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玩转大宋》 二 暗流涌动 就在童贯带着自己的干儿子童川急忙赶往延安府的时候,种师道悠然的醒了。这个事情在延安府立刻引起了轰动。西军上下似乎有了一颗定心丸,延安府躁动不安的情绪逐渐平静了下去。西军诸将悬着的心也都放了下来,毕竟如果小种经略相公(西军对种师道的尊称)如果去世,西军必然大乱。西军将领虽然表面看起来勇武粗鲁,可是各自的小算盘打得都是吧啦吧啦响的。 只是西军将领不知道的是,现在的种师道已经不是原来的种师道了。这个种师道是来自21世纪的一个普通的工科男穿越过来的。这个工科男姓施名道,他是一个三流大学的四流毕业生,学习的是就业前途也不怎么样的挖掘机操作专业。施道大学毕业后也没找到什么合适的工作,无聊的他到全国到处旅游,这一天来到了西北。 21世纪的某日,施道到了西北某地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盛产红薯。施道买了几块,然后跟卖红薯的老头聊了起来。 施道问道:“老大爷,咱们这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那老头笑着说:“出了镇子向东有一个野狼谷,当年大宋的西军经略使种师道在哪里用地雷炸死了1万多西夏的“铁鹞子”,使得西夏几乎灭国。” 施道愣了一下,他其实是一个历史的爱好者。他自诩是开挖掘机里历史学的最好的学生。对于西夏的历史他虽然不是特别知道,但是他也是知道最后西夏的灭亡是由于成吉思汗死在了西夏。成吉思汗的部下处于愤怒,将西夏的党项族整族给灭了。西夏民族文化就在中华化圈中整体的消失了。 于是施道笑了笑,对卖红薯的大爷说:“西夏恐怕不是这么灭国的吧。” 那大爷无奈的摆摆手说道:“没有人信我,我种山把这件事情跟多少人说过,从大学教授到说书先生,这么多年没人相信,没人相信……”说着说着,那大爷突然眼睛一亮,紧盯着施道胸前挂着的那个玉牌说:“你,你,你叫什么,我是种山,你还认识我吗?” 施道愣了一下,摇摇头。 “那你的玉牌是哪里来的?”老者急急忙忙的问道。 “这……”施道陷入了沉思。这块玉牌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施道记事地时候好像这块玉牌就在他身边,他真的忘了自己是怎么得到这块玉牌的。反正平时这块玉牌有时候挂在脖子上,有时候就缠在手腕上,不时拿出来把玩。 看着施道迷惑的表情,老者继续问道:“你是到底是谁?你知道九阴真经和九天玄女吗?” 施道说:“老爷子,我姓施,叫施道。你说的九阴真经什么的不是小说里的东西吗?” “施道?施道?”老者自言自语地上下打量着施道。好像明白了什么。他拿出一大袋红薯,对他说道:“你的老家是管这个叫白薯吗?” “对呀。”施道说道。其实在施道的老家就是管红薯叫白薯。后来他到处旅游,然后发现很多地方管白薯叫红薯或者地瓜。久而久之他也就入乡随俗了。 老者这次好像明白了什么,对施道说:“小伙子,这袋子白薯送给你了,你快去野狼谷。到了那里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当施道拿着那袋子白薯到了野狼谷的时候,自己身上玉牌突然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他穿越了。在迷迷糊糊的穿越过程中他好像真的看见了一个叫九天玄女的仙女,而且也听见了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之类的声音。 当施道醒来的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穿越了。他也看一些穿越小说,别人都穿越成年富力强的青年,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68岁的老头子身上。施道艰难的睁开眼,跃入眼帘的是一个老者。这个老者正是送给自己白薯的那个人,只是这个他们服饰有所不同。 施道脑袋如同炸裂了一般,他现在的脑袋里不仅保存着自己原本的记忆,还存在着种师道的记忆,更要命的是脑子里还有“九天玄女”、“九阴真经”和“白薯”等莫名其妙的声音在转来转去。 “啊!痛煞我也!”施道大叫一声,猛地坐了起来。 “老爷醒了。”那个卖白薯的老者惊喜说。 “你,种山。”施道的另一个种师道的记忆告诉他,眼前的老者就是他的管家种山。 “种山,”施道定了定神,他现在已经完全明白自己的身份了,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了,于是他对种山说:“快请二爷过来。” 这时候延安城种师道帅府中云集了西军的各个大佬,白虎节堂内人头攒动,到现在为止大家都不知道种师道已经醒了的消息。 种府白虎节堂座朝北南,正中有一把虎皮大椅,这个是种师道的位置,现在空着。左侧一把交椅作者一位老者,也是六旬左右年级,鹤发童颜,正式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种师中对面坐着的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将军就是西军的元老刘延庆。刘延庆统辖的环庆军在西军中的战斗力弱,但是兵力不少,也有2万多人,从人数上是最接近种家军的。种家军虽然人多但是驻扎在延安府、京兆府、渭州府、泾源等地,其实延安府的人马并不多。刘延庆这次以探病为由从鄜延、环庆调来了本部的环庆军1万人,现在延安府附近的人马就数他的多了。刘延庆一直认为自己比种师中更有资格接替西军统帅。 刘延庆的下首就是折可求,折可求原本叫折克行,后来听了种家老三种世礼的建议改了名字。这个种世礼信奉巫医星象,经常搞一下神鬼通灵的事情。他告诉折可求,原来的名字命犯白虎,所以需要改一下,否则战场上容易有血光之灾。 这个折可求祖上就是党项族,后来祖上受到了西夏贵族咩保家族的迫害,投降了大宋。在西军中跟西夏军打得最凶的就是他们镇守秦州路折家军了。折家军跟西夏斗了近百年,这支军队争勇斗狠,但是人数一直不多,只维持在1万左右。不过折家军有1000重甲骑兵,在作战为危机的时刻这些重甲骑兵可以用铁链勾连,10人1排并排冲击敌军。此时骑士也绑在马鞍上,虽死也不落马。在西军中称之为“铁甲连环马军”,其实“铁甲连环马军”是仿照的西夏军的“铁鹞子”设立的。这只铁甲连环马军,是西军中的精锐。 折可求统帅这么一支彪悍的军队,当然不信种世礼的鬼话。但是种世义的受伤让折可求改变了注意。种世义本来是仲家下一代最出色的将领,很有可能接替小种经略相公的衣钵。种世礼总是说种世义名字不好,要他改名字。但是种世义不听,最终右臂受伤退出了行伍。这个种世义的受伤,不知道跟改名字有没有关系,反正折可求信了,于是他把名字有折克行改成了折可求。折可求这时来延安,也带来了500名铁甲连环马军。如果小种经略相公真的出事,凭着自己的妹子的出谋划策和这个500名铁甲军,说不定自己也可能得到这西军主帅的位置。 三 种家四虎 西军的主要将领只有总教师王进不在白虎堂内。王进是西军的总教习,西军的很多将领都或多或少的在他那里学过一些的功夫。就连种师道和种师中见到王进也要叫声“王师傅”。此时王进带着种师道的四个干儿子及500士兵已经奉种师中的命令将种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以防不测。 种师道和种师中有五个儿子,但是这五个儿子实际资质平庸,很难统领西军。为此种师道又在军中收了四个干儿子,种氏昆仲的意思是未来不论他们的五个孩子谁接掌西军,那么他们的四个干兄弟都可以成为其重要的帮手。 种家的四个干儿子可是不一般,人称种家四虎。 老大种世龙,种家人称他为老五,外人称他为老大。其人力大无比,手使开山斧,属于急先锋的类型。 老二种世虎,勇武不在种世龙之下,手使铁骨朵,骁勇善战。这个铁骨朵就是一种长柄的锤,锤头并不大,像一个没有开的荷花骨朵。这个铁骨朵整体也就20斤左右,但是能够挥舞起来的人并不多。小说中经常说的动辄几百斤的大锤是不存在的,几十斤的也是罕见。不要小看这个铁骨朵,不论是西夏的铁鹞子,还是折家军的铁甲连环马,这些铁甲军寻常刀、弓箭可能伤不到他们,但是铁骨朵要是在他们身上打一下,那可是致命的。 老三种世彪,这个老三是色目胡人,手使亮银枪,属于马快枪急的人物。种世彪是官称“八爷”。外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快马胡三,久而久之叫他胡三人就愈来愈多了,但是当面还是称他为“八爷”。 胡三的身世就与众不同,是早年种师道跟西夏人作战的时候战场上捡来的遗孤。西军多跟西夏和草原各部争斗多年,多少也染上了游牧民族的习惯。比如在西军中抢来的新娘地位是最高的,西军的女儿大多嫁到了河东军,但是他们夫人却很少从河东军迎取。不少人就是去西夏、草原甚至四川、青塘等地劫掠。如果战争中能够捡到不高于车轮的遗孤,那是一件喜事。西军肯定会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将这些遗孤养大。超过车轮女孩当然抢走当夫人了,男人只要高过车轮就杀了。因为不论是西军还是草原上的其他民族,都认为高过车轮的男人就算是成年了,有思想了,养不熟了。与其养大了成为仇人,不如杀了完事。 胡三在战场上被捡回来的时候还是在襁褓中,身边只有一个汉族风格的长命锁。由于是跟西夏作战,大家都以为这个孩子是西夏人党项族或者从长命锁看可能是西夏掠去的汉族的后代,因此种师道也就高兴的收养了。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发现这个孩子是色目人。虽然是黑头发吧,但是深目高鼻,与众不同。种师道到没有歧视这个孩子,相反更是视如己出,把他交给了王进调教。胡三的学武术的天分非常高,尽得王进真传。王进有两个最得意的徒弟,除了胡三另外一个就是在东京汴梁作教习的豹子头林冲。两个人的武功还是林冲要高一些,林冲号称西军的第一高手。可是胡三的枪法也是不弱的,毕竟骑兵中使用长枪的非常少。 骑兵大多数都是用马刀,这个习惯从西汉逐渐形成骑兵这个兵种后,一直到二战结束骑兵退出历史舞台,骑兵的主要武器就是刀。马刀可以借助马匹冲击的高速,在骑兵使用很小力气的情况下,给敌人以重击。 在冷兵器中长枪的威力要远远的大于单刀,一般的有“三箭不如一刀,三到不如一枪”的说法。但是骑兵中极少用枪,因为还是骑兵的所依靠的还是高速度,如果枪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刺中敌人,固然可以给敌人重击,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无法把枪在瞬间拔出来的。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松手,否则如果抓中枪杆不放,很容易导致骑兵手臂的骨折。因此骑兵即使用枪也是用的标枪,身上背着几把标枪。刺中敌人后立刻抛弃。真正能用枪作战的骑兵少之又少,而胡三就是其中之一。胡三用枪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快”字,刺中敌人后能够迅速地把枪抽回来,这是他的绝技。即使这样胡三平时作战的时候也是带着一把马刀,防备枪抽不出来时候备用。王进的另外一个高徒林冲也用枪,但是与胡三完全不同。林冲力气大,在马上经常用枪当棍使。要是单比用枪的技巧,在马上林冲还真不如胡三,在步下林冲的枪法可是不输于胡三的。 种家的四个干儿子最厉害的还不是胡三。而是人称“九爷”,种世豹。种世豹是个神箭手。中国古代汉族族人射箭比不上草原民。草原民族男人从小就练习射箭。汉族军士却需要专门的进行训练。宋朝由于缺少马匹,就更加重视军队的射箭训练,西军尤甚。一般的情况要是训练一个在步下射箭的合格士兵,也要1年时间。也就是说训练一个合格的步弓手需要1年时间。那要训练一个合格的马弓手呢?宋军骑兵就少,马弓手也就是西军里有一些。因此这些马弓手都属于高级兵种了,一般要训练3年之久。在这方面汉族的王朝的军队,根本无法跟草原上精骑善射游牧民族相比。人们熟知的关羽,当年就是刘备军中的马弓手!整个西军也就是种世豹训练了200多马弓手。 宋军在和西甲军多年交战中缴获了西夏的一种弩箭。这种弩箭被宋朝的能工巧匠改造后成了宋军“以步御骑”的神器,也就是著名的“神臂弓”。神臂弓其实严格意义上算不上弓,而是一种弩。相对于一般的步兵使用的弓,这种神臂弓射程特别远,杀伤力也大。射程可以达到300步。一般的步兵用的弓可以射80步。极好的弓箭手用“一石”强弓也仅仅能够射100步,所谓的百步穿杨就是如此。马上的射箭的需要用专门的马弓,如果说步兵用的弓称为强弓的话,那么骑兵用的弓可以说是软弓了。这种软弓一般也就射30多步。后世蒙古铁骑横扫天下的时候,蒙古军队有一项绝技,用的就是佯装败退,然后骑在马上反身射箭,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这种射箭方法被称为“蒙古歹”。蒙古歹的射箭的射程只有20多步,但是就是这20多步就成为了欧洲和中亚重骑兵的梦魇,同时也造就了蒙古轻骑兵无敌的神话。 神臂弓也有缺点,就是本身非常重,经过宋朝能够巧匠改造后也有近20斤,而且射速慢。装填需弓手要用脚踩住弓背上的铁环,用全身的力量才能拉开弓弦。所以神臂弓有“御敌每每只发三失”的说法。意思是神臂弓手每次上战场最多只能射三箭。因为射速慢往往射完三箭,敌人就冲到面前了。即敌人没有冲到面前,射完三箭也没有力气拉弓了。神臂弓虽然有这么多缺点,但是却是大宋抵御北方骑兵的利器,神臂弓手也是非常难培养的。宋军规定,神臂弓手败阵是没有罪的,但是遗失神臂弓是死罪。因此在宋军打败仗的时候,神臂弓手都是“毁弓而逃”。也就是这个原因,神臂弓的原型虽然源自西夏,但是除了大宋,其他各国都无法仿制。 神臂弓的特点决定了神臂弓手都是在步下射箭的。种世豹厉害的地方就是他可以在马上使用神臂弓,当然了他也只等在马上射上一两次,毕竟在马上用脚拉开神臂弓是非常困难的。另外种世豹在马上可以用强弓射箭,也就是步弓手的弓射箭,而且射程可以在马上做到“百步穿杨”,这个就非常厉害了。一般情况下一个步弓手一次也就能射十几只弓箭,射多了对弓手手臂的肌肉损失还是很大的。但是种世豹在马上挽强弓能够连续射18支破甲的重箭。就凭这这一身弓箭的本领,种世豹可以百步之外取人性命,是种家四虎的第一高手。 种世豹由于超强的武力率领的种家军中最精锐的怀德军。怀德军驻地就在折可求镇守的秦州府的黄铎堡。但是他们比折可求更接近西夏,如果折可求是跟西夏交战的先锋,怀德军就是先锋中的先锋!怀德军一共5000人,骑兵2000人,步兵各3000人。原本种家军骑兵最多,后来收复陇右地区的时候,西军取得“横龙川大捷”,也算是为大宋开疆扩土了。其实历史上宋朝面积鼎盛的时候就是宋徽宗年间收复陇右的地区后,但是后来好景不长,就发生了靖康之耻。陇右收复后,朝廷设立了陇右节都护府,一个是守住这片新开拓的土地,另外一个也是要分化西军。首任陇右节度使就是原来种师道的部将高怀远,而高怀远核心的8000骑兵就是从种家1万骑兵中选拔的。 陇右节都护府成立后,种家的1万骑兵就变成了2000。种师道为了集中使用这最后2000精锐,就把他们全部拨到了怀德军,由种世彪和种世豹率领。怀德军的另外3000步兵,也是整个西军中最精锐的步兵,就由大将鲁达、种世龙、种世虎率领。在这关键的事情,种师中还是毫不犹豫地将5000怀德兵都调到了延安府。 此时王进和种家四虎就是率领着1小营共计500怀德军,把帅府包围,就怕出事情。其他的怀德军则在城外监视各路赶来“探病”的西军。 四 白虎堂 西军的各路大佬都非常不安地坐在白虎堂中,三三两两的低声细语。本来应该安静严肃的白虎堂现在是嗡嗡作响,种师中眉头紧皱,他想让众将官都安静下来,但是现在也不知道种师道的情况,所以有点有心无力。他只有静静的等待,这时候种山急急忙忙走入了白虎堂。 本来白虎堂是议论军事的要地,他一个管家是没有资格走进来的。但是种山毕竟在种家应经40年了,深得种世兄弟信任,因此他能够自由出入白虎堂。 种山这些天就在种师道身边侍候,因此他一进来白虎堂立刻就安静了,无数只眼睛盯着种山。众人都想从种山的细微动作中找到哪怕一丝关于种师道的病情的信息。种山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静止走到种师道的身边。 种山压低声音对种师中说:“二爷,老爷醒了,要见你。” 种师中听了一下子紧张起来,他下意识地认为种师道是回光返照要跟他交代后世呢。不经意间脸色一沉,双拳一握。 种山立刻察觉到种师中的异样,连忙又补上一句说:“二爷勿惊,老爷真的醒了,我看没有大碍了。” 种师中心中一喜,立刻对着种山笑骂道:“你这老东西,说话蚊子声,弄得我倒是定不清楚。” 种山立刻明白了,立刻大声地说道:“老爷没事了,醒了,请二爷到卧房议事。” 种山的话如同在白虎堂中打了一个炸雷,除了种山和种师中的众人都惊呆了。他们互相看着,消化着这就话传出来的信息,辨别着这句话的真伪。 种师中站了起来,嘴角略微的向上撇了撇,虽然他还没有看到种师道,但是他是很相信种山的。他知道这个时候危机应该过去了。 他对着老大种世仁说:“溪儿(种世仁名溪,字世仁),我去看看你父亲。你是长子,暂时照顾一下大家。大家都饿了一天了,让大家吃好喝好!” 种世仁立刻放心了。种师中跟种家的几个儿子都商量好了,如果说让大家吃好喝好,就说明没事了,如果说让大家喝酒,那就是出大事了。如果说是让大家喝酒,那就是府门外有王进和种家四虎的怀德军负责,白虎堂上由鲁达为主,首先就要控制住刘延庆、折可求等人! 种师中说完不等众人反应跟着种山转身就走出了白虎堂。西军众将就不干了,折赛花最是机警,她给了哥哥折可求一个暗示。折可求立刻就明白了,他站前起身喊道:“我也去见见小种经略相公。” 随着折可求地起身,刘延庆、高怀远等及其部下将领都纷纷起身,向白虎堂外走去。这是守在门口的种世仁急忙一脸微笑地看着众人,说:“各位慢走,家父真的没事了。各位先吃些酒肉,来人上酒上肉。” 不论怎样,种世仁也是种家长子,虽然文弱但是多少在西军中还是有些威信。再加上种世仁背后站着就是种家军中有名的骁将鲁达,众人也不好动粗。这个鲁达人高马大,力气过人,是一位步下的将领。平时使用一根丧门螺丝棍,重62斤(宋代斤,一斤相当于现在6两),骁勇善战。因为在白虎堂内讲究寸铁为凶,因此众人都没有带兵器。但是都没有带兵器的情况下,鲁达的拳脚更是厉害,西军中鲁达的力气和拳脚几乎称第一的。 鲁达站在种世仁的身后怒目而视,种世仁面对众人笑脸相对。西军众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正在众人愣神的时候,种家的家丁陆续走了进来,将一盘盘的酒肉摆在了桌子上。 西军将士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吃也不想吃。不敢吃的原因是谁也不知道这些就肉里有没有下药,不想吃是他们真的没有心情吃喝,只是想早点知道种师道的病情到底如何了。 种世仁似乎明白众人的担心了。自己随便从桌子上到了一碗酒然后一饮而尽,又从另外一张桌子上夹起了一片肉放在嘴里吃了起了,同时眼神看着高怀远,嘴上对着众人说:“吃、吃,都是好酒好肉。” 高怀远一直跟种世仁交好,见种世仁的眼神,也就明白了。于是座了下来,自言自语地说道:“先吃饱了再说吧。”说罢就自斟自饮起来。高怀远毕竟曾经是种家的部将,而且关系和种家的大公子相当不错,众人看着高怀远和种世仁都吃起来了,也就都不好发作,于是纷纷的坐了下来。 种师中随着种山到了种师道的卧房,推开房门看见此时的种师道已经坐在了床上喝着小米粥,一颗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种师中大喜道:“阿兄,无恙否?” 此时的施道已经认出来这个就是种师中了,于是笑道:“鬼门关走了一朝,不过看到了很多奇怪的东西,听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 其实此时的施道已经理清了思路,现在他是种师道(以后本书就称他为种师道了。),他有着现代人的知识和思维,又具有种师道的记忆。他穿越的时候确实听到或者模糊地看到了九天玄女。且这个九天玄女真的跟他说了些什么。知识他那时候模模糊糊的记不清楚。只是记得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之类的武侠小说里的东西。 他的头脑还是有些混乱的,但是种师道明白一件事情,就是既然穿越到了宋朝,虽然穿越到了一个老头的身上,那也要做一番大事情的。起码让要改变靖康之耻,最好能够让中华文化能够一脉相承,不要出现“崖山以后无中华”的事情。 好在他是学挖掘机专业里历史最好学生,他知道马上西军就要南征方腊,征方腊获胜后就是征讨辽国。征伐辽国由于准备不足,以西军为主力宋军失败,后来就是金国南侵,北宋灭亡,在北宋灭亡前夕,种师道病死。时年七十六岁,种师道死的时候宋徽宗已经成了太上皇,钦宗皇帝亲临祭奠,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种师道还有8年的阳寿。 不过经过了这次穿越,现在种师道觉得自己虽然是68岁身体,但是还有20多岁的心脏,至少不会在8年后去世吧。而且经过了穿越,他自己感觉思维也明显的清晰起来。看待很多事情,都有一种站在上帝视角上看。其实也不奇怪,任何一个知道未来将发生什么的人,都会有这个视角。就如同站在人类站在三维空间,看二维空间是世界一样。穿越某种意义上就是四维空间的一个“小事故”而已。就是这个“小事故”改变了时间线,造成了种师道的穿越。 种师道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种山说:“你快回白虎堂,溪儿生性文弱恐怕弹压不住折可求、刘延庆那些悍将。你跟众将说,我一会儿就到。” “是。”种山应了一声转身而去。 种师道接着对着种师中说:“二弟,我这次真的看见了很多夺天地造化的东西。上天有九天玄女向往讲授了九阴真经,里面古往今来,上下宇宙无所不包……” 种师中听了大吃一惊,道:“阿兄,某不是烧糊涂了!怎么说起这神鬼怪力的东西了,咱们西军可是刀尖上争功劳的,神鬼之说阿兄可是从来不信的。为此你还多次抱怨老三世礼不学无术呢!” 种师道听了笑了笑,说:“很多东西是说不明白的。这样吧,我看我们西军马上要下江南征讨方腊了,如果我说对了,那你就信我的。” “方腊?”种师中摇了摇头。他也听说了,江南最近挺乱的,但是也就是一些邪教暴民而已,战斗力连占山为王的草寇都比不上。朝廷在江南有厢军,东京汴梁还有号称80万的禁军。朝廷养着这些军队难道是吃闲饭的?还用得着西军出手。 正在种家昆仲说话的时候,种山再次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他慌张地说:“二位老爷,快去看看吧。白虎堂大公子快顶不住了。” 种师道已经醒了一会了,觉得身体已经有劲了。于是听了种山话,猛然起身,这倒是把种山和种师中吓了一跳,双上伸手来搀扶。 种师道摆了摆手表示不用,然后对种山说:“头前带路。” 看着种山前头带路,种师道低声对种师中说:“西军现在一盘散沙,总不是长久之计,需要严格整顿一番。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手段。” 种师中想起刚才种师道说道的九天玄女的事情,点了点头,道:“但凭阿兄安排。” 此时白虎堂里已经是有些乱了。原来西军将领们吃了一些酒肉,并没有等多久的时间,只不过西军大多数是急性子,所以就有些躁动起来了。 白虎堂内随着嗡嗡的声音不断增大,刘延庆给了自己的部将韩泼五一个眼色。韩泼五本来在军队中就属于泼浪之徒,经常犯浑,仗着刘延庆的崇信在环庆军中无法无天。韩泼五看见刘延庆给他使眼色,突然发作。他一脚将桌子踢翻,反身抄起来自己凳子,大踏步地向白虎堂门口走去。 “老子在西军征战多年,立下汗马功劳。怎么还不能去看看小种经略相公了?”韩泼五大声喊道。 “韩将军,等等,家父马上就过来。”种世仁急忙拦阻。 韩泼五根本没理种世仁,一把把他推开,迈大步就往外冲。 鲁达一看韩泼五如此无礼,不禁大怒,他挡在韩泼五的面前,一把抢过了他手中的硬木椅子,两膀用力把椅子撕扯成了两半!鲁达随手把破烂的椅子扔到了大堂上,对西军众将怒目而视。 韩泼五知道他自己不是鲁达的对手,但是并不怕鲁达。他当场发起泼来,只见韩泼五一把就把上衣撕开,露出一巴掌宽的护胸毛,指着鲁达骂道:“好你个鲁达,有本事你也把老子撕了!” 鲁达为人忠厚仗义,不擅长口舌之争。他见韩泼五犯浑蛋,气的脸上的胖肉直哆嗦,手颤抖着指着韩泼五,想骂却骂不出来。 这时候有人开始起哄架秧子。“揍他!”、“劈了他!”,一时间白虎堂内一片混乱。种世仁和他的几个弟弟一会儿劝这个,一会劝那个。可是白虎堂里根本没人听他们的,就在种世仁等人如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只听的有一个低沉的声音传了进来。 “咆哮白虎堂,该当何罪!”这个声音低沉而有力,正是种师道的声音。 六 谣言 在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延安府都传说着小种经略相公受到九天玄女相邀周游仙境并传下九阴真经的事情。流言传得比风还快,而且是越传越邪。等到第三天,种世义回到延安府的时候,传到他耳朵里的谣言已经是种师道受天命、解救万民的说法了,这个谣言就差说,种师道要起兵造反了。 种师道从种世义那里听到这个传言后也大吃一惊,他本义是想借用九天玄女之名,整顿西军,在未来的战争中为避免北方的中华文明被女真铁骑摧毁。而百年后南方的中华文明也将被更加凶悍的蒙古铁骑踏的粉碎,至于起兵造反,他种师道可没这么想过。 现在种世义已经听到了这些谣言了,那么童贯等人听到的还不知道是什么呢?于是他也没办法了,急忙召集西军的另外3家,再加上杨可世一同商议对策。 种师道在议事厅让种世义把一路上听来的谣言给众人说了,众人也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西军中的将领都是勇武有余智谋不足。一般的打仗都是听种师道的,但是这等事情种师道也没有什么主意,所以也都闷头不语起来。 种师道前生只是一个学挖掘机的理工男,真的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舆情”。在这一世的记忆里,他也知道西军的将领的特点。这些大老粗大多没啥主意,只有折赛花算是智勇双全,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折赛花。 “赛花,这里也就你有些见识,你说说该怎么办?” 其实这个会议折赛花本来不应该参加,主要因为自己未来的公爹在这里,但是事情紧急她也就来了。听到种师道问她。她眉头一皱问道:“经略相公,您给我们交个底。您到底想怎样?” 众人听了折赛花的话,不由都暗挑大指。不愧为女诸葛!这话问道点子上了。因为种师道病重众人都有了争夺西军统帅的意思,但是现在种师道没事了,大家就都没有这个心思了。但是种师道说出九天玄女的事情,大家都将信将疑。自古以来,借着神怪鬼力起兵造反的事情多了,现在江南的方腊不就是借着摩尼教的名义起兵的吗?如果种师道真的要造反,西军虽说是同气连枝,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跟着种师道起兵呢?毕竟西军虽然勇武,但是西军所制的永兴军路和秦凤路都是苦寒之地,缺衣少粮,如何能够起事呢? 种师道也明白了众人的意思,说道:“不瞒诸位,这次我真的见到了九天玄女,也确实有九阴真经传下。这是在梦中不知道还记住多少,但是一点,这是我记得这些事情足可以夺天地造化了。我只是想用这些‘造化’我们西军,他日小小的西夏算什么,我可以带领诸位收复幽云十六州,为中华开疆拓土。各位也可挣得一份公侯的大富贵!” 众人听罢都面带喜色,西军之所有能够在烂的不能再烂的大宋军队中还有一些战斗力,就是还有一种凭着武力来赚取富贵的心思。 但是折赛花听了种师道的话却是略微的皱了一下眉头,毕竟折赛花比其他的西军将领心思细密很多,种师道里只是提到为“中华”开疆拓土,没有提大宋。而且公侯的富贵,一般只有开国的帝王会封赏功臣的时候出现,现在大宋开国已经200多年了,哪里还有什么“公侯”可封? 折赛花一双秀目看着种师道,说:“经略相公,您是没有起兵造反的意思了?” 种师道回道:“给我西军争取富贵而已。” 折赛花听了,心中暗自盘算:这小种经略相公可能真的有争天下的意思了。我需要仔细盘算,是否绑在延安府种家军的站车上一起干。毕竟如果不成功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但是如果成功了,那就是天大的富贵。所有一切都要见机行事,现在先帮小种略相公过了这关再说。 想到此,折赛花向着种世义问道:“世兄,你是如何知道经略相公病重的。” 种世义回道:“我在京兆府打理买卖,是走河东的商路的相与(买卖合伙人)栓子告诉我的,他的消息非常准确,我接到他的消息第二天,我们种家的消息才传到,然后我就马不停蹄的往延安府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