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农门卷王》 1. 第1章 [] 三月的李家村,一大清早就热热闹闹。 “弟弟,快拿上你的小板凳,要去地里了!”五岁的李兰背起自己的小背篓,将中午爹娘和五叔的饭菜带上,还不忘朝屋里喊上一声。 屋内,脑袋埋在被子里的李承福嘟囔了一声才起来。 是谁说的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很巴适的? 他怎么一点儿也不觉得呢?还不如他在现代带薪拉屎来得快乐,至少丰衣足食。 “阿秋~”揉揉发痒的小鼻子,李承福迅速穿衣起床。 他娘胎里出来身体就不好,可不敢轻易让自己生病。 他现在穿越的这一大家子穷得响叮当,去年秋天爷爷李老头去山里打猎受了伤,花了不老少钱,如今李家饭都快吃不上了。 家里老老小小加起来一共十八口人,七个孙辈个个面黄肌瘦,跟猴子有的一拼。 李兰见屋里没响动,直接进屋喊着弟弟:“承福,你起来了没啊?再不走我可不等你了!到时候可别说我不带你。” 屋内李承福裤子穿到一半,就见李兰大大咧咧地走进来,连忙向上拉着裤子,脸涨得通红,他朝李兰喊道:“姐!快出去快出去!” 李兰翻了个白眼,转身骂骂咧咧地走了:“切!穷讲究,你小时候还是我给你把屎把尿的呢,屁股蛋子都不知道摸了多少回了。” 李承福:“……”三岁的身体里装着的是他二十八岁的灵魂啊! 屋外的李兰坐在门槛上,对弟弟的讲究其实并没放在心上,她挺喜欢弟弟的。 从前阿娘生她难产落下了病根,大夫都说以后难生育,那两年李兰逐渐感觉到奶奶对阿娘的不满,还好这个时候弟弟出生了。 奶奶钱氏一共生了五个儿子,李兰的父亲李广万排行老三,但生的儿子却排行老七,是家里的幺孙。 七个孙辈中,就三个孙儿,钱氏自然更加疼爱尾巴上的这一个小可怜。 “阿兰,承福还没起床吗?”大房的两姐妹李荷和李菊背着背篓过来,背篓里是大房、二房、四房和李老头老两口的午饭。 她俩是双胞胎,喝奶时营养不到位,所以从小身体算不上好,干不了累的活,就和李兰一起负责给家里人送饭。 看见李兰坐在三房门口,她们已经习惯这幅景象了,承福弟弟人小鬼大,也不知从哪里学的,规矩特别多。 不喝生水,还坚持让一大家子都跟着他喝煮过的水,吃饭之前必须洗手,谁要是没洗手,承福弟弟都不会让他上桌吃饭。 也是奶奶疼爱幺孙,谁要是反对,奶奶手上的扫帚可不饶人。 李兰抬头正想说话,身后的门“吱呀”一声被打开,李承福拿着小板凳,精神抖擞地出来。 “大姐,二姐。”朝李荷、李菊打了声招呼,李承福又站在李兰身边,“姐,我好了,咱们走吧。” 李兰也不多说,背起背篓,一手牵着李承福的手,就和大房两姐妹朝自家地里走去。 对于农民来说,春天正是播种的时节,即使是再贫穷的人家都不会放弃那一亩三分田。 李承福被李兰拉着一路朝地里走去,路上遇见村里人,也会大大方方问好。 别看李承福小脸笑着,心里可苦着哩。 李家村不富裕,李老头家更是村里出了名的穷,自从穿越过来,李承福就没吃过一顿饱饭,就连肉都只是过年的时候尝了个味道。 他不是真正的三岁无知小儿,对于未来他其实早就规划好了。 他身子不好,也不想一辈子看天吃饭,所以绝对不可能当农民的,而在古代,士农工商天然就决定了科举是条人上人的路。 可惜,太难了! 先不说科举本身的难度,就他家现在饭都吃不饱的状态,哪里有银子供他念书。 “发什么呆呢,小心掉地里被蚂蝗给吃咯。”李兰拉着李承福走在田埂上,三月正是插秧苗的时节,地里蓄着水,就容易有蚂蝗,这玩意儿孩子们都怕。 李承福撇撇嘴,懒得和小丫头斗嘴,也不知道是谁去年被蚂蝗吓得哭了一下午。 那边,李老头坐在田埂上,大老远就瞧见自家的孩子,他用旱烟嘴儿敲了敲树干,朝田里的妻子喊了声:“荷花她们来了。” 李老头去年伤了脚,伤口好了,但经常阴痛,特别是雷雨天,所以家里人都没让他下田,就坐着当总指挥就行。 钱氏听见李老头的喊声,忙 2. 第2章 [] 下午太阳出来了,但并不热,反而驱散了早晨的寒气,反正李承福觉得温度刚刚好,他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扯着杂草,别提多舒服了。 “哎呀!弟弟你怎么把韭菜苗给拔了!”李承福正惬意着,就听见自家姐姐的惊呼声。 他瞬间四肢僵硬,低头看着自己手上才从地里扯出来的一把“草”,这是韭菜?这不是杂草吗…… 听见李兰声音的其他几个孩子也纷纷凑过来瞧。 “真是韭菜,栓子,你完蛋咯!要让奶奶知道你嚯嚯韭菜,看她打不打你~”四房的李承金幸灾乐祸道。 李承福却是第一时间反驳:“狗蛋,都说了别喊我小名儿!” 栓子是李承福的小名儿,他出生时气息微弱,农村里老人都说要起个贱名才好养活,所以钱氏就做主取了个栓子。 其实他家好几个孩子都有小名儿,比如李承金就叫狗蛋。 后来是二房的媳妇文氏拜托她老爹,才有了现在大家像模像样的名字。 文氏的爹是隔壁上新村唯一的秀才,通晓文墨,四里八乡的人有了孩子都爱找他取名儿。 李承金听李承福喊自己“狗蛋”,一下就原地炸裂跳了起来。 “不准叫我狗蛋!” 李承福白了他一眼,才说道:“是你先叫我栓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让我不叫你小名,那你也不能叫我小名。” 李承金觉得自己身为哥哥,被弟弟教训很没有面子,哼了一声就跑了。 李兰和李荷李菊三姐妹看着,都觉得七弟/弟弟果然不一样,说话一套一套的,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们都听不明白。 “算了,弟弟,你就在旁边坐着自己玩儿吧,等我们拔完了草就一起回家。”李兰说着就拿过了李承福手中的韭菜苗,准备把它们重新种回去。 李承福:…… 他也不想帮倒忙的啊,谁让他在现代的时候住在城里没种过地,他只认识菜在菜市场被清理之后的样子,长在地里的好多他都没见过。 而且,他是真的觉得韭菜跟杂草很像啊! 一下午过去,李承福愣是一根草都没碰到了,回家的时候人跟个霜打的茄子一样。 没成就感,太没有成就感了! 他一穿越的大老爷们儿,居然啥忙帮不上,就看着几个小丫头在地里忙活。 废物啊,废物! “都回来了,快先洗洗手,我从娘家带了些糖回来,都来喝点糖水甜甜嘴儿。” 一进门,李承福就听见他二伯母文氏温柔的声音,立马双眼都有了光,哒哒地跑过去。 emo什么的都先放放吧,喝糖水要紧。 真就是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老李家的孩子都瘦,除了四房的李承金,他外公是镇上茶肆的掌柜,平时四房一家都住在镇上,自然伙食比老李家吃的好。 老李家一天就吃两顿,还都是剌嗓子的稀粥配上齁咸的咸菜,带着一股子苦味。 糖是精贵吃食,一般农户人家都舍不得买,只有逢年过节会买一点。 老李家就从来没买过糖,想吃甜的,就趁着野果熟了的季节去摘野果吃。 “嗯!”喝着热乎乎的甜水,李承福发出满足的喟叹声。 真甜啊!不愧是有个秀才老爹的二伯母,全家上下就她爱买东西,虽然大家都穷,但二伯母回趟娘家就会带好吃的回来。 今天就是文氏从娘家回来的日子,前两天听说家里弟弟相看好了人家,文氏就带着一双儿女回家看看。 反正离得也不远,去了两天今天回来,正好赶上给家里人做晚饭。 文氏笑呵呵地看着几个孩子,心里算着日子,老四一家回来帮忙下地,应该要不了两天就要回镇上了,家里的活得赶紧做完。 “栓子,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李承福:“……” “哎!栓子,栓子!你咋走了?”二房的李承寿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黑布袋,追着李承福跑。 旁边大房的姐妹花见着都大声笑着:“谁让你喊他小名的,你喊声承福试试。” 李承寿想也没想跟着就喊了声:“承福”,果然就见李承福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看向他。 “三哥。” 李承寿忍不住咧开了嘴,两天不见,栓子还是这么讲究,喊小名不理人,喊大名才搭理你。 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李承寿没多管,拿着自己手上的黑布袋子兴冲冲地举到李承福面前,故作神秘地说道: “承福,你猜猜这里面是啥?” 李承福眼睛都懒得朝上面撇一下,张口就说:“木剑吧。” 李承寿顿时张大了嘴巴愣在原地,他震惊了:“你怎么知道的!”明明他回来这路上都没拿出来过,就是他妹妹莲花都不知道。 “哦,我瞎猜的啊。” 那布袋细细长长的,再加上前几天李承寿就嚷嚷着要让做木工的舅舅给自己做一把木剑,李承福觉得自己猜不出来才是白瞎了前面的二十几年。 显摆的第一步就是让对方震惊,很明显李承寿失败了,但是他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接着就从布袋中取出了那柄小木剑,虎虎生风地舞了两下。 横、戳、劈、砸、插! 完了还 3. 第3章 [] 晚上一大家子围坐一团吃饭,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一桌。 李承福吃着咸菜配粥,看着这一大家子,不由再次感叹他阿奶是真能生啊! 五个儿子,除了老五还没娶媳妇儿,前面四个都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 老大李广家,媳妇是钱氏娘家侄女,称小钱氏,两人育有一对双胞胎姐妹花——李荷和李菊。 老二李广和,媳妇是隔壁上新村唯一一个秀才家的女儿文氏,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就是下午拿着木剑回来的李承寿,女儿叫李莲,才四岁,最近受了些凉,吃饭就没出屋。 老三李广万,就是他老爹。媳妇虞氏,是被人贩子拐卖的,半路路过李家村被救下失了忆,慢慢跟老三看对眼就嫁过来了,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叫李兰,他唠叨的阿姐。 老四李广事,媳妇肖氏,是镇上一个茶肆掌柜的女儿,所以老四就跟着岳丈在镇上茶肆帮工,自然两人带着儿子李承金常年住在镇上,偶尔农忙时候回来帮个忙。 老五李广兴,才十二岁,还是个半大小子,整天见不着人影,就在村里上蹿下跳,没少受李老头“爱的教育”。 这么一大家子住的房子倒是不挤,李家村整个村的人都沾亲带故的,同属一个宗族,除了外面嫁进来的小媳妇,本村人都姓李,重名的更是不在少数。 “爹,今儿忙得差不多了,明天我们就先回镇上了,最近茶肆生意不错,我也不好走得久了。”农村人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老四喝了两口稀粥就有些不适地放下了碗。 李老头点头:“行,一会儿让你娘给你们装点咸菜回去。” 李广事蹙眉,但桌下的脚被肖氏踢了一下,立马管理好了表情笑道:“诶!谢谢爹。” 李承福看着大人桌,他四叔的微表情刚刚他可全看在眼里。 到底是在镇上住的久了,回来乡下就不适应,而且看李承金下午那撒泼打滚的样子,估计他四婶的娘家人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啧啧啧,好好一孩子,给养歪咯~ “阿弟,你不好好吃饭,摇什么头?”已经吃完了的李兰见李承福抱着个碗晃头晃脑的,不知道这小子又抽什么筋了。 李承福动作顿住,想着这几天自己琢磨的事,突然朝钱氏开口:“阿奶,我想跟二伯娘学写字,以后当大官,让您享清福!” 突如其来的一句把全家人都创飞了,随机就听见一阵爆笑声。 “哎呀,栓子,谁告诉你会写字就能当大官了?”李广兴笑得差点喷粥。 旁边的李广事也跟着不看好道:“你才三岁,你看你承寿哥哥都六岁了,学个两天就嚷嚷着头疼,最近地里活多,你二伯娘哪有时间陪你玩啊。” 说到这事,当事人学渣·李广寿不禁心虚地低了点头,去年他娘说叫他读书,那什么三啥经的,他一听就犯困,一背就浑身难受。 学了两天,挨了他爹三顿打,傻子才学呢! 李承福听着他两位叔叔不赞同的话,却是理也不理,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就看着钱氏。 夏虫不可语冰,打心里不赞同的人,他和他们多说也是浪费口舌,反正只要阿奶点头就行了。 李广万和虞氏倒没想到小儿子竟然会想识字,不过他们觉得这是好事。 他们这十里八乡就出了一个秀才——文氏的爹,文氏更是全家唯一识字的,平时地里的重活就从来不用干。 爹去镇上交粮税的时候还会带上老二媳妇,就因为人家识字,是秀才公的女儿,镇上捕快见了都会客气几分。 读书人多体面啊!他们儿子身子弱,这地里的活以后肯定是指望不上的,要真能考上个秀才,天老爷哟!那不得祖上冒青烟呐! 两口子想着都双眼冒光地看向老娘钱氏,家里大事由爹做主,小事娘做主,但这么多年,基本没出过啥大事。 钱氏没管其他人,就看着自己的小孙孙,这是孙辈中最小的一个,也最受她偏爱。 “奶的乖宝哟!还是你最孝顺,那行!明儿老二媳妇你就不用去地里了,就在家教孩子。” 钱氏一把捞过李承福搂在怀里,亲香的不行。 不过立马又补充了一句:“承寿也得重新学,跟着你弟弟一块儿,反正地里也没啥活了,花儿们要想学也都跟着一块儿!” 再偏爱手心里这坨肉,其他孙儿也还是手背的肉,识字是好事,家里有个能教的,不用交钱白学,自然是多多益善。 除了李承福,在座的孩子就没一个开心的。 哦,不对,有一个人挺开心的——李承金。毕竟他明天就回镇上了,他可不用跟着 4. 第4章 [] 日子在李承福和李承寿每日的早读中过去,这日,李承福跟着他姐去村尾的河边挖野菜,正好碰上下河抓鱼的李承寿。 李承福站在岸上,看着河中几个光着膀子的半大孩子,感受着春风偶尔拂过面庞的丝丝凉意,突然打了个哆嗦。 “承寿哥,你们不冷吗?这还没到夏天呢。”三四月的天虽说不凉,但也说不上热,这脱了衣服下河,应该还是凉的吧? 李承福觉得光是看着就冷,谁知河中正游得畅快不已的李承寿却兴致勃勃地喊道:“不冷!” “一点儿也不冷!我还热勒!承福,要不你也下来试试?太好玩儿了,比念书好玩儿一百倍!” 河里其他的几个小孩也纷纷朝李承福发出邀请,他们都是村里比较调皮的几个孩子,跟李承寿可说是志(沆)趣(瀣)相(一)合(气)。 其中一个光头的胖子还朝李承福泼着水。 “嘿!胆小鬼,是不是不敢来啊?” 切,小屁孩。 李承福心里回了一句,懒得跟这群熊孩子多说,转身摆手就去前方找李兰去了。 他看刚刚光头胖子都把水泼到他三哥放在岸边的衣服上了,啧啧,今晚估计家里又能听见猪叫咯~ “阿姐,我来帮你挖野菜!” 挖得差不多,二人就往回走,至于河里的熊孩子们早不知道转战去哪个小树林了。 走在回去的田埂上,李承福人小腿短,紧紧跟在李兰身后。 李兰也体贴他,走的并不快,不过走着走着李兰却突然停下了脚步,呆呆地愣在原地。 身后跟着的李承福一个不察就撞在了李兰背着的小竹篓上。 “哎哟!”额头传来轻微的疼痛感,李承福忍不住惊呼一声,随后就抬头朝前看去,就见李兰正一脸惊讶地看着前边儿。 李承福也跟着朝前方看去,就见前面他们村的主道上正走着两个腰间佩刀的捕快,村长正弯腰走在二人身旁,不知道在说什么。 “姐,捕快有什么好看的啊?”虽然这是李承福第一次见捕快,但他丝毫不惊讶。 前世在电视剧里见得可多了,别说捕快了,就是皇帝、太后啥的都看腻了。 李承福没意识到问题,但李兰却是知道一些的,她曾经听爷爷说过,捕快不会无事进村,但凡在村里见着捕快,那绝对有事,还多半不是啥好事。 “村里肯定出事了,你看村长跟在他们身边脸上都没笑。”李兰说道。 李承福闻言又朝前方看了一眼,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村长生性就不爱笑呢?” 李兰转头看了眼矮冬瓜似的弟弟,算了算了,他还是个孩子呢,能懂啥。 “走吧,赶紧回家。” 这下李兰回家的步伐不由有些快了,身后跟着的李承福双腿都快甩成一个圆圈了,追的那叫一个辛苦。 唉!看来自己还是要多锻炼锻炼,才跑几步就累得要死。 而且还得提高伙食! 李承福悄悄在心里想着,什么捕快早就忘了。 却没想到,吃了晚饭后老李头把一大家子留在堂屋,说了白天捕快来村的事。 “事情就是这样,新来的县太爷说了一定要在夏季来临前,将这条支流挖出来,同时还要修建堤坝,所以这次每家都要出一名壮丁。” 老李头说完,深深地抽了两口旱烟,眉间褶皱又深了几分。 “什么?老头子,今儿村长把你叫去就说的这事儿?那这次不是该轮到老五了……” 钱氏听完老伴儿的话,纠结地看着小儿子。 这家伙整天不干正事,游手好闲,养的一身的闲皮子,要让他去干幺姨那么重的活,她都怕他被黄土给压死了。 可若是不让老五去,前边儿三个儿子都已经服过徭役,让老四去? 那还不如老五呢! 李广兴听见轮到自己服徭役,心大地挠挠头:“上次是三哥去的,四哥现在是城里人,我去就我去嘛,娘你咋这表情勒?” 钱氏:…… 老娘的心都要给你操碎了,你个傻玩意儿还啥事不知道! 钱氏想着心里就来气,上去就给了李广兴一个大逼斗,叉着腰骂:“平时让你跟着下地干活,你就会躲懒,你看看自己那身细皮嫩肉,你能挑几担土!” 李广兴被钱氏边打边数落地抱头鼠窜,他要是能老实站着挨骂就不是李广兴了。 其他四房的看着也不说话,都还在消化这个消息。 只有四房两口子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他俩住镇上,县令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他们早有耳闻,也是知道轮不到自己,所以没放在心上。 这会儿听老李头说出来,也不担心,他们今天也是 5. 第五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大人们说完了事准备各回各屋,一开门就被倒进来的小萝卜头们吓一跳。 “大晚上不睡觉都在外面干什么呢!都给我回屋去!”钱氏顺手拿起手边的鸡毛掸子,朝门口挥舞了两下。 小崽子们平时都是奶奶钱氏在管,可以说每个人都被那根秃毛的鸡毛掸子“关爱”过,见钱氏扬起老朋友,小崽子们个个双手背后,慌里慌张,摸着屁股一溜烟就跑了。 李承福在旁边看得清楚,但丝毫不怕。 咱可是乖乖小朋友,从来没挨过打哦~ 见老爹李广万和老娘虞氏相继走出来,李承福赶紧凑上前去拉着李广万的手,小脑袋高高仰起看着老爹。 李广万看了眼儿子手上的竹筒,俯身将其抱起来,轻声说了句:“别担心,咱们回屋吧。” 是的,李广万看出了儿子眼中的担心,三岁的稚童却早熟的厉害,他阿姐这会儿正睡得香呢,他却知道用竹筒偷听屋内讲话。 小小的人儿,眉间皱得像个小老头。 虞氏走在旁边揉了揉儿子毛茸茸的脑袋瓜子,抚慰地笑了笑。 不过挺丑的,一看就是勉强拉起的嘴角。 三人回了屋,就见李兰正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呼呼大睡,一只脚还压着被子。 虞氏看着,熟练地把女儿的小脚轻轻塞回被子里,才轻手轻脚地回到李广万身边坐下。 “当家的,真去啊?”虞氏声音很轻,怕吵醒了熟睡的女儿。 说实话,她并不想让相公去,平时地里活多的时候就已经有些累人了,徭役可比这累多了,而且还特别苦。 上次相公去服徭役,才三个月而已,人回来都瘦了十斤,又黑又瘦,跟个猴似的。 现在好不容易养了些肉回来,这就又要去,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她实在是担心啊! 李广万把儿子放在床边坐下,拉过虞氏的手握在自己手心,也轻声说道:“怎么这么冷,以后晚上天气冷了,要及时加件衣服。 这次就我去吧,老五才十二岁,那骨架子看着也不像是个能扛的,让他去,回不回的来都还不知道。” 虞氏在旁听着默不作声,这些她心里都明白,可明白不代表就能容易接受。 “我担心……”话没说完,虞氏看到丈夫身边的小儿子赶紧闭了嘴,那小子正看着他们呢,她不想吓着儿子。 李广万自然知道妻子的意思,不过他也没打算多说,起身准备去外面:“时辰不早了,先洗洗睡,有事儿咱们明天再说,我去烧热水。” 儿子讲究,不论春夏秋冬,每晚都要用热水洗脚,还要求全家人都必须洗脚。 不过还真别说,晚上洗个热水脚再睡觉的确比以前不洗脚要舒服。 屋内,李兰小小的呼噜声断断续续。 李承福看着他娘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心事重重,不由叹出一口气。 “阿娘,别担心。明天咱们问问村长爷爷,要是阿爹徭役的地方离得不远,咱们可以随时去探望,要是离得远,咱们也能想法子去看上一眼。” 而且,李承福心里还有个想法,不过现在不能说,得现场看了徭役的地方才能确定。 虞氏听完儿子的话,腰杆子都要直一些了。 是啊!现在地里基本没啥活了,要是当家的离得近,她天天去给送饭都行!< 6. 第六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三天后,李家村的壮丁们在官府捕快的带领下,一同前往安县负责的支流地段。 幸运的是,新县令给每个村都仔细划分了区域,而李家村负责的地方不算远,脚程半天就能到,若是坐牛车,一个多时辰就能到。 “还好,还好,当家的这次离得不远,爹,要不今儿中午我给相公送饭去吧?”虞氏自从李广万走了后就坐不住,早上刚喂完鸡就去找李老头。 李老头知道三媳妇担心,其实他也不是很放心,想了想,出去把老五李广兴给叫了进来。 “老五啊,你一会儿陪你三嫂一块儿去给你三哥送个饭,顺便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徭役这活儿有时候也要看运气,要是碰见心善的官差,也就嘴上催催,不会真动手。 但要是运气不好,遇上暴戾的官差,那手上的鞭子就没停止过挥舞。 身子不好的,可能都会交代过去,家里人还不敢去闹。 虞氏“哎,哎”地应着,人已经跑回屋去收拾东西了。 现在四月,白天温度还挺适合,不冷也不热,孩子他爹就带了两件衣裳,不知道晚上会不会觉得冷,她这两天熬夜赶了件新衣裳出来,带过去给孩子他爹。 李承福还在屋里教他姐认字,这是二伯娘给他布置的任务,也算在他每日的功课内,完不成他和阿姐要一起受罚的。 “阿娘。” “阿娘,你咋这么高兴,阿爷同意了?” 姐弟俩见虞氏兴冲冲跑进屋,纷纷喊着,李承福更是直接从一旁的箱笼中拿出一个包袱给虞氏。 “娘,你在找这个吗?” 虞氏在衣柜里找了半天也没找着那件衣服,翻开儿子递过来的包袱一看,不就是那件新衣服嘛,里面还有两双旧鞋。 她将旧鞋拿出来随手扔在地上,对俩孩子说道:“就是,你爷答应了,一会儿我去烙点饼子,带瓶酱菜,和这件衣裳一块儿给你爹带过去。” “这两双旧鞋你们爹都穿了一两年了,你们咋还收起来了呢。”虞氏嘀咕了一嘴。 谁知小儿子迅速捡起那两双鞋子,塞进她怀里:“娘,这两双鞋阿姐都洗干净了,你带给爹吧,爹走的时候穿的新鞋不一定合脚。” 李承福知道他娘心疼他爹,他爹走的时候特意还给穿的新鞋,但新鞋刚穿不一定就合脚,有时候还不如旧鞋来的舒服。 虞氏想想也是,干脆就让女儿把鞋子和衣服重新收拾一下,自己先去厨房忙活。 李兰将包袱重新收拾好,就开始呆言呆语:“弟啊,你说爹现在在干什么呢?他会想我们吗?早上吃饭有包子吗?” 这些问题李承福不知道,他也很好奇,想跟着一块儿去,但他才三岁,跟着去,路上只会是拖累。 唉,好想快快长大啊! 不过最后李承福还是跟着去了。 他小叔带上的。 李承福人小,走不动的时候就会被李广兴抱一会儿,然后再放下来走一截。 一路上,李承福就见他小叔从昂首挺胸,到气喘吁吁,再到汗流浃背,最后步履蹒跚。 额……所以战五渣·小叔为啥要带上他啊。 “哎哟,承福快收收你那水汪汪的眼神,叔我可受不了你那可怜样哦!” 李广兴弯腰撑着腿歇了会,一抬头就见侄子眨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自己,黑溜溜的眼珠直勾勾的,就像是在说: 叔啊,我想阿爹。 到底是有良心的少年,看着嫂子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侄子侄女也一声不吭跟在三嫂身后,李广兴心里也难受。 李承福眨巴眨巴眼,不解地看向李广兴。 他可怜?他还是小孩子,眼睛本来就大好不好! 李广兴也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牛头不对马嘴”,一点没看明白侄子眼中的疑惑,只觉得这又是小侄子走不动路要抱抱的信号了。 于是擦了一把脑门的汗,二话不说,双手插在李承福腋下就把人抱了起来。 前面虞氏看着,脚步都放慢了些,还不忘说上儿子几句。 “你看看你,都说了不让你跟着你非来,这下可把你小叔累坏了。” 李承福:……是我非要跟着来的吗,我只是在你们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小叔而已啊! 李承福正想解释两句,他娘就已经转过头去了。 得了,这事儿他背,反正不是什么大事儿。 李承福人小心大想得开, 7. 第七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快点,快点!动作都麻利儿的啊,别耽误了工期,县令老爷怪罪下来你们可就要遭老罪咯!” 老远就能听见官差那大嗓门儿,听着很是严厉。 虞氏和李广兴人还没到近处,光是听着这声音脸色就都变了。 “广兴啊,这、这官差听着这么厉害,你三哥他不会吃苦头了吧?”虞氏拿包袱的手都在微微发抖,就怕听见不好的回答。 李广兴也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半大孩子,整天在村里鬼混,吆五喝六的,但对官差还是天生的害怕,他都觉得自己两条腿有些发虚抱不动小侄子了。 弯腰将李承福放回地上,牵着小侄子的手,李广兴安慰地说了两句。 李承福见他娘和小叔都没了一路上的大步流星,他小叔牵着他的手更是冷汗不停的冒,就像两只见着猫的老鼠。 “娘,小叔,咱们快去看看爹在哪吧。”人影还没看着呢,倒是先自己脑补了一出大戏那可不行,那是内耗。 想过好日子,那就得拒绝内耗! 想着丈夫有可能正在遭受毒打,虞氏心底凭空生出一股勇气,反而催促李广兴道:“快,咱们快过去找找你三哥!” 两大人带着一小孩快步走去,这会儿李承福也不觉得脚痛了,而是被越来越清晰的画面冲击的说不出话。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大概就像他在历史课本上看见的配图一样吧,面朝黄土背朝天都不够描述的。 古代生产力比不上现代,全靠人工,挖土、运土、运石头都是体力活,都只能靠人力完成。 然而古代的伙食又跟不上,朱门人家自是不能比,普通百姓能吃个饱饭已是不易,更别说好多人家子女多的,一大家子一天三顿饭都不能保证。 比如李承福他家,一天吃两顿。 是不爱吃饭吗?那是粮食不够,吃不起啊! 李承福展眼望去,这些做工的汉子一个个瘦骨嶙峋,有负责运石头的一个人都扛不动,还得两个人一起。 惨啊!这世道是何等的悲凉啊! “诶!嫂子你看那儿,那搬石头的是不是三哥!” 就在李承福感叹时,他五叔突然激动起来,手指着一个方向。 李承福顺着方向看去,嘿!那扛不动石头还得别人帮忙的,可不就是他爹嘛! 虞氏显然也看见了,眼泪“唰”地一下就出来了,哽咽着: “就是你三哥,这、这咋会这样呢?他怎么不知道捡轻松一点儿的活干。” 虞氏边说边抹眼泪,心疼坏了。 李广兴的喊声成功吸引了这一片负责的官差,那官差长得倒是鹤立鸡群,一身官府紧紧的贴在身上,无他,太胖了。 “你们二人干什么的!”胖官差手握腰间佩刀,朝虞氏这边走来。 旁边地上的李承福左右看看,好吧,自己太矮了,都直接被胖官差忽略了。 胖官差气势很足,那声音也很耳熟,正是虞氏他们之前听见的训斥声。 丈夫正在受难,虞氏反倒不怕了,见胖官差过来,忙上前行礼道:“官差大人,我们是来看看家里人的,顺便给他送点吃穿的,您看可以吗?” 虞氏说完,李承福就见自家小叔悄摸地两手握着胖官差的手,像是塞了什么东西过去。 然后他就见胖官差将手揣进袖子,像是摩挲了两下,随后稍显嫌弃地挥手道:“赶紧地过去吧,别耽误我们干活!” 虞氏和李广兴千恩万谢地跑过去找李广万。 也是正好巧了,该写下来用午饭,李承福跟在后面到处瞧。 官府还是没有做绝,给发了吃的,不过就一个馒头和一碗稀粥,馒头还不是白色的,多半是粗骒混做的,噎人但容易饱。 个个端着稀粥啃馒头,偶尔有一两个吃得太急噎得翻白眼的。 李承福将这些一一看在眼里,小跑着跟在虞氏身后。 那边,李广万刚拿了馒头就看见妻儿朝自己奔来,不由瞪大了眼,腰也直了几分,可不能让孩子他娘看见自己累的都直不起腰了,那不得担心死她。 “孩他娘,你咋来了?” “当家……” “害!三哥,我也来了啊!” 虞氏还没来得及说,就被小叔子抢了先,她也不着急,就将带来的两个包袱其中一个解开,从里面拿了个饼子出来。 李广兴也怕耽误他三哥吃饭的时间,贴心地扶着李广万到一边的石头上坐下。 “三哥,你先吃,咱边吃边说。” 虞氏也忙不迭地点头:“对,你快吃,这饼子我用油炕的,你赶紧吃,这油水都没有,哪有力气敢这么重的活啊!” 李广万忙活了一早上,也的确饿得很了,接过饼子就大口吃了起来,至于那个馒头则被他放进了包袱里。 吃了几口,突然想起什么,他把饼子没动过的那边一分为二,让李广兴帮他把粥碗拿着,自己则去将半个饼子给了树下坐着的一个汉子。 李承福看得清楚,那个汉子就是之前帮他阿爹搬石头的那人。 大概是时间不多,俩人没多说,李广万就回石头这里,和妻子弟弟一块儿边说话边吃饭。 李承福人小很容易被忽视,他见爹和娘正说着话,脑袋瓜子突然有了点想法,便给他小叔子使了个眼色。 李广兴正听他哥嫂说着话呢,就见小侄子朝自己眯眯眼,他忙把人抱到膝盖上,给小侄子翻着眼皮,问道: “咋了承福,是不是沙子进眼里了?来,小叔给你吹吹。” 李承福:“……” 好吧,他就不该对他俩的默契抱有一丝幻想。 “小叔,我是想说你能不能带我去找刚刚那个胖官差……唔!” 李广兴捂着李承福的嘴,紧张地朝官差那边看了两眼,发现那边没往他们这边看,这才心有余悸地松开手道: “承福啊,别乱说,什么胖……小心被听见人家怪罪下来。” “诶?不对,你找官差干什么?” 正说着话的虞氏和李广万都停止了说话,纷纷看向小儿子。 李承福突然问了他爹一嘴:“爹,你每天就喝粥啃馒头,要是这时候有卖骨头汤的,只要了两文钱就能喝一大碗,你买不买?” 8. 第八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连着喝了三天的稀粥,李广万的饼子都和李麻子一起分着吃完了。 这天临近中午,李麻子在旁边有气无力地挖着土,周围的几人还没他精神头好。 “唉,万兄弟,你家里人看来是不会来了,这活儿还要干多久啊!我觉得我又瘦了。” 李广万也觉得自己瘦了,每天没日没夜地干,肚子就没有饱过的感觉,没有油水,刚吃完馒头都好像什么也没吃一样。 “都休息!过来排队领馒头了!” 熟悉的声音响起,众人都麻木地放下工具,去拿碗排队,李广万和李麻子也在其中。 “嘿,兄弟,你媳妇儿还来吗?”旁边一个不认识的突然凑到李广万身旁问道。 李广万很懵逼:“啊?”这家伙该不会是看上他媳妇儿了吧! 想到这儿,李广万顿时横眉冷对那汉子,却见那人捂着肚子一脸苦相道:“别装了,我那天都在旁边听见了,他们要来卖吃的。 我这都等了好些天了怎么还不来啊!我连钱都借好了。” “兄弟!”李麻子一把把住那汉子的肩膀,“你哪个村儿的,真是我兄弟啊!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几天睡觉都流清口水,肠子里是一点儿油没有啊!” “我上新村的,文大壮,兄弟你呢?” 李麻子和文大壮一见如故,互诉衷肠,差点耽误领馒头。 李广万作为当事人都不知道这时候要不要说话,不过就是说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毕竟那天孩子他娘只说回去商量,至于商量的结果,他隔这么远也不可能知道啊。 “俗话说,相逢即是有缘,大壮兄弟,万兄弟,咱们要不学那城里唱戏的说的,义结个金兰?” 李麻子说到动情处,差点把碗给摔了,还是被李广万拦着下来。 “麻子,你消停会儿吧,一会儿吃完了饭还得干活。” 李麻子可不干,觉得自己这主意好的不能再好了,他们都是服徭役的时候认识的,可以共患难的好兄弟啊! 都说能一起吃过饭的不一定是好兄弟,但一起吃过屎的那一定是好哥们! “不行,我觉得咱们今天必须义结……诶?那不是,万兄弟,你看看那是不是你媳妇儿和你儿子!” 不远处一辆牛车缓缓走近,李麻子也没心思结拜了,李广万闻言看去,的确是他家里人! 不仅孩他娘来了,小儿子也坐在牛车上,就是他大哥、五弟和老娘也跟着一起来了! 钱氏带着儿媳和两个儿子,并小孙子的到来,像是往工地里扔了一根鞭炮,噼里啪啦地把工地都炸开了花。 工人们纷纷端着碗起身朝钱氏的方向看去。 “好香啊,什么味道?我怎么好像闻见肉味了!” “快看啊,他们牛车上有一个大木桶,还带了锅?” “嘿!我认识他们,李老三,那不是你娘和你兄弟吗?他们又来给你送吃的啊,这次人也来的太多了点吧。” 有同是李家村的人认出了钱氏,还热情的推着李广万上前去打招呼。 主要是想看看牛车上的东西。 这动静不用说,官差自然第一时间发现了,特别是胖官差,一身横肉丝毫不影响他的速度,他竟然比李广万还要快一步到钱氏面前。 “你们还知道来啊!” 钱氏都还没来得及行礼问候,就被胖官差一句话给当场吓住了。 这语气怎么好像是在怪他们来晚了? 胖官差责备的语气是个猪都能听出来,牛车上的李承福自然听出来了。 他从牛车上跳下去,朝胖官差走去,边走边打量。 嗯,难怪胖官差怪他们来晚了,这跟上次他来时才过了几天啊,胖官差就瘦了一大圈,估计官差的伙食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承福还没来得及多看两眼,就见钱氏跟几个大人突然就跪了,边跪还边喊着:“大人息怒”。 李承福:这得有多怕官家的人啊…… 胖官差不耐烦地挥了两下手,眼睛就直直地朝后面牛车上的东西看去:“这就是你们要做的生意?” 钱氏几个刚起身,情绪还没整理好,说话都还有些不利索,李承福当仁不让地回了话: “回大人,是的。我们准备来卖点骨汤,叔叔们就着汤也好吃馒头。” 说完还跳上牛车,将木桶上的盖子掀开了一条缝,用手朝着胖官差的方向扇了两下,一股浓烈的肉香味顿时溢满了周围空气。 李广万三人此时正好到了跟前,肉味一入鼻脚步就开始黏糊,都快走不动路了。 旁边的文大壮悄悄挤在李广万身后,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牛车,嘴里不停嘀咕道:“我滴个亲 9. 第九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差爷,今天我们家开张,承蒙您照顾,这是送您的卤味,您尝尝。” 胖官差低头就看见一个小冬瓜似的娃娃,手上端着一个小碗,香味正是这个碗里的东西散发出来的。 这味道有些像卤味,但又不像他平常在镇上买的,似乎味道更香一些,说不上来是哪种香味,但他嘴里的口水闻到那个味道后就疯狂分泌。 胖官差已经按捺不住迫切品尝美味的心,根本没仔细看碗里装的卤味到底是什么做的,只是赏了“小冬瓜”一个赞赏的眼神,转身就跟阵风似的跑去了官差聚集处。 身后李承福看着胖官差急不可耐的背影,自信一笑。 哼哼,用他独家配料卤煮的猪下水,相信胖官差一定会喜欢。 不对,是所有人都会喜欢! 前世他一普通大学生,特别的技能没有,但刷的抖音多啊!想学什么都有,正好卤肉他学过呢~ “承福,快来搭把手。” 那边,已经忙的撒不开手的钱氏喊着小孙儿,没办法,媳妇儿和儿子都忙,前后望去竟然只有小孙孙有空。 李承福一转身,哈!他家的摊子周围都被一个个汉子围圆乎了。 那些汉子也不管脏不脏的,端着碗就席地而坐,就围着李家的摊子团团坐。 李承福看见他老爹正坐在摊子后面的一个小板凳上,面前还支起了一张小桌子,桌上不但有一大海碗的骨头汤,还有一碟子的卤味。 李广万喝一口骨汤,啃一口夹满了卤味的馒头,吃得那叫一个满足,不时还要吧唧一下嘴。 李承福觉得这样的老爹还挺可爱的,平时吃饭从不吧唧嘴,今天倒还故意似的,他觉得他老爹周围叔叔伯伯的眼神都快冒火了。 虽说钱氏喊了小孙孙帮忙,但李承福也就三岁,走路都有可能摔一跤的小家伙,能帮个什么忙,最后被钱氏安排收钱去了。 “叔叔,你们一共八文钱。” 这时排到的四人长相很相像,一看就是兄弟,每人都说要一碗,刚点完碗都还没来得及递过去,就听见小娃娃报了数。 四兄弟听了都下意识的吸了口凉气。 “嘿!大娘,你们家咋教的这算术?这小子都不用掰手指头就能算出来,我们兄弟几个都没他算得快咧。” 其中看着应该是老大的向钱氏发问,要知道这八文钱他兄弟四个数了好久,就怕数错了,毕竟长这么大,数错钱的次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其他三兄弟也点头如捣蒜,是啊是啊!李家这小娃娃厉害的咧! 要是他们也学会李家教孩子的法子,再回去教自己家的蠢蛋,说不定蠢蛋也能变聪明蛋。 钱氏一手端碗,一手执勺舀汤,忙得不得了,但听见别人夸自家孙儿,还是很开心的。 她手上功夫不停,嘴上也乐呵的很:“嗨呀,我们都是泥腿子哪里会教什么孩子,都是这孩子自己聪明,跟着读了几本开蒙的书罢了。” “读了几本开蒙的书?!这孩子看着才两三岁吧,小小年纪竟然就饱读诗书了啊!” 周围围坐的汉子中有人惊呼。 拿着铜钱的李承福觉得自己脚下估计已经抠出三室一厅了。 他就跟着二伯娘读了一本《三字经》和一本《千字文》,就被夸饱读诗书,这……实在是太羞耻了! 偏偏钱氏可不觉得羞耻,反而觉得这群汉子真会说话,手上舀汤都不哆嗦了:“都是这孩子懂事,知道心疼人,自己要求要读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读书了,自己学了不算,还要教他姐姐呢。” 李承福:“……”那不是二伯娘给他布置的任务吗?再说了,他都是天亮了才读书的…… 周围人听了钱氏的话,看向李承福的眼睛都亮了不少。不少人还朝李承福竖个大拇指夸奖。 饶是自诩E人的李承福也有点承受不住这股热情。 正想着怎么让他奶换个话题呢,人群外就传来一声高喊。 “李家的,刚刚的卤味还有没有?不够吃,再来一大海碗,我给钱!” 众人朝声音处看去,正是胖官差,此刻他站在人群外,还在不停的舔嘴,似是还在回味。 钱氏一听,正想说没了,本来他们也没打算卖卤味,只是想着给李广万加点餐,毕竟猪下水很多人都是不吃的。 就见儿媳端着一个碗走了过去,钱氏纳闷地转头朝后看,奇怪了,三儿媳妇端的那碗好像是她给儿子的? 果然,就对上儿子幽怨的眼神。 虞氏把李广万的口粮端给胖官差了。 那边二人没多说几句,胖官差就走了,虞氏回来,高兴地将十文钱给了婆婆,然后又去忙活切葱花。 李广万见媳妇儿把自己嘴边的肉端给了别人不说,回来还不理自己,顿时委屈地喊了声:“媳妇儿!” 虞氏正高兴着呢,谁知道这猪下水还有人愿意买啊!而且看周围人的样子,估计想吃的人不少,这不好多人都在和娘说呢,听见丈夫的声音也不抬头,就随意地应了声。 这下李广万更难过了,端着海碗蹭过去挨着虞氏,语气幽怨无比:“媳妇儿,给我撒点葱。” 虞氏将切好的小葱放进一旁的空碗中,将碗递给了前边儿的婆婆,才转头对丈夫道:“今儿带的葱不够,你就将就着喝吧。” 李广万:“……”所以爱会消失的对吗?从前在家,不用他说,媳妇儿还会主动问他要不要加点盐,饭烫不烫,现在他连一把葱花都不配有了。 卖了中午这一顿,钱氏就带着人往回赶,晚饭他们可不准备干,要不然回去可就太晚了。 老李家的是被大家目送离开的,临走时还被好多人拉着手叮嘱,让他们明天一定记得来。 回去的路上李广兴还在感叹:“头回遇见人主动求着送钱的,这感觉真舒服啊。” 钱氏也高兴,背篓里沉甸甸的钱袋子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心里倒是开始琢磨起来小孙孙要卖卤味的提议。 几人回到家的时候,小钱氏还在厨房忙着做饭,李菊两姐妹才把鸡赶回了鸡舍,李兰正坐在院子里摘野菜。 “奶。” “娘回来了。” 院子里响起了招呼声,衬的天边的夕阳都暖了不少。 屋子里的听见院子里的动静,纷纷出来,期待的看着回来的几人。 老李头上前揭开了木桶的盖子,发现桶里干干净净,一滴汤都没了,不由喜上眉梢,问向老妻:“都卖光了?” 钱氏点头,招呼着儿子儿媳收拾东西,牛车是借的村长家的,还得赶紧给别人还回去,顺便商量商量多借几天。 随后也不说话,就朝老李头神秘一笑,背着背篓进了堂屋。 老李头急忙跟上,待看见那满袋子的铜钱时,烟杆子都差点没拿稳。 他一 10. 第十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一连几天,李承福都见全家人没了之前的笑脸,特别是他奶钱氏,看着倒出去的馊汤心疼的话都说不圆乎了。 “哎哟,瞅瞅,真是作孽哟!钱买的东西就这么倒了,心疼死我了,心疼死我了!” 钱氏看着大儿媳倒汤,自己站在一边干着急。 这几天生意都不好,全家上下都在忙乎这个事,早起晚归的,结果昨晚上她拿出钱袋子一数,根本就没赚几个钱。 小钱氏将一大半桶已经馊了的汤倒完后,才扶着腰回来:“唉,娘,要我说这还不如种地呢,至少我付出了都能有收获,咱们这几天折腾这买卖,最后啥也没捞着。” 小钱氏本就是钱氏娘家的侄女儿,平日里也是妯娌中和婆婆关系最好的,其他几个媳妇一年里加起来说的话,可能才抵得上小钱氏一个人说的。 钱氏听了大儿媳的话,本就心疼的心感觉似乎更疼了几分。 李承福也知道夏季不是卖骨汤的好时节,可前段时间他老爹服徭役,阿奶跟着去卖汤,生意做得好,自然就生了一股雄心壮志。 豪气当头,他说什么阿奶都听不进去。 现在老太太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才终于意识到做生意也要根据周遭环境实时变通的。 “承福,还站在这儿干啥?你不是说今天要跟我一块儿去挖野菜的吗?趁这会儿日头还不大,咱们赶紧走吧。” 屋檐下,李兰带着一顶小草帽,背着一个小背篓,手上还拿着一顶小草帽。 李承福才想起自己的计划,忙跑过去接过阿姐手中的草帽戴上,临走前还不忘给他阿奶说一声: “阿奶,我和阿姐去挖野菜了,咱们今晚上喝点甜粥吧,” 前边儿三个月,他们家靠着卖骨汤赚了些钱,说不上多富有,但至少现在伙食好了许多,不说顿顿有肉,至少隔个一两天就能尝荤腥。 白米饭倒是顿顿都有,但今晚他想给全家吃点新鲜的菜式,要搭配甜粥才好吃。 而且现在天气这么热,他实在是噎不下大米饭。 把甜粥早早煮好,然后晾凉,搭配着他的小菜,别提有多开胃了。 想想就美滋滋,李承福跟在李兰身后的脚步都不由的快了几分,结果一个着急就把前边儿李兰的鞋给踩掉了。 李承福:“……”糟了! 果然下一秒,“李——承——福!” “这是娘才给我做好的新鞋,我今天刚穿!” 李承福见他姐弯腰穿鞋的时候,眼睛都在喷火,意识到大事不妙,赶紧甩着两条小短腿朝前跑去。 “我不是故意的啊!” 不跑不行,这是他亲姐,有事是真会动手啊! 李兰很快就追了上去,两姐弟打打闹闹,没一会儿就带了满满一箩筐的野菜回家。 院子里,大房的两朵姐妹花李荷和李菊正在喂鸡,二房的李承寿刚洗完衣服回来,正在晾呢,见李承福回来,忙喊住他。 “栓子,快来帮我一起晾衣服。” 李承福好像什么也没听见,目不斜视地去了厨房。 哼!都说了不许叫他小名的! 外边院子里,喝完了药的李莲乖乖过去想帮忙晾衣服:“哥,你怎么又喊七弟的小名?奶都说了以后都喊大名的,你可别又把人家惹不高兴了,到时候背书倒霉的也是你哦。” 李承寿本来就是想逗逗老成的幺弟,被他妹妹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是哦!那小子人小心黑,最会阴恻恻整人了。 之前有一次他没忍住,嘴贱喊了小名,结果第二天他娘让他俩互相抽背时,那小子就专抽他平时读的少的句子,害他那天挨了他娘不少板子。 细思极恐,李承寿当即扔下衣服拔腿就跑去厨房,他得去补救一下! “诶!”身后李莲看着她哥急慌慌的背影,无奈摇了摇头,有时候真觉得他哥哥六岁看着还没三岁的七弟成熟稳重呢。 李莲甩了甩手中的衣服,没忍住喉间痒意咳了两声,手中的衣服就被人拿了去。 她赶忙抬头,却是大房的两位姐姐。 李荷接过了衣服去晾,李菊帮着给李莲拍了拍背,道:“六妹妹,你病才刚好,还是别累着了,这些衣裳我们俩帮你晾了就行。” 现在虽是夏季,但李莲身子弱,经常生病,这次就是热伤风,喝了五天的药好不容易好了些,家里人都不敢让她累着。 李莲知道 11. 第十一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爹,娘,你们看咱们接下来就卖凉菜咋样?” 是的,对于接下来的赚钱计划,李承福是想卖凉菜。 当然,如果真要卖凉菜了,就不仅仅是挖些野菜,还得买一些菜,他家也种了一些,但据他观察,都是些萝卜白菜,后世的胡萝卜、洋葱这些适合拌凉菜的,他都还没见着。 不过想想也是,这些都是国外引进的,现在应该还没从番邦流入中原。 不过也说不准镇上有没有卖的,找着机会他得跟着去镇上一趟找找。 虞氏说完这个提议,老李头和钱氏都若有所思地看着桌上被大家一扫而光的凉菜。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二老还没发表意见,倒是最小的儿子李广兴忍不住道:“我看成!这凉菜就用野菜,咱也不用花钱,顶多就是做这个熟油辣子需要花费些,但我觉得这个事能赚钱!。” 他还是第一次知道菜还能这样吃的,以前不是煮就是炖,偶尔用猪油炒着他都觉得是美味了,谁知道居然还能凉拌。 爽口又开胃,酸酸辣辣的,他都想一天三顿都吃! 一旁的文氏思索了开口:“可是要真做买卖,靠挖的野菜做原料恐怕不行,哪里有那么多野菜给咱们挖,还是得买一些。” “老二媳妇说的对,光卖凉拌的野菜肯定不行。”钱氏皱眉,心里想了想自家菜地里种的菜,随后问小孙孙,“承福啊,你看萝卜白菜适合凉拌吃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李承福发现他奶特别爱问他的主意,好像从来没想过他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娃娃。 大概也是读书课业做得好,给了全家人一种感觉:他是天才,天生脑袋瓜子就和常人不一样,所以自然也不能用看常人那一套去看待他。 李承福也坦然接受这一改变,重视他的想法总比忽视的好,很多时候他可以发表意见,将事情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推进。 “奶,白菜不合适,但萝卜可以,切丝凉拌味道还是不错的,另外咱们可以去镇上看看,有适合凉拌的先买一点,试试凉拌菜好不好卖,要是不好卖,咱们自己吃了也不算亏,好卖咱们再多买点。” 李承福的这一提议很快就被大家采纳,毕竟凉菜卖不了回来大家吃了就是了,而且不像骨汤一样馊的快。 这次的骨汤事件,也让李承福充分意识到这是一个没有冰箱、没有空调的时代。 到了炎热的夏季,冰块是多么的奢侈。 在古代,一般都是靠冬天存冰入冰窖,硝石制冰成本太高,一般很少有人做。 而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挖冰窖存冰的,费那劲干啥,夏天热,忍忍也就过去了。 但李承福不这么想,这个秋天就让家里人挖个冰窖,到了冬天就去河里凿冰,夏天有了冰块,能操作的吃食就更多了,而且冰块又不用成本,顶多费些人力。 当然这些都是之后的计划,他并没有提出来,眼下凉菜能否成功才是最紧要的。 一家人商量好后,翌日一早就由钱氏带着虞氏去镇上买菜,当然,还有李承福。 剩下的小钱氏则带着两个女儿出去挖野菜,文氏带着剩下的小的在家读书。 是的,到了现在,老李家的孩子都得跟着文氏读书,再不像从前不想读就能躲的了。 似乎是老李头看着小孙孙读了书后变得“特别聪明”,觉得读书能开智,就给家中的孙辈下了强制命令,这个书,必须读! 而对于最聪明的小孙孙,老李头是报了巨大期望的,现在儿媳妇能教的都教完了,所以李承福反而成了家里最闲的孩子。 但老李头通过前面三个月的买卖赚钱,看到了新的出路,他私下里都和老妻商量好了,如果这次的凉菜生意做得好,他们攒点钱就送小孙孙去私塾读书! 不盼他考什么状元,哪怕就是像他亲家那样做一个秀才,赚起钱来也比泥腿子轻松啊! 虽说有“穷秀才”这一说法,不过那只是针对还要继续科考的秀才而言,一路的学费、路费、交际费就能压垮一个寒门秀才。 但,要是这个秀才不往上走呢? 他就靠着教书开个蒙学私塾,平时帮人写写信也够舒坦地过一辈子了。 老李头就是这么想的,不用小孙孙多厉害,就有个秀才身份就很厉害了,他们这十里八村的,才亲家一个秀才,就足以看出科考有多难。 镇上,李承福跟着他娘和他奶在集市上四处逛着,从头逛到尾,还好,有了一点收获。 虽然还是没有找到胡萝卜洋葱这些,但他发现了黄瓜,这里叫的胡瓜,一听就知道是引进的。 除此以外他们还买了些胡椒、盐、糖等调料,八角、桂皮等香料和中草药。 买的东西杂,以后就是谁想偷学都无从下手。 买的东西都是小物件,放在背篓里就可以,但钱氏是心疼的很。 这个时候糖都算是精贵的,普通人家做饭用盐调味就够了,今天买的好多调味品她都不认识,还都不便宜。 “承福啊,这调料这么贵,咱那菜得卖多少钱才能赚回本啊?”别到时候亏得太多啊! 老太太一口气花了好几十文,可不心疼坏了。 可李承福一点也不担忧,反而很开心:“奶,这些调味的每次凉拌用不到多少的,就一小勺,有的可能半勺就够了,就提个鲜。 一份凉拌菜咱们卖五文,还能搭配卤肉,比如卤猪头肉和凉菜拌一起,肉少一些,菜多一些,咱们可以买到十五到二十文,买个三四份本钱不就回来了。” 而且还能搭配继续卖卤味,猪下水又不值钱,河里摸的螺蛳弄个辣炒螺蛳成本也很低,何愁赚不回本。 钱氏暂时被小孙孙安慰住了,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毕竟上次才栽了个跟头,还心有余悸。 晚上,一大家子又吃的肚滚溜圆,吃完了就开始忙活起明天要卖的菜和卤肉,还有螺蛳,这是钱氏给几个孙辈布置的任务,几个小家伙掏了整整一桶回来。 胡瓜、萝卜切丝,大葱切丝,小葱、大蒜切碎,野菜该烫熟的烫熟,卤味正在一口大锅中咕咕煮着,另一口锅里正吵着香辣螺蛳。 12. 第十二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诶诶!后边儿的别挤我啊,鞋跟都让你给踩掉咯!” “谁啊,敢摸老娘的腚!活腻歪了不成?” “老哥,我娘八十好几了,这会儿还在家里躺着等我给她买卤肉回去呢,都快咽气了,要不你让我先?” “tui!我去你大爷的,你一小生看着面嫩,你老娘能有八十好几?老实后面排队去!小心我抽你啊!” 一大清早,镇上就热闹的不得了。 夏天天亮的早,也是空气最清爽凉快的时候,百姓们都会选在这时候出门买菜。 “李家骨汤”前的摊子被围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也有,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盖因为这家凉菜和卤肉味道一绝,不但好吃还不贵,寻常人家都能买一份回去香香嘴,而且吃着还不热。 又不知道的新顾客源源不断被卤肉的香味吸引而来,驻足在人群外,踮着脚尖朝里看,鼻翼不停地煽动着。 有按捺不住的年轻小生终于拍了拍前面老哥,礼貌问候:“老哥,请问此处在卖何物,为何如此之香?” 老哥正举着手上五文钱往里死命挤呢,根本顾不上其他人,两耳不闻窗外事。 年轻小生无法,重新找人询问,不过前面的似乎都很执着里面的东西,个个疯了似的听不见他说话,就知道一个劲儿地朝里喊: “嘿!留点,我还要买啊!” “二傻蛋子,你狗日的给老子少买点!你卖光了我吃啥!” 有人甚至忍不住爆了粗口。 年轻小生是读了书的,自认是有身份的人,不能似这些无知愚民一般;乱喊乱叫,没有礼数。 打听不到消息,却又不甘离开。于是就在外面翘首以盼。 他倒要看看这卖的是什么,抢着买的人比大酒楼人还多。 生意火爆,加上是第一天做凉菜生意,钱氏没让准备太多,所以仅仅一个时辰凉菜和卤肉就全部卖完、 此时太阳都还没挂在正当中,空气都还处于舒适的温度。 钱氏脸都笑出褶子了,挥着双手朝周围百姓喊着:“今儿卖光了,大家伙要想买,明儿个赶早啊。” 李广万和媳妇儿虞氏也在收拾东西,两人脸上露出的笑容和钱氏如出一辙。 众人失望至极,很多都不愿离开。 其中一个穿着粗气的胖夫人明显是姗姗来迟,手上还攥着一个钱袋子,一听钱氏说没了,气都顾不上喘,着急道: “怎么就没了呢?俺刚从家里拿了钱过来准备买两份凉拌卤肉!你们住哪,俺让俺爹去你们家买也行。” 钱氏三人愣了一会儿,还能这样?爱吃到要追去他们家里买? 钱氏都还没来得及回答,周围好多人也跟着应和:”对!咱们可以去你们家里买呀!” 钱氏咽了咽口水,有些心动。 不过稍后想到家里那么多孩子,要是都跑去老李家买凉菜,时间久了人多眼杂,万一影响到孩子们就不好了,特别是现在家里的小孩都要学习。 天大地大,孩子学习事情最大! “我们家住得远,也不方便,大家明儿早点来,我们也多准备点,这会儿正好,我们去把明天的菜和肉给买了,不然明天可就没卖的了,大家体谅体谅,烦请让一让。” 钱氏这一番话得体大方,同时还传达了另一层意思:你们不让我,耽误时间明天可就没得吃了。 果然,涉及到自身利益之后,众人迅速散开,嘴巴上虽然还在叽叽喳喳说着,行动上却非常配合。 钱氏都是当奶奶的人了,心态自然无比强大,周围的人声就像是风一样,丝毫入不得她耳。 李广万两口子就没钱氏这么强的心态了,听着人群中好几个强势的声音,收拾东西的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三人收拾完东西,就背着背篓朝集市更里边儿走去。 他们没说谎,的确要把明天用到的菜和肉给买了。 路上,虞氏最先发生不对劲,小心地在钱氏耳边道:“娘,后面好像有三个人在跟着咱们。” 李广万也听见自家媳妇说的话了,他没有第一时间转过头,而是在路过一个杂货摊子的时候,随后拿起一支木簪插入虞氏发髻中。 然后自己站到虞氏面前,对着木簪左右看:“娘子,你戴这簪子真好看。” 说完,不等虞氏和钱氏反应,一把将钱氏也拉到自己跟前,面对虞氏,大声地说着:“娘,你看看我给你儿媳选的这簪子好看不好看?” 钱氏心里正吃着味呢,臭小子,老娘生你养你,还给你找这么一好媳妇儿,买东西居然都不是最先想到娘! 不孝子! 谴责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听见三儿子非常小声的话:“娘,你趁机看看,那边儿柱子后面那个蓝衫的,糖葫芦摊子那儿那个蓝衫的和书画摊子前面的蓝衫,我觉得他们有问题,偷看咱们好几眼了。” 钱氏一听,眼睛立马如雷达般锐利起来,不过也就一秒,很快恢复笑颜:“好看,好看。” 钱氏眼神很好,立马就发现儿子指出的那三人应该就是在跟踪她们。 “娘,他们为啥跟着咱们?”虞氏氏唯一背对跟踪者的人,她看不见没关系,反正刚刚她余光就已经发现三人了。 “应该是想看看咱们买些啥,也跟着学做凉菜。”钱氏不动唇,小声说着,“儿啊,给你娘我也看一支呗,你眼光好。” “诶!好,娘。”李广万也迅速进入007的角色,“那咱们赶紧甩开他们啊!” 钱氏:“不急,就让他们跟着,万一是抢劫的呢?咱们先这样……” 三人边演戏边商量对策,倒是把摊主等得不耐烦起来:“我说你们到底买不买啊?两根木簪子看了半天了。” 摊主声音带了火气,音量自然不算小,钱氏怕惊动不远处那三人,难得大方地把两支木簪都买了,还又买了两支,家里还有两个媳妇儿呢,做母亲的要一碗水端平。 当然,还给孙女儿们一人买了根红绳,给承福倒是没买这些。 今儿赚的钱,足够送承福来镇上读私塾了,倒是笔墨纸砚杨洋都要买,小孙孙不愁没礼物。 钱氏噼里啪啦买了一大通,虽说 13. 第十三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什么?他们还买了□□?”钱大头怀疑自己耳朵出毛病了,还特意用小拇指掏了下耳朵,又问。 “是啊!药铺老板说的。”跟踪钱氏的三人正是天鹤酒楼掌柜钱大头派去的。 天鹤酒楼在镇上算不得最大的酒楼,生意也就是一般般的,但掌柜钱大头是个很会算计的人。 周围街坊邻里谁不知道钱大头最会算,一条鱼能让厨子做出十样菜,赚十倍钱回去。 就是因为镇上的人都知道钱大头会算,所以很少回去天鹤酒楼吃饭,多是些外商过路人歇脚时去吃。 盖因天鹤酒楼地理位置显眼,就在集市入口处,所以它也是镇上所有酒楼中,离“李家骨汤”摊子最近的一家酒楼。 其余几家酒楼都在镇中心的位置。 “李家骨汤”前几日的失败,和昨日的火爆,钱大头都看在眼里。 自打尝过凉菜和卤肉的味道之后,他那八百个心眼子就更是没停下来过。 “唔……”钱大头左手手肘放在右手上,一手摸着下巴,在大堂中来回踱步,“他们几个乡野村妇,肯定不知道你们在后面跟着,这□□肯定不是故意为之。 很有可能是他们的确需要,既然如此,那很有可能这就是他们的独门配方需要用到少量□□。” 旁边三个小二听着都震惊于他们掌柜的脑回路。 把□□用于食物中?掌柜的是真敢想啊! “这样,你们把东西送去后厨,让大师傅好好研究研究,该用的都用进去。” 三人:什么叫该用的用进去?是指的□□吗? 无奈三位员工都不是胆大的,有问题也不敢直接问老板,只敢腹诽,到了后厨直接一包乱七八糟的料都交给大师傅,扔下一句: “掌柜的说用这些做卤料。”三人就跑了。 大师傅一人要管整个酒楼的菜,每天被掌柜的支使的比狗还忙,也是个没脾气,惯会忍气吞声的。 收了东西,他翻看了一会儿,就发现其中一个很特殊的小包。 这包东西呈粉末状,看起来不像糖盐一类的调料,秉着专业负责的态度,大师傅用手沾了一点,想尝尝这是个什么东西。 结果可想而知,大师傅人没了,天鹤酒楼很快就被衙门查封,掌柜和小二全都被带去了衙门。 第二天,钱氏早早地就带着虞氏和三儿子来了老位置,间或招呼生意时还会对前面大门紧闭,贴了封条的酒楼看上两眼,和客人说上两句。 “这酒楼咋关门了?还挺讲究,门上还贴了个啥东西。”钱氏不认字,没看出来门上贴的是官府的封条。 很快就有懂行的人来解说:“什么讲究,那是官府贴的封条!他们家吃出人命了!” “啥?吃出人命了?!”这可把周围不知道的人八卦心给引起来了,好多人是冲着李家凉菜从其他街专门跑过来的,并不清楚天鹤酒楼的事。 爱听八卦是人类的天性,不管什么朝代都是一样。 于是,这个早上,天鹤酒楼的事从李家的摊子开始,渐渐传遍了整个小镇。 钱氏三人也没多想,丝毫不知道是自家的蝴蝶效应,还在感叹着做吃食得仔细小心,以此为鉴。 却说钱氏买的□□,的确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李承福千求万求的结果。 当然,他还没傻到用□□研究什么吃食,纯粹就是被蚊子要给整疯了。 现在都流行熏艾草防蚊虫,但艾草熏了是能防蚊子,但也防人,实在是太熏人了。 熏人不说,关键它还不持久,没一会儿味道散了,蚊子就有开始见缝插针的出现。 有时候一晚上觉都睡不好,就光顾着和蚊子你追我赶,决一死战。 李承福被养得好,细皮嫩肉的,估计血型也是蚊子喜欢的那类型,家里人就他最招蚊子。 甚至谁跟他在一起都享福,蚊子好像就看得见李承福一个人一样,逮着他吸。 李承福脸上的蚊子包就没少过,有一晚,有个缺德的蚊子甚至给他小弟身上咬了个包! 如此深仇大恨,李承福能忍? 那必须诛蚊子九族啊! 于是,他回忆着前世刷抖音中,关于作蚊香的视频,其中就需要用少量的□□。 所以才有了他央求钱氏买□□的事情。 如今一夜过去,钱大头进了牢里,李承福将蚊香做了出来。 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第二天中午,李承福做出来的首批蚊香试验品就被晒干了,他就做了五盘,想先试试威力如何。 李承寿是跟着弟弟全程参与的,这会儿见一盘盘弯弯曲曲的东西被晒干,竟然比李承福还激动。 “承福!快,晒干了晒干了!接下来是不是可 14. 第十四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我决定了,要把承福送到镇上苏秀才的私塾继续念书。” 老李头一锤定音,家里人也都没有反对,要说有没有心里不平衡的,那还真没有。 姑娘们就先不说,就说生了儿子的。 老二和文氏自家知道自己孩子什么水平,连千字文都背不下来,送去私塾也是浪费钱,还不如先把他娘教的学会了再说。 老四一家都在镇上,轮不到老李头操心,再说了,他们要是安排李承金念苏秀才的私塾,估计老四两口子还要挑三拣四的。 现在家里有了挣钱的营生,每日收入不少,而且还都是李承福出的主意,家里人都不是傻子。 而李承福自己则更高兴,一阵摩拳擦掌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 他终于能进学校读书啦!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得多做点蚊香,经过实验证明这个蚊香的功效十分霸道,能维持霸道十二个小时,简直就是蚊子的公敌。 只是经过多番试验之后,他还是决定去除一些材料,其中就有□□。 这玩意儿贵就不说了,关键他也不能保证人体长时间吸入会不会有害身体,就不冒这个险了。 此时还在牢狱之中关押的钱大头要是知道这个,估计都要被气死。 “十三号,快点出来,有人来看你了。” 潮湿阴暗的牢房内响起一阵敲击声,是看守的衙役不耐烦提醒的声音。 钱大头听见自己的编号迅速从地上爬起来,冲到牢房门口,双手扒拉着门,等待衙役给他开锁。 “谁?是谁来看我了?”他被关了两天,滴水未进,实在是牢饭太难吃,连路过的老鼠都不吃。 钱大头翘首以盼,以为是家里的美娇娘终于来看自己了,却没想到来者是自己丢在老家不管的七十老母。 “儿啊!” “娘?” 钱大头皱眉,“你怎么来了?” 他在镇上开了酒楼,娶了媳妇儿之后基本就没回过老家,每年给家里扔个一二两银子就行。 这会儿他见老母来看他,第一个念头不是感动,而是担心母亲是来要钱的。 毕竟当初他刚接完媳妇,老家就来了一堆穷亲戚借钱。 钱母看着一身囚服的大儿子,浑浊的双眼泪止不住地流,她将自己带来的篮子递过去,哽咽道:“娘听说你被关了,来看看你,这是给你烙的鸡蛋饼,趁热赶紧吃点。” 钱大头不想吃,但他的嘴有其他的想法,还没反应过来,一股香喷喷的记忆中的味道从味蕾上绽放。 边吃,钱大头还说着,让钱母赶紧回去给他媳妇说说,拿钱来赎他。 “我这就是意外事故,官府找不到我谋害的证据,交点钱就行,娘,你让木杉拿一百两银子……” 钱大头话都还没说完,就见他娘开始抹泪掏出一张纸递给他。 不知为何,钱大头心里有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果然,他接过纸,上面赫大几个字冲击着他的眼睑——断绝书。 这是杨木杉和他断绝夫妻关系的文书,原因是他谋害人命,丧尽天良? “这这!”钱大头当场气得吐血,官府都还没定罪,他这枕边人就迫不及待给他定了罪,还写了断绝书和自己撇清关系! “儿啊!你咋了,你别吓娘,没事啊!别伤心,没了这个,娘再找媒人给你娶一门贤惠的,钱没了没关系,只要你有本事,东山再起也不是难事。” 钱母给钱大头擦着嘴边血迹,她就说那个杨木杉不是个好的,刚嫁进来那会儿就撺掇着儿子和老家人有了嫌隙。 一年到头见不着人几回,现在儿子有了难,早早地跑了不说,还把家里的银钱全都卷跑了。 要不是酒楼是儿子的,她卖不掉,估计酒楼都不会剩下。 “什么?!她把我的钱全卷跑了?” “噗!” 这下,钱大头是真的气晕了。 他的钱,他辛辛苦苦、抠抠搜搜攒的家业啊!就被那个毒妇卷跑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莫过如此,所以老话常说娶妻当娶贤,可惜男人都是视觉动物,见着美的就走不动路,哪里管那是人是鬼。 话说两头,有人悲伤就有人欢乐,人类的悲喜本就不相通。 背着亲娘做的小布包,三岁的李承福小朋友开启了期待万分的上学生活。 早上,钱氏要带着老三家两口子去镇上卖凉菜,现在李承福要去镇上读书,那刚好就跟着一块儿,由李广万送去苏秀才那儿。 中午饭点儿就去自家摊子上吃饭,吃完了再由老爹送回去,等放学后再由老爹接着他,和奶奶一块儿回家。 因为有了李承福接送的问题,所以钱氏决定将战线拉长。 以前只卖上午,现在是卖一天,直到小孙孙放学才收摊。 15. 第十五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七月多了一多半,开始进入三伏天,百姓们轻易都不敢出门,只有早晚会出来。 李家的凉菜也会在中午太阳最辣的时候收摊回家,等李承福下学的时候,李广万再去接。 为了不让李广万来来回回的折腾,钱氏想了个好主意。 收摊之后,她带着虞氏先收拾东西回家,留儿子在镇上找个阴凉的地方躲着,继续卖蚊香。 自从蚊香的售货量降低之后,李承福又给家里增添了一个项目——香皂。 所以,现在李广万的货摊前不仅有蚊香,还有香皂。 这两样都是消耗品,而且做的都是香香的,很得小姐姑娘们的喜爱,加上李承福让他爷爷在装香皂和蚊香的竹篮底部都加了“李氏制造”四个字,初步具有了防伪意识。 镇上懂货的人都知道这些是李家人最先做出来的,看中品质的一般都会直接找李家货摊买。 俗话说钱难挣,屎难吃,李广万顶着大热的天守在货摊前,李承福可就舒服多了。 作为私塾中年龄最小的学生,李承福后来者居上,非常得苏秀才的喜欢。 他年纪虽小,但领悟能力和记忆力却十分出众,加上他非常刻苦努力,常常是第一个来私塾,又最后一个离开的。 每天的课业也完成的非常好,除了字还写不好以外,苏秀才觉得他是一点也挑不出自己这位得意门生的毛病。 “好了,都安静安静,我讲个事情。”私塾内只有两个班级,一个甲班,一个乙班。 甲班都是些大孩子,基本都是启蒙结束,开始学习准备科考的学子。 乙班要小一些,都是刚启蒙的孩子。 李承福是其中唯一一个另类,按照年龄他应该在乙班,但他的学习进度却超越乙班太多,所以暂时被安排在了甲班。 苏秀才已是垂垂老矣,早就没有科举的心思,加上他精力有限,所以他的私塾总共就十几个学生。 镇上还有一个私塾,是一名年轻秀才所开,姓曾,镇上大多数的孩子都在曾秀才处学习。 一来曾秀才年轻有精力,二来他也是个长袖善舞的,和周围邻居关系都非常融洽,收费也比苏秀才低一文,所以很多父母都将孩子送去了曾秀才处。 苏秀才不在乎这些,他原本的计划就是教完这一批,他就不再招收学生,准备回老家安享晚年了。 而李承福的出现让他很惊喜,因为这意味这他有可能在这关门的最后一年,事业到达巅峰。 “学习了这一段时间,马上就要放假了,所以明日会进行一次考试,希望你们能认真对待,给自己一个美好假期的机会。” 苏秀才说着,目光扫视下方众学子,在李承福的身上停留了一瞬,随后才翻开书,继续讲课。 底下的学生可就没这么好的心态了,特别是对学渣而言,考试那简直就是判刑! “嘿!承福,明天的算术题你借我抄抄答案可好?” 正认真听先生讲课的承福突然感觉后背有人戳自己,然后就听见这句大逆不道的话。 李承福头也没回,只把手背到身后摇了摇。 考试作弊,还敢找他?门儿都没有。 坐在李承福身后的是一个大胖子,是真的又大又胖,光是坐着都有苏秀才站着那么高了。 他硕大的体型坐在小小一只的李承福身后,就显得他更加壮硕,像头熊一样。 偏偏他还觉得自己的动作做得很隐蔽,见李承福拒绝,还想再说几句,就听见上方苏秀才咳嗽一声。 他抬头就和苏秀才紧皱眉头的双眼对上,顿时像只鹌鹑似的低下了头。 完了,又被先生抓住了,今天课业估计又要加倍了…… 李承福不知道自己的小伙伴被抓包了,认真听讲用炭笔做着笔记。 是的,他身后的大胖子是他来私塾认识的新朋友,叫朱大成,是镇上杀猪匠的儿子。 之前李家卖骨汤的大骨就是从朱大成他爹的肉铺那儿买的,后来做卤肉还是在朱家肉铺买,一来二去的,两家人就熟悉起来。 等李承福去了私塾,自然就认识了朱大成,两人虽然年龄、体型没有一处相似的,但却能玩到一块儿去。 朱大成他爹经常来看苏秀才, 16. 第十六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一大早,天还没亮,老李家的灶就开始烧起来了。 “承福,快起来,奶特意给你煮了鸡蛋面。”李兰轻拍弟弟,说完就出去了。 现在这个时辰本来也快到了弟弟醒来的时候,她还得赶紧赶工昨天二伯娘布置的背诵作业,一会儿吃完了早饭可要挨个抽背的。 李承福悠悠转醒,大早上的吃面?这不像他奶的作风啊! 不过一阵一阵的鸡蛋香味飘来,李承福来不及多想,赶紧爬起来洗漱。 等他去堂屋时,大胖子朱大成已经坐在桌上朝他招手了:“承福快来!你家煮的面好香,我都等你老半天了!” 李承福:忘了这家伙昨晚上非要来在他这儿,没回去呢。 钱氏见最疼爱的小孙孙起来了,赶紧拿着筷子递过去,招呼着:“承福快来,吃碗奶给你做的鸡蛋面,今儿考试好好发挥,别紧张啊。” 这下李承福才反应过来为什么一大早就有鸡蛋面吃了,原来是他奶想着他要考试,这应该就是考试前的壮行? “吸溜!”一愣神的功夫,旁边的朱大成碗里的面已经下去一半,把李承福吓一大跳,这家伙能长这么大个不是没有原因的! 钱氏见客人这么捧场,更喜欢朱大成了,还特意拿出了之前宝贝的香菇鸡肉酱,给朱大成碗里舀了一大勺。 朱大成拌着面吃了一大口,眼睛都亮了:“嗯!好吃!钱奶奶您手艺真好,比我娘还好!” “哈哈哈。”钱氏笑着将整个一瓶香菇鸡肉酱都推到了朱大成面前,“好吃你就多吃点,到时候考完了试,让承福给你带两罐。” 李承福自己舀了一勺酱埋头吃着,这酱还是他让他奶做的哩,香菇都是山上捡的,有的都不是香菇,就是野菌子,鸡肉也是大伯住的野鸡。 几乎零成本,送多少他都不心疼,他奶更不心疼。 吃完了面,两人就跟着钱氏几人一起去镇上,李承福和朱大成背着书袋去私塾,钱氏三个照常去老位置摆摊。 只是今天李广万没有带很多蚊香和香皂,因为私塾考完试中午就放学了,到时候他直接接着儿子跟老娘一块儿收摊回家。 私塾内,苏秀才还没来,甲班的教室里却异常安静,个个都埋头抱着书苦读,似乎这一会儿就能把整本书装进脑子似的。 他们这个班虽然说是启蒙完了的,但学习科举的书还没学完,所以这次考试只会着重考算术和基础知识的记忆,也就是填空默写类的题。 李承福不知道这是什么朝代,似乎历史上并不存在,部分高官的名字他听都没听过,而现在的朝堂形式更是复杂。 苏秀才不过一个多年屡试不中的老秀才,对朝堂的动向知之甚少,所以能教授给学生的除了书上的知识,其他的基本为零。 这也就导致李承福对于现在的朝代了解也很少,都穿过来三年了,除了知道年号,其他的事是一概不知。 只是感觉不是什 17. 第十七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第一堂苏秀才安排的就是各种经文默写,包括四书五经,范围相当之大,有些偏僻的句子都被他挑出来出在了卷子上。 还好这些书李承福都已经到了倒背如流的阶段,没有哪一句是他不知道的。 但光靠划重点的朱大成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昨晚他背的都是李承福给他划的重点,自然不可能包含全部,所以考完这第一堂,朱大成整个人就已经焉了。 其他学生也没好多少,特别是平时读书不用功的镇上地主家的傻儿子们。 这时候能读得起书的人家要么是家里有钱的,要么是家里没钱但死也要供孩子读书的。 苏秀才的学费收的比曾秀才的高,所以他的学堂中贫困学子只有李承福一个,当然是相对而言。 现在的李家做了半年的生意,家里已经渐渐有些余钱,比李承福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好太多了。 收了卷子,根本没有歇气的时候,苏秀才紧接着又发了第二张卷子,学生们接着卷子一看,个个都长了嘴吸一口凉气。 天爷啊!满满一整面的算术题,看得人头昏眼花,感觉十个脑袋都不够用啊! 大家都福至心灵很有默契地朝李承福的方向看去,哟!不愧是小神童,人家都已经埋头开始写答案了啦! 整个甲班就十个人,除了毫无压力的李承福,唯二感到不那么绝望的,大概就是被李承福练了一晚上的朱大成了。 呼!还好还好,这好几个题型昨晚上承福都给他讲过,他只要把数字改成题目中的算出来就行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同样,考试的时间也是很少的,一晃就不够用了。 苏秀才卡着时间收卷的时候,还有好几个学生哭求着再给点时间。 看着大家丧丧的表情,苏秀才面上不显,心里却满意地开花了。 哼!一群兔崽子,平时读书不用功,还想放假好好玩?想得美! 这次他故意出的难题,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们假前一击,这样一会儿他布置假期课业的时候,他们才不会嚎叫着让他少布置点。 苏秀才计划的很好,结果也正如他所愿,除了李承福和朱大成以外,其他的学生都考得不好。 李承福自不必说,在他的意料之内,但朱大成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当天考完试,苏秀才还特意将朱大成留了下来,问清楚之后才知道这是一夜突击的结果。 “既然如此,那你假期内就更要努力了,若是下次的开学考下降了,你也就不必再来了。” 朱大成是带着苏秀才这句警钟回家的,没等第二天,当天晚上他就提着包裹住到了李承福家里。 “兄弟!我就你这么一个好兄弟,你可得帮我啊!” 背着一个硕大的包裹,朱大成两眼泪汪汪地在老李家门前的大树下乘凉,这会儿天上的月亮已经看得分明了。 “先生说了,要是开学我考得不好,就要逐我出私塾。”说完,朱大成明显还抽泣了两下。 太可怕了!苏秀才这是不给他活路了啊! 李承福倒没被吓着,苏秀才平时那么和善,说这话估计就是为了吓一吓朱大成,免得这小子一放假就起飞,疯的没边儿。 不过朱大成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平时朱屠夫就经常来私塾看苏秀才,每次都会提几斤肉,为的就是让苏秀才好好雕琢雕琢他这不成器的儿子。 朱屠夫没文化,但对儿子的期许异常高。 偏儿子是个学渣,所以从六岁入私塾到现在十二岁的这六年里,朱大成挨他爹的打不计其数,全家人的手指头加脚指头都不够数的。 苏秀才的良苦用心李承福没说,他也知道这位好兄弟的尿性,要是知道只是吓唬他的,估计明天早上这人就收拾包袱回家玩儿去了。 “没事儿,你看你不是都做出决定了嘛,既然决定这个假期跟我一块儿学习,好好努力!” 这次高温假大概有一个月,针对这次假期,李承福已经列了一张学习计划表,仿照的就是现代高中生的作息时间,只不过稍作修改。 比如夏天天亮的早,起床时间就提前了,晚上一直点油灯对眼睛不太好,所以睡觉时间也提前了。 但学习结构是不变的,四十分钟的学习之后是十分钟的休息,每天上午都会安排跑步锻炼,晚上天气凉快后还会安排一个一天的学□□结时间。 对于李承福的安排,朱大成是含泪也要跟着一起,常常是哭着学。 这还不是唯一的考验,他伙食开得好,人长得壮,但并不是爱动弹的,这下天天早起跟着李承福在村里跑来跑去,可真是要了半条命。 “呼呼,承福、承福,你慢点,等等我啊!” 谁能告诉他为什么承福那么小的身板能跑那么快? 朱大成“哼哧哼哧”的粗气声比狗叫都大,李家村的村民们都习以为常了,每天早上小承福就会带着他的这位同窗绕着村子跑步,说是啥强身健体。 强不强身,健不健体他们不知道,但那位同窗在一个月后离开李家村时,人是真的瘦了一大圈,脸上的肥肉都消了不少,别说,瘦了之后人还挺俊的。 对于自己的学习计划,李承福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还觉得强度低了,毕竟这点比起 18. 第十八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一个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至少李承福是这样觉着的。 背起小书袋重新坐在学堂书桌前,他还有些感叹。 真的是白驹过隙啊!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的好兄弟朱大成居然个子又窜高了不说,人还瘦了不少,现在颜值都能排班级前三了。 可他呢? 还是矮冬瓜一个。 “诶,承福,上次考试的那道鸡兔同笼题我还是不会做,你能不能再给我说一遍啊?” 一会去,屁股都还没做热乎,就有同窗拿着上次放假前的考试卷过来。 李承福看都不用看卷子,一听是鸡兔同笼,直接掏出炭笔和草稿纸,作势就要开讲。 旁边一个伸长脖子准备偷听的瘦子连忙起身跑过来:“等等,等等,我也来听听。” 人都是爱凑热闹的,古代的学子也一样。 听见这声喊的学生纷纷起身围过来,会的不会的都想来看看学霸是如何破题的。 李承福张口就来:“一个笼子里关有鸡和兔共十个头,三十二只脚,问鸡、兔分别多少只?” 繁复的题目描述被他两句白话就说了个清楚,有些读书读呆了的还有些不适应,暗自在心里鄙夷着。 不雅,着实不雅。 李承福不知道这些,不过就是知道他也无所谓,要不是不好解释未知数x和y,他真想直接用二元一次方程解题。 但条件不允许,他只能用适合这个时代的方法解题。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我们有很多种方法来破题,比如我们可以用列表法,将可能的情况都列出来,从中找到正确答案。” 说着,李承福就画了一张表格,数据被一个个写出来,一目了然,甚至不用李承福多说,众人都能明白。 这还没完,他又开始做简笔画,道:“或者用画图法,画个圆圈,加上两根竖线的表示一只鸡,加四根竖线的表示一只兔子……” “还可以用假设法……” 这道题若是放在现代,也就是一个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 而在甲班,最大的学子都有妻儿家室了,看着这道题还是两眼抓瞎。 讲完了题,李承福坐在座位上不禁感叹,他们这小小的边陲小镇,教学资源实在匮乏。 镇上学堂都没有,仅有两个私塾,教书先生的水平还只是秀才,秀才自己本身就有很多没学明白的,又如何能够教的学生出类拔萃。 比如苏秀才,他对算术一道其实不擅长,所以他能教的题也很有限,难度不高。 但就是这样,学生们还是水平达不到,难怪十里八乡出个秀才都是不得了的。 李承福解释不了什么叫未知数,什么叫方程,所以他没有教同窗们用二元一次方程,但私底下他偷偷教了朱大成。 没办法,好兄弟自然是有福要同享的。 朱大成其实也很想问什么叫未知数埃克斯和歪,什么又是方程?这些术语他怎么从来都没听过。 不过他脑子直,又有一颗百分百信任兄弟的赤胆忠心,所以三两句就被李承福忽悠过去了。 不纠结这些概念之后,朱大成迅速感受到了方程的厉害之处,分分钟就能破题。 一个月的假期过去,苏秀才如约而至,带着一堆试卷。 风格一如往日——算术占大头。 其他学生做的抓耳挠腮,李承福一如既往的稳,最开心的当属朱大成。 当天考完,人都是笑着出私塾的。 “嘿嘿嘿。”大高的个子也不说话,就光傻笑,看着怪渗人的。 李承福走在旁边都觉得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实在受不了这诡异的气氛,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朱大成的大腿,没办法,他现在才长到朱大成屁股的位置,就是跳起来都打不到人肩膀。 “你别笑了,大白天听着都挺渗人的,你不是说今早你爹又杀猪了吗,咱们赶紧过去瞧瞧,我想买两根猪蹄回去。” 好久没吃蹄花了,怪想念的呢。 朱大成听好兄弟想吃猪蹄,也顾不上暗喜,提溜着李承福就朝自家快步走去,边走还边说李承福: “你想吃猪蹄今早上怎么不说,你要早说了我就跑回去跟我爹说一声,给你留着,现在这都大中午了,都不一定有剩!” 李承福却说道:“没有剩的那今天就不吃嘛,明天吃也行啊,我又不着急。” 却听朱大成说:“那不行!你帮了我这么多,我能考第二全都是靠你,这根猪蹄今天我必让你吃着!” 笑话,他家就是卖猪肉的,要是这都不能让好兄弟吃上一口猪蹄,那他爹也不用卖啥猪肉了,回家种地去算了。 这就是李承福能和朱大成跨越代沟成为好兄弟的原因,这孩子待人以诚,赤子之心啊! 正感动着,李承福就发现自己被提着悬空的脚落地了。 嗯?怎么回事?这脚程可还没到朱家肉铺,大成怎么就停下了? 李承福站稳,朝前看去,哦,这是有人家接亲办喜事呢。 不过总感觉怪怪的。 李承福朝那户人家上面牌匾看去,才发现奇怪在哪,那顶红色的喜轿走的侧门,也没看见什么新郎官,甚至连吹拉弹唱的人也都一个没有。 “这……” “哟吼!董员外又纳妾了,这都是这个月第几个了啊?” 李承福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就听见朱大成这话,然后他才反应过来。 是了,这个时候娶亲一般都是黄昏时候接亲,这样拜完天地双亲才会送入洞房。 而纳妾则不必在意这些,一顶小轿直接将人接入府中即可,什么时候都无所谓。 所以这大中午的走偏门,明显是纳的小。 李承福不是城里人,自然不认识这什么董员外,但朱大成这个城里人知道啊,拉着李承福就凑上前去。 李承福也好奇,毕竟这些以前都只是看电视剧演的,真的这还第一回碰上呢。 像他们这样凑热闹的人不在少数,董府门口围了一圈的人。 除了看热闹,其实还有另一层原因。 “今儿我家主子办喜事,大家都沾沾喜气,沾沾喜气啊。” 一个看着应该是管家的人出来,在门口说了几句之后就开始撒铜钱。 周围看 19. 第十九章 《科举之农门卷王》全本免费阅读 [] “我、我这次不是来白吃白喝的,我带了贺礼!”乞丐将手中的盆栽拿到管家面前,尽管盆有些缺角,看起来破破烂烂,但盆栽那红艳艳的颜色还算得上喜庆。 管家却跟见到什么毒药似的,赶忙捂嘴后退几步,才挥手吩咐家丁:“快!把他给我赶出去!竟然敢送这毒物来骗饭吃,真当我是傻子不成!” 周围的家丁早就迫不及待了,这乞丐每次府上开宴席都回来蹭吃蹭喝,也不知道收拾收拾自己,浑身臭烘烘的,胃口都倒完了,谁还吃得下饭,晦气! 此刻一听管家号令,蜂拥而上,押着乞丐就把人丢了出去,那盆“毒物”也被他们无情的丢了出去。 李承福在旁边挤都挤不进去,好不容易挤进去了,话都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就见人已经被丢出去了。 特别是紧随其后的那声盆栽破碎声,他赶紧追了出去。 董府大门外的地上,乞丐大概是摔着哪儿了,好半天都没爬起来,就在地上疼的打滚儿,“哎哟哎哟”地叫唤个不停。 李承福在乞丐面前蹲下身,也不敢随意乱碰他,只得出声询问:“你怎么样?是摔着哪儿了?” 问这话的同时,他还顺手想将那株辣椒给扒拉过来,没想到却被乞丐出声阻止。 “哎哎哎!碰不得碰不得,小心有毒!” 乞丐声音急促,似乎是真怕李承福被盆栽给毒倒了。 有毒?李承福看了眼地上的辣椒,这就是他映像中的辣椒啊,没听说辣椒有毒啊…… 似乎是觉得李承福就是一啥也不懂的小孩,乞丐没多说,只是艰难地爬过来,撕下来一块袖子上的布,将辣椒包裹住,起身准备离去。 真倒霉,以前在董府还能蹭到吃的,最近董府的下人越来越没礼貌了,今天他都带贺礼了,虽然是乱葬岗捡来的,但也不能对他动手吧! 哼!一个卖假货的还敢这么嚣张,以后肯定没有好下场! 他又不是只能在这一个地方要饭,算他今天不走运,以后再也不来这条街了。 “这位大哥请留步。” 李承福出声,捧着自己仅有的十文钱跑到乞丐面前。 “这位大哥,我用这仅有的十文钱,换你手中这盆栽,可好?” 乞丐傻眼了,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面前这小孩估摸着就三四岁,估计不认识他手上的是狗都不吃的毒物。 秉着良心,乞丐没有隐瞒:“小孩儿,这可不是什么好看的花,这东西是有毒的,手摸一下都会疼痛发烫,吃一口更是痛苦难当,眼泪鼻涕一起流。时辰不早了,你赶紧和你家大人回家去吧。” 乞丐没有再看李承福手中那十文钱,尽管他已经两天没吃饭了。 李承福哂笑一声,心道这算什么毒,纯粹就是被辣到了好不好。 辣椒的魅力就在于越辣的痛苦,人就越欲罢不能,要有了辣椒的加入,他们家的凉菜口感还能更上一层楼! 他拉着乞丐的衣袖不让他走。 “大哥,你就将它卖给我吧,我觉得它的颜色很好看,我就买回去观赏。” 乞丐自持自己也是有良心的,小孩子的钱怎么能骗呢?于是他不得不说出真相:“这玩意儿是我在乱葬岗捡的,不吉利,我正打算把它扔回去,红色的花多了去了,你要真喜欢,可以去市场上买其他好看的花,这个,不吉利的。” 这话让李承福听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乖乖!竟然是去死人堆里捡的,胆子不小啊! 但在镇上寻找这么久都没见到的辣椒,如今出现了,还是一大盆,李承福怎么可能放弃,干脆就拉着乞丐得袖子软磨硬泡,连撒娇都用上了。 “得了,得了,给你给你,真是服了你了,钱我也不要你的,你给我买个馒头吃就行。” 最后,李承福用一个馒头换回了一盆辣椒。 辣椒被管家认为是毒物,他自然没有抱着辣椒再进董府,反正他也已经吃饱了。 干脆找个角落坐着,等里边儿的朱大成出来找他。