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查抄郤家
巴郡之乱,根在江州。
伴随着江州叛乱平定,冬日里凛冽的暴雪终于停歇。
这场祸乱如汹涌的暗流,搅得民生不宁,朝堂震动,如今渐渐恢复了平静。
剿灭叛军后,刘禅亲自坐镇江州,彻查这桩惊天大案。
种种证据表明,郤家就是煽动难民谋反的始作俑者。
很快,郤家上下千余口人被全部捉拿,郤府往日的富贵荣华,如今只剩下荒芜和死寂。
江州都督府内,刘禅坐在案前,眉头紧锁,面前的烛火忽明忽暗,映照出他那凝重的脸庞。
郤府已被查抄,如今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该如何处置郤家?
主谋郤揖和郤术造反,定然必死无疑,但郤家其余的妇孺孩童呢?
他们很多人是无辜的,若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的全杀了,是否太过残忍了些?
君王的手段向来是残忍的,但作为穿越者的刘禅,内心深处总有些怜悯之心,诛族这种事情,他不想去做,也不愿去做,有伤天和。
但这件事不一样。
倘若只是惩处郤揖和郤术这两个罪魁祸首,对于其他世家大族而言,不过是隔靴挠痒,达不到震慑的效果。
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帝王的手段不痛不痒,帝王之怒不过如此,日后行事便会更加肆无忌惮。
刘禅的内心陷入了挣扎,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他缓缓抬头,眼神深处闪过一抹凌厉和决绝。
所谓乱世当用重典,若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君王,这一步他必须得迈出,绝不能有妇人之仁,去当圣母。
以他如今的年龄和资历,若不采取雷霆手段,根本无法震慑朝中那些老狐狸,也难以压制世家大族势力。
站在窗前,刘禅的神色逐渐变得坚定,他拿起写好的圣谕,紧紧握在手中,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绍先!”许久,刘禅朝着屋外大声喊道。
霍弋闻声来到刘禅身前,抱拳道:“陛下有何吩咐?”
刘禅看了他一眼,将手中的圣谕递到他的手中,随即沉声道:“郤家不顾民生,以下犯上,意图谋反,朕决定诛其三族,以儆效尤,这是手谕。”
霍弋瞳孔微缩,连忙从刘禅手中接过。
诛族。
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背后意味着什么,霍弋心里比谁都清楚。
跟刘禅相处了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见刘禅这般, 虽然脸上表现不出任何的怒意,但骨子里却恨透了这些世家。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
皇权与世家的争斗,向来都是残酷无情,一旦发难,便是你死我活。
这次刘禅借此事痛下杀手,便是要向所有蜀中的世家大族表明一个态度。
皇权,不可侵犯!
触君王逆鳞者,死!
将郤家诛族,蜀中其余世族必定闻风丧胆,再也生不出半分忤逆之心。
“遵令!”
霍弋郑重抱拳,他似乎明白刘禅这么做的目的,接过圣谕之时,眼神深处杀机尽显。
短短两日时间,江州城风云涌动,杀机凛然。
首先各个城门口张贴布告,向江州父老宣告郤家的犯罪事实,然后借用儒生名士制造舆论,细数郤家的各个罪名,最后欢迎百姓农户举报郤家曾经所犯下的罪证。
最终,郤家谋反的罪证由起初的七八条,最终积攒至上百余条。
至于这些罪证是真是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刘禅需要一个诛族的理由。
而这些罪证,就是刘禅杀人的理由。
一时间,郤家如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在蜀中百姓和世子的眼中,郤家就是黑心门阀,死一万次都不足惜的那种。
有了舆论的加持,刘禅不再犹豫,直接颁布旨意,细数郤家十六条罪状,昭告天下。
“诏曰:朕闻治国之道,首在安民,戡乱之策,贵乎明刑...”
“兹查有江州郤氏一族,恃宠而骄,罔顾律法,横行江州,欺压良善,侵吞赈粮钱财,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更敢蓄意谋反,起兵生事…”
“实乃人神共愤,天理难容…“
“依《蜀科》律法,郤、杜两家犯重大谋逆罪,依律当诛三族,主犯郤揖、郤术、杜衡三人于两日后枭首示众,其余族人七日后问斩,两家所有家产悉数查抄充公…“
“凡涉事官员,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彻查严办,江州都督李严怠政失察,贬为庶民…”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此道旨意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显然,郤家谋反一案,彻底触动了刘禅的禁忌,故而要大开杀戒。
江州百姓拍手称快,毕竟除掉了郤家这个毒瘤,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有人欢喜有人忧,蜀中其余世家闻风胆寒,他们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少年帝王,竟有如此强势手段。
经历过此事后,蜀中世家也逐渐试探到了刘禅的底线。
七日后,伴随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地,江州之乱终于画上了句号。
又过了几日,天气逐渐转暖,冰雪融化,刘禅也是感受到了春日的气息,万物复苏的时节来临。
在此期间,赈济的粮食全部到位,江州难民不用再受颠沛流离之苦。
此外,刘禅组织江州兵士下乡,帮助百姓春耕,抢翻冻土,另外刘禅亲自找到江州几个有名望的宿老,提出以工代赈的政策,临时没有活计的农户,可以用劳动换取报酬,以度过暂时的难关。
总之,大家携手共进,患难与共,共同度过这个灾年。
......
刘禅正坐在江州都督府的庭院中,悠闲地晒着太阳。
大灾过后,万里晴空,冰雪化冻,到处都是鸟语花香。
“董大人近几日都要忙疯了,你坐在这里倒是悠闲...”张星彩含笑朝着刘禅走来。
刘禅耸了耸肩,不咸不淡地道:“他是新任的江州都督,他要是不忙,朕该怀疑他贪污受贿了...”
张星彩在他的身旁盈盈而坐,瞥向他道:“如今江州大灾已定,我们何时返回成都?”
“说来...我们来成都已有半月,再不回去相父该等着急了。”刘禅想了想,笑着道,“明日吧,明日我们启程,回成都!”
喜欢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请大家收藏:()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31章 回成都
第231章 回成都
蜀中的这个冬天格外冷,似是将世间的一切生机都剥夺殆尽。
这一年,蜀国很多文臣武将相继病逝。
其中包括五虎将黄忠黄汉升,尚书令刘巴刘子初等。
优秀人才的离去,让举国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
好在江州之乱已平,至于善后工作刘禅全权交给董允处理,身为帝王,要学会放权,做一名合格的甩手掌柜。
经此一役,有了郤家灭族作为震慑,巴郡的其余世家短时间内不敢再作妖,巴郡包括周边郡县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百姓农户们也逐渐从大灾的惊慌中缓过神来,生活再度步入正轨。
返回成都的路程是枯燥乏味的,马车在官道上缓慢前行,发出沉闷的声响。
对于刘禅等人来说,回家的喜悦以及迫切的心情溢于言表。
“听母后说,媒人去三叔府上提亲了,两家各自请老神仙掐算了日子,婚事定在今年的五月初五。“坐在马车内的刘禅,微微侧身,深情脉脉的看着张星彩道。
“嗯。”张星彩声若蚊蝇的轻轻点头,脸颊微微泛红。
“也不知道这些老神棍们算的准不准,世上的江湖骗子太多,好好的黄道吉日,明明是宜大丧,结果看成宜嫁娶的比比皆是,就怕老神棍们眼神不好使...”刘禅撇嘴道,语气中带着调侃。
“呸呸呸!”张星彩瞪了他一眼,轻哼道:“好好的正事,怎么到你嘴里就变味了呢?”
刘禅一把牵住她的手,嬉皮笑脸道:“朕嘴里没味,你闻闻。”
“你!还让不让我做人了!”张星彩轻嗔薄怨,粉色小拳拳不停地捶他胸口。
她的眼神满是娇怨,却透着浓浓的爱意。
而黄皓和霍弋,坐在马车外,听得两人打情骂俏的话,无奈对视一笑。
这爱情的狗粮,被塞得饱饱的。
刘禅胆子愈发大了起来,他揽过张星彩的腰肢,逗弄道:“都老夫老妻了,害羞个甚?来,让朕宠幸宠幸。”
张星彩呸了一声,翻着白眼道:“谁跟你老夫老妻,我不嫁了。”
“女人都这么口是心非吗?”刘禅的手非常不老实的在张星彩的身上摸索着,眼神中带着坏笑。
张星彩又惊又羞,猛地打掉他那只烦人的手,然后使劲推开他:“你真是个...混蛋!”
因为羞涩和慌乱的缘故,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好了,不闹了。”刘禅厚着脸皮,再次伸出魔爪将张星彩揽过,“等回到成都,我们就准备成亲,到时候让相父张罗张罗,好好奢靡一把...”
“朕要让整个巴蜀,哦不整个天下,都羡慕朕有个好皇后。”
张星彩红着脸,轻轻道:“妾身不想当什么皇后,只要能在你身边,此生足矣。”
刘禅不置可否的撇撇嘴,说道:“某位大人物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后的婆姨,也不是好婆姨...”
张星彩锤了他一下,翻着白眼道:“哪个大人物说的,我咋不知道?”
刘禅恬不知耻的指了指自己,结果又招来一顿迷你小拳拳。
马车里的嬉笑声和爱情的酸臭味,打破了枯燥的行程,这一路霍弋和黄皓两人被狗粮塞得直翻白眼。
......
终于回到了成都,刘禅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身疲惫尚未褪去,诸葛亮就来到了他的寝殿。
寝殿内檀香袅袅,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一丝宁静。
“相父,还没休息啊?”见到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刘禅硬着头皮干笑道。
诸葛亮没好气的道:“谁家好人大白天睡觉?”
“午休,这是午休!”刘禅义愤填膺的喊道。
诸葛亮羽扇轻摇,深深看着刘禅不再说话,嘴角间噙着一丝笑意,刘禅被盯得有些发毛,只能硬着头皮朝他讪讪一笑。
“以往只觉得陛下聪慧机智,行事异于常人,虽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但心怀善念。没想到陛下此次在处理江州郤家之事时,竟雷厉风行,杀伐果断,不错,这才是该有的帝王模样。”诸葛亮笑着道。
刘禅连连赔笑:“相父谬赞了。”
“陛下不必过谦,江州难民事宜陛下处理的很好,对郤家灭族的手段也非常高明,如此才能震慑蜀中世族以及蠢蠢欲动的宵小之辈,陛下越来越有帝王的模样了。”诸葛亮含笑道。
刘禅眨了眨眼,轻声问道:“在相父心中,真正的帝王该是什么模样?”
诸葛亮轻摇羽扇,沉思片刻后缓缓道:“所谓帝王,要懂得用人、识人、选人,凡事不必事必躬亲,既能调动天下人才为己所用,又能平衡朝堂局势,不可让权臣一人独大,此谓帝王平衡之道。”
诸葛亮的声音如同钟磬般响起,沉稳有力。
“其次,身为帝王既要对百姓怀有仁爱之心,又要对不忠之臣杀伐果决,要善于把握时机,审时度势,不可过于仁慈,但也不能过于暴虐。”
“在亮看来,帝王最重要的就是御人之术,诚如汉高祖,虽出身寒微,但用萧何、张良、韩信三人而得天下,项羽有亚父范增却不会用,最终走向败亡之道...”
停顿片刻,诸葛亮看向刘禅接着道:“陛下若是能让蜀中人才各司其职,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身优势,那么蜀中就离兴盛不远矣。”
刘禅静静地听着,心中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阿斗,受教!”
良久,刘禅朝着诸葛亮深深一拜。
诸葛亮苦涩一笑,连忙将其搀扶而起:“臣肺腑之言,陛下不必如此。”
刘禅起身,随即挠了挠头道:“这段时日,成都一切都好吧?”
”都好。“诸葛亮笑着瞟了刘禅一眼,沉声道:“就是曹魏那边有点动静,怕是来年又要起战乱。”
刘禅点点头,自己刚把人家的长安和雍凉拿下来,人家不发疯才怪?
开春之后,蜀中与曹魏怕是免不了一场大战。
“相父,虽说长安那边有魏叔在,但还是缺少一名临行策划的军师从中斡旋,不知相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刘禅突然抬头问道。
喜欢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请大家收藏:()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32章 诸葛亮的打算
第232章 诸葛亮的打算
从刘禅魂穿至今,天下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荆州北境全部夺回,此时由关羽和黄权镇守。
赵云镇守上庸郡,上庸不失,则汉中无虞。
魏延拒守长安城,凭借潼关天险与曹魏对峙,短时间内曹魏无法进入关中。
马超在西凉一线收复失地,不仅收拢了部分羌人势力,还击溃了曹魏残部,曹仁不敌,带领残军一路往东撤回洛阳。
蜀中成都由诸葛亮亲自坐镇,而董允担任新的江州都督,兼任巴郡太守。
由于李严担任江州都督监察不力,暂时被贬为庶人,但相信过不了多久,李严会被重新复用。
至于永安边防,诸葛亮把蒋琬调了过去,担任永安都督,以防止吴军偷袭。
张飞则率领大军,攻占了武陵,此时的他一只脚已经踏进荆南地区。
如今整个蜀地还未收降的地区有南中七郡,其中包括建宁郡,永昌郡,云南郡等,也就是历史上孟获的地盘。
对于蜀汉来说,以目前的疆域和城池数量,已经有了跟曹魏宣战的条件。
继长安、江陵一战后,整个天下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曹魏的疆域规模仍然最大,蜀汉次之,东吴最弱。
接下来蜀汉的扩张重心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其一便是固守长安,与曹魏进行持久战,待蜀中国力稍加恢复,可在函谷关、洛阳一线与曹魏主力决战,趁势攻占洛阳和宛城。
当然,这还需要荆州都督关羽和上庸太守赵云的配合。
其二,蜀汉镇守永安的同时,应派遣上将张飞继续抢占荆南的零陵、长沙、桂阳等三个郡县,若进军顺利,可与交州的士燮搭上线,与之合作共同伐吴。
其三,收复南中七郡。南中七郡是巴蜀南方的门户,蜀汉若想争天下,与曹魏决战,南中必须平定,只有平定南中,才可确保蜀汉根基稳固,后方安定。
所以,目前来看,刘禅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个,分别是长安和南中七郡的问题。
身在长安的魏延虽有统帅之才,但身边缺少一位给他出谋划策的随行军师,而且魏延此人极为高傲,普通的军师怕是驾驭不了他。
必须是类似于法正或者诸葛亮这种大佬级别的妖孽,才能镇住他。
“要不派孝直去吧,有孝直在,长安不会有失。”诸葛亮斟酌片刻,轻声道。
法正吗?
刘禅皱了皱眉,或许法正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但他的性子…
“相父,魏叔和法先生一个过于孤傲,一个睚眦必报,这俩人合作守城,当真不会有事吗?”刘禅苦涩笑道。
“这…”
听到刘禅的话,诸葛亮一时也陷入了为难之中。
毕竟两个有性格缺陷的人,联合去守一座非常重要的城池,保不齐会出什么乱子。
“要不阿斗还是亲征吧,亲自前往长安指挥战事。”刘禅突然说道。
闻言,诸葛亮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亲征?”诸葛亮冷哼一声,怒声道:“亏陛下想的出来!”
“陛下未登临帝位之时,任凭陛下如何胡闹,亮都依你,但如今陛下已是九五之尊,以身犯险之事,以后想都不要想!”
刘禅挠了挠头,没想到诸葛亮竟然有这么大的反应。
“相父可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刘禅还想再说什么,但当他看到诸葛亮那杀气腾腾的眼神时,瞬间闭紧了嘴巴。
诸葛亮目光低沉,冷声问道:“陛下方才也曾问过微臣,真正的帝王是何模样?臣又是如何答的?”
刘禅暗叹了口气,老实乖巧道:“真正的帝王…要学会御人。”
“看来陛下并不昏聩。”诸葛亮不再给刘禅好脸色,接着道:“蜀中群臣尚未死绝,陛下又何必执念亲征?”
“可长安…”
“长安,亮亲自去镇守!”
刘禅的话还未说完,便被诸葛亮直接打断。
“啊?”
“啊什么啊?”诸葛亮轻吐一口气,淡淡道:“如今巴蜀内部已定,百废待兴,短时间内应无大事,陛下应身在成都,好好治理川蜀地区,休养生息,屯粮减赋,让蜀中百姓安定,国家长治久安,这才是正事。”
“至于北伐事宜,则交给亮亲自到前线全权指挥吧。”
刘禅暗自苦笑,没想到历史又一次回到了原本的轨迹。
只不过这一次,挡在诸葛亮面前的并非是祁山和长安,而是洛阳。
这一世的武侯,终于可以前往长安,捧一把长安的土,完成历史上的遗憾。
“既然相父心意已决,那阿斗便在成都替相父守好后方,相父安心在外征战便可,朝中任何奸佞宵小,胆敢说相父坏话者,朕必斩之!”刘禅双眸微眯,语气郑重道。
诸葛亮一怔,当他看到刘禅嘴角微微扬起的笑容时,才突然明白过来,自己好像进了这小子的圈套。
“陛下,你早就料定,亮会亲自前往长安,北伐曹魏对吗?”诸葛亮冲着他翻了翻白眼,问道。
“啊,这个...”
见自己的这点小聪明被识破,刘禅只好悻悻地挠头。
“你啊!”诸葛亮瞪了他一眼,手中羽扇继续轻摇起来:“不过,亮在前往长安之前,得先把你的婚事办了,你在成都有了牵挂,自然也就不敢再作妖。”
老话说的好,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进了坟墓的男人,平日行事上都会有所收敛。
刘禅无奈,只好点头答应。
午休没休息好,一整天都没有精神。
就这样,刘禅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三天。
三日后,满血复活的他,刚准备偷偷跑出皇宫溜达,忽然接到了前线传来的战报。
魏国曹丕联合吴国、辽西鲜卑国、南中孟获、东吴孙权,共计五路大军兴兵伐蜀。
接到战报,刘禅立马组织群臣,到未央殿议事。
殿内群臣毕至,唯独少了诸葛亮,刘禅问其缘由,费祎言丞相重病卧床不起。
“相父病了?”
刘禅惊声询问,忽然他似是想起了什么,神色变得怪异起来。
诸葛亮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病了。
玩呢?
喜欢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请大家收藏:()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33章 诸葛亮安居退五路,2.0版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尤其是像诸葛亮这种才智近妖的人。
军势紧急,诸葛亮却称病不出,说明他对军情早已知晓,而且运筹帷幄,故而想借此事故意在众臣面前摆个谱,以彰显他在蜀中的地位。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刘禅自然懂诸葛亮心中的想法,所以该配合的表演还是要做的。
当日,刘禅命黄门侍郎费祎和谏议大夫杜琼去丞相府拜访,告知军情,结果诸葛亮闭门不出,任何人都不见。
费祎两人将此事告知刘禅,刘禅暗叹一声,心道不愧是影帝身边的头号军师,连表演都如此的专业。
“有劳费叔,相父想来近日身体欠安,心情不佳,朕还是亲自登门见他吧。”刘禅轻声道。
费祎大喜,连忙道:“如此甚好。”
翌日,刘禅车驾亲至丞相府,门吏见圣驾亲临,慌忙伏地而拜。
刘禅走下车驾,看向跪在地上的门吏,淡淡的问道:“丞相可在府中?”
门吏支支吾吾的回答道:“小人...不知。”
刘禅往前走了两步,门吏顿时急声道:“陛下,丞相有令,教小人挡住文武官员,任何人不得进府打扰他休养。”
刘禅轻声一笑,玩味道:“怎么,连朕都不能进?”
“这...”
门吏额头上的冷汗直流,唯恐自己说错一句话,脑袋直接搬家。
“勿须阻拦,有什么事朕担着。”刘禅扫了他一眼,缓缓道。
“是。”门吏只好无奈让路。
刘禅独自步行进入丞相府,穿过第三重门来到庭院,却见到诸葛亮躺在摇椅上,手里端着盛放鱼食的木钵,正一脸惬意的投喂池塘中欢快的小鱼。
刘禅站在不远处看了许久,随即徐徐而来,笑着道:“丞相安乐否?”
诸葛亮闻声回顾,却见刘禅缓步而来,大惊,连忙将手中的木钵放下,伏地拜道:“臣见过陛下,不知陛下亲临府上,臣罪该万死!”
刘禅快步将诸葛亮扶起,劝慰道:“相父,你我之间,就勿须如此了吧?累不累?”
诸葛亮汗颜,尴尬一笑。
刘禅深深看了诸葛亮一眼,轻声问道:“相父应该接到前线军报了吧?如今曹丕联合五路大军犯境,军情甚急,相父为何称病闭门不出?”
诸葛亮神色不变,将刘禅引到凉亭处落座,含笑道:“曹丕五路大军席卷而来,亮自然知晓,这些时日臣在府中也在思虑此事。”
“相父可有应对之策?”刘禅明知故问道。
诸葛亮并未着急回答,反问道:“陛下可知五路联军是哪五路?”
刘禅神色微凝,沉声道:“自然知晓,分别是鲜卑国王轲比能引兵犯西凉边境,南蛮孟获兵犯南中四郡,魏国大都督曹真率兵攻潼关,魏国车骑将军张合提兵攻上庸,东吴孙权率吴军攻两川渡口,欲取江陵...”
“五路大军兵力共计五十万,气势汹汹裹挟而来。”
“哪有五十万,不过是魏主曹丕的噱头罢了,五路大军,充其量也就二十万军队,且大多都是些乌合之众,并非精锐。”诸葛亮眼神深邃,含笑道。
刘禅点头,再次问道:“那相父事已至此,为之奈何?”
“凡事事以密成,臣虽安居不出,但心中已有退敌之策,且已开始实施。”诸葛亮沉思片刻,缓缓道:“先说第一路,鲜卑国王轲比能,游牧民族以骁勇着称...”
“马超将军在西凉,素得羌人之心,羌人更是赐名为‘神威天将军’,可见马超在羌族的地位,臣已给马超将军修书一封,令其率领轻骑,据守西平关,西平关不失,任他轲比能如何骁勇,也进不了西凉边境。”
诸葛亮停顿片刻,接着道:“第二路,南蛮孟获...”
“孟获率南蛮之兵,兵犯南中之郡,臣已派安汉将军李恢引兵五千前往南中,在通往南中的道路上设下疑兵,声东击西...”
“兵法之道本就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孟获此人虽有勇力,但心性多疑,若见道上疑兵遍布,必不敢轻进,因而此路也不足为虑。”
刘禅点点头,这两路退兵之策跟历史上的相差无二。
“第三路,魏军大都督曹真...”
“曹真提兵攻打潼关,潼关乃关中天险,易守难攻,臣已作一书,告知身在长安的魏延将军,令其据守潼关不出。”
“那曹真见我军死守天堑不出,必不会强攻,不久可自退。”
刘禅认可诸葛亮的想法,潼关有陌刀营在,可谓以一敌百,曹真深谙兵法之道,不会让兵士白白丧命。
诸葛亮清了清嗓子,接着道:“第四路,魏将张合...”
“上庸郡有赵云将军镇守,依张合统兵之才,怕是难敌赵云将军,两人若放开束缚,在上庸边境决战,张合必定不是赵将军对手,这一路陛下也可安心。”
闻言,刘禅笑着道:“这一点,朕也毋庸置疑,朕相信赵叔。”
紧接着,诸葛亮眉头轻蹙:“至于这最后一路,东吴孙权...”
“东吴孙氏,如见四路速胜,必率军趁势攻占两川渡口,觊觎江陵。可若四路受挫,孙权必不会轻动,陛下江陵一役,已让东吴闻之胆寒,孙权不会再轻易引兵与我军正面冲突,因而对付这一路,臣有两策可让陛下选之。”
“哪两策?”刘禅问道。
“第一策,须动用蜀中能辩之士前往东吴,诉说其中利害,让孙权罢兵,两国重修旧好,当然亮之胞兄诸葛瑾也要释放归还东吴。”
“第二策,便是让关羽将军兵发乌林渡口,做出进攻柴桑的态势,逼迫孙权撤兵。”
刘禅想了想,没有太多犹豫,肃声道:“对付东吴鼠辈,没有何谈一说,朕亲自给二叔写信,让其屯兵乌林,只要孙权敢妄动,荆州之兵直接兵发柴桑,与孙权小儿会战。”
“不服,就打到他服为止!”
诸葛亮苦笑,果然,眼前的少年还是这个性子,依旧对东吴心存芥蒂。
喜欢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请大家收藏:()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34章 使者张温
良久,刘禅缓缓起身,对诸葛亮拱手道:“相父未出相府,便退了五路大军,阿斗敬佩。”
不愧是历史上智力近妖的诸葛孔明,弹指间敌军已破,刘禅心里由衷地钦佩不已。
“相父今日之言,如梦方醒,是真正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对于刘禅的马屁,诸葛亮颇为受用,脸上虽然依旧淡然,眼中却闪过笑意,随即拱手回道:“陛下过谦,后续军报还需陛下静等几日,待挫掉这五路大军的锐气,臣就准备动身前往长安。”
“这么急?”刘禅诧异地问道。
诸葛亮点点头,眉头轻蹙,长叹道:“前线战事吃紧,长安又是连接关中的军事重镇,万万不能有失,故而臣前往长安之事宜早不宜迟。”
“当然在此之前,臣要先替陛下主持完婚事。”
看着诸葛亮淡然的笑容,刘禅不禁莞尔,随即轻声道:“朕与星彩的婚事乃是私事,一切从简便可,不宜铺张,若婚事与国事发生冲突,还望相父以国事为重,莫要徇私。”
“陛下能如此想,乃蜀中百姓之福!”诸葛亮拱手再拜。
……
……
吴中建业。
孙权近几日甚为焦虑,魏主曹丕兴兵五路伐蜀,并不断催促孙权出兵,孙权无奈,只好先将兵力集中于庐江、柴桑一带,至于要不要动兵,孙权依旧犹豫不决。
见此时机,张昭、顾雍等重臣劝说孙权,改元进位,孙权采纳张昭建议,改年号为黄武。
“子布啊,魏主曹丕已发兵四路取西川,今日又遣使者前来问孤,何时出兵接应,你说孤该如何应对?”孙权看着满鬓斑白的张昭,皱眉问道。
张昭沉思片刻,又看了眼身旁垂头不语的顾雍,叹道:“曹丕失去了长安和雍凉,势必想要收复,如今我等若不顺从,必定跟他翻脸,成为仇敌...”
“老臣觉得,曹丕、孟获、轲比能等辈,未必是诸葛亮的对手,不如我军先假意备战,明面上安抚曹丕,坐山观虎斗...”
“若其余四路胜了,西川告急,我们再趁势夺取江陵亦无不可;若四路受阻,曹丕兵败,我们则按兵不动,待来日再寻良机。”
“如此,便可保全我军。”
孙权双眸微亮,激动道:“此言在理,如此便不会结怨于西蜀。”
说完,孙权连忙安抚魏军使者,整军备战。
……
半月后,未央殿内,百官齐聚。
蜀中群臣,除却镇守一方的将军外,其余文武皆至,身着官袍站在大殿两侧,就连诸葛亮也不装病请假了,非常及时的参与朝会。
刘禅身着龙袍,端坐在首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群臣。
站在最前方的诸葛亮,羽扇纶巾,抱拳出列沉声道:“陛下,半月前,魏主曹丕听从太尉贾诩的建议,联合轲比能、孟获、孙权等辈兴兵五路伐蜀,时至今日,已有了结果。”
说着,诸葛亮将军报取来,欲要呈上。
刘禅却摆了摆手,轻声道:“相父直接念吧。”
“是。”诸葛亮将军报缓缓摊开,声音清澈道:“鲜卑首领轲比能兵进西平关,见马超将军武勇,不战自退...”
“南蛮孟获起兵攻取南中四郡,皆被李恢以疑兵之计杀回洞中...”
“上庸城赵云将军与魏将张合交战,张合不敌,撤回至宛城...”
“魏军大都督曹真兵进潼关,魏延将军以险据守,坚守不出,进攻三日后未果,已撤至函谷关...”
“至于东吴孙权,听闻关羽将军屯兵乌林,又闻其余四路联军未进川中一步,并未轻动。”
“自此,五路联军已破!”
众臣闻之,皆震惊不已。
那五十万联军,就这么轻松的……破了?
坐在上位的刘禅莞尔一笑,淡淡道:“相父安居退五路雄兵,不愧为我大汉的肱骨之臣,其功绩可堪比管仲、乐毅,刘禅有相父,何愁北伐不胜,大汉不兴?”
顿了顿,刘禅接着道:“传旨!”
众臣面对刘禅,躬身皆拜。
只见黄皓上前一步,摊开圣旨声音尖锐道:“诸葛亮破五路联军有功,自即日起,封武乡侯,持假节,领益州牧。”
“谢陛下!”诸葛亮拜道。
众臣皆拜,扬声道:“吾皇圣明!”
封侯,拜相!
男儿此生最大的梦想,便是如此吧!
此时,群臣投向诸葛亮的目光,满是惊艳和羡慕。
刘禅看向群臣,轻声缓缓道:“朕听闻吴国有使者前来,为何大殿内不见使者?”
众臣纷纷垂首,诸葛亮暗自嘀咕,还不是你不让人家上殿。
刘禅朝黄皓使了个眼色,黄皓领会,高声尖叫道:“传吴国使者觐见!”
吴国使者名为张温,乃江东召拜议郎、选曹尚书,也是东吴未来的太子太傅。
此人在东吴还是有些名气的,只见张温整理好衣冠后,径直走入大殿,儒士模样的他,脸上并没有任何惧色,昂首前行至刘禅五十步前。
“温见过大汉皇帝陛下。”张温拱手长揖一礼,却并未跪拜。
刘禅蹙眉,淡淡地问道:“既见朕,为何不行跪拜之礼?”
殿内群臣看向张温,怒目而视,张温则微微一笑,神色淡然道:“温只拜吴主孙权,不拜小国之主。”
“大胆!”
殿内蜀臣秦宓往前一步,怒声斥道:“汝见我主不敬,欲割三寸之舌乎?”
谁知张温哈哈大笑,目光紧盯着刘禅道:“世人皆言陛下乃贤明之君,怎么如今也惧怕我一儒生?”
“放肆!”秦宓手指张温,再次怒喝道:“吾主何等人物,怎会惧怕你这匹夫?”
“既不惧怕我张温,又何须让汝等斥之?”张温眯眼说道。
此时,坐在首位的刘禅拍了拍手,起身笑道:“不愧是东吴的能辩之士,汝今日来川中,欲效仿郦生说齐乎?”
郦生就是郦食其,当年他游说齐王成功,却被韩信背刺,齐王一怒之下,将郦生扔到盛满油锅的大鼎里烹了。
“温自知没有郦生之才,今日来蜀郡,乃代表吴王,欲与陛下抛开旧怨,永结盟好,合力攻魏。”张温拱手而拜,缓缓道:“愿陛下能给吴王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喜欢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请大家收藏:()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35章 出题
第235章 出题
谁知刘禅听后,直接撇嘴冷笑:“早干嘛去了,孩子没了你来奶了?大鼻涕流到嘴里知道甩了?车撞树上知道拐了?”
“晚了!”
“你!”张温顿时被怼的哑口无言,怒声道:“粗鄙之语,粗鄙之言!”
站在最前方的诸葛亮暗暗轻笑,刘禅的毒舌可是出了名的,就连他这个三国第一喷子都不敢轻易招惹,张温胆敢触怒他的逆鳞,这不就是在厕所里点灯,找屎嘛!
刘禅负手而立,在大殿上徘徊,他并没理会张温脸上的愤怒和傲慢,旋即淡笑道:“早就听闻先生乃东吴名士,就是不知是否乃浪得虚名之辈?”
张温冷哼一声,昂首正色道:“温虽不才,但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一不精也。”
刘禅眨了眨眼,笑道:“好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朕有一问,汝能答之,两国同盟之事可成,若不能答之,朕今日便效仿齐王,将你烹了!”
“汝可敢拿自己的性命作赌注?”
“有何不敢?”张温毫不畏惧,正色道。
“好!朕就喜欢头硬的。”刘禅清了清嗓子,问道:“先生既已放言,那朕便以这天地为题。”
“汝可知天地是圆的,还是方的?”
张温不假思索地道:“天如圆盖,地如方盘,自然是天圆地方。”
刘禅笑了笑,再次问道:“既然天圆地方,那为何出海之时,站在船上的人,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这...”
一个问题,直接把张温干沉默了。
“怎么,先生该不会答不上来吧?”刘禅眯眼讥讽道。
张温沉思片刻,抬头看向刘禅,说道:“元初二年,张平子担任尚书令时,发明浑天仪,最早提出‘浑天学说’,认为‘天圆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依此来看,天地应该呈圆形。”
刘禅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轻声道:“不错,准确的说应该是球形。”
没有理会张温的神色,刘禅停顿片刻,又接着问道:“那先生可知大汉有多大,世界又有多大?”
“这应该是第二个问题了吧?”张温笑着道。
“没错,第一个问题算你过关,朕至少不会烹你,恭喜你保住了性命。”刘禅嘴角上挑道,“第二个问题你若回答正确,子瑜先生可随你一同返回东吴。”
诸葛瑾被刘禅扣押在蜀中已有三个月,这位仁兄除了不能离开成都外,其余吃喝玩乐刘禅几乎全包,花掉了他不少银两,也该是时候谈回报了。
张温想了想,缓缓道:“大汉共分十三州,分别为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及凉州…”
“大汉疆土,凡百余郡,分十三州,东极沧海,西镇葱岭,南包交趾,北御朔方,西域都护通下三十六国,匈奴单于亦臣服…”
“至于蜀主口中的世界,应该有两个大汉那么大,《禹贡》中曾言‘大汉疆域已近天下一半’,由此可知世界之辽阔。”
刘禅摇头一笑,正色道:“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真正的世界,远比大汉大得多,说是幅员万万里,也不足为过,六合之外,圣人不言,大汉于世界,不过沧海之一粟。”
张温轻哼一声:“一派胡言。”
停顿片刻,张温接着道:“世界即天下,以中原为中心,向外辐射,至极东可见蓬莱、方丈、瀛州仙山,极西可见大宛、安息,往南可至交趾、日南,往北可达漠北、北海已是极限,何来沧海一粟之说?”
刘禅轻笑,回道:“徐福东渡至今未归,东海的尽头未必便是蓬莱仙山,或许穿越茫茫大海,又是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在那个世界,同样居住着跟我等一样的人类,物产资源更加丰富,品类更加繁多。”
“而另外的世界,要比大汉版图大得多。”
张温面无表情的看着他,神情有些冷漠:“这不过是你的一种猜测而已,历史文献并未有任何记载,此题无解,并不算数。”
“那先生的意思是…”
“我来出题!”张温直起身子,高声道:“如若蜀主能答出这道题,温甘愿认输。”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张温一句话,直接扭转了局势,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反观刘禅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色,作为蜀川之主,这点气魄和度量还是有的。
含笑看着张温,刘禅点头道:“朕也想见识一下先生高论,先生请出题…”
张温显然早有准备,只见他往前一步踏出,看着刘禅平静道:“既如此,温便当仁不让了。此题非文非武,而是一道明算题。”
明算?
刘禅内心轻笑,倒是有些意思。
只见张温挺直身子,轻声问道:“雉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雉兔各有几只?”
“解题时间为一炷香,香燃烧殆尽之时,若答案未出,便是我赢。”
此题一出,众臣哗然!
很多人一听此题,便知此题难解,条件给出的太少,问题又过于苛刻。
“取纸笔来,臣愿一试。”蒋琬站出,大声说道。
说罢,黄皓很快将纸笔呈到蒋琬面前,后者苦思很久,便在纸上写写画画,不多时已用掉三张蜀纸。
众朝臣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诸葛亮亦是闭目养神,没有说话。
眼看一炷香时间就要过去,蒋琬始终也没有找到此题的解法,众人的脸色愈发难看。
若是这道题答不上来,蜀汉的脸面就要丢尽了。
“鸡兔同笼...呵呵,小学生都会的题目。”刘禅笑着摇头自语道。
张温耳尖,瞥向刘禅道:“难道你能解?”
“列两道方程就是,很幼稚的题。”刘禅撇嘴道。
“方程?那是什么?”
只见刘禅走到蒋琬面前,取过他手中的笔,在蜀纸上洋洋洒洒,不一会儿答案清晰的跃在纸上。
“雉有二十三只,兔有十二只!”
喜欢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请大家收藏:()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236章 联盟之事
刘禅的话音一出,全场皆惊。
这就...算出来了?
从刘禅用笔从在纸上运算,到计算完成,总共用了...不到十个呼吸的时间?
什么时候,陛下的明算这么厉害了?
不但殿内的群臣震惊了,就连一向淡然的诸葛亮也被惊住了。
其实,刚才他在阖目养神时,已经算出了此题的答案,但刘禅的解题速度,似乎比他...更快一些!
天才啊!
此时的刘禅看向脸色分外难看的张温,含笑道:“先生,朕算得可对否?”
张温恶狠狠的目光盯着他,似是要将其分尸一般。
良久,他重重叹了口气,努力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不错,答案完全正确,蜀主高明。”
听到张温的话,殿内群臣的脸上不由得绽开了笑容。
好险啊,只不过这么难的题,陛下是怎么解出来的?
蒋琬拿起蜀纸,看着纸面上繁多的奇怪字符,不禁惊呼道:“陛下,这些是什么?为何臣看不懂?”
“方程啊!”刘禅看着蒋琬茫然的目光,轻声解释道:“你看啊,假设雉有X只,兔有Y只,雉与兔都有一个头,因而X加Y等于三十五;雉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因而2X加4Y等于九十四,然后解方程可知X等于二十三,Y等于十二。”
听完刘禅的解释,蒋琬更加疑惑了,随后继续问道:“陛下刚才说的X、Y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些歪七扭八的字符又是什么?”
“这叫阿拉伯数字,嗯...或许以后也可以称之为大汉数字!”刘禅脸不红心不跳的将阿拉伯数字占为己有。
停顿片刻,刘禅接着道:“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天竺...也可以说是西域,蒋叔眼中的这些奇怪字符,都是朕根据汉字计数简化而来的,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须臾间便可完成运算,知晓答案。”
“以后朕教你,先说正事。”
说着,刘禅看向脸色低沉的张温,见这位东吴使者吃瘪,刘禅自是喜不自胜。
当然,他身为一国之君,不管内心如何兴奋,终究不能表现得太过得意。
“温先生,你输了。”刘禅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深,旋即话锋一转道:“不过,与东吴联盟之事,朕答应你,子瑜先生也可以一并随你返回东吴。”
闻言,张温低沉的眸子,瞬间变得明亮起来。
“此言...当真?”张温忽然抬起头,神色略显激动道。
“自然,但是朕有条件。”
“陛下请讲。”
刘禅清了清嗓子,紧盯着张温道:“汝主孙权欲要跟朕联盟,需拿出些诚意,这样吧,将荆南的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划给朕,并赔偿五十万两黄金,朕便答应联盟,如何?”
“这...”
张温脸上的激动神色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愁容。
“先生做不了主不打紧,汝可返回东吴征询你家吴王的意见,吴王若是同意,并将荆南四郡的将士全部撤出,朕便答应他联手抗曹。”
“如若不然,朕不介意与曹魏联合,共图江东!”
喜欢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请大家收藏:()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