礼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以为我是那懦弱胆小之人,许你战死沙场,就不许本将为国尽忠了?”尚师徒颇为不满的说道。 听完尚师徒的话后,新文礼只是撇了撇嘴,并没有反驳,当然了他也没有这个意思。 新文礼和尚师徒乃是好友,二人武艺相仿,年龄相近,他们两人的父亲也是并肩作战的同袍,所以新文礼也是希望尚师徒能够快些离开。 尚司朗淡淡的说道:“师徒,我南陈需要一些种子留下来,你的能力不错,将来无论是陈昌殿下还是陈蒨殿下登基,你都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为父却已经老了,就让为父帮你直面敌军吧,不过以后都要靠你了。” 尚司朗的话让尚师徒陷入了沉默,但在权衡利弊后,尚师徒还是开口道:“父亲,就连新文礼都愿意领兵冲杀,莫非父亲是觉得我不如新文礼吗?” “当然不是。”尚司朗皱着眉头说道。 尚师徒的嘴角泛起一丝弧度,他对着尚司朗深深一礼,随后看向新德庆道:“新元帅,末将请命与新文礼一同出击擒杀周瑜,此等颇天大功,还请新元帅成全。” 新德庆淡淡的看着尚师徒,随后他转头看向尚司朗道:“尚将军,看来之前你我的赌约,本帅赢了。” 尚司朗苦笑道:“是啊,新元帅你赢了。” 实际上在尚司朗请求新德庆,让尚师徒先行离去,跳出包围圈时,新德庆虽然最后同意了,但是新德庆却跟尚司朗打了个赌。 新德庆十分坦率的表示,如果尚师徒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么他绝对不会选择离开的。 而今日的情况果然如他所料,尚师徒坚定的要求留下来,而且希望和新文礼一起袭杀周瑜。 劝说无果后,尚司朗便不再说什么,希望自己儿子好好活下去是尚司朗为人父所想看到的,但渴望儿子能够为南陈尽忠,这也是尚司朗这位忠臣所想看到的。 “好,若我南陈人人如你这般,也不至于陷入今天之绝境,尚师徒你便与新文礼一起,本帅给你们四千兵马直面周瑜,若擒杀周瑜,你们二人为头功,本帅保举你们做我南陈大将军!”新德庆欣赏的看向尚师徒说道。 尚师徒听到这话十分激动,随后朝着新德庆拱手道:“末将遵命,请大帅放心,此战若不斩杀周瑜,末将提头来见。”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57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另一边,朱然也带着一千兵马即将赶到武胜关,不过很可惜,他注定是白跑一趟。 正如陈武所说,武胜关这地方算不上险要,但也绝对不是朱然这一千人可以拿下的,而且在这个价节骨眼上,陈武自己都自顾不暇,不可能再大费周章重新将武胜关收回来。 毕竟吴国马上也要派援军过来了,大不了武胜关就交给那支援军来攻打。 所以实际上,在陈武看来,武胜关的丢失压根无伤大雅,只是可惜皇子孙朗被生擒活捉,如果孙朗能够逃出生天,那陈武甚至就连那一千兵马都不会给朱然。 正因如此,在不得已之下,陈武只能放弃援救朱治和孙朗,只是象征性的给朱然一支兵马,当然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朱然查探一下,插入后方的这支敌军到底有多少兵马。 而经此变故,朱然却一下子变得成长起来。 而年纪尚小的朱桓却是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兄长,武胜关已经破了,我们这一千兵马肯定不够用,何必再去武胜关冒险,不如就此退回营寨,等到吴国两支兵马一到,我们奋勇厮杀,不但可以立下战功,还可以为叔叔报仇雪恨。” 朱然瞥了朱桓一眼道:“谁说一千兵马就没有用了,他南陈可以绕道东野,奇袭武胜关,我们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绕道东野,直接兵临南陈京城下?” 听到朱然的话后,朱桓显然被他这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 南陈敢这么做,不但是因为觉得吴国应当没有什么防备,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南陈由杜僧明、侯安都亲率了足足一万多兵马,这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武胜关。 正是凭借十倍的兵力优势,这才用这么短的时间便拿下了武胜关,随后直插陈武后方。 但反观现在,朱然和朱桓手底下才多少人,不过一千精兵罢了,而且这一千精兵也不是他们的,要知道陈武在此之前可是将董袭的心腹彭虎也派了过来,而那一千精兵实际上也是彭虎的麾下。 而这个彭虎乃是历史上东汉末年鄱阳起义军首领,当时带着数万人啸聚山林,也算是一方豪强,后来被董袭、凌统、步骘、蒋钦等多位吴国大将讨伐,面对此等阵容,那彭虎自然是败下阵来,仅仅十几天就被平定,而彭虎也是生死不知。 “想要完成这惊天举动,就要将这一千兵马牢牢握在手中,可光是说服彭虎,恐怕都不简单。”朱桓轻声说道,随后还瞥了一眼不远处的彭虎道。 “我去跟他谈谈,且不说若是真的能够完成奇袭南陈国都,他能够夺得多少功劳,就光说我朱家,就足够让他后半生荣华富贵了。”朱然微眯双眼道。 听完朱然的话后,朱桓也有些意动了,此时的朱桓还很年轻,他渴望建功立业。 而绕道东野,奇袭南陈国都,甚至于有希望生擒活捉敌国皇帝,如此功劳,让朱桓眼睛都快直了。 所以朱桓对于朱然要去试探一下彭虎,看看能不能把他拉入麾下这个提议自然是大加赞同。 不过朱桓还是有些犹豫,倒不是他怕了,而是他突然从擒杀南陈皇帝的美梦中清醒过来,因为他考虑到南陈国都或许有重兵把守,自己这一千人想要拿下南陈国都那可真是太痴人说梦了。 不过朱桓不会想到,实际上朱然的目的并不是要直插京城,毕竟他心里也很清楚,就这一千人,连武胜关都打不下来,那就更别提南陈国都了。 但朱然绕道东野是真,而他首要目的那就是要在南陈掀起一场波澜,吸引南陈的兵马越多越好,用这一千人能够牵制数倍的敌人,这就绝对值得了。 而朱然此举也是模仿他人,就是南陈的名将程灵洗。 当初魏齐联军突袭铭山城,程灵洗战略性放弃铭山城,命令部分兵马坚守后方的铁锡城,同时自己亲自率领大军潜入北齐境内。 程灵洗这一举措可以说起了奇效,攻克了北齐多座城池,同时牵制了北齐数万大军,让魏齐联军得不到援助,就连粮草都送不到,间接让魏齐联军不得不后撤。 到最后程灵洗甚至毕其功于一役,直接朝着北齐京城而去,这一举措可以说快把北齐皇帝高纬给吓死了,同时让高长恭、段韶等北齐名将倾巢而出。 而到最后,虽然程灵洗没能完成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战绩,毕竟程灵洗要面对的是数万北齐精兵和许多北齐百战百胜的名将,结果就是被高长恭率领重兵分而击之,麾下兵马几乎全军覆没。 而程灵洗在被高长恭大军包围后拼死突围,只带着数百兵马逃到了深山老林当中。 不过很明显,高纬恨透了这个吓得他胆战心惊的南陈名将,所以他命令高长恭一定要带着程灵洗的尸首回去。 虽然到现在为止,程灵洗生死不知,可能他逃出生天了,也有可能被北齐大军所擒杀,但无论如何,程灵洗的战绩都足够引人侧目。 以万余兵力牵制敌军数倍,而且搅得北齐不安宁,又间接迫使魏齐联军退兵,算起来南陈能够度过第一次危机,程灵洗的功劳最大。 正因如此,朱然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也打算效仿程灵洗,率军绕过东野,在南陈腹地搅起一番风云。 而且朱然只有千余兵马,机动性比之程灵洗还要更快,他只需要四处骚扰即可,照样可以牵制数倍兵力,肯定可以立下大功。 至于朱然之前说要打到南陈国都,那只不过是一句戏言罢了,也算是宽慰宽慰朱桓。 不过在此之前,朱然还需要将彭虎拉到自己麾下来,毕竟这一千人可都是彭虎的兵马,而彭虎则是董袭的心腹。 朱然缓缓走到正在休息的彭虎旁边,而彭虎在看到朱然后,他连忙起身,殷勤的说道:“朱将军,您有什么事情吗?”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58章 说服 正如之前所说,朱然的身份地位足够高,乃是吴国四大世家之一朱家的嫡系,而彭虎只不过是一介草寇,因为贪生怕死,等到董袭领兵开始征讨他后,这才选择投降董袭。 投降董袭后,彭虎因为此人确实还有些能力,再加上阿谀奉承,这才成为了董袭的心腹,成为校尉,统领千人兵马。 但董袭虽然作为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看起来位高权重,深受孙坚信赖,但要知道的是个人远远无法跟一个根深蒂固的家族对抗,更何况吴国朱家在吴国朝堂的话语权也很大,许多人都身居高位。 现在董袭虽然是派彭虎来监视朱然,但彭虎很明显心中有了些异样的想法,若是能够搭上朱家,恐怕比跟着董袭还要有前途的多。 所以彭虎对于朱然那是十分尊敬,这一路上嘘寒问暖,让朱然和朱桓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之前朱然和朱桓都对彭虎若即若离,毕竟他们都很清楚,彭虎就是陈武和董袭派来监视他们,让他们不要有什么异动的,所以就算彭虎百般殷勤,他们又怎么会给彭虎什么好脸色。 不过这一次朱然居然主动找上彭虎,这倒是让彭虎有些惊讶,这才站起身来问道。 朱然也知道彭虎如此恭敬的原因,还不是因为自己身后站着朱家这尊庞然大物,但现在彭虎牢牢掌握着这一千兵马,而想要用这一千兵马完成自己的计划,招揽彭虎就是必要的一步了。 “彭将军请来,在下有件事情要与你商议。”朱然微笑着说道。 彭虎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跟着朱然走到了一处僻静处。 “朱将军,您有什么事情吗?”彭虎恭敬的问道。 朱然笑了笑道:“在下听闻彭将军的出身好像不太好,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件事情?” 听到朱然这话,彭虎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他本就是穷苦人家出身,早年便父母双亡,靠着百家饭才勉强长大,后来带着一群同样贫苦的人啸聚山林,靠着打家劫舍才勉强过上了吃喝不愁的日子。 后来吴国起兵征讨,彭虎很快便输了,而且是输的一败涂地,于是便选择了投降。 身世的低微导致彭虎也算是很失败,所以他才想着入行伍当中,凭借军功封王封侯,不过很可惜,彭虎的能力只能说是勉勉强强,过了这么几年,还只是个校尉而已。 但是没有功劳,却也有苦劳,照理来说以彭虎这般悍不畏死的性格,打了这好几年的仗,也不应该仅仅只是个校尉而已。 而这其中彭虎本人家世出身不好的原因占据了一大半。 听到朱然的话后,彭虎苦笑着将自己的来历全部讲述了一遍。 而朱然的嘴角却是微微踌躇,他确实没想到彭虎的来历如此卑微。 不过这对于朱然来说却是更好,因为朱然已经看出来彭虎需要一个靠山,而朱家完全可以做彭虎的靠山。 “彭将军,在下也听说过你的赫赫战功,当年讨伐山越,彭将军就身先士卒,亲率五百兵马杀入敌阵,斩杀敌将三人,士卒百余人,为此战吹响反攻的号角,说起来,在下也是敬佩得紧呐。”朱然笑着说道。 听到朱然的话后,彭虎也颇为得意,朱然口中说的讨伐山越确实是他投靠吴国以来打的最漂亮的一仗。 正如朱然口中所说,他彭虎身先士卒,以一己之力连杀山越三位大将,帮助董袭打赢了这场仗,而彭虎也是凭借这一仗高升到了校尉。 “哈哈哈哈哈哈,朱将军这么说可真是让末将愧不敢当啊。”彭虎大笑着说道。 “不过在下却觉得还不够。”朱然微笑着说道。 彭虎听到朱然这话顿时收起了笑容,他皱了皱眉道:“朱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彭将军不要误会,在下的意思是彭将军立下如此功劳,而且再加上其他的军功,仅仅只是个校尉,在下都为你感到不值啊。”朱然感慨道。 朱然的话让彭虎心中一动,莫非朱然是打算招揽自己? 而彭虎愿意领兵跟着朱然走这一趟,那必然是渴望能够投到朱家这尊庞然大物麾下的。 所以他试探性的问道:“朱将军是这么想的?” 朱然微微一笑道:“那是自然,如果彭将军愿意与我朱家有更深入的关系,我朱家可以保举彭将军统领一军或者镇守一方,请彭将军相信我朱家做得到。” 彭虎听到这话自然是大为惊喜,这就是朱家抛来的橄榄枝啊,他彭虎没理由不接受! “多谢朱将军,多谢朱将军,末将愿意。”彭虎连忙说道,言语当中满是恭敬。 随后,朱然话锋一转道:“不过嘛,我朱家当然是广纳贤才,彭虎将军也确实屡立战功,但总归还是要有些投名状的,现在我朱家的朱治将军战死沙场,我们必须要报这一箭之仇。” 朱然的话让彭虎连连摇头,他确实希望投到朱家阵营当中,但可不希望去送死。 他彭虎又不是傻子,虽然现在南陈各路兵马都被牵制,但想凭借这一千人去攻打武胜关,救出孙朗、朱治或者抢回这二人的尸首,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让彭虎没想到的是,朱然所提出的计划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大胆。 朱然压根就没打算进攻武胜关,而是打算同样绕道东野,随后兵临南陈国都城下,营造出一种敌军打过来的感觉,然后再率兵离开,开始进攻京城附近的城池,这样一来可以牵制很多南陈兵马。 而且他们只有一千人,完全可以做到来去如风,就算被敌军包围,也可以化整为零突围出去,立下战功的机会很多,全军覆没的概率也很低。 听完朱然的话后,彭虎的眉毛都快皱到一起了,实在是朱然的想法太大胆了,按照之前陈武和董袭所分析的,就算南陈兵马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四处调动,南陈国都那里至少还有一万大军,拿一千兵马去骚扰,这岂不是鸡蛋碰石头?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59章 决战将起 或许是看出彭虎的犹豫,朱然继续给他加大了筹码,甚至说出会让朱家倾尽全力支持彭虎成为四平或者四安将军的承诺。 这个承诺那可是相当大了,别说彭虎了,就是换作朱然或者朱桓面对这种情况那也肯定会心动不已。 而因为朱然在朱家身份地位不一般,这也让彭虎十分相信他的话。 不过实际上这都是朱然一个人的想法罢了,他压根不打算跟朱家商量。 反正按照朱然的设想,只要一切顺利,等到这场仗打完,彭虎自然是有功劳的,他成为四平或者四安将军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完全没必要让朱家出面。 “彭将军好好想想办法,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朱家虽然算不上什么枝繁叶茂的大树,但也远比董将军要强的多,现在可是最好的机会,彭将军莫要错过了。”朱然颇有深意的说道。 彭虎自然知道这是最好的机会,在犹豫片刻后,他抬头看向朱然道:“好朱将军,末将这一千人就全部交给你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彭虎的话让朱然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的劝说最终还是有成效了,不过这也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 随后,朱然找到了朱桓,将彭虎已经同意的事情也告诉了他,同时将自己的打算也全部告诉了朱桓。 朱桓在听说朱然的目标并不是南陈国都后,这也让朱桓松了口气。 相比于带着一千兵马直插南陈国都,还是朱然后面说的四处骚扰要好得多。 说干就干,朱然便带着这一千兵马绕道去了东野,而让朱然感到遗憾的是,为了防止被敌军发现踪迹,他没能去武胜关看看虚实,虽然他知道朱治已经是九死一生。 “舅舅放心,我会为你报仇的,我要拿南陈军民的头颅来祭奠你。”朱然暗自在心中说道。 朱治的死已经让朱然彻底暴怒,就跟之前所说一样,虽然二人不是亲生父子,但关系却十分亲密,朱然显然已经恨透了朱治,已经不惜对南陈的平民百姓下手。 吴国之前也不是没有打到过南陈的国境以来,而为了防止南陈百姓对吴国大军深恶痛绝,导致失去民心,一般来讲吴国大军从来不会屠城,最多就是将城内百姓以极高的代价送回南陈去,毕竟在九州里,人口还是很重要的,南陈朝廷在打不过吴国的时候,也乐意这么做。 但今时今日的朱然,显然已经无所顾忌了,只要能够为朱治报仇,区区屠城,他绝对做得出来。 如此一来,这支大军便立刻调转方向,打算绕一个大圈直插东野。 而这个计划,除了朱然、朱桓和彭虎三人外,无论是吴国还是南陈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 当然了,陈武等人也绝对想不到,他们只给朱然一千人,就是为了防止朱然情绪上头去武胜关送死,可谁又能料到,朱然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主意,甚至很快便付诸于行动。 不过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朱然突然来这一手或许还能够盘活目前的局势,谁说贪功冒进就不能立下大功劳呢? 对于朱然来说,最重要的那自然就是时间了,所以他一刻也不停歇,指挥麾下千余兵马绕了整整数十里路,成功没有让武胜关的守军发现,随后一头遁入了东野当中。 而朱然的离开阻挡不了两军的交锋,且不说陈武、董袭这边频频调动兵马,派出去斥候,随时准备和即将赶到的周瑜前后夹击。 吴国这边磨刀霍霍,南陈这边也是不遑多让。 与陈武一样,新德庆也在不断调兵遣将,而因为兵力处在劣势,所以让新德庆不得不多多部署。 此时天已经大亮,而斥候也飞速来报,言说周瑜的先锋大军距离此处已经不到六十里了。 “六十里,六十里,看起来今天周瑜还到不了啊。”新德庆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眼光。 尚司朗笑着说道:“大帅莫非有什么主意?” 新德庆点了点头道:“周瑜距离此处还有六十里以上,很有可能今日到不了,新文礼、尚师徒。” “末将在。”听到新德庆的话后,两位小将连忙站出来说道。 “着你们二人带六千兵马,于此处设伏,伏击吴国先锋大军,若吴国大军停滞不前,在外安营扎寨,那就在今夜子时发起夜袭,记住冲杀一遍营寨后便想办法突围,在后面吴明彻和周文育两位将军也快到了,他们可以接应你们。”新德庆淡淡的说道。 新文礼、尚师徒都是南陈的后起之秀,新德庆自然不希望他们死在这里,所以才会安排他们夜袭周瑜大营,随后无论夜袭是否得手,马上进行突围,而吴明彻和周文育也算是新德庆的后手,有他们在,只要新文礼和尚师徒成功突围出去,活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 尚司朗自然知道新德庆的良苦用心,所以他还是感激的看了新德庆一眼。 而新文礼和尚师徒得到新德庆布置的任务后那也是相当的激动,全然没有想到新德庆此番举动更深的用意,那也是希望他们二人可以全身而退。 “其余人等随本帅开拔陈武、董袭处,今日势必要全歼吴国这支大军,万万不能让两军合围!”新德庆站起来淡淡的说道。 众将也知道今日便是决战,当下各个都站起来道:“末将遵命!” 烧火做饭,让士卒饱食一餐后,新文礼和尚师徒带着六千兵马呼啸而出。 原本新德庆打算只给他们四千人,因为按照敌军距离推测,大概今日下午就能抵达,到时候这四千人只能硬凿敌阵。 可谁又知道,敌军到现在居然还有足足了六十里,也就是说他们今天估计是到不了了,这才让新德庆又多给了两位小将两千兵马。 既是想让他们可以多多杀敌,也是希望可以给南陈多保留一些兵马,毕竟现在被包围在这里,全军覆没的可能性更大。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60章 战火纷飞 大军频繁调动,很快便一分为二,新文礼和尚师徒带着六千兵马火速离开。 而剩下的兵马实际上还有三万左右。 幸好有尚司朗的三千精兵援助,同时新德庆也在这段时间里不断收拢附近的城池守军。 在最一开始的时候,新德庆带了足足四万兵马用来迎接吴国的援军。 而正是因为陈霸先猜到吴国会有异动,这才安排新德庆带领整整四万兵马严阵以待。 只不过让陈霸先和新德庆都没想到的是,吴国和楚国在不知不觉之间打出了一波精妙的配合,让南陈首尾不能相顾,再加上吴国来势汹汹,又调动了数万大军,这才将战火烧到了南陈境内。 在吴国露出爪牙后,新德庆在跟陈武、董袭的冲突中损失也绝对不少,但好在收拢了附近所有城池关隘的守军,所以现在新德庆麾下还有三万六千兵马,倒也差不了多少。 而陈武、董袭这边一开始则带了三万大军,此番争斗之后,损失跟新德庆也差不了多少,不过他们不像新德庆那样可以四处收拢己方守军,毕竟说起来陈武他们也称得上孤军深入。 所以粗略估计下,陈武这边大概还有两万左右的兵马。 三万打两万,虽然新德庆这边有几千是拖后腿的守城郡兵,但也聊胜于无,而这也是新德庆在听闻周瑜尚未到时,急切与陈武决战的原因。 “启禀陈将军,斥候传来消息,南陈大营调动频频,有数千兵马离开营寨。” 陈武此人一向谨慎,虽然周瑜大军即将赶到,但在这个节骨眼上,陈武就更加小心了,他已经派出很多斥候,紧紧盯着南陈大营,要将南陈大军的一举一动都牢牢盯住。 “再探再报。”陈武皱着眉头说道。 斥候领命而去,而陈武也火速让众将来帐中议事。 在经过一番商讨后,吴国众将都认为,南陈大营派出去的这几千兵马恐怕是用来抵御即将赶到的周瑜大军。 而剩下的南陈大军,他们的目的那就是昭然若揭了,那就是陈武、董袭这支兵马。 陈武微眯双眼道:“大都督比之之前预想的要晚到一天,恐怕新德庆已经迫不及待的选择决战了,抽出数千兵马夜袭大都督,随后大军压上,逼迫我们决战,这新德庆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要不要暂时后撤,避免与新德庆交战?”董袭皱着眉头问道。 不过董袭的提议直接被太史慈否决了,太史慈淡淡的说道:“董将军莫非是忘记了我们身后的敌军?虽然新德庆可能要被我大吴前后夹击,但我等也处于敌军前后夹击的范围当中,现在尚不知身后敌军数量多少,但此时后撤,实属不明智。” 太史慈的话也不无道理,新德庆要被陈武和周瑜前后夹击,但陈武也同样被南陈的侯安都给抄了后路。 如果陈武和董袭选择后撤,那么他们就要面对侯安都的兵马,到时候溃败的只会更快。 “既然南陈那帮人如此急不可耐,那本将又何惧与他一战,传令众军,整装待发,既然想要开战,本将非得要先发制人不可。”陈武冷冷的说道,言语当中满是愤怒。 陈武一声令下,吴国的大军也可以同样准备起来,一时之间一场数万人的大战在所难免,势必会杀的此处血流成河,人头滚滚,但这却是大势所趋,必须会发生的一件事情。 而吴国大军营寨的异动自然瞒不过新德庆的眼睛。 说实话,现在双方的营寨都布满了斥候和内应,所以别说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了,就是有那么一丝的风吹草动,对方都会很快知道。 而无论是陈武还是新德庆都很清楚目前己方的动作肯定逃不过对方的视线,不过这对于接下来硬碰硬的死战来说完全算不了什么。 刀与枪之间的争斗,一旦掀开帷幕,那么势必会以一方全军覆没而收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数个时辰后,两军交战于一处名为高平的地方,此处乃是一片平地,倒是一处厮杀的好地方。 新德庆策马缓缓上前道:“陈武何在?” 听到新德庆的话后,陈武冷哼一声,策马而出道:“新元帅,陈武在此,不知道有何贵干?” 看着一脸不屑的陈武,新德庆淡淡的说道:“陈将军,别来无恙啊,说起来自从你们吴国入侵我南陈以来,你我在战场上见面的次数可不多啊,算上这次,拢共就两三次吧。” 听到新德庆的话,陈武依旧是那副冷笑的模样道:“新元帅,每当我们两人见一面,那可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是啊,确实是一场腥风血雨,但你们吴国拿了我们南陈这么多兵器辎重粮草,居然还想着入侵我南陈,这传出去岂不是贻笑大方?”新德庆淡淡的说道。 陈武冷哼一声道:“新元帅怎么如此天真,这么说起来,我大吴大都督周瑜也领兵帮助你们抵御魏齐联军,损失的也都是我大吴悉心培养的将士,区区一些粮草辎重罢了,难道不应该吗?” 陈武的话让南陈众将火冒三丈,这也算是偷换概念,将入侵一事择的明明白白。 新德庆冷冷的说道:“据本帅所知,你现在麾下只有两万人吧,本帅兵力处于优势,你现在滚出我南陈,还能够留你一条性命。” “哈哈哈哈,莫非以为本将不知道你们绕道东野,拿下了武胜关?现在后撤无异于送死,倒是你们即将被大都督合围,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对于新德庆的话,陈武立刻反唇相讥道。 “多说无益,战场上见真章。”新德庆懒得跟陈武在废话,策马转身就走,而在新德庆身边的尚司朗虎视眈眈,生怕敌军突施冷箭。 毕竟现在的新德庆可是南陈大军的主心骨,万万不能有事! 实际上陈武还真有这个打算,不过眼见敌军如此,倒也放弃了这个想法。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61章 血流成河 为将为帅者,一声令下那边是血流成河。 此战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陈武必须要战,因为在他的后面还有侯安都和杜僧明的南陈大军,一但退了,那就是被团团包围,所以陈武必须要在这里先击败新德庆,最起码也得重创敌军,哪怕己方兵力处在劣势。 无独有偶,此时此刻的新德庆也是这般,陈武要陷入被前后夹击的窘境,新德庆又何尝不是呢? 所以此番双方一定要决出一个胜负,哪怕是损失惨重乃至于全军覆没都在所不辞。 没有斗将,也没有阵前叫嚣,更没有任何浪费时间的举措,双方主帅都明白此时此刻就是跟时间赛跑,接下来一定是一场血战,剩下的就看自己一方的援军究竟谁会先赶到了。 一声令下,两方士卒狠狠撞在一起,一场血战拉开了帷幕。 陈武和新德庆两位主帅都已经红了眼,这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这一边双方掀起一场大战,双方已经杀成一团,而另一边的武胜关,也是陷入了战火纷飞之中。 正如之前陈武所推测的那样,此时此刻,吴国的援军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而第一批援军就是由吴国皇子,号称小霸王的孙策亲自领兵两万前来增援。 不过当孙策赶到后,便先被武胜关的守军当头一棒。 武胜关丢了的这件事情,知道的人确实很多,但却不包括刚刚抵达城下的孙策,陈武也因为面前的敌军,所以压根也没想到要把武胜关丢失的消息告诉孙策那里。 所以武胜关的杜僧明在看到敌军突然到来后,他并没有慌张或者贸然迎敌,而是反其道而行,下令打开了城门,随后将孙策的先锋大军骗入城内,一战斩杀孙策麾下千余兵马。 只能说孙策还是有些有勇无谋,自以为武胜关万无一失,既没有派出斥候小心查探武胜关的情况,也没有命令小股兵马进城试探,结果就是整整一千两百先锋大军全军覆没,给了孙策迎头一击。 孙策本就崇尚沙场争锋,确切的说孙策虽然身为皇子,但他现在在战场上的时间恐怕比在京城的时间还要长,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 在此之前,孙策领军总是战无不胜,但是今时今日他居然在武胜关翻了跟头,先锋大军全部折损,他的心腹大将于麋也被杜僧明射杀,这让孙策火冒三丈,欲杀杜僧明而后快。 所以孙策不顾麾下谋士张温的劝阻,让军心受损的将士们暂且休养一天,而是指挥大军开始了猛攻。 正如之前所说,武胜关这个地方不算易守难攻,但也绝对不是这么容易可以拿下来的。 而孙策一但决定了一件事情,别说张温了,恐怕就是他的弟弟孙权来劝说都没用,纵观整个吴国,拢共只有两个人可以劝住暴怒的孙策,分别是皇帝孙坚和大都督周瑜。 孙策一声令下,一场攻城战便再度展开。 在此之前,杜僧明和侯安都共计带了一万四千兵马攻打武胜关,而在这一路上的损失再加上攻打武胜关的死伤,在拿下武胜关后,侯安都又带走了五千精兵,也就是说目前武胜关的守军大概还有六七千人。 六七千人防御武胜关,看起来万无一失,但无论是杜僧明还是侯安都心里都很清楚,以武胜关这种已经历经两次大战的关隘,面对攻城器械一应俱全和守城器械近乎于无的窘境,恐怕压根就守不了多长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侯安都率兵离去前,他对着杜僧明千叮咛,万嘱咐,不需要死守武胜关,如果眼见敌军势大,可以直接放弃武胜关,从东野撤回京城,保全力量。 一时之间,整个南陈北边打成了一锅粥,武胜关这边孙策对阵杜僧明,高平这里数万兵马相互厮杀。 而此时,新文礼和尚师徒带着兵马朝着周瑜那边疾驰而出。 此番他们带了六千精兵,目的就是要趁着周瑜休息时趁夜偷袭,一击得手后立刻远遁,随后和后方的吴明彻、周文育会合。 这一路上尚师徒一直沉默着,虽然将门虎子,但尚师徒一直跟随在尚司朗身边坚守关隘,虽然也上阵杀敌过,但敌人都是为祸一方的山贼土匪。 而这一次是国战,面对的是死敌吴国,而且还是声名远扬的吴国大都督周瑜,所以尚师徒也开始紧张起来。 而在他身边的新文礼可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已经和吴国交手过很多次了,甚至还领兵杀退过敌军好几次进攻,所以比之紧张的尚师徒,新文礼就显得淡然很多。 “尚师徒,莫非你怕了,开弓可没有回头箭哦。”此时这支兵马已经快速进行了二十里,正在一处山林当中休息,新文礼把斥候撒出去后,他将水袋扔给尚师徒后微笑着说道。 尚师徒皱了皱眉,接过了水袋,随后一饮而尽,他确实是有些紧张,但远远说不上害怕,除了紧张以外,更多的还有些兴奋。 是为自己即将建功立业的兴奋。 对于新文礼的话,平常一向喜欢反唇相讥的尚师徒只是撇了撇嘴道:“如果我要是怕了,那还不如趁早离开,又怎么会主动提出要与你一同前往。” 尚师徒的话让新文礼哈哈大笑,随后新文礼说道:“我等已经全速奔袭二十里,距离周瑜那里大概还有四十里的路程,而按照元帅的计划,我等还有三十里路要赶,在回声谷暂且休息,随后趁夜袭击周瑜大营。” 按照新德庆的推测,回声谷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就算路程推断失误,吴国大军选择不驻扎,而是趁着夜色赶路,那么他们也会途经回声谷,到时候在此处设伏,依旧可以斩获不少。 尚师徒点了点头道:“那就先让将士们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再赶路吧,而且现在这六千兵马里,只有两千是骑兵,其他的可也跟不上骑兵的脚步。”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62章 双线 正如之前所说,培养一支骑兵是代价巨大的,而且此番新德庆与陈武对垒,他所需要的骑兵数量也很大。 一开始新文礼甚至提出这六千兵马全都要骑兵,直接被新德庆给训斥回来了。 开什么玩笑,现在新德庆麾下满打满算也就五六千骑兵,这已经几乎是南陈全部的骑兵家当了,要是都被新文礼带走,那么面对陈武、董袭时,他又有什么还手的余力? 要知道如果在平原上遭遇,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步兵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性,哪怕此时此刻新德庆的兵力比之陈武要多,但没有骑兵,那就意味着没有一锤定音的胜算。 所以对于新文礼狮子大开口的提议,新德庆直接拒绝,不过考虑到新文礼此番要去堵截周瑜大军,所以新德庆还是挤出了两千骑兵给新文礼。 两千骑兵加四千步兵,这是新德庆所能给新文礼最好的了,再多可就真的没有了,毕竟新德庆要直面陈武的数万大军。 而新文礼所要做的除了突袭一波周瑜大营,为新德庆的决战争取时间以外,他们直接可以选择突围离开,所以要这么多精锐兵马做什么? 不过该说不说,在急行军当中,步兵有时候确实会拖累骑兵的速度。 就好像现在这个,在行进二十里后,已经有不少兵马已经掉队,这也迫使新文礼必须要停止行军的步伐,暂时停下来休息,也是为了等一等那些掉队的士卒。 经过一番简单的休整,等到大部分兵马到达后,大军继续向前,朝着周瑜方向而去,只不过速度却慢了下来。 另一边,一场大战已经暂时落下帷幕,双方均都是损失惨重。 陈武这边共计有两万多人,一番大战下来死伤近三千人。 而新德庆这边倒是还好,虽然损失的兵马跟陈武这边差不多,但死伤的却都是附近城池的郡兵,战斗力比之新德庆麾下的那些兵马倒是相差甚远,所以对于新德庆来说,他倒是一点都不心疼。 而在这场战事中,新德庆绝对称得上当世名将,他让麾下步卒形成战阵,直面吴国大军,随后又让尚司朗和新文礼各自带着一支骑兵从左翼和右翼分别切入。 一下子便打了陈武一个措手不及,不过好在吴国兵马虽然不如南陈多,但光论骑兵的数量和战斗力,那绝对是更胜一筹。 眼见新德庆派遣骑兵从两翼杀入,陈武也立刻指挥麾下骑兵迎敌。 这一仗打下来,双方都是损失惨重。 不过对于两方的主帅新德庆和陈武来说,这些许的折损压根算不了什么。 此战对于南陈来说是国运之战,如果此战败了,这三四万兵马都折损在这里,那就会给南陈国力再一次重创,别说丧失这北边所有领土了,就是保持半壁江山都十分困难,别忘了另一边还有虎视眈眈的楚国、北齐和魏国呢。 别说在这里全军覆没,就是兵马折损太多,那也会让南陈朝廷接受不了,因为敌人太多了。 所以这一战南陈不能输,这也是为什么,一向以稳妥为主的新德庆主动出击的原因。 而吴国这边的处境跟南陈也是十分相似,吴国虽然国力比南陈强的多,但让他们在此处战场损失太多,这也是划不来的事情。 而原本制定的前后夹击之计可以让损失少很多,只可惜随着新德庆的主动出击以及周瑜的动作略慢而失败了。 这一战注定要以一方的全军覆没而收场,毕竟双方都有不能输的理由。 很快,双方士卒再度厮杀在一起,刀光剑影之间,无论是吴国士卒还是南陈士卒都纷纷倒在地上,血流成河! 而另一边,带着骑兵从左翼杀入的尚司朗也碰到了一位大敌,那就是手持双戟,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太史慈。 尚司朗号称四宝大将,这自然是有他的代理的,他身上的七翎甲由特殊材料制成,刀枪不入,防御性极强,在此之前,一个吴国校尉趁着尚司朗与他人厮杀时,突放冷箭偷袭,结果那箭矢居然被七翎甲挡了下来,让尚司朗逃过一劫。 而掌中提炉枪重达三十公斤,如此重量再搭配上枪尖锋利无比,被刺中者伤口血流不止的特性,可以说没有一合之敌,凭借手中提炉枪,尚司朗最起码斩杀吴国大将四五人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在于尚司朗胯下的呼雷豹,此马长一丈,高八尺,不但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最关键的是它吼声如雷,其他战马要是听了它的叫唤轻则惊魂难定,心智迷乱,重则双腿无力,跌倒尘埃。 而尚司朗就是凭借这三宝再加上一个可以在夜间可以照亮数里之地,犹如白昼的马鸣盔而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战功。 而正在大杀特杀的尚司朗也被太史慈所发现,眼见如此,太史慈自然是勃然大怒,朝着尚司朗杀了过来。 兵对兵,将对将,双方都是各自阵营的一代猛将,当对上后那自然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太史慈。”当看到冲向自己那人后,尚司朗也是第一时间便认出了他的身份。 虽然尚司朗没有跟太史慈交过手,但也在新永丰、新文礼口中数次听说过他,毕竟身为吴国一代猛将,能够鏖战新永丰、新文礼父子联手十余回合不落下风,那也是极其少见了。 眼见那人认出了自己的身份,太史慈双戟挥动,斩杀数个冲过来的南陈士卒,随后朗声道:“倒是没有见过你,不知道你可敢报出尊姓大名?” “哼,平水关守将尚司朗。”报出姓名后,尚司朗驱使胯下呼雷豹也朝着太史慈而去。 平水关距离此处不远,不过在新德庆大军后方,此处关隘也是易守难攻,因为距离的问题,吴国大军也没将平水关放在眼里,没想到新德庆先一步将平水关的守军也征调过来了。 而且看这尚司朗的风采,那绝对是一个不逊色于自己的猛将。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63章 庐江上甲 尚司朗胯下的呼雷豹有一个奇效,那就是它吼声如雷,寻常马匹听到后无一胆战心惊。 而且呼雷豹平时不会叫,它的颔下有一个肉瘤子,只要尚司朗抚摸这个肉瘤,呼雷豹才会大声叫唤。 而这种方式再配合呼雷豹吼声如雷,会吓得普通马匹胆战心惊,甚至掀翻主人的这个特点,尚司朗往往会出其不意的突然使用,打对面一个措手不及,凭借这匹宝马,尚司朗那也是屡建奇功。 而尚司朗在向着太史慈冲杀过来的时候,他还特意抚摸了呼雷豹颔下的肉瘤,这一瞬间便是再度大吼起来,而无论是吴国的骑兵还是南陈的骑兵,他们胯下的马匹纷纷心智迷乱,各个瘫在地上,将主人都掀翻在了地上。 太史慈眼见这一幕自然是大惊失色,不过幸好太史慈胯下的也是一匹良马,此马叫做玉兰白龙驹,通体上下,一色雪白,没有半根杂色,也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此马虽然不像呼雷豹这样有特殊的功效,但它也是性格爆裂,虽然面对呼雷豹如雷声般的吼叫也有些许不安,但倒也没有像别的马匹那样惊慌失措,甚至将主人掀翻在地。 太史慈轻轻抚摸着玉兰白龙驹的鬃毛,尽力安抚着他,眼见尚司朗已经快要到面前,他也大吼一声,挥舞手中狂歌戟,朝着尚司朗狠狠劈去。 尚司朗武艺高强,枪法精妙,而太史慈也是不遑多让,手中双戟左右开弓,攻守兼备,让人防不胜防。 只见尚司朗手中提炉枪挥舞,朝着太史慈的胸膛刺去,这一枪在空中舞出数个枪话,绚丽的同时也暗藏杀机。 而太史慈自然知晓面前之人乃是一位武艺高强的猛将,哪怕之前从来没有与他见过面,但警惕之心却也一点都不少。 只见太史慈同样也是奋勇当先,手中狂歌戟与尚司朗的提炉枪互相碰撞,声音震耳欲聋,而戟尖和枪刃也在不停地碰撞出连绵的火花! 这一幕自然被新德庆和陈武全都看到了,但此时此刻,作为各自一方主将的他们压根无暇顾及这些。 在此番涉及数万人的战场上,两员猛将的争斗实在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不过战场上的士卒很明显是杀红眼了,兵器一但卷刃或者折断,他们就用牙齿,用手脚面对敌人。 一时之间,战场斗争愈演愈烈,这场大战的惨烈程度也超过了之前无论任何一次吴国和南陈的战争。 尚司朗和太史慈两人也是打的不相上下,不过另一边的李进可就有些不一样了。 李进虽然也称得上一员猛将,但对上新永丰后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李进勉强支撑二三十回合后便落入了下风。 新永丰眼见有斩将的机会,那他更加不会放李进跑了,所以一直缠着李进,非要将他斩落马下不可。 李进眼见自己没机会逃走,他也只能咬着牙与新永丰交手,拼尽全力为自己寻觅一条活下来的通道。 不过双方武力之间的差距宛如一道鸿沟,在又战了十几回合后,新永丰终究是寻到了李进的一处破绽,铁方槊趁着李进旧力已退,新力未生时,直接狠狠砸在了李进身上。 新永丰本就是力大无穷的悍将,这一下便将李进砸飞数丈远,甚至将正在厮杀的两个骑兵都砸倒在地。 而此时的李进满身鲜血,俨然已经死了。 眼见这一幕,陈武咬了咬牙,心中对新永丰又多了几分忌惮。 当初太史慈被新文礼和新永丰夹攻,还是李进站出来力抗新永丰,将太史慈从被围攻的窘境当中救了出来。 不过那个时候,太史慈虽然以一敌二,但在生死处境当中,太史慈爆发出了真真正正的能力,死死拖住了新文礼和新永丰。 正因如此,当时已经有些气力不支的新永丰对上了生力军的李进,这才显得两人打的旗鼓相当。 而现在在这纷乱的战场上,新永丰再度与李进交手,而这一次的结局可是截然相反,李进与新永丰鏖战了二三十回合,可以说全程都被压制,最终这位吴国悍将死在了新永丰手上。 李进很年轻,左右不过二十岁,当初他横空出世,救下了太史慈,在陈武等吴国大将面前露了脸,而陈武确实也很看好李进,毕竟李进这种青年才俊对于吴国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在这场战事里,陈武特地让李进也率领一支骑兵,就是希望李进能够立下些功劳,等到凯旋回国后,陈武也可以在孙坚面前提一提李进,让他就此加官进爵。 结果让陈武没想到的是,李进再一次遭遇新永丰,居然是这样的结局。 新永丰在斩杀李进后,他冷冷的瞥了一眼远处正在督战的陈武,他倒是有心想要冲过去斩了陈武,但此时此刻吴国又有一支骑兵在一员校尉的带领下朝着他冲来,新永丰只能转头再度厮杀起来。 看着新永丰大杀四方的样子,陈武微眯双眼,对着身旁的董袭道:“元代,你领着庐江上甲出战,那新永丰武艺超群,若是再让他如此大杀特杀下去,恐怕就要溃败了。” 庐江是吴国的一条大江,贯穿吴国大部分地区,而这所谓的卢江上甲那也是吴国的一支精锐大军,战斗力可能不及车下虎士或者是解烦军,但也相差不远了。 这支大军的兵源也不一般,吴国有一州之地,此地因为多山林,导致当地百姓以打渔狩猎为生,所以民风彪悍,敢于死斗。 正因如此,不安分的人也多,吴国初立时,当地便有很多啸聚山林,被称作豪贼或者渠帅。 而这所谓的庐江上甲的兵源大部分都来自于这些豪贼或者渠帅,至于这些人是从何而来,那当然是武力镇压后投降,而同时为了安抚这些桀骜不驯之人,孙坚在给这些庐江上甲最好的待遇同时,也让同样出身的陈武来统领这支大军,也算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64章 戴罪立功 庐江上甲总计四千人,而这四千人又分为五校,由五个校尉分别统领,每校八百人,这五个校尉也都是当时武艺最强的渠帅或者豪贼来担任。 而这支大军自组建后那也是屡立战功,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这支大军便被打入了冷宫,甚至庐江上甲那五个校尉都被当众斩首,以儆效尤,没有一个幸免于难。 而这件事情还要追溯到当年吴国和魏国大战,张辽就此威名远扬这件事情。 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九州里都发生了这件事情,只不过比起历史上,九州里的孙权虽然也输了,但好在吴国的损失并不大,只是孙权丢了脸,险些丧命而已。 而孙权被张辽八百铁骑冲到眼前,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陈武的庐江上甲,之前说过,这庐江上甲的战斗力很彪悍,但这些兵卒却是各个桀骜不驯,包括那五个校尉。 不过如果是这样那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身为庐江上甲统帅的陈武也对只带着八百骑兵的张辽都十分轻视。 轻视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结果就是因为没有丝毫防备,不设警戒的庐江上甲成了活靶子,被张辽的八百铁骑轻轻松松突破,险些将陈武和孙权一起斩了。 当然在历史当中,陈武确实是在这场战斗中,为了保护孙权而战死。 只不过现在到了现在的九州,陈武运气好,他在最后一刻脱去了身上的铠甲,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死人,侥幸逃过了一劫。 而正因为庐江上甲松懈,才导致孙权险些身死,等到此番战役过后,暴怒的孙坚直接下令将那五个校尉全部斩首示众,不仅如今,整个庐江上甲自什长以上全部好好整顿了一番,共计斩杀了三十余人,可以说整个庐江上甲的将领都快被杀完了。 正是因为这场战事的大败,庐江上甲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等到吴国准备对南陈开战,由陈武率领兵马接应周瑜,庐江上甲作为吴国精锐之一,这才又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而在此之前,庐江上甲也是攻城拔寨,立下了赫赫战功,经过一番整顿的庐江上甲战斗力比之之前更强了许多,也成为了陈武的杀手锏。 而现在,李进被新永丰阵斩,右翼被新永丰狠狠突入,可以说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个时候,陈武也只能让董袭带着庐江上甲去围剿新永丰的骑兵,总不能让他继续这么杀下去,要不然军心可就彻底散了。 经过整顿的庐江上甲没有以前那般桀骜不驯,反而开始令行禁止起来,要知道在此之前,这帮人只听从陈武的命令,别说董袭了,就是大都督周瑜来了都不一定好使。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这一次陈武只带了两千庐江上甲,而董袭便带着这两千人直奔右翼而去,想要填补上李进那个缺口。 步卒对骑兵,在野战当中自然是骑兵占据优势,但是在如此混乱的战场当中,骑兵的冲锋效果便变得所剩无几,面对重甲步兵,那么骑兵的优势就很少了。 之前就说过,庐江上甲已经焕然一新,面对冲杀过来的南陈骑兵,董袭一声令下,庐江上甲便组成战阵,以盾兵在外,长枪兵使用长达三米的长枪横出阵外,形成了一道屏障。 首先冲杀过来的数个南陈骑兵一头撞在了长枪上,顿时便被刺翻在地。 不过光凭着庐江上甲这种重步兵面对轻骑兵还是有些力有不逮,所以在他的两侧各有一支骑兵策应,两相配合下,新永丰麾下的骑兵损失惨重,原本出现漏洞的右翼又重新被填补上了。 庐江上甲的介入让本来有些岌岌可危的局势又慢慢扭转回来。 新德庆皱了皱眉,他知道此时已经陷入了拉锯战,他麾下和陈武麾下的士卒正在一个一个倒下。 但无论是新德庆还是陈武都知道,这一战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退,直至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而另一边,尚师徒和新文礼已经带着麾下兵力又再度行进了二十里。 新文礼也下令让大军暂停向前推进,因为此时此刻距离周瑜已经很近了,甚至随时可能会跟吴国的先锋大军撞上,所以南陈兵马也就不再向前推进。 在撒出斥候后,新文礼也长长松了口气,他虽然比尚师徒多了些带兵打仗的经验,但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大军,而且是整整六千人。 可以说这六千人的性命都寄托在了他新文礼和尚师徒身上,而尚师徒第一次领兵,所以难以承担大任,所以相当于是让初出茅庐的新文礼一个人全程指挥。 越靠近周瑜,越让新文礼有些心慌,不过这倒是很正常的事情,周瑜身为吴国大都督,这一生百战百胜,面对南陈更是几乎无败绩。 无论是吴明彻、周文育,还是新文礼的爷爷新德庆都从来没在周瑜身上讨到过好处。 现在换成年轻的新文礼,六千人的性命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新文礼有些慌张,那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不要紧张,这一次乃是国战,你我只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而已,竭尽全力就好。”尚师徒笑着拍了拍新文礼的肩膀,随后将水袋递给了他。 相比于新文礼,一开始有些紧张的尚师徒倒是变得坦然起来。 新文礼愣了愣,随后颇有些复杂的看向尚师徒,再开口时,声音都有些沙哑,他朝着尚师徒问道:“你觉得我能带这六千人突围出去吗?” 新文礼这一开口,倒是让尚师徒皱了皱眉,之前在新德庆面前慷慨激昂,要斩杀周瑜的新文礼怎么现在就好像变了个样一样,居然只求将这六千人带着突围出去,而不再是想着斩杀周瑜,立下泼天大功。 “文礼,此战还是要靠你来指挥,你可切莫心乱,现在距离子时还有一两个时辰,你先好好休息一下,等待斥候回报消息。”尚师徒只能这样安慰新文礼道。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65章 密信 听完尚师徒的话后,新文礼也是长长呼了一口气。 此番夜袭突围他是主将,如果一个主将都展露出这种姿态,那让麾下这些将士如何看待,要知道此时此刻,可有不少人的视线可都是放在新文礼身上呢。 在将紧张的心情暂时搁置后,新文礼只能找到尚师徒要求切磋一番,以缓解自己的情绪,而尚师徒自然理解。 这个时候宣泄情绪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新文礼来说,跟尚师徒切磋是最好的宣泄情绪的地方,而尚师徒也是这样想的。 两人的切磋自然引来周边士卒的一片叫好,紧张的情绪这才缓解了很多。 同样的时间,截然不同的情况,虽然这个时候楚国可能会起刀兵之灾,但是整体情况可比南陈好太多了,最起码还能够保持明面上的和平。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此时千里之外的项开也得到南陈大军绕道东野,奇袭武胜关,将局势重新留下悬念的消息,这也让他不禁感叹道。 而另一边的潘崇彻也将这封六扇门密探用性命想方设法得到的密信仔细看完了,他看向项开:“陛下,看起来现在南陈和吴国这边还会继续开始拉锯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机会啊。” 正如潘崇彻所说,原本项开让项羽往前用兵,只占领南陈西部疆土后便不再向前,原因就是怕南陈将大军从与吴国对峙的前线里调回来攻打楚国,这对目前的楚国来说极为不利。 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后周那边一片风平浪静,越国、北齐鞭长莫及,就连南平道那里的几个小国都因为之前的战败而显得极其安静。 而且南陈和吴国陷入拉锯战,双方不再选择避战,而是正面相对,那么这可就真的是两败俱伤了。 让南陈和吴国两败俱伤,这绝对是楚国目前最希望看到的,南陈损失惨重,楚国可以长驱直入,而吴国估计也不愿意在南陈继续投入大兵力。 趁着这个好机会,南陈估计也抽调不出多少兵马,项开完全可以继续增兵,命令项羽向前推进,再拿下南陈四分之一的疆土,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朕好像没有这么多兵马了。”项开自然知道潘崇彻的用意,但他还是不无遗憾的说道。 其实项开说的也没错,扣除成汉、南平道的、防备魏国、吴国、后周的兵马,项开手头上可以调动的几乎都在南陈那边了。 这其中包括了项羽军团、陈庆之的白袍骑兵、原先用来防范吴国的贺齐军团大部分兵力,笼统算算,项羽那边至少也有三四万兵马了。 而现在项开麾下还有多少人,恐怕也就御林军和一部分宿卫军了,再给项羽增兵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陛下,微臣倒是有个主意。”在听完项开的顾虑后,潘崇彻小心翼翼的说道。 “畅所欲言。”项开听到潘崇彻的话后,他也是点了点头,示意潘崇彻说下去。 而潘崇彻可是历史上号称五代十国,南汉第一名将,让宋朝名将潘美都畏惧三分的人,如果此人不是个宦官,说不定项开真的会任他为大将,毕竟怎么说他也是堂堂二流武将,总比在这宫廷里跟着项开伺候要好。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虽然项开本人不拘一格,但楚国的其他将领也定然不会让潘崇彻入军中为将。 毕竟无论如何,一个宦官万万不能掌握兵权,而那些在潘崇彻之下的校尉都伯也定然不会甘心在潘崇彻之下任他驱使,这严格来讲对于九州里面那些将领来说甚至已经是一种侮辱了。 但作为一个统率达到二流水平的武将,在前世也有充足的作战经验,所以有些策略,项开确实可以听一听潘崇彻的意见。 “陛下,南平道那边或许有兵马还可以调动。”潘崇彻轻声说道。 潘崇彻的话让项开皱了皱眉,除去现在情况还有些不确定的成汉,南平确实是项开拿下的第一个国家。 而在得到南平后,项开便让南平道节度使徐庶、南平道行军大总管王镇恶以休养生息为主,并且要在南平道大力募兵,并且争取将之前被俘的那些南平士卒给变成自己的兵马。 而在此之前,南平道面对蔡国、邾国、东辽国和东夏国,可以说南平道凭借一己之力将这四国联军全部打退,甚至没有向朝廷请援。 而在击败四国联军后,南平道也是进入了飞速发展当中,项开属于那种很会放权的人,无论是南平道节度使徐庶还是南平道行军大总管王镇恶,他们都是有能力的人,所以项开便让他们放手施为,并没有过多拘束。 当然了,徐庶确实是将南平道目前的消息每隔十天便传过来一次,但这段时间项开被其他琐事,尤其是南陈那边烦的分身乏术,所以对于南平道那边的消息倒是很少关注了,就连徐庶送过来的密信都有一段时间没看了。 “崇彻,去将南平道的消息都找出来,还有距离上一次消息传来已经过去几天了?”项开对着潘崇彻问道。 潘崇彻确实不愧为项开的贴身内侍,将这些事情记得清清楚楚,只见他一边寻找,一边对着项开说道:“陛下,上次送来密信已经过去七天了,再有三天,南平道那边的六扇门便会传来消息。” 项开点了点头,随后接过潘崇彻递过来的那叠关于南平道的消息,不过这其中大部分项开已经翻阅过了,毕竟南陈之战到现在也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已。 而实际上,拢共不过五封密信,项开没有阅读而已。 坐回位置上,项开将这第一封密信拆开,按照时间推算,这都已经是一个半月以前的事情了,而那个时候,项开刚刚派遣大军入南陈境内,准备支援南陈对魏齐联军开战。 不过这封信上也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表示击退四国后,南平道内损失也不小,不过尚在接受范围当中,所以不需要朝廷的支援,请项开放心。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1166章 啼笑皆非 第二封密信的内容倒是有些滑稽了,原来是因为之前的损失不小,而且被那四个小国家突然袭击,南平道的士卒们各个都憋着一口气。 尤其是南平道各位将军,几乎每天都在向南平道节度使徐庶或者南平道行军大总管王镇恶请战,希望可以领军攻打这四个小国家,报之前的一箭之仇。 而王镇恶在思考了一段时候后,王镇恶便找到了节度使徐庶,两人一番商议之下,决定由王镇恶亲自领兵坐镇在邾国的边境。 但仅仅只是领军监视,并没有攻打邾国。 但饶是如此,楚国大军的频繁调动自然也吓坏了邾国皇帝曹挟。 当然了,虽然项开给了南平道十分高的自主权,但随意发兵这也是绝对不行的事情,毕竟这四个小国家同气连枝,唇亡齿寒,贸然攻打其中一个,另外三国就算拼了全军覆没也要来增援。 而王镇恶此举只不过是恐吓邾国罢了,另外三国也看得出来楚国南平道的用意,所以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更何况他们之前受人撺掇,四国联军突袭南平道,虽然最后以失败收场,但毫无疑问他们的行为已经激怒了楚国,所以他们也不想在这个敏感的时候惹是生非。 所以其余三个国家便默认楚国南平道开始威胁邾国。 而王镇恶此举为的不过是从邾国那边得到辎重粮草兵器罢了,至于为什么要选择邾国,而不是其余三个国家,那只能说邾国太倒霉了。 之前的战争中,邾国损失最为惨重,完全可以说是损兵折将,大将陈懋被南平道猛将孙立和唐斌联手斩杀,邾国元帅,当朝骠骑将军金忠阵亡,还生擒俘虏了王通、蒋信等大将,三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逃回来的只有数百人而已。 而邾国本就国力属于这四国当中的中流,这次损失一下子让邾国变成了垫底。 柿子还要挑软的捏,尤其是如今楚国急需国力发展的时候,邾国完全可以作为楚国往外扩张的一个跳板。 至于邾国,他们当然知道这是楚国的计谋,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施压,让他们自己献出大量的辎重粮草。 但邾国却无计可施,其他三国作壁上观,楚国的国力又实在太强大,曹挟无奈之下,只能派出使臣到南平道的边境,与王镇恶商议一番后,拿出了数量庞大的粮草辎重,只求南平道的大军退兵。 而目标完成后,王镇恶留下孙立继续统领一支大军以作监视,随后带着剩下的兵马凯旋而归。 这些粮草辎重一到,那可是大大缓解了刚刚经历过一场刀兵之灾的南平道的情况。 而反观邾国,为了换取一时的和平,他们不得已在全国范围内征收赋税,而邾国内也出现了民不聊生的情况。 徐庶则知晓邾国情况不对,所以他便找到了南平道六扇门密探指挥使,让他跟邾国的密探指挥使联系,同时又让孙立在边境张开个口子,在邾国煽风点火,再加上邾国本就动乱,大量百姓出逃,这其中便有一大部分在六扇门密探的撺掇下来到南平道。 而邾国自然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于是邾国便派出大军去追杀这些逃难的百姓。 只不过现在的邾国就是大猫小猫三两只,被水浒传里武艺名列前茅的孙立大杀特杀一通,阵斩数名邾国大将,其中就包括了一位新上任的安东将军,此人就是在和孙立的斗将中十余回合便被斩杀。 而且更滑稽的是,邾国派出去的一支兵马里,其中一员校尉居然带着麾下大军直接投降了楚国,而这件事情传回邾国后,邾国皇帝曹挟那是大发雷霆,欲灭那校尉的九族而后快。 但分明还是楚国六扇门的动作更快一些,六扇门追风巡捕统领王越亲自出手,带着数十员追风巡捕,又在其余密探的辅佐下,成功将那校尉的大部分家人都转移走了,只留给曹挟和邾国一个更大的笑话。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项开还真没想到,就在这些时间里面,徐庶和王镇恶居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至于第三、第四封信也都是关于邾国的情况,而且在信中,徐庶还旁敲侧击的表示,现在南平道休养生息已经差不多了,再加上收纳了邾国如此多的人口,又重新招募了一万五千余人,所以南平道完全可以再向外扩张,比如攻下那已经元气大伤的邾国。 可惜的是,那个时候项开正头疼于后周那边,害怕因为项羽贸然进攻,而被后周寻觅到破绽,所以没有查看这些南平道的信件,自然也没有看到徐庶这旁敲侧击的请求。 “可惜了,朕没有看到徐庶这封信,但不得不说徐爱卿和王爱卿确实有本事,居然想出来这么一个好办法,得到了如此多辎重粮草,又拿下了邾国数千人口,招募了一万五千大军,朕倒是放松很多了。”项开笑着说道。 而潘崇彻也看到了这几封信,他笑着对项开说道:“就连老天也站在陛下这一边,原本微臣也只是随口一说而已,没想到徐大人和王将军已经将事情办妥了。” “一万五千人,一万五千人,若能够抽调这一万五千人到楚王那边,恐怕南陈大局将定,现在就等吴国和南陈那边战事什么时候结束了,一但结束,我等便可以马上起兵 坐收渔翁之利。”项开淡淡的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潘崇彻及时送上了恭维。 项开笑笑,随后拿起了最后一封信,这封信上一开始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问好,但最后却有一项非常有意思的内容引起了项开的注意。 在信中,徐庶提到,为了选拔人才,补充军中和南平道的官员,徐庶模仿招贤馆,也在从邾国过来的人不论身份地位,只看能力,想要从里面挑出些人才。 而徐庶此举还真让他发现了一些有能力的人。 喜欢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请大家收藏:()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