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生》 1. 杨樵 《草生》全本免费阅读 杨樵离开北京,回到了故乡云州生活,至今已经三个月有余,渐渐习惯了缓慢而健康的新生活。 今岁的春天很是悠长,不冷不热,湿度宜人,十分舒适。 云州的风比杨樵过往记忆中温和了不少,就连花开得都比他印象里更烂漫一些。偶尔无事,他会出门散步或是骑行,经过一条条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心中总是会涌起在大城市很难迅疾捕捉到的小确幸。 回来之初,他理所当然要和父母相依相伴地住在一起,度过了短暂的亲子蜜月期,三月之期一到,不等父母表现出对他的嫌弃,他就主动提出要搬出去住。 两年前,他的父母在云州新开发区看中了一套联排住宅,已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杨樵听说后,主动承担了购房及装修款,意为帮助父母实现中年住别野的梦想,但在装修完成后,这对刚过五旬的贤伉俪经过实地感受,认为开发区目前的发展并不适宜他们的生活需求,主要是配套设施还不够热闹,尚且有着诸多不便,于是新房就搁置在了那里。 现在杨樵独自搬过去,既给父母腾出了二人世界,又拥有了更适宜他居家办公的环境,和父母约好每周回家两三次,成年子女和父母应当彼此陪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空间和距离。 杨樵拒绝了母亲要帮他整理新家的建议,这样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打造这个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工作双重空间。 搬过来已经快一星期,忙于整理新家,他几乎还没有出过门。 恰好有朋友约他吃饭聊天,他立刻把仿佛收拾不完的东西抛在了一旁,朋友听说他已搬到了新区,很贴心地将晚饭的地点选在了他新家的附近。 杨樵对这周围还不太熟悉,按着手机导航,从小区南门步行出来,直行、左拐、左拐、再左拐……开始怀疑缺德地图在玩他。明明在家里事先看过,距离目的地只有两百多米,怎么已经走了三千多步,还没到? 身为一名获得世俗意义上巨大成功的自媒体人,杨樵的成功经验之一,一定要有超强的、近似强迫症一样的时间观念。 譬如每次为尊贵的甲方提供服务,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和生死时速,杨樵及团队一定会赶在死线之前,完成预定稿件或是交出商务方案。 这样的习惯深入骨髓,和朋友约会也是如此。 有可能会迟到,这个认知让杨樵非常焦虑。 万幸在经历了三百六十度绕小区一整圈,在约定时间之前,他成功找到了定位显示的美食汇。 “木头!这边!” 杨樵长吁了口气,对声音来处展颜一笑。 那间饭店门口站着的年轻男人,正是约他出来的邹冀,邹冀也正朝他挥手。 “导航不准,害我差点迷路。”杨樵走过去,笑着问,“你早来了吗?” “我也刚到。”邹冀单手抱着一瓶天之蓝,因为晚餐准备喝酒,他也没有自己开车过来。 今晚是他发起的三人饭局,约了杨樵,还有另一位他们共同的好朋友。 杨樵朝左右看了看。 “薄韧还没有来,不会躲在哪里等着吓你。”邹冀心领神会,说,“他说有事,要晚半小时。” 杨樵只“嗯”了一声。 邹冀挑眉,用一种故意找事情的语气道:“奇怪,你会不知道他要晚到一会儿?他通知了我,居然没有先告诉你?” 杨樵道:“真没有。” 邹冀做夸张的吃惊状,问:“不是吧,你们俩该不会还没有和好吧?” 杨樵不说话了,配合地露出一点苦恼。 他知道邹冀要拿他俩开玩笑,越是配合,这玩笑就越没趣。 果然邹冀的玩笑点到即止,他近来诸事顺意,心情很好,搭了杨樵的肩,带他进饭店包间去。 “木头总,”邹冀道,“你日进斗金啊,约你出来还每次都很准时。薄韧区区一个小电工,约饭就没有一回不迟到的。” 杨樵在学生时代就被好友们取了外号“木头”,他对这个称呼毫无异议,给自己注册社交平台昵称时就用来做ID,后来从事自媒体行业,更是直接成为了自己在业内的花名。 那位迟到的好友名叫薄韧,是国网云州供电公司的电气工程师,这个月轮岗到了变电检修工区。 杨樵道:“他这岗位真的很忙,理解一下。” 两人进了邹冀订好的包间,先喝着茶聊天,等迟到的薄韧来了再点菜。 邹冀挽了袖子泡茶,露出腕上的蜜蜡貔貅招财手串,问杨樵道:“新家安置好了吗?什么时候去给你暖房?” 不等杨樵回答,邹冀又说:“要不就今天?等下薄韧来了,你们抓紧时间快和好,正好这顿就算暖房酒了。” 杨樵道:“没有吵架,是他找茬,没事发癫。” 三个月前,临近春节,杨樵从北京回来过年,前几年有不可抗力,导致这是他自四年前大学毕业,第一次能够回到云州过春节,还表露出了今后想留在云州多陪陪家人的计划。 他是他这一辈人中最成功的青年才俊,他回到云州定居,在家族中属于重磅消息,很快就在亲友及亲友的亲友间不胫而走。 有一位远远远远房表姑,热衷于为适龄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素有云州第一红娘之称,据说经她手促成的佳偶足有上百对。 这位表姑出于一片好心,单方面对表侄杨樵发起了婚恋助力,在云州数个婚介群中打出了“英俊多金、母胎单身、巅峰品质的26岁优秀男孩”slogan,诚邀云州广大适龄女孩前来配对。 之后引发了种种闹剧,一整个春节鸡飞狗跳,在此无需赘述。 造成的结果就是,杨樵深思熟虑后,发了一条不屏蔽云州亲友长辈的朋友圈: 有个事和大家说一声,我就是传说中的男同性恋。 ——正式官宣出了柜。 他的工作展开依托于互联网,大学后的社会关系也几乎都不在云州,父母前几年就已经接受了他的性向,熟悉他的朋友们也早已清楚这一切。 他真正在乎的这部分人,都在用很寻常的态度和他相处。 加上事业运一帆风顺,在没有不良嗜好也不会胡乱投资的前提下,26岁优秀男同杨樵已经完成了足够抵御人生风险以及跑赢通胀的资本积累,这让他有了不必在意外界声音的最大底气。 这位优秀男同始料未及的是,公开出柜击退了云州当地的热心表姑们,吸引来了朋友圈里另一波热心人士。 那条出柜宣言发出后没两天,过完了元宵节,一位以前合作过的甲方代表联系到了杨樵,先是对他表达了勇于直面自我的祝贺和祝福,而后很积极地要介绍一个亲戚家的男孩给他,让他有空回北京,一定要和这男孩见见面,处一处。 ——同性恋身份也不能自动获得不被催婚的buff。 杨樵不好违逆人家的面子,准备施展拖字诀,原本他就计划好了要在云州居家办公,如非必要,短期内不打算回北京。 拖了一个多月,拖到了春暖花开,那男孩等不到杨樵回京,趁着周末休息,自己主动找了过来。北京到云州的高铁全程四十多分钟,既能来看看传说中“巅峰品质”的木头总,也能顺便来云州短途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