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打工人》 1. 令人忐忑的师傅 《王府打工人》全本免费阅读 马车在平坦的官道上摇摇晃晃了两个时辰,佘楚楚被摇的昏昏欲睡,依然紧紧抱着手中单薄的包袱皮。终于,马车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宅邸前停了下来。 “楚楚,到了,快下来!”赶车的王福跳下马车,朝后喊了一声,便利落地拉了拉自己的衣服,使自己看起来体面一些。 “哎!姑丈!总算到了。”佘楚楚嘟囔着掀开马车帘子,便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红墙碧瓦、雕梁画栋,明艳雕花堆砌的高大门楼需要后仰着头才能看到顶,延伸出去的高大围墙一眼看不到尽头。原来,这就是皇亲国戚、一国王府的气派!佘楚楚心下感慨,自己家好歹也是京城里头的,过了坊市就是皇城,这也足足摇了两个多时辰,可见王府辽阔。 “楚楚!楚楚!这孩子,想什么呢?”王福摆手在眼前挥了挥,楚楚才回神,急忙下了马车,便看到王福缩着肩膀,穿过宽阔的街道,迈着碎步朝侧门口的侍卫赔笑:“李大哥,我是河间庄子上的王福,麻烦给里边儿传个话,人我带来了!” “是你呀,那就是你侄女儿?还挺水灵的!”说着便朝这边看过来,佘楚楚赶忙点头笑了下。 “你等着,我这就进去传话!”那侍卫也不拖沓,利落转身进了内门。 不一会儿,便有一个中年妇人带着丫鬟走了出来。 见状,王福回头向楚楚招呼,让她快快过去。楚楚抱着包袱皮迅速走上前,站在妇人面前任她打量。 她记着姑姑的嘱咐,面对上面的姑姑要低头弯腰,做出一副乖顺模样。 “李妈妈,好久不见您老,还是这么光彩照人!给您问好啦!”王福寒暄着给对方做了个揖,又说道:“这就是我家婆娘娘家那头的楚楚,捏针拿线还算灵巧,能给王府当个织娘是她天大的荣幸,以后就托给您了,不论什么活计,您只管使唤!” “放心,我们靖王府都是好相处的和善人,这丫头到了这里吃不了亏!你回去给惠兰说,让她把一颗心放到肚子里,别操些没用的心!” “是是是,能进王府那都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又有您在后院镇着,我们哪有不放心的!” 楚楚低眉顺眼地听着王福和对方一来一往,偷偷抬眼看了眼对方。只见这妇人梳着干净利落的发髻,浓密的发髻上插了两支精致的银簪和一支金钗,身上穿着上好的绸衣,含笑的脸上一丝皱纹也无,干净光洁,气色极好。 “你就是楚楚丫头?抬起头来我瞧瞧,听说你在针线上极有天赋,生的一双巧手,可是?” 楚楚听话地抬头,听了这话便说:“李妈妈过誉了,没有这么好,只是能缝补两件衣裳不丑罢了。” “呀!你这孩子胡叫什么!你该叫掌事姑姑!真是没有规矩!”王福变了脸色,忙对楚楚解释。楚楚方知自己还没叫人家李妈妈的资格,慌张地解释:“掌事姑姑、姑姑对不住!我一时糊涂了!” “行了行了,这也值得训人!庄子上事也多,你就回去吧,丫头跟我进来吧!”李令先有些不耐烦便挥了挥帕子,打发王福赶紧走。 楚楚回头看正点头应是的王福,心里多了些紧张,却也不敢松懈,给姑丈挥了挥手,便紧紧跟着李令先往里走。 姑姑说这个李令先是这两年才提上来的后院掌事姑姑,以前也是针线房的管事,算是她老同事。不过,人家脑子好用,一路晋升,如今已经是后院大总管,和他们这些人已经是云泥之别,不同往昔了。但是借着这香火情,又加上自个儿姑丈是庄子上的管事,这才给自己找到这个好差事。 人人都说好的差事,真的是好差事吗? 即使楚楚心有不安,却又庆幸、雀跃能够得到姑姑的青眼,得了这个差事。 楚楚是胎穿,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十三年。这十几年的古代日子磨平了她985研究生的骄傲,磨平了她所有的天真。 人生这一路就是在不断承认自己的平庸的过程。 她是家中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又是女孩子,在这个时代自然是不受重视的。家中脏活累活不是母亲干就是她干。可是她改变不了这一现状。 她没有任何金手指,也没能开什么挂。穷秀才家庭也别指望拿现代那套改变酸腐文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她每每抱怨自弃、偷偷流泪时又会想起周围被溺毙的女婴,水沟里、田坎下被遗弃的死婴……她甚至还得感谢这个家庭没有遗弃她。 普通平民的身份让她只能围绕着家务锅台打转,更不要说了解社会世情。能填饱肚子,跟着秀才爹偷学几个字已经是非常艰难了。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她辛苦长到十三岁,想尽办法想给自己谋一条生路,出仕?作为女孩子她天然失去了这个出路;经商?她没这个天赋,即使记得几个化学方子,也凑不齐材料,更何况没有经商头脑,再好的东西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进宫做宫女?算了,做奴才她受不了,再一想到后宫倾轧,自己不是这块料。留给她的似乎只有嫁人生子一条路,她不甘心。 身边只有一个光明的出路,那就是她没见过几面的姑姑佘惠兰。 从小听爹娘说姑姑是靖王府里的一名织娘,有吃有穿还有月钱,假期也有。只用织布制衣就行,其他什么脏活累活都不用干,比普通富贵人家的小姐也不差。最重要的是,在王府干了十五年以上王府就会给养老,虽然补贴不多,那也比老百姓好上许多。更何况,姑姑还嫁给了王府庄子上的管事,如今两女一二绕膝,退休后的日子那叫一个悠闲安逸! 佘惠兰从此成了楚楚的人生目标。 可是,目标是目标,她是她,再大的目标改变不了她是个废物的事实。 她没有特长,脑子也很普通,前世除了会读书会考试,别无所长,这辈子一个吊样。又在这种重男轻女 2. 静月其人 《王府打工人》全本免费阅读 王府的下人分两种。 一种是来自于宫里有身契的太监宫女。宫里每十年会放一批宫女出去,如果宫外没有去处的,也可以继续留在宫里,当一辈子奴仆,除了没有自由,其他待遇还是不错的。于是,便会有部分宫人被分到各个王公贵族的府邸。 一种是像楚楚这样来自民间的手艺人,与王府签订长期任用契约,凭手艺吃饭。与太监宫女相比,不是任人打骂的奴仆,是有人身自由的良民。 但高门府第中高层都倾向于用宫里的人,安全有保障。 反而大部分民间的手艺人被边缘化,只能做一些底层比较考验手艺的杂活儿。 而李先令算是手艺人中的绝少数,已经混到了后院一把手的位置。 静月便是来自宫里的宫女,与她一批的还有水月、流月和深月,应该是宫里统一赐的名,王府懒得改便一直沿用至今。 水月如今已经是花房的小管事了,而静月还是个光杆织娘,再过两年入宫满三十年,就等王府养老了。 据说流月犯事已经没了,深月是后院一位侧夫人的婢子。 这些都是李允芝说的,她消息来源广泛,虽然来针线房才几年,但里外都摸清了。 王笑笑一脸崇拜地望着她。 因此,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楚楚跟在静月身后端茶倒水、左右服侍的是尽心尽力,姑姑长姑姑短叫的熟练,不管是静月交给她的任务还是静月自己的事,楚楚纷纷包揽。 这份热枕让静月很受用,对楚楚态度也算和善,暂时没发现她对自己有什么威胁。楚楚暗暗松口气。 但这份热枕带来的结果就是让楚楚三个月瘦了一大圈,快累断了腰。 好在,王府织娘十天一休。楚楚可以偶尔回家放松。 是的,放松。那个最初没有人会在意她的家,现在因为她入了王府,也算是出息了,居然对她好多了。 回家给大家买了点鞋袜吃食,贡献了点儿银两。秀才爹娘也不言语刻薄她了,也不让她干活儿了,就是躺着玩儿就行。 一时间楚楚还有些不适应。她终于将目标变成了现实。 不等她偷着乐,王笑笑找来了。夕云巷离得不远,她就来找楚楚吐槽。 楚楚娘抓了果子点心给她们,就出去了。 “那个死老妖婆,什么都让我干,自己恨不得躺那儿晒一天太阳!晒不死她!哼,我当值要我干,她当值还是要我干,凭什么?!” “我王笑笑也不是好惹的!昨天和她大吵了一架,骂了她个狗血淋头!真舒坦啊!” 楚楚嘴巴惊的合不拢。 姑姑总说在王府要学会忍,不要惹事,她也一直这样做着,再苦再累不吭声,静月有的时候故意欺负她,楚楚也默默忍了,不想与她发生争执。 没想到笑笑如此胆大。 “你不怕她向上面告状吗?而且,她是你的师傅,这样闹不好吧?” 笑笑不在意地挥手:“楚楚,你太老实了!她不敢的,上面也许偏心她们,但也不会任由她们欺负新人,我们良民的身份也不是摆着看的!” “更何况,我马上一年期满,什么狗屁师傅,那时再不是了!” 楚楚为她担忧,在王府这种高门权贵面前,良民的命依然如蝼蚁一般,不值一提。不然,五年前她也不会被拖行数里。 休沐日过的极快。 一转眼又是忙忙碌碌的工作。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楚楚在针线房已经熟悉了,不论是制衣还是刺绣,都能按标准做的有模有样,甚至比一些老手还强。 因为她会写字,库房胡管事找喜公公借了她去。 针线房是轮值的,一般新人除了自己当值的时间,还要跟着教导师傅打杂,基本没有休息。而如果被其他管事借人,自己不当值的半天就可以不用来针线房,而要去另一部门帮忙。 例如李允芝除了针线手艺,她还有做胭脂的巧宗,于是,另一半时间是在花房度过的。 当然这种借人也不是没好处的。能被借的肯定是有本事、手艺好的,久了自然会被优先提拔。 因此楚楚还是蛮开心的。 况且写字对她来说算是放松了。 但是有人不乐意,静月自己要干的活儿就多了。 她气的砸了一套茶盏。阴阳怪气地对楚楚敲打:“我是老人了,没几年也就退了,做不做的也就那回事儿!倒是你,年轻人要多做事,这小小针线房有多少能人?你不做事怎么出头?别处做的再好,也是给别人做嫁衣,我也是为你好,你别不知好歹。” 第二日,便有更多的活儿等着楚楚,她跑完库房回来还得加班加点做静月的活计。 她要兼顾两头,还要忍受静月的脸色。周围与静月交好的宫女都有意无意漠视她。 楚楚不想这样,即使是包揽所有活儿也没有此刻疲惫。她不能屈服,否则以后什么都要被静月拿捏。但她又不会吵架,怎么也张不开那个嘴。 于是,她只能默默忍受,顶多做完自己的任务便躲在库房抄物件册子不回去。 静月找不到人,到了时间,管事查下来还是她挨骂,只能不情不愿地做起来。 楚楚慢慢发现,每到自己当值时,静月就会隐身。她遇到问题也无人可问。其他织娘都有师傅带着,唯独自己一个人摸索。 “人家在厢房里喝茶呢!就你还任劳任怨,默不吭声。”李允芝去花房给水月姑姑送东西看到静月几人在花房后面的屋子里闲聊喝茶。 “这样喜公公知道了,不会责罚么?” “人家是老人了,再无权势那也比咱们强。更何况,喜公公也是宫里出来的,只要不影响针线房活计,那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咯!” 楚楚只好自己慢慢摸索,遇到问题就问问其他织娘,实在解决不了的就攒着等休沐日回去一起问姑姑。 眼看着到了隆冬,也是一年中针线房最忙的时候。王孙公子们临近年关朝中活动繁多,制衣量一下子就上去了。针线房借出去的人也全叫回来,日日就是裁衣、缝衣、刺绣。 诺大的针线房里人来人往地忙碌,日夜不休。 给主子们量体的是针线房的大姑姑,直接受喜公公领导。 因为楚楚会写字,这时候忙的脚不沾地便把她叫来帮忙整理誊抄记录册。 楚楚刚抄完靖王的个人数据以及衣裳种类和数量,放下毛笔,将抄好的宣纸拿起轻轻吹了吹,便放到单独的托盘里。 这是王府最大老板的制衣单,怠慢不得,楚楚打算先送到制衣房管事姑姑手里,以保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