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深山种田养家日常》 1. 第1章 《古代深山种田养家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早春,天尚寒,偶尔响起的狗吠,也未能吵醒忙碌了一天的姜家村人。 村庄通往外界的小路上,一盏随牛车移动的孤灯,在夜色中宛若飘忽不定的鬼火。 行走在牛车一侧的两人,各怀心事地留意着周遭动静。 直到村子被远远抛在身后,他们才暗暗松了口气。 姜广田瞟眼车板上被喂了蒙/汗/药的亲闺女,心头闪过一丝不自在。 “爹,娘这法子可靠吗?大姐醒了要闹着往家跑可咋整?”姜槐将双手拢在厚厚的棉衣袖子里,有些担忧。 姜广田想到泼辣精明的续弦柳氏,含混不清地嘀咕道“收了聘礼、换了婚书,在村里也算过了明面了,由不得她,再说你大姐是个乖顺懂事的......” 眼神触碰到被捆了个结实的闺女,姜广田清了清嗓子,心里微微发苦。 再懂事,偷听到要被嫁进深山里给人冲喜,一向任劳任怨的闺女,还不是寻死觅活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哎,要怪就怪他这个爹没本事吧。 姜槐揉揉冻得发红的鼻子自言自语“娘说得也有道理,只要勤快,嫁进深山肯定不愁吃喝,也算享福了。” 姜广田看了儿子一眼,心口的堵又添了一分“少嘟囔些,快些赶路要紧!” 从半夜走到晨光熹微,两人中途吃了一次干粮喝了一次水,走到腿发酸,远在深山的沈家沟却仍未到。 躺在牛车上的姜枣倒是被颠/醒了,她闭着眼睛装晕,只觉头疼不已,乱如麻的信息争先恐后涌入脑海。 真是好吃害死人啊。 她本是21世纪一名山村做题家,毕业后在大城市做了两年打工狗。 见辞职回村陪伴老人的自媒体博主越来越多,就跟风回农村搞起了内容创业。 没成想,第一天上山拍视频就出事儿了。 那棵野核桃树也不高啊,怎么还能把人摔晕、摔穿越? 穿越就穿越吧,还穿成了一个被继母逼迫嫁进深山,哦,不卖进深山的小弱鸡? 原主这具小身板瘦得没有二/两/肉,山路颠簸难行,骨头磕在硬邦邦的车板上生疼生疼的。 “沈家沟咋还没到?爹,你莫不是走岔路了?”姜槐边啃干饼子边抱怨。 平日里好吃懒做的他,哪里受过这种罪? “瞅瞅你那熊样儿,都是你娘惯的,要不是你大姐得了那几两聘礼,你这辈子估摸着只能打光棍儿!”姜广田看着续弦柳氏跟自己成亲后生的小儿子,气不打一处来。 这游手好闲的小兔崽子,家里存下的那几个子儿都被他赌光了! 姜槐嘿嘿一笑“这话您该跟我娘说啊,再说了,大姐不愿意不还有二姐嘛?” 姜广田差点被气得上不来气,只无奈地指着不成器的儿子“你.....你......” 姜槐倒是见好就收“爹,爹,喝口水,以后你老了啊,只能指望我这个儿子不是?虽然大姐跟我不是一个娘,二姐跟我不是一个爹,但我好歹算她们的娘家,你放心,以后她俩受欺负了,我铁定给她们出头!” 姜枣听得只想冷笑。 原主这是倒了什么血霉,亲爹窝囊耳根子软、继母刻薄精明不做人,还有一个同父异母吸血鬼败家弟弟。 娘家?怕是仇家吧! 把人麻晕了,嫁进深山给瘫痪在床的人冲喜?这是亲爹、亲弟弟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姜枣胃饿得绞疼,浑身直冒冷汗。 自从有了继母,原主再也没吃过一顿饱饭,再加上平日里农活繁重,早已严重营养不良。 虽已16岁,但看个子也就勉强140cm左右。 姜枣按照原主残留的记忆猜测,要不是看原主瘦得一把皮包骨,干重活越来越吃力,再压榨下去人财两空,想必继母是“舍不得”把她嫁出去的。 大半上午,一车三人终于来到了一座山脚下,巍峨的高山直入云霄。 老黄牛也开始闹脾气,梗着脖子,不肯再走一步。 “爹,咋整?这畜/牲不肯走了,大姐还没醒,难不成咱两人把她抬进山?”姜槐嚼着饼子,用树枝狠命抽打着老黄牛,但老牛稳如泰山,一步不肯多走。 这山本就陡峭,即便老牛愿意爬,怕是也爬不上去。 “你在这儿呆着,沿山脚往前走两里地,就是给你大姐介绍亲事的那户人家,我把牛拴她家去,你在这儿等着。” 姜广田说完,招呼儿子将姜枣抬着放到一块草地上,这才牵着老黄牛朝前走去。 姜槐看了姜枣一眼,懒洋洋地背过身倚在石头上啃干粮。 姜枣听着他的咀嚼声,只觉得胃抽疼得更厉害了。 她悄悄睁开眼打量那猪狗不如的小王/八/蛋。 这具身体太瘦弱了,那小子看着挺壮实,力量悬殊太大,再加上她这会儿饿得手脚无力,不管是偷袭,还是从那小子手里逃走都没有可能。 当务之急,不被饿死要紧。 她假装悠悠转醒的模样,长舒一口气。 姜槐一骨碌爬起来,眼含戒备“大姐,你醒啦?” 姜枣扯扯嘴角,懒得理他,只下意识地紧盯他手里的干饼子。 姜槐见状嘿嘿一笑,从袋子里掏出一块饼子朝她递过去“饿了?给。” 姜枣不客气地一把接过来,咬下一大块,却被噎得差点背气。 她虚弱地指了指地上装水的葫芦“水,水——” 一大口凉水顺着喉咙灌进肚里,冷得胃抽疼。 但姜枣顾不得这些,勉强吃完了一大块饼,胃里才不那么灼疼了。 “大姐,你感觉咋样?有没有哪里不舒坦?”姜槐见姜枣脸色苍白,额头上甚至冒出冷汗来,忍不住有些担忧。 当然不是担忧姜枣,而是怕她半路死掉,聘礼得退回去。 “放心,死不了!”姜枣没好气地轻讽。 姜槐愣了一下,没想到平日里闷葫芦似地大姐竟也知道呛人了“大姐,你这是去享福哩,咋还闹上脾气了?” 姜枣不想跟这泼皮无赖多费一句口舌,只扭过头去,闭目养神,心下盘算着该如何逃脱。 “小枣,你醒啦?” 姜枣浑浑噩噩之间,被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个激灵。 返回来的姜广田,眼神复杂地看着衣衫单薄的亲闺女,不敢直视她的双眼。 姜枣撇撇嘴角,没理他。 2. 第2章 《古代深山种田养家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娘,娘,嫂子他们到了!”沈岩激动地冲屋里叫了一声,然后兴冲冲地跑过去,将一行人往屋里引。 正在屋中煎药的江舒月,边在围布上擦手边快步往外走“来了?快快快,进屋坐,衡哥儿,你们两口子也快进来歇歇脚吧。” 沈衡笑着摆摆手“不了,婶子,你们忙,我们改天再来看回舟。” 两口子说完就深一脚浅一脚往回走。 江舒月张罗着招呼几人进屋“亲家公,大老远的,难为你们了,还没吃饭吧?我一大早就炖了汤,盼了一天,还以为你们有事儿耽搁了呢,柳儿,先盛几碗汤让你嫂子他们暖暖胃。” 沈柳正好奇地打量着未来嫂子,闻言欢快地应一声,往厨房去了。 虽然嫂子看起来比她高不了多少,人也干瘦干瘦的,但长得倒是不难看,希望她嫁过来能真的给哥哥冲喜,让哥哥能重新站起来吧。 姜枣此刻倦极,只盼着早点躺在床上,牛车上颠了大半天,浑身散了架似地疼。 出嫁穿的这身衣裳,又破又薄,估摸着是冻着了,这会儿只觉得整个人瑟瑟发抖,脑袋瓜儿一阵阵抽疼。 “小枣这是不舒坦?”正跟姜家父子寒暄的江氏,看了姜枣好几眼,见她摇摇欲坠几欲端不住喝汤的碗,忍不住开口询问。 姜广田心里一紧,忙道“不碍事不碍事,我这闺女身子骨一向极好,连病都很少生,约莫着是今儿个鸡还没叫就出门儿,瞌睡了,将养一晚就好了。” 江氏看了瘦弱的姜枣一眼,唤过性子活泼的沈柳“柳儿,你嫂子困倦了,你先带她去你屋里洗洗歇了。” 沈柳自来熟地挽住姜枣的胳膊,半牵半扶地将她往自己房里拽。 姜枣根本没力气顾及礼数,听沈柳唤“嫂子”也没什么反应,甚至都没发现瘫痪丈夫没露面。 只由着沈柳将自己带回屋去,心里暗暗对江氏生出一丝感激。 要是今晚就圆房,她怕是一晚上都睡不安生。 沈柳从隔壁屋里拿来两个新木盆、一条粗布巾,又去灶头提了半桶水“嫂子,这是爹这次出门做活前,给你们箍的新盆......” 姜枣有气无力地谢过她,匆匆洗了上床安歇,睡前隐隐约约听见江舒月带姜家父子去瘫痪丈夫屋里了....... 江氏安顿好所有人,这才走进闺女房中。 姜枣一个人一头,蜷成小小的一团,身上盖着打了补丁的棉被,睡得安静又沉稳。 沈柳忍不住凑近姜枣,压低声音道“嘻嘻,娘,这么一看嫂子怪俊的,跟哥看起来真般配!就是人太瘦了些。” 江氏睨自家闺女一眼“你一个丫头片子,说这话也不知羞?早些睡吧,莫要吵醒你嫂子。” 江氏其实一晚上没怎么睡。 上次到姜家村送聘礼,只匆匆见了姜枣一面,只觉得这姑娘虽瘦但稳妥、沉静,精神头倒还行。 怎地才过没多久,就这样无精打采?难不成得了什么重病? 为给回舟治病,他们啥法子都试过了,回舟他爹做“野木匠”这些年走南闯北挣的钱都搭了进去,娶冲喜媳妇的银子还是找人凑的。 要是娶回来个病秧子,这日子可咋过啊? 第二日,姜枣很早就醒了。 “小枣,你再睡会儿吧,还早。”江氏看着今日精神头儿好了许多的姜枣,心里稍稍宽慰了一些。 “娘”卡在姜枣喉咙里半天没喊出来,穿越前她没谈过恋爱没结过婚,骤然喊一个陌生人“娘”,实在有些开不了口。 但她知道,早晚得习惯。 毕竟,确定能安全逃出山之前,她还得寄人篱下一阵子。 “我睡饱了,帮您烧火做饭吧。”姜枣笑笑,麻利地穿好衣服,洗漱好后就跟沈柳一起给江氏打下手。 不管是原身还是穿越前的她,都是农村丫头,做饭、打猪草、捡柴禾、洗衣裳,都是打小就会的。 看着姜枣利落的样子,江氏满意地笑了笑“早饭没啥好忙的,炒两个腌菜,蒸几个苞谷窝窝、煮锅粥,我一个人就够了,柳儿你带着嫂子去帮你哥洗把脸。” 姜枣僵在原地,这么快就要伺候瘫痪丈夫?! “走吧,嫂子。”沈柳准备好热水跟脸盆,就拉着姜枣往她哥房里走去。 沈岩刚穿好衣裳跳下床,看见新嫂子害羞地笑了“嫂子,你起得真早。” “哼,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快去洗了打猪草去!”沈柳小大人似地催促弟弟。 沈岩做了个鬼脸“要你管!” 说完一溜烟跑出屋。 姜枣有些局促地站在门口,除了父亲、外公、爷爷外,她还从没来没进过异性房间。 况且这人还是她素未谋面的丈夫。 沈柳热情地邀请姜枣“嫂子,快进来呀!” 姜枣磨蹭半天,才/硬/着/头皮走进屋。 打眼看过去,床上躺着的人脸有些苍白,想必这半年没怎么晒太阳。 沈回舟整个人很是瘦削,打着补丁的被子下,只剩薄薄的一层。 他双眼紧闭,睫毛居然又翘又长,不难看出轮廓坚毅、硬朗,是个好看的。 此刻,他眉头紧皱,似乎不想搭理任何人。 沈柳没让姜枣搭手,熟练地用粗布巾擦着沈回舟的手、脸、脖子“嫂子,跟你说,我哥没受伤那会儿,可是村里最好看的男子呢,许多......” 沈柳回头看姜枣一眼,见新嫂子似乎在发呆,她庆幸地默默吐吐舌头,吞下了后面的话。 姜枣心事不在这上面,根本没太听清沈柳说了什么。 沈柳忙活完,床上的人不仅没看二人一眼,更没有动弹丝毫。 “柳儿,你哥的名字谁取的?”出门时,姜枣偷偷回瞟了床上的人一眼,冷不丁地小声问。 沈柳有些意外,却忍不住带着炫耀地打开了话匣子。 “是不是很好听呀?这是我娘取的!” “我外祖父是个穷秀才,我娘没出嫁前跟着外祖父认了不少字,后来外祖父生病走了,我娘为了给舅舅凑聘礼,这才嫁给爹。” “听娘说,那时不少人去提亲,她却独独相中了那会儿正在村里做木匠活儿的我爹,我爹也看中我娘,就凑了十两银子娶她......” 姜枣暗自叹息,这个时代的女子真是卑微如斯。 沈柳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没了,姜枣突然插嘴“我猜,你.......咱娘取这个名字,是希望.....爹能早早的、多多的回家。” 沈柳惊喜不已“嫂子,你也读过书吗?我娘说,爹这些年总是走南闯北,她日日担惊受怕,总盼着他回家,所以就给哥取了这个名字。” 姜枣自然不能暴露,原主那种苦出身的女子,哪里有机会读书识字? 她摇摇头“猜的。” 沈柳嘻嘻一笑“嫂子你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