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迁居港城之后》 1. 第001章:阵亡通知 《全家迁居港城之后》全本免费阅读 第001章:阵亡通知【郭旭方徐贞小两口都在东北战场上牺牲了】 “我的儿啊——”一声凄厉的哀嚎远远地传了出来,整个永安巷都听见了。 听到动静开门走出来的一群街坊们面面相觑,“谁家的动静啊?这是怎么了?” “是郭家吧,”有看到点情况的街坊说到,“刚刚街道办的苏主任领着一群人捧着东西往郭家那边去了,好些个都是着绿装的,他家郭旭方小两口不是都上了东北战场么?怕不是有坏消息啊。” 听着这动静也确实不像是有好消息的样子,“哎哟,这郭家老的老,小的小,我们得去帮着点啊。”虽然好些街坊住过来这边还不太久,但邻里街坊的,又是这么大的事,也不能听着信了都不管啊。 一群街坊连忙往郭家赶。 此时郭家一片混乱,郭元乾郭老太太跟郭家小孙女郭无恙全都晕过去了,两个白大褂正忙忙碌碌地抢救中,郭家大孙子郭泰安一边流泪一边哄着哇哇大哭的幼弟郭皆安。 一个街坊是开医馆的老大夫,连忙上去帮手,又有人帮忙照顾小皆安的,还有跟街道办的苏主任打听消息的,果然,苏主任领着人还真的是过来送阵亡通知书的,郭旭方徐贞小两口都在东北战场上牺牲了。 大家都听得心里一咯噔,这么说来,郭家岂不是只剩下两个老人家跟三个未成年的小孩子了? 到底老人家经事多,郭元乾跟老太太醒过来了,只小姑娘却还是昏迷不醒。老夫妻俩一下子老了有十几岁,郭元乾跟老妻照顾着另两个孙辈,让长孙出面去跟送阵亡通知书的烈士工作小组同志接洽。 十五六岁的少年郎抹掉眼泪,尽力装出一副沉稳模样,有板有眼地谢过工作组的同志,双手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父母遗物再转手递给了祖父。 牺牲在东北战场,人是回不来的,连骨灰都没回来,当时便就地安葬了,郭家只得了几件简单的遗物,除了身牌,就是勋功章,装在一个小小的木盒子里。 好好儿地出去了两个人,统共却只回来这么小一个的木盒子,郭元乾抱着小木盒老泪纵横,一旁的老太太抱着昏迷不醒的小孙女,搂着哭得直打颤的小孙子,泣不成声。 郭泰安忍着眼泪听工作组的同志交代其他事情,比如抚恤金,比如补贴等等。 街坊们在一旁宽慰郭元乾郭老太太,请他们节哀,可是大家自己都知道这样的话是如何的空洞无味,这怎么节哀呢。只劝说他们想一想三个孙辈都还小,最大的郭泰安也才十五六岁,这个家还得要他们两个撑着。 到底也要感谢人家送儿子儿媳的遗物回来,郭元乾拍拍老妻的肩膀,抹了把脸,抑制着悲痛和长孙一起跟烈士工作小组的同志商量办后事的事宜,这是大事情,军地准备统一办一场先烈追悼大会,到时候他们一起出面参加就行。 这比自家单独办后事要光荣得多,郭元乾自无不可,问明白了相关事宜,知道工作组还有下一家要走,他诚挚道谢送工作组出门,街坊们也帮着一起送工作小组出了门。 待得把工作组送走了,帮忙的老大夫替昏迷不醒的小姑娘再做了一次检查,确定小姑娘只是一时悲痛昏迷,最迟半日就会醒过来,便劝郭家老少放宽心。 街坊们也帮着劝说了几句,这才一起告辞出来,唉,这么大的事情,外人的劝慰总归是无力的,还得他们自己缓过来。 郭泰安将街坊们送到院门口,又托相熟的同学帮忙去学校给自己兄妹两个请假,看着街坊们都走了,才掩上院门回了屋,把刚刚收到的抚恤金给了祖父,“说是往后每月还有补贴,爹和娘各有一份。” “先搁着吧。”郭元乾不忍心看这抚恤金,这是拿儿子和儿媳妇的命换来的,“泰安啊,你去库房里把我搁在木箱里檀香木块拿出来,给你爹娘刻两块灵位牌,他们的衣冠冢安在烈士园里,家里就放两个灵位牌吧。” 郭泰安低声应下,先看了祖母和妹妹弟弟是否安好,才转身去了库房。说是库房,其实不过是家里放置粮仓以及一些不常用东西的房间,家里只开了一间小酒坊,并无多少收入,前些年先是支持抗战,后来又支持东北战场,家底捐得干干净净,此时库房空荡荡的。 这库房郭泰安也是时常打理的,因而很快便找出来几块黑檀香木,又去工具箱里找出刻刀等工具,这才捧着出了库房。 郭元乾接手看过,选了两块小木板,“就这两块吧,只做最简单的刻字那款,不必雕刻花纹。”另选了两块小木块,“这两块用来做底座。” “好。”郭泰安把余下的送回库房,出来了就拿起工具忙活。 郭家一片安静,郭家老爷子跟老太太在榻上坐着发呆,两个小的都在榻上躺着,一个昏迷不醒,一个哭累了睡着了,除了郭泰安雕刻灵牌的声音,再没其他声音。 直到小皆安饿醒来,家里才有了些动静,郭元乾踉跄着站起来,示意想起身扶他的长孙继续雕刻,“我没事。”又招呼老妻,“梅娘,我去街口叫何记送几碗素面过来,你把旭方和贞娘的东西收拾收拾,那些衣物,看看哪些烧给他们,哪些捐出去。” 郭老太太这才醒过神来,放下一直抱在怀里的孙女,小心搁在榻上,“贴身的都烧给他们,外衣烧几身好的,我们挑几样留个念想,余下的都捐了吧。” “可以。”郭元乾往外走,不多久就回来了,手里拎着许多东西,“老何那边先得洗锅再下素面,说是晚点给我们送过来,我到李记买了些纸钱香烛,等无恙醒过来,三兄妹一起祭一祭他们爹娘。” 郭老太太抹了抹眼睛,“这样好,祭了之后咱们就烧东西,旭方跟贞娘最是大方,要是有穷鬼抢东西,怕是直接就让出去了,挂了名的才不会被抢走。” “奶奶,”小皆安按着咕噜咕噜直叫的肚子,趴在榻边,“姐姐醒了。” 两个老人家连忙凑了过去,“无恙,你怎么样?”连郭泰安都放下了手里的活,“妹妹!” 郭 2. 第002章:横竖是死 《全家迁居港城之后》全本免费阅读 第002章:横竖是死【她梦里见到过的那个乌木宝箱真的出现了】 郭无恙凝视着手里那件母亲最喜欢的旗袍,是奶奶手工做的,亮蓝色的云锦上面绣了极其传神的牡丹花,她记得,去东北战场之前,母亲就是穿着它拍的全家福。 郭无恙侧头眨掉眼泪,父母牺牲了,她很难过,但她还有家人们要保护,“我梦见明天上午街尾会搬进来一户郭姓人家。” “这户郭姓人家怎么了?”孙女这话说得突兀,郭元乾听得迷糊,“是听谁说了什么?” 郭无恙轻轻摇头,此时永安巷谁也不知道明天要搬来一户郭姓人家,她把手里的旗袍小心叠好放入要留的那个木箱里,低声说着自己的噩梦,“自打这一户人家搬过来之后,我们家里就家破人亡了。” 想起噩梦中的情形,郭无恙打了个哆嗦,先是哥哥,后来是奶奶,然后是爷爷,再后来是自己,留下才十来岁的弟弟,还没长到成年就没有了。 郭元乾郭老太太跟郭泰安都听得呆住了,“这噩梦不对吧?我们是烈士之家!怎么会被针对?” “最啊,一开始我也很想不明白。”郭无恙的神情有些悲愤,“后来,我才知道,人心能有多么坏。为了钱财,有些人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 “我没了之后就被锁在了这座院子里,郭家人搬了进来。”郭无恙想起来自己的灵魂被禁锢在这院子里不能出去,哪怕是听到了郭家人谋害弟弟,自己却帮不上任何忙时的那份痛苦,“我在这里呆了很多年,才弄明白了事情的些许缘由。” “新搬来的郭家有个女儿叫郭慧安,比哥哥大三岁,她非常非常喜欢我们家的房子,志在必得。她有重活一世的特殊经历,对我们家的事情极为熟悉,很多事情连我都不知道,可她竟然知道爷爷有个弟弟早些年出国了。” “你说什么?”郭元乾大吃一惊,有个弟弟早些年出国了这事他从来都没有跟外人说过,当年弟弟年轻气盛,在申城得罪了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为了保命不得已跟着一个外国人走了,当初担心自家被牵连报复,这才举家迁居永安巷,也不敢再开银楼,正好得了一份烧酒方子,就在这边开起了小酒坊。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多次小心打听,那公子哥家里发达得很,因而他甚至都不敢跟孙辈们说起自家来历。 现在孙女做个噩梦,竟然梦见有外人知道这事。等等,那户人家姓郭,“难不成是你小爷爷打听了找过来了?” “不是。”郭无恙自己做的梦,自然知道不是这个缘由,“那户郭姓人家跟小爷爷不相干。郭慧安针对我们一家,是相中了这屋子,她重活一世,知道我们这屋子有一任房主在杂物间里埋了一箱金银珠宝,她盯上的是这个。” 这就更加不可思议了,郭元乾跟老妻对视了一眼,“我们家搬来之前,杂物间那处原来是马房。”这一片的宅子都是前店后宅的格局,做生意很多都用得到车马,所以马房都挺大的。 “家里用不着这么大的马房,搬来后就僻出一半砌了个杂物间用来放些杂物。那宝箱也不是别人家的,是卖了你们祖母家里染丝的秘方换来的,这是在砌了杂物间之后的事了。” 在津沽这种宅子都不便宜,也没人舍得卖,当时前任房主是举了债才往外卖的,自家买到手几乎耗尽了全家的积蓄,连老妻的嫁妆都拿出来用了。 不然也不会舍得卖染丝的秘方了,只是当时想着这个宝箱算是家里的后路,也就一直没动,只当做没有这个宝箱。 这么多年,家里除了老妻知道这事,他连儿子儿媳都没有说过,“你爹娘都不知道这事呢。” 他们家迁过来也快二十年了,那宝箱埋下去也快二十年了,都没有叫家里的小辈们知道这个宝箱,倒是叫个外人知道了。 “难道她真的是重活了一世?可人怎么能重活一世呢?”郭元乾眉头紧皱。 郭无恙也说不好,“反正她知道很多未来的事情。当时我被锁在院子里不能出去,后来就跟在了她身边,她喜欢自言自语,听她话里说的意思,她活到了八十多岁,原是明年跟着父母从北边迁来永安巷的,后来也嫁在了巷子里,所以,巷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知道。” “她知道小爷爷在八十年代找回来了,但那会您和祖母都不在了。她还知道小爷爷找回来那一年我们改建房子时,在家里挖出一箱金银珠宝上交了国家,据说当时很热闹,很多人都知道挖出来了什么东西。在很多年以后的世道,风气是笑贫不笑娼,她那一辈子穷疯了,重生之后,就盯上了这个宝箱。” 郭元乾心里一惊,家里的宝箱被当众挖了出来还上交给了国家?那可是拿老妻的染丝秘方换来的啊!他跟老妻竟然一辈子都没来得及跟家里的小辈交底这事吗? 郭无恙说到这里有些咬牙切齿,“所以,她先害哥哥溺水而亡,后来遭旱灾的时候她举报奶奶在黑市买东西,奶奶,没了。又过了几年,情势不好的时候,她塞了东西到家里举报爷爷是反动派,这事太大了,爹娘是烈士也不管用,爷爷被带走后就没再回来。”谁能抵得过大势呢。 一家人的悲剧叫郭元乾郭老太太郭泰安听得都又惊又怒又悲又愤,“自那时起家里就只剩下了你跟小皆安?”哪里还想得起计较宝箱被当众挖出来的事情。 “爷爷走后,她又举报家里有海外关系,小爷爷的事情她说得有模有样的,我也没能陪小皆安多久。”郭无恙捂住眼睛,眼泪从指缝间涌出来,“小皆安成了黑五类,苦捱了两年,才十七岁,就饿死了。” 郭老太太搂着小孙女泣不成声,“我的无恙乖乖啊!” “她这么狠毒,能不能找人处理了她?”郭泰安长这么大也没见识过这样狠毒的人,为了一个宝箱,将他们一家人都给害了。 郭无恙 3. 第003章:去港城吧 《全家迁居港城之后》全本免费阅读 第003章:去港城吧【明明有重活一世的机缘却偏偏盯死自家呢】 郭元乾接了孙女递过来的钥匙,先拿裹了细绒布的签子往锁孔里抹了点油,这才上钥匙。 一阵轻微响动之后锁打开了。 郭无恙木木地看着爷爷打开铜锁,掀开宝箱盖子。 首先入目的是一些泛黄的棉麻布袋,打开布袋把东西倒出来一看,里面装着的都是各色宝石,红的,绿的,蓝的,掀开一层麻布,又是一些装了宝石的棉麻布袋,好几层放的都是这些,大大小小地装在棉麻布袋里,大概是这个乌木宝箱密封效果好,竟然没有被土里的腐气给浸染,打开布袋来看一个个都是光彩耀眼,而将最后一层麻布揭开,入眼说耀眼的金光,宝箱底部铺着的是大黄鱼。 “这一条五十两。”郭元乾拿了一条在手里掂了掂重量,“这是旧时的重量制式,那会的一两能有三十七点五克。一共是二十根,当时你们祖母家里的染丝秘方是很值钱的。” 也因此那秘方才能换来这个宝箱,这些年家里虽然全面支持儿子儿媳妇的革命工作以至于家里没有余款,但夫妻俩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把宝箱拿出来换钱。因为最初就已经决定好了这是全家最后的退路,故而埋了快二十年都没动过它。 郭元乾跟妻子把这个宝箱埋进地里当做一家人最后退路的时候,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宝箱竟然会是他们全家遭殃的元凶。 郭无恙不在意大黄鱼是不是旧式的计量,她恐惧的是,她的噩梦被一一验证了,“爷爷,我的噩梦是真的。”这些她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全部都验证了她的噩梦是真实的。 “不怕,现在大家都还好好的呢。”郭元乾压下心里的万千思虑,轻声宽慰小孙女,“我们既然提前知道了,那就比不知道要好。” 郭泰安也安慰妹妹,“我们既然提前知道了,只要做好准备就不怕了。爷爷可是很厉害的,我也会保护大家的。” “我有点怕。”郭无恙揪着哥哥的衣袖,有些哽咽,“她好坏的。” 郭元乾当年是不得已带着妻儿背井离乡来了津沽,他见识过很多的事情,对人心能有多坏他从来都不敢低估,但他无意在此时再吓唬才七岁的孙女儿,“爷爷再怎么说也活得比他久,不怕斗不过她。” “这箱子挖出来了,坑得好好填上,别露了痕迹。”他看了看挖出来的坑,“泰安,把挖出来土填进去,先用箱子压着,天黑了去菜地里挖些土填平了继续压着,等半夜了再过来抬箱子进屋。” 别管郭无恙做了多真实的噩梦,其实她也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姑娘,眼看爷爷胸有成竹的样子,把提着的心略放下了一些,帮着一起填土。 填土比挖土要容易得多,因着挖松了,虽然取了宝箱,填进去之后竟然还有些鼓出来了,爷孙三个把锁好的宝箱挪过去压住,才一会,宝箱就往下沉了沉。 相互帮着理了理身上的尘土,爷孙三个这才出了杂物间。 这会天色还早着,屋里小皆安已经醒过来了,正陪着郭老太太一起叠衣服,“爷爷,哥哥,姐姐,我也叠衣服。” “小皆安乖。”郭元乾摸摸小孙子的脑袋,冲老妻点了点头,“按着无恙的指点挖到了。” 郭老太太听了这话捂着胸口好半天都喘不过气来,她招手让小孙女过来,一把搂住了,“我家无恙乖乖啊,可心疼死奶奶了。” “我没事的,看着现在大家都好好的,以后也会好好的,我就没事了。”郭无恙虽然心里头还是很害怕,可是看着噩梦中惨死的亲人这会安好,还是高兴的。 郭元乾心里其实还乱着,但现在他是一家之主,自然是摆出一副举重若轻的模样,“我们料敌在先就是优势。”这件事情几乎冲没了他的丧子之痛,“该忙什么就忙,我去前头铺子里看看,今天还没来得及贴歇业告示。”近几年烧酒的生意不比以前好,家里早就没有请伙计了。 早上的事情来得太突然,一家子都沉浸在悲伤中,谁也没想到酒坊那边去。要不是有无恙做噩梦这事,大家都还醒不过神来。街坊们估计都知道了家里的事情,也没有人非得要找上门来买酒。 郭元乾在前头酒坊里也没有多做停留,把歇业告示贴出去就回了后宅里,进屋前他还顺便扯了几棵青菜,“晚上还是自家煮饭吃。”他们的主食是米饭,面食也只能是偶尔吃一下。 “我来。”郭无恙接过长得挺大棵的莴笋,主动要去做饭。 郭老太太还缓不过劲来,没法下厨,便安排了小孙子去帮忙,“怎么做听你姐姐的安排。” “好哦。”小皆安乖乖听话,从榻上爬了下来,被姐姐牵着往厨房去。 待小孙女小孙子去了厨房那边,郭元乾看了看老妻收拾出来的东西,点了点木箱,“别留这么多,少少几件就行了。” “这些都是旭方和贞娘最喜欢的。”郭老太太已经是挑拣了又挑拣。 郭元乾叹了口气,“明天要是真的有一户郭姓人家搬过来,确实有个叫郭慧安的,那咱们怕是不能在这里继续住下去了,自来没有千日防贼的,既然被盯上了,防也是防不住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既然郭慧安的父母都知道了这事,又焉知郭慧安的兄弟们是不是也知道这事?我们既然做不到心狠手辣地灭人全家,惹不起也就只能躲了。” “躲?我们能躲去哪里呢?你的老家金陵城那边不能去,我的老家和贞娘的老家早没了亲人了,剩下的都是仇人,自然是回不得的。再去别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未必好过日子。”郭老太太有些犯愁。 郭泰安把刻好的父亲的灵位牌递给祖父看,“晚些时候问问妹妹吧,妹妹说不定有主意。”他也想到了,郭慧安可能只告诉了父母,但郭慧安的父母说不定会告诉亲近的儿子,而这些人如果有媳妇,是不是又会告诉媳妇呢? 4. 第004章:不怀好意 《全家迁居港城之后》全本免费阅读 第004章:不怀好意【那目光的方向正正是盯着家里那间杂物间】 “听无恙的,就去港城吧。”郭老太太赞同孙女的意见。 “你的老家,我的老家全都回不去,去哪里不都一样么?好歹去了港城之后,郭家人轻易找不过去了。”反正哪里都能活,当初从金陵城逃过来,也没想着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啊,不也过了这么多年了? 郭元乾犹豫的是,“我听说前几年好些个原本金陵城那边的官家都往港城那边去了,还有申城许多大老板也去了,我们家的现在除了那个宝箱,算是没有家底,怕是以后生活艰难。”那宝箱别看能叫外人眼红,其实在那些有钱人的心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虽然还有一座宅子,可自家要想走得悄然,现在这座宅子还得悄悄出手,那可就没法卖个好价钱了。 “再难还能比送了命难吗?咱们本来也是普通人家,何必要去跟有钱人家比呢。”郭老太太想一想家里三个孙辈,一个都没活到成年就心痛,“那宝箱里,不是还有那些宝石跟大黄鱼么?到时候去了港城,要是不能把银楼,那就拿这些东西换了钱买铺子把酒坊开起来,要是那边不好开酒坊,那就买宅子收租,那边以后真要是发展得很好,肯定少不了租房住的人,总也有一份收入,怎么都比在这里千日防贼的强。” 这个倒是,郭元乾也认为,就算是酒坊开不起来,单单只是买些宅子收租也能有点活路的,有钱人有钱能买房子,不太有钱的可能就买不起房,需要租房住了,“先办旭方和贞娘的事,忙完了这事,接下来我就想办法打听打听港城那边的情况。” “想要迁居的这个事,得瞒着外头。”郭无恙担心那郭家的人知道使坏,“要是我们家的情况跟郭慧安记得的不一样,只怕他们不肯放我们离开。” 郭元乾心里有数,“哪怕说是要回老家,也不能说要去港城,你们平时也小心点,别在街坊面前露了痕迹。” 几个人连连点头,前路凶险,谁也不敢露出痕迹的。 事情定下,郭元乾也不再啰嗦,“行,今儿就说到这里吧,泰安,你跟我去杂物间把东西挪进来,无恙你和奶奶先睡,不必来帮忙,少个人动静小些,我跟你哥哥分几趟拿,快得很。” “好。”郭无恙也担心动静大了引人注意,便没有坚持要帮忙。 这一晚,除了小皆安,一家人都没有睡好,早上照样茹素,家里有菜园子,也就省了出门了,这一上午,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里,街坊们也没有上门打扰。 直到半上午,屋外有人敲门,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脆脆地传进来,“有人在家吗?我们是街尾新搬来的郭家……” 后面说的是什么郭无恙已经听不见了,她满目惊恐地看着祖父,眼泪似珠直往下坠,“爷爷——” “妹妹不怕,不怕!我们都在呢!”郭泰安看着妹妹这个样子,对那个郭慧安痛恨无比。 郭元乾心疼地拍着孙女,“无恙不怕啊,我们有优势呢,我们早有准备,肯定叫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你想啊,他们满怀期望,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可不是得气死了?” 对啊,有爷爷和哥哥在,他们最后肯定什么都得不到,郭无恙想一想郭慧安那恨人有笑人无的性格,就觉得很解气,“等我们悄悄地搬走了,她没了我们的踪迹,又挖不到宝箱,肯定气得跟泼妇一样地骂街。” “所以,她也就仗着机缘欺负我们一家而已,本身也没什么本事的,不然要是一个能耐人,靠自己什么不能行,也未必就非得盯着我们家的东西了。她就算是想要耍阴的现在我们不给她机会,那她也耍不过我们了。”郭元乾是不能理解这种人的,有重活一世的机缘,做点什么不好,非得盯着别人家的一个宝箱祸害人全家? 郭泰安觉得妹妹能做这个噩梦也是老天有眼,“自古邪不压正,这不她有坏心思,老天爷就先提醒我了。” “可不是么。”郭无恙想一想自家能够提前得知阴谋就心情好了起来,她抹掉眼泪,“那我去看看她。”记住她现在的样子。 “现在不怕了?”郭元乾盯着孙女问到。 郭无恙摇头,“我不怕她了。哥哥说的对,向来邪不压正,她不过使些鬼蜮伎俩。” “那去吧。”郭元乾很是欣慰孙女的坚韧。 郭无恙站起身来,也不叫哥哥跟着,不紧不慢地去开了院门,一个跟她噩梦里一模一样身着粉色上衣蓝色裤子留着两个长辫子的年轻姑娘正站在院门口往院子里头探看。 那目光的方向正正是盯着家里那间杂物间。想来正在关切那杂物间的宝箱吧。 可惜,宝箱不在那里了。郭无恙心里冷笑了一声。 这会看到有人开门,就移开视线扬起了一个笑脸,“小妹妹,你好,我是新搬来的,我叫郭慧安……” “对不住,”郭无恙打断了她的话,“我们家里正值丧期,不接待客人,你请回吧。”说着就伸手去关院门。 郭慧安脸上僵了僵,连忙伸手挡了挡,“小妹妹,你看,我这是一片好意,从老家带来了一些家乡风味,我这提都提过来了。” “这位大姐,多谢你的好意?但是对不住,家里这会茹素,你这里乡味里头有荤腥,恕我不能接受。”郭无恙瞟了一眼郭慧安手里的篮子,明晃晃的有一块拳头大小的熏腊。 郭慧安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她想着送腊肉能更有面子一些,倒是一时间忽略了他们家这会正是丧期了,这会还不是最讲究的时候,为了已逝亲人茹素倒是很正常。她把篮子往身旁挪了挪,再没好做其他要求了,“是我疏忽了,那小妹妹你请节哀。” “谢谢。”郭无恙淡淡点头,把院门关上,她放缓脚步往屋子里走,一边听着外面的动静,那郭慧安在院门口站了一会才慢慢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