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耳山岁时记》 灯市 一、桃符 腊月廿三,灶糖的甜味漫过山阶。 冯小桃蹲在抱朴亭的石凳上剪窗花,火红狐尾垂在青砖地上,扫得积雪沙沙响。一篮子朱砂染的桃符搁在脚边,上头歪歪扭扭写着“五谷丰登”——山下王婶家的铁柱最爱这花样,说是贴在猪圈上能多下崽。 “小桃姑姑!” 脆生生的童音撞破晨雾,三个扎羊角辫的女娃子扒着月洞门探头。最矮的那个举着冻裂的竹风车,鼻头挂着冰碴:“您上月说好的兔子灯呢?” 冯小桃从袖中抖出三只竹骨纱灯,兔耳朵用茜草染得粉扑扑的:“翠妞属马,给你扎了个踏云驹;二丫生辰在霜降,这盏柿子灯塞了驱寒的艾绒;招娣的莲花灯芯掺了沉水香,夜里能安眠。” 女娃们欢呼着扑上来,撞翻了桃符篮子。朱砂纸飘进雪地里,像溅了一地胭脂。 --- #### 二、庙会 酉时的山道飘着炸麻花的油香。 冯小桃拎着竹篮挤进庙会,松绿斗篷下露出半截狐尾,被顽童当成了贵妇的貂裘。城隍庙前支着十丈长的灯棚,七十二盏走马灯映得青石地流光溢彩,灯影里浮着《山海经》的奇兽,倒比真妖怪还唬人。 “狐仙姑尝尝新熬的胶牙饧?”卖糖瓜的老汉掀开棉被,热汽裹着麦芽香扑上来。冯小桃摸出枚山核桃换了两块,指尖在摊布上点了点:“老丈的幌子该修了,‘廿三糖瓜粘’写成‘甘三’,当心杜秀才掀摊子。” 街角忽传来铜锣响。舞狮队踩着高跷掠过人群,狮口叼着的绣球坠下红绸,写着“风调雨顺”。冯小桃顺手往绸布上添了道避火符,转头见铁柱蹲在泥人张摊子前抹眼泪——他攥着攒了半年的铜板,要买镇上的新玩意“西洋镜”。 --- #### 三、西洋景 泥人张的摊子支着面鎏金框玻璃镜。 冯小桃凑近瞧,镜中映出的却不是街景:黄发碧眼的番邦人骑着铁马,铁马喷着黑烟;高鼻子老道举着琉璃瓶,瓶中泡着三眼婴尸。 “这叫‘千里目’,能见蓬莱仙岛。”摊主嚼着槟榔,黄牙漏风,“小娘子买去照照,指不定现了原形......” 叮当一声,冯小桃将银簪拍在案上:“镜子我买了。”转身拉过铁柱的手,“去,砸了这腌臜玩意。” 铁锤落下的刹那,镜中番邦人突然咧嘴笑,琉璃瓶炸开腥臭血水。冯小桃袖中桃符无风自燃,青烟凝成利箭洞穿镜面,里头传来声非人非兽的惨嚎。 --- #### 四、花灯 戌时的烟花照亮城隍庙飞檐。 冯小桃抱着断成两截的西洋镜,看铁柱在灯谜摊前抓耳挠腮。红绸条上的谜面墨迹未干:“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打一牲口。” “是驴!”铁柱抢过摊主的铜锣乱敲,“俺家驴车能拉八百斤麦子!” 冯小桃笑着往他怀里塞了盏麒麟灯,兽角上缠着驱邪的五色线:“明儿上山来,姑姑教你扎真正的千里目——用竹篾和桑皮纸,能瞧见云海那边的桃花林。” 回山路上,她将西洋镜残片埋在老槐树下。月光照见镜框内侧的番文,译过来是“炼妖监制”四个字。 --- #### 五、压岁 年夜饭的炊烟漫过山门时,冯小桃在庑廊下分压岁钱。 红纸包里裹着山核桃刻的小兽:翠妞得了个衔芝鹿,二丫捧着踏云虎,招娣那枚最精巧——九尾狐盘成团,尾巴尖上点着朱砂。 “这是辟邪的‘守岁兽’。”她往每个孩子兜里塞了把松子糖,“含在舌底守岁,梦里有神仙赐福。” 子时的梆子响过三巡,铁柱攥着麒麟灯冲上山道:“姑姑!镜子里钻出个蓝眼睛妖怪!” 冯小桃推开窗,见云海中浮着艘铁甲巨船,船首雕像赫然是泥人张摊上那尊三眼婴尸。她解下桃符串成的剑穗,轻轻叹了口气。 --- #### 器物谱 - **竹骨纱灯**:灯罩糊的是盘耳山特产的雾蚕纱,遇邪气会泛起青光 - **胶牙饧**:麦芽糖掺了桃胶,专粘精怪的谎话 - **守岁兽**:山核桃浸过朱砂酒,九尾狐雕纹能示警三次 灯谜 一、雪径 腊月廿八,山道上的积雪没过了脚踝。 冯小桃提着竹篮往山下走,火红的狐尾在雪地上拖出一道蜿蜒的痕。篮里装着新制的桂花糖、几包驱寒的艾草茶,还有一把用旧门环改的短剑——这是给铁柱的压岁礼。山门牌坊的冰锥子结得老长,她顺手掰下一根,塞进路旁冻僵的灰狸猫爪子里:“抱着暖手。” 庙会的喧闹声从山脚漫上来,混着炸麻花的油香。冯小桃紧了紧松绿斗篷,瞥见听松阁的飞檐下挂着串冰灯笼,里头冻着片枯叶,倒像封了只琥珀色的蝶。 --- #### 二、茶摊 城隍庙前的空地支着个草棚,王寡妇的茶摊冒着白汽。 冯小桃刚坐下,粗陶碗里便斟满了姜茶。茶汤里浮着两粒红枣,碗底沉着片陈年普洱——是守拙长老去年窖藏的雪芽。 “小桃姑娘尝尝新做的酥饼?”王寡妇掀开蒸笼,热气裹着芝麻香扑来,“里头掺了山核桃,专治娃娃们夜啼。” 话音未落,铁柱旋风似的冲进草棚,棉袄上沾着糖渣:“姑姑!张铁匠的西洋镜又照出妖怪了!” 冯小桃拈起块酥饼掰开,露出里头暗红的山楂馅:“西洋镜照妖,酥饼馅驱邪,倒是般配。”她往铁柱嘴里塞了半块,顺手将菜刀搁在茶桌上。刀柄缠着褪色的青布条,刀刃缺了道口子——这是玄同当年剁蛟龙骨留下的。 --- #### 三、灯谜 酉时的庙会亮如白昼。 七十二盏走马灯悬在青石牌楼下,灯影里浮着《山海经》的异兽。冯小桃拎着盏鲤鱼灯挤进人群,看翠妞踮脚够灯谜的红绸条。谜面墨迹未干:“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打一牲口。” “是驴!”铁柱抢过铜锣乱敲,震得灯影摇晃,“俺家驴车能拉八百斤麦子!” 冯小桃笑着往他怀里塞了把松子糖,糖纸用朱砂写着“平安”。转身却见二丫蹲在泥人张摊子前抹眼泪——她攒了半年的铜板,被西洋镜摊主诓走了。 --- #### 四、破镜 泥人张的摊子支着面鎏金框玻璃镜。 冯小桃凑近瞧,镜中映出的却不是街景:黄发碧眼的番邦人骑着铁马,铁马喷着黑烟;高鼻子老道举着琉璃瓶,瓶中泡着三眼婴尸。 “这叫‘千里目’,能见蓬莱仙岛。”摊主嚼着槟榔,黄牙漏风,“小娘子买去照照,指不定现了原形......” 叮当一声,冯小桃将菜刀拍在案上:“镜子我买了。”刀刃缺痕恰好卡住镜框暗扣,轻轻一撬,露出里头刻的番文——译过来是“炼妖监制”。 铁锤落下的刹那,镜中番邦人突然咧嘴笑,琉璃瓶炸开腥臭血水。冯小桃袖中桃符无风自燃,青烟凝成利箭洞穿镜面,里头传来声非人非兽的惨嚎。 --- #### 五、烟火 戌时的烟花照亮听松阁的飞檐。 冯小桃抱着断成两截的西洋镜回山,见玄同窝在抱朴亭的石凳上温酒。棋盘落满松针,黑白云子冻在薄冰下,像盘没下完的残局。 “山下热闹?”玄同往陶壶里扔了颗青梅,“当年你师尊最爱逛庙会,说人间烟火最克心魔。” 冯小桃将西洋镜残片埋在老槐树下,根须缠着半片褪色的红绸——是二十年前庙会灯谜的彩头。月光漫过山阶时,她摸出把竹骨扇,扇面题着“清风徐来”,轻轻一抖,散落的雪沫便聚成个憨笑的雪人。 铁柱的喊声撞破夜色:“姑姑!镜子里钻出个蓝眼睛妖怪!” 冯小桃推开窗,见云海中浮着艘铁甲巨船,船首雕像赫然是那尊三眼婴尸。她解下桃符串成的剑穗,往茶碗里添了勺雪水。 “不急。”她抿了口茶,“等喝完这盏,再教他们何谓真正的‘千里目’。” --- 器物谱 - **缺刃菜刀**:玄同青年时所用,刃口崩痕暗藏破邪阵法 - **竹骨扇**:扇面糊着雾蚕纱,挥动时可聚风雪为盾 - **西洋镜**:镜框内侧刻炼妖符文,遇朱砂显形 - **雪芽茶**:陈年普洱混入艾草,专醒神志 茶暖 一、晨霜 立冬后的第一场雪,压弯了听松阁的飞檐。 墨阳蹲在庑廊下磨剑,青石砖上凝着层薄霜,剑刃与磨刀石相触的沙沙声混着山风,惊醒了蜷在炭盆边的灰狸猫。这把松纹铁剑是师尊用旧门环熔铸的,剑柄缠着褪色的青布条——据说是二十年前江南布庄扯的料子。 “墨阳师兄!” 小狐仙青鸾抱着竹篾茶箱窜过月洞门,火红的狐尾扫过石阶积雪。茶箱里窸窸窣窣响,忽地蹦出只灰兔,叼走她发髻上的银铃铛。 “当心新茶!”墨阳剑尖一挑,铃铛稳稳落在石桌上。青鸾的尾巴尖扫过剑身,带起缕松烟香——是守拙长老晨起烤茶饼的余韵。 --- #### 二、茶会 抱朴亭的石棋盘凝着冰花,玄同先生裹着灰鼠裘窝在石凳上。六根青石柱撑着飞云檐,檐角悬着的青铜风铎早被冰霜糊住了舌。冯小桃拎着陶壶斟茶,茶汤在越窑盏里泛起涟漪,映出亭外几株老梅的疏影。 “今年的雪芽发得迟。”守拙长老摩挲着茶盏冰裂纹,“后山那三亩茶圃遭了冻,怕是凑不齐年关的贡茶。” 青鸾往炭盆里扔了把松针,火苗窜起时暖香四溢:“山下王婶说,用艾草灰埋根能护茶树。” 亭外忽传来铜铃声,铁柱举着个西洋镜残片冲进来:“小桃姑姑!镜子里有蓝眼睛妖怪在啃茶树!” --- #### 三、镜祸 茶圃的积雪下泛着古怪的焦黑。 墨阳用剑鞘拨开枯枝,见茶树根上爬满细密的齿痕,像是被无数小口啃噬。冯小桃蹲下身,指尖沾了点焦土嗅了嗅:“是硫磺混着鲛人泪,西洋人的把戏。” 铁柱手里的镜片突然发烫,映出一艘铁甲船的虚影。船首的三眼婴尸雕像咧开嘴,吐出的黑烟凝成个番邦术士,手中琉璃瓶倒出腥臭液体。青鸾的狐尾猛地炸开,卷起积雪砸向虚影:“滚回你的蓬莱!” 守拙长老的乌木杖重重顿地,杖头镶嵌的茶饼碎成粉末。茶香混着雪沫凝成屏障,将那黑烟逼回镜中。玄同先生摸出把缺刃菜刀,刀光闪过处,镜片裂成两半,露出里头刻的番文——“炼妖司第七营”。 --- #### 四、市集 腊月廿八的庙会飘着糖瓜香。 冯小桃拎着竹篮挤进人群,松绿斗篷下露出半截狐尾,被顽童当成了贵妇的貂裘。泥人张的摊位支着新糊的走马灯,灯影里浮着盘耳山的雪景,倒是比西洋镜顺眼得多。 “小桃姑娘尝尝胶牙饧?”卖糖瓜的老汉掀开棉被,热汽裹着麦芽香扑上来。冯小桃摸出枚山核桃换了两块,糖块上印着歪扭的“福”字——是铁柱用桃木章子刻的。 街角忽传来铜锣响。舞狮队踩着高跷掠过人群,狮口叼着的绣球坠下红绸,写着“风调雨顺”。冯小桃顺手往绸布上添了道避火符,转头见二丫蹲在茶摊前抹眼泪——她攒了半年的压岁钱,被西洋镜摊主诓走了。 --- #### 五、茶暖 暮色漫过山脊时,茶圃亮起星星点点的艾草灯。 墨阳将缺刃菜刀插在茶垄旁,刀身上的茶锈渗入冻土,焦黑的齿痕渐渐消退。青鸾捧着新焙的雪芽茶挨个给孩子们暖手,茶香融了铁柱鼻尖的冰碴。 “西洋人想要茶树种。”冯小桃将西洋镜残片埋在老梅树下,“却不知盘耳山的茶树只服山泉雪水。” 玄同先生窝在抱朴亭的石凳上,往棋盘摆了粒黑子:“二十年前他们用蛟龙骨炼剑,如今又来打茶树主意。” 守拙长老抿了口茶,越窑盏底的褐锈忽地化作条小龙,游向山门外的云海。那里隐约浮着艘铁甲船,船头的三眼婴尸正被茶香蚀出青烟。 --- 器物谱 - **缺刃菜刀**:刃口崩痕暗藏茶锈阵法,专克阴邪 - **艾草灯**:灯芯裹着硫磺粉,遇妖气自燃 - **越窑盏**:茶锈乃百年雪芽精华,可化形护山 - **桃木章**:铁柱刻的“福”字能镇宅安神 簪雪 一、簪影 霜降后的清晨,山门石阶上凝着薄冰。 云裳斜倚在听松阁的朱漆廊柱下梳头,象牙梳齿间缠着几缕银丝。她今日绾的是飞仙髻,斜插一支青玉缠枝簪——簪头雕着九瓣莲,花心嵌了粒米珠,是百年前师尊从南海鲛人处换的聘礼。晨光漫过三重歇山顶,檐角蹲着的铜貔貅影子投在她月白裙裾上,倒像绣了幅暗纹。 “师姐的簪子比那西洋镜还亮眼。” 青鸾抱着新采的雪芽茶路过,狐尾扫过石阶积雪。小狐妖今日换了鹅黄襦裙,发间别着朵冰雕的山茶,花瓣薄如蝉翼,是玄同先生用剑尖刻的。 云裳轻笑,腕间玉镯磕在石栏上叮咚作响:“昨儿山下刘铁匠的娘子说,城隍庙会来了批苏绣料子,正红底子洒金牡丹的,给你裁件斗篷可好?” 话音未落,山道传来铜铃声,七八个孩童举着糖葫芦冲上来,领头的翠妞攥着褪色的布老虎:“云裳姑姑!二丫被西洋镜照哭了!” --- #### 二、镜劫 城隍庙前的西洋镜摊子围满了人。 二丫蹲在青石板上抽泣,冻红的手指指着鎏金镜框里的幻影:黄发碧眼的番商手持琉璃瓶,瓶中泡着的三眼婴尸正啃食一株茶树。冯小桃的松绿斗篷掠过人群,发间银步摇撞出清越声响。 “这劳什子‘千里目’,倒是比说书先生还会编故事。”她素手抚过镜面,指尖蔻丹映得那幻影一颤,“只是茶树该这么画——” 玉簪忽地腾起青光,簪头米珠绽出朵雪莲虚影。莲瓣拂过处,镜中幻象骤变:云雾缭绕的盘耳山上,云裳正教女童们焙茶,青鸾的狐尾卷着竹筛接住飘落的雪芽。 摊主脸色煞白,镜框内侧的番文“炼妖司”三字被青光逼得显形。铁柱趁机抡起弹弓,松子击碎镜面时,腥臭黑血溅上冯小桃的斗篷,转瞬被银线绣的避邪纹吸净。 --- #### 三、茶叙 未时的暖阳化开抱朴亭檐角的冰棱。 云裳跪坐在蒲团上分茶,越窑盏里的雪芽浮沉如小鱼。对面坐着山下王举人的夫人,赭色织锦袄子上沾着茶渍,却浑然不觉地盯着云裳发间玉簪。 “这茶能安胎气?”王夫人抚着微隆的小腹,“前日西洋大夫说要用琉璃瓶装药水......” “夫人且看。”云裳玉指轻点茶汤,水面忽现幻象:三百年前怀孕的狐仙在山泉边嚼雪芽,腹中灵胎泛着淡淡金光。青鸾适时递上艾草香囊,囊面绣着九尾狐抱子图。 亭外忽起喧哗。玄同先生拎着个西洋铁匣进来,匣中装满古怪器械:“番商要换茶树苗,说是能炼什么‘长生露’。” 云裳的玉簪突然发烫,簪头雪莲绽开,露出花芯藏的半片鲛绡——上书古篆“宁饮山泉死,不贪蓬莱仙”。 --- #### 四、夜妆 戌时的山门悬起冰灯笼。 云裳对镜卸簪时,铜镜映出青鸾在庭院教女童们点唇。茜草汁混了蜂蜡,点在翠妞眉心成了朱砂痣。小狐妖的指尖绕着二丫发辫,将几根银丝编成避邪的同心结。 “姑姑,西洋人的胭脂会吃人吗?”翠妞举着鎏金小盒,“张铁匠娘子擦了这个,脸上爬满红丝。” 青鸾的狐尾卷走脂粉盒,尾尖蘸雪在石板上画符。冰纹蔓延处,盒底显出“炼妖司”的狼头徽记:“真正的胭脂该这么制——” 她摘下发间冰雕山茶,花瓣融成水珠滚入瓷钵,混着朱砂与雪芽粉,在月光下泛出珍珠色。 --- #### 五、簪魂 子时的梆子惊起寒鸦。 云裳独坐藏书阁顶层,玉簪搁在《百草谱》上泛着微光。阁外忽传来铁甲船的轰鸣,三眼婴尸的幻影笼罩茶圃。她拔下玉簪轻划虚空,青莲幻影中浮现历代掌门的虚影——皆是云鬓高绾、青玉簪首的女子。 “第九代掌门云裳,请列祖镇山。” 玉簪应声碎裂,米珠中飞出七十二道银丝,缠住铁甲船的桅杆。番商的惨叫混着茶香飘散时,青鸾捧着新制的胭脂进来,冰纹石板上映出她狡黠的笑:“师姐的簪魂阵,倒比西洋镜会讲故事。” 晨光熹微时,云裳绾发的已是一支竹簪。新削的竹节还带着霜,簪头刻着小小的踏雪狐。 --- 美人谱 - **云裳**: 月白襦裙绣暗云纹,青玉簪藏千年鲛绡。分茶时腕间玉镯映雪,卸妆后素手调香。 - **青鸾**: 鹅黄襦裙缀冰晶,发间山茶七日不化。教妆时狐尾蘸雪画符,嬉闹间破邪于无形。 - **冯小桃**: 松绿斗篷银线绣咒,步摇声响如清泉。护犊时蔻丹化剑光,谈笑间镜碎魂惊。 绣春 一、针影 雨水那日,檐角的冰锥子滴滴答答化成了帘。 云裳倚在听松阁的雕花槛窗下绣帕子,银针尖挑着茜草染的丝线,帕角一朵山茶将开未开。她今日绾着灵蛇髻,斜插一支点翠银簪,簪头垂下的流苏随着针脚轻晃,在晨光里碎成星星点点的蓝。 “师姐的帕子比西洋铺子的画儿还鲜亮。” 青鸾抱着竹簸箕挨过来,里头晒着新收的雪芽茶。小狐妖发间别着串茉莉花苞,衣襟上沾着几片茶梗,袖口却用金线绣着歪扭的“福”字——是前日二丫硬要给她缝的。 云裳抿嘴一笑,针尖在帕子上勾出片叶脉:“山下布庄新到了蜀锦,正红底子洒金蝶的,给你裁件上元节的斗篷可好?” 话音未落,山门处传来孩童的嬉闹。翠妞举着个褪色的布老虎冲上石阶,鼻头冻得通红:“姑姑!铁柱哥被西洋人的铁匣子夹了手!” --- #### 二、铁匣 城隍庙前的番商摊子围满了人。 铁柱蹲在青石板上,左手卡在个鎏金铁匣里,匣面刻着三眼婴尸的浮雕。冯小桃的松绿斗篷掠过人群,发间银步摇撞出清越声响。她素手抚过铁匣暗扣,蔻丹映得那婴尸的眼珠一颤。 “这叫‘八宝玲珑盒’,里头装着长生药。”番商操着生硬官话,黄牙咬着槟榔,“小娘子买去玩玩?” 青鸾的狐尾突然炸开,卷起积雪砸向铁匣:“长生药?我瞧是耗子药!”积雪触匣即融,蒸腾的白雾里浮出个骷髅幻影,张口咬向铁柱手腕。 云裳的银簪忽地腾起寒光,簪头流苏化作七十二根银丝缠住幻影。帕子上的山茶无风自动,茜色花瓣飘落处,骷髅惨嚎着碎成冰渣。铁匣“咔嗒”弹开,里头滚出颗碧色药丸,遇风便长成株妖异的藤蔓。 --- #### 三、茶疗 未时的日头化开抱朴亭檐角的薄冰。 铁柱肿成馒头的左手浸在陶盆里,药汤是用雪芽茶混着艾草熬的。青鸾蹲在石凳上剥松子,果仁一粒粒丢进盆里:“叫你贪玩!这西洋玩意也敢乱碰!” “那藤蔓啃了茶树的根。”冯小桃拎着截焦黑的藤条进来,发梢沾着泥星子,“玄同先生说是什么......‘噬灵妖藤’。” 云裳正在分茶,闻言指尖一颤,越窑盏里的茶汤漾出圈涟漪。三百年前的记忆忽地浮现:师尊手持银簪,簪光如月华扫过漫山妖藤,簪尾沾着的碧血三日不褪。 亭外忽起喧哗。守拙长老拄着乌木杖进来,杖头挂着串西洋怀表:“番商用这时辰匣换茶树苗,说是能见前世今生。” 青鸾的茉莉花苞突然绽放,香气凝成利箭洞穿怀表。表盘碎裂处,十二个时辰化作十二条碧藤,张牙舞爪地扑向茶圃。 --- #### 四、绣阵 戌时的山门悬起冰灯笼。 云裳独坐藏书阁,银簪在绣架上勾出繁复纹路。帕子上的山茶已然盛开,花蕊处却藏着个微缩的诛邪阵。青鸾捧着新制的茉莉香膏进来,见那银丝在月光下泛着冷辉,忽地福至心灵。 “师姐的阵法该这么用!”她蘸了香膏在帕角一点,诛邪阵骤然扩大,映得满室生辉。 二丫的惊叫恰在此时传来。两人奔至山腰,见铁柱举着火把乱挥——白日那截妖藤竟复活了,藤蔓缠着三棵老茶树,碧叶已化作血红。 云裳扬手抛出绣帕。山茶幻影笼罩茶圃时,青鸾的茉莉香膏凌空炸开,香雾凝成千万银针。妖藤遇香即枯,落地化作一滩腥臭绿水。铁柱的火把脱手飞出,正巧点燃番商的摊位,鎏金铁匣在火中扭曲成婴尸状。 --- #### 五、灯暖 上元节的庙会飘着酒酿圆子香。 云裳系着新裁的正红洒金斗篷,发间换了支竹簪——簪头刻着踏雪狐,是青鸾用剑尖雕的。翠妞和二丫提着茉莉灯在人群里钻,灯罩上绣的山茶与诛邪阵如出一辙。 “这才是真正的八宝匣。”冯小桃往孩童手心塞竹盒,盒面刻着盘耳山雪景,“里头装着雪芽茶、艾草香,还有......” 她故意拉长语调,看孩子们急得跳脚。铁柱突然指着天际喊:“看!茶圃的雪化了!” 众人望去,见月华下的茶树抽了新芽,嫩叶上浮着层淡淡青光——恰似云裳帕子上的银丝,又像青鸾发间的茉莉,温柔裹住了整座盘耳山。 --- 美人谱 - **云裳**: 正红洒金斗篷映雪色,竹簪藏阵,分茶时睫羽凝霜。素手引针为刃,帕上春色可斩邪。 - **青鸾**: 茉莉香染鬓角,金线绣福的襦裙缀茶香。嬉笑间香膏化箭,挑眉时狐尾扫阴霾。 - **冯小桃**: 松绿斗篷卷风雪,银步摇碎镜中妖。护犊时蔻丹淬火,谈笑间匣启春归。 扇语 一、裁竹 春分前三日,山涧的薄冰裂出第一道翠痕。 素纨跪在溪边挑青竹,月白裙裾浸了寒水,腕间玉镯磕在石上叮咚作响。她要寻的竹须是“七节青”——竹节匀长如美人骨,只在雪化时现世三日。山雾漫过她发间木簪时,忽见上游漂来半片竹简,朱砂字迹晕成残句:“……扇骨藏春,不可示人。” “素纨姑娘好眼力。” 青鸾的狐尾扫开薄雾,鹅黄襦裙上沾着新泥。小狐妖指尖拈着片竹叶,叶脉间凝着未化的霜:“这节竹子吸足了地脉灵气,正合制‘听风’。” 溪水忽地翻涌,一截竹枝破水而出,通体碧透如翡翠。素纨的玉镯骤然发烫,镯上刻的“纨”字泛起青光——这是素家扇坊传了十代的印记,遇灵竹自鸣。 --- #### 二、画屏 山下扇坊的鎏金牌匾下聚着人群。 素纨展开新制的湘妃竹扇,扇面空无一物,只在日光下浮着层淡青雾气。西洋商人约翰举着琉璃镜凑近,镜中忽现幻影:远山含黛,松间鹤唳,墨色竟是从竹纹里渗出来的。 “这叫‘无字画’,须得心静时才显真容。”素纨轻摇竹扇,雾气凝成诗句,“‘云深不知处’——这是盘耳山雪霁时的景。” 约翰的蓝眼珠泛起贪婪:“素姑娘若肯卖这制扇方子,我拿十箱金条换!”他袖中滑出个铁匣,匣面三眼婴尸浮雕狰狞可怖。 青鸾的茉莉香囊突然炸开,香气凝成银针射向铁匣。素纨的竹扇一展,扇骨间忽飞出七十二只墨蝶,衔住银针化作“禁”字结界。约翰踉跄后退,铁匣坠地裂开,爬出条碧鳞妖蛇。 --- #### 三、煮茶 未时的茶烟漫过抱朴亭。 云裳分茶时瞥见素纨腕间玉镯的裂痕:“素家的‘纨’字印裂了?” “昨夜妖蛇袭坊,毁了三窖陈竹。”素纨将竹扇搁在石案上,扇面雾气凝成蛇影,“西洋人要的是扇骨里的‘地脉图’。” 青鸾的狐尾卷来一捆焦竹:“妖蛇怕艾草灰,我混了硫磺粉撒在竹窖。”她发间茉莉已换成辟邪的桃木簪,簪头刻着歪扭的雷纹——是铁柱用菜刀凿的。 守拙长老的乌木杖忽地顿地:“三十年前番商盗山,要的也是地脉图。”杖头茶饼碎成粉,茶香凝成盘耳山虚影,山腹经络如扇骨般分明。素纨的玉镯应声碎裂,镯芯滚出粒竹种,遇风长成七节青竹。 --- #### 四、听风 子时的山门悬着素纨的竹扇。 七十二根扇骨插成阵法,每根骨上刻着《水经注》残篇。青鸾以狐尾为笔,蘸着硫磺粉在阵眼画符;云裳的银簪引月华为线,将竹阵与茶圃地脉相连。 约翰的铁甲船撞破云层时,素纨展开新制的无字扇。扇面雾气化作暴雨,雨丝缠住船首的三眼婴尸。妖蛇从船舱窜出,却被竹阵吸进扇骨,碧鳞片片剥落,露出里头西洋炼妖司的符咒。 “这才是真正的‘听风’。”素纨折扇一指,地脉轰鸣如龙吟。七节青竹破土而出,将铁甲船绞成碎片。约翰的琉璃镜映出最后画面:竹扇上的墨蝶衔着妖蛇,落款正是三百年前素家先祖的印鉴。 --- #### 五、纨心 雨水那日,素家扇坊挂出新匾。 “纨心”二字用的是七节青竹拼嵌,竹纹间藏着盘耳山的地脉图。翠妞和二丫在檐下学制扇,用艾草灰调墨,画出的蝴蝶竟能扑棱翅膀。 “素姐姐的扇子比西洋钟好玩!”铁柱举着竹扇乱挥,扇出的风带着茶香。 青鸾的狐尾卷走竹扇,蘸了朱砂在扇骨添道符:“这才是正经的‘听风’——能闻春雷,可镇妖邪。” 山雾漫过坊门时,素纨腕间已换了新镯。青玉雕的竹节环上,刻着云裳簪尾勾出的护山咒。约翰的怀表残骸埋在老梅树下,表针永远停在盘耳山春分的第一刻。 --- #### 美人谱 - **素纨**: 月白襦裙缀竹纹,玉镯藏阵,裁竹时睫染霜。素手执扇听风雨,回眸处地脉皆成诗。 - **青鸾**: 桃木簪挽青丝,硫磺粉画符如舞。护坊时狐尾卷雷霆,谈笑间妖蛇化齑粉。 - **云裳**: 银簪引月华,越窑盏中藏山河。分茶时点破百年局,抬眼处春山尽入扇。 年蒸 一、灶火 腊月廿三,灶膛的火光映红了庑廊的冰棱。 朱樱挽着袖子揉面,手腕上的银镯子磕在陶盆边当当作响。她今日系了条靛蓝粗布围裙,发间却别着支白玉雕的梅花簪——是去年玄同先生用冰髓刻的。蒸笼里腾起的热气裹着糯米香,檐下悬着的腊肉滴下油星子,在雪地上烫出星星点点的洞。 “樱姐姐,刘婶子送的野蜂蜜!” 青鸾抱着个陶罐窜进厨房,狐尾扫落了梁上挂着的干辣椒串。小狐妖鼻尖沾着面粉,手里还攥着半块偷吃的枣泥糕:“玄同先生说今年要蒸九层年糕,取‘久久长青’的意头。” 朱樱舀了勺蜂蜜调进糯米粉,忽然蹙起眉:“这蜜有股铁锈味。” 青鸾的耳朵倏地竖起,尾巴尖卷起陶罐一闻:“是山脚老槐树那窝蜂!上个月西洋人在树下埋过铁匣子!” --- #### 二、铁匣 老槐树的根须被刨开大半,露出个鎏金铁匣。 匣面刻着三眼婴尸浮雕,缝隙里渗出暗红液体。玄同蹲在雪地里,用缺刃菜刀撬开匣盖,里头蜷着只拳头大的蜂后,尾针泛着诡异的蓝光。 “炼妖司的‘噬魂蜂’。”他刀尖挑起蜂尾,一串琥珀色的蜜珠滚落,“专食地脉灵气,酿的蜜能蚀人心智。” 朱樱的银镯子突然发烫,镯上缠枝纹路泛起青光。三百年前的记忆翻涌而来:师尊用同样的蜜毒害了整支商队,只为夺取他们的运茶路线。 青鸾的狐尾炸成团绒球:“刘婶子定是吃了这蜜才昏睡的!”她尾巴尖蘸雪画符,冰纹凝成个箭头,直指山腰茶圃。 --- #### 三、蒸笼 申时的日头斜斜挂上听松阁。 朱樱将九层年糕码进柏木蒸笼,每层夹着不同的馅:红豆沙混了雪芽茶粉,枣泥掺着松子碎,最底下那层裹着艾草灰调的糯米团。青鸾趴在水缸边搅蜂蜜水,忽然惊叫:“蜂群往茶圃去了!” 茶树枝桠间缀满蓝光,噬魂蜂正在啃噬嫩芽。朱樱揭开蒸笼,热气腾空化作白鹤,鹤唳声惊得蜂群乱窜。玄同将缺刃菜刀掷向蜂后,刀刃沾着的年糕忽然膨胀,黏糊糊的糯米裹住蜂巢,生生将妖蜂闷死在蜜浆里。 “这才是真正的‘久久长青’。”朱樱切下一块年糕,断面露出九层霞色,“茶香镇邪,艾草驱毒,松子固魂。” --- #### 四、市集 小年夜的庙会飘着糖瓜香。 朱樱推着柏木蒸车穿行人群,车头悬着的铜铃刻着避邪咒。翠妞领着孩童们唱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每唱一句,便有个孩子举着年糕驱散噬魂蜂的残影。 西洋商人约翰的摊位前冷冷清清,铁匣里剩的蜜糖已凝成血块。朱樱切了块年糕递过去:“用盘耳山的雪水蒸的,能解百毒。” 年糕入口即化,约翰的蓝眼睛渐渐清明,袖中滑出炼妖司的令牌:“他们抓了我妻儿......那蜂后是用我女儿的......” 青鸾的狐尾突然卷走令牌,尾巴尖蘸着蜂蜜在背面画符。令牌上的狼头纹遇蜜即溶,露出底下刻的地址——正是被炼妖司控制的水路码头。 --- #### 五、年灯 子时的山门悬起九百盏冰灯。 朱樱在每盏灯芯放了块年糕,暖黄的光晕里浮着茶香。玄同拎着约翰提供的海图蹲在藏书阁,缺刃菜刀在地板上刻出航线:“正月十五涨潮时,端了炼妖司的老窝。” 青鸾用尾巴卷着竹筛接雪,筛眼里漏下的雪沫凝成小蜂形状:“把这些‘雪蜂’混进年礼,让码头的苦力带进去。” 朱樱的银镯子映着灯火,缠枝纹路里忽然闪过少女的笑靥——正是约翰女儿的模样,发间别着支梅花簪,与她头上那支一模一样。 --- 美食谱 **九霞长青糕** - **食材**: 盘耳山雪糯米、野红豆、百年枣树果、地脉艾草灰、松针晨露 - **制法**: 1. 糯米浸雪水三日,磨粉时混入雪芽茶渣 2. 红豆沙用文火熬七时辰,加野蜂蜜调至丝滑 3. 九层相叠,柏木蒸笼武火蒸透,起锅时以松针扫面 - **效用**: 解蜂毒、固神魂、破幻术,余香三日不绝 灯谜二 一、残局 雨水刚过,听松阁的檐角垂下冰棱,陵光君盘腿坐在青石棋坪上,黑短袖卷到肘间,露出小臂上蜿蜒的旧疤。棋盘落了三五枯叶,对面穿月白襦裙的女狐仙执白子沉吟,发间玉簪坠着的流苏扫过石桌,惊起一缕茶烟。 “这手‘镇神头’用了三百年,你倒是不腻。”女狐仙指尖棋子忽地化作鹤形,振翅欲飞。 陵光君咧嘴一笑,短裤下的小腿肚抖了抖:“当年你师父输我这招时,簪子上的东珠都气掉了。”他屈指弹飞枯叶,叶片割开冰棱,露出檐角青铜灯上斑驳的饕餮纹——那灯芯忽明忽暗,映得饕餮眼珠诡异地转了半圈。 阁外忽传来冯小桃的惊呼。陵光君袖中飞出一把松子,落地成阵困住欲逃的鹤形棋子:“赭玉长老的残魂又在灯里闹腾了?” --- #### 二、灯影 冯小桃提着食盒僵在朱漆廊柱下。食盒里新蒸的梅花糕散着热气,却凝成个佝偻老者的虚影,正伸手抓向青铜灯。青鸾的狐尾卷住食盒,尾巴尖的毛被虚影灼焦了一绺。 “赭玉师叔当年为镇九幽裂隙,把自己炼成灯芯。”陵光君晃着油纸伞踱来,伞骨是用听雷竹制的,“每任守灯人都得陪他下完这盘棋——可惜三百年来无人能胜。” 伞面忽地翻转,露出内侧密密麻麻的棋谱。冯小桃瞥见“天元四十六年秋,败于赭玉”的字样,墨迹深深渗入竹骨。 青铜灯骤然大亮,灯芯爆出团青焰。陵光君短裤口袋滑出把木工凿,凿头沾着新鲜松脂:“小桃,去取后山那截阴沉木——要带雷击纹的。” --- #### 三、凿魂 后山冰窟里,冯小桃摸着阴沉木上的雷纹,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陵光君也是这般短打扮,用这把凿子雕出她腕间的桃木镯。镯内刻的安神咒至今发烫,此刻竟与雷纹共鸣。 “赭玉师叔的棋路有处破绽。”陵光君盘坐在冰面上,凿子划过雷纹,“他生前爱用‘千层雪’开局,却在第七手必露个空门。”冰屑纷飞间,雷纹化作棋盘经纬,三百年前的棋局重现眼前。 青鸾的尾巴卷来青铜灯,灯焰凝成赭玉虚影。老者执黑子落于天元,整座冰窟忽现万千棋路,如蛛网缠向陵光君。冯小桃的桃木镯炸开青光,照出黑子中一点裂隙——正是第七手落子处。 --- #### 四、燃灯 陵光君的凿子刺入冰面棋盘,雷纹顺着凿身蔓延。青铜灯发出龙吟般的嗡鸣,灯焰化作黑龙缠住赭玉虚影:“师叔,当年你用我师父的魂魄补裂隙,今日该还了!” 黑龙炸成星火时,阴沉木上的雷纹自动剥离,补全了灯芯裂痕。冯小桃腕间的桃木镯寸寸碎裂,露出内侧一行小篆:“天元四百七十年,陵光刻镯赠小桃,以镇心魔。” 青鸾突然指着灯座惊呼:“你们看!”饕餮纹嘴里含着颗玉珠,珠内封着抹女子残魂——正是三百年前失踪的守灯人,陵光君的师姐朝露。 --- #### 五、故人 雨水那夜,听松阁新换了盏阴沉木灯。陵光君蹲在飞檐上刻纹,短裤沾满木屑。冯小桃送来梅花糕时,见他正往灯座藏半块玉珏——与朝露残魂手中的另一半严丝合缝。 “镇山灯该添点新意。”他弹指点亮灯芯,火光中浮现朝露执棋的身影,“往后每任守灯人,都能与故人对弈一局。” 青鸾的尾巴扫过棋坪,卷起十年前陵光君刻坏的木簪:“朝露师伯的棋谱,你其实早破了吧?” 陵光君咬了口梅花糕,糖馅烫得直哈气:“破局有什么趣?留点念想,山上的雪才化得慢。” --- ### 器物谱 **听雷竹伞** - **材质**:百年雷击竹制伞骨,伞面糊鲛绡 - **刻纹**:内侧藏三百局残棋谱,遇水显形 - **掌故**:陵光君弱冠之年所制,曾用来收服九幽黑龙 **阴沉木灯** - **雕工**:雷纹暗合盘耳山地脉走向 - **机窍**:灯座夹层藏玉珏,可温养残魂 - **轶事**:每任守灯人临终前,需刻一道安神咒于灯座 茶祸 一、茶锈 惊蛰日的雪粒子扑簌簌砸在听松阁的瓦当上,陵光君趿拉着木屐蹲在庑廊下,黑短裤沾满茶渍。他正用一把缺了口的青铜匕首刮茶壶内壁,壶底积着层黑褐色锈垢——这是盘耳山特有的“地脉茶垢”,百年才能结出铜钱厚的一层。 “师父!壶底刮穿了!” 冯小桃抱着新采的雪芽茶冲过来,发间银铃铛叮咚乱响。陵光君慢悠悠举起茶壶,阳光透过壶底小孔,在雪地上映出个歪扭的“陵”字:“慌什么?这是为师特制的‘漏月壶’,煮茶时能接一缕月华。” 壶身突然震颤,茶锈碎屑凝成个小人,蹦跳着往山腰跑。青鸾的狐尾卷着扫帚追过来:“这茶精偷吃了我晒的茉莉花!” --- #### 二、茶局 陵光君晃到抱朴亭时,石桌上已摆开茶阵。对面坐着穿黛青长衫的女狐仙玉衡,发间别着支竹节簪,簪头雕的蟾蜍正对他吐舌头。 “赌什么?”玉衡指尖叩了叩青瓷茶船,“若我赢了,你腰间那截听雷竹归我。” “若我赢了呢?”陵光君咧嘴一笑,短袖下的小臂抖了抖。 “藏经阁顶层那坛‘醉千秋’归你。” 茶壶悬在炭炉上咕嘟作响,漏下的茶汤在雪地汇成溪流。茶精小人蹲在溪边捞月华,尾巴尖沾了水,渐渐凝成实体。冯小桃突然指着西南角惊叫:“茶水流进禁地了!” --- #### 三、禁地 禁地的青铜门环上结着冰,门缝里渗出腥甜气息。陵光君用听雷竹伞尖挑开门栓,门内赫然是片枯败茶林——百年前为镇压九幽裂隙,盘耳山先祖将整座茶林炼成阵法,每株茶树都钉着块刻满咒文的铜牌。 此刻铜牌尽数碎裂,茶精小人正趴在主树干上大嚼。树干裂口处淌出暗红汁液,遇风即凝成血玉般的珠子。 “原来是你这馋猫搞鬼。”陵光君从裤兜摸出把松子,扬手撒成困阵,“三百年前你偷吃师尊的龙井,被罚守山门,如今连镇山茶都敢碰?” 茶精忽然口吐人言:“你腰间竹筒里的醉千秋,不也是偷的?”话音未落,整片茶林无风自动,万千茶针暴雨般射来。 --- #### 四、醉千秋 陵光君旋开竹筒泼酒,酒香遇茶针即燃,在半空烧出条火龙。冯小桃腕间桃木镯青光暴涨,化作藤蔓缠住主茶树。青鸾的尾巴卷着玉衡的茶船扣下,船底“玉衡监制”的印鉴骤然发亮,将茶精吸入其中。 “赌局怎么算?”玉衡晃着茶船轻笑。 陵光君摸出把刻刀,在听雷竹伞骨添了道新纹:“醉千秋归你,但这茶精得归我——它肚子里可藏着师尊的《茶经》残卷。” 茶船里传来茶精的闷叫:“放开我!我知道朝露师姐的魂魄藏在哪!” --- #### 五、茶烟 雨水那日,禁地移栽了新茶树。陵光君蹲在树坑边埋酒坛,短裤上沾的泥巴混着茶锈。冯小桃发现他腰间换了根新竹筒,筒身歪歪扭扭刻着“醉万载”。 “师父真把醉千秋给玉衡长老了?” “为师往酒里掺了三斤雪水。”陵光君弹指震开筒塞,酒气熏得茶精直打喷嚏,“倒是你——”他忽然扯过冯小桃的桃木镯,指腹抹过内侧新刻的符咒,“用安神咒困住茶精残魂,这手跟谁学的?” 后山忽然传来玉衡的怒喝,陵光君拎着竹筒拔腿就跑。冯小桃低头轻笑,镯上茶精的虚影正在翻白眼——那神情与三百年前的朝露师姐,像了十成十。 --- ### 器物谱 **漏月壶** - **材质**:南疆紫砂混入陨铁,壶底天然孔洞 - **效用**:煮茶时引月华入水,可显茶精真身 - **掌故**:陵光君三百年前炼器失败所得,反而成就奇物 **玉衡茶船** - **雕工**:青瓷底刻饕餮纹,船身嵌北斗七星 - **秘法**:印鉴乃玉衡本命符,可收千年精怪 - **轶事**:曾镇住南海鲛人泪所化的茶妖 琴魄 一、断弦 大雪封山那日,听松阁檐角的青铜风铎结了冰瘤。 陵光君趿着木屐往藏书楼跑,黑短裤上溅满雪泥,腰间挂的酒葫芦叮咚乱撞。他在第九层暗格里翻出一张断弦琴,琴尾焦痕斑斑,隐约能辨出“漱玉”二字——这是三百年前陨落的琴仙遗物。 “师父!琴身自己在渗水!” 冯小桃提着灯笼追来,火光映出琴腹中流淌的赤色液体。陵光君沾了点嗅了嗅,忽然扯过徒弟的桃木镯子往琴上一按。镯内安神咒青光暴涨,琴弦竟无风自动,奏出半阙《鹤冲霄》。 “坏了,漱玉的琴魄醒了。”陵光君踹开西窗,风雪灌入藏书楼,“青鸾!去后山挖坛‘醉千秋’来!要天元历四百七十年的!” --- #### 二、故人 抱朴亭的石棋盘覆了层薄冰。 陵光君盘腿坐在琴前,脚边炭盆煨着酒坛。对面穿月白广袖襦裙的女子虚影正在调弦,发间玉簪坠着的东珠随动作轻晃——正是琴仙漱玉残存的形貌。 “陵光,你的棋艺还是这么臭。”虚影指尖划过琴弦,冰棱从亭角簌簌坠落,“当年你输我的那局‘珍珑’,可想到破解之法了?” 陵光君灌了口酒,短袖下的疤痕泛着红光:“师姐的琴魄被九幽瘴气污了三百年,倒是嘴硬如初。” 冯小桃抱着新斫的桐木琴候在亭外,忽见琴弦上凝出血珠。青鸾的狐尾卷着扫帚冲过来:“小心!琴魄在吸地脉灵气!” --- 三、裂阵 后山禁地的镇魂碑裂了道三寸宽的口子。 陵光君用听雷竹伞尖挑起琴弦,弦音化作利刃劈向裂缝。碑内突然伸出无数黑雾凝成的手,攥住伞骨往下拖。冯小桃腕间桃木镯应声而碎,青鸾的尾巴尖燃起狐火,却烧不穿浓稠的瘴气。 “三百年前你逞强补阵,如今还要重蹈覆辙?”漱玉的虚影浮现在碑前,广袖翻卷如云,“把琴给我,我替你镇了这九幽裂隙。” 陵光君突然咧嘴一笑,黑短裤上腾起金色符纹:“师姐当年故意输我那局棋,不就是为了今日?” 他反手将醉千秋泼向古琴,酒液遇弦即燃。火光中浮现出当年的棋局——白子围困的黑龙忽然调头,撞碎了九幽裂隙的阵眼。 --- #### 四、焚音 子时的风雪裹着琴音席卷盘耳山。 陵光君赤脚踏在焦土上,短裤烧出七八个破洞。漱玉的虚影抱着燃烧的古琴,琴弦根根崩断,在瘴气中织成金网。冯小桃用新琴弹奏《清心咒》,青鸾的狐尾蘸着雪水在镇魂碑上画符。 “你早算到我要借琴魄重生?”漱玉的虚影逐渐透明。 “你当年故意留半阙《鹤冲霄》,不就是在等今日合奏?”陵光君扯下酒葫芦塞子,将最后一口醉千秋洒入阵眼。 火光冲天而起时,九幽裂隙中传出龙吟。燃烧的琴弦化作七十二道金锁,将黑雾牢牢钉回地底。 --- #### 五、余韵 雨水那日,陵光君在听松阁顶晒棋盘。 冯小桃抱着修好的桃木镯过来,见师父正往酒葫芦上刻新纹——是半阙《鹤冲霄》的工尺谱。青鸾的尾巴卷着扫帚,把焚毁的琴灰扫进陶罐。 “师父早知道漱玉长老的谋划?” “她当年焚琴身镇九幽,留了缕琴魄等我。”陵光君晃着葫芦轻笑,“这局棋,下了整三百年。” 后山新栽的桐木忽然无风自动,奏出完整的《鹤冲霄》。陵光君摸出颗东珠弹向树梢,珠光里依稀映出广袖襦裙的剪影,正在云海中抚琴。 --- ### 器物谱 **漱玉琴** - **材质**:千年雷击桐木为面,南海鲛筋为弦 - **秘纹**:琴腹藏《鹤冲霄》残谱,遇醉千秋酒显形 - **掌故**:三百年前焚镇九幽,唯余三根断弦存世 **醉千秋坛** - **酿法**:雪芽茶露混朱果,封入阴沉木窖藏百年 - **效用**:可烧瘴气、显琴魄、固残魂 - **轶事**:陵光君曾偷饮半坛,醉卧镇魂碑三日 墨魂 一、晨雾 清明刚过,盘耳山的晨雾裹着新茶香。冯小桃挎着竹篮往听松阁去,篮里装着山下王婶送的野姜花。石阶缝里钻出几簇嫩蕨,沾着露水弯成翡翠簪子的模样。转过青竹夹道的山弯,瞧见陵光君蹲在溪边磨刻刀,黑短裤卷到膝盖,小腿肚上蜿蜒的旧疤浸在溪水里,像条游动的青鱼。 “师父又在刻檐兽?”她蹲身拂开石上落叶,露出半截雕坏的木貔貅,“昨日玉衡长老说,西厢房漏雨,定是你把镇瓦兽抠走了。” 陵光君甩了甩刻刀上的水珠,刀柄缠着的褪色红绳扫过野姜花:“三百年前建听松阁时,你朝露师祖就在这溪边刻兽。那会儿山脚的茶市还没开,采茶人要背着竹篓翻三道梁。”他指了指对岸老茶树,“瞧见没?最大的那棵雷击木,就是她当年选的主梁。” 溪水忽然漫上石阶,冲走半块青苔。陵光君猛地起身,刻刀在掌心转出残影:“要变天。” --- #### 二、旧事 山脚的青石板街飘起杏黄旗。十五家茶铺支起松木案,新焙的雪芽茶在竹匾里堆成小山。冯小桃帮着王婶摆茶盏,粗陶碗底都印着盘耳山纹——这是陵光君年轻时画的版样。街尾传来叮当声,张铁匠正在打制采茶剪,铁砧旁蹲着个番邦商人,蓝眼睛盯着茶农的紫砂壶直转。 “小桃姑娘,尝尝新熬的枇杷膏。”药铺陈掌柜递来青瓷罐,罐底沉着几粒山杏核,“今年春寒,咳嗽的人多,正缺你这双巧手捣药。” 她刚要接话,忽见青鸾的红尾巴从茶垛后闪过。小狐妖扮作采茶女,鬓角别着朵白芍药,正教几个孩童用茶梗编蚂蚱。最大的男孩铁柱举着竹风车乱窜,风叶上粘的松脂闪着琥珀光。 市集忽地喧哗起来。玉衡长老抱着桐木琴穿过人群,黛色襦裙扫过晾茶的竹筛:“陵光呢?说好今日来修松烟墨坊的瓦当。” --- #### 三、松烟起 墨坊的老烟囱冒着青烟。冯小桃踩着木梯上房梁,瞧见陵光君正往瓦当上刻狻猊纹。松枝在窑里噼啪作响,混着桐油与骨胶的焦香漫过山腰。 “墨分五色,全看这松烟粗细。”陵光君抹了把额角的炭灰,短裤上斑斑点点全是墨渍,“你师祖那会儿,要在惊蛰前收够三千斤松枝。采松人唱着山歌进林,歌声惊起的山雀能遮住日头。” 他忽然抛来块残墨,冯小桃险险接住,掌心蹭出条黑痕。墨块上隐约可见“天元四年制”——正是朝露师祖的手笔。 后山突然传来闷响,惊飞满林雀鸟。青鸾的尾巴卷着碎瓦片冲进来:“茶市那边的石桥裂了!水里泛着黑沫子!” --- #### 四、石桥夜雨 暮春的雨来得急。冯小桃提着风灯蹲在断桥边,见溪水裹着黑泥漫过青石。陵光君赤脚踩在水里,刻刀撬开桥缝:“是旧墨坊的沉渣。当年暴雨冲垮了老窖,三十缸陈墨全泄进山溪。” 对岸茶市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笼。玉衡长老在临时支起的雨棚下弹《采茶调》,琴弦沾了水汽,音色沉如松烟。铁柱带着孩童们用蓑衣兜住漏水的茶篓,青鸾的尾巴卷着竹竿测水位。 “修桥要用雷击木。”陵光君指向漆黑的山林,“朝露师姐当年留了七根,就埋在——” 话没说完,上游忽然漂来半截焦木,木纹间嵌着发亮的墨块。冯小桃腕间的桃木镯突然发烫,镯上刻的安神咒泛起微光。 --- #### 五、初成 谷雨那日,断桥处立起新碑。 陵光君用焦木刻了尊镇水兽,兽爪下压着块混入陈墨的青石。冯小桃在碑旁栽了圈野姜花,根须缠住残存的墨渣。茶市重开时,玉衡长老的琴台就支在碑前,弹的仍是《采茶调》,弦音里却多了几分松烟沉厚。 “尝尝新墨。”陵光君抛来块缠红绳的墨锭。冯小桃就着茶汤研开,在账本上记下今日收成。墨色晕染处,竟浮出极淡的松针纹——那是三百年前朝露刻在梁柱上的防潮符。 山风掠过墨坊,青烟在晚霞里勾出个广袖身影。铁柱指着烟影大叫:“快看!像不像茶神庙里的采茶仙姑?” 陵光君往新碑泼了盏冷茶,水痕漫过之处,墨香经年不散。 --- ### 器物谱 **松烟墨** - 取料:盘耳山二十年以上油松 - 古法:惊蛰伐枝,谷雨取烟,混入清明前茶露 - 轶事:朝露曾将安神咒刻入墨模,现存七块藏于听松阁 **桃木镯** - 纹样:内侧刻二十四节气农事图 - 功用:研墨时可测松烟细度 - 掌故:冯小桃及笄礼,陵光君刻废三根雷击木 --- ### 风物志 **盘耳茶市** - 开市:每年清明至霜降 - 特色:粗陶茶碗现焙现饮,茶渣喂给桥头老龟 - 旧俗:交易不用银钱,以松枝、草药、手工艺品相易 **听松檐兽** - 种类:现存狻猊、嘲风、獬豸三式 - 讲究:瓦当兽口含铜铃,风雨大作时自成音律 - 传承:每任守山人需刻新兽补檐,现存最古者为朝露所刻囚牛 茶娘 #### 一、茶市新人 谷雨后的晨雾漫过青石街,茶市刚支起松木案板,便见个戴竹笠的姑娘蹲在街角摆茶盏。粗布衣袖卷到肘间,露出的腕子缠着褪色红绳,脚边竹筐里码着青瓷罐,罐身用朱砂写着“云岭野茶”——正是盘耳山北麓的土名。 “小娘子面生得紧。”王婶拎着铜壶凑近,“北麓的茶路不是封了十多年?” 姑娘抬眼一笑,眼下有粒朱砂痣:“阿爹临终前指了条野径,踩着老茶树的根须能过来。”她掀开茶罐,异香惊得青鸾的狐尾从茶垛后竖起——那香气似雪芽却带松针苦,混着极淡的血腥气。 冯小桃正在称茶,腕间桃木镯突然发烫。抬眼望去,玉衡长老的黛色襦裙扫过茶罐,指尖沾了点茶末捻开:“云岭茶早绝了种,姑娘这茶叶……怕是沾了不干净的东西。” --- #### 二、旧窑鬼火 夜半山风卷着残叶拍打窗棂。陵光君举着火把往北麓去,短裤被荆棘勾破三道口子。冯小桃深一脚浅一脚跟着,见密林深处立着半塌的土窑,窑口飘着幽蓝磷火——正是二十年前云岭茶坊的旧址。 “阿娘说,这窑里焙出的茶能通阴阳。”白日卖茶的姑娘突然现身,竹笠下双眼红肿,“十年前山洪冲垮茶坊,阿爹的魂就困在窑里。每月十五,我能听见他揉茶青的声响。” 青鸾的尾巴尖扫开蛛网,露出窑壁刻痕:密密麻麻全是“正”字,最新一道还沾着血渍。陵光君用刻刀刮下些碎土:“这不是茶坊,是炼人丹的邪窑。你看这土色——人骨灰混着朱砂,埋了不下百人。” 姑娘踉跄后退,腕间红绳突然断裂。二十只青瓷罐同时炸裂,茶渣里滚出森白指骨。 --- #### 三、骨茶秘辛 晨光刺破浓雾时,茶市空无一人。 玉衡长老跪在祭台前,桐木琴弦缠着染血的茶枝:“云岭茶脉断绝那日,我亲眼见你父亲带人封窑。三百茶农的冤魂凝成血茶,饮之可续命十年——你这些年卖的,就是这种茶吧?” 姑娘攥着半块残破茶饼,饼上印着“天元四年贡”:“阿爹是被逼的!那年知府要千两黄金修生祠,茶农的命……在他们眼里不如一把野草。”她忽然指向冯小桃,“你腕上桃木镯的雷纹,分明是镇邪的囚龙锁——你师父没告诉你,这镯子是用焚尸柴雕的?” 陵光君的刻刀钉入祭台,惊起一群黑鸦:“二十年前我带人灭火,尸堆里扒出个女婴。她腕上红绳系着半枚铜钱,与你腰间那枚正好是一对。” --- #### 四、双生劫 暴雨倾盆而至。姑娘扯开衣襟,心口赫然是团青黑胎记——与冯小桃后颈的印记如出一辙。窑中磷火凝成鬼影,嘶吼着“双生祭天,茶脉不绝”。 “原来我们才是最后两味药。”冯小桃砸碎桃木镯,焦黑木芯里掉出半张婚书:男方写着陵光君的名讳,女方却是云岭茶娘的名号。 青鸾的狐尾燃起青火,却烧不断缠绕姐妹俩的血线。陵光君徒手掰断刻刀,刀刃映出当年场景:知府刀架在茶娘颈间,逼他亲手将双生女投入火窑。 “师父……阿爹?”冯小桃的泪混着血水砸在祭台上。 --- #### 五、新芽 茶市重开那日,北麓立起无名冢。 陵光君用残刀刻了块松木碑,冯小桃在碑前栽了株野茶树。玉衡长老抱来新制的桐木琴,弦音扫过之处,焦土钻出嫩绿茶芽。 “姐姐在碑后埋了茶种。”改名云笙的姑娘系上新编的红绳,“她说等新茶成株那日,请师父再刻对镯子——要能拘魂的那种。” 山风掠过茶市,青鸾的尾巴卷着茶渣扫入山溪。铁柱举着新编的竹风车乱窜,风叶上粘的松脂闪着光,像极了当年窑口的磷火。 --- ### 新人物谱 **云笙(原无名)** - 身份:云岭茶坊遗孤,冯小桃双生姐 - 特征:右眼下朱砂痣,心口青黑胎记 - 执念:解破家族血咒,重育云岭茶种 **徐知府(已故)** - 恶行:为修生祠逼杀三百茶农 - 遗祸:在茶脉埋入双生祭邪阵 - 关联:陵光君曾是其门客,后叛逃 --- ### 新器物谱 **囚龙镯** - 材质:焚尸柴芯雕琢,浸过百家茶露 - 暗纹:内侧刻三十六道镇魂咒 - 掌故:陵光君为压制冯小桃胎记所制 **血茶饼** - 制法:人骨灰混朱砂,阴火焙七日 - 毒性:饮之续命却魂困茶山 - 破解:需双生姐妹血融新茶 --- 织夏 一、山涧染坊 芒种后的山涧浮着层青碧雾气,苏芷赤脚站在溪石上,葱绿裙裾浸透了晨露。五丈长的素帛浸在溪水里,被浪花推着缠上老茶树的根须。她弯腰搅动靛蓝染缸,腕上银镯磕在缸沿,惊起两三只翠鸟。 “小娘子这靛青染得妙,像是把山岚裁下来了。” 陵光君蹲在对岸啃青杏,黑短裤上溅满蓝渍。他指尖弹了颗杏核,正巧打中晾晒的布匹——那浸染的云纹遇水竟泛起虹光,惊得冯小桃手中茶盏一晃。 青鸾的狐尾从竹篓后探出,卷走半匹未干的布:“这料子比玉衡长老的鲛绡还轻透!” 苏芷抿嘴一笑,眼下淡褐小痣跟着轻颤:“这是用后山‘虹井’水浸过的,晒足三伏天,入秋能裁嫁衣。” --- #### 二、褪色旧帛 茶市最末一家铺子换了匾额,“苏氏染坊”四字还沾着松香。冯小桃帮着摆弄晾布架,瞥见柜底压着块褪色的百衲布。那布料拼着七十二色丝线,中央却缺了块三角,露出焦黄的衬底。 “这是我阿婆留下的。”苏芷抖开布匹,霉味惊飞梁上燕雏,“说是盘耳山旧时的地脉图,缺的那角藏着染虹纹的秘方。” 布角忽被山风掀起,陵光君手中的杏子滚落在地——残缺口纹路,竟与他腰间听雷竹伞的伞骨纹一模一样。 玉衡长老的琴音在此时破空而至,桐木琴尾挂着半枚铜钱:“二十年前山洪冲垮虹井,最后一个知晓秘方的染娘,就叫苏虹。” --- #### 三、虹井秘辛 废弃的虹井爬满青藤,井栏刻着褪色的采茶歌谣。青鸾的尾巴扫开蛛网,井底忽然传来捣衣声。冯小桃腕间桃木镯渗出松香,照出井壁暗格——里头塞着半卷《染经》,字迹被水汽晕成蓝花。 “阿婆总说虹井通着龙脉。”苏芷摩挲着井绳磨痕,“当年她在此浸染御赐凤袍,暴雨中布料显出的不是龙纹,倒是满幅的茶树影。” 陵光君用刻刀撬开暗格,带出一把生锈的铜钥匙:“你阿婆没告诉你?苏虹是她双生妹妹,暴雨那日抱着染缸跳了井,缸里泡着三百卷揭发知府贪墨的账本。” 井水忽然翻涌,褪色的百衲布浮上半空,缺角处显出血字:“茶染龙脉,虹祭贪泉”。 --- #### 四、百衲市集 小满当日的市集支起七彩布棚。苏芷的虹纹布刚挂上竹竿,便被番商围住。蓝眼商人卡尔举着放大镜细看:“这经纬织法,分明是西洋舶来的珍妮机所出!” “珍妮机?”冯小桃攥紧捣衣杵,“这是盘耳山七代染娘传的‘百梭法’,一匹布要投梭千次!” 青鸾的尾巴卷起染缸残片,露出底部“天元四年制”的铭文。陵光君晃着铜钥匙走近:“卡尔先生腰间怀表的齿轮纹,倒是与我这钥匙齿痕相似——上个月被盗的虹井旧锁,可是在贵处?” 玉衡长老的琴弦忽地绷断,琴腹滚出半本染经。苏芷对着日头展开经卷,缺失的秘方正在卡尔怀表镜面上显现——混着茶露与井水的配方,被雨水冲成蓝烟。 --- #### 五、新锦成霞 暴雨倾盆时,虹井腾起七色彩雾。苏芷将百衲布铺在井口,缺角被冯小桃的桃木镯补全。陵光君刻刀划过井栏,青石上显出朝露师祖的手书:“茶脉即血脉,虹纹即心纹。” 布匹吸饱水雾的刹那,三百道茶农虚影从经纬间浮现。最年长的老者指向卡尔,他怀表里藏的虹井锁钥应声而碎。青鸾的尾巴卷着新染的虹纹布掠过市集,布料遇雨不湿,反将水珠凝成茶芽形状。 三日后,苏氏染坊挂起新匾。苏芷在井边栽了棵野茶树,树根缠着那块补全的百衲布。陵光君蹲在檐角刻新兽,这回是衔着布匹的囚牛——冯小桃瞧见兽爪刻痕,分明是那日井底的血字。 --- ### 器物谱 **虹纹染方** - 原料:虹井水、雷击茶露、百年前霉斑 - 古法:暴雨夜投梭,借雷电固色 - 掌故:苏虹殉井那日,井中腾起的蓝烟七日不散 **百衲布** - 拼布:七十二色对应盘耳山七十二泉眼 - 秘纹:日光下显茶脉,雨雾中浮人影 - 传承:每代染娘添一缕鬓发织入 --- ### 人物谱 **苏芷** - 身份:苏虹侄孙女,第七代染娘 - 特征:左腕银镯刻二十八宿,浸染时泛虹光 - 心结:补全百衲布,洗刷先祖污名 **卡尔** - 背景:西洋商会探子,假扮商人盗取古艺 - 暗器:怀表内藏虹井钥匙模,可拓印机关 - 结局:被茶农虚影惊疯,终日念叨“蓝烟吃人” 陶声 一、陶墟 白露那日,山坳里的老窑飘起第一缕青烟。陶九蹲在溪边筛陶土,粗布短打沾满赭色泥点,腕上缠着的葛布条被露水浸得发灰。溪水裹着碎陶片叮咚作响,惊醒了草窠里打盹的灰狸猫。 “九哥,窑神庙的瓦当又碎了!”铁柱举着半块陶虎符奔来,断口处黏着暗红胶泥,“玉衡长老说这是凶兆,得用镇山土重烧。” 陶九接过残片,指腹搓了搓胶泥:“这是西岭的红胶土,三年前就绝矿了。”他抬眼望向崖壁上的古窑群,风化的窑口像无数只空洞的眼。 溪水忽然漫上脚背,青鸾的狐尾卷走陶筐:“上游冲下来个怪东西!” --- #### 二、异客 茶市东头新支起顶靛蓝帐篷,番邦客商阿列克谢正在展示彩陶瓶。琉璃釉在晨光下流淌,瓶身绘着的三眼婴尸随角度变换表情。冯小桃凑近细看,嗅到股熟悉的腥气——与当年西洋镜中的味道如出一辙。 “这叫记忆瓶。”阿列克谢转动瓶身,釉彩映出盘耳山全景,“能封存山中最美的晨雾。” 青鸾尾巴扫翻陶瓶,碎瓷里滚出颗赤色陶珠。陶九弯腰拾起,珠子突然发烫,显出古窑内部结构图——正是他苦寻不得的“龙脊窑”建造秘法。 玉衡长老的琴弦在此时绷断:“二十年前有个罗刹工匠,骗走龙脊窑的陶谱后,整支商队葬身山洪。” --- #### 三、残窑 废弃的龙脊窑爬满藤萝,窑口陶砖刻着褪色的采茶谣。陶九点燃松明火把,火光惊飞一群黑翅蝠。冯小桃腕间桃木镯突然开裂,镯芯掉出半枚陶哨——正是阿列克谢腰间挂着的另一半。 “你爹留下的?”陶九摩挲着哨身刻痕,“当年他给我娘雕陶簪时,也爱刻这种缠枝纹。” 窑内传来陶轮转动的吱呀声。青鸾的尾巴扫开蛛网,露出窑壁暗格:三百个陶俑或坐或立,中央供着把缺角陶刀,刀身纹路与陵光君的刻刀如出一辙。 阿列克谢的冷笑在窑中回荡:“龙脊窑不是烧陶的,是炼人傀的炉子!” --- #### 四、陶血 暴雨倾盆而至,赤色陶珠在掌心融化。陶九眼前浮现旧景:罗刹工匠将陶土混入人血,烧出的陶俑能自行耕作。阿爹发现秘术后,连夜砸毁七座龙脊窑,却遭毒手封入陶瓮。 “这才是真正的镇山土。”冯小桃挖开窑底焦土,露出暗红胶泥,“你爹把遇害者的骨灰混入陶土,烧成砖瓦砌了茶神庙。” 青鸾尾巴卷起陶刀劈向暗门,门内滚出成筐的赤色陶珠。每颗珠里都封着缕残魂,遇空气凝成茶农虚影,朝着阿列克谢嘶吼。 玉衡长老的琴音破开雨幕:“九儿,砸碎祭坛中央的陶鼎!” --- #### 五、初鸣 霜降日,新起的龙脊窑吐出第一窑陶器。陶九将赤色陶珠碾碎混入釉料,烧出的陶碗盛茶时浮现山岚雾气。阿列克谢被囚在茶神庙做苦役,每日对着陶俑忏悔。 “这才是记忆瓶。”陶九递给冯小桃一只素陶罐,“封着盘耳山的晨雾与暮雨。”罐底刻着陶家印记,细看是无数个“正”字叠成的山形。 陵光君蹲在窑口刻镇兽,这回是衔着陶轮的螭吻。青鸾的尾巴扫过新烧的陶砖,砖面映出当年陶爹的身影——他正在教幼年的陶九捏泥人,捏的是采茶归来的冯小桃。 --- ### 器物谱 **赤陶珠** - 材质:人血混西岭红胶土 - 邪术:封存生魂可驱陶俑 - 净化:混入茶露重烧,可得留影陶 **龙脊窑** - 构造:九曲烟道借山势引风,窑温千年恒定 - 正用:烧制防水陶瓦,护茶仓不潮 - 秘史:陶九祖父改良窑炉,破炼傀邪术 --- ### 人物谱 **陶九** - 身份:龙脊窑最后传人 - 特征:十指覆老茧,能辨百种陶土 - 心结:洗刷祖辈污名,重振陶坊 **阿列克谢** - 背景:罗刹炼傀师后代,伪装商贾寻秘术 - 暗器:彩陶瓶藏迷魂烟,釉毒可致幻 - 结局:被罚修补三百处陶瓦,掌心烙茶纹 绣夏 一、溪影 芒种后的山涧浮着碎萍,缁衣跪在青石上浣纱。葱绿裙裾浸透溪水,腕间玉镯磕着捣衣杵,惊起几尾银鱼。对岸忽传来笛声,穿黑短裤的胖青年翘腿坐在古柳枝头,柳叶在他指间化作蝴蝶,扑簌簌落在纱上绣出并蒂莲。 “陵光君又偷懒?”缁衣扬手甩出水珠,蝶影碎成光斑,“藏书楼古籍的蛀洞还没补。” 胖子翻身落地,腰间青铜司南晃个不停:“修补《绣经》第八卷时,瞧见你曾祖母的笔记——她说用朝露绣帕擦汗,能见未来郎君。” 柳荫深处传来轻笑。女狐仙摇着湘妃竹扇踱来,扇面绘着未完成的百子图:“三百年前你哄我喝醉千秋酒,也说能见前世姻缘。” --- #### 二、市喧 山脚青石街飘起杏黄旗,十二家绣坊支起缂丝机。缁衣教孩童用茶渣染丝线,铁柱忽然举着西洋玻璃瓶冲来:“缁姐姐!异族客商要换《璇玑图》绣谱!” 玻璃瓶里的红蚂蚁排成古篆,正是失传的“回文绣”针法。陵光君咬着麦芽糖凑近,糖丝黏在绣架上:“这是西域火蚁,沾过血的丝线会被啃噬。” 女狐仙竹扇一展,扇骨弹出银针钉住蚁群:“二十年前有罗刹绣娘,用活蚁绣出会动的嫁衣,穿上的人却化作血水。” 市集东头忽然喧哗。穿金线长袍的客商阿史那举起绣帕,帕上白鹤竟振翅飞出,叼走了玉衡长老发间玉簪。 --- #### 三、鹤踪 废弃的璇玑阁结满蛛网,青鸾尾巴卷着磷火灯笼,照见梁柱间残破绣架。缁衣指尖抚过焦黑丝线,突然被刺出血珠——血滴在绣绷上凝成谶语:“七日后申时三刻,鹤碎琉璃顶。” “这是你曾祖母的劫数。”陵光君掏出油腻腻的青铜罗盘,指针正对殿顶残缺的琉璃瓦,“当年她在此绣完《山河社稷图》,被天雷劈碎三魂。” 女狐仙突然扯开阿史那的袖口,露出腕间火蚁刺青:“罗刹国的噬魂绣,专破护山阵法!” 暴雨倾盆而至,白鹤虚影撞向琉璃顶。缁衣抛出浸过醉千秋的绣线,线头缠住鹤爪的瞬间,三百年前的天雷在云层复现。 --- #### 四、针雨 陵光君的黑短裤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他咬破指尖在绣帕上画符,血珠化作金针悬空:“小缁儿,教你曾祖母的绝活——千针锁魂阵!” 阿史那袖中窜出火蚁洪流,遇金针即爆成血雾。女狐仙竹扇翻飞,扇面百子图活过来缠住妖鹤。青鸾尾巴卷着琉璃瓦残片,映出缁衣曾祖母的身影——她正将最后一缕魂封入绣帕,帕角留着未绣完的“缁”字。 “原来我是阵眼!”缁衣扯开发带,青丝缠住金针。暴雨中浮现七十二座绣架,将妖鹤钉回《山河社稷图》残卷。 --- #### 五、新绣 小满那日,璇玑阁换了鲛绡窗纱。陵光君蹲在檐角刻镇山兽,这回是衔着绣针的椒图。缁衣教铁柱用火蚁绣了幅市集图,蚂蚁在茶渣染的布面上搬运光斑。 “这才是真正的回文绣。”女狐仙摇着新制的牡丹团扇,扇骨暗藏鹤唳针,“往后教那罗刹人,刺绣不是邪术。” 阿史那在茶神庙前扫落叶,每片叶子都刺着忏悔文。陵光君偷藏了缁衣的发带,对着夕阳瞧见丝缕间浮动的山河影——正是三百年前那道天雷劈出的灵光。 --- ### 器物谱 **鹤唳针** - 材质:天雷劈过的陨铁 - 秘法:沾绣娘心血可唤鹤魂 - 掌故:缁衣曾祖母用此针绣过龙袍十二章纹 **璇玑绣架** - 构造:紫檀木嵌二十八宿铜钉 - 正用:绣品可调节山间灵气 - 异变:沾邪术会招来噬魂火蚁 --- ### 人物谱 **缁衣**(出自《诗经·郑风·缁衣》) - 身份:璇玑绣坊传人 - 特征:青丝系茶染发带,刺绣时睫染金粉 - 隐秘:生辰八字与三百年前雷劫同日同时 **阿史那**(西域古姓) - 背景:罗刹噬魂绣传人 - 暗器:火蚁藏于琉璃珠,可噬绣品灵气 - 结局:被罚用普通丝线重绣万卷《金刚经》 灯谜三 #### 一、灯影 霜降夜,千盏冰灯悬满听松阁飞檐。陵光君蹲在朱漆廊柱下刻灯谜,黑短裤沾满松脂,腰间青铜司南映着琉璃灯,在青砖上投出星图。冯小桃捧着新蒸的桂花糕路过,腕间桃木镯突然发烫——灯影里晃着个戴鹿角面具的异族少女,指尖萤火正灼烧谜面红绳。 “胖师父又在偷懒?“女狐仙璇玑摇着湘妃竹扇踱来,扇坠九连环叮咚作响,“这''无边落木''的谜面,你用了三十年。“ 陵光君咬断线头,将谜笺叠成纸鹤:“今年添了新彩头——猜中者能进藏书楼看《光阴卷》。“纸鹤忽地燃起靛火,映出面具少女腕间蛇形刺青。 #### 二、市喧 山脚灯市飘着酒酿香,铁柱领着孩童们追兔儿灯。异族少女的摊位支着西洋八音盒,盒里小人随《胡笳十八拍》舞剑,剑尖挑着粒夜明珠。青鸾尾巴卷走珠串,珠光里竟浮出三百年前灯市旧景:陵光君与朝露师祖共放河灯,灯上墨迹未干的正是“无边落木“。 “此珠名''走马灯''。“少女揭下面具,金瞳如蛇,“能照见人心最痛的往事。“ 璇玑竹扇突然脱手,扇骨银针钉住八音盒齿轮。玉衡长老的古琴声破空而至,琴弦缠住夜明珠:“罗刹国的窥心术,也敢来破盘耳山的灯阵?“ #### 三、谜劫 藏书楼《光阴卷》无风自翻,停在“甲子年霜降“页。陵光君蘸着桂花蜜修补残页,蜜珠凝成朝露临终景象:她将半缕魂魄封入灯谜,只为守住逆转光阴的秘术。冯小桃腕间桃木镯开裂,露出内层金箔——赫然是《光阴卷》缺失的“回“字诀。 “师父早知道我是阵眼?“ “你腕上金箔原是你娘的发簪。“陵光君掏出油腻腻的青铜钥匙,“二十年前她为改我命数,私启光阴阵遭反噬。“钥匙插入《光阴卷》锁孔刹那,三百盏河灯自潭底浮起,每盏都映着不同时空的陵光君。 #### 四、燃犀 子时暴雨倾盆,璇玑的九连环化作锁链困住八音盒。异族少女金瞳淌血,夜明珠炸成碎片,每片都映着陵光君与不同女子的过往。青鸾尾巴燃起狐火,火光中浮现冯小桃娘亲身影——她正将婴孩放入竹篮,篮底铺着撕碎的《光阴卷》。 “光阴阵需双生魂为引。“少女蛇形刺青游出手腕,“你留她在身边十八年,不就是为了今日?“ 陵光君突然捏碎青铜司南,星图化作金粉笼罩听松阁。冯小桃腕间金箔飞入《光阴卷》,修补好的“回“字诀绽出霞光,将夜明珠残片炼成新灯。 #### 五、新谜 雨水日,灯市挂起琉璃新灯。陵光君把重刻的灯谜塞给璇玑:“今年谜面是''等闲变却故人心''。“ 女狐仙竹扇轻摇,扇面映出冯小桃教孩童制灯身影:“你添的彩头呢?“ 胖子摸出块金箔雕的枫叶:“猜中者能进《光阴卷》改一次憾事——当然,只能改无关紧要的。“他望着枫叶上朝露的小像轻笑,“比如当年没接住她抛的绣球。“ --- ### 器物谱 **光阴卷** - 材质:千年蠹鱼皮浸雪芽茶露 - 禁忌:每月仅能开启半刻,违者遭光阴流反噬 - 掌故:朝露以毕生修为将半卷缝入桃木镯 **蛇瞳珠** - 炼法:取罗刹国巫女目血凝炼 - 邪术:照见人心执念,可篡改短暂记忆 - 破解:需双生魂共鸣之光 --- ### 人物谱 **璇玑**(出自《尚书·舜典》) - 身份:掌灯使兼藏书楼执事 - 特征:九连环耳坠可化锁魂链 - 癖好:收集历代灯谜手稿 **迦罗**(梵语“时光“音译) - 背景:罗刹国巫女后裔 - 暗器:蛇形刺青可化噬魂蟒 - 结局:被罚抄写十万遍《往生咒》 --- 香烬 一、香踪 寒露晨,竹筛漏下细碎金斑。芷跪坐在青玉案前调香,葱指拈起一匙龙脑,腕间银链缀着的香珠轻晃。铜炉忽腾青烟,凝成白鹤掠向窗外——正撞见陵光君蹲在琉璃瓦上,黑短裤勾破的线头随风飘摇。 “胖师父又偷窥!“女狐仙摇着孔雀翎扇倚门,“上回你说要教我''返魂香'',却往香灰里掺桂花糖。“ 陵光君抛来油纸包,里头蜜饯梅子裹着香粉:“这可是用《离骚》残卷烧的香灰,屈子佩过的秋兰气息。“ 檐角铜铃骤响。铁柱捧着碎瓷罐冲进院门:“芷姐姐!异族客商要换返魂香方!“罐底黏着焦黑香料,纹路竟与芷腰间香囊的苏绣纹一模一样。 --- #### 二、市喧 山脚香市浮着沉水雾气。金瞳客商刹支起鎏金香炉,炉中蟠螭吞吐紫烟,幻出盘耳山旧景:三百年前的制香师将婴孩埋入合欢树根,树皮渗出胭脂色香脂。青鸾尾巴卷起香灰,灰烬凝成谶语“香尽人亡“。 “这才是真正的返魂香。“刹指尖挑着血色香丸,“用至亲骨血炼的香,能唤回逝者三日。“ 玉衡长老的古琴劈开幻象:“二十年前罗刹香师屠村炼香,被陵光君封入镇魂鼎,鼎上饕餮纹与你腰间玉佩如出一辙。“ 芷的香囊突然发烫,苏绣纹路渗出血珠。陵光君的黑短裤掠过香摊,裤袋漏出半块残玉——正与刹的玉佩严丝合缝。 --- #### 三、烬影 子夜暴雨浇透合欢林。芷跪在树洞前,见焦黑树皮裂出人面:“娘?“二十年前襁褓中的记忆翻涌:娘亲割破指尖将血香抹在她眉心,镇山钟在此时敲响丧音。 “返魂香需活人做引。“刹的金瞳映出陵光君身影,“当年你娘为护香脉,将你炼成''人香''。“蟠螭香炉吐出紫烟,三百香农虚影在雨中哀嚎。 陵光君突然捏碎残玉,玉屑混着雨水凝成古琴。玉衡长老拨动琴弦,弦音割开芷的眉心——血珠坠入香炉,竟化出娘亲临终场景:她将半卷香谱刺入婴孩脊背。 --- #### 四、香谶 青鸾尾巴燃起狐火,照亮芷后背的朱砂纹——正是失传的《天香九卷》。陵光君蘸着雨水在香案画符,黑短裤泛起金光:“教你真正的返魂香!“ 刹的蟠螭香炉轰然炸裂,紫烟中走出芷的娘亲虚影。女狐仙翎扇卷起香灰,灰烬重组成镇山香方:“以爱为引,以悔为媒,此香可渡执念。“ 暴雨骤歇时,合欢树绽出新蕊。芷将血香抹在刹的额间,金瞳映出他幼年被炼香师掳走的往事。陵光君蹲在树根刻字,碑文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 #### 五、新香 霜降日,香市挂起七十二式香囊。芷教铁柱用合欢花制香饼,掺入的蜜糖引来了陵光君。女狐仙摇着新制的孔雀香扇,扇骨暗藏返魂香粉。 “胖师父又偷香?“ “非也非也。“陵光君掏出油纸包,里头梅子裹着镇山香灰,“教你个新方子——悔香。“他望向合欢林深处,碑文不知被谁改成了“此处有情万千重“。 --- ### 器物谱 **返魂香** - 正法:合欢晨露混悔泪,三蒸三晒 - 邪术:至亲骨血炼丸,可篡改记忆 - 掌故:芷娘亲将香谱刺入女儿脊背化胎记 **蟠螭炉** - 构造:西域陨铁铸螭首,腹藏三千冤魂 - 破解:需至纯人香为引 - 结局:被玉衡长老炼成镇山钟槌 --- ### 人物谱 **芷**(《楚辞·九歌》“沅有芷兮澧有兰“) - 身份:人香宿主兼香脉传人 - 特征:脊背隐现朱砂香纹,血可破邪香 - 隐秘:泪水能化极品合欢香 **刹**(梵语“瞬息“) - 背景:罗刹炼香师傀儡 - 暗器:金瞳可摄魂三十息 - 救赎:被种入悔香后成为守山人 伞青 一、檐语 谷雨时节,竹骨伞铺满听松阁长廊。攸跪坐在青石阶上扎伞架,腕间红绳系着铜铃,每缠一道篾条便轻响一声。对岸柳梢忽坠下水珠,正巧打在未干的伞面上,墨色荷花晕开,惊得檐下灰狸猫弓背炸毛。 “攸丫头,伞面画歪了。“陵光君倒挂在廊檐,黑短裤垂下的流苏扫过伞面,“三百年前朝露师祖画伞,闭着眼都能绘出七十二种云纹。“ 女狐仙摇着檀木柄伞踱来,伞沿垂落的琉璃珠映出攸腕间胎记:“哟,胖师父又拿旧情人说事?当年你偷她伞骨烧火煮茶,气得人家三月不与你说话。“ #### 二、伞祸 山脚伞市飘着桐油香。铁柱举着新制的油纸伞乱窜,伞骨突然崩开,竹篾划破异族客商的长袍。金发男子迦罗拾起断篾,碧瞳泛起幽光:“这青竹产自罗刹国鬼哭林,盘耳山怎会有?“ 攸抚过断裂处,嗅到腐尸气息:“三日前补的旧伞,伞骨是陵光君从后山古墓挖的。“ 迦罗袖中滑出半截焦黑伞柄,柄端刻着盘耳山旧纹。陵光君嚼着麦芽糖凑近,糖丝黏在伞面上:“二十年前罗刹国暴雨成灾,百具浮尸撑着盘耳山的伞漂回国——伞骨浸了怨气,会吃人。“ #### 三、骨伞 子夜惊雷劈开古墓碑。攸跪在积水中拼伞骨,见焦黑竹纹渗出暗红血珠。青鸾尾巴卷着磷火灯笼,照见伞骨内壁刻满咒文——正是迦罗腰间玉佩上的罗刹古文。 “你娘用命换的伞谱,原来藏在这里。“陵光君用刻刀挑开竹膜,泛黄的《天工伞经》浮出水面,“当年她为阻怨伞流毒,将真谱封入你胎记。“ 迦罗的碧瞳突然淌血,三百把黑伞自墓中飞出。伞面浮现溺死者面容,雨滴打在上面竟发出呜咽声。 #### 四、焚雨 女狐仙檀木伞旋出青光,琉璃珠化作锁链缚住黑伞。攸扯断红绳,铜铃坠地凝成往生阵。陵光君咬破指尖在伞面画符,血珠遇雨燃烧:“教你真正的制伞术!“ 迦罗的玉佩炸成碎片,每片映出幼年被炼成伞奴的过往。攸腕间胎记裂开,飞出金色丝线将怨伞缝成巨莲。青鸾尾巴点燃莲心,火光中浮现攸娘亲身影——她正将最后滴血抹在婴孩眉心。 #### 五、新晴 芒种日,七十二把青竹伞遮住茶市。攸教铁柱在伞面绘山岚,陵光君蹲在伞骨刻避雷纹。迦罗跪在碑林削竹篾,每削一根便念句往生咒。 “胖师父又偷伞骨?“女狐仙摇着新伞轻笑,伞沿垂着攸的铜铃,“这把送你,伞面绘的是朝露师祖小像。“ 陵光君老脸一红,伞面忽绽青光。三百年前的朝露正在雨中收伞,回头嫣然一笑,伞尖水珠正落在他今朝的衣襟。 --- ### 器物谱 **往生伞** - 正法:青竹浸三年晨露,伞面绘往生咒 - 邪术:怨气浸骨可化噬魂器 - 掌故:攸娘亲将伞谱封入女儿胎记 **碧瞳玉** - 材质:罗刹国泣血石 - 异能:可见器物前世因果 - 结局:被炼成镇伞碑基座 --- ### 人物谱 **攸**(《诗经·大雅》“风雨攸除“) - 身份:伞灵宿主兼天工传人 - 特征:眉心凝血痣可破怨气 - 隐秘:泪水能化桐油,使伞面不沾尘 **迦罗**(梵语“执念“) - 背景:罗刹伞奴遗孤 - 暗器:碧瞳可操控竹器 - 救赎:被种入往生咒后成为守碑人 --- (全文依山居烟火气,融江南伞坊、异族悲歌,苏州园林式长廊错落青伞,时空涟漪暗藏情愫,器物与人物皆溯古籍,独立成篇而承旧韵) 花朝 一、花汛 惊蛰刚过,山涧的野樱已缀满枝头。棠捧着竹篓拾落英,青衫袖口沾着晨露,腕间银铃随步伐轻响。听松阁檐角垂下七色绸,陵光君蹲在梁上挂灯笼,黑短裤勾住绸带,整个人倒悬着晃悠:“小棠儿,采够百花酿,分我一坛如何?“ 女狐仙摇着牡丹团扇路过,扇坠玉铃铛叮咚脆响:“胖师父昨儿偷喝三坛蜜酒,醉倒在藏书室打鼾,震落半架古籍。“ 棠仰头轻笑,篓中忽落进一枝双生樱。陵光君翻身跃下,枝头露水正滴在他后颈:“奇哉!这樱树早枯了十年,怎会开花?“ #### 二、时轮 藏书室的《时轮经》无风自翻,停在“花朝复始“页。陵光君蘸着蜜酒修补残卷,酒气熏出虚影:三百年前的棠家先祖正将古籍埋入樱树根。窗外忽传来惊呼,棠举着满篓双生樱闯入:“师父!市集商贩每日说同样的话!“ 女狐仙团扇点向更漏:“辰时三刻,已重复七日。“扇面牡丹绽开又凋零,琉璃窗格映出永恒暮色。陵光君摸出油腻腻的青铜时轮仪,齿轮卡着片樱瓣:“有人篡改花朝时序。“ #### 三、轮回 棠在绣坊穿第七遍百花绳,绳结总在申时断裂。铁柱每日扛来新伐的青竹,竹节纹路分毫不差。陵光君的黑短裤挂满露水,蹲在古樱下啃麦芽糖:“你祖上擅时术,被反噬困在花朝节百日,最后化作春泥。“ 树根突然裂开,露出半截玉簪。棠拾起簪子,腕间银铃震出残影——先祖正将幼女推入时光裂隙:“快走!莫让《时轮经》现世!“ 女狐仙团扇劈开幻象:“傻丫头,你才是古籍最后一页!“ #### 四、破阵 子夜暴雨摧折百花。棠将双生樱簪入鬓角,花瓣裹着《时轮经》飞旋。陵光君咬破指尖,血珠在时轮仪上绘出星图:“借你三日寿数,可敢?“ “有何不敢!“棠扯断银铃,铃芯金粉凝成时光刃。女狐仙的牡丹团扇燃起狐火,照亮古樱三百圈年轮。先祖虚影在雷光中消散,棠的银发垂落肩头:“原来我早死在百年前。“ #### 五、新蕊 花朝正日,古樱绽如云霞。陵光君将时轮仪埋入树根,黑短裤沾满泥浆:“送你件新礼。“ 棠展开油纸包,里头麦芽糖裹着片青铜齿轮:“胖师父又唬人?“ 女狐仙摇着新制的杏花伞轻笑:“他把自己百年修为炼成护花阵,今后再无人能篡改盘耳山时序。“ 风过回廊,听松阁的灯笼映出双影。少年陵光君正在檐角刻兽,回头笑道:“今年的花朝酒,我请。“ --- ### 器物谱 **时轮仪** - 材质:青铜嵌双生樱木 - 异能:可观测三日时光流 - 代价:每启用一次折寿三载 **百花篓** - 制法:浸过百花晨露的青竹丝编织 - 妙用:盛放之物永葆鲜妍 - 掌故:棠先祖为救幼女所制 --- ### 人物谱 **棠**(《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 - 身份:时术遗孤兼护花使 - 特征:银发缀樱瓣,血可暂停光阴三息 - 隐秘:实为古籍《时轮经》化形 **陵光君** - 今回显真:折损百年修为后现少年貌 - 新癖:嗜食麦芽糖,常偷藏棠的百花酿 - 伏笔:檐角新刻的嘲风兽暗藏时光阵 --- (全文依循古风,以花朝时序为引,融轮回之谜、血脉传承,苏州园林式楼阁映满花枝,器物与人物交织时空秘辛,独立成章而承旧制) 琴踪 一、弦语 白露凝阶,听松阁的桐木琴台蒙了层薄霜。瑟跪坐在蒲团上调弦,葱指拂过冰蚕丝弦,腕间玉镯磕出清响。忽有异声自琴腹传出,似叹息又似低吟,惊得檐角铜铃乱颤。 “瑟丫头,你这''鹤鸣''琴的第七弦,装反了。“陵光君倒挂在竹帘外啃梨,黑短裤垂下的流苏扫过琴徽,“三百年前朝露师祖制此琴时,特意将商弦染成碧色。“ 女狐仙摇着金丝楠木扇踱入,扇坠的青铜编钟叮咚作响:“胖师父当年偷琴弦煮酒,被朝露罚扫琴阁三月,倒把每张琴的毛病都摸透了。“ #### 二、琴祸 山脚琴市飘着松烟香。铁柱扛着新斫的杉木琴奔走,琴轸突然崩飞,砸中异族客商的鎏金琴匣。蓝瞳男子毗卢揭盖验琴,匣中忽涌出黑雾,凝成三百年前瑟家先祖抱琴投潭的景象。 “这焦尾纹......“瑟抚过琴身裂痕,“是罗刹国的焚心木!“ 陵光君嚼着梨核凑近,汁水溅在琴面:“二十年前有批焚心琴流入中原,奏琴者皆在月圆夜焚身,灰烬里能凝出人形傀儡。“ #### 三、焦痕 子夜暴雨冲刷着镇魂潭。瑟赤足踏入寒潭,见潭底沉着七具青铜琴匣。毗卢的蓝瞳泛起幽光:“令祖为灭焚心琴祸,将施术者封入琴身永镇潭底。“ 潭水忽现漩涡,黑雾凝成瑟家先祖虚影。女狐仙金扇劈开水面,扇骨暗藏的离火石映出琴匣铭文——“天元四年,瑟氏女封魔于此“。 “原来我是阵眼!“瑟扯断玉镯,血珠渗入焦尾琴。陵光君的黑短裤泛起金光,指尖血在琴面画出往生符:“教你真正的《清心咒》!“ #### 四、焚音 毗卢的琴匣炸成碎片,每片映出幼年被炼成琴奴的过往。瑟的冰蚕弦缠住黑雾,弦音割裂焚心木。女狐仙扇坠编钟自鸣,奏出《列子御风》破开魔障。 潭底青铜匣浮出水面,瑟家先祖的虚影抚琴而歌:“焦尾非祸,人心入魔。“陵光君突然纵身入潭,捞出半块残碑——碑文正是《清心咒》残缺的下卷。 #### 五、新韵 霜降日,七十二张新琴悬满听松阁。瑟教铁柱在琴底刻避邪纹,陵光君蹲在檐角刻衔琴兽。毗卢跪在碑林削琴轸,每削一根便奏半阙《安魂引》。 “胖师父又偷冰蚕弦?“女狐仙摇着新制的鹤唳琴轻笑,“这把送你,琴腹藏着朝露师祖的手札。“ 陵光君老脸微红,拨弦竟奏出年少时与朝露共谱的《松间月》。三百年前的月光穿过时空,正落在他今朝抚琴的指节。 --- ### 器物谱 **鹤鸣琴** - 材质:千年雷击桐木 - 秘纹:第七弦混鲛人泪,遇魔气泛碧光 - 掌故:瑟先祖抱琴镇魔,琴魂化鹤守潭 **焚心匣** - 邪术:罗刹国魔木所制 - 异变:月圆夜琴声引心火焚身 - 净化:需瑟氏血脉奏《清心咒》 --- ### 人物谱 **瑟**(《诗经·小雅》“琴瑟击鼓“) - 身份:琴魄宿主兼镇潭人 - 特征:冰蚕弦缠腕,血可暂封魔气 - 隐秘:生辰八字与先祖投潭时刻重合 **毗卢**(梵语“光明遍照“) - 背景:罗刹琴奴遗孤 - 暗器:蓝瞳可惑乱琴音 - 救赎:被种入《安魂引》后成守碑人 --- (全文承袭古风雅韵,融琴道秘辛、异族恩怨,苏州园林式琴阁映照时空涟漪,器物与人物皆溯典籍,独立成篇而续旧章) 镜尘 一、镜影 霜降晨,听松阁的菱花铜镜蒙着薄尘。澈跪坐在青玉案前拭镜,葱指拂过鸾鸟纹,腕间银钏突颤——镜中竟映出陌生闺阁,茜纱帐下少女正梳堕马髻,簪头东珠与澈鬓边玉簪一模一样。 “小澈儿,这''溯光镜''可照三生。“陵光君倒悬在雕花梁上啃梨,黑短裤垂下的流苏扫过镜面,“三百年前朝露师祖对镜梳妆,簪花时窥见未来道侣,羞得摔了菱花钿。“ 女狐仙摇着缂丝团扇倚门,扇面双鲤戏水纹漾起微波:“胖师父当年偷镜照姻缘,却见自己百年后成了老饕餮。“ 檐角铜铃骤响。铁柱捧着碎镜匣冲入:“澈姐姐!异族客商要换古镜残片!“ #### 二、市喧 山脚镜市浮着沉水香。金瞳客商迦楼罗支起鎏金镜台,镜中映着盘耳山旧景:三百年前的铸镜师将婴孩投入熔炉,铜汁凝成人面纹。澈抚过展柜裂痕,血珠渗入菱花纹:“这是罗刹国的噬魂镜!“ “姑娘好眼力。“迦楼罗转动镜钮,镜面浮现澈梳妆的身影,“噬魂镜可改命换运,譬如让你避开明日午时的断簪劫。“ 陵光君嚼着梨核凑近,汁水在镜面画出符咒:“二十年前罗刹镜师屠村炼铜,被老夫封入镇山鼎,鼎上饕餮纹与你腰间玉珏倒似一对。“ #### 三、镜殇 子夜暴雨冲刷铸镜池。澈赤足踏入青铜浆,见池底沉着七具镜匣。迦楼罗的鎏金镜突然炸裂,碎片映出幼年被炼成镜奴的过往:“令堂为破噬魂镜,将你炼成''活镜魄'',想不到吧?“ 女狐仙团扇劈开雨幕,扇骨离火石照亮池底铭文——“天元四年,澈氏封魂于此“。铜浆凝成澈娘亲虚影,将半枚玉簪刺入她眉心:“快走!莫让《铸镜书》现世!“ 陵光君的黑短裤泛起金光,咬破指尖在澈后背画出血符:“三百因果今日了!“ #### 四、铸心 迦楼罗的镜奴大军冲破雨幕。澈扯断银钏,钏芯金丝缠住三百铜镜。陵光君以血为墨重写《铸镜书》,字迹遇雨燃烧:“正法铸镜,当以心为范!“ 镇山鼎浮出池底,澈娘亲的虚影抚鼎而歌:“明镜非台,红尘本埃。“女狐仙的团扇燃起狐火,将噬魂镜炼成漫天流萤。迦楼罗的玉珏突然融化,露出内层“澈“字铭文——原是澈幼年被夺的双生佩。 #### 五、新鉴 冬至日,七十二面八卦镜悬满山门。澈教铁柱在镜背刻辟邪纹,陵光君蹲在檐角刻衔镜兽。迦楼罗跪在碑林磨镜坯,每磨一轮便诵半卷《清心经》。 “胖师父又偷照姻缘?“女狐仙摇着新铸的芙蓉镜轻笑,“这面送你,镜匣藏着朝露师祖的胭脂盒。“ 陵光君老脸赧然,镜中忽现年少时与朝露共赏的桃花溪。三百年前的落英穿过光阴,正缀在他今朝的墨发间。 --- ### 器物谱 **溯光镜** - 材质:昆山玉混赤火铜 - 异能:寅时三刻可照见因果片段 - 代价:每用一次减寿七日 **噬魂镜** - 邪术:罗刹童男骨灰炼镜胎 - 异变:照镜者会渐失魂魄 - 净化:需澈氏血脉以心头血淬火 --- ### 人物谱 **澈**(《庄子·逍遥游》“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 身份:镜魄宿主兼守鼎人 - 特征:眉心隐现朱砂镜纹,血可暂封邪镜 - 隐秘:双生佩乃镇压噬魂镜阵眼 **迦楼罗**(梵语“金翅鸟“) - 背景:罗刹镜奴遗孤 - 暗器:金瞳可惑乱镜光 - 救赎:被种入《清心经》后成磨镜匠 瓷梦 一、瓷影 春分日,听松阁的青瓷窑腾起第一缕烟。珺跪在龙窑口添柴,腕间青玉镯映着火色,将窑壁照出流霞纹。突有碎瓷声自窑内传来,开窑竟见半尊人面壶——壶身裂纹如泪,眉眼与珺惊人相似。 “三百年前的''珐华瓷'',倒比活人还灵性。“陵光君蹲在窑顶啃桃,黑短裤沾满窑灰,“你祖上为烧这尊壶,把闺女封进窑眼,怨气凝成胎泥。“ 女狐仙摇着珐琅彩团扇轻笑:“胖师父当年偷挖封窑砖煮茶,被瓷魄追了三座山头。“ 市集忽起骚动。铁柱捧着碎瓷片奔来:“珺姐姐!罗刹客商的瓷偶会眨眼!“ --- #### 二、瓷喧 山脚瓷市浮着釉药香。金发客商阿史德支起波斯绒毯,毯上瓷偶随胡琴起舞,蓝瞳映出珺的倒影。珺抚过瓷偶裂痕,嗅到血腥气:“这是人骨瓷!“ “姑娘好见识。“阿史德转动瓷偶头颅,“焚尸灰混着处女血,烧出的瓷能通阴阳。“瓷偶眼中忽现幻象:三百年前的珺家先祖将少女推入窑口,少女腕间玉镯与珺的一模一样。 陵光君吐出桃核,核仁正嵌在瓷偶心口:“二十年前罗刹瓷祸,三百匠人化作窑鬼,每尊瓷偶都是活人碑。“ #### 三、骨泣 子夜暴雨浇透封魂窑。珺赤足踏入积淤,见窑底沉着七具瓷棺。阿史德的瓷偶突然炸裂,骨灰凝成珺娘亲身影:“儿啊,你才是最后的祭品!“ 女狐仙团扇劈开幻象,扇面双鹤衔着的《天工卷》浮出金字:“珐华瓷需至亲魂为釉。“陵光君咬破指尖,血珠在珺后背画招魂符:“你娘为破人骨瓷,将你炼成''活瓷胎''!“ 三百瓷鬼破土而出,珺的玉镯突然融化,青釉顺着血脉覆盖全身——她竟是封存百年的珐华瓷魄。 #### 四、淬魂 阿史德的瓷偶大军撞碎封窑碑。珺跃入窑眼,青釉裹着焚风重燃龙窑。陵光君的黑短裤燃起金光,以血为墨重写祭窑文:“正法烧瓷,当以魂为火!“ 女狐仙的团扇卷起《天工卷》,残页化作金箔封住瓷祸。珺娘亲的虚影在烈焰中抚碑:“痴儿,你早是镇山瓷灵。“阿史德的蓝瞳突然淌血,怀中瓷偶裂出半枚玉镯——正是珺幼年被夺的双生器。 #### 五、新釉 谷雨日,七十二尊新瓷供入茶神庙。珺教铁柱调制霁蓝釉,陵光君蹲在檐角刻衔瓷兽。阿史德跪在窑前筛骨灰,每筛一捧便念段往生咒。 “胖师父又偷霁蓝料?“女狐仙摇着新烧的缠枝瓶轻笑,“这个送你,瓶底藏着朝露师祖的胭脂谱。“ 陵光君老脸微红,釉色忽映出年少时与朝露共绘的《听松图》。三百年前的松涛穿过时光,正落在他今朝斑白的鬓角。 --- ### 器物谱 **珐华瓷** - 秘法:至亲骨血混昆山玉粉 - 正用:镇魂瓷可调和山灵地气 - 邪变:沾怨气则化噬魂器 **人骨瓷偶** - 邪术:处女胫骨研磨成胎 - 异变:月夜会泣血招魂 - 净化:需活瓷胎以本命火重淬 --- ### 人物谱 **珺**(《说文解字》“珺,美玉也“) - 身份:瓷灵宿主兼守窑人 - 特征:青釉纹隐现颈间,泪可补瓷裂 - 隐秘:双生玉镯乃镇山阵眼 **阿史德**(突厥王族姓氏) - 背景:罗刹瓷奴遗孤 - 暗器:蓝瞳可操纵瓷偶 - 救赎:被种入《天工卷》后成筛土匠 --- (青瓷烟雨笼古窑,时空裂隙藏血脉悲欢。苏州园林式瓷市错落有致,女狐仙妙语连珠,陵光君于痞气中显深情,器物与光阴交织成韵) 浮槎 一、槎影 寒露初凝,听雨阁的琉璃瓦上结满银霜。新入门的弟子蘅攥着扫帚立在天阶前,仰头望着悬在云海间的古木浮槎。这艘三百年前沉在沧溟海的渡天舟,如今枝桠间生着青苔,船头青铜罗盘锈迹斑驳,却仍能辨出“往来古今“四个虫鸟篆。 “莫盯着瞧,当心被槎影摄了魂。“ 清泠女声自月洞门传来。蘅慌忙低头,见穿鹅黄襦裙的女狐仙倚着太湖石,裙角银线绣的流云纹随步伐漾起微光。她发间别着支青玉雕的合欢簪,眼尾一点朱砂痣艳如红豆——正是传闻中掌管藏书楼的执事长老,名唤“晏晏“。 晏晏指尖一勾,浮槎垂落的藤蔓便卷来片焦黑木简:“今日起,你负责清扫听雨阁。若在槎下拾到这种刻着古篆的残简,需立刻送到藏书楼。“ --- #### 二、简祸 蘅跪在浮槎根部扫落叶时,发现第七块青砖下藏着暗格。半卷泛黄的《星槎胜览》裹在油纸里,书页间夹着片人鱼鳞,鳞片上竟浮着晏晏的小像。 “那是沉舟时殉槎的鲛人泪所化。“ 蘅惊得险些摔了书卷。穿靛蓝箭袖的青年不知何时立在槎影中,腰间玄铁司南泛着幽光。他拾起鳞片对着夕阳细看:“我名少虞,专司修补古籍。三百年前浮槎撞碎归墟结界时,晏晏长老就在船上。“ 阁内忽传碎裂声。蘅冲进门时,见晏晏攥着半块残简颤抖,简上血迹未干的篆文正化作飞灰:“有人篡改了沉舟时的星图......“ --- #### 三、归墟 藏书楼地宫的浑天仪突然逆转。少虞将《星槎胜览》铺在星砂图上,南海诸岛的位置正被墨迹篡改:“当年浮槎本要驶向蓬莱,却因星图偏差误入归墟。若史册被改,盘耳山此刻就该被归墟黑潮吞噬!“ 晏晏扯开袖口,腕间鲛珠串突然断裂:“沉舟那日,我把半缕魂魄封在槎木中。现在感应到那缕魂正在消失——篡史者想抹去整个沉舟事件!“ 蘅怀中的焦木简突然发烫。三人奔至浮槎下,见树干裂出时空漩涡,漩涡深处立着个戴青铜面具的身影,正将刻刀刺向槎木年轮。 --- #### 四、星陨 少虞的司南炸成碎片,每一片都映出不同时空的浮槎。蘅被卷入年轮裂缝,跌进三百年前的沧溟海。暴雨中的浮槎甲板上,年轻的晏晏正将鲛珠按进星图凹槽,而面具人的刻刀已抵住她后心。 “原来是你!“蘅认出那人腰间的螭纹玉佩——正是现今藏书楼管事的信物。她扑向星图台,怀中的《星槎胜览》突然燃烧,火光照出篡史者真容:竟是三百年后的少虞! “若不改星图,归墟黑潮将在明日辰时吞没盘耳山!“未来的少虞眼瞳赤红,“我花了二十年才找到逆天改命的方法......“ --- #### 五、槎梦 晏晏的合欢簪突然化作青铜钥匙。蘅将钥匙插入星图台,浮槎龙骨发出龙吟。三百年前的少虞跃上桅杆,箭袖中飞出七十二枚星钉:“正史岂容篡改!“ 两柄刻刀在空中相击,迸发的火星点燃《星槎胜览》。蘅借着火光看清真相:归墟黑潮因后世弟子私炼禁术而起。她夺过星钉刺向年轮:“要救盘耳山,就该修正现在,而非篡改过去!“ --- #### 六、潮息 现世的浮槎突然绽放新芽。少虞跪在枯槁的星图前,看着蘅从时空裂缝跌落。晏晏腕间重连的鲛珠串映出未来光影:归墟结界完好如初,黑潮化作漫天星雨。 “原来我才是祸端......“少虞抚过焦黑的刻刀。三百年前射出的星钉正嵌在他现世的司南里,提醒着每个试图逆天者要敬畏光阴。 --- #### 七、新芽 霜降那日,蘅在浮槎枝头系上青绸。晏晏将修补好的《星槎胜览》锁入地宫,钥匙化成新的合欢簪。少虞在听雨阁前立碑,碑文用的是星钉刻就的戒律: “史笔如槎,可渡往昔,不载私欲。“ 暮色中,新弟子们追逐着飘落的星砂。蘅望着重归平静的浮槎,总觉得那新生的枝桠间,还藏着无数未诉的时空秘语。 --- ### 器物谱 **浮槎年轮** - 材质:归墟不死木 - 异能:年轮裂缝可通古今 - 戒律:篡改年轮者将成时空残影 **鲛珠星图** - 炼制:沧溟鲛人目血凝珠 - 正用:校正星槎航向 - 反噬:过度催动会蚀毁记忆 --- ### 人物谱 **蘅**(《楚辞》“蘅芷澧兰“) - 身份:新晋扫洒弟子 - 机缘:怀揣民间《星槎胜览》抄本入山 - 宿命:将成为下一任星图守护者 **少虞**(《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 - 明职:藏书楼典校 - 暗线:私下研究时空禁术二十年 - 转折:与未来自我对决后道心重塑 令律欢喜香 说个冷笑话,当解闷吧: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饭很香,律令吃得很快,阿香说你慢慢吃,饭还有很多。律令说吃完还得上班呢,阿香说:你吃慢点,坐车上吃,我推车送你去上班。 律令不听,越吃越急,但是吃了几个钟头都未吃完,阿香说:你把人家急死了。 所以叫:急急如律令。原来是阿香的车没动,所以时间也不流动,律令吃不饱饭,阿香干着急。 律令吃得再急:结果是原地踏步。律令不听阿香的话,雷公问滕六有什么办法。 滕六没好气地说:阿香喜欢律令。雷公道:那就令律欢喜香!雷公一锤子砸下去:律令喊道:啊~阿香先吃! 张嘴。啊~老张白了一眼雷公说:忍了,张嘴不好听:叫张巧嘴。 《盘耳山岁时记》令律欢喜香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